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8035
成片时长:约90分钟
阅读:10579
发表:2019/9/27 修改:2019/10/29
主旋律,农村,家庭
电影剧本
县委书记的妻子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9-A-03663】
杨秀敏皱着眉不好意思地:“仕琳,你说什么呀……”
和学武憨厚地笑着,不知说什么好:“……”
和明强喝了几口茶水,站起来笑着对和学武:“和干事,你俩就好好谈谈,我跟仕琳先走了,等会就把秀敏送回到寨后村我们住的房东家里来吧!可不要太晚了啊!”说完拉上女儿仕琳走出了房间。
和学武把和明强父女送到大门那边才返回屋里,他给杨秀敏面前的茶杯里续上水后,向她作了一番解释:“秀敏姑娘,上个月我离开你们梅子村那天,仕琳她爸说是让我和你见一下面再走,但我要一早赶到公社去开会,所以就走了,你不会对我有什么想法吧?”
杨秀敏笑了笑坦诚地:“和书记跟我讲过了,说你除了要开会,还有一个顾虑,这我完全理解,说真的,我有想法那就是觉得你考虑问题很全面的,我就更佩服你了呢!”
“这就好,这就好,秀敏姑娘啊,你这么想我就放心了!”和学武显得很高兴,他看着杨秀敏有些泛红的脸庞,想了想后:“我听和书记讲,说你亲自去退了聘礼,这是需要勇气的,还会引来村里一些人的说三道四的,当时我一听说还不敢相信呢!”
杨秀敏坦然地说出了原委:“是的,那几天我特别委屈!起初,我就再三说明家里母亲快60岁了,我不可能丢下她老人家就立马嫁过去,婚可以结,但我要和母亲住在梅子村这边,等以后再过去,但对方不太尊重我的意见,这哪能行?我必须作出反应才是,何况那天他们来送聘礼时我也不在场!”
听着杨秀敏的诉说,和学武心里多少有了底,不过他仍然还不放心,所以他慎重地问杨秀敏:“秀敏姑娘,听你这样一讲,我明白了,说你们家要找上门女婿这事并不准确是吗?”
杨秀敏看着和学武认真地表示:“是的,我没有说过一定要找上门女婿!”
和学武终于放下心来,他郑重其事地向杨秀敏表示:“秀敏姑娘,和书记可能把我的想法告诉你了,现在咱们又是当面锣对面鼓的表明了态度,我也就不必与家里父母亲遮遮掩掩的了,可以正儿八经的向他们告知我俩的情况,取得他们的同意并支持那应该是水到渠成了!”
杨秀敏却是沉得住气,说话显得委婉得体:“和干事,你也是了解了的,我的家境差,也只是一个农民,你是地委会的干部,找了我你以后会受累,希望你现在就想好了,将来后悔就晚啦!”
和学武决心已定,他掷地有声地:“秀敏啊,家境不好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改变,农民身份有什么不好,我也是农村里长大的,我就喜欢你这个人,你放心,过了‘三月会’, 我就来梅子村见你母亲,让她认可我这个女婿!”
杨秀敏动情地看着和学武:“和……和干事,你真是……真是这样想的?”
和学武显得很激动:“是这样想的,也会这样做的!秀敏呀,以后就不要叫我和干事了,就叫我学武好了!”
杨秀敏难为情地:“叫……叫学武,不好吧……”
“就叫学武,很好嘛!我也叫你秀敏,也很好,多亲切呀!”和学武爽朗地笑了起来……
11、大研古城新华街公私合营食馆。
下午4点钟,包括和学武、杨秀敏在内的一行8人走进了食馆,在最里面的一张桌子前分头入座下来,食馆里的服务员热情地摆上来茶水和糖果、糕点、水果、瓜子的盘子。
入座下来的8位人员分别为四男四女,男的是和民强、木玉红(和学武的同学)、和学武及他的单位上一个同事老张;女的是和仕琳、杨秀敏、木玉红妻子、和学武的一个表嫂。大家一个个笑逐颜开,轻松地喝着茶水,磕着瓜子,谈笑风生!
和学武穿着一套崭新的蓝色中山装,脚上是乌亮的黑色皮鞋,显得格外精神。他掏出“大重九”香烟,高兴地一一抽出传递给和明强、木玉红、老张三人,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也来上一支!
杨秀敏则是穿着传统的纳西族“披星戴月”服饰,端庄秀丽,光彩照人。她端起糖果盘子殷勤地招呼着面前的这两位女客人。
和学武的表嫂从盘子里拿上糖果,盯着杨秀敏赞叹:“哎唷!这秀敏姑娘呀,多好的身段!我这学武侄子眼福多好哟!”
和明强眉开眼笑,兴奋地看着大家:“是呀,这学武把我们梅子村最好的姑娘娶了,我这媒人也算是赏脸啦啊!哈……”他情不自禁地欢笑着!
