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4116
成片时长:约114分钟
阅读:9212
发表:2020/9/17 修改:2021/6/25
古装,军事
电影剧本
天宝十四载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起风了,飘起地上的纸灰。
封常清抬起头,却看见岑参站在一旁。
岑参:封帅,起风了,我们回去吧。
封常清站起来,岑参和一郎从两边搀扶着,三个人消失在暮色里。
9、华清池温泉 日 内
长安郊外,北风呼啸,黄沙漫漫。
华清池外,站岗的士兵目视远方,像雕像一样,脸上还挂着霜。
华清池内,水汽缭绕,温暖如春。
36岁的杨玉环泡在温泉中,尽情地享受着温泉水的抚摸。
70岁的唐玄宗李隆基斜躺在旁边的绣榻上闭目养神。
在两个侍女的搀扶下,杨玉环缓缓地从水里站起来,浑身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看着杨玉环羊脂般洁白而丰满的身材,李隆基换了个姿势。
杨玉环婀娜的走到李隆基身边,偎依着李隆基坐下。
李隆基拈起一片剥好的鲜橙递给杨玉环,他的手保养得很好,皮肤白皙,手指细长,全然不像七旬老人的手。
杨玉环:玉环谢过三郎。
李隆基:爱妃怎么不多泡会儿?
杨玉环:太热了,池子里实在是热了,玉环都差点中暑了。
李隆基:这帮饭桶,这点小事都办不好,来——
李隆基正想叫人,却见大太监高力士走进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李隆基:什么事?
高力士:平原太守颜真卿派使者求见。
李隆基:平原太守?
李隆基:颜真卿?没印象啊。
高力士:人,皇上估计是忘了,但他的字皇上一定有印象,又肥又粗。
李隆基:你一说我记起来了,那人就跟他的字一样,一副乡巴佬模样,——他能有什么事?你自己看着办不就行了。不要什么事都来烦我。
高力士贴在李隆基耳边一阵耳语。
李隆基:那就准见吧。
高力士出去,带过一个满身尘土额头带伤的人。
李隆基皱了皱眉头:怎么搞成这个样子。
使者跪下,哭诉:皇上,安禄山,安禄山——反了。
李隆基怔住,好像不相信似的。
高力士正准备上前,就见李隆基翻了一下白眼,晕了过去。
高力士尖着嗓子:皇上——
10、封常清府 日 内
院子里,封常清正提着木桶给树木刷石灰,一刷子,又一刷子,一棵棵树,像穿上了白裙子一样。
岑参走进来:封帅。
封常清:什么事?
岑参:据皇宫传出的消息,安禄山,在范阳,反了。
封常清停下手中的活:这么快?
封常清放下手中的石灰桶,向屋里走去:我还以为这王八羔子怎么也得等到皇上千秋之后才敢动手呢。皇上和贵妃对他恩深似海,他竟然,——情形怎么样?
岑参:河北24郡,除了颜杲卿镇守的常山郡之外,已全部沦陷。
封常清:一群饭桶!皇上有什么安排吗?
岑参:据说皇上刚听到消息时,一下就晕了过去。不过很快醒了过来,通知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的主事官员今晚入朝议事。
封常清:准备更衣。
岑参:封帅——您这是?
封常清:我要进宫。
11、含元殿朝房 日 内
封常清走进朝房时,等候上朝的官员已站满了一屋子。
宰相杨国忠挺着大肚子站在中间,面有得色,口若悬河:我早就说安禄山靠不住,迟早脱不了一个反字,现在应验了吧。啧啧,我杨国忠什么时候看错来着。
王维凑上去:就算是这样,相公大人也没有必要这样得意吧。
杨国忠满不在乎:难道我说得不是事实吗?
王维:我没说这不是事实。只是相公大人此刻的神情更像是夙愿得偿似的。
杨国忠变了脸色:王摩诘,你说这话什么意思?
王维:相公大人心里其实很清楚,安胖子虽然狼子野心久怀异志,但要不是相公大人您处处针对他,他也未必现在就动手。
杨国忠瞪着眼睛恨不得吃了王维:依你的意思,安禄山是造反是我逼的了?我想问王大诗人,你的屁股到底坐在哪一边?
