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剧献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32集电视剧本
《报社警卫队》——首部文化抗战电视剧本(已完成)
(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联“北京首届剧本及曲艺作品推介会”十佳军旅电视剧本)
剧本创意简介
《报社警卫队》是反映文化抗战的长篇电视剧,其题材、情节及人物关系都显示了独特的个性,而其对荣誉观的诠释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剧根据党史资料创作,艺术而真实地还原了1944年“桂柳会战”后我党新闻、文艺工作者坚持敌后文化、武装抗战的史实,展现出一幅独特而精彩的抗战画卷。
在题材上,该剧从文化抗战的角度切入,是以往抗战剧中从未有过的。文化抗战,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续民族血脉、凝聚民族精神、追求民族复兴的巨大动力。
本剧中,荣誉成为敌我争夺的价值核心,双方血与火的殊死斗争正是在维护各自的荣誉中展开的,我方新闻、文化人士为报社的生存和荣誉而秉笔从戎,在硝烟中手抄出报、在牛背上印报,与鬼子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而敌方则为了“皇军的荣誉”处心积虑要剿灭《柳中时报》。荣誉观就是人生观、价值观,敌我双方荣誉的核心是不一样的,敌方是为“改变日军形象,摆脱在华战争的困境”;我方则是为了“树立起抗日的丰碑”,是鼓舞民众、打击敌人、保卫家园的责任和使命。
本剧对荣誉观的诠释、剧中人对责、任使命的坚守与追求,对应着当下的一些社会问题如道德观、责任感等,当会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本剧情节紧凑,套套死结,层层妙解,报社始终处于被剿灭的边沿,但却一次次巧妙地化解;日军也一直在内斗和切腹谢罪的“倒计时”中挣扎,步步危机、刀刀见血,情节发展出人意料而又合乎逻辑、富于智慧且妙处横生,极具观赏性。
在人物及人物关系设置上,本剧也呈现出与以往战争题材作品迥然不同的面貌。
首先,主要人物既非传统的“英雄模式”,也非时下流行的“痞子模式”。男一号田谨一雅擅言辞、随性而自信,面临任何艰难都能从容一笑、妙语逸飞;他的计划富于创意而常漏洞百出,但总能随机应变,战胜敌人。剧中正、反派主要人物大多是文化人,情感丰富而细腻,爱情缠绵悱恻,“武斗”妙计迭出、“文斗”更是机变莫测、雅趣盎然而危机四伏。
对话是本剧人物的另一亮点。剧中人物身份各异,语言夸张而恰如其分、妙语纷呈,令人会心而笑或忍俊不禁。田谨一说苏雨荷办事粗心,“总要我帮你擦屁股”,苏雨荷骂他粗俗,田谨一改口说“小姐出恭,我帮你拭秽”,言雅意更俗,令苏雨荷大窘;苏雨荷恼恨田谨一偏心,编造田谨一最拿手的菜是做甲鱼,说他“最会做王八”、“天天都做王八”;一贯高傲的苏雨荷装昏迷,田谨一摸她下巴,大叫“死了!”苏雨荷气恼说:“不会摸鼻息呀?”田谨一:“你总是仰着头,我摸不到。”苏雨荷刚好打个喷嚏,田谨一:“真会配合,高处不胜寒,感冒了吧?”
其次,本剧人物关系也令人耳目一新,如田谨一与琚英华是姐弟恋,且是女高男低式。琚英华是著名演员,追求者众多,她却深爱着“小杂工”田谨一,处处维护他。田谨一虽心存感激,却一直不“来电”,反而爱上苏雨荷,琚英华对他爱恨交加,一边关怀一边斗气。在得知琚英华是叛徒后,田谨一对她没有愤恨,而是自责没有给她爱的回馈而陷入痛苦之中,一贯高傲的他甚至跪求大家原谅琚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