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071
成片时长:约16分钟
阅读:11094
发表:2015/9/4
儿童
微电影剧本
儿童剧《立木示信》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 立木示信》剧本
(编剧:冷山)
男一号:卫鞅 男孩 8-12岁 1.3-1.5米高
正直无私,饱读诗书,已改变百姓生活,国家强盛为己任,反对强权。
男配:秦孝公 男孩 8-14岁 1.3-1.6米高
内心强大,积极进取,善于改变现状,对于反抗势力坚决抗击,但有不想众叛亲离,考虑过多。
女一号:明明(同时饰演皇后) 女孩 7-13岁 1.2-1.5米高
聪明,善于学习历史知识,喜欢弄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女配 :丁丁(同时饰演卫鞅妻子) 女孩 7-13岁 1.2-1.4米高
胆小,好学,爱问,喜欢追随别人,不爱说自己的看法
大臣甲:(同时饰演路人甲)势力贵族,只关心钱,反对变法
大臣乙:(同时饰演路人乙)司仪主管,年迈担心自己位置被占,反对变法
大臣丙:(同时饰演路人丙)太子老师,担心自己在大王前失宠,反对变法
神仙: (同时饰演壮汉) 神秘,和蔼,慈善,喜欢小朋友
武士甲,武士乙 卖艺者 太监 门卫 体验演员
以上除主角和配角外:普通演员和体验演员 要求6-14岁,身高1.2-1.6米之间,普通话标准,能服从导演要求。
第一节:(日外)
场景:学校的操场上,有20几个孩子在踢足球,玩得非常起劲,蓝红双方都在厮杀,这时,明明感觉有点累,
明明:我累了,想休息一下,你们先玩吧。
丁丁:我们继续玩吧,只要我们再努力一把,一定会赢得。
明明:可是我真的累了
丁丁:那好吧,我也不玩了,陪你
他们就走到一颗大树下,坐下,靠着树睡了起来,这时,同学丁丁也过来,和他一起靠着树睡着了, 睡梦中,他们俩遇见了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在河滩上找石头,
第二节:梦中(日外)
看到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在捡石头,明明,丁丁觉得好奇,就问:
明明:老爷爷:这河里全是石头,还用挑选吗?
丁丁:是啊,老爷爷,你这不是白费力气吗?
神仙:小孩子,你们不知道,这是通天河,河中有许多奇珍异石,其中会有灵石,可以穿越时空,回到过去。
明明:“真的吗”
丁丁:“不会吧,真有这样的石头”
神仙:“要不然,我会这么用力的找吗?”
明明:“太好了,丁丁,我们一起帮老爷爷找吧”
丁丁:“好啊”
说完后,他们两个也开始帮老爷爷用心的找起来, 不一会,明明看见了一颗闪耀光芒的石头,他先惊呼起来。
明明:“爷爷、爷爷,你过来看,这颗是不是?”
神仙:“好!让我看看,哦,真是一颗灵石,看来你俩是我的有缘人啊,我可以满足你们一个愿望,让你们回到过去,你们想回到哪个朝代?”
明明:“我想回到很远很远的朝代,比如秦朝吧,我想看看秦朝是怎么强大起来的?”
丁丁:“秦朝,我同意,我也想看看秦朝怎么变强,是怎样统一六国得。”
明明:“爷爷,那就送我们回秦朝吧!”
( 说着两个孩子,就扯着爷爷的衣服央求。)
神仙:笑着说道。“好,没问题,不过你们一定要记住,灵石只能用一次,你们只能呆一天,千万不能把灵石丢了,否则你们就回不来了,还有,想回来时,就拿出灵石,对灵石说:灵石,灵石,送我们回家,你们就会到现在啦,记住了吗?”
俩个小孩都点头,异口同声说:“记住了”
神仙:“你们闭上眼睛:灵石,灵石!开启时光隧道,飞回大”。两个小孩开始消失,飞了起来。
第三节:议变法(日外)
秦孝公和商鞅都在凉亭内议事,明明和丁丁在旁边偷偷观看。
丁丁:“这是哪里啊?他们俩又是谁!”
明明:”小声点,小心他们把咱俩抓起来,这是秦朝,估计他们俩是大人物,我们先听听他们说什么?”
秦孝公:“我再也不要过这种受人欺凌的日子了,我要让秦国强大起来”
卫映:“大王,一个国家要强大起来,就必须重视农业生产,训练好军队,还要赏罚分明,种地收成多的农民,打仗勇敢的将士,要给予奖励 ,而那些不好好生产,打仗贪生怕死的人,一定要加以处罚,坚持法治,依法治理国家,就没有不富强的道理”
秦公:“先生说的极是,我朝贵族依仗先祖功德,不生产,不打仗,都坐拥万亩良田,从不考虑国家和百姓利益,必须坚持变法,只有像先生说的那样,秦国才会强大。”
秦公:“先生,如果本王让你变法,全权负责,你可愿意?”卫鞅起步跪地,“愿意”
孝公:“快速制定出变法方案来”
卫鞅:”诺“
卫鞅起身离去,
丁丁:“看来这是卫鞅和秦孝公”
明明:“我当然知道啦,别吵”
丁丁:那商鞅到底制定出来变法方案了吗?