服务员端走桌上的盘子、茶杯。不一会,一桌纳西风味十足的婚礼酒席摆设完毕,大家兴高采烈,举杯向和学武、杨秀敏两位新人祝福。
和明强高兴地举着酒杯首先表示:“这杯喜酒咱们都要痛痛快快地喝了,祝贺学武、秀敏新婚,他们不容易啊,我这个媒人也不容易呢!虽然说时下各地都搞了大食堂,不过我还是主张并要帮他们在村里摆上三五桌酒席表示一下,可学武、秀敏二人坚决不同意。还好,咱们几个人总算是还有机会来到这里做他们的证婚人,缘份真够深了啊!哈……”和明强爽快地笑了起来!
“和大哥是太小心啦!结婚是人生大事嘛,犯不着这样的,真是!”和仕琳也表示出了不理解!
“学武呀,我听说你爸妈也是主张办上几桌的,可你不同意办,这到底是为什么呀?”和学武的表嫂也心怀揣测的问了一句。
和学武听着大家对他充满关切且又有些不解的话语,心里一阵激动,他感激地对大家说出:“谢谢大家的关心了,大家说的都对!可是我绝不能做口是心非之人嘛!前段时间我去当工作队,在成百上千的群众面前宣传上级关于禁止铺张浪费大办婚宴的有关政策决定,我要是台上讲一样,台下做一样,带头违反规定,那就不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表现啦!”
和明强被和学武的这一番话打动了,他激动着看了和学武与杨秀敏几眼,认真地:“学武、秀敏呀,看来你们是对的,我们确有些犯糊涂了,思想跟不上形势了,是得好好地加强学习一下了啊!”
木玉红趁机打圆场了:“对,我们都要加强学习,那今后大家就好好学吧!现在大家就动筷子了啊,我看菜要凉了呢!”
“对、对,大家动筷子、动筷子!”众人相互打着招呼。
和学武高兴地为桌上的三位男客人斟酒。
杨秀敏微笑着给两位女客人夹着菜……
12、梅子村边308省道。
字幕: 1961年12月24日
已到预产期的杨秀敏仍然要去城里卖柴禾。一大早,她挺着大肚子吃力地背着柴禾和两个邻居妇女一起向北走着。有个妇女不理解地对杨秀敏:“秀敏,你快要生娃娃了,不该走这么远的路去城里卖柴禾了!这几天柴禾又不好卖,你要用钱可以给丈夫要嘛,何必受这份苦呢?万一在路上生了娃娃多危险阿!”
杨秀敏回答:“你说得对,我妈也是这样说的,我今后不去卖柴禾了哦!”……
下午6点左右,她们从城里回到拉市境内时,杨秀敏的肚子突然疼起来,但她不敢给别人说,以免被别人笑她,于是她咬紧牙关忍着走,确实难忍时弯腰假装系草鞋鞋带闲一下,然后起来又走一段路,这样循环往复,艰难回家……
13、杨秀敏家老宅。
第二天早上,王翠兰带着笑容在院内柴禾堆上取柴禾,这时,大门里进来村内亲戚、回乡高中毕业生和文,他对王翠兰:“大妈,要生火了?”
王翠兰笑着回答:“是的,昨晚秀敏生了一个男孩,我正愁今天早上家里不来人呢,请到厨房里闲。你是头客了,必须得喝一碗米酒鸡蛋汤。”
和文:“大妈,那我恭喜您得孙子了,祝您的孙子健康成长。我听说秀敏快要生孩子的消息后,认为您的女婿可能回来了,所以今天来您家,想和他了解一下国内外的形势。学武没有回来,我就要回去了。”
“和文,你现在是我孙子的表叔了,不能就这样回去,按我们纳西族的规矩,你怎么说都得喝一碗米酒鸡蛋汤。”王翠兰一边说一边拉着和文的手走进厨房……
14、杨秀敏家老宅。
一天中午,坐月子已3个月的杨秀敏在家走廊里坐着洗娃娃尿布。这时,梅子四社和占坤(50岁)抱着生下来不久的孙子来到杨秀敏家里,杨秀敏见了他就站起来:“和叔请坐,您有什么事呀?”
和占坤犹豫着:“我,我,没有事!”然后坐在走廊里凳子上。
杨秀敏拿起来一张小板凳放在和占坤面前,然后进厨房泡起来一杯茶水放在板凳上:“和叔,让我抱一下你的孙子得了!”双手从和叔怀里接起来娃娃抱在怀里,坐在一边。
和占坤:“秀敏,你的娃娃几个月了?”
“3个月了。”秀敏回答。
和占坤继续:“你的娃娃是多幸福啊!而我的孙子就悲惨了,他出生后不久,他的妈妈就病逝了,我家正在为养活这个娃娃忧虑呢!”
秀敏同情地:“噢,原来如此,您家真是太不幸了,特别是这个孩子太可怜了,我们只能想方设法养活这个孩子了。”
和占坤赶紧:“是的。我今天来就是想求您帮忙我家,给我的孙子喂几天奶,但我担心你们家人怕影响着自家娃娃的成长而拒绝,所以我刚才不敢提出这个要求。”
杨秀敏爽快地:“不怕,和叔,我把奶分给您的孙子后,我可以给儿子喂点辅食,所以不会影响到他的成长。我和母亲都受过苦难,同时也得到过乡亲们的关心帮助,母亲从小就教育我做人要有爱心,要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如今你家儿媳丢下娃娃不幸病逝了,而我家母子平安,真的有帮助你家度过这个难关的条件!”
