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7598
成片时长:约59分钟
阅读:2481
发表:2022/9/6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46集
1
…
45
46
47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李存勖:可笑那刘仁恭,居然还想奇货自居?现在他只剩下死路一条啦。
张承业:正是正是,老奴一定对他严加看管,保证送个活的到太庙来。
叶娘温:大王,奴今日请命医治王后,现在王后病情大大好转,不知是否能赦免奴了?
李存勖:张公公,先将叶小娘子带下去,寻个别院住下,多派人手照料。对了,阿姐不是有个婢女叫什么的?
叶娘温:云烟和柳絮,自从奴失陷上方山之后,也不知二人怎样了。
李存勖:看看能否找得到?
张承业:大王,老奴明白。叶小娘子,请吧。
叶娘温看看李存勖和王后,跟随张承业离开。
李存勖:九娘,你大病初愈,不宜多说话,且由嫣儿她们好生照料。
秋彤和嫣儿一齐:奴婢遵命。
王后:大王且慢。
李存勖(停住脚步):九娘,还有何事?
王后:臣妾心中明镜一般,叶娘温适才乃是故意气急臣妾,故此言语多有不敬。实则是要为臣妾治病,故此大王莫要难为了她,待臣妾病愈之后,定要与她唱个对台戏。
李存勖(苦笑):九娘,你如今乃是王后,何等身份,何必与她计较?
王后:大王,人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臣妾唯独便是喜欢唱曲儿,做了王后,不是更加自由了吗?想来唱个对台戏,也无不可。倒是大王,你以前不也是那个叶家班的吗,怎地,如今毫无兴趣唱曲了。
李存勖(握住她的手):九娘还是好好歇息吧。
8、外 日 西捺钵的草原上
人物:真如月、乌云嘎、韩延徽
真如月和乌云嘎在草原上散步。
真如月(停住脚步):乌云嘎,把马牵来试试看。
乌云嘎:公主,别逞强了,现在还不是骑马的时候呢。
真如月:草原上的人,哪有那么娇贵的,腿崴了一下,那么长时间还不能骑马?我倒是不信,你把马给我牵过来。
乌云嘎:腿伤没好,怎能骑马,我不牵马。
真如月:乌云嘎你怎么就是不懂。我如果骑在马上,肯定两只脚活动得更好,腿伤恢复更快。对我来,骑在马上当然比走路更养脚。快去。
乌云嘎(过去牵了马过来):马牵来了,公主可要小心。
真如月:哎,脚还是不得力。乌云嘎,扶我一把。
乌云嘎扶着她上了马,真如月笑了。
真如月:对啦对啦,就是骑在马上的感觉好。
真如月策马跑开。
乌云嘎(连忙):公主,等等。
乌云嘎骤马追了上去。
乌云嘎:公主,那边有一队人马来了。
真如月:看见了,人还不少。
一队契丹马军奔跑过来,领头的正是韩延徽。
乌云嘎(笑):原来是南院大王。
真如月:韩先生。
韩延徽(骤马过来):原来是晋王妃啊,下官有礼了。怎么,晋王妃的腿伤好了?
乌云嘎:才没有呢,只是她犟着要骑马。
韩延徽(笑了笑):草原女儿,自然是马背上更舒服。
真如月:反而是韩先生更理解我。
乌云嘎:是啊,所以你当初才把他救回来嘛。
真如月:多少年了,你还提这件事。
韩延徽:此事已经铭刻在韩某心中,须臾不忘,为何却不能提?
真如月(淡淡一笑):陈年旧事罢了,何必总是放在嘴上。你们汉人不是说,施恩不图报吗?
韩延徽:那是晋王妃的高风亮节,韩某若是忘记了救命恩情,岂不是形同禽兽了?
乌云嘎:哈哈,禽兽。对了,公主,咱们好久没打猎了,何不去打些禽兽,也好吃点新鲜的肉。
韩延徽:公主的腿伤不是还没好嘛,怎么禁得起打猎奔波?
真如月:纵马打猎,可能还真不行。不过,在草原上溜溜马,倒是不错。
韩延徽:愿意陪同晋王妃散心。
真如月(看看他):你陪我?不会耽误了你的公事吧?
韩延徽:晋王妃不必担心,下官今天只是去看看始祖庙修建的情况。对了,不如咱们一起去木叶山,不知晋王妃如何?
