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5129
成片时长:约50分钟
阅读:8089
发表:2021/1/5 修改:2021/1/12
42集 农村 电视剧剧本
《那年那事那乡长》第21集:夜断民妇尸案
免费
1
…
20
21
22
…
2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湖北省版权局进行版权登记,登记登记号:鄂作登字:17-2012-A-20120416】
【本作品可免费使用。免费条件:1、取得作者授权;2、具体条件与编剧联系~】
△:回头一看,见周仰面倒在田埂上,手脚乱摇乱晃,丁脸上勃然变色,赶紧招呼旁边干活的人――
丁老头:(大声喊)老五兄弟,你离她近一点,快过去瞧瞧!看她到底咋回事?(老五闻声忙赶过去……。)
老五:唉呀,不能动弹了,人快不行了!我赶快回湾去,叫他家来人抬她去医院……。
△:当旁边人赶过去瞧时,见周二婶躺在田埂上口吐白沫,已不醒人事了……。不一会,周家人赶来,把她抬上板车,拉往古镇卫生所……。
旁白:送往乡医院急救室时,周二婶已停止了呼吸。医生对周的家人一脸无奈地说,经过我的诊断,她是死于“脑溢血”,没法喏!周家人当场放声大哭起来。
场:07
时:同日晚
景:外漆黑的夜。丁家大湾内某农户家
人:古、夏、村干部、有关群众
[镜头回到黑夜的现实中来]
老五:(归纳)整个事情全部经过就是这样,我绝对冇说半句假话……。
△:政法调查组几人也进了这家农户……。邓接口――
邓庭长:通过对村干部、当事人双方、以及局外群众的反复座谈了解,我们基本查清事实真相,古乡长,下一步您看咋办?
古仕民:我们把调查的情况先碰头再说吧!
黄所长:已晚上十点多,我发现当事人双方家里,都还灯火通明哩!两家堂屋聚的人,都冇得散去的意思,他们大概都在等我们处理结果吧?
古仕民:走,我们去村长家里碰头吧!
△:古一行数人,顶着满天繁星,借着手电光照,向丁村长家走去……。
场:08
时:同日晚
景:外漆黑的夜、丁家大湾内丁村长家卧室
人:古、夏、黄、邓、魏支书、众村干部
△:两个调查组一起碰情况……。古见村干部都沉默或摇头――
古仕民:咋办?你们村干部先谈谈自己看法吧!
魏支书:(带头打破沉默)我们村干部想法都差不多,我替他们说吧!死者房头大,湾里有狠气,这次她干涉别人不该放牛又有理在先,人又是在争吵中被气死的。老话说得有,“要得官司赢,除非死个人”!现在她死了,这场官司肯定赢。要是处理不好,两个房头上百人还要打大架哩!今天白天两下就在起哄,不是我们村干部两头压,恐怕不等你们乡里来就要出事。
△:魏口气是忧心忡忡的。
邓庭长:我纠正一下魏支书的说法,官司的输赢不是以是否死人为标志,而是以法律为准绳。请大家对照法律多想想。
古仕民:我观察整个形势,对于周二婶的死,在你们湾里,各说各有理,口气也各种各样,大概有四种情况:死者亲属呢?口气是大大咧咧的;与死者骂架的对方呢?口气是心虚胆怯的;局外群众呢?口气是愤愤不平的;你们村干部的口气呢?却是忧心忧心忡忡的!
魏支书:你分析不错!你是政府的代表,又是个么口气呢?
古仕民:我的口气是硬邦邦的!“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我平生不怕狠人、恶人,因为有组织给我撑腰,不管他有冇得狠,哪个有理我支持哪个,有么事可怕的!这样吧,你们派两个村干部去通知这两家,各派三名主要代表来参加开会。注意,每家只能来三人!
△:两个村干部应声而去……。古接着继续开会……。
古仕民:此案真相已经明了,当事人双方都虎视眈眈,为不把事态扩大,我们必须连夜处理,现在必须研究好对策,请大家就此发表意见吧!
黄所长:就我说,刑法上冇得气死人还可以治罪的。我今天来的主要任务,是防止村民起哄闹事,有闹事的我敢以“妨碍执行公务”抓人,不闹事我可不敢随便抓人。这是我的看法,咋处理?我听政府的!
