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才子佳人小说集》是国际文化出版的新书,本作以文学艺术创作谈介绍作品艺术特色。
第六部《相思黄鹤楼》
●作品说明,古籍小说《黄鹤楼》,说北宋王朝末年,皇帝宋徽宗腐败无能,打破二才醋酸坛的故事;《相思黄鹤楼》正是依照史实扩展创作所有情节内容,二才子与国色二宝最好的婚姻搭配,然而人生命运,正是国家命运与自己息息相通,八年夫妻两分离,长相思,黄鹤楼者妻子健在,可见婚姻爱情还有二样逻辑。
▲解说,《鹤归楼》虽然是名家作品,毕竟是古籍,没有铁嘴说命,那些“锦回文”之类,可顺读反读,可摸棱两可的文字技巧,也不是当代人喜闻乐见的。两万字的短篇,二次创作成为长篇《相思黄鹤楼》,显然又是旧地基起新房子,水泥砖沙该用多少,房间走廊如何尺寸,都需要全盘考虑。本作文学艺术作创作谈。本篇说“通篇结构”。
段玉初:“见笑了,学生家父在外,也许路途遥远,鞭长莫及我这顽劣少年。”
方巡按:“啊,多少有些世情冷读了。能否知己知彼?”
段玉初:“既然大人见爱,也不怕笑话,本自认为,少年登科,顽性未改,于国不利;过早婚姻,又必定过早为人父,本是顽童又如何教育顽童呢?”
方巡按:“实在,实在,子昌呢?”
郁子昌:“也是见笑了,我只对婚姻感慨,五伦之中,婚姻为大事,世上美妾易得,美妻难求,美妾易于热火朝天,然而却有可能冷落妻子,这多少有感问良心不过。所以一直认为,不可不早,又不可不好,也就是想要早又要好,结果也是蹉跎年岁了。”
方巡按:“哈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近水河边好种菜,君不知人生踏梦来,一行一步一拐一扭自然在。”
段玉初:“要早不能好,要好不能早,也是道理。”
方巡按:“二位即将上京会考,正会员了,也许时去谁还来,时来谁不来,我下下之官来了,有话未知当说不当说?
二才子:“有请巡按方大人,有话直说,何必谦虚?”
方巡按:“下官堪为赞叹,二位君子好逑,而京都二美女认为‘一朵桃花一朵杏,须知不是并头莲’了,无巧不成书,我方某人,官阶职位不能比较朝廷大臣,但我也有二娇女,品貌出众,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当然未敢当面说姻缘匹配,只愿二人兴趣,不妨赏览赏察,我家后花园,意下如何?
郁子昌:“这,大好消息,太突然了。”
段玉初:“怎好意思,大人千万民众之父母,我与子昌科场,虽然榜上有名,说不定是瞎猫撞着死老鼠,会试选才正是高手过招,如果名落孙山,岂不是烂泥扶不上壁,山鸡配不上凤凰?”
方巡按:“二兄弟,不必客气,婚姻未曾买卖,如何就地还钱呢?”
郁子昌:“实在,爽朗痛快方大老爷,我与段师兄,有机会必然拜访。”
方巡按:“值此,下官二娇女,正好在家中等待。”
段玉初:“说来有点奇怪了,京都观尚宝是二娇女,如何方巡按也有二娇女?”
方巡按:“都是为人父母产,都是儿女情长,都是男婚女嫁,有什么奇怪!”
郁父进来,“玉初子昌,说京都观家有人送信来。”
郁子昌:“是京都观尚宝大人家有来信?”
郁父:“在前厅候等。”
郁子昌:“方大人稍坐,我去去就来。”
二才子出大厅见客,好一阵子回书房。
方巡按多少有些尴尬:“京都来信说什么?我猜到几分了,断线再接,恭贺二弟兄,梦想成真了。”
二人:“大人如何想到的?”
方巡按:“还需多说,只有断线再接,才有可能不计千里路途。”
段玉初:“佩服方大人有远见,实在惭愧。”
方巡按:“二兄前程见好,也是下官心中如愿。告辞了!”
▲解说,这是方巡按与二才子初次见面,说着说着,马上推销自己的女儿,是不是一滴水中见太阳,说方巡按的为人处世,是见缝插针的“时来谁不来”?后文最终说明,他是热情关心有才青年。面的大人还在推销自己女儿的时候,京都高贵女同意婚姻,是他自己说的,时来谁不来?算得上一种幽默。后来方大人不嫁女,也是好朋友。
●关于“通篇结构”,本篇情节。
郁子昌:“现在,我的确有国的意识了。当初,总觉得功名富贵,只是他人看得见,自己不受用的事,不如做我的秀才,段玉初十年秀才,我是五年秀才。”
围珠:“十四五岁就是秀才了,真可谓神童,这名声大振,本是早有立家之本了,为何迟来想着我?”
郁子昌:“说来笑话,我认为人生在世,事事可以抛于脑后,只有夫妻恩爱在眼前。”
围珠:“我说为何迟来想着我?”
郁子昌:“本来,我是不想说了,娘子还要追逼?”
围珠:“是见不得人的?那就不说也罢。”
郁子昌:“哪里,哪里,我一直是梦幻扬玉环、赵飞燕的美美娇娥,等啊等,等到了不是赵飞燕,不是扬玉环,却胜似赵飞燕扬玉环。哈哈!”
围珠上前紧紧抱住,哭泣起来。“你找到了,我也如愿了,才子配佳人,如何界定,有书为证吗?”
郁子昌:“两本书为证。”
围珠:“哪两本书?”