真如月:韩先生,怎么一口一个晋王妃?
韩延徽:哦,此乃皇上的口谕,做臣子的,自然必须遵守了。
真如月:原来是父皇的口谕。看来,父皇是害怕你和我之间发生出格的事情?
韩延徽:防微杜渐,曲突徙薪,这也是陛下的深谋远虑。
乌云嘎(糊涂地):先生,你要用箭射兔子?好像你说的不对嘛。
韩延徽:乌云嘎,防微杜渐与曲突徙薪都是成语,意思就是提前预防。
真如月(笑):提前预防,好得很。韩先生如今官居南院大王,高官厚禄美女如云,若真是做了出格的事情,闹成黄粱美梦一场空,那就未免太可惜了。
韩延徽:真如月,可以这样称呼你吗?
真如月:为什么不?名字本来就是让人叫的。
韩延徽:既然不以为唐突,那么真如月,咱们一起去木叶山怎么样?
真如月微笑着点点头。
9、外 日 流霜殿
人物:张承业、李九娘
张承业扶着王后在流霜殿外面散步。
张承业:娘娘可还记得,上次围攻幽州,听闻城中有嘉禾之祥瑞?
王后:正是,后来怎样了,本宫却忘了去察看。
张承业:大王可没有忘记。大王去上方山寻宝之前,特意叮嘱老奴,将这嘉禾寻来。
王后:果有嘉禾?
张承业:冯道毁了一片麦田,只说那便是嘉禾之处,已经被刘守光所毁。难为冯道了一篇理论,大王居然深信不疑,也没有再提嘉禾了。
王后(微笑):看来大王对这天降祥瑞,本来是颇为在意的。
张承业:可是娘娘,如此说来,大王只怕是真有登基之意啊。那么此番传出的风声,也就不是空穴来风了。
王后:什么风声?大王要登基?
张承业:听说大王办完了灭燕庆典之后,可能就要召集文武百官,商量登基之事了。听说大王的意思是,既然寻不到宗室,他便要以驸马的身份,继承大统,登基称帝。
王后:这么大的事情,本宫居然一无所知。
张承业:娘娘这段时间一直在病榻之上,所以大王可能就没把这事说来给娘娘听。
王后(想了一阵):对了,张公公还没说,谁的消息如此之快?怎么,还要瞒着本宫?
张承业(犹豫了一下):老奴怎敢瞒着娘娘,老奴适才是从迎晖殿过来的。
王后:她?没想到啊,呵呵,倒是没想到。
张承业:德妃也只是听大王说起,若是做了天子,该当如何如何,大王其实并未向德妃娘娘起要举办登基大典之事。
王后(哼了一声):既然大王又没有明说,她怎敢妄做揣测?哼,看来这个德妃,也不是个清净的主。本宫是否看错了人?
张承业:老奴来得快了些,或许德妃会自己来向娘娘起此事的。
王后:那就等等吧,若是她想把这件事烂在肚子里,哼哼。
张承业:娘娘,德妃如何说,且等她来过。老奴是想提醒娘娘,大王对复辟之事,本就不甚热心,前番又得了祥瑞之兆,大王本是少年君主,若果然心肠一热,做将出来,诚恐寒了人心,天下人都是期冀大王复辟才来投奔大王的,如今恐怕都会观望,这可是大大不利晋国强大,复辟大唐啊。
王后缓缓点头。
10、内 日 明政殿
人物:李存勖、李存璋、郭崇韬
李存勖:存璋,寡人想用刘仁恭父子人头,作为登基的祭品。你觉得如何?
李存璋(一愣):大王要登基?此事臣从未听呀。
李存勖:你现在听说就可以了,你只说你的看法。
李存璋(笑):臣当然喜出望外啦!河东将士浴血百战,便是图的大王能黄袍加身,一统海内啊!那时候,家家过上太平日子,将士们也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嘿嘿,想想都美。
李存勖:那么你可想过,有没有人不乐意呢?