邓庭长:周二婶本来有病在身,这个病纵然昨天不争不吵,迟早也会自然发生,丁老头隔着几条田埂,又未接触周的身体任何部位,周死了,咋能随便治丁的罪呢?乡里派我法庭干部来,立哪个的案?治哪个的罪?我还冇发现目标!我与黄所长看法一样,法律上冇得气死人要治罪这一条,所以,我也听从政府裁决,最好通过行政领导协调处理。
夏汉楚:你们派出所、法庭都是依法办案单位,我们古镇管理区不想强求你们做这做那,只请你们为政府保驾护航,今天这个案子,两下扎着势子等着,看情况与否,再决定闹与不闹,大闹还是小闹?如果真正闹起来,还请二位要真正听政府的。
古仕民:(笑笑)你们都好表态――“听政府的”,可两下人马咋“退兵”呢?又不拿出具体意见来,光是“听政府的”,这是在考我啦,是把我这乡长放在火上烤啊!
魏支书:我看你们放心吧,不会有事的。我了解这两家内部情况,丁老头在周二婶死这件事上,自知理亏,他还跟我说,愿意自己登门赔礼道歉,和平解决这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古乡长,能和稀泥就和稀泥吧!
△:众人眼光一齐征询古仕民……。古冷静慎重地――
古仕民:我看这事并非像魏支书说的那简单。难道丁老头上门赔礼道了歉,对方就乐意了?就真的相安无事了?我看真正无事背后,恐怕大有文章!信不信?你们走着瞧!我们代表的是地方一级政府,处理问题要有原则、分寸,咋能和稀泥?所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讲的就是要主持正义公道!那么,处理本案关键在哪里?
魏支书:关键在哪里?
古仕民:我提醒大家注意三点:第一,丁老头究竟能不能在周二婶家的责任田埂上放牛?第二,两下为放牛一事互相辱骂,是谁最先无理?第三,周的死究竟归谁负责!这三点是处理事件的前提和关键!你们说对不对?
众口同声:对,对!这三点是要害!是关键!
古仕民:既然大家都说听我政府的,你们的话到时候可要算数!所以拜托各位到时主动配合。具体咋处理?现在时间来不及细说端详,来开会的事主双方,正在堂屋等我们。具体处理意见,等会我再在协调会上讲。不过,请大家放心,我会依法断案,不会“糊涂官判糊涂百姓”,也不会搞折衷调和――“各打五十大板”。大家莫忘了,我这乡干部,曾经当过法庭审判员哩!下面我们就去开会吧!
△:众干部纷纷点头起身,从内室走进丁家堂屋……。
场:09
时:同日夜
景:外漆黑的夜、丁家大湾内丁村长家堂屋
人:古、夏、黄、邓、魏支书、众村干部、“事主”双方代表
△:此时周、丁两家代表,都气鼓鼓、一左一右分坐堂屋两边,非代表的两股男女老少,也阵线分明分站门外两旁叽叽喳喳。众干部依次在堂屋上方大桌子边[除下方空着]纷纷就坐……。
夏汉楚:(主持)首先我介绍一下在座干部的身分……。调解会现在开始!为了保证会议顺利进行,到会各位必须遵守以下三条纪律:
魏支书:(打招呼)哪三条纪律,你们代表注意听清楚!
夏汉楚:第一,任何人不准起哄闹事,谁敢闹事,首先以“妨碍执行公务罪”由派出所先抓人,再谈此案;第二,咋处理?两家代表都有权发表意见;第三,不论哪个发言,旁人必须认真听完,任何人不可从中插言打断。当事双方说完了,最后由古乡长根据双方意见,和我们走访调查分析研究的决定,代表政府一锤定音!现在,你们哪家代表先讲吧!
△:刚才乱哄哄的场面,经夏一讲,霎时安静下来,会场反倒静得连根针落地也可听出响动……。魏见冷场并催促――
魏支书:刚才不让说话,叽叽喳喳,现在让你们说话,咋连石滚也轧不出个屁来。总要人带头的,你们谁先说?(会场继续沉默)
古仕民:还是我来打破沉默,先说几句吧!对于周二婶的死,死者的家属因为陡然失去朝夕相处的亲人,心情是悲痛难言的;而另一方呢?丁老头家也冇料到,放牛时争吵几句就会出人命,心情同样也是不好受的。我们这些人,也被这事惊动了,搞得今天连端午节都冇过好。
黄所长:连夜赶来你们湾,我们也是不情愿的!
古仕民:我想,你们同姓同宗,都姓丁(周二婶的丈夫也姓丁),每天早不见晚见,亲亲热热呼兄唤弟,喊婶叫叔的,今天就莫为这意外事故反目为仇,应该冷静下来,把该说的都说出来,然后我们再确定一个处理意见……。
旁白:古仕民的话果真打破沉默,并起到了“降温”作用,因为双方代表,紧绷着的脸,慢慢松驰下来了。
丁老头:(缓缓站起)昨天的事发生后,我心里是不好受的。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死了多可惜。她的死,我是有过错的。我当时如果想到周二媳妇有病,就不该去她那块田放牛的,更不该跟她争吵骂架的。
丁诸葛:现在她死了,你说咋办呢?