王维不紧不慢:我当然是坐在皇上一边,如果相公大人不嫌弃的话,我也不介意挨着您。
杨国忠狠狠地:你不坐歪就好——你想挨着谁就挨着谁,我不稀罕。
王维:不管您稀不稀罕,我都要提醒相公大人,安胖子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首当其冲的就是相公您啊,相公您还是先别偷着乐,赶紧想一想怎么对付安胖子吧。
杨国忠气恼地:你——
景阳钟声响起,大伙鱼贯进入朝堂。
12、含元殿朝堂 日 内
大殿内灯火辉煌。
封常清站在右班第三个,第四个是高仙芝。杨国忠站在左班队首,王维则站在最后面。
虽然青春已逝,两鬓斑白,高仙芝依然风采照人。
高仙芝小声地:封二,你怎么来了?你不是还在休假吗?
封常清:我来看看。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在家里哪里坐得住?
朝堂上,李隆基已经恢复了往日的镇静,威严地坐在宝座上。
李隆基突然拿起案上的花瓶狠狠地摔在地上,花瓶碎了一地。
众大臣都低下了头,没有一人说话,大殿里一片安静。
李隆基恨恨地:犬羊尚且知道报恩,安禄山真是猪狗不如!他骗了贵妃娘娘,也骗了朕!
杨国忠出列:皇上不必动怒,安禄山蕞尔小丑,蹦跶不了几天。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授首阙下。
李隆基:你是说,你什么也不干,安禄山就会自个把脑袋摘下来送到长安来。
杨国忠:臣,臣不是这个意思。臣是说,等几天,等几天,说不定,就——
李隆基:河北都完蛋了,你还等什么,等安胖子打到长安来吗?荒唐!
杨国忠知趣地闭了嘴。
李隆基:安禄山辜恩负义,朕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恨不得,恨不得现在就——
李隆基稍稍压低声音:诸位爱卿,有谁愿担此重任前往捉拿反贼安禄山?
众大臣的头低得更低了。
李隆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人替朕分忧吗?
大殿里依旧是一片死寂。
李隆基赌气地将案上的奏章挥手推开:既然无人请缨,那好,朕御驾亲征!
众大臣:皇上!
李隆基看向众人。众人复把头低下。
封常清正要站出来,高仙芝从旁边拉了一把,没拉住。
封常清跨出一步:皇上,君忧臣劳,君辱臣死,臣封常清愿领兵前往,平叛拿贼。
所有人都看向封常清。
李隆基端起茶杯:封爱卿,你果然没让朕失望。朕准奏!爱卿可有什么要求?
封常清:皇上,安贼领凶徒十万,径犯中原,太平既久,人不知战。臣请率军十万东征,取安贼之首以献陛下。
李隆基怕案而起:好!说得好!忠勇可嘉。
李隆基停了一会:只是京兆兵仅八万,不可抽调。朕封你为范阳、卢龙节度使,还望将军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直捣敌穴,擒获反贼。
封常清怔住:这——臣可否请调安西四镇兵马,东征平叛。
大殿里又是一片寂静。
有大臣交头接耳:安西军进京平叛?不会范阳未平,安西又乱吧。
封常清听在耳中,心下一紧。
李隆基仿佛没听见,只是脸上阴晴不定:远水不解近渴。封爱卿乃当世名将。只要将军登高一呼,定会应者云集,十万兵岂足道哉?将军勿辞!
封常清:臣封常清领命!
13、封府 日 内
封常清召集所有家兵训话,济济一堂。
封常清:皇上命我东征平叛,我们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
封常清停了一下,下面的人安静下来。
封常清:但皇上并没有给我一兵一卒。
封常清稍作停顿:兵在哪儿?在洛阳城里。
封常清再次停顿:将在哪儿?
封常清高声:你们就是将!
