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35739
成片时长:约116分钟
阅读:5625
发表:2021/9/3
主旋律,都市
电影剧本
水到穷处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根据张淇铭长篇小说《谁来呵护生命》改编)
片头:上午,春夏之交的一天
江南经济重镇银湖市街头,炽热的太阳下,人们熙熙攘攘,搬运桶装水的工人忙忙碌碌。
一家大型净水超市门前排起了长龙,等待购水的人们议论着自来水突然变质的事情。
忽然,从里面传出了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一名脖子上戴着金项链的中年男子叫嚷:“剩下的水老子全要了,有多少我买多少。”
另一名穿着花衬衫的年轻男子气愤地回应道:“凭什么啊?这么多人在排队呢,要买一人只能买一桶,想多买那可不行!”
“凭什么?凭这个!老子今天花50元钱买一桶,怎么的?”中年男子从小包里抽出一沓人民币,在花衬衫面前晃了晃,盛气凌人地说。可他话音刚落,花衬衫挥起一拳砸了过去,嘴里骂道:“你有钱,老子的拳头可不认钱!”中年男子猝不及防,一沓钱散落在地,他顾不得捡,回手也给花衬衫一拳。
两人扭打在一起。
队伍乱了,不少人趁机哄抢起了水,也有人悄悄从地上捡了钞票溜走。
大街上一辆装有扩音喇叭的宣传车驰来,喇叭里正一遍遍地重复播放:“市民同志们,请不要恐慌,自来水供水系统短暂出现了问题,我们正在全力抢修,很快就会解决问题。”
街边一位光着膀子的年轻人把刚喝完的一只空矿泉水瓶扔向汽车,骂道:“狗日的自来水公司平时收水费收得起劲,这水一出问题就他妈的只会穷嚷嚷!”
宣传车刚过,一辆警车呼啸而来,紧随其后的是一辆中巴车。
中巴车上的人看着街上抢水的情形,有的摇头叹息,有的焦虑地说:“再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啊,非出大乱子不可!”
街上行人驻目看着警车和中巴车向西驰去。
车子开到银湖边,下来七八个人。
银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江波:“他妈的怎么这么臭!”骂完用手捂鼻子,其他人也纷纷捂住鼻子,逐个登上一艘快艇。快艇迅速向自来水取水口驰去,臭味更加浓烈。
公用事业局局长杨清波看到不远处的取水口已被一大片绿油油的污物侵蚀,脸都吓白了,豆大的汗珠挂在脸上,急急地说:“这,这是怎么回事?”
环保局局长李开来面对那片绿油油的污物,再抬眼望那早已不再波光粼粼的广阔湖面,落寞地叹了口气:“唉!真没想到我们守着偌大的一个湖,竟会没有水喝啊!”
特写:银湖湖面漂浮着的大面积绿藻和间隔着的肚皮发白的死鱼。推出片名:
水到穷处
1、临近中午,由银湖通向银湖市区的路上
警车开道,中巴车跟在后面,一路奔驰。
车上,坐在前排的江波接到了代理市委书记、市长马立打来的电话。
江波:“马书记……嗯,是的,自来水取水口污染很严重,我们决定先派船到湖里打捞绿藻,同时在水厂水处理环节看能不能再想想办法……好、好,一定、一定!”说完,挂掉了手机。
坐在后座的杨清波对李开来私语:“老李啊,这次市委马代理提前结束在日韩的招商活动赶回来,而且听说一下飞机就部署召开紧急会议,看来我是免不了要被狠批一顿喽。”
李开来绉眉说:“老杨啊,我看现在可不是挨批的问题,而是怎么面对老百姓的骂娘呢!”
车窗外,同向路上一辆辆满载着桶装水的车子正在行驶,而反向路上各种小车蜂涌出城。
杨清波:“你看看对面的车,有钱人开始往城外跑了。”
李开来:“唉,都说水是生命之源,平时对这话还真没什么感觉,这次自来水出了问题,水真到了穷处,才有了深切的体会。他们不跑,在这城里又怎么待呢?大热天的,总不能用纯净水来洗澡洗衣吧?”