丁老头:今天上午我本想去她家赔礼道歉,看到他们本房头几家在那儿,气鼓鼓的望着我,我又怕她家不接受,自讨没趣,犹豫好一会儿,就冇去成。对这事咋处理?我也不晓得说么事好,只有听政府的,只要两个房头不为这事生矛盾,该咋认,我就咋认,哪个叫我这背时倒运呢……。
夏汉楚:(对古附耳悄声)真冇想到,这丁老头说话太冇得水平,不说为自己找由头辩护,连现成理由也冇说出来。是急糊涂了,还是被大房头赫怕了,只晓得一味“阿弥陀佛”说好话,真是老实巴交!不会说话干脆莫做声,事情还好办些!他这一说,后面麻烦可就大喏!(古点头)
古仕民:(独白)夏汉楚说得对,跟我想的一样。这丁老头干脆不做声还好些,在人命关天的大是大非面前,咋这样分不清是非界线呢?这不是授人以柄么?他带头这一说,反坏了自己的事,误导了整个会场,后面必然有人趁机找他麻烦,如果不及时给会场纠偏,我们咋给他出面说公道话?唉!事不宜迟,咋补救?(把腿一拍)有了,就这么办!
△:古仕民趁众人注意发言人讲话之机,假装去后门外上厕所,悄悄走到丁弓身边,暗暗把丁的衣角一扯,丁弓机灵地随他跟出后门外……。
场:10
时:同日夜
景:外漆黑的夜、丁家大湾丁村长家后院
人:古、丁弓
△:古瞅左右无人,在后门外院中附耳悄声对丁――
古仕民:丁弓啊,你是丁老头侄儿,我晓得你在外从事建筑包工头,见的世面多,才拉你出来提醒你几句:你大伯刚才的发言太冇得水平了,他不想想,咋能随便认错呢?本来他就冇得错!
丁弓:(40多岁)是啊,我心里也急得发慌,本来他就冇得错,咋能随便认错呢?那他现在错也认了,咋办呢?
古仕民:咋办?他这一认错,我敢担保后面还有很多麻烦的条件要他去接受!他的话绝对说错了,该咋纠正过来?我只跟你提醒三句话……。
△:古与丁弓附耳低言,面授机宜……。丁听后顿有所悟――
丁弓:唔,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谢谢您的关照,我已晓得该咋做了!
场:11
时:同日夜
景:外漆黑的夜、丁家大湾内丁村长家堂屋
人:古、夏、黄、邓、魏支书、众村干部、“事主”双方代表
△:当古、丁进入会场刚坐下,就听丁诸葛正在发言……。
丁诸葛:刚才丁大爷能主动认错,还肯上门赔礼道歉,我很佩服他的诚实――有一说一。但佩服归佩服,毕竟死了个大活人,光赔个礼、道个歉就行了?老话说,“冤有头,债有主”!你不把她气死,我们就不找你,既是你错了,你就得负责!
旁听者:对,既是你错了,你就得负责!(被夏手指制止)
丁诸葛:你就必须到她灵前跪拜谢罪,为她披麻戴孝、捧棺下葬,用行动表示诚意!另外,还有十几桌招待客人的酒钱,以及棺葬一切费用就都归你付。这嘛,才叫真正认错!否则这事不好收场!老话说,“文打官司武打架”,我们这一房头,论人口要占半边湾,要论外面做官的,既比你们多,也比你们大!你们想来文的?还是想来武的?两条由你们选!
△:丁的语气硬梆梆,全场哗然,丁老头这方,个个目瞪口呆,干部们也面面相觑……。夏眉头一皱,再次咬着古的耳根悄声――
夏汉楚:好家伙,这不是以强凌弱、仗势压人、故意让丁老头“赶母猪上圈——赊人又赊财”吗?
古仕民:(却笑着悄声应)我早就料到周家会来这一招。不过你也莫着急,等双方充分表演完了,我们再来收场……。
丁弓:(不慌不忙站起)现在既然政府在管,我们就要听政府裁决,就不容我们选择么“文打官司武打架”!(软中带硬)您们不要政府,我们可要政府!再说,现在是共产党的天下,哪个敢不要政府?
丁诸葛:(站起盛气凌人插话)你……你……莫强词夺理,莫煽动政府对我们不满,我可冇说不要政府!