封常清拿出一叠空白告身亮了一亮:这是皇上赐给我的。我现在每人发你们一张,你们随我到洛阳后,就分散招兵,招得十人就是什长,招得百人就是百夫长,招得千人就是校尉,招得万人就是将军。大伙愿意吗?
大伙群情激奋:愿意!
封常清:疾风知劲草,板荡见英雄,咱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等到灭了安禄山,皇上论功行赏,到时候,咱们封妻的封妻,荫子的荫子,开府的开府,画图的画图,一齐名垂青史,大家说好不好?
大伙群情激奋:好!
14、封府外 日 外
队伍集结完毕,正准备出发,大概一百人左右。
封常清上了马。
一郎从府里跑出来,拉住缰绳。
一郎:爹,你什么时候回来?
封常清将目光移开:不知道。
一郎:爹,你带我去吧。
封常清看着一郎清秀的面容:你还太小。下次吧,下次我带你去安西。
一郎:爹你要说话算数哦。
15、洛阳城外 日 外
洛阳接官亭。
洛阳城的四个主要官员率领全城文武迎接封常清。
封常清带着一百多人走近了。
封常清跳下马。
四个人抱拳行礼。
李憕:东都留守李憕——
卢奕:御史中丞卢奕——
达奚珣:河南尹达奚珣——
蒋清:采访使蒋清——
四人一起:率东都全体官员迎接大帅。
封常清还礼:各位大人免礼。
李憕:请问大帅,后面中军有多少人马?
封常清:中军?
封常清指着背后的人群,这就是中军,连本帅在内共一百二十八人。
四个人一起张大了嘴巴:啊?皇上没给您军队啊。
封常清:皇上命我开洛阳府库就地募兵。
四个人面面相觑。
卢奕:这怎么来得及?
封常清:叛军距这里还有多远?
达奚珣:不足四百里,多则十日,少则五日,叛军就要到了。
封常清:如果有十天,也勉强够了。
封常清:达大人,洛阳城现在有多少人?
达奚珣:承平时期,洛阳人口一百三十万,现在大概已十去其三不足百万了。
卢奕:就算十取一,也只有十万。
李憕:十万人?难!现在洛阳城里的成年男子估计都不到三十万。
封常清抬起头,却看见岑参站在一旁。
岑参:封帅,起风了,我们回去吧。
封常清站起来,岑参和一郎从两边搀扶着,三个人消失在暮色里。
9、华清池温泉 日 内
长安郊外,北风呼啸,黄沙漫漫。
华清池外,站岗的士兵目视远方,像雕像一样,脸上还挂着霜。
华清池内,水汽缭绕,温暖如春。
36岁的杨玉环泡在温泉中,尽情地享受着温泉水的抚摸。
70岁的唐玄宗李隆基斜躺在旁边的绣榻上闭目养神。
在两个侍女的搀扶下,杨玉环缓缓地从水里站起来,浑身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看着杨玉环羊脂般洁白而丰满的身材,李隆基换了个姿势。
杨玉环婀娜的走到李隆基身边,偎依着李隆基坐下。
李隆基拈起一片剥好的鲜橙递给杨玉环,他的手保养得很好,皮肤白皙,手指细长,全然不像七旬老人的手。
杨玉环:玉环谢过三郎。
李隆基:爱妃怎么不多泡会儿?
杨玉环:太热了,池子里实在是热了,玉环都差点中暑了。
李隆基:这帮饭桶,这点小事都办不好,来——
李隆基正想叫人,却见大太监高力士走进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李隆基:什么事?
高力士:平原太守颜真卿派使者求见。
李隆基:平原太守?
李隆基:颜真卿?没印象啊。
高力士:人,皇上估计是忘了,但他的字皇上一定有印象,又肥又粗。
李隆基:你一说我记起来了,那人就跟他的字一样,一副乡巴佬模样,——他能有什么事?你自己看着办不就行了。不要什么事都来烦我。
高力士贴在李隆基耳边一阵耳语。
李隆基:那就准见吧。
高力士出去,带过一个满身尘土额头带伤的人。
李隆基皱了皱眉头:怎么搞成这个样子。
使者跪下,哭诉:皇上,安禄山,安禄山——反了。
李隆基怔住,好像不相信似的。
高力士正准备上前,就见李隆基翻了一下白眼,晕了过去。
高力士尖着嗓子:皇上——
10、封常清府 日 内
院子里,封常清正提着木桶给树木刷石灰,一刷子,又一刷子,一棵棵树,像穿上了白裙子一样。
岑参走进来:封帅。
封常清:什么事?
