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6672
成片时长:约56分钟
阅读:2458
发表:2022/9/2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45集
1
…
44
45
46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45集 富贵云烟
1、内 日 幽州皇宫荣夫人住所
人物:李存勖、荣夫人、红豆、张承业
李存勖将荣散散横放在大腿上爱抚着。
荣散散(轻声):大王,贱妾不过残花败柳,如今还能承蒙大王恩宠,真正出乎预料。
李存勖(微笑):不是说过了吗,当年寡人长安第一次见你,就惊为天人,做梦也没想到,能把你放在腿上肆意玩弄,反而是寡人有一种暴殄天物的负罪感。
荣散散轻轻叹息。
李存勖:怎地?不会是寡人过于粗鲁,弄疼你了?
荣散散:并非如此,贱妾只是自思,此生飘蓬一世,如今可算是终身有托了!真是如释重负,忍不住感慨万千。对了,大王,不知贱妾可算是大王的女人了?
李存勖:你何出此言?寡人与你这么一番云雨,莫非只是露水夫妻?
荣散散:贱妾怎敢如此想。
李存勖:你放心,寡人对你素来仰慕敬重,绝无轻侮戏弄之心。待得明日,寡人便会下令册封你。
荣散散:真的?大王不嫌弃奴家年龄大?也不嫌弃奴家身世?
李存勖:散散,莫这些扫兴的话,寡人并不嫌弃你,而且寡人还想封你为天人呢。
荣散散(娇嗔):大王真坏,嫔妃之中,岂有天人一说?
李存勖笑了:嗯,天人德行最佳,寡人决定封你为德妃。
荣散散(娇嗔):大王!你明知奴家身世,这个德字,散散只怕配不……
李存勖(一皱眉头打断):怎地,册封你为德妃,你还挑挑拣拣?
荣散散(连忙搂住李存勖):臣妾怎敢,臣妾感念大王隆恩还来不及呢。
李存勖:嗯,德妃,含义是寡人好不容易才得到了你。并非如你所想。还有,回到太原后,宫中的那个迎晖殿,便归你居住。
荣散散(伏在他胸膛上哭了起来):大王对臣妾如此隆恩,臣妾实在不知如何报答。
李存勖(坏笑):报答?可知为何要你去迎晖殿?
荣散散:臣妾愚钝,还请大王教诲。
李存勖:寡人只告诉你,这个‘晖’字,代表寡人的朝晖。
荣散散(脸红了):原来大王是要臣妾好生迎接大王的朝晖。散散明白了,臣妾一定好生迎接大王……挞伐。
李存勖(抱着她):看来德妃还是蛮懂事的。不过,将来挞伐你的,很可能就是天子啦!
李存勖笑着吻她。荣散散迎接着他的吻。
李存勖:散散,当年在长安,你为何称寡人是小屁孩呢?
荣散散(脸一红):那是臣妾嘴贱,大王莫要挂怀。
荣散散惊惶地看着李存勖。
李存勖微笑着拧了一下荣散散的脸。
李存勖:寡人怎会与妇道人家计较?女流之辈,若是识得真龙天子,岂不个个都成了红拂女了。
荣散散(摇头):刚从民女变成王妃,大王又要臣妾再升一级成了皇妃?这般猛烈的幸福,臣妾真是恍若梦境啊。
李存勖:你从了寡人,真是苦尽甜来了。
画外音:
红豆:夫人,张公公求见。
李存勖(坐了起来):又有什么事了?
李存勖走出门,张承业向李存勖施礼。
李存勖:何事?
张承业:二太保送来紧急军情,说梁兵北犯。
李存勖:哼,寡人这个大王,真是没有清净日子了。桀燕才灭,还没搞庆典呢,朱贼又打上门来。源兄他们呢?
