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9408
成片时长:约97分钟
阅读:344
发表:2025/8/7
古装
电影剧本
三国·太平篇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刘禅:(感概)轻言大义者,临阵多变节,人性如此不堪乎!
黄皓:吾辈皆凡人,望陛下体谅。(躬身行礼)
刘禅:天下非刘姓之天下,亦非士大夫之天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朕不能再以牺牲天下人为代价来换取刘姓一家之富贵。朕决定,明日朝会,同众卿家商议投降事宜。
黄皓:(躬身行礼)陛下英明,青史必将刊载陛下仁慈之举。
△这时,刘谌怒目圆睁,急匆匆走进朝堂。
刘谌:(指着黄皓大骂)黄皓阉人,岂可妄议社稷大事!自古安有降天子哉!
△黄皓吓得不敢抬头。
刘谌:(瞪着刘禅质问)丞相生前告诫,亲贤臣,远小人,父皇可还记得?
刘禅:谌儿,不得无礼。
刘谌:儿臣听闻谯周欲降,想来问个究竟,不曾想,内宫太监也要投降。我大汉朝堂,可还有忠臣良将?
刘禅:兵临城下,如之奈何?
刘谌:成都之兵,尚有万余,姜维全师,皆在剑阁,此刻想必已然发兵来救。父皇只需下令坚守,同姜维里应外合,必能歼灭贼兵。
刘禅:若战败,当如何?
刘谌:(大哭)不外乎父子君臣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如若投降,百年之后,有何颜面于九泉之下见先帝!
刘禅:我儿只知大汉基业,先帝遗志,可曾想过蜀地军民之生死,军民何其无辜。
刘谌:如要舍弃先帝基业,吾宁死!
15、 宗庙 日 内
△刘谌说完,抹去眼泪,转身离开朝堂。他走回自己寝宫,取了一把剑,接着去了宗庙。他妻子崔夫人带着三个儿子紧随其后。宗庙很简陋,只有刘备塑像和很多汉朝皇帝的牌位。
刘谌:(跪在刘备像前痛哭)先帝!请恕不肖子孙未能守卫大汉基业,先帝!
崔夫人:大王,发生何事?
刘谌:魏贼已至成都,父皇决定投降,社稷已灭,谌无颜苟活于世,欲先死以见先帝于九泉之下。
崔夫人:贤哉!贤哉!妾请先死,王再死未迟。
刘谌:夫人何故如此?
崔夫人:王死父,妾死夫,其义同也,夫亡妻死,何必问焉!
△崔夫人说完,冲向一旁的柱子,撞柱而死。三个儿子见状,立刻跑到母亲身边大哭。见此情景的刘谌变得疯狂,他举起剑,三剑杀了三子,血溅了一身,接着举剑自刎。(这一段虽然展现忠诚,但无人性,因此尽可能简单一些。)
16、 成都东门 日 内
△第三天,成都城头升起一面白旗。邓艾看到白旗后大喜,骑马来到城门下。城门打开,吊桥放下,张绍、谯周、邓良三人领着一队宦官走出。
△张绍、谯周、邓良三人和宦官见到邓艾后下跪,张绍捧着玉玺,谯周捧着降书,邓良和几名太监捧着户籍文书,户籍文书很多。降书写在黄色丝绸上,户籍文书为竹简。
张绍:蜀人张绍,奉命请降。
邓艾:(大喜,下马上前)大魏征西将军邓艾,代天子接受投降。列位,请起。(众人起身)
△邓艾说完,拿过玉玺看了看,然后放回,接着又拿起降书细看。有几名魏兵接过太监手中的户籍文书。
邓良:将军,我主之所以投降,非贪生怕死,乃闻将军行仁义之师,入蜀以来秋毫无犯之故。故望将军入成都后,不忘初心,多行仁义之举,切勿骚扰百姓,最好一切如旧。
邓艾:天下岂有败者请条件之理。
邓良:将军,如今孙吴未灭,魏军若能善待成都百姓,待伐吴之时,必会事半功倍。反之,魏军若劫掠成都,吴地军民闻之,必然拼死抵抗。
邓艾:(点头)言之有理,邓某对天起誓(举起右手)。我麾下士卒若劫掠成都百姓一丝一毫,依律法办。
邓良:多谢将军。
邓艾:不过,吾亦有条件。
邓良:将军请讲。
邓艾:成都百姓需安分守己,我军方可以礼相待。
邓良:这是自然,我主已出榜安民,命成都百姓不得抵抗。
邓艾:如此便皆大欢喜也,哈哈哈哈。
邓忠:我父治军严明,言出法随,尔等大可放心。
张绍:张绍替成都百姓谢过将军。
谯周:将军,请入城。
△张绍一行退至一边,邓艾回到马上,下令大军入城。
VO:公元263年冬,邓艾率军兵临成都,蜀主刘禅不战而降,成都百姓欢呼雀跃,夹道欢迎邓艾大军。邓艾大军军纪严明,对成都秋毫无犯。
△邓艾大军在大街上行走,成都百姓热烈欢迎。邓艾部下将领看到欢迎场面也很高兴,频频还礼打招呼。(该内容为三国原著,而非虚构。蜀国投降过程比较复杂,我简化了一些。)
17、 姜维军营 日 外
△蒋显带着书信来到剑阁面见姜维。驻守剑阁的四位将军早已在帐外等候。
姜维:(焦急地问)蒋太仆,(太仆为官职)成都情况如何?