路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
2、中午,市委大院门口
几十名中外媒体记者围堵在市委大院门口,有的扛着摄像机,有的拿着采访本,嚷着要见市领导,采访供水危机事件真相。
江波一行乘坐的中巴车被堵在了门口进不去。
李开来透过车窗,一眼看到省城《泾江晚报》驻银湖记者站女记者欧阳晓霞冲在最前面,叫嚷的声音也最响,一股火气油然而生,他赶忙掏出手机拨打欧阳晓霞的电话,但拨了几次,欧阳晓霞根本不接听,一味地在嚷嚷着要约见市领导。
江波嘱咐杨清波说:“老杨,还是你下车去跟记者们周旋一下吧,这么多人堵在大院门口不是个事啊。”
杨清波用右手食指指脸,有些不相信地问:“我?让我去见记者?”
江波微微一笑:“是啊,自来水公司可归你管,你不去谁去?我相信你完全有这个应对能力。”
杨清波也迎合着笑了笑:“行啊,江市长您发话让我来对付那就我来对付好了,对付这帮老记我还是有经验的。”说着,打开车门下了车。
杨清波对着记者喊:“记者朋友们,记者朋友们,我是银湖市公用事业局局长杨清波,你们需要采访什么、了解什么?我来回答。”
记者们听杨清波这一说,迅速朝他回拢过来。
中巴车徐徐开进了大院。
3、中午,代理市委书记、市长马立办公室
马立拿着电话在喊:“我不管你想什么办法,务必给我保证市场的净水供应,而且要严厉打击借机哄抬水价的行为,绝不能再发生暴力抢水现象,绝不能再出一点乱子!”喊完,重重地把电话搁下。
秘书小朱端着一份快餐走进来:“马书记先吃点饭吧,您下了飞机到现在可一点东西都没吃呢。”
马立:“先放在桌上吧,开会的人到齐了吗?”
“除公用事业局的杨局长在大院门口正应付一帮记者外,其他领导都到了。”小朱回说。
马立:“走,去会议室。”
4、市委常委会会议室,灯光明亮
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气氛紧张。
马立表情严肃:“同志们,这次自来水供水危机来得突然,也来得凶猛。俗话说得好啊,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现在大院门口就聚集了一帮记者,说什么要采访供水危机事件真相。而网上更是十分热闹了,段子很多哩,说什么银湖、银湖原来就是臭湖,什么银湖水啊浪打浪,银湖里面臭得慌,什么一泓银湖水、两行百姓泪,看来这次银湖真要臭名远播啊!我们怎么办呢?我们总不能是糞坑里的石头不怕臭吧?!”
马立用严厉的目光扫了扫会场,全场鸦鹊无声。
马立:“我在国外接到自来水变质的情况报告后,已作了初步了解和分析,这次水危机完全是因为大面积污水团突侵自来水取水口造成的,病因找到了,那我们就要对症下药,而且要下猛药。当前,我认为最要紧的就是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污染处理,一手抓自来水工艺改进,这两手都要抓紧抓实抓硬;而污染处理也要两手抓,一手要快速对污水团实施清理,一手要加快动力换水,用外水来稀释污水。”
马立条分缕析,侃侃而谈,与会人员一会两眼看着马立,一会又低头在本子上作记录。
杨清波已应付完记者,悄悄地走进会场,找了位置坐下。
过了一会后,马立忽然提高了嗓音:“为加强对这次水危机处置工作的组织指挥,现在我宣布成立银湖市水危机应急处理指挥部,由我任总指挥,江市长任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五个组:环保组,负责绿藻打捞;制水组,负责自来水制水工艺的改进和提高;调水组,负责动力调水引流;市场组,负责纯净水市场保供;宣传组,负责宣传舆论引导。希望各组既各尽其职,又形成合力,尽快实现恢复供水的目标。”说完环顾四周,问:“大家有没有意见?有没有决心!”
江波主动接话说:“刚才,马书记作出的部署,既精准又精细。这里我表个态,坚决服从市委的决策部署,一定全力以赴战胜这场水危机,让老百姓尽快喝上放心水!”