和占坤高兴地:“那你同意了!不需要征求你丈夫的意见吗?”
“同意了,我要做好事我的丈夫会绝对支持我的。”杨秀敏坚定地答道。
和占坤感激地:“多谢了,秀敏,请你给你的母亲和丈夫转告一下我的谢意,养活我的孙子现在有希望了!”
杨秀敏却:“不用谢,不用谢,我们各家各户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我们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好,现在我就给您的孙子喂奶吧,今后您要天天带孙子来哦!”
15、杨秀敏家老宅。
一天中午,杨秀敏和和占坤各自抱着一个娃娃坐在走廊里的两张板凳上,杨秀敏正在给儿子喂着辅食,她对和占坤:“和叔,等我给儿子喂完辅食后,再给您的孙子喂奶嘎。”
“好的,慢慢喂”,和占坤又问秀敏:“我第一次到你家到现在将近三个月了,两个娃娃都比原来大多了,但我连一次也没有见过你的丈夫,你的丈夫是很少回家的样子吗?”
杨秀敏答:“是的,他一般两三个月才回来一次,连我生娃娃的时候也不回来,过20多天后才回来的,当天下午回来,第二天早上就回去了,但我和母亲已经习惯了,不埋怨他了,他是单位里的青年骨干,把心思和时间都花在事业上去了。”
和占坤:“噢,那你和母亲在一起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同时承当了一切家务,现在有了孩子,你们的负担就更重了,真是难为你们母女俩了!”
16、杨秀敏家老宅。
字幕:1965年10月
杨秀敏家厨房里的松明火亮了,饭桌上摆好了一大碗水炒洋芋,还有那香味扑鼻的一盘韮菜炒鸡蛋,一盘黄里带白的煎鸡蛋和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青菜汤。
和学武拉好凳子,又把娃娃小围椅摆好,杨秀敏把已喂了奶水的女儿贵旗放到了围椅里,小女儿“咿呀”细语,瞪大着眼睛看看哥哥胜旗,又看着父亲和学武,小脸蛋上露着稚嫩的欢喜!
大门那边突然传来一阵叫声:“秀敏,胜旗妈!学武回来了是吗?”啊!是梅子村老队长和明强来了。
和学武高兴地回应着:“和书记,是我回来了,快,您快进来!”说着赶忙走到厨房门口迎上去。
王翠兰热情地招呼着和明强:“和队长,快坐下,快坐下。”
和学武接过话头:“和书记,咱们一起吃饭,你来了就要当成是进了自己家里一样才好呢!是不是,和书记?”
和明强坐了下来,看着和学武不住地点头着:“是,是了,学武呀,你可不要再叫我和书记了啊,我早已不兼大队副书记了,只是生产队长了嘛!倒是你,这回可是大书记了呢!和书记,和书记,你才是名副其实的和书记啦!”
杨秀敏听了一愣,盯着和明强:“老队长,您在说什么……”
和明强看着杨秀敏一副莫名其妙的脸色,不解地:“怎么?秀敏呀,学武还没给你讲吗?”
杨秀敏一头雾水,摇了摇头:“讲什么嘛,我一点也不知道您在说什么呢!”
和明强哈哈一笑:“真是的,看来你是什么也不知道啦!告诉你秀敏,你家学武又进步了,这回调回到县里呀已经被任命为县委委员、第五区区委书记了。”
杨秀敏听了从心底里为丈夫感到高兴,她看着和学武轻轻一笑:“他爸呀,都是两个孩子的爹了,这体面的事情还在瞒着我呀!你也真是……”
和学武平静地:“秀敏呀,没什么瞒不瞒的,我是想着明后天再告诉你的,其实呢,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只是工作岗位不同,所承担的责任多一些而已嘛!”
王翠兰把盛好的饭碗一一摆放到各人面前,笑着对和明强催促着:“老队长,吃,吃呀,菜都要凉了!”随后夹上煎鸡蛋放到孙子胜旗碗里,亲切地:“胜旗呀,吃吧,吃吧,你最爱吃的煎鸡蛋。”小胜旗看了看桌子上的大人们,然后满心欢喜地吃开了。
王翠兰夹上煎鸡蛋送到和明强的碗里,高兴地:“和队长呀,这五区区委书记和以前你当管理区副书记差不多吧?我看也不算是什么很大的干部吧?”
和明强笑了笑诙谐地:“哎!大妈,您这就说差了啊!我那管理区副书记也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小干部,其实就是一农民!区委书记那就不一样了,咱们全县就七个区,第五区又是其中最大那个区呢,听说原来的21个小公社,现在都属于第五区了,光人口就好几万呢!您女婿就是那里最大的官了啊!”
