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5115
成片时长:约49分钟
阅读:6635
发表:2018/9/9
35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电视连续剧钱弘佐》第22集
1
…
21
22
23
…
35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沉船上呼救的人,将救生缆绳从船帮上拔下来,系在自己身上跃入水中。许太公带领艄公快速收绳,武官服钦差也帮忙拉住绳子。求救的人被拖上船来。
获救者穿着文职官服,由于呛了海水,倒在甲板上,呕吐不止,有艄公扶着他抢救。
**许太公询问获救者:沉船上还有其他幸存者吗?
**获救者喘息:只剩我一个人。
**许太公对艄公们:大家全速驶离,这里风浪太大。
**艄公们:是。
艄公们奋力划桨。
**许太公问获救者:你是何人?这么大风浪为何还要冒险出海?
**获救者:我是皇上钦差,要去海峡对岸的许家岛找许太公。
**三少爷对许太公:爹,他也是皇上派来找您的。
**获救者(以下称文官服钦差)惊愕:您
是许太公?是曾任闽国大司马的许太公吗?
**许太公:正是。
**文官服钦差喜极而泣:多谢苍天保佑,多谢苍天保佑。
**文官服钦差向大海跪拜:各位死去的兄弟,你们可以瞑目了,你们没有白死,我找到了许太公。
**许太公:究竟怎么回事?
**文官服钦差:许太公,您可听说,南唐入侵我国。
**许太公看了看船上穿武将服的钦差:老夫已然获知。
**文官服钦差:他们一路之上,势如破竹,攻陷了众多城池,如果再不阻止他们,闽国将面临亡国之祸。王上请您出使吴越国,请吴越国发兵救闽。你是吴越国主的外公,他们一定会答应您。
**许太公:慢着,慢着,你说你是皇上钦差?
**文官服钦差:正是。这是皇上向吴越国求救的国书。
文官服钦差从身上解下了牢牢捆住的一个密封小铁桶,铁桶成圆柱状,只有手掌长短。却用数条细绳捆扎,系在获救者的胸前。
**文官服钦差:因为军情紧急,我和下属冒险出海,没想到风浪太大,船只沉没,沉船留下的残骸只能托住一人,为了保住这份国书,我的下属全部殉国而死。许太公,您快去吴越国求救吧,我求求您。
说罢涕泪交流。
**许太公指了指穿武将服的钦差:你说你是闽皇的钦差,可他也说他是闽皇的钦差。
文官服钦差愕然盯着武将服钦差。
**文官服钦差大叫:他不是,他是珏亲王那个反贼的属下。
**武将服钦差猛醒:你是大皇子的钦差?!你才是反贼的属下,信不信我一刀杀了你!
武将服钦差拔刀砍向文官服钦差。
许太公宝剑出鞘,只一招,武将服钦差的宝剑,便脱手飞向大海。
**许太公怒:老夫本已辞官归隐,安居海岛,是因为这个钦差说闽国危急,让老夫去吴越国求救,老夫这才冒着生命危险,出海去吴越国。可你们两个,竟然敢在老夫的船上喊打喊杀?
三少爷反应较慢,此刻才拔出了宝剑,对着两个钦差。
**许太公对艄公们:将他们两个都丢在大海里,我们返航回岛。省得日后被人诬陷我们跟反贼来往。
艄公们霎时都站起了身。
**两个钦差同声:许太公饶命。
**许太公:我是应闽皇之命去吴越国搬救兵,你们两个钦差,尽管主子不同,但目的相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要求你们做一件事。
**文官服钦差:许太公,我的命是您救的,我愿意听您的吩咐。
**许太公看着武将服钦差:你那?
**武将服钦差:我,我也一样。
**许太公:等船靠了岸,我把你们放在陆地上,带着两位皇帝的国书,去见吴越王。你们的主子问起来,就说国书已经送到许家岛,我也答应出使吴越,不要提起遇到过对方,能做到吗?
**两个钦差同时:能。
**许太公:若是有违誓言,该当如何?
**武将服钦差:必遭千刀万剐。
**文官服钦差急忙:我也一样。
**许太公对艄公们:继续向大陆航行。
611场,礼宾殿,日
画面从大海转成陆地,再转成吴越王宫。
钱弘佐和许太公,没分主客,坐在礼宾殿中同一侧的座位上,钱弘佐虽是晚辈,却坐在上首,许太公坐在下首,三少爷站在许太公身后。许太公风尘仆仆,眼睛布满血丝,却炯炯有神。三少爷面色蜡黄,好似身体不适。
钱弘佐双手各拿着一份国书,把两份国书凑到一起,然后又分开成两侧,眼睛在左右两份国书间游移。内心独白:一个使节,带来本国正在交战的两位皇帝国书,内容竟然相似,简直千古奇闻。
钱弘佐抬头看了看许太公和三少爷,见两人都焦急地望着自己。
**钱弘佐掩饰自己的犹豫不决:三舅舅,您脸色这么差,想必是赶路伤了身体,不要拘礼,快坐吧。您是我的长辈,上次外公的养子何薄,出使吴越的时候,也是坐着与孤王交谈的。
**三少爷:多谢圣主赐坐。
说罢,在许太公下首落座。
钱弘佐避开许太公的目光,又低头看两份国书。钱弘佐内心独白:母后真是有先见之明,如果她还在主政,无论她怎么表态,都是错的。救闽国,吴越国人会说她假公济私,用吴越国的兵将,保护自己的祖国;不救闽国,闽国人会说她忘恩负义,背弃父母之邦。
**钱弘佐问许太公:外公,咱们许氏族人,是否已经做好撤离闽国的准备?
**许太公:我们都住在远隔海峡的许家岛,眼下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我这次之所以带你三舅前来,是怕日后有变,想让你三舅在吴越国落地生根。家族分居两处,以防灭族之祸。