丁弓:(及时回驳)请你遵守会议纪律,我的话冇说完哩,莫打岔!(见对方坐下)按我说,刚才我大伯发言是错误的!他人急糊涂了,话也说错了。因为,首先要搞清我大伯该不该去那儿放牛?我大伯动过她一指头冇?她的死我大伯该不该负责?下面我就这三点作展开性的说明……。(指丁老头问)大伯,你现在该听清楚了吧?你刚才的话到底说错冇?
丁老头:(醒悟地一迭连声回答)是我急糊涂了,是我把话说错了,我只顾怄气,根本冇往这三个方面去想!仔细一想,实际是她自招其祸,是她自己气死的,该她自己负责,跟我冇得关系!
△:话音一落,全场再次哗然……。
丁诸葛:(气得发指)你?你?
丁弓:(趁机收尾)所以,综上所述,一句话:周二婶的去世与我大伯无关!刚才有人说了,“冤有头,债有主”,那么,现在谁是“冤”的“头”,“债”的“主”呢?周二婶去世既与我大伯无关,那么,我大伯还有必要为周二婶灵前谢罪(注:即跪拜、作揖)、披麻戴孝、捧棺下葬(注:即像晚辈一样沿途扶着棺木恭送至墓地)、以及赔偿一切丧葬费用吗?后面的问题,敬请司法机关明断,敬请政府替我们做主!
△:丁弓坐下后,用感激的眼神望着古……。
旁白:双方经过首轮舌战交锋,各有胜负,接下来两家代表,就实质性问题展开了更加激烈的争论……。不过,会场局面是在主持人有效控制下进行的。因为,谁一有过激的言辞,马上就有领导出面批评制止……。
夏汉楚:(征询的)古乡长,我看双方都已充分发表意见,问题争论得差不多了,做处理结论的时机现在成熟,你就作个总结性发言吧?
△:黄所长、邓庭长也都点头请古作总结性发言……。
古仕民:(开门见山)好,既然管理区书记、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都推举我,我就不客气了,我就做个代表说几句吧!不过,我招呼打在前面,我的话可能不是都合在座人的口味,万一不合哪个口味,也要听我把话说完!
丁弓:古乡长,您就莫客气,我们都听着哩!
古仕民:各位代表,我们认为,周二婶的死,纯属自身原因造成的,丁老头也冇得给周二婶灵前谢罪、披麻戴孝、捧棺下葬、赔偿费用的必要!下这个结论,并不是随便的!是通过我们司法和行政,两方面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走访座谈了双方当事人、局外群众、村组干部以后,共同查出来的,也是我们联合调查组,针对法律和政策,在开会以前共同研究出来的!
△:古见自己发言,引起屋内外骚动,尤其是屋外旁听的周二婶一方群众的骚动,一时间,叽叽喳喳交头接耳起来……。古为压住屋内外的嘈杂,有意大声、一字一顿地接着――
古仕民:为-什-么?为-什-么!原因有三条:第一,按国家土地承包政策,农民对所承包的责任田,只有使用权,冇得所有权。像周二婶所说,“放牛的那块田是我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既然土地是国家所有,而丁老头到周二婶的责任田埂上放牛就属于合法。如果丁老头牵牛啃草,祸及了周二婶的庄稼,自然又当别论。所以周的干涉是错误的!
丁弓:对,农民对所承包的责任田,只有使用权,冇得所有权!
古仕民:第二,千百年来的农村老规矩,也冇得不准耕牛田埂上吃草的道理。只要哪儿有草,牛就可以到哪儿去啃,哪家能保证耕牛只啃自己责任田的草?所以,周二婶不准耕牛啃草是冇得道理的,何况更不应该趁机首先指桑骂槐、借题发挥开口骂人。再说,都是上岁数的人,论辈分,周要低一辈,更不该骂长辈!你打个招呼,让他牵走不就结了,何必自找烦恼、出口伤人、祸及自身呢?
夏汉楚:开口就骂人,晚辈骂长辈,这点她也太过分!
古仕民:第三,周二婶本就有病,家人晓得,外人也晓得,如果不注意保重自己,不管跟丁老头争不争吵,高血压的病迟早可能发生。跟丁老头争吵,双方隔有几条田埂,未接触她身体任何部位,更谈不上对她暴力伤害,是她自己怒急攻心,气急而亡。可中国《刑法》上,冇得“人被气死”要判刑的条款,我们必须依法办事。我这乡长,责任是主持公道。跟你们两家都非亲非故,用不着压一方、护一方!
丁诸葛:(沉不住气了)那你直接说说,这事咋办吧!