王翠兰好像听明白了一些,笑呵呵地:“那敢情好啊!看来咱家女婿是出息了嘛,我这老婆婆有面子啦!”
和学武顺和地笑着对老人:“妈,这些年您为了两个孙孙,为了这个家受累了,而我却是为这个家做的太少,现在又要到140多公里远的第五区去工作,估计在外的日子多,回家的日子少了,您老人家更要担当很多,我是太……太对不住您老人家了!”
王翠兰听着心中感到一种特有的慰籍,她那憔悴的脸上显现出几分不服老的精气神:“学武,你就放心地去,我这身子骨还可以撑上几年,照管好两个小孙孙,帮忙秀敏做点家务事还行的!”
和学武看着旁边一直默不出声的妻子感觉有些意外,他微笑着:“还有你呀,秀敏,这几年我对两个孩子关爱不够,很多时候你是又当爹又当妈的,连两个小孩的乳名都是你起的,你对我的理解、支持那么大,我得好好感谢你!也希望你再支持几年,让我一心一意安安心心地在丽江县第五区为人民群众做出几件实事,努力完成好上级党组织交给我的工作任务!”
杨秀敏心情有些激动,话语中似乎也有些埋怨的成份包含着:“学武呀,咱俩结婚6年多了,我对你怎么样你都说了,我也觉得你说的是心里话!这会我就当着老书记的面只说两点,一是今后一如既往地支持你的工作,你在五区工作任务重,路又远,三五个月甚至一年半载不能回来我也不怨你,因为上级领导信任你,让你当区委书记,我心里也为你感到高兴!二是今后有什么事情,你一定要早早告诉我,你要相信我,不论遇到什么我都会坚决支持你,绝不会拖你后腿的!”
17、杨秀敏家老宅。
一天早上,杨秀敏背着患病的胜旗走出大门,紧接着王翠兰也走出来,她对杨秀敏:“伍六,胜旗的病好像有点重,不管在医院里需要住多少天,等伍旗的病彻底治好了以后才回来啊!我会理好贵旗的。”
杨秀敏站着回答:“好的,伍旗的病会治好的,阿姆不用当心,那我走了。”杨秀敏快步离去……
18、黄山坡。
杨秀敏背着胜旗在黄山坡小路上小心地走下去……
19、丽江地区医院。
丽江地区医院坐落在大研古城东边。在医院西边门诊部一楼一间诊室里,杨秀敏抱着胜旗坐在一个男医生旁,男医生在给胜旗看病,他从胜旗怀里拿出体温表,看了一下,然后严肃地:“你的娃娃体温达到39度了,需要住院治疗”……
当天深夜,医院内外一片黑暗,院内只有几间值班医生和护士的办公室有微弱的烛光。住院部一楼一间病房里,只有杨秀敏和胜旗睡着。这时,因发高烧而昏睡中的胜旗突然猛坐起来,叫了一声“赶快关门”后又倒下去昏迷了。
和胜旗睡在一起的杨秀敏喊着“伍旗、伍旗、伍旗”,但胜旗没有一点反应——这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使杨秀敏受到了惊吓,但她赶紧起床穿衣服后去喊医生。
杨秀敏领着一个男医生和一个女护士进来了,男医生拿着电筒赶快给胜旗检查,然后让护士给胜旗打了一支小针。
护士对杨秀敏:“阿娘,这几天晚上医院里停电,白天我就想告诉您需要买几根蜡烛,可事情一忙,我就忘记告诉您了。您儿子的病情那么重,应该让孩子他爸也来招乎一下。”
20、梅子村村道。
杨秀敏背着胜旗慢慢走在村道上,迎面走来的阿花美对杨秀敏:“杨大妈,儿子的病治好了吗?”
杨秀敏无情打采地:“嗯,治好了,住了16天医院。”
阿花美又:“胜旗在微笑着呢,而您是瘦了一圈,在医院里照顾病人真是不容易啊!”
杨秀敏解释:“住院第一天深夜,伍旗因发高烧而乱叫了一声后昏迷了过去,我被惊着了。我曾经5次在医院里独自招乎过孩子,但没有一次像这次一样受到过这么大的惊吓。这几天,我有点头晕乏力,但过几天就会自然好的。”
阿花美却认真地:“杨大妈,不能大意啊,您去找点野鸭胆喝,治疗一下,否则会落下神经衰弱症的。”
21、丽江县委大院。
画外音:1966年,中国大地上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一辆吉普车驶进县委大院后停下来,和学武跟在驾驶员王志林身后朝县委办公楼走去。
二楼县委书记张基办公室里,张书记热情地招呼和学武坐了下来,然后对王志林吩咐着:“王师傅,你准备一下,我给和学武同志商量后,可能你还得麻烦跑一趟巨甸去哩!”
王志林愉快地:“没问题,张书记那我下去了啊!”说完向和学武笑了笑后走出办公室。
张基给和学武泡上了一杯茶,然后坐到旁边来笑着:“看来王志林去客运站接你蛮顺利的嘛,这么快就接回来了!”