张承业:都在大殿里等候大王呢。
李存勖大步走去,张承业跟了上来。
张承业:大王要想清闲,老奴倒是觉得,唯有兴唐灭贼成功之日,大王才有太平日子呢。
李存勖看他一眼,没说话继续走去。
2、内 日 幽州皇宫大殿
人物:李存勖、李嗣源、冯道、张承业、元行钦、郭威、郭崇韬
李存勖(进入):梁贼兴兵北犯,诸卿有何高见?
李嗣源:大王,如今梁贼命尚让为北面招讨使,葛从周为东面招讨使,紧守黄河的同时,派兵渡河。
李存勖(坐上龙椅):源兄,是葛从周渡河北上吗?
李嗣源:正是。
李存勖在龙椅上反复调整坐姿,忽然笑起来。
李存勖:源兄,怪不得人人想称帝。单单是这个龙椅,就好生舒服。
李嗣源:大王要稳坐龙椅,还须将梁贼扫平,四海归一,才好缔造新朝廷呢。
李存勖:适才来的路上,张公公也是这般说的。
冯道:大王,臣有一言,不知是否当讲?
李存勖(看看冯道):哦?可道又有宏论啦?都听听吧。
冯道:臣不敢。臣只是听说大王主张和平收土?
李存勖:是啊,寡人往年在民间之时,深知兵祸连接,致使百姓家破人亡,真是灾难。故此寡人虽要平定天下,却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平收土,此为上策。
冯道(微笑):大王此言,真乃生民之福啊!然而臣以为,若是和平收土不可为,又当如何?岂不还是要诉诸战争?不又是兵祸连接了吗?
郭崇韬:可道,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梁贼逆天行事,大王替天行道,正是为了天下百姓考虑啊。
张承业:郭相说得最好,扫平梁贼,中兴大唐,天下太平,大王再造大唐盛世,必将名垂青史呢。
冯道(微笑):张公公,这说到底,还是为了个人名利,并非为了天下苍生啊。
张承业:何来此言?扫平朱贼,便是为了天下苍生,这才有了名垂青史嘛。否则青史留名,留谁的名字?真是咄咄怪事!
李存勖(笑):张公公莫急,听可道说完。
冯道(拱手):大王,臣倒是觉得,如果真是为了天下百姓福祉,就该弭战休戈。能够和平收土,自然最好。若不能,何妨各守疆域?不论是晋是梁,只要百姓们无征战之苦,无破家之危,便是尧舜再世!至于四海混一,弄出个铁桶般江山,万古一系,那不过是帝王虚名,又与生民何干?老子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又哪里有什么铁桶江山?而百姓甘之如饴。击壤歌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有何哉。臣每闻之,神驰遐想,窃以为此乃君王治国之最高境界。臣乃愚见,还望大王斟酌。
张承业(吃惊):可道先生,你竟然不在意国家分裂?
冯道:张公公,下官只是哀民生之多艰,故此觉得,分也好合也罢,只要不是兵燹,便是生民福祉了。
郭崇韬(微笑):然而若不扫平奸恶,群雄混战兵燹相连,小民又怎来击壤而歌?唯有江山一统,方来万世太平,可道不可不察。
冯道:群雄混战,贪心不足,欲求九州划一。若能各安天命,罢兵弭战,百姓自然便是盛世,又何须楚河汉界,壁垒森严?
李嗣源:可道所言,未免迂腐!朱梁肆虐,你不杀他,他就杀你,你却虚言一番,怎当得他枣强屠城?大王兴义兵替天行道,正该诛灭此贼,哪能坐视不顾?