马立:“其他同志还有没有要说的?——没有的话大家就分头行动。”
会议散场,人们开始离席。
马立:“请李开来局长留一下。哦,杨清波局长也一起留一下。”
李开来和杨清波显出惊讶状,两人对视一下,向马立走去。
马立边整理桌上的材料边对李开来说:“老李,你要调集所有能调集到的船只开进银湖,抓紧打一场绿藻打捞战。”
李开来:“我们正在想尽一切办法调船调人,可我担心这绿藻打不完捞不尽啊,我建议人工增雨。”
马立口气严肃:“人工增雨那也得看条件?你打不完捞不尽,那我就找能打能捞的人来打捞。”
李开来立在那不再吭声。
马立又对杨清波:“老杨,记者们应付得怎么样?这个时候正确的舆论导向可特别重要啊!”
杨清波:“放心,马书记,我给他们打了一会儿‘太极’,通报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情况,并说市里马上要开新闻发布会,让他们等候通知。”
马立颌首:“好,舆论引导我已让宣传部负责,以后让他们统一扎口,对外要一个声音。哦,对了,北京的专家到了吗?”
杨清波:“到了,已经在开展工作。”
马立:“走我们去看看。”
5、午后,太阳炽热,市委大院外的马路,李开来车里
李开来乘坐的汽车在马路上行驶,李开来想在车上小睡一会,可刚闭上眼,脑子里又浮现出银湖里大面积的绿藻,还有湖面飘浮着的死鱼。
镜头回放绿藻和死鱼。
镜头切回。李开来无法合眼,掏出手机拨通了办公室主任王大年的电话:“大年吗?你马上通知下午两点钟在局会议室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
手机里传出王大年的声音:“李局,那要不要明确会议内容?好有个准备。”
李开来:“会议内容嘛——部署绿藻打捞!”
手机里继续传出王大年的声音:“这满湖的绿藻能打捞得完吗?还不如赶紧人工增雨,一可以稀释绿藻,二可以让湖水外流。”
李开来有些恼火:“让你通知开会就通知开会,哪来这么多废话!”
李开来手机刚挂掉,铃声又响,李开来一看,是欧阳晓霞打来的,生气地说:“欧阳,我刚才打你这么多电话,你咋理都不理?”。
手机里传出欧阳晓霞的声音:“不好意思啊李大局长,我忙着采访没听到,你是不是要给我曝点新闻大料?”
李开来更来火了,责问说:“新闻大料?欧阳,我说你懂不懂?这次水危机表面上看是自来水供水危机,但本质上是生态危机,也是政治危机!我警告你可不要去淌这个混水。”
欧阳晓霞:“混水?怎么会是混水?这是重大新闻事件!这样啊你什么时候有空?我要当面采访你这个环保局长!”
李开来吼了起来:“欧阳大记者,我可没你空!也不接受你任何采访!”
吼完,没等欧阳晓霞回说,就挂掉了电话,把手机扔在了车子座位上,生起了闷气。
6、下午,自来水厂制水区实验室
几位穿白大褂的专家,正在实验室紧张地做试验,马立带着一帮人走了进来。
自来水厂厂长老董:“各位专家,我们市委的马书记专程来看望大家啦。”
马立:“各位专家冒着炎热从北京赶来,辛苦了,辛苦了。”
马立走近一位年长的专家问:“就目前自来水的水质状况,在制水环节上还有没有深度处理技术,或者说还有没有更进一步的除嗅工艺?”
专家:“马书记,在深度处理上我们已经想了些办法,但实验结果还不太理想,我们正在考虑还有没有综合性的措施。”
马立:“对,要考虑多管齐下,时间不等人啊。我们已经部署了绿藻打捞和动力换水,这样可以稀释绿藻,尽可能让前道的水质好一些。”
专家:“打捞和换水当然是不错的办法,但我倒建议看能不能人工增雨,这样效果更快些。”
马立:“这个主意不错。”说着,扭过头喊:“小朱,小朱,帮我联系气象局局长。”
7、下午,环保局会议室
会议已接近尾声,主席台坐着环保局班子成员,台下坐着环保局全体干部职工。
李开来语气坚定:“这次绿藻打捞是硬任务,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都必须给我沉到一线去,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与基层环保战线的同志一道,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以强大的工作合力,为早日恢复自来水供水作出应有贡献!”
主席台下干部A用胳膊肘捅了一下干部B说:“让我们沉到一线去?还不如干脆让我们沉到湖里去算了!”