和学武:“张书记,王师傅不来接我,我也是想着要先到您这里汇报的,那现在我就向您重点汇报一下这次参观大寨农田改造方面的情况,您看行吗?”
和学武憨厚地笑着,不知说什么好:“……”
和明强喝了几口茶水,站起来笑着对和学武:“和干事,你俩就好好谈谈,我跟仕琳先走了,等会就把秀敏送回到寨后村我们住的房东家里来吧!可不要太晚了啊!”说完拉上女儿仕琳走出了房间。
和学武把和明强父女送到大门那边才返回屋里,他给杨秀敏面前的茶杯里续上水后,向她作了一番解释:“秀敏姑娘,上个月我离开你们梅子村那天,仕琳她爸说是让我和你见一下面再走,但我要一早赶到公社去开会,所以就走了,你不会对我有什么想法吧?”
杨秀敏笑了笑坦诚地:“和书记跟我讲过了,说你除了要开会,还有一个顾虑,这我完全理解,说真的,我有想法那就是觉得你考虑问题很全面的,我就更佩服你了呢!”
“这就好,这就好,秀敏姑娘啊,你这么想我就放心了!”和学武显得很高兴,他看着杨秀敏有些泛红的脸庞,想了想后:“我听和书记讲,说你亲自去退了聘礼,这是需要勇气的,还会引来村里一些人的说三道四的,当时我一听说还不敢相信呢!”
杨秀敏坦然地说出了原委:“是的,那几天我特别委屈!起初,我就再三说明家里母亲快60岁了,我不可能丢下她老人家就立马嫁过去,婚可以结,但我要和母亲住在梅子村这边,等以后再过去,但对方不太尊重我的意见,这哪能行?我必须作出反应才是,何况那天他们来送聘礼时我也不在场!”
听着杨秀敏的诉说,和学武心里多少有了底,不过他仍然还不放心,所以他慎重地问杨秀敏:“秀敏姑娘,听你这样一讲,我明白了,说你们家要找上门女婿这事并不准确是吗?”
杨秀敏看着和学武认真地表示:“是的,我没有说过一定要找上门女婿!”
和学武终于放下心来,他郑重其事地向杨秀敏表示:“秀敏姑娘,和书记可能把我的想法告诉你了,现在咱们又是当面锣对面鼓的表明了态度,我也就不必与家里父母亲遮遮掩掩的了,可以正儿八经的向他们告知我俩的情况,取得他们的同意并支持那应该是水到渠成了!”
杨秀敏却是沉得住气,说话显得委婉得体:“和干事,你也是了解了的,我的家境差,也只是一个农民,你是地委会的干部,找了我你以后会受累,希望你现在就想好了,将来后悔就晚啦!”
和学武决心已定,他掷地有声地:“秀敏啊,家境不好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改变,农民身份有什么不好,我也是农村里长大的,我就喜欢你这个人,你放心,过了‘三月会’, 我就来梅子村见你母亲,让她认可我这个女婿!”
杨秀敏动情地看着和学武:“和……和干事,你真是……真是这样想的?”
和学武显得很激动:“是这样想的,也会这样做的!秀敏呀,以后就不要叫我和干事了,就叫我学武好了!”
杨秀敏难为情地:“叫……叫学武,不好吧……”
“就叫学武,很好嘛!我也叫你秀敏,也很好,多亲切呀!”和学武爽朗地笑了起来……
11、大研古城新华街公私合营食馆。
下午4点钟,包括和学武、杨秀敏在内的一行8人走进了食馆,在最里面的一张桌子前分头入座下来,食馆里的服务员热情地摆上来茶水和糖果、糕点、水果、瓜子的盘子。
入座下来的8位人员分别为四男四女,男的是和民强、木玉红(和学武的同学)、和学武及他的单位上一个同事老张;女的是和仕琳、杨秀敏、木玉红妻子、和学武的一个表嫂。大家一个个笑逐颜开,轻松地喝着茶水,磕着瓜子,谈笑风生!
和学武穿着一套崭新的蓝色中山装,脚上是乌亮的黑色皮鞋,显得格外精神。他掏出“大重九”香烟,高兴地一一抽出传递给和明强、木玉红、老张三人,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也来上一支!
杨秀敏则是穿着传统的纳西族“披星戴月”服饰,端庄秀丽,光彩照人。她端起糖果盘子殷勤地招呼着面前的这两位女客人。
和学武的表嫂从盘子里拿上糖果,盯着杨秀敏赞叹:“哎唷!这秀敏姑娘呀,多好的身段!我这学武侄子眼福多好哟!”
和明强眉开眼笑,兴奋地看着大家:“是呀,这学武把我们梅子村最好的姑娘娶了,我这媒人也算是赏脸啦啊!哈……”他情不自禁地欢笑着!