蒋显:(愁眉苦脸地摇头)大将军,此乃陛下书信,请过目。
△蒋显从袖口取出信件,递给姜维。姜维接过信件,急忙取出阅读,此时很多蜀兵也围了过来。(剧中所有信件都写在布料上)
廖化:大将军,陛下有何旨意?
姜维:(深呼吸,气定神闲)朝廷已降,陛下命我等投降。
张翼:(大吼)岂有此理!我等在此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董厥:谁爱降谁降,老子不降。
△董厥说完,拔出佩剑,使劲砍身边的石头,火星四溅。其他蜀兵听到投降,有抱怨的,有倒地痛哭的,有咬牙切齿的,有挥刀乱砍的。蜀军营地顿时乱成一锅粥,姜维急忙出来制止事态发展。蒋显则悄悄离开了军营。
姜维:(高呼)众将士!稍安勿躁,我有一计,可复汉室。
△蜀兵听到喊话,慢慢冷静了下来。
张翼:大将军,究竟是何妙计?
董厥:大将军莫要再卖关子,近日末将寝食难安,如今已是绝望。
姜维:好!
△姜维低头,小声说给三位将军,三位将军听后大喜。
董厥:大将军之计果然高明,董厥佩服,只是……
姜维:(打断董厥)此计万不可泄露。尔等稍做准备,随我投降钟会。
廖化:好。
18、 钟会营帐 日 内
△剑阁城楼上也挂起了白旗。
△姜维四人来到钟会营帐面见钟会。钟会见到姜维四人,非常高兴。
钟会:伯约,汝来迟也。
姜维:维身为大将军,事务繁多,今日至此,犹为速也。
钟会:诸位将军,请座。
△姜维被钟会拉到身旁坐下,其余三位将军坐到对面桌案前。
钟会:会今日在此得见诸位将军,真乃平生一大快事。(拿起酒杯)来,敬诸位将军一杯。
△蜀将也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姜维:将军自平淮南以来,算无遗策,司马家有今日地位,全仗将军之功,维降将军,心服口服。若要维降邓艾,必拼死一战。
钟会:哈哈哈哈!邓艾乃养犊小儿,会不屑与之为伍。论当今天下英雄,唯你我二人也。
姜维:(拱手)多谢将军抬举。
钟会:如今蜀已降魏,你我是友非敌,何须客套。
姜维:将军不拘小节,与维相投,今日得见将军,只觉相见恨晚。
钟会:会亦觉相见恨晚,(拱手)伯约若不嫌弃,你我二人可结为异性兄弟。
姜维:(拱手,大喜)承蒙不弃,维恭敬不如从命。
钟会:(拿出一支箭)今日,会与伯约兄结为异性兄弟,会若相负,犹如此箭。(说完折断箭)
姜维:维若相负,死无全尸。
钟会:兄长!