干部B向主席台努了努嘴,没有回应。
李开来:“大家对这次行动,还有没有意见?有意见可以会上提出来。”说着,用严厉的目光扫了一下会场,又扫了一下主席台上的人,会场上没再有一个人吭声。
李开来:“既然大家都没有不同意见,就这么干!但我丑话说在前面,如果有谁在会后发牢骚说怪话,一经发现就严肃处理,到时休怪我不客气!散会!”
8、晚,阳渚市,龙湖畔
龙湖畔各大酒店灯火辉煌,停车场上停满了各种高档轿车。银湖市经济发展局局长胡尧座的车开到一家中档酒店门前停下,司机下车后跑向酒店大堂,一会又跑回来,向坐在后座的瘦骨嶙峋的胡尧说:“胡局,不行啊,这边也已经没房了。”
胡尧:“那就只好到最高档的龙湖宾馆去碰碰运气了。”
车子起动,向龙湖宾馆驶去。
胡尧怕再订不到房间,就掏出手机给阳渚的张副市长打电话:“喂,张市长吗?我是胡尧,这两天银湖闹水荒,我不得已跑到你地盘上来避难啦,可到了龙湖没想到竟订不到房间,我想走你一个后门呢,不知行不行啊?”
胡尧听张副市长说着,一会儿回应说:“行,行,那我等你电话,在你张大市长的地盘,挤出个把房间还会成问题?”
胡尧挂了手机,汽车开了有6、7分钟停在了龙湖宾馆门前。司机照例跑进宾馆大堂去询问,照例又跑回来告诉胡尧这里的房间也早已订完。
胡尧:“没有就没有吧,我已托阳渚的张市长想办法了。”
与胡尧并排坐在后座的胡尧夫人诸晓云说:“你现在是病休干部,在其位却不谋其政,人家拿不拿你当回事还难说哩。”
胡尧自负地说:“我与张市长过去在工作上交往很多,酒也不知喝了多少,这点小忙还能不帮?”
诸晓云摇摇头:“现在的人啊,难说。”
胡尧不服气:“难说不难说,我们等等就知道了。”说完,就靠在后背闭目养神。
片头:上午,春夏之交的一天
江南经济重镇银湖市街头,炽热的太阳下,人们熙熙攘攘,搬运桶装水的工人忙忙碌碌。
一家大型净水超市门前排起了长龙,等待购水的人们议论着自来水突然变质的事情。
忽然,从里面传出了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一名脖子上戴着金项链的中年男子叫嚷:“剩下的水老子全要了,有多少我买多少。”
另一名穿着花衬衫的年轻男子气愤地回应道:“凭什么啊?这么多人在排队呢,要买一人只能买一桶,想多买那可不行!”
“凭什么?凭这个!老子今天花50元钱买一桶,怎么的?”中年男子从小包里抽出一沓人民币,在花衬衫面前晃了晃,盛气凌人地说。可他话音刚落,花衬衫挥起一拳砸了过去,嘴里骂道:“你有钱,老子的拳头可不认钱!”中年男子猝不及防,一沓钱散落在地,他顾不得捡,回手也给花衬衫一拳。
两人扭打在一起。
队伍乱了,不少人趁机哄抢起了水,也有人悄悄从地上捡了钞票溜走。
大街上一辆装有扩音喇叭的宣传车驰来,喇叭里正一遍遍地重复播放:“市民同志们,请不要恐慌,自来水供水系统短暂出现了问题,我们正在全力抢修,很快就会解决问题。”
街边一位光着膀子的年轻人把刚喝完的一只空矿泉水瓶扔向汽车,骂道:“狗日的自来水公司平时收水费收得起劲,这水一出问题就他妈的只会穷嚷嚷!”
宣传车刚过,一辆警车呼啸而来,紧随其后的是一辆中巴车。
中巴车上的人看着街上抢水的情形,有的摇头叹息,有的焦虑地说:“再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啊,非出大乱子不可!”
