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11928
成片时长:约39分钟
阅读:12821
发表:2013/9/16 修改:2014/1/17
34集 剧情 电视剧剧本
《柳暗花明》第32集
1
…
31
32
33
3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小楣:(看了一眼)这道题跟老师课堂上讲的例题一模一样,就是变了几个具体的数字。
小五:你告我怎么做就得了呗,我没听明白老师讲的例题。
小楣:嗯,先这样,合并同类项…
[36]大学课堂上,明珠在给工农兵学员上课,学员们睁大眼睛望着明珠,从有的学员的眼睛里,可以看到渴求知识的欲望,而从有的学员眼睛里,却流露出怀疑一切的无知无畏。
明珠:我们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通常的大气压相当于10米高的水柱的重量。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这样的大气压中。
振民:(站起来,伸出手掌)老师,你说的不对吧,我的手掌上有10米高的水柱,这怎么可能,在农村,我也算是有力气的了,可10米高的水柱,那有多重啊,一只手就能托起?真是笑话。
学员们哄笑了起来,课堂上议论纷纷。
[37]教研室开会,教师们在讨论教学问题。
明珠:我不是说学员提出疑问有什么不对,可他提问的方式让我难以接受,好像我不是在传道授业,而是在糊弄他们。
汪沁芳:我也遇见不少类似的问题。有一次课堂上提到重力加速度,竟有个学员当场提问,重力和速度怎么相加。还有一次,有个工人学员批评说讲力学在黑板上画些木块滑来滑去脱离实际有什么用,为什么不讲车床?你们说,力学讲车床让我怎么讲?
明珠:学员中也有些是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他们反映说我们的课讲得太浅,不愿意让好不容易得来的上大学机会白白浪费掉。我看还是按文化程度分班教学比较好。
罗世贵:从大家的意见来看,分班还是有必要的,只是不要像文化大革命以前那样,用考试和分数压人,整人,就已经是进步了,可以分成不同程度的教学班,让学员们自己选择,自由决定上哪个班,这样那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学员就不会感到太大的压力。
蒋如新:嗯,老罗说的对,总之,不能让学员们感觉到我们在文化上对他们有某种歧视,要知道,由我们教师决定学生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工农兵学员是大学的主人,他们对如何教学,教什么内容都有决定权。
明珠:可是分班教学需要更多的教师,我们几个老讲师分不开身啊。
祁柯:我看这样吧,我们还有几个年轻人,都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进入大学学习的,他们对大学的课程也不是很熟悉,我们办个比较高水平的班,让工农兵学员中学得好的和这些年轻教师的补课在一起,同时进行,让金明珠和汪沁芳负责讲课,陈宇,你也参加讲课。对于那些程度较低的学员,主要是要补上中学的知识,让这几个年轻教师负责讲课加上辅导,他们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38]操场上,篮球架旁,晓栋和小四儿练了会儿投篮,走到篮球架下休息。
晓栋:小四儿,咱们这就算是中学毕业了,学生时代就这么结束了,你还记得你在学校里都学了啥吗?
小四儿:记那干嘛,反正是认识字儿了,会数钱了。其他的那些,学了也没用。反正毕业后就一条路,插队。
晓栋:没准儿以后还能被推荐上大学呢。
小四儿:那也得两、三年以后,再说了,推荐也不是看谁学习好,政治标准第一。其实啊,就是得有背景,你没听说吗,这一届工农兵学员里面,高干子弟有好几个呢。就那个,在篮球队里打中锋的10号,球打得那么棒,据说他爸就是中央一个什么部里的部长,当了几年走资派,现在被解放了,又成了革命老干部了。
[39]明珠家,明珠开始为晓栋收拾行装。
明珠:晓栋,你这一下乡,连户口都成了农村的了。你得做好思想准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农村。
晓栋:妈,你看你说的,我还没去呢,你就想着让我离开农村。人家都教育我们要扎根儿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明珠:那都是宣传。你虽然在野鹅滩干了不少农活,可你并不了解真正的农村,像你这样的家庭背景,要想通过招工,参军,离开农村可难了,更不要说是推荐上大学了。你不知道,我小的时候在农村里,可尝过没有学上的滋味。
晓栋:那我就自己看书呗,我爸留下那么多书,有不少书都是大学的物理教材吧?我喜欢物理,能不能自学呢?