张承业:大太保所言极是,朱贼不灭,不论梁国晋国,百姓们都无太平可言。
李存勖(点头笑笑):好啦。可道所言,也未尝无理。和平收土,的确是寡人之愿。然而先王教诲说,凡事逃不过中庸两字。故此既不可穷兵黩武,也不可纵容奸恶!两者皆是大谬。当今之时,就应该晓谕天下,天命所归,在于寡人!其有效仿王镕、王处直前来归附者,便是和平收土,人皆乐见。若朱梁辈穷凶极恶继续逆天行事者,寡人必将效仿武王伐纣,荡平其巢穴,绝不姑容。
郭崇韬:先王教诲的中庸之道,大王可谓深得其中真谛了。大王,臣也以为,大王手提雄师解百姓倒悬之苦,正是替天行道之举。
张承业(笑):大王说晓谕天下,那就是先礼后兵,真王道也。
李嗣源:可惜梁贼不懂王道。对他们,唯有刀剑说话。
冯道(拱手):大王的确是仁义之君,臣仰慕至极。不过臣还是希望大王兴兵之时,务必以生民为念。
李存勖(点头):可道,你就将寡人适才所言,写成檄文,晓谕天下。源兄,你要留守幽州,谨防桀燕残余兴风作浪。行钦,你等点起五千人马,安时,你随寡人前往潞州察看敌情。张公公,文仲,寡人南下之后,你等好生伺候娘娘等人,率领大队人马返回太原。哦,那六个箱子,务必给寡人看守好了,平安带回太原。
殿内诸人一齐回应。
3、外 日 幽州皇宫王后小院
人物:张承业、李九娘、黄四娘、秋彤、嫣儿、荣散散、红豆、真如月、乌云嘎
张承业(进入):娘娘。
王后:听说大王已经下令启程了?
张承业:大王已经南下,现在着令老奴和郭威将军,带领大军返回太原。郭威将军已经点好了兵马,请娘娘现在起驾。
王后(想了想):那个新娘子呢?
张承业(微笑):大王口谕将她封为德妃,老奴过来的时候,已经通知德妃娘娘,前往南门会合大军了。
王后:大王那批宝藏呢?他可是跟本宫念叨了多少年了。
张承业:大王离开时特意嘱咐老奴,务必将宝箱安全送回太原的。
王后(对黄四娘):听到了吧,你们几个,赶快收拾一下东西,咱们这就出发回太原了。
黄四娘答应一声,连忙和秋彤、嫣儿去收拾东西了。
王后站起身来,走了两步停住。
王后:这千军万马的,都交给你带领?
张承业(微笑):娘娘放心,还有文仲将军在。
王后:只是不解,为何不让大太保领军?
张承业:大太保做了幽州留后,故此暂时不回太原。
王后:对了,郭相呢?
张承业:郭令公也随同大王南下了。
王后(笑):如此说来,此去太原,这支大军,居然就是本宫说了算?
张承业:娘娘之意,是……
张承业看看正在忙碌的黄四娘等人,压低了声音。
张承业:娘娘莫非要就此举事?
王后一边踱步一边思索,停住了脚步。
王后:不可。
张承业:娘娘之意是?
王后:大王南下,正是扫平朱贼,匡扶社稷之时,此时举事,却是帮了朱贼大忙,如何行得?再说如今晋国形势大好,只合劝说大王兴复大唐,不可别生枝节,反而坏了复辟大业。再者说了,跟你说句实在话吧,只要大王能够复辟,本宫又何必放弃眼前的安稳日子,重新冒险?
张承业:娘娘所言极是。
王后:只要大王不想登基,只要本宫还坐着这个位置。所谓举事,便不必再说了。再说靠了晋军来反晋王,也太荒唐。
张承业:娘娘明断,老奴遵行不渝。
这时候乌云嘎扶着真如月过来了。
真如月:王后阿姐。
王后(笑):你腿脚不便,怎么还过来一趟?
真如月:王后阿姐,大王已经同意臣妾前往捺钵参加父汗的登基大典了,走之前,肯定要来跟王后阿姐告别啊。
王后(点头):好啦,你我姐妹,原不必这么客套的。不过此去山遥水远,乌云嘎你可要好好服侍你家主子。
乌云嘎:奴婢遵命。
王后:那契丹直呢?
真如月:大王说了,让契丹直保护臣妾返回捺钵。
王后:契丹直倒也真是作战勇猛。现在是小湖蔑做都统了吧?