李存璋:那当然是梁贼啦,他们嘛,咱们有个什么好,梁贼都是看了仇恨的,何况是登基称帝这等大事。不过,大王管他作甚?说句不该讲的话,只可惜周镇远没等到这一天啊。
李存勖(点头):正是啊,周德威周镇远,他的临终遗言,想必也是众所皆知了。
郭崇韬:是啊,军中早已经传遍了。官兵们都在议论,大王何时登基,也好遂了镇远的遗愿。回到太原之后,朝野上下,都在传说镇远遗言。只是不明大王之意,无人敢挑头来问大王。
李存勖(感慨):唉,镇远真不愧是忠臣智囊啊!临终之时,还为寡人登基,造了偌大声势。
郭崇韬:今日大王提起此事,臣倒是觉得,如今汾辽两州平定,桀燕覆没,北平、赵国依附,河中到手,朱贼龟缩黄河以南,梁晋已呈现隔河对峙形势。梁贼可窃据大位,大王乃前唐驸马,登基复辟更是理所当然。
李存勖(想了想):且先如此,安时再给寡人拟两道文书,命幽州留后李嗣源、泽州防御使李嗣昭,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成德军节度使王镕、横海军节度使李存审、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镇州兵马留后张文礼、领天平军节度使阎宝,振武军节度使李存进、匡国军节度使朱令德,都召回太原。幽州事务,可由冯道暂时代行。
郭崇韬:大王是要各镇统统回到太原?
李存勖:怎地?
李存璋:交还令箭,也须如此隆重?
李存勖:正是。当年从先王手中接过令箭时,他们都是见证,如今交还令箭,岂可不将他们召回?
郭崇韬:存璋,大王自有安排,咱们按旨行事就是。
11、外 日 木叶山
人物:韩延徽、真如月
韩延徽和真如月并辔而来,乌云嘎骑马跟随其后。
真如月:真没想到,我们契丹人也要进庙烧香了。韩大王立下这么一个功劳,父皇该怎么奖赏你呢?用汉人的话说,你现在已经位极人臣了,高官厚禄,享受无尽了。
韩延徽(淡淡):真如月,感觉你未免太小瞧我了。
真如月:哦?你是南院大王啊,我怎么敢小看你?
韩延徽:那么,在晋王妃眼中,契丹的南院大王,莫非就是醉心于高官厚禄美女如云的俗人吗?
真如月:不对吗?我以为这就是你们男人的最大追求了。
韩延徽:别人或许是这样,但韩某肯定不同。
真如月:我知道你哪里不同。
韩延徽(笑):公主不愧是韩某的知音。
真如月:且慢夸奖,待我说来。
韩延徽:公主请讲。
张承业:正是正是,老奴一定对他严加看管,保证送个活的到太庙来。
叶娘温:大王,奴今日请命医治王后,现在王后病情大大好转,不知是否能赦免奴了?
李存勖:张公公,先将叶小娘子带下去,寻个别院住下,多派人手照料。对了,阿姐不是有个婢女叫什么的?
叶娘温:云烟和柳絮,自从奴失陷上方山之后,也不知二人怎样了。
李存勖:看看能否找得到?
张承业:大王,老奴明白。叶小娘子,请吧。
叶娘温看看李存勖和王后,跟随张承业离开。
李存勖:九娘,你大病初愈,不宜多说话,且由嫣儿她们好生照料。
秋彤和嫣儿一齐:奴婢遵命。
王后:大王且慢。
李存勖(停住脚步):九娘,还有何事?
王后:臣妾心中明镜一般,叶娘温适才乃是故意气急臣妾,故此言语多有不敬。实则是要为臣妾治病,故此大王莫要难为了她,待臣妾病愈之后,定要与她唱个对台戏。
李存勖(苦笑):九娘,你如今乃是王后,何等身份,何必与她计较?
王后:大王,人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臣妾唯独便是喜欢唱曲儿,做了王后,不是更加自由了吗?想来唱个对台戏,也无不可。倒是大王,你以前不也是那个叶家班的吗,怎地,如今毫无兴趣唱曲了。
李存勖(握住她的手):九娘还是好好歇息吧。
8、外 日 西捺钵的草原上
人物:真如月、乌云嘎、韩延徽
真如月和乌云嘎在草原上散步。
真如月(停住脚步):乌云嘎,把马牵来试试看。
乌云嘎:公主,别逞强了,现在还不是骑马的时候呢。
真如月:草原上的人,哪有那么娇贵的,腿崴了一下,那么长时间还不能骑马?我倒是不信,你把马给我牵过来。
乌云嘎:腿伤没好,怎能骑马,我不牵马。
真如月:乌云嘎你怎么就是不懂。我如果骑在马上,肯定两只脚活动得更好,腿伤恢复更快。对我来,骑在马上当然比走路更养脚。快去。
乌云嘎(过去牵了马过来):马牵来了,公主可要小心。
真如月:哎,脚还是不得力。乌云嘎,扶我一把。
乌云嘎扶着她上了马,真如月笑了。
真如月:对啦对啦,就是骑在马上的感觉好。
真如月策马跑开。
乌云嘎(连忙):公主,等等。
乌云嘎骤马追了上去。
乌云嘎:公主,那边有一队人马来了。
真如月:看见了,人还不少。
一队契丹马军奔跑过来,领头的正是韩延徽。
乌云嘎(笑):原来是南院大王。
真如月:韩先生。
韩延徽(骤马过来):原来是晋王妃啊,下官有礼了。怎么,晋王妃的腿伤好了?