岑参:据皇宫传出的消息,安禄山,在范阳,反了。
封常清停下手中的活:这么快?
封常清放下手中的石灰桶,向屋里走去:我还以为这王八羔子怎么也得等到皇上千秋之后才敢动手呢。皇上和贵妃对他恩深似海,他竟然,——情形怎么样?
岑参:河北24郡,除了颜杲卿镇守的常山郡之外,已全部沦陷。
封常清:一群饭桶!皇上有什么安排吗?
岑参:据说皇上刚听到消息时,一下就晕了过去。不过很快醒了过来,通知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的主事官员今晚入朝议事。
封常清:准备更衣。
岑参:封帅——您这是?
封常清:我要进宫。
11、含元殿朝房 日 内
封常清走进朝房时,等候上朝的官员已站满了一屋子。
宰相杨国忠挺着大肚子站在中间,面有得色,口若悬河:我早就说安禄山靠不住,迟早脱不了一个反字,现在应验了吧。啧啧,我杨国忠什么时候看错来着。
王维凑上去:就算是这样,相公大人也没有必要这样得意吧。
杨国忠满不在乎:难道我说得不是事实吗?
王维:我没说这不是事实。只是相公大人此刻的神情更像是夙愿得偿似的。
杨国忠变了脸色:王摩诘,你说这话什么意思?
王维:相公大人心里其实很清楚,安胖子虽然狼子野心久怀异志,但要不是相公大人您处处针对他,他也未必现在就动手。
杨国忠瞪着眼睛恨不得吃了王维:依你的意思,安禄山是造反是我逼的了?我想问王大诗人,你的屁股到底坐在哪一边?
王维不紧不慢:我当然是坐在皇上一边,如果相公大人不嫌弃的话,我也不介意挨着您。
杨国忠狠狠地:你不坐歪就好——你想挨着谁就挨着谁,我不稀罕。
王维:不管您稀不稀罕,我都要提醒相公大人,安胖子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首当其冲的就是相公您啊,相公您还是先别偷着乐,赶紧想一想怎么对付安胖子吧。
杨国忠气恼地:你——
景阳钟声响起,大伙鱼贯进入朝堂。
12、含元殿朝堂 日 内
大殿内灯火辉煌。
封常清站在右班第三个,第四个是高仙芝。杨国忠站在左班队首,王维则站在最后面。
虽然青春已逝,两鬓斑白,高仙芝依然风采照人。
高仙芝小声地:封二,你怎么来了?你不是还在休假吗?
封常清:我来看看。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在家里哪里坐得住?
朝堂上,李隆基已经恢复了往日的镇静,威严地坐在宝座上。
李隆基突然拿起案上的花瓶狠狠地摔在地上,花瓶碎了一地。
众大臣都低下了头,没有一人说话,大殿里一片安静。
李隆基恨恨地:犬羊尚且知道报恩,安禄山真是猪狗不如!他骗了贵妃娘娘,也骗了朕!
杨国忠出列:皇上不必动怒,安禄山蕞尔小丑,蹦跶不了几天。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授首阙下。
李隆基:你是说,你什么也不干,安禄山就会自个把脑袋摘下来送到长安来。
杨国忠:臣,臣不是这个意思。臣是说,等几天,等几天,说不定,就——
李隆基:河北都完蛋了,你还等什么,等安胖子打到长安来吗?荒唐!
杨国忠知趣地闭了嘴。
李隆基:安禄山辜恩负义,朕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恨不得,恨不得现在就——
李隆基稍稍压低声音:诸位爱卿,有谁愿担此重任前往捉拿反贼安禄山?