真如月:是啊,他新官上任三把火,兴头大着呢。
1、内 日 幽州皇宫荣夫人住所
人物:李存勖、荣夫人、红豆、张承业
李存勖将荣散散横放在大腿上爱抚着。
荣散散(轻声):大王,贱妾不过残花败柳,如今还能承蒙大王恩宠,真正出乎预料。
李存勖(微笑):不是说过了吗,当年寡人长安第一次见你,就惊为天人,做梦也没想到,能把你放在腿上肆意玩弄,反而是寡人有一种暴殄天物的负罪感。
荣散散轻轻叹息。
李存勖:怎地?不会是寡人过于粗鲁,弄疼你了?
荣散散:并非如此,贱妾只是自思,此生飘蓬一世,如今可算是终身有托了!真是如释重负,忍不住感慨万千。对了,大王,不知贱妾可算是大王的女人了?
李存勖:你何出此言?寡人与你这么一番云雨,莫非只是露水夫妻?
荣散散:贱妾怎敢如此想。
李存勖:你放心,寡人对你素来仰慕敬重,绝无轻侮戏弄之心。待得明日,寡人便会下令册封你。
荣散散:真的?大王不嫌弃奴家年龄大?也不嫌弃奴家身世?
李存勖:散散,莫这些扫兴的话,寡人并不嫌弃你,而且寡人还想封你为天人呢。
荣散散(娇嗔):大王真坏,嫔妃之中,岂有天人一说?
李存勖笑了:嗯,天人德行最佳,寡人决定封你为德妃。
荣散散(娇嗔):大王!你明知奴家身世,这个德字,散散只怕配不……
李存勖(一皱眉头打断):怎地,册封你为德妃,你还挑挑拣拣?
荣散散(连忙搂住李存勖):臣妾怎敢,臣妾感念大王隆恩还来不及呢。
李存勖:嗯,德妃,含义是寡人好不容易才得到了你。并非如你所想。还有,回到太原后,宫中的那个迎晖殿,便归你居住。
荣散散(伏在他胸膛上哭了起来):大王对臣妾如此隆恩,臣妾实在不知如何报答。
李存勖(坏笑):报答?可知为何要你去迎晖殿?
荣散散:臣妾愚钝,还请大王教诲。
李存勖:寡人只告诉你,这个‘晖’字,代表寡人的朝晖。
荣散散(脸红了):原来大王是要臣妾好生迎接大王的朝晖。散散明白了,臣妾一定好生迎接大王……挞伐。
李存勖(抱着她):看来德妃还是蛮懂事的。不过,将来挞伐你的,很可能就是天子啦!
李存勖笑着吻她。荣散散迎接着他的吻。
李存勖:散散,当年在长安,你为何称寡人是小屁孩呢?
荣散散(脸一红):那是臣妾嘴贱,大王莫要挂怀。
荣散散惊惶地看着李存勖。
李存勖微笑着拧了一下荣散散的脸。
李存勖:寡人怎会与妇道人家计较?女流之辈,若是识得真龙天子,岂不个个都成了红拂女了。
荣散散(摇头):刚从民女变成王妃,大王又要臣妾再升一级成了皇妃?这般猛烈的幸福,臣妾真是恍若梦境啊。
李存勖:你从了寡人,真是苦尽甜来了。
画外音:
红豆:夫人,张公公求见。
李存勖(坐了起来):又有什么事了?
李存勖走出门,张承业向李存勖施礼。
李存勖:何事?
张承业:二太保送来紧急军情,说梁兵北犯。
李存勖:哼,寡人这个大王,真是没有清净日子了。桀燕才灭,还没搞庆典呢,朱贼又打上门来。源兄他们呢?
张承业:都在大殿里等候大王呢。
李存勖大步走去,张承业跟了上来。
张承业:大王要想清闲,老奴倒是觉得,唯有兴唐灭贼成功之日,大王才有太平日子呢。
李存勖看他一眼,没说话继续走去。
2、内 日 幽州皇宫大殿
人物:李存勖、李嗣源、冯道、张承业、元行钦、郭威、郭崇韬
李存勖(进入):梁贼兴兵北犯,诸卿有何高见?