明珠:(醒悟地)对啊,你完全可以自己学,不懂的地方就回来问我呗。嗯,我想想,对了,要想学大学物理,中学的数学知识是不够的,你得先把数学补上,(拿出一本讲义),这是我们最近针对工农兵学员编写的数学知识补习教材,从初中数学开始,你先拿去看看吧,另外,你也可以学点儿英语,将来可以直接看英文书,嗯,就带上这本书吧。
晓栋:学英语?人家会不会说我崇洋媚外什么的?
明珠想了想,从书架上找了个红色塑料皮的笔记本,把塑料皮拆下来,包在英语书的外面,递给晓栋。
[40]694大门口,锣鼓喧天,两辆卡车上挂着热烈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横幅,带着红花的晓栋、小四儿等十来个人在家长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把行李放到一辆卡车上,自己爬上另一辆卡车。广播里播送着歌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卡车在歌声中驶离694。
男声独唱:塞北的狂风吹硬了我们的筋骨,
南国的烈日晒黑了我们的臂膀。
沸腾的热情化开了三九的动土,
顽强的斗志征服了雨季的泥浆。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五七道路多么宽广。
我们革命青年四海为家,
在火热的斗争中百炼成钢。
小楣:(画外)哥哥说,他那时虽然一心想上大学,可当他和同学们一起在豪迈的歌声中奔赴农村的时候,还是充满了雄心壮志,想要在广阔天地中大有一番作为的。没想到,现实和理想之间竟然有那么大的差距,正是后来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使他逐步认识到这一点。
(第三十二集完)
片尾曲:思想的翅膀(合唱)
砸碎的,是否只是锁链
坚守的,是否只有信仰
奋斗
使人崇高,也使人迷惘
追求
使人前进,也使人发狂
往事,怎能被淹没
幸福,谁能不渴望
不该放弃的,是理性的探索
不能折断的,是思想的翅膀
小五:你告我怎么做就得了呗,我没听明白老师讲的例题。
小楣:嗯,先这样,合并同类项…
[36]大学课堂上,明珠在给工农兵学员上课,学员们睁大眼睛望着明珠,从有的学员的眼睛里,可以看到渴求知识的欲望,而从有的学员眼睛里,却流露出怀疑一切的无知无畏。
明珠:我们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通常的大气压相当于10米高的水柱的重量。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这样的大气压中。
振民:(站起来,伸出手掌)老师,你说的不对吧,我的手掌上有10米高的水柱,这怎么可能,在农村,我也算是有力气的了,可10米高的水柱,那有多重啊,一只手就能托起?真是笑话。
学员们哄笑了起来,课堂上议论纷纷。
[37]教研室开会,教师们在讨论教学问题。
明珠:我不是说学员提出疑问有什么不对,可他提问的方式让我难以接受,好像我不是在传道授业,而是在糊弄他们。
汪沁芳:我也遇见不少类似的问题。有一次课堂上提到重力加速度,竟有个学员当场提问,重力和速度怎么相加。还有一次,有个工人学员批评说讲力学在黑板上画些木块滑来滑去脱离实际有什么用,为什么不讲车床?你们说,力学讲车床让我怎么讲?