**钱弘佐:孤王一定为三舅在吴越朝堂中,安排适合的官职。
**许太公:这倒不必。他姐姐出资建造的金缕坊里,都是女子,做生意颇多不便,可以让他开个绸缎庄,专司经营。
**钱弘佐:这样吧,孤王让太湖水师主帅诸葛有成,派战船去许家岛,一旦真有危险,立即把许氏族人,全部接到吴越国安住。
**许太公:多谢圣主。
**钱弘佐:应该的。
**许太公直言:圣主,我是闽皇的特使,您却只谈家事,是否不打算发兵相救闽国?
**钱弘佐反问:外公,您比我熟悉闽国朝政,您实话跟我说,这闽国皇族,还有救吗?
**许太公不假思索:已经没救了。现如今南唐入侵,他们不抵抗外敌入侵,却依旧在内战,这样的皇族,早已民心丧尽,哪里还有救?
**钱弘佐:既然这样,孤王为何还要发兵?
**许太公:我来求您,不是为了闽国皇族,而是为了闽国的老百姓和将士。
钱弘佐未语,等待外公继续说下去。
**许太公:自南唐入侵,因守将抗击,唐军为了震慑闽国军民,在攻打下天险‘白石城’之后,竟然屠城。
**钱弘佐愕然:屠城?您是说他们跟契丹国一样,在入侵中原时,将城里的男丁,全部杀了吗?
**许太公:不是把男丁全部杀了,而是把城内的男女老少,全部杀了。南唐部队发了通牒,除非立即投降的城邑,只要抵抗,甚至是守城不出的地方,都一律鸡犬不留。
钱弘佐愕然。
**许太公:他们说闽人是蛮人,原本就不配活在世上,白白占有大片土地。不投降,就全杀光。
钱弘佐“啪”地一声,将求救国书拍在书案上,虽然依旧未语,但脸上的怒容已现。
**许太公站起身,撩衣跪地:圣主,吴越国毕竟强大,如果你们能出兵,至少能保住闽国不被南唐亡国灭种。我求您,救救闽国的老百姓和将士吧。
许太公老泪纵横。
**钱弘佐急忙站起身,扶起许太公:外公,您千万不可如此大礼,您是我的祖辈,这样会折了我的寿数。
**钱弘佐将许太公扶坐在椅上:明日您随我一起上朝,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会力主吴越出兵,相救闽国。
612场,勤政殿,日
勤政殿匾额,钱弘佐端坐在王座上。文武官员分两侧整齐站立。中间的红毯上,许太公在陈述。文武大臣在凝神倾听。
**许太公将两份国书奉在手里:闽国已经危在旦夕,这是我国国主的求救国书。
殿前带刀侍卫领班走下玉阶,从许太公手中接过国书,然后快步走到王座前,捧给钱弘佐。
**许太公:吴越国圣主、各位大人,我求你们念在两国同盟,互为兄弟邻邦,发兵相救。
**钱弘佐接过来国书,递给身后的吴德章:你读给众位卿家听。
画面旋转,先是吴德章宣读闽国国书,然后是钱弘佐说话的嘴唇,许太公焦急的眼神,众大臣犹疑的神色。画面定在钱弘佐的身上。
**钱弘佐:众位卿家,不知你们对发兵救闽,有何主张?
**戚崇武出班对许太公:敢问许太公,闽皇为何不自己带兵抗击南唐入侵,反而求吴越国相助?正所谓求人不如求己。
许太公羞愧低头,诸多文武大臣窃窃私语。