古仕民:鉴于以上三条,周二婶的死属于自身原因造成的,丁老头不应该负法律和民事上的责任。当然,周二婶的不幸病逝,我们对她和她的家人只能深表同情,冇得别的办法。因此,我们希望你们两家不要为此结怨,如果有人为此再生事端,践踏人权,我们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古手朝身着警装的黄所长,邓庭长一指)你们二位说说,是不是?
周、邓:(异口同声)那是,那是!
邓庭长:(旋又补充)我们今晚和古乡长,现场走访了好多人证,可以说古乡长依据大量的事实,从法律、人情上,都把这个官司断得很公正,如果有人不服,还可以上诉。
丁老大:(40多岁,突然站起)那…那…那不行,您们判案不…不…不公,咋冇得赔偿?那我妈不白死了吗?
△:边说边哭了……。周二婶丈夫在旁扯扯儿子,大度地劝道――
周夫:这是我的大儿子。你算了吧,你妈迟死早死,你总得出钱安葬,你就莫瞎想心思、作别人指望了。再说,丁老头去那儿放牛,也不是有意要气死你妈,他家也是“穷得卵子打得凳响”,日子过得也不顺心。政府既然这样断了官司,总有他的道理,好歹你就认了吧!
黄所长:(悄声对古)你看,死者的丈夫真是个厚道人,妈死了,儿子怕破费,想拿人家来垫背,父亲却劝儿子“莫瞎想心思”,他父亲的话,让我非常感动,为人真是心地纯朴,不简单……。
古仕民:(上前拍拍丁老大肩膀)你在外是搞工头的,是见过世面的,你妈的死,在感情上是任何一个做儿子都受不了的事。这事如果摊在我身上,我也与你一样。但作为政府,总不能不依法办事,不顾法律、随意迁就和满足你的个人要求吧?
△:古的话说得丁老大不哭了。周二婶丈夫接过古的话头――
周夫:就是嘛!人穷志不能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比我还穷,你妈人已死了,他咋赔也赔不出个活人来吧!乡里乡亲,天天要见面,我们不能昧着良心拉他垫背,我们还是照古乡长说的去做,总要有人站出来,姿态放高点吧!
丁老头:(大声喊)老五兄弟,你离她近一点,快过去瞧瞧!看她到底咋回事?(老五闻声忙赶过去……。)
老五:唉呀,不能动弹了,人快不行了!我赶快回湾去,叫他家来人抬她去医院……。
△:当旁边人赶过去瞧时,见周二婶躺在田埂上口吐白沫,已不醒人事了……。不一会,周家人赶来,把她抬上板车,拉往古镇卫生所……。
旁白:送往乡医院急救室时,周二婶已停止了呼吸。医生对周的家人一脸无奈地说,经过我的诊断,她是死于“脑溢血”,没法喏!周家人当场放声大哭起来。
场:07
时:同日晚
景:外漆黑的夜。丁家大湾内某农户家
人:古、夏、村干部、有关群众
[镜头回到黑夜的现实中来]
老五:(归纳)整个事情全部经过就是这样,我绝对冇说半句假话……。
△:政法调查组几人也进了这家农户……。邓接口――
邓庭长:通过对村干部、当事人双方、以及局外群众的反复座谈了解,我们基本查清事实真相,古乡长,下一步您看咋办?
古仕民:我们把调查的情况先碰头再说吧!
黄所长:已晚上十点多,我发现当事人双方家里,都还灯火通明哩!两家堂屋聚的人,都冇得散去的意思,他们大概都在等我们处理结果吧?
古仕民:走,我们去村长家里碰头吧!
△:古一行数人,顶着满天繁星,借着手电光照,向丁村长家走去……。
场:08
时:同日晚
景:外漆黑的夜、丁家大湾内丁村长家卧室
人:古、夏、黄、邓、魏支书、众村干部
△:两个调查组一起碰情况……。古见村干部都沉默或摇头――
古仕民:咋办?你们村干部先谈谈自己看法吧!
魏支书:(带头打破沉默)我们村干部想法都差不多,我替他们说吧!死者房头大,湾里有狠气,这次她干涉别人不该放牛又有理在先,人又是在争吵中被气死的。老话说得有,“要得官司赢,除非死个人”!现在她死了,这场官司肯定赢。要是处理不好,两个房头上百人还要打大架哩!今天白天两下就在起哄,不是我们村干部两头压,恐怕不等你们乡里来就要出事。
△:魏口气是忧心忡忡的。
邓庭长:我纠正一下魏支书的说法,官司的输赢不是以是否死人为标志,而是以法律为准绳。请大家对照法律多想想。
古仕民:我观察整个形势,对于周二婶的死,在你们湾里,各说各有理,口气也各种各样,大概有四种情况:死者亲属呢?口气是大大咧咧的;与死者骂架的对方呢?口气是心虚胆怯的;局外群众呢?口气是愤愤不平的;你们村干部的口气呢?却是忧心忧心忡忡的!