服务员端走桌上的盘子、茶杯。不一会,一桌纳西风味十足的婚礼酒席摆设完毕,大家兴高采烈,举杯向和学武、杨秀敏两位新人祝福。
和明强高兴地举着酒杯首先表示:“这杯喜酒咱们都要痛痛快快地喝了,祝贺学武、秀敏新婚,他们不容易啊,我这个媒人也不容易呢!虽然说时下各地都搞了大食堂,不过我还是主张并要帮他们在村里摆上三五桌酒席表示一下,可学武、秀敏二人坚决不同意。还好,咱们几个人总算是还有机会来到这里做他们的证婚人,缘份真够深了啊!哈……”和明强爽快地笑了起来!
“和大哥是太小心啦!结婚是人生大事嘛,犯不着这样的,真是!”和仕琳也表示出了不理解!
“学武呀,我听说你爸妈也是主张办上几桌的,可你不同意办,这到底是为什么呀?”和学武的表嫂也心怀揣测的问了一句。
和学武听着大家对他充满关切且又有些不解的话语,心里一阵激动,他感激地对大家说出:“谢谢大家的关心了,大家说的都对!可是我绝不能做口是心非之人嘛!前段时间我去当工作队,在成百上千的群众面前宣传上级关于禁止铺张浪费大办婚宴的有关政策决定,我要是台上讲一样,台下做一样,带头违反规定,那就不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表现啦!”
和明强被和学武的这一番话打动了,他激动着看了和学武与杨秀敏几眼,认真地:“学武、秀敏呀,看来你们是对的,我们确有些犯糊涂了,思想跟不上形势了,是得好好地加强学习一下了啊!”
木玉红趁机打圆场了:“对,我们都要加强学习,那今后大家就好好学吧!现在大家就动筷子了啊,我看菜要凉了呢!”
“对、对,大家动筷子、动筷子!”众人相互打着招呼。
和学武高兴地为桌上的三位男客人斟酒。
杨秀敏微笑着给两位女客人夹着菜……
12、梅子村边308省道。
字幕: 1961年12月24日
已到预产期的杨秀敏仍然要去城里卖柴禾。一大早,她挺着大肚子吃力地背着柴禾和两个邻居妇女一起向北走着。有个妇女不理解地对杨秀敏:“秀敏,你快要生娃娃了,不该走这么远的路去城里卖柴禾了!这几天柴禾又不好卖,你要用钱可以给丈夫要嘛,何必受这份苦呢?万一在路上生了娃娃多危险阿!”
杨秀敏回答:“你说得对,我妈也是这样说的,我今后不去卖柴禾了哦!”……
下午6点左右,她们从城里回到拉市境内时,杨秀敏的肚子突然疼起来,但她不敢给别人说,以免被别人笑她,于是她咬紧牙关忍着走,确实难忍时弯腰假装系草鞋鞋带闲一下,然后起来又走一段路,这样循环往复,艰难回家……
13、杨秀敏家老宅。
第二天早上,王翠兰带着笑容在院内柴禾堆上取柴禾,这时,大门里进来村内亲戚、回乡高中毕业生和文,他对王翠兰:“大妈,要生火了?”
王翠兰笑着回答:“是的,昨晚秀敏生了一个男孩,我正愁今天早上家里不来人呢,请到厨房里闲。你是头客了,必须得喝一碗米酒鸡蛋汤。”
和文:“大妈,那我恭喜您得孙子了,祝您的孙子健康成长。我听说秀敏快要生孩子的消息后,认为您的女婿可能回来了,所以今天来您家,想和他了解一下国内外的形势。学武没有回来,我就要回去了。”
“和文,你现在是我孙子的表叔了,不能就这样回去,按我们纳西族的规矩,你怎么说都得喝一碗米酒鸡蛋汤。”王翠兰一边说一边拉着和文的手走进厨房……
14、杨秀敏家老宅。
一天中午,坐月子已3个月的杨秀敏在家走廊里坐着洗娃娃尿布。这时,梅子四社和占坤(50岁)抱着生下来不久的孙子来到杨秀敏家里,杨秀敏见了他就站起来:“和叔请坐,您有什么事呀?”
和占坤犹豫着:“我,我,没有事!”然后坐在走廊里凳子上。
杨秀敏拿起来一张小板凳放在和占坤面前,然后进厨房泡起来一杯茶水放在板凳上:“和叔,让我抱一下你的孙子得了!”双手从和叔怀里接起来娃娃抱在怀里,坐在一边。
和占坤:“秀敏,你的娃娃几个月了?”
“3个月了。”秀敏回答。
和占坤继续:“你的娃娃是多幸福啊!而我的孙子就悲惨了,他出生后不久,他的妈妈就病逝了,我家正在为养活这个娃娃忧虑呢!”
秀敏同情地:“噢,原来如此,您家真是太不幸了,特别是这个孩子太可怜了,我们只能想方设法养活这个孩子了。”
和占坤赶紧:“是的。我今天来就是想求您帮忙我家,给我的孙子喂几天奶,但我担心你们家人怕影响着自家娃娃的成长而拒绝,所以我刚才不敢提出这个要求。”
杨秀敏爽快地:“不怕,和叔,我把奶分给您的孙子后,我可以给儿子喂点辅食,所以不会影响到他的成长。我和母亲都受过苦难,同时也得到过乡亲们的关心帮助,母亲从小就教育我做人要有爱心,要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如今你家儿媳丢下娃娃不幸病逝了,而我家母子平安,真的有帮助你家度过这个难关的条件!”