**戚崇武转对钱弘佐:王上,现如今闽国大敌当前,皇室内部依然在自相残杀,根本就无药可救。我们如果发兵入闽,等于让吴越国的将士,去替他人送死。
**王金甲出班对钱弘佐:戚大人所言甚是。南唐地域辽阔,兵多将广,其总体兵力是我国的四倍还多。以往吴越国也曾和南唐发生战争,虽然战成平手,但那是联合中原朝廷、闽国三方兵力后,勉强取得的战果。
**王金甲转对其他大臣:如今中原朝廷动向不明,闽国在内战,如果我们冒然发兵,救不了闽国事小,如果引发和南唐的全面战事,只怕吴越国自身难保。
**另一个大臣出班:戚大人、王大人所言甚是,还望王上采纳……。
殿前秉笔在飞速记录,奏议的朝臣,不断变化。如下言语由不同的大臣说出。
“王上,发兵救闽实属不宜。”
“王上,微臣恳请您三思而行。”
“王上,切不可草率出兵。”
启奏的大臣定格于体态佝偻的户部侍郎袁半梦。
**袁半梦:王上,如果发兵救闽,势必要消耗大量军需物资。王上刚刚颁布减税文告,民间一片欢腾。若因用兵,废除这一德政,只怕王上英名受损。
钱弘佐无奈地手扶王座,目光转向别处。
**袁半梦继续:吴越国正在推行的军士屯田,已经初见成效,只要不卷入这场战争,假以时日,国富兵强定能实现。等国力强盛了,再对抗南唐,胜算就要大出许多。现阶段应该“休兵息民”,而不是参与这场毫无胜算的战争。
众臣纷纷点头称是。
许太公面色灰暗,表情沮丧。内心独白:毕竟南唐侵略的不是吴越国,让吴越国冒着这么大风险,去救另一个正在内战的国家,于情于理,都很难服众。
钱弘佐的目光焦急地在大臣中间扫视,内心独白:满朝大臣,居然没有一个赞成出兵。孤王虽然是国主,却也不能一意孤行。
钱弘佐的目光,落到了谢香存的身上,谢香存皱着眉头,沉默不语。钱弘佐内心独白:谢爱卿幼时,饱受战乱之苦,家人失散,自己被卖为奴。别的事情,谢爱卿可能会支持孤王,但这件事,只怕他也不会赞成。
钱弘佐和许太公对视,双方都是又焦急又失望。
**钱弘佐有气无力:谢爱卿,你主理兵部,出兵大事,你有何主张?
**谢香存出班:王上,臣有话要单独跟您启奏,不想参与今日争议。
**戚崇武对谢香存:谢大人,王上应广纳群言,而不是只听亲信的怂恿。你的话,如果光明正大,为何不能当朝直说?
**戚崇武转对诸大臣:再说今日并无争议,各位大人众口一词,都反对出兵……。
**不等其他人附和,谢香存抢先:戚大人,兵部跟王上说的,都是军机秘密。如果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就不叫军机秘密了。今日朝议了这么长时间,王上已经让众位大人畅所欲言,什么叫只听亲信的怂恿?
戚崇武一时语塞。
**钱弘佐急忙:今日朝毕。像谢爱卿这样要单独启奏的大人,暂且留下,孤王会逐一召见,其他人各忙公事去吧。
绝大部分大臣都施礼后退出勤政殿,只有谢香存、居不移、李济深三人留了下来。
613场,民安殿,日
大殿匾额,宫女在恭敬上茶。钱弘佐和谢香存坐在座位上,喝茶休息,钱弘佐满脸疲惫,连喝了两杯茶,竟然因为喝得太急,最后被茶水呛住了,谢香存急忙起身帮他拍背,掏出手绢为钱弘佐擦拭身上的茶水。