街上行人驻目看着警车和中巴车向西驰去。
车子开到银湖边,下来七八个人。
银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江波:“他妈的怎么这么臭!”骂完用手捂鼻子,其他人也纷纷捂住鼻子,逐个登上一艘快艇。快艇迅速向自来水取水口驰去,臭味更加浓烈。
公用事业局局长杨清波看到不远处的取水口已被一大片绿油油的污物侵蚀,脸都吓白了,豆大的汗珠挂在脸上,急急地说:“这,这是怎么回事?”
环保局局长李开来面对那片绿油油的污物,再抬眼望那早已不再波光粼粼的广阔湖面,落寞地叹了口气:“唉!真没想到我们守着偌大的一个湖,竟会没有水喝啊!”
特写:银湖湖面漂浮着的大面积绿藻和间隔着的肚皮发白的死鱼。推出片名:
水到穷处
1、临近中午,由银湖通向银湖市区的路上
警车开道,中巴车跟在后面,一路奔驰。
车上,坐在前排的江波接到了代理市委书记、市长马立打来的电话。
江波:“马书记……嗯,是的,自来水取水口污染很严重,我们决定先派船到湖里打捞绿藻,同时在水厂水处理环节看能不能再想想办法……好、好,一定、一定!”说完,挂掉了手机。
坐在后座的杨清波对李开来私语:“老李啊,这次市委马代理提前结束在日韩的招商活动赶回来,而且听说一下飞机就部署召开紧急会议,看来我是免不了要被狠批一顿喽。”
李开来绉眉说:“老杨啊,我看现在可不是挨批的问题,而是怎么面对老百姓的骂娘呢!”
车窗外,同向路上一辆辆满载着桶装水的车子正在行驶,而反向路上各种小车蜂涌出城。
杨清波:“你看看对面的车,有钱人开始往城外跑了。”
李开来:“唉,都说水是生命之源,平时对这话还真没什么感觉,这次自来水出了问题,水真到了穷处,才有了深切的体会。他们不跑,在这城里又怎么待呢?大热天的,总不能用纯净水来洗澡洗衣吧?”
路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
2、中午,市委大院门口
几十名中外媒体记者围堵在市委大院门口,有的扛着摄像机,有的拿着采访本,嚷着要见市领导,采访供水危机事件真相。
江波一行乘坐的中巴车被堵在了门口进不去。
李开来透过车窗,一眼看到省城《泾江晚报》驻银湖记者站女记者欧阳晓霞冲在最前面,叫嚷的声音也最响,一股火气油然而生,他赶忙掏出手机拨打欧阳晓霞的电话,但拨了几次,欧阳晓霞根本不接听,一味地在嚷嚷着要约见市领导。
江波嘱咐杨清波说:“老杨,还是你下车去跟记者们周旋一下吧,这么多人堵在大院门口不是个事啊。”
杨清波用右手食指指脸,有些不相信地问:“我?让我去见记者?”
江波微微一笑:“是啊,自来水公司可归你管,你不去谁去?我相信你完全有这个应对能力。”
杨清波也迎合着笑了笑:“行啊,江市长您发话让我来对付那就我来对付好了,对付这帮老记我还是有经验的。”说着,打开车门下了车。
杨清波对着记者喊:“记者朋友们,记者朋友们,我是银湖市公用事业局局长杨清波,你们需要采访什么、了解什么?我来回答。”
记者们听杨清波这一说,迅速朝他回拢过来。
中巴车徐徐开进了大院。
3、中午,代理市委书记、市长马立办公室
马立拿着电话在喊:“我不管你想什么办法,务必给我保证市场的净水供应,而且要严厉打击借机哄抬水价的行为,绝不能再发生暴力抢水现象,绝不能再出一点乱子!”喊完,重重地把电话搁下。
秘书小朱端着一份快餐走进来:“马书记先吃点饭吧,您下了飞机到现在可一点东西都没吃呢。”
马立:“先放在桌上吧,开会的人到齐了吗?”
“除公用事业局的杨局长在大院门口正应付一帮记者外,其他领导都到了。”小朱回说。
马立:“走,去会议室。”
4、市委常委会会议室,灯光明亮
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气氛紧张。
马立表情严肃:“同志们,这次自来水供水危机来得突然,也来得凶猛。俗话说得好啊,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现在大院门口就聚集了一帮记者,说什么要采访供水危机事件真相。而网上更是十分热闹了,段子很多哩,说什么银湖、银湖原来就是臭湖,什么银湖水啊浪打浪,银湖里面臭得慌,什么一泓银湖水、两行百姓泪,看来这次银湖真要臭名远播啊!我们怎么办呢?我们总不能是糞坑里的石头不怕臭吧?!”