和占坤高兴地:“那你同意了!不需要征求你丈夫的意见吗?”
“同意了,我要做好事我的丈夫会绝对支持我的。”杨秀敏坚定地答道。
和占坤感激地:“多谢了,秀敏,请你给你的母亲和丈夫转告一下我的谢意,养活我的孙子现在有希望了!”
杨秀敏却:“不用谢,不用谢,我们各家各户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我们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好,现在我就给您的孙子喂奶吧,今后您要天天带孙子来哦!”
15、杨秀敏家老宅。
一天中午,杨秀敏和和占坤各自抱着一个娃娃坐在走廊里的两张板凳上,杨秀敏正在给儿子喂着辅食,她对和占坤:“和叔,等我给儿子喂完辅食后,再给您的孙子喂奶嘎。”
“好的,慢慢喂”,和占坤又问秀敏:“我第一次到你家到现在将近三个月了,两个娃娃都比原来大多了,但我连一次也没有见过你的丈夫,你的丈夫是很少回家的样子吗?”
杨秀敏答:“是的,他一般两三个月才回来一次,连我生娃娃的时候也不回来,过20多天后才回来的,当天下午回来,第二天早上就回去了,但我和母亲已经习惯了,不埋怨他了,他是单位里的青年骨干,把心思和时间都花在事业上去了。”
和占坤:“噢,那你和母亲在一起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同时承当了一切家务,现在有了孩子,你们的负担就更重了,真是难为你们母女俩了!”
16、杨秀敏家老宅。
字幕:1965年10月
杨秀敏家厨房里的松明火亮了,饭桌上摆好了一大碗水炒洋芋,还有那香味扑鼻的一盘韮菜炒鸡蛋,一盘黄里带白的煎鸡蛋和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青菜汤。
和学武拉好凳子,又把娃娃小围椅摆好,杨秀敏把已喂了奶水的女儿贵旗放到了围椅里,小女儿“咿呀”细语,瞪大着眼睛看看哥哥胜旗,又看着父亲和学武,小脸蛋上露着稚嫩的欢喜!
大门那边突然传来一阵叫声:“秀敏,胜旗妈!学武回来了是吗?”啊!是梅子村老队长和明强来了。
和学武高兴地回应着:“和书记,是我回来了,快,您快进来!”说着赶忙走到厨房门口迎上去。
王翠兰热情地招呼着和明强:“和队长,快坐下,快坐下。”
和学武接过话头:“和书记,咱们一起吃饭,你来了就要当成是进了自己家里一样才好呢!是不是,和书记?”
和明强坐了下来,看着和学武不住地点头着:“是,是了,学武呀,你可不要再叫我和书记了啊,我早已不兼大队副书记了,只是生产队长了嘛!倒是你,这回可是大书记了呢!和书记,和书记,你才是名副其实的和书记啦!”
杨秀敏听了一愣,盯着和明强:“老队长,您在说什么……”
和明强看着杨秀敏一副莫名其妙的脸色,不解地:“怎么?秀敏呀,学武还没给你讲吗?”
杨秀敏一头雾水,摇了摇头:“讲什么嘛,我一点也不知道您在说什么呢!”
和明强哈哈一笑:“真是的,看来你是什么也不知道啦!告诉你秀敏,你家学武又进步了,这回调回到县里呀已经被任命为县委委员、第五区区委书记了。”
杨秀敏听了从心底里为丈夫感到高兴,她看着和学武轻轻一笑:“他爸呀,都是两个孩子的爹了,这体面的事情还在瞒着我呀!你也真是……”
和学武平静地:“秀敏呀,没什么瞒不瞒的,我是想着明后天再告诉你的,其实呢,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只是工作岗位不同,所承担的责任多一些而已嘛!”
王翠兰把盛好的饭碗一一摆放到各人面前,笑着对和明强催促着:“老队长,吃,吃呀,菜都要凉了!”随后夹上煎鸡蛋放到孙子胜旗碗里,亲切地:“胜旗呀,吃吧,吃吧,你最爱吃的煎鸡蛋。”小胜旗看了看桌子上的大人们,然后满心欢喜地吃开了。
王翠兰夹上煎鸡蛋送到和明强的碗里,高兴地:“和队长呀,这五区区委书记和以前你当管理区副书记差不多吧?我看也不算是什么很大的干部吧?”
和明强笑了笑诙谐地:“哎!大妈,您这就说差了啊!我那管理区副书记也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小干部,其实就是一农民!区委书记那就不一样了,咱们全县就七个区,第五区又是其中最大那个区呢,听说原来的21个小公社,现在都属于第五区了,光人口就好几万呢!您女婿就是那里最大的官了啊!”
王翠兰好像听明白了一些,笑呵呵地:“那敢情好啊!看来咱家女婿是出息了嘛,我这老婆婆有面子啦!”