李嗣源:大王,如今梁贼命尚让为北面招讨使,葛从周为东面招讨使,紧守黄河的同时,派兵渡河。
李存勖(坐上龙椅):源兄,是葛从周渡河北上吗?
李嗣源:正是。
李存勖在龙椅上反复调整坐姿,忽然笑起来。
李存勖:源兄,怪不得人人想称帝。单单是这个龙椅,就好生舒服。
李嗣源:大王要稳坐龙椅,还须将梁贼扫平,四海归一,才好缔造新朝廷呢。
李存勖:适才来的路上,张公公也是这般说的。
冯道:大王,臣有一言,不知是否当讲?
李存勖(看看冯道):哦?可道又有宏论啦?都听听吧。
冯道:臣不敢。臣只是听说大王主张和平收土?
李存勖:是啊,寡人往年在民间之时,深知兵祸连接,致使百姓家破人亡,真是灾难。故此寡人虽要平定天下,却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平收土,此为上策。
冯道(微笑):大王此言,真乃生民之福啊!然而臣以为,若是和平收土不可为,又当如何?岂不还是要诉诸战争?不又是兵祸连接了吗?
郭崇韬:可道,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梁贼逆天行事,大王替天行道,正是为了天下百姓考虑啊。
张承业:郭相说得最好,扫平梁贼,中兴大唐,天下太平,大王再造大唐盛世,必将名垂青史呢。
冯道(微笑):张公公,这说到底,还是为了个人名利,并非为了天下苍生啊。
张承业:何来此言?扫平朱贼,便是为了天下苍生,这才有了名垂青史嘛。否则青史留名,留谁的名字?真是咄咄怪事!
李存勖(笑):张公公莫急,听可道说完。
冯道(拱手):大王,臣倒是觉得,如果真是为了天下百姓福祉,就该弭战休戈。能够和平收土,自然最好。若不能,何妨各守疆域?不论是晋是梁,只要百姓们无征战之苦,无破家之危,便是尧舜再世!至于四海混一,弄出个铁桶般江山,万古一系,那不过是帝王虚名,又与生民何干?老子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又哪里有什么铁桶江山?而百姓甘之如饴。击壤歌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有何哉。臣每闻之,神驰遐想,窃以为此乃君王治国之最高境界。臣乃愚见,还望大王斟酌。
张承业(吃惊):可道先生,你竟然不在意国家分裂?
冯道:张公公,下官只是哀民生之多艰,故此觉得,分也好合也罢,只要不是兵燹,便是生民福祉了。
郭崇韬(微笑):然而若不扫平奸恶,群雄混战兵燹相连,小民又怎来击壤而歌?唯有江山一统,方来万世太平,可道不可不察。
冯道:群雄混战,贪心不足,欲求九州划一。若能各安天命,罢兵弭战,百姓自然便是盛世,又何须楚河汉界,壁垒森严?
李嗣源:可道所言,未免迂腐!朱梁肆虐,你不杀他,他就杀你,你却虚言一番,怎当得他枣强屠城?大王兴义兵替天行道,正该诛灭此贼,哪能坐视不顾?