马立用严厉的目光扫了扫会场,全场鸦鹊无声。
马立:“我在国外接到自来水变质的情况报告后,已作了初步了解和分析,这次水危机完全是因为大面积污水团突侵自来水取水口造成的,病因找到了,那我们就要对症下药,而且要下猛药。当前,我认为最要紧的就是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污染处理,一手抓自来水工艺改进,这两手都要抓紧抓实抓硬;而污染处理也要两手抓,一手要快速对污水团实施清理,一手要加快动力换水,用外水来稀释污水。”
马立条分缕析,侃侃而谈,与会人员一会两眼看着马立,一会又低头在本子上作记录。
杨清波已应付完记者,悄悄地走进会场,找了位置坐下。
过了一会后,马立忽然提高了嗓音:“为加强对这次水危机处置工作的组织指挥,现在我宣布成立银湖市水危机应急处理指挥部,由我任总指挥,江市长任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五个组:环保组,负责绿藻打捞;制水组,负责自来水制水工艺的改进和提高;调水组,负责动力调水引流;市场组,负责纯净水市场保供;宣传组,负责宣传舆论引导。希望各组既各尽其职,又形成合力,尽快实现恢复供水的目标。”说完环顾四周,问:“大家有没有意见?有没有决心!”
江波主动接话说:“刚才,马书记作出的部署,既精准又精细。这里我表个态,坚决服从市委的决策部署,一定全力以赴战胜这场水危机,让老百姓尽快喝上放心水!”
马立:“其他同志还有没有要说的?——没有的话大家就分头行动。”
会议散场,人们开始离席。
马立:“请李开来局长留一下。哦,杨清波局长也一起留一下。”
李开来和杨清波显出惊讶状,两人对视一下,向马立走去。
马立边整理桌上的材料边对李开来说:“老李,你要调集所有能调集到的船只开进银湖,抓紧打一场绿藻打捞战。”
李开来:“我们正在想尽一切办法调船调人,可我担心这绿藻打不完捞不尽啊,我建议人工增雨。”
马立口气严肃:“人工增雨那也得看条件?你打不完捞不尽,那我就找能打能捞的人来打捞。”
李开来立在那不再吭声。
马立又对杨清波:“老杨,记者们应付得怎么样?这个时候正确的舆论导向可特别重要啊!”
杨清波:“放心,马书记,我给他们打了一会儿‘太极’,通报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情况,并说市里马上要开新闻发布会,让他们等候通知。”
马立颌首:“好,舆论引导我已让宣传部负责,以后让他们统一扎口,对外要一个声音。哦,对了,北京的专家到了吗?”
杨清波:“到了,已经在开展工作。”
马立:“走我们去看看。”
5、午后,太阳炽热,市委大院外的马路,李开来车里
李开来乘坐的汽车在马路上行驶,李开来想在车上小睡一会,可刚闭上眼,脑子里又浮现出银湖里大面积的绿藻,还有湖面飘浮着的死鱼。
镜头回放绿藻和死鱼。
镜头切回。李开来无法合眼,掏出手机拨通了办公室主任王大年的电话:“大年吗?你马上通知下午两点钟在局会议室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
手机里传出王大年的声音:“李局,那要不要明确会议内容?好有个准备。”
李开来:“会议内容嘛——部署绿藻打捞!”
手机里继续传出王大年的声音:“这满湖的绿藻能打捞得完吗?还不如赶紧人工增雨,一可以稀释绿藻,二可以让湖水外流。”
李开来有些恼火:“让你通知开会就通知开会,哪来这么多废话!”
李开来手机刚挂掉,铃声又响,李开来一看,是欧阳晓霞打来的,生气地说:“欧阳,我刚才打你这么多电话,你咋理都不理?”。
手机里传出欧阳晓霞的声音:“不好意思啊李大局长,我忙着采访没听到,你是不是要给我曝点新闻大料?”