郁子昌:“你一本,我一本。”
围珠:“想不到郎君是开玩笑,如果我问如何见得呢?”
郁子昌:“如何见得?关起门来,上一本下一本。”
围珠:“你你你,还说读书君子,也是人尽可夫。”
郁子昌:“喂喂,娘子!”
围珠:“官人,不明白,娘子是开玩笑?官人是上一本,欺压我又如何?正是求之不得,哈哈,哈哈!”这对夫妻总是欢乐。
郁子昌常常紧抱妻子,围珠也常常问丈夫。
“我为妻子应有尽有奉献,丈夫是否真的享受甜蜜,才子佳人夫妻应该是什么样子?”
郁子昌:“说到才子佳人,耳熟能详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婚姻追求。”
围珠:“算了吧,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顶多是孤魂遇上了野鬼,怎能比得上,你扬州二才与我国色二宝?堂堂正正的才子佳人?”
郁子昌:“你我婚姻必须珍惜。”
围珠:“很久没有听到官人的心里话了,此时此刻,我的大官人,我围珠不是做梦吧!”
郁子昌:“似梦不是梦,只缘身在美满幸福中。”
围珠:“是梦何止梦,心心相印百年长与共。”
郁子昌:“好娇妻,不是我夸奖,还是说我你才子佳人。”
围珠:“但愿山环水绕,俏郎君爱我一生一世,才是才子配佳人。”
郁子昌:“一定一定,我郁子昌说过了,无论有子无子,誓不立妾;任凭高官势大,誓不二色;不管内调外迁,誓不相离。”
围珠:“是百岁良缘,更是不离不弃,恩恩爱爱,不可耽误一时半刻!”
郁子昌:“是恩恩爱爱,不可耽误一时半刻!”
围珠娇柔艳丽,再次宽衣解带:说。
莫等明朝萍水散,人从何处问卿卿,
有本事放马过来,我处是佳境,妙自天然,
只求人世有恩爱,不愿天堂作神仙。”
▲解说。这是一对短命婚姻,主人是不是先知先觉来日不天长,不如有爱尽情爱,“不可耽误一时半刻”。用过去的话说,是不是“风流原有债”,或者说“物极必定反”?对作者来说,人生何处不幽默?
●关于“通篇结构”,本篇情节。
绕翠:“官人,你在哪?我求了一个上上好签。”
西厢楼门,段玉初正在挂匾。“有好签岂不更好!”
绕翠抬头。“黄鹤归楼,什么黄鹤归楼?”
段玉初下来。“娘子夫人,‘黄鹤归楼’就是‘黄鹤归楼’啊,但愿本官金国纳贡去,披荆斩棘,至少能化鹤归来,故此标记‘黄鹤归楼’啊。”
绕翠:“你你!”瞬间闭目几乎昏倒过去。
玉初:“娘子,娘子!”过来扶。
绕翠推开:“谁要你扶?你你诚心要走不归路?”
玉初:“谁不知道天伦之乐,谁愿意生离死别,白骨他乡?”
绕翠;“鹤归楼,是你黄鹤归楼!鹤归楼不是说辽东丁某人,学道成仙后,化鹤才归来而得名?你你你,也东施效西娘,他人不诅咒你灭亡,而你却制造一条不归不回头的死路?”
段玉初:“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也可能是你明白过来了,我说的惜福安贫,我也说过薄命书生,不能享受过分之福,也是这个道理。”
绕翠:“他们都说是你没有道理,他人离别,最少也是恩恩爱爱,而你,我不知如何说你,世间人也公认,我是国色天香,而你也说我是你的美美佳人,而你,你你。”
段玉初:“夫人,我想我是十去九不归的人,我能不害怕孩儿出生,看不到父亲吗?”
绕翠:“呵呵!你不是折磨我吗?人生一世难得一趟好夫妻,你为何铁石心肠;太荒唐了,‘黄鹤归楼’是什么?我也明白了,你人生不能归来。化鹤了才归来,也是归来,总之我是你的妻子,是我真正黄氏女绕翠,无论如何也要等待丈夫你归来。北方好冷,记得早晚加衣,众多车子运行,人到了,衣物也到了!”
段玉初:“我说过多次了,带再多的东西,也不够胡人抢劫,不如压在箱底,他人来了,省你许多功夫。”
绕翠:“你说什么?他人来,他人是谁?请他出来,三个人一起说个清楚,道个明明白白。你你段玉初,好良心啊你……呵呵!“哭起来。
段玉初:“夫人,你听我说,不要再吵闹了。”
绕翠哭:“我们不能再吵闹了,也好,这衣服,我问你如何处理?”
段玉初:“反正我用不上。”进房内取出原来旧的几件,一包一扎。“我的在此,足够了。”
绕翠:“你你段玉初,是真的要死了?新的衣服都不要,留在家中也是废物,眼不见说不定还清静些,也吧,我只能当冥衣烧了。呵呵!”一抛再抛,全部于门外,总是盼望段玉初阻拦出手捡拾回来。
段玉初旁观。“可惜了,浪费了,何必烧呢了,他人来了,又是新新的,他人还未穿着用过的,留着它,岂不可以省去许多人工,费用呢,不能烧不能烧。”
绕翠只能一把火,红红的烈火,过程之中。
围珠早早就在观察,本想出面干涉。
郁子昌说:“床棣之欢仍是夫妻感情之事,锅碗瓢盆相碰也未犯家族之规。”
围珠最后说:“幸好天上月老,未曾错点鸳鸯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