姜维:贤弟。
△三位蜀将看得目瞪口呆。
钟会:兄长日后可同我参议军机。
姜维:就依贤弟。维尚有一事相求。
钟会:兄长无需多礼,尽管说来。
姜维:入蜀后,请贤弟约束大军,切勿骚扰蜀地百姓。
钟会:此事无需兄长操心,伐蜀只为一统天下,有碍统一之事,会早已明令禁止。
姜维:(起身行礼)维代蜀地百姓谢过贤弟。
△三位蜀将也起身行礼。
钟会:会自诩文人雅士,而非一介武夫,更非贼寇匪类,诸位将军大可放心。
19、 蜀国朝堂 日 内
△朝堂上,邓艾坐在刘禅的龙椅上,刘禅则坐到右侧首位,其余文官坐在他下面,有谯周、刘瑶、樊建、蒋显、郤正、张绍、邓良等人。左侧首位坐的是邓忠,其余魏国将领坐在邓忠下面,分别是师纂,牵弘、王颀,杨欣,田续。蜀国一边穿着朝服,魏国一边穿着常服。
邓艾:(沾沾自喜地抚摸着龙椅,小声自言自语)未曾想过,吾亦有坐龙椅之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邓忠:(提醒)父亲。
邓艾:(回过神来)此番伐蜀,魏将建功立业,蜀臣得以保全富贵,此乃亘古未有之幸事。若换做他人伐蜀,尔等身家性命是否尚在,犹未可知。(十分得意)
△殿下众人都高兴地回应。
邓艾:艾已奏请晋公,为诸位讨要封赏,相信不日便有结果。
张绍:敢问将军,为我主讨得何职。
邓艾:蜀主主动献城,此乃大义之举,故艾诏请晋公,封蜀主为扶风王。(看着刘禅问)不知公嗣贤弟可满意。
刘禅:(强颜欢笑)满意,满意,多谢将军,多谢晋公。
刘瑶:晋公真肯封我主为王?
邓艾:艾之奏表,晋公岂有不准之理。
刘瑶VO:司马昭尚未称王,岂会封我主为王,邓艾之言,不可信。
邓良:将军麾下士卒纪律严明,入成都以来,秋毫无犯,邓良之忧多余也。
邓艾:(大笑)艾兴兵入蜀,只为天下太平,若不能使蜀地百姓安居乐业,岂不有罪乎。
邓良:将军大善。
刘禅:(行礼)吾替蜀地百姓谢过将军。
邓艾:如今魏蜀已是一家,一家之人,理应守望相助,公嗣贤弟无需言谢。
△所有人都笑得很开心,邓艾举杯敬酒。喝完一杯后,师纂也问。
师纂:将军,伐蜀已成,我等此后当如何?
黄皓:吾辈皆凡人,望陛下体谅。(躬身行礼)
刘禅:天下非刘姓之天下,亦非士大夫之天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朕不能再以牺牲天下人为代价来换取刘姓一家之富贵。朕决定,明日朝会,同众卿家商议投降事宜。
黄皓:(躬身行礼)陛下英明,青史必将刊载陛下仁慈之举。
△这时,刘谌怒目圆睁,急匆匆走进朝堂。
刘谌:(指着黄皓大骂)黄皓阉人,岂可妄议社稷大事!自古安有降天子哉!
△黄皓吓得不敢抬头。
刘谌:(瞪着刘禅质问)丞相生前告诫,亲贤臣,远小人,父皇可还记得?
刘禅:谌儿,不得无礼。
刘谌:儿臣听闻谯周欲降,想来问个究竟,不曾想,内宫太监也要投降。我大汉朝堂,可还有忠臣良将?
刘禅:兵临城下,如之奈何?
刘谌:成都之兵,尚有万余,姜维全师,皆在剑阁,此刻想必已然发兵来救。父皇只需下令坚守,同姜维里应外合,必能歼灭贼兵。
刘禅:若战败,当如何?
刘谌:(大哭)不外乎父子君臣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如若投降,百年之后,有何颜面于九泉之下见先帝!
刘禅:我儿只知大汉基业,先帝遗志,可曾想过蜀地军民之生死,军民何其无辜。
刘谌:如要舍弃先帝基业,吾宁死!
15、 宗庙 日 内
△刘谌说完,抹去眼泪,转身离开朝堂。他走回自己寝宫,取了一把剑,接着去了宗庙。他妻子崔夫人带着三个儿子紧随其后。宗庙很简陋,只有刘备塑像和很多汉朝皇帝的牌位。
刘谌:(跪在刘备像前痛哭)先帝!请恕不肖子孙未能守卫大汉基业,先帝!
崔夫人:大王,发生何事?
刘谌:魏贼已至成都,父皇决定投降,社稷已灭,谌无颜苟活于世,欲先死以见先帝于九泉之下。
崔夫人:贤哉!贤哉!妾请先死,王再死未迟。
刘谌:夫人何故如此?