魏支书:你分析不错!你是政府的代表,又是个么口气呢?
古仕民:我的口气是硬邦邦的!“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我平生不怕狠人、恶人,因为有组织给我撑腰,不管他有冇得狠,哪个有理我支持哪个,有么事可怕的!这样吧,你们派两个村干部去通知这两家,各派三名主要代表来参加开会。注意,每家只能来三人!
△:两个村干部应声而去……。古接着继续开会……。
古仕民:此案真相已经明了,当事人双方都虎视眈眈,为不把事态扩大,我们必须连夜处理,现在必须研究好对策,请大家就此发表意见吧!
黄所长:就我说,刑法上冇得气死人还可以治罪的。我今天来的主要任务,是防止村民起哄闹事,有闹事的我敢以“妨碍执行公务”抓人,不闹事我可不敢随便抓人。这是我的看法,咋处理?我听政府的!
邓庭长:周二婶本来有病在身,这个病纵然昨天不争不吵,迟早也会自然发生,丁老头隔着几条田埂,又未接触周的身体任何部位,周死了,咋能随便治丁的罪呢?乡里派我法庭干部来,立哪个的案?治哪个的罪?我还冇发现目标!我与黄所长看法一样,法律上冇得气死人要治罪这一条,所以,我也听从政府裁决,最好通过行政领导协调处理。
夏汉楚:你们派出所、法庭都是依法办案单位,我们古镇管理区不想强求你们做这做那,只请你们为政府保驾护航,今天这个案子,两下扎着势子等着,看情况与否,再决定闹与不闹,大闹还是小闹?如果真正闹起来,还请二位要真正听政府的。
古仕民:(笑笑)你们都好表态――“听政府的”,可两下人马咋“退兵”呢?又不拿出具体意见来,光是“听政府的”,这是在考我啦,是把我这乡长放在火上烤啊!
魏支书:我看你们放心吧,不会有事的。我了解这两家内部情况,丁老头在周二婶死这件事上,自知理亏,他还跟我说,愿意自己登门赔礼道歉,和平解决这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古乡长,能和稀泥就和稀泥吧!
△:众人眼光一齐征询古仕民……。古冷静慎重地――
古仕民:我看这事并非像魏支书说的那简单。难道丁老头上门赔礼道了歉,对方就乐意了?就真的相安无事了?我看真正无事背后,恐怕大有文章!信不信?你们走着瞧!我们代表的是地方一级政府,处理问题要有原则、分寸,咋能和稀泥?所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讲的就是要主持正义公道!那么,处理本案关键在哪里?
魏支书:关键在哪里?
古仕民:我提醒大家注意三点:第一,丁老头究竟能不能在周二婶家的责任田埂上放牛?第二,两下为放牛一事互相辱骂,是谁最先无理?第三,周的死究竟归谁负责!这三点是处理事件的前提和关键!你们说对不对?
众口同声:对,对!这三点是要害!是关键!
古仕民:既然大家都说听我政府的,你们的话到时候可要算数!所以拜托各位到时主动配合。具体咋处理?现在时间来不及细说端详,来开会的事主双方,正在堂屋等我们。具体处理意见,等会我再在协调会上讲。不过,请大家放心,我会依法断案,不会“糊涂官判糊涂百姓”,也不会搞折衷调和――“各打五十大板”。大家莫忘了,我这乡干部,曾经当过法庭审判员哩!下面我们就去开会吧!
△:众干部纷纷点头起身,从内室走进丁家堂屋……。
场:09
时:同日夜
景:外漆黑的夜、丁家大湾内丁村长家堂屋
人:古、夏、黄、邓、魏支书、众村干部、“事主”双方代表
△:此时周、丁两家代表,都气鼓鼓、一左一右分坐堂屋两边,非代表的两股男女老少,也阵线分明分站门外两旁叽叽喳喳。众干部依次在堂屋上方大桌子边[除下方空着]纷纷就坐……。
夏汉楚:(主持)首先我介绍一下在座干部的身分……。调解会现在开始!为了保证会议顺利进行,到会各位必须遵守以下三条纪律:
魏支书:(打招呼)哪三条纪律,你们代表注意听清楚!