**钱弘佐恳切:爱卿,你是否赞成出兵?
**谢香存:王上,微臣最怕的就是打仗,这也是我冒死行刺戴峰,诛灭戴恽满门男丁的原因。如果当时稍有犹豫,眼下的吴越国,也许已经跟闽国一样,陷入内战之中。
钱弘佐闻言彻底绝望,叹了口气。
获救者穿着文职官服,由于呛了海水,倒在甲板上,呕吐不止,有艄公扶着他抢救。
**许太公询问获救者:沉船上还有其他幸存者吗?
**获救者喘息:只剩我一个人。
**许太公对艄公们:大家全速驶离,这里风浪太大。
**艄公们:是。
艄公们奋力划桨。
**许太公问获救者:你是何人?这么大风浪为何还要冒险出海?
**获救者:我是皇上钦差,要去海峡对岸的许家岛找许太公。
**三少爷对许太公:爹,他也是皇上派来找您的。
**获救者(以下称文官服钦差)惊愕:您
是许太公?是曾任闽国大司马的许太公吗?
**许太公:正是。
**文官服钦差喜极而泣:多谢苍天保佑,多谢苍天保佑。
**文官服钦差向大海跪拜:各位死去的兄弟,你们可以瞑目了,你们没有白死,我找到了许太公。
**许太公:究竟怎么回事?
**文官服钦差:许太公,您可听说,南唐入侵我国。
**许太公看了看船上穿武将服的钦差:老夫已然获知。
**文官服钦差:他们一路之上,势如破竹,攻陷了众多城池,如果再不阻止他们,闽国将面临亡国之祸。王上请您出使吴越国,请吴越国发兵救闽。你是吴越国主的外公,他们一定会答应您。
**许太公:慢着,慢着,你说你是皇上钦差?
**文官服钦差:正是。这是皇上向吴越国求救的国书。
文官服钦差从身上解下了牢牢捆住的一个密封小铁桶,铁桶成圆柱状,只有手掌长短。却用数条细绳捆扎,系在获救者的胸前。
**文官服钦差:因为军情紧急,我和下属冒险出海,没想到风浪太大,船只沉没,沉船留下的残骸只能托住一人,为了保住这份国书,我的下属全部殉国而死。许太公,您快去吴越国求救吧,我求求您。
说罢涕泪交流。
**许太公指了指穿武将服的钦差:你说你是闽皇的钦差,可他也说他是闽皇的钦差。
文官服钦差愕然盯着武将服钦差。
**文官服钦差大叫:他不是,他是珏亲王那个反贼的属下。
**武将服钦差猛醒:你是大皇子的钦差?!你才是反贼的属下,信不信我一刀杀了你!
武将服钦差拔刀砍向文官服钦差。
许太公宝剑出鞘,只一招,武将服钦差的宝剑,便脱手飞向大海。
**许太公怒:老夫本已辞官归隐,安居海岛,是因为这个钦差说闽国危急,让老夫去吴越国求救,老夫这才冒着生命危险,出海去吴越国。可你们两个,竟然敢在老夫的船上喊打喊杀?
三少爷反应较慢,此刻才拔出了宝剑,对着两个钦差。
**许太公对艄公们:将他们两个都丢在大海里,我们返航回岛。省得日后被人诬陷我们跟反贼来往。
艄公们霎时都站起了身。
**两个钦差同声:许太公饶命。
**许太公:我是应闽皇之命去吴越国搬救兵,你们两个钦差,尽管主子不同,但目的相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要求你们做一件事。
**文官服钦差:许太公,我的命是您救的,我愿意听您的吩咐。
**许太公看着武将服钦差:你那?
**武将服钦差:我,我也一样。
**许太公:等船靠了岸,我把你们放在陆地上,带着两位皇帝的国书,去见吴越王。你们的主子问起来,就说国书已经送到许家岛,我也答应出使吴越,不要提起遇到过对方,能做到吗?
**两个钦差同时:能。
**许太公:若是有违誓言,该当如何?
**武将服钦差:必遭千刀万剐。
**文官服钦差急忙:我也一样。
**许太公对艄公们:继续向大陆航行。
611场,礼宾殿,日
画面从大海转成陆地,再转成吴越王宫。
钱弘佐和许太公,没分主客,坐在礼宾殿中同一侧的座位上,钱弘佐虽是晚辈,却坐在上首,许太公坐在下首,三少爷站在许太公身后。许太公风尘仆仆,眼睛布满血丝,却炯炯有神。三少爷面色蜡黄,好似身体不适。
钱弘佐双手各拿着一份国书,把两份国书凑到一起,然后又分开成两侧,眼睛在左右两份国书间游移。内心独白:一个使节,带来本国正在交战的两位皇帝国书,内容竟然相似,简直千古奇闻。
钱弘佐抬头看了看许太公和三少爷,见两人都焦急地望着自己。
**钱弘佐掩饰自己的犹豫不决:三舅舅,您脸色这么差,想必是赶路伤了身体,不要拘礼,快坐吧。您是我的长辈,上次外公的养子何薄,出使吴越的时候,也是坐着与孤王交谈的。
**三少爷:多谢圣主赐坐。
说罢,在许太公下首落座。
钱弘佐避开许太公的目光,又低头看两份国书。钱弘佐内心独白:母后真是有先见之明,如果她还在主政,无论她怎么表态,都是错的。救闽国,吴越国人会说她假公济私,用吴越国的兵将,保护自己的祖国;不救闽国,闽国人会说她忘恩负义,背弃父母之邦。
**钱弘佐问许太公:外公,咱们许氏族人,是否已经做好撤离闽国的准备?
**许太公:我们都住在远隔海峡的许家岛,眼下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我这次之所以带你三舅前来,是怕日后有变,想让你三舅在吴越国落地生根。家族分居两处,以防灭族之祸。