崔夫人:王死父,妾死夫,其义同也,夫亡妻死,何必问焉!
△崔夫人说完,冲向一旁的柱子,撞柱而死。三个儿子见状,立刻跑到母亲身边大哭。见此情景的刘谌变得疯狂,他举起剑,三剑杀了三子,血溅了一身,接着举剑自刎。(这一段虽然展现忠诚,但无人性,因此尽可能简单一些。)
16、 成都东门 日 内
△第三天,成都城头升起一面白旗。邓艾看到白旗后大喜,骑马来到城门下。城门打开,吊桥放下,张绍、谯周、邓良三人领着一队宦官走出。
△张绍、谯周、邓良三人和宦官见到邓艾后下跪,张绍捧着玉玺,谯周捧着降书,邓良和几名太监捧着户籍文书,户籍文书很多。降书写在黄色丝绸上,户籍文书为竹简。
张绍:蜀人张绍,奉命请降。
邓艾:(大喜,下马上前)大魏征西将军邓艾,代天子接受投降。列位,请起。(众人起身)
△邓艾说完,拿过玉玺看了看,然后放回,接着又拿起降书细看。有几名魏兵接过太监手中的户籍文书。
邓良:将军,我主之所以投降,非贪生怕死,乃闻将军行仁义之师,入蜀以来秋毫无犯之故。故望将军入成都后,不忘初心,多行仁义之举,切勿骚扰百姓,最好一切如旧。
邓艾:天下岂有败者请条件之理。
邓良:将军,如今孙吴未灭,魏军若能善待成都百姓,待伐吴之时,必会事半功倍。反之,魏军若劫掠成都,吴地军民闻之,必然拼死抵抗。
邓艾:(点头)言之有理,邓某对天起誓(举起右手)。我麾下士卒若劫掠成都百姓一丝一毫,依律法办。
邓良:多谢将军。
邓艾:不过,吾亦有条件。
邓良:将军请讲。
邓艾:成都百姓需安分守己,我军方可以礼相待。
邓良:这是自然,我主已出榜安民,命成都百姓不得抵抗。
邓艾:如此便皆大欢喜也,哈哈哈哈。
邓忠:我父治军严明,言出法随,尔等大可放心。
张绍:张绍替成都百姓谢过将军。
谯周:将军,请入城。
△张绍一行退至一边,邓艾回到马上,下令大军入城。
VO:公元263年冬,邓艾率军兵临成都,蜀主刘禅不战而降,成都百姓欢呼雀跃,夹道欢迎邓艾大军。邓艾大军军纪严明,对成都秋毫无犯。
△邓艾大军在大街上行走,成都百姓热烈欢迎。邓艾部下将领看到欢迎场面也很高兴,频频还礼打招呼。(该内容为三国原著,而非虚构。蜀国投降过程比较复杂,我简化了一些。)
17、 姜维军营 日 外
△蒋显带着书信来到剑阁面见姜维。驻守剑阁的四位将军早已在帐外等候。
姜维:(焦急地问)蒋太仆,(太仆为官职)成都情况如何?
蒋显:(愁眉苦脸地摇头)大将军,此乃陛下书信,请过目。
△蒋显从袖口取出信件,递给姜维。姜维接过信件,急忙取出阅读,此时很多蜀兵也围了过来。(剧中所有信件都写在布料上)
廖化:大将军,陛下有何旨意?
姜维:(深呼吸,气定神闲)朝廷已降,陛下命我等投降。
张翼:(大吼)岂有此理!我等在此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董厥:谁爱降谁降,老子不降。
△董厥说完,拔出佩剑,使劲砍身边的石头,火星四溅。其他蜀兵听到投降,有抱怨的,有倒地痛哭的,有咬牙切齿的,有挥刀乱砍的。蜀军营地顿时乱成一锅粥,姜维急忙出来制止事态发展。蒋显则悄悄离开了军营。
姜维:(高呼)众将士!稍安勿躁,我有一计,可复汉室。
△蜀兵听到喊话,慢慢冷静了下来。
张翼:大将军,究竟是何妙计?
董厥:大将军莫要再卖关子,近日末将寝食难安,如今已是绝望。
姜维:好!