夏汉楚:第一,任何人不准起哄闹事,谁敢闹事,首先以“妨碍执行公务罪”由派出所先抓人,再谈此案;第二,咋处理?两家代表都有权发表意见;第三,不论哪个发言,旁人必须认真听完,任何人不可从中插言打断。当事双方说完了,最后由古乡长根据双方意见,和我们走访调查分析研究的决定,代表政府一锤定音!现在,你们哪家代表先讲吧!
△:刚才乱哄哄的场面,经夏一讲,霎时安静下来,会场反倒静得连根针落地也可听出响动……。魏见冷场并催促――
魏支书:刚才不让说话,叽叽喳喳,现在让你们说话,咋连石滚也轧不出个屁来。总要人带头的,你们谁先说?(会场继续沉默)
古仕民:还是我来打破沉默,先说几句吧!对于周二婶的死,死者的家属因为陡然失去朝夕相处的亲人,心情是悲痛难言的;而另一方呢?丁老头家也冇料到,放牛时争吵几句就会出人命,心情同样也是不好受的。我们这些人,也被这事惊动了,搞得今天连端午节都冇过好。
黄所长:连夜赶来你们湾,我们也是不情愿的!
古仕民:我想,你们同姓同宗,都姓丁(周二婶的丈夫也姓丁),每天早不见晚见,亲亲热热呼兄唤弟,喊婶叫叔的,今天就莫为这意外事故反目为仇,应该冷静下来,把该说的都说出来,然后我们再确定一个处理意见……。
旁白:古仕民的话果真打破沉默,并起到了“降温”作用,因为双方代表,紧绷着的脸,慢慢松驰下来了。
丁老头:(缓缓站起)昨天的事发生后,我心里是不好受的。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死了多可惜。她的死,我是有过错的。我当时如果想到周二媳妇有病,就不该去她那块田放牛的,更不该跟她争吵骂架的。
丁诸葛:现在她死了,你说咋办呢?
丁老头:今天上午我本想去她家赔礼道歉,看到他们本房头几家在那儿,气鼓鼓的望着我,我又怕她家不接受,自讨没趣,犹豫好一会儿,就冇去成。对这事咋处理?我也不晓得说么事好,只有听政府的,只要两个房头不为这事生矛盾,该咋认,我就咋认,哪个叫我这背时倒运呢……。
夏汉楚:(对古附耳悄声)真冇想到,这丁老头说话太冇得水平,不说为自己找由头辩护,连现成理由也冇说出来。是急糊涂了,还是被大房头赫怕了,只晓得一味“阿弥陀佛”说好话,真是老实巴交!不会说话干脆莫做声,事情还好办些!他这一说,后面麻烦可就大喏!(古点头)
古仕民:(独白)夏汉楚说得对,跟我想的一样。这丁老头干脆不做声还好些,在人命关天的大是大非面前,咋这样分不清是非界线呢?这不是授人以柄么?他带头这一说,反坏了自己的事,误导了整个会场,后面必然有人趁机找他麻烦,如果不及时给会场纠偏,我们咋给他出面说公道话?唉!事不宜迟,咋补救?(把腿一拍)有了,就这么办!
△:古仕民趁众人注意发言人讲话之机,假装去后门外上厕所,悄悄走到丁弓身边,暗暗把丁的衣角一扯,丁弓机灵地随他跟出后门外……。
场:10
时:同日夜
景:外漆黑的夜、丁家大湾丁村长家后院
人:古、丁弓
△:古瞅左右无人,在后门外院中附耳悄声对丁――
古仕民:丁弓啊,你是丁老头侄儿,我晓得你在外从事建筑包工头,见的世面多,才拉你出来提醒你几句:你大伯刚才的发言太冇得水平了,他不想想,咋能随便认错呢?本来他就冇得错!
丁弓:(40多岁)是啊,我心里也急得发慌,本来他就冇得错,咋能随便认错呢?那他现在错也认了,咋办呢?
古仕民:咋办?他这一认错,我敢担保后面还有很多麻烦的条件要他去接受!他的话绝对说错了,该咋纠正过来?我只跟你提醒三句话……。
△:古与丁弓附耳低言,面授机宜……。丁听后顿有所悟――
丁弓:唔,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谢谢您的关照,我已晓得该咋做了!
场:11
时:同日夜
景:外漆黑的夜、丁家大湾内丁村长家堂屋
人:古、夏、黄、邓、魏支书、众村干部、“事主”双方代表
△:当古、丁进入会场刚坐下,就听丁诸葛正在发言……。
丁诸葛:刚才丁大爷能主动认错,还肯上门赔礼道歉,我很佩服他的诚实――有一说一。但佩服归佩服,毕竟死了个大活人,光赔个礼、道个歉就行了?老话说,“冤有头,债有主”!你不把她气死,我们就不找你,既是你错了,你就得负责!