乌云嘎:才没有呢,只是她犟着要骑马。
韩延徽(笑了笑):草原女儿,自然是马背上更舒服。
真如月:反而是韩先生更理解我。
乌云嘎:是啊,所以你当初才把他救回来嘛。
真如月:多少年了,你还提这件事。
韩延徽:此事已经铭刻在韩某心中,须臾不忘,为何却不能提?
真如月(淡淡一笑):陈年旧事罢了,何必总是放在嘴上。你们汉人不是说,施恩不图报吗?
韩延徽:那是晋王妃的高风亮节,韩某若是忘记了救命恩情,岂不是形同禽兽了?
乌云嘎:哈哈,禽兽。对了,公主,咱们好久没打猎了,何不去打些禽兽,也好吃点新鲜的肉。
韩延徽:公主的腿伤不是还没好嘛,怎么禁得起打猎奔波?
真如月:纵马打猎,可能还真不行。不过,在草原上溜溜马,倒是不错。
韩延徽:愿意陪同晋王妃散心。
真如月(看看他):你陪我?不会耽误了你的公事吧?
韩延徽:晋王妃不必担心,下官今天只是去看看始祖庙修建的情况。对了,不如咱们一起去木叶山,不知晋王妃如何?
真如月:韩先生,怎么一口一个晋王妃?
韩延徽:哦,此乃皇上的口谕,做臣子的,自然必须遵守了。
真如月:原来是父皇的口谕。看来,父皇是害怕你和我之间发生出格的事情?
韩延徽:防微杜渐,曲突徙薪,这也是陛下的深谋远虑。
乌云嘎(糊涂地):先生,你要用箭射兔子?好像你说的不对嘛。
韩延徽:乌云嘎,防微杜渐与曲突徙薪都是成语,意思就是提前预防。
真如月(笑):提前预防,好得很。韩先生如今官居南院大王,高官厚禄美女如云,若真是做了出格的事情,闹成黄粱美梦一场空,那就未免太可惜了。
韩延徽:真如月,可以这样称呼你吗?
真如月:为什么不?名字本来就是让人叫的。
韩延徽:既然不以为唐突,那么真如月,咱们一起去木叶山怎么样?
真如月微笑着点点头。
9、外 日 流霜殿
人物:张承业、李九娘
张承业扶着王后在流霜殿外面散步。
张承业:娘娘可还记得,上次围攻幽州,听闻城中有嘉禾之祥瑞?
王后:正是,后来怎样了,本宫却忘了去察看。
张承业:大王可没有忘记。大王去上方山寻宝之前,特意叮嘱老奴,将这嘉禾寻来。
王后:果有嘉禾?
张承业:冯道毁了一片麦田,只说那便是嘉禾之处,已经被刘守光所毁。难为冯道了一篇理论,大王居然深信不疑,也没有再提嘉禾了。
王后(微笑):看来大王对这天降祥瑞,本来是颇为在意的。
张承业:可是娘娘,如此说来,大王只怕是真有登基之意啊。那么此番传出的风声,也就不是空穴来风了。
王后:什么风声?大王要登基?
张承业:听说大王办完了灭燕庆典之后,可能就要召集文武百官,商量登基之事了。听说大王的意思是,既然寻不到宗室,他便要以驸马的身份,继承大统,登基称帝。
王后:这么大的事情,本宫居然一无所知。
张承业:娘娘这段时间一直在病榻之上,所以大王可能就没把这事说来给娘娘听。
王后(想了一阵):对了,张公公还没说,谁的消息如此之快?怎么,还要瞒着本宫?