△姜维低头,小声说给三位将军,三位将军听后大喜。
董厥:大将军之计果然高明,董厥佩服,只是……
姜维:(打断董厥)此计万不可泄露。尔等稍做准备,随我投降钟会。
廖化:好。
18、 钟会营帐 日 内
△剑阁城楼上也挂起了白旗。
△姜维四人来到钟会营帐面见钟会。钟会见到姜维四人,非常高兴。
钟会:伯约,汝来迟也。
姜维:维身为大将军,事务繁多,今日至此,犹为速也。
钟会:诸位将军,请座。
△姜维被钟会拉到身旁坐下,其余三位将军坐到对面桌案前。
钟会:会今日在此得见诸位将军,真乃平生一大快事。(拿起酒杯)来,敬诸位将军一杯。
△蜀将也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姜维:将军自平淮南以来,算无遗策,司马家有今日地位,全仗将军之功,维降将军,心服口服。若要维降邓艾,必拼死一战。
钟会:哈哈哈哈!邓艾乃养犊小儿,会不屑与之为伍。论当今天下英雄,唯你我二人也。
姜维:(拱手)多谢将军抬举。
钟会:如今蜀已降魏,你我是友非敌,何须客套。
姜维:将军不拘小节,与维相投,今日得见将军,只觉相见恨晚。
钟会:会亦觉相见恨晚,(拱手)伯约若不嫌弃,你我二人可结为异性兄弟。
姜维:(拱手,大喜)承蒙不弃,维恭敬不如从命。
钟会:(拿出一支箭)今日,会与伯约兄结为异性兄弟,会若相负,犹如此箭。(说完折断箭)
姜维:维若相负,死无全尸。
钟会:兄长!
姜维:贤弟。
△三位蜀将看得目瞪口呆。
钟会:兄长日后可同我参议军机。
姜维:就依贤弟。维尚有一事相求。
钟会:兄长无需多礼,尽管说来。
姜维:入蜀后,请贤弟约束大军,切勿骚扰蜀地百姓。
钟会:此事无需兄长操心,伐蜀只为一统天下,有碍统一之事,会早已明令禁止。
姜维:(起身行礼)维代蜀地百姓谢过贤弟。
△三位蜀将也起身行礼。
钟会:会自诩文人雅士,而非一介武夫,更非贼寇匪类,诸位将军大可放心。
19、 蜀国朝堂 日 内
△朝堂上,邓艾坐在刘禅的龙椅上,刘禅则坐到右侧首位,其余文官坐在他下面,有谯周、刘瑶、樊建、蒋显、郤正、张绍、邓良等人。左侧首位坐的是邓忠,其余魏国将领坐在邓忠下面,分别是师纂,牵弘、王颀,杨欣,田续。蜀国一边穿着朝服,魏国一边穿着常服。
邓艾:(沾沾自喜地抚摸着龙椅,小声自言自语)未曾想过,吾亦有坐龙椅之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邓忠:(提醒)父亲。
邓艾:(回过神来)此番伐蜀,魏将建功立业,蜀臣得以保全富贵,此乃亘古未有之幸事。若换做他人伐蜀,尔等身家性命是否尚在,犹未可知。(十分得意)
△殿下众人都高兴地回应。
邓艾:艾已奏请晋公,为诸位讨要封赏,相信不日便有结果。
张绍:敢问将军,为我主讨得何职。
邓艾:蜀主主动献城,此乃大义之举,故艾诏请晋公,封蜀主为扶风王。(看着刘禅问)不知公嗣贤弟可满意。
刘禅:(强颜欢笑)满意,满意,多谢将军,多谢晋公。
刘瑶:晋公真肯封我主为王?
邓艾:艾之奏表,晋公岂有不准之理。
刘瑶VO:司马昭尚未称王,岂会封我主为王,邓艾之言,不可信。
邓良:将军麾下士卒纪律严明,入成都以来,秋毫无犯,邓良之忧多余也。
邓艾:(大笑)艾兴兵入蜀,只为天下太平,若不能使蜀地百姓安居乐业,岂不有罪乎。
邓良:将军大善。
刘禅:(行礼)吾替蜀地百姓谢过将军。
邓艾:如今魏蜀已是一家,一家之人,理应守望相助,公嗣贤弟无需言谢。
△所有人都笑得很开心,邓艾举杯敬酒。喝完一杯后,师纂也问。
师纂:将军,伐蜀已成,我等此后当如何?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故事三分之二内容为真实历史,三分之一为改编。那段真实历史模糊不清,有不少逻辑漏洞,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也不精彩,因此我将其改编为姜维、钟会、邓艾、司马昭四人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本剧展现了历史大人物的忠诚、仁义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