李开来更来火了,责问说:“新闻大料?欧阳,我说你懂不懂?这次水危机表面上看是自来水供水危机,但本质上是生态危机,也是政治危机!我警告你可不要去淌这个混水。”
欧阳晓霞:“混水?怎么会是混水?这是重大新闻事件!这样啊你什么时候有空?我要当面采访你这个环保局长!”
李开来吼了起来:“欧阳大记者,我可没你空!也不接受你任何采访!”
吼完,没等欧阳晓霞回说,就挂掉了电话,把手机扔在了车子座位上,生起了闷气。
6、下午,自来水厂制水区实验室
几位穿白大褂的专家,正在实验室紧张地做试验,马立带着一帮人走了进来。
自来水厂厂长老董:“各位专家,我们市委的马书记专程来看望大家啦。”
马立:“各位专家冒着炎热从北京赶来,辛苦了,辛苦了。”
马立走近一位年长的专家问:“就目前自来水的水质状况,在制水环节上还有没有深度处理技术,或者说还有没有更进一步的除嗅工艺?”
专家:“马书记,在深度处理上我们已经想了些办法,但实验结果还不太理想,我们正在考虑还有没有综合性的措施。”
马立:“对,要考虑多管齐下,时间不等人啊。我们已经部署了绿藻打捞和动力换水,这样可以稀释绿藻,尽可能让前道的水质好一些。”
专家:“打捞和换水当然是不错的办法,但我倒建议看能不能人工增雨,这样效果更快些。”
马立:“这个主意不错。”说着,扭过头喊:“小朱,小朱,帮我联系气象局局长。”
7、下午,环保局会议室
会议已接近尾声,主席台坐着环保局班子成员,台下坐着环保局全体干部职工。
李开来语气坚定:“这次绿藻打捞是硬任务,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都必须给我沉到一线去,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与基层环保战线的同志一道,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以强大的工作合力,为早日恢复自来水供水作出应有贡献!”
主席台下干部A用胳膊肘捅了一下干部B说:“让我们沉到一线去?还不如干脆让我们沉到湖里去算了!”
干部B向主席台努了努嘴,没有回应。
李开来:“大家对这次行动,还有没有意见?有意见可以会上提出来。”说着,用严厉的目光扫了一下会场,又扫了一下主席台上的人,会场上没再有一个人吭声。
李开来:“既然大家都没有不同意见,就这么干!但我丑话说在前面,如果有谁在会后发牢骚说怪话,一经发现就严肃处理,到时休怪我不客气!散会!”
8、晚,阳渚市,龙湖畔
龙湖畔各大酒店灯火辉煌,停车场上停满了各种高档轿车。银湖市经济发展局局长胡尧座的车开到一家中档酒店门前停下,司机下车后跑向酒店大堂,一会又跑回来,向坐在后座的瘦骨嶙峋的胡尧说:“胡局,不行啊,这边也已经没房了。”
胡尧:“那就只好到最高档的龙湖宾馆去碰碰运气了。”
车子起动,向龙湖宾馆驶去。
胡尧怕再订不到房间,就掏出手机给阳渚的张副市长打电话:“喂,张市长吗?我是胡尧,这两天银湖闹水荒,我不得已跑到你地盘上来避难啦,可到了龙湖没想到竟订不到房间,我想走你一个后门呢,不知行不行啊?”
胡尧听张副市长说着,一会儿回应说:“行,行,那我等你电话,在你张大市长的地盘,挤出个把房间还会成问题?”
胡尧挂了手机,汽车开了有6、7分钟停在了龙湖宾馆门前。司机照例跑进宾馆大堂去询问,照例又跑回来告诉胡尧这里的房间也早已订完。
胡尧:“没有就没有吧,我已托阳渚的张市长想办法了。”
与胡尧并排坐在后座的胡尧夫人诸晓云说:“你现在是病休干部,在其位却不谋其政,人家拿不拿你当回事还难说哩。”
胡尧自负地说:“我与张市长过去在工作上交往很多,酒也不知喝了多少,这点小忙还能不帮?”
诸晓云摇摇头:“现在的人啊,难说。”
胡尧不服气:“难说不难说,我们等等就知道了。”说完,就靠在后背闭目养神。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