众大臣的头低得更低了。
李隆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人替朕分忧吗?
大殿里依旧是一片死寂。
李隆基赌气地将案上的奏章挥手推开:既然无人请缨,那好,朕御驾亲征!
众大臣:皇上!
李隆基看向众人。众人复把头低下。
封常清正要站出来,高仙芝从旁边拉了一把,没拉住。
封常清跨出一步:皇上,君忧臣劳,君辱臣死,臣封常清愿领兵前往,平叛拿贼。
所有人都看向封常清。
李隆基端起茶杯:封爱卿,你果然没让朕失望。朕准奏!爱卿可有什么要求?
封常清:皇上,安贼领凶徒十万,径犯中原,太平既久,人不知战。臣请率军十万东征,取安贼之首以献陛下。
李隆基怕案而起:好!说得好!忠勇可嘉。
李隆基停了一会:只是京兆兵仅八万,不可抽调。朕封你为范阳、卢龙节度使,还望将军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直捣敌穴,擒获反贼。
封常清怔住:这——臣可否请调安西四镇兵马,东征平叛。
大殿里又是一片寂静。
有大臣交头接耳:安西军进京平叛?不会范阳未平,安西又乱吧。
封常清听在耳中,心下一紧。
李隆基仿佛没听见,只是脸上阴晴不定:远水不解近渴。封爱卿乃当世名将。只要将军登高一呼,定会应者云集,十万兵岂足道哉?将军勿辞!
封常清:臣封常清领命!
13、封府 日 内
封常清召集所有家兵训话,济济一堂。
封常清:皇上命我东征平叛,我们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
封常清停了一下,下面的人安静下来。
封常清:但皇上并没有给我一兵一卒。
封常清稍作停顿:兵在哪儿?在洛阳城里。
封常清再次停顿:将在哪儿?
封常清高声:你们就是将!
封常清拿出一叠空白告身亮了一亮:这是皇上赐给我的。我现在每人发你们一张,你们随我到洛阳后,就分散招兵,招得十人就是什长,招得百人就是百夫长,招得千人就是校尉,招得万人就是将军。大伙愿意吗?
大伙群情激奋:愿意!
封常清:疾风知劲草,板荡见英雄,咱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等到灭了安禄山,皇上论功行赏,到时候,咱们封妻的封妻,荫子的荫子,开府的开府,画图的画图,一齐名垂青史,大家说好不好?
大伙群情激奋:好!
14、封府外 日 外
队伍集结完毕,正准备出发,大概一百人左右。
封常清上了马。
一郎从府里跑出来,拉住缰绳。
一郎:爹,你什么时候回来?
封常清将目光移开:不知道。
一郎:爹,你带我去吧。
封常清看着一郎清秀的面容:你还太小。下次吧,下次我带你去安西。
一郎:爹你要说话算数哦。
15、洛阳城外 日 外
洛阳接官亭。
洛阳城的四个主要官员率领全城文武迎接封常清。
封常清带着一百多人走近了。
封常清跳下马。
四个人抱拳行礼。
李憕:东都留守李憕——
卢奕:御史中丞卢奕——
达奚珣:河南尹达奚珣——
蒋清:采访使蒋清——
四人一起:率东都全体官员迎接大帅。
封常清还礼:各位大人免礼。
李憕:请问大帅,后面中军有多少人马?
封常清:中军?
封常清指着背后的人群,这就是中军,连本帅在内共一百二十八人。
四个人一起张大了嘴巴:啊?皇上没给您军队啊。
封常清:皇上命我开洛阳府库就地募兵。
四个人面面相觑。
卢奕:这怎么来得及?
封常清:叛军距这里还有多远?
达奚珣:不足四百里,多则十日,少则五日,叛军就要到了。
封常清:如果有十天,也勉强够了。
封常清:达大人,洛阳城现在有多少人?
达奚珣:承平时期,洛阳人口一百三十万,现在大概已十去其三不足百万了。
卢奕:就算十取一,也只有十万。
李憕:十万人?难!现在洛阳城里的成年男子估计都不到三十万。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