**钱弘佐:孤王一定为三舅在吴越朝堂中,安排适合的官职。
**许太公:这倒不必。他姐姐出资建造的金缕坊里,都是女子,做生意颇多不便,可以让他开个绸缎庄,专司经营。
**钱弘佐:这样吧,孤王让太湖水师主帅诸葛有成,派战船去许家岛,一旦真有危险,立即把许氏族人,全部接到吴越国安住。
**许太公:多谢圣主。
**钱弘佐:应该的。
**许太公直言:圣主,我是闽皇的特使,您却只谈家事,是否不打算发兵相救闽国?
**钱弘佐反问:外公,您比我熟悉闽国朝政,您实话跟我说,这闽国皇族,还有救吗?
**许太公不假思索:已经没救了。现如今南唐入侵,他们不抵抗外敌入侵,却依旧在内战,这样的皇族,早已民心丧尽,哪里还有救?
**钱弘佐:既然这样,孤王为何还要发兵?
**许太公:我来求您,不是为了闽国皇族,而是为了闽国的老百姓和将士。
钱弘佐未语,等待外公继续说下去。
**许太公:自南唐入侵,因守将抗击,唐军为了震慑闽国军民,在攻打下天险‘白石城’之后,竟然屠城。
**钱弘佐愕然:屠城?您是说他们跟契丹国一样,在入侵中原时,将城里的男丁,全部杀了吗?
**许太公:不是把男丁全部杀了,而是把城内的男女老少,全部杀了。南唐部队发了通牒,除非立即投降的城邑,只要抵抗,甚至是守城不出的地方,都一律鸡犬不留。
钱弘佐愕然。
**许太公:他们说闽人是蛮人,原本就不配活在世上,白白占有大片土地。不投降,就全杀光。
钱弘佐“啪”地一声,将求救国书拍在书案上,虽然依旧未语,但脸上的怒容已现。
**许太公站起身,撩衣跪地:圣主,吴越国毕竟强大,如果你们能出兵,至少能保住闽国不被南唐亡国灭种。我求您,救救闽国的老百姓和将士吧。
许太公老泪纵横。
**钱弘佐急忙站起身,扶起许太公:外公,您千万不可如此大礼,您是我的祖辈,这样会折了我的寿数。
**钱弘佐将许太公扶坐在椅上:明日您随我一起上朝,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会力主吴越出兵,相救闽国。
612场,勤政殿,日
勤政殿匾额,钱弘佐端坐在王座上。文武官员分两侧整齐站立。中间的红毯上,许太公在陈述。文武大臣在凝神倾听。
**许太公将两份国书奉在手里:闽国已经危在旦夕,这是我国国主的求救国书。
殿前带刀侍卫领班走下玉阶,从许太公手中接过国书,然后快步走到王座前,捧给钱弘佐。
**许太公:吴越国圣主、各位大人,我求你们念在两国同盟,互为兄弟邻邦,发兵相救。
**钱弘佐接过来国书,递给身后的吴德章:你读给众位卿家听。
画面旋转,先是吴德章宣读闽国国书,然后是钱弘佐说话的嘴唇,许太公焦急的眼神,众大臣犹疑的神色。画面定在钱弘佐的身上。
**钱弘佐:众位卿家,不知你们对发兵救闽,有何主张?
**戚崇武出班对许太公:敢问许太公,闽皇为何不自己带兵抗击南唐入侵,反而求吴越国相助?正所谓求人不如求己。
许太公羞愧低头,诸多文武大臣窃窃私语。