和学武顺和地笑着对老人:“妈,这些年您为了两个孙孙,为了这个家受累了,而我却是为这个家做的太少,现在又要到140多公里远的第五区去工作,估计在外的日子多,回家的日子少了,您老人家更要担当很多,我是太……太对不住您老人家了!”
王翠兰听着心中感到一种特有的慰籍,她那憔悴的脸上显现出几分不服老的精气神:“学武,你就放心地去,我这身子骨还可以撑上几年,照管好两个小孙孙,帮忙秀敏做点家务事还行的!”
和学武看着旁边一直默不出声的妻子感觉有些意外,他微笑着:“还有你呀,秀敏,这几年我对两个孩子关爱不够,很多时候你是又当爹又当妈的,连两个小孩的乳名都是你起的,你对我的理解、支持那么大,我得好好感谢你!也希望你再支持几年,让我一心一意安安心心地在丽江县第五区为人民群众做出几件实事,努力完成好上级党组织交给我的工作任务!”
杨秀敏心情有些激动,话语中似乎也有些埋怨的成份包含着:“学武呀,咱俩结婚6年多了,我对你怎么样你都说了,我也觉得你说的是心里话!这会我就当着老书记的面只说两点,一是今后一如既往地支持你的工作,你在五区工作任务重,路又远,三五个月甚至一年半载不能回来我也不怨你,因为上级领导信任你,让你当区委书记,我心里也为你感到高兴!二是今后有什么事情,你一定要早早告诉我,你要相信我,不论遇到什么我都会坚决支持你,绝不会拖你后腿的!”
17、杨秀敏家老宅。
一天早上,杨秀敏背着患病的胜旗走出大门,紧接着王翠兰也走出来,她对杨秀敏:“伍六,胜旗的病好像有点重,不管在医院里需要住多少天,等伍旗的病彻底治好了以后才回来啊!我会理好贵旗的。”
杨秀敏站着回答:“好的,伍旗的病会治好的,阿姆不用当心,那我走了。”杨秀敏快步离去……
18、黄山坡。
杨秀敏背着胜旗在黄山坡小路上小心地走下去……
19、丽江地区医院。
丽江地区医院坐落在大研古城东边。在医院西边门诊部一楼一间诊室里,杨秀敏抱着胜旗坐在一个男医生旁,男医生在给胜旗看病,他从胜旗怀里拿出体温表,看了一下,然后严肃地:“你的娃娃体温达到39度了,需要住院治疗”……
当天深夜,医院内外一片黑暗,院内只有几间值班医生和护士的办公室有微弱的烛光。住院部一楼一间病房里,只有杨秀敏和胜旗睡着。这时,因发高烧而昏睡中的胜旗突然猛坐起来,叫了一声“赶快关门”后又倒下去昏迷了。
和胜旗睡在一起的杨秀敏喊着“伍旗、伍旗、伍旗”,但胜旗没有一点反应——这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使杨秀敏受到了惊吓,但她赶紧起床穿衣服后去喊医生。
杨秀敏领着一个男医生和一个女护士进来了,男医生拿着电筒赶快给胜旗检查,然后让护士给胜旗打了一支小针。
护士对杨秀敏:“阿娘,这几天晚上医院里停电,白天我就想告诉您需要买几根蜡烛,可事情一忙,我就忘记告诉您了。您儿子的病情那么重,应该让孩子他爸也来招乎一下。”
20、梅子村村道。
杨秀敏背着胜旗慢慢走在村道上,迎面走来的阿花美对杨秀敏:“杨大妈,儿子的病治好了吗?”
杨秀敏无情打采地:“嗯,治好了,住了16天医院。”
阿花美又:“胜旗在微笑着呢,而您是瘦了一圈,在医院里照顾病人真是不容易啊!”
杨秀敏解释:“住院第一天深夜,伍旗因发高烧而乱叫了一声后昏迷了过去,我被惊着了。我曾经5次在医院里独自招乎过孩子,但没有一次像这次一样受到过这么大的惊吓。这几天,我有点头晕乏力,但过几天就会自然好的。”
阿花美却认真地:“杨大妈,不能大意啊,您去找点野鸭胆喝,治疗一下,否则会落下神经衰弱症的。”
21、丽江县委大院。
画外音:1966年,中国大地上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一辆吉普车驶进县委大院后停下来,和学武跟在驾驶员王志林身后朝县委办公楼走去。
二楼县委书记张基办公室里,张书记热情地招呼和学武坐了下来,然后对王志林吩咐着:“王师傅,你准备一下,我给和学武同志商量后,可能你还得麻烦跑一趟巨甸去哩!”
王志林愉快地:“没问题,张书记那我下去了啊!”说完向和学武笑了笑后走出办公室。
张基给和学武泡上了一杯茶,然后坐到旁边来笑着:“看来王志林去客运站接你蛮顺利的嘛,这么快就接回来了!”
和学武:“张书记,王师傅不来接我,我也是想着要先到您这里汇报的,那现在我就向您重点汇报一下这次参观大寨农田改造方面的情况,您看行吗?”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