张承业:大太保所言极是,朱贼不灭,不论梁国晋国,百姓们都无太平可言。
李存勖(点头笑笑):好啦。可道所言,也未尝无理。和平收土,的确是寡人之愿。然而先王教诲说,凡事逃不过中庸两字。故此既不可穷兵黩武,也不可纵容奸恶!两者皆是大谬。当今之时,就应该晓谕天下,天命所归,在于寡人!其有效仿王镕、王处直前来归附者,便是和平收土,人皆乐见。若朱梁辈穷凶极恶继续逆天行事者,寡人必将效仿武王伐纣,荡平其巢穴,绝不姑容。
郭崇韬:先王教诲的中庸之道,大王可谓深得其中真谛了。大王,臣也以为,大王手提雄师解百姓倒悬之苦,正是替天行道之举。
张承业(笑):大王说晓谕天下,那就是先礼后兵,真王道也。
李嗣源:可惜梁贼不懂王道。对他们,唯有刀剑说话。
冯道(拱手):大王的确是仁义之君,臣仰慕至极。不过臣还是希望大王兴兵之时,务必以生民为念。
李存勖(点头):可道,你就将寡人适才所言,写成檄文,晓谕天下。源兄,你要留守幽州,谨防桀燕残余兴风作浪。行钦,你等点起五千人马,安时,你随寡人前往潞州察看敌情。张公公,文仲,寡人南下之后,你等好生伺候娘娘等人,率领大队人马返回太原。哦,那六个箱子,务必给寡人看守好了,平安带回太原。
殿内诸人一齐回应。
3、外 日 幽州皇宫王后小院
人物:张承业、李九娘、黄四娘、秋彤、嫣儿、荣散散、红豆、真如月、乌云嘎
张承业(进入):娘娘。
王后:听说大王已经下令启程了?
张承业:大王已经南下,现在着令老奴和郭威将军,带领大军返回太原。郭威将军已经点好了兵马,请娘娘现在起驾。
王后(想了想):那个新娘子呢?
张承业(微笑):大王口谕将她封为德妃,老奴过来的时候,已经通知德妃娘娘,前往南门会合大军了。
王后:大王那批宝藏呢?他可是跟本宫念叨了多少年了。
张承业:大王离开时特意嘱咐老奴,务必将宝箱安全送回太原的。
王后(对黄四娘):听到了吧,你们几个,赶快收拾一下东西,咱们这就出发回太原了。
黄四娘答应一声,连忙和秋彤、嫣儿去收拾东西了。
王后站起身来,走了两步停住。
王后:这千军万马的,都交给你带领?
张承业(微笑):娘娘放心,还有文仲将军在。
王后:只是不解,为何不让大太保领军?
张承业:大太保做了幽州留后,故此暂时不回太原。
王后:对了,郭相呢?
张承业:郭令公也随同大王南下了。
王后(笑):如此说来,此去太原,这支大军,居然就是本宫说了算?
张承业:娘娘之意,是……
张承业看看正在忙碌的黄四娘等人,压低了声音。
张承业:娘娘莫非要就此举事?
王后一边踱步一边思索,停住了脚步。
王后:不可。
张承业:娘娘之意是?
王后:大王南下,正是扫平朱贼,匡扶社稷之时,此时举事,却是帮了朱贼大忙,如何行得?再说如今晋国形势大好,只合劝说大王兴复大唐,不可别生枝节,反而坏了复辟大业。再者说了,跟你说句实在话吧,只要大王能够复辟,本宫又何必放弃眼前的安稳日子,重新冒险?
张承业:娘娘所言极是。
王后:只要大王不想登基,只要本宫还坐着这个位置。所谓举事,便不必再说了。再说靠了晋军来反晋王,也太荒唐。
张承业:娘娘明断,老奴遵行不渝。
这时候乌云嘎扶着真如月过来了。
真如月:王后阿姐。
王后(笑):你腿脚不便,怎么还过来一趟?
真如月:王后阿姐,大王已经同意臣妾前往捺钵参加父汗的登基大典了,走之前,肯定要来跟王后阿姐告别啊。
王后(点头):好啦,你我姐妹,原不必这么客套的。不过此去山遥水远,乌云嘎你可要好好服侍你家主子。
乌云嘎:奴婢遵命。
王后:那契丹直呢?
真如月:大王说了,让契丹直保护臣妾返回捺钵。
王后:契丹直倒也真是作战勇猛。现在是小湖蔑做都统了吧?
真如月:是啊,他新官上任三把火,兴头大着呢。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