张承业(犹豫了一下):老奴怎敢瞒着娘娘,老奴适才是从迎晖殿过来的。
王后:她?没想到啊,呵呵,倒是没想到。
张承业:德妃也只是听大王说起,若是做了天子,该当如何如何,大王其实并未向德妃娘娘起要举办登基大典之事。
王后(哼了一声):既然大王又没有明说,她怎敢妄做揣测?哼,看来这个德妃,也不是个清净的主。本宫是否看错了人?
张承业:老奴来得快了些,或许德妃会自己来向娘娘起此事的。
王后:那就等等吧,若是她想把这件事烂在肚子里,哼哼。
张承业:娘娘,德妃如何说,且等她来过。老奴是想提醒娘娘,大王对复辟之事,本就不甚热心,前番又得了祥瑞之兆,大王本是少年君主,若果然心肠一热,做将出来,诚恐寒了人心,天下人都是期冀大王复辟才来投奔大王的,如今恐怕都会观望,这可是大大不利晋国强大,复辟大唐啊。
王后缓缓点头。
10、内 日 明政殿
人物:李存勖、李存璋、郭崇韬
李存勖:存璋,寡人想用刘仁恭父子人头,作为登基的祭品。你觉得如何?
李存璋(一愣):大王要登基?此事臣从未听呀。
李存勖:你现在听说就可以了,你只说你的看法。
李存璋(笑):臣当然喜出望外啦!河东将士浴血百战,便是图的大王能黄袍加身,一统海内啊!那时候,家家过上太平日子,将士们也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嘿嘿,想想都美。
李存勖:那么你可想过,有没有人不乐意呢?
李存璋:那当然是梁贼啦,他们嘛,咱们有个什么好,梁贼都是看了仇恨的,何况是登基称帝这等大事。不过,大王管他作甚?说句不该讲的话,只可惜周镇远没等到这一天啊。
李存勖(点头):正是啊,周德威周镇远,他的临终遗言,想必也是众所皆知了。
郭崇韬:是啊,军中早已经传遍了。官兵们都在议论,大王何时登基,也好遂了镇远的遗愿。回到太原之后,朝野上下,都在传说镇远遗言。只是不明大王之意,无人敢挑头来问大王。
李存勖(感慨):唉,镇远真不愧是忠臣智囊啊!临终之时,还为寡人登基,造了偌大声势。
郭崇韬:今日大王提起此事,臣倒是觉得,如今汾辽两州平定,桀燕覆没,北平、赵国依附,河中到手,朱贼龟缩黄河以南,梁晋已呈现隔河对峙形势。梁贼可窃据大位,大王乃前唐驸马,登基复辟更是理所当然。
李存勖(想了想):且先如此,安时再给寡人拟两道文书,命幽州留后李嗣源、泽州防御使李嗣昭,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成德军节度使王镕、横海军节度使李存审、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镇州兵马留后张文礼、领天平军节度使阎宝,振武军节度使李存进、匡国军节度使朱令德,都召回太原。幽州事务,可由冯道暂时代行。
郭崇韬:大王是要各镇统统回到太原?
李存勖:怎地?
李存璋:交还令箭,也须如此隆重?
李存勖:正是。当年从先王手中接过令箭时,他们都是见证,如今交还令箭,岂可不将他们召回?
郭崇韬:存璋,大王自有安排,咱们按旨行事就是。
11、外 日 木叶山
人物:韩延徽、真如月
韩延徽和真如月并辔而来,乌云嘎骑马跟随其后。
真如月:真没想到,我们契丹人也要进庙烧香了。韩大王立下这么一个功劳,父皇该怎么奖赏你呢?用汉人的话说,你现在已经位极人臣了,高官厚禄,享受无尽了。
韩延徽(淡淡):真如月,感觉你未免太小瞧我了。
真如月:哦?你是南院大王啊,我怎么敢小看你?
韩延徽:那么,在晋王妃眼中,契丹的南院大王,莫非就是醉心于高官厚禄美女如云的俗人吗?
真如月:不对吗?我以为这就是你们男人的最大追求了。
韩延徽:别人或许是这样,但韩某肯定不同。
真如月:我知道你哪里不同。
韩延徽(笑):公主不愧是韩某的知音。
真如月:且慢夸奖,待我说来。
韩延徽:公主请讲。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