明明:当然制定出来了,孝公很满意,让他快速公布,可满朝贵族大臣都反对,商鞅担心新法没有威信,怕百姓不相信,于是就想出一个“立木示信”的办法。
丁丁:“那怎么办”
明明:我们去看看,看卫鞅是怎么力战群舌的。不过变法并不顺利,贵族意见很大
第四节:秦王殿(日内)
场景:秦孝公与商鞅坐殿(上下分清)正在在商议变法的细节。
大臣甲,乙,丙边走变议论
大臣甲:“听说孝公要启用商鞅这个穷小子进行变法,这不是乱了祖宗的规矩吗?”
大臣乙:“是啊,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怎么说改就改,这不乱套了吗?”
大臣丙:“我们可得去劝劝孝公,别上卫鞅的当”
大臣甲:“不急,我倒要看看,卫鞅口袋里有几吊钱,变法是需要本钱的”
大臣乙:“祖宗的东西是至高无尚的,不可欺祖啊,”
大臣丙:“说这么多,都没有用,关键是让孝公不要同意,”
明明:“秦孝公心里非常赞成商鞅的主张,觉得不变法,就不能使秦国富强起来,但是看到反对的人那么多,又感到为难,就把许多大臣集到一起,让他们来辩论,”
丁丁:“结果怎么样,谁赢了?”
明明:“我们这就去看。”
司仪太监:“上朝,”
秦孝公出现,大臣分开两边
司仪太监:“大王到”
众大臣俯首齐呼“大王万岁” 秦孝公走过,坐在龙椅上,众大臣向中间合拢再次齐呼:“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孝公:“免礼,众爱卿平身”
司仪太监:“有事速速奏来,无事退朝”
大臣甲:“臣有一事,“
秦孝公:”奏来“
大臣甲:”现在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官吏做起来得心应手,老百姓也都习惯了,不能改,改了准会乱,再说,变法是需要资金的,我秦国目前那来那么多钱,没有钱变法就是空谈。”
大臣乙:“新法是胡来,是谬论,祖先的制度是历史教训的结晶,不能更改,坚决反对变法,变法就是让祖先蒙羞,辱没祖上。”
大臣乙:“大王,你一定要兼听,听听大家的心声,不要被花言巧语蒙蔽,变法可不是闹着玩,不能毁我大秦百年基业。”
卫鞅:“你们口口声声讲什么古法,旧礼,请问这一套能使国家富强起来吗?自古以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和礼,只要对国家有好处,能让老百姓生活的幸福美满,安居乐业,改变古法,旧礼有什么不好,墨守成规,只能使秦国走向灭亡,你们都是大秦的贵族,可谁为大秦的未来考虑,都是只顾眼前蝇头小利。张大人:你是担心变法,会让你的财源锐减吧?
(张大人,就是大臣甲)(大臣甲:哼,转过头,迈向一边)李大人,你坚持古法,是担心有年轻人替代你的位置吧?(李大人,就是大臣乙)(大臣乙:你…………面露惊奇目光)王大人,你身为太子傅,应当支持大王,而不是一味地随波逐流吧!(王大人就是大臣丙,这是什么话,面红耳赤),告诉各位大人,新法会让你们的钱更多,也没有人会替代你们的位置,更会让秦国强大,必将统一六国。”
众大臣:这……这……
孝公:先生说得极对,本王意已绝,秦国要强大,必须变法,依法治国,才是根本。古法必须遵循,但要进行改制,否则就不能适应目前发展的需要,众爱臣不得再议论,现我命商鞅代我执行新法,任左庶长!任何人不得违抗新法,若有违者,按欺君罪论处!
众大臣:跪地,齐呼:吾王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司仪太监:退朝!
第五节 皇后(日内)
场景:秦孝公回到后宫中,闷闷不乐,不住叹息,王后发现后问道:
王后:“大王为何叹息?”
孝公:“王后有所不知,今日朝堂之上,我宣布变法,实行新法,重用卫鞅,可贵族和大臣们反对声一片,让我很是气愤”
王后:那定下来了吗?
孝公:“定了,我封卫鞅为左庶长,实行新法。
王后:(跪地)
孝公:王后性起为何行此大礼?
王后:“大王英明,我替秦国百姓感谢大王,此举乃我大秦强盛之根本,过不了几年,我大秦就不会被欺辱”
孝公:“王后何出此言,何以见得?”
王后:卫鞅乃当今雄才,饱读诗书,为人正直,不贪不乐,只为秦国百姓考虑,大王试想,如果秦国的百姓都安居乐业,我秦国能不富强吗?
孝公:“王后所言极是,这更加坚定了我变法的信心,来人啊!上酒,我要与王后共饮”
太监:端上酒,两人共饮
“为大秦强盛干杯”
第六节 卫鞅妻(日内)
场景,室内,商鞅走回家中,高兴中有一丝忧虑,被他的妻子发现,
商鞅妻子刘氏:“夫君为何不乐,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
商鞅:贤妻有所不知,大王主张变法,可朝中贵族大臣都反对,让大王很为难,虽然,大王允许变法,委我重任,可我总是担心新法怎么取信于人,让老百姓支持我。
刘氏:“这我真的不知道,不过我想,既然大王已同意变法,贵族大臣们也不会公开反对,只要你坚持新法,最终老百姓会支持的”
商鞅:新法必须坚持,否则愧对恩师和这么多 籍,更对不起大王的厚爱,
刘氏:“新法遭到这么多人反对,他们肯定会在暗地里反对你,你可要保重身体”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