**戚崇武转对钱弘佐:王上,现如今闽国大敌当前,皇室内部依然在自相残杀,根本就无药可救。我们如果发兵入闽,等于让吴越国的将士,去替他人送死。
**王金甲出班对钱弘佐:戚大人所言甚是。南唐地域辽阔,兵多将广,其总体兵力是我国的四倍还多。以往吴越国也曾和南唐发生战争,虽然战成平手,但那是联合中原朝廷、闽国三方兵力后,勉强取得的战果。
**王金甲转对其他大臣:如今中原朝廷动向不明,闽国在内战,如果我们冒然发兵,救不了闽国事小,如果引发和南唐的全面战事,只怕吴越国自身难保。
**另一个大臣出班:戚大人、王大人所言甚是,还望王上采纳……。
殿前秉笔在飞速记录,奏议的朝臣,不断变化。如下言语由不同的大臣说出。
“王上,发兵救闽实属不宜。”
“王上,微臣恳请您三思而行。”
“王上,切不可草率出兵。”
启奏的大臣定格于体态佝偻的户部侍郎袁半梦。
**袁半梦:王上,如果发兵救闽,势必要消耗大量军需物资。王上刚刚颁布减税文告,民间一片欢腾。若因用兵,废除这一德政,只怕王上英名受损。
钱弘佐无奈地手扶王座,目光转向别处。
**袁半梦继续:吴越国正在推行的军士屯田,已经初见成效,只要不卷入这场战争,假以时日,国富兵强定能实现。等国力强盛了,再对抗南唐,胜算就要大出许多。现阶段应该“休兵息民”,而不是参与这场毫无胜算的战争。
众臣纷纷点头称是。
许太公面色灰暗,表情沮丧。内心独白:毕竟南唐侵略的不是吴越国,让吴越国冒着这么大风险,去救另一个正在内战的国家,于情于理,都很难服众。
钱弘佐的目光焦急地在大臣中间扫视,内心独白:满朝大臣,居然没有一个赞成出兵。孤王虽然是国主,却也不能一意孤行。
钱弘佐的目光,落到了谢香存的身上,谢香存皱着眉头,沉默不语。钱弘佐内心独白:谢爱卿幼时,饱受战乱之苦,家人失散,自己被卖为奴。别的事情,谢爱卿可能会支持孤王,但这件事,只怕他也不会赞成。
钱弘佐和许太公对视,双方都是又焦急又失望。
**钱弘佐有气无力:谢爱卿,你主理兵部,出兵大事,你有何主张?
**谢香存出班:王上,臣有话要单独跟您启奏,不想参与今日争议。
**戚崇武对谢香存:谢大人,王上应广纳群言,而不是只听亲信的怂恿。你的话,如果光明正大,为何不能当朝直说?
**戚崇武转对诸大臣:再说今日并无争议,各位大人众口一词,都反对出兵……。
**不等其他人附和,谢香存抢先:戚大人,兵部跟王上说的,都是军机秘密。如果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就不叫军机秘密了。今日朝议了这么长时间,王上已经让众位大人畅所欲言,什么叫只听亲信的怂恿?
戚崇武一时语塞。
**钱弘佐急忙:今日朝毕。像谢爱卿这样要单独启奏的大人,暂且留下,孤王会逐一召见,其他人各忙公事去吧。
绝大部分大臣都施礼后退出勤政殿,只有谢香存、居不移、李济深三人留了下来。
613场,民安殿,日
大殿匾额,宫女在恭敬上茶。钱弘佐和谢香存坐在座位上,喝茶休息,钱弘佐满脸疲惫,连喝了两杯茶,竟然因为喝得太急,最后被茶水呛住了,谢香存急忙起身帮他拍背,掏出手绢为钱弘佐擦拭身上的茶水。
**钱弘佐恳切:爱卿,你是否赞成出兵?
**谢香存:王上,微臣最怕的就是打仗,这也是我冒死行刺戴峰,诛灭戴恽满门男丁的原因。如果当时稍有犹豫,眼下的吴越国,也许已经跟闽国一样,陷入内战之中。
钱弘佐闻言彻底绝望,叹了口气。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