明珠:学员中也有些是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他们反映说我们的课讲得太浅,不愿意让好不容易得来的上大学机会白白浪费掉。我看还是按文化程度分班教学比较好。
罗世贵:从大家的意见来看,分班还是有必要的,只是不要像文化大革命以前那样,用考试和分数压人,整人,就已经是进步了,可以分成不同程度的教学班,让学员们自己选择,自由决定上哪个班,这样那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学员就不会感到太大的压力。
蒋如新:嗯,老罗说的对,总之,不能让学员们感觉到我们在文化上对他们有某种歧视,要知道,由我们教师决定学生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工农兵学员是大学的主人,他们对如何教学,教什么内容都有决定权。
明珠:可是分班教学需要更多的教师,我们几个老讲师分不开身啊。
祁柯:我看这样吧,我们还有几个年轻人,都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进入大学学习的,他们对大学的课程也不是很熟悉,我们办个比较高水平的班,让工农兵学员中学得好的和这些年轻教师的补课在一起,同时进行,让金明珠和汪沁芳负责讲课,陈宇,你也参加讲课。对于那些程度较低的学员,主要是要补上中学的知识,让这几个年轻教师负责讲课加上辅导,他们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38]操场上,篮球架旁,晓栋和小四儿练了会儿投篮,走到篮球架下休息。
晓栋:小四儿,咱们这就算是中学毕业了,学生时代就这么结束了,你还记得你在学校里都学了啥吗?
小四儿:记那干嘛,反正是认识字儿了,会数钱了。其他的那些,学了也没用。反正毕业后就一条路,插队。
晓栋:没准儿以后还能被推荐上大学呢。
小四儿:那也得两、三年以后,再说了,推荐也不是看谁学习好,政治标准第一。其实啊,就是得有背景,你没听说吗,这一届工农兵学员里面,高干子弟有好几个呢。就那个,在篮球队里打中锋的10号,球打得那么棒,据说他爸就是中央一个什么部里的部长,当了几年走资派,现在被解放了,又成了革命老干部了。
[39]明珠家,明珠开始为晓栋收拾行装。
明珠:晓栋,你这一下乡,连户口都成了农村的了。你得做好思想准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农村。
晓栋:妈,你看你说的,我还没去呢,你就想着让我离开农村。人家都教育我们要扎根儿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明珠:那都是宣传。你虽然在野鹅滩干了不少农活,可你并不了解真正的农村,像你这样的家庭背景,要想通过招工,参军,离开农村可难了,更不要说是推荐上大学了。你不知道,我小的时候在农村里,可尝过没有学上的滋味。
晓栋:那我就自己看书呗,我爸留下那么多书,有不少书都是大学的物理教材吧?我喜欢物理,能不能自学呢?
明珠:(醒悟地)对啊,你完全可以自己学,不懂的地方就回来问我呗。嗯,我想想,对了,要想学大学物理,中学的数学知识是不够的,你得先把数学补上,(拿出一本讲义),这是我们最近针对工农兵学员编写的数学知识补习教材,从初中数学开始,你先拿去看看吧,另外,你也可以学点儿英语,将来可以直接看英文书,嗯,就带上这本书吧。
晓栋:学英语?人家会不会说我崇洋媚外什么的?
明珠想了想,从书架上找了个红色塑料皮的笔记本,把塑料皮拆下来,包在英语书的外面,递给晓栋。
[40]694大门口,锣鼓喧天,两辆卡车上挂着热烈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横幅,带着红花的晓栋、小四儿等十来个人在家长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把行李放到一辆卡车上,自己爬上另一辆卡车。广播里播送着歌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卡车在歌声中驶离694。
男声独唱:塞北的狂风吹硬了我们的筋骨,
南国的烈日晒黑了我们的臂膀。
沸腾的热情化开了三九的动土,
顽强的斗志征服了雨季的泥浆。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五七道路多么宽广。
我们革命青年四海为家,
在火热的斗争中百炼成钢。
小楣:(画外)哥哥说,他那时虽然一心想上大学,可当他和同学们一起在豪迈的歌声中奔赴农村的时候,还是充满了雄心壮志,想要在广阔天地中大有一番作为的。没想到,现实和理想之间竟然有那么大的差距,正是后来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使他逐步认识到这一点。
(第三十二集完)
片尾曲:思想的翅膀(合唱)
砸碎的,是否只是锁链
坚守的,是否只有信仰
奋斗
使人崇高,也使人迷惘
追求
使人前进,也使人发狂
往事,怎能被淹没
幸福,谁能不渴望
不该放弃的,是理性的探索
不能折断的,是思想的翅膀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