旁听者:对,既是你错了,你就得负责!(被夏手指制止)
丁诸葛:你就必须到她灵前跪拜谢罪,为她披麻戴孝、捧棺下葬,用行动表示诚意!另外,还有十几桌招待客人的酒钱,以及棺葬一切费用就都归你付。这嘛,才叫真正认错!否则这事不好收场!老话说,“文打官司武打架”,我们这一房头,论人口要占半边湾,要论外面做官的,既比你们多,也比你们大!你们想来文的?还是想来武的?两条由你们选!
△:丁的语气硬梆梆,全场哗然,丁老头这方,个个目瞪口呆,干部们也面面相觑……。夏眉头一皱,再次咬着古的耳根悄声――
夏汉楚:好家伙,这不是以强凌弱、仗势压人、故意让丁老头“赶母猪上圈——赊人又赊财”吗?
古仕民:(却笑着悄声应)我早就料到周家会来这一招。不过你也莫着急,等双方充分表演完了,我们再来收场……。
丁弓:(不慌不忙站起)现在既然政府在管,我们就要听政府裁决,就不容我们选择么“文打官司武打架”!(软中带硬)您们不要政府,我们可要政府!再说,现在是共产党的天下,哪个敢不要政府?
丁诸葛:(站起盛气凌人插话)你……你……莫强词夺理,莫煽动政府对我们不满,我可冇说不要政府!
丁弓:(及时回驳)请你遵守会议纪律,我的话冇说完哩,莫打岔!(见对方坐下)按我说,刚才我大伯发言是错误的!他人急糊涂了,话也说错了。因为,首先要搞清我大伯该不该去那儿放牛?我大伯动过她一指头冇?她的死我大伯该不该负责?下面我就这三点作展开性的说明……。(指丁老头问)大伯,你现在该听清楚了吧?你刚才的话到底说错冇?
丁老头:(醒悟地一迭连声回答)是我急糊涂了,是我把话说错了,我只顾怄气,根本冇往这三个方面去想!仔细一想,实际是她自招其祸,是她自己气死的,该她自己负责,跟我冇得关系!
△:话音一落,全场再次哗然……。
丁诸葛:(气得发指)你?你?
丁弓:(趁机收尾)所以,综上所述,一句话:周二婶的去世与我大伯无关!刚才有人说了,“冤有头,债有主”,那么,现在谁是“冤”的“头”,“债”的“主”呢?周二婶去世既与我大伯无关,那么,我大伯还有必要为周二婶灵前谢罪(注:即跪拜、作揖)、披麻戴孝、捧棺下葬(注:即像晚辈一样沿途扶着棺木恭送至墓地)、以及赔偿一切丧葬费用吗?后面的问题,敬请司法机关明断,敬请政府替我们做主!
△:丁弓坐下后,用感激的眼神望着古……。
旁白:双方经过首轮舌战交锋,各有胜负,接下来两家代表,就实质性问题展开了更加激烈的争论……。不过,会场局面是在主持人有效控制下进行的。因为,谁一有过激的言辞,马上就有领导出面批评制止……。
夏汉楚:(征询的)古乡长,我看双方都已充分发表意见,问题争论得差不多了,做处理结论的时机现在成熟,你就作个总结性发言吧?
△:黄所长、邓庭长也都点头请古作总结性发言……。
古仕民:(开门见山)好,既然管理区书记、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都推举我,我就不客气了,我就做个代表说几句吧!不过,我招呼打在前面,我的话可能不是都合在座人的口味,万一不合哪个口味,也要听我把话说完!
丁弓:古乡长,您就莫客气,我们都听着哩!
古仕民:各位代表,我们认为,周二婶的死,纯属自身原因造成的,丁老头也冇得给周二婶灵前谢罪、披麻戴孝、捧棺下葬、赔偿费用的必要!下这个结论,并不是随便的!是通过我们司法和行政,两方面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走访座谈了双方当事人、局外群众、村组干部以后,共同查出来的,也是我们联合调查组,针对法律和政策,在开会以前共同研究出来的!
△:古见自己发言,引起屋内外骚动,尤其是屋外旁听的周二婶一方群众的骚动,一时间,叽叽喳喳交头接耳起来……。古为压住屋内外的嘈杂,有意大声、一字一顿地接着――
古仕民:为-什-么?为-什-么!原因有三条:第一,按国家土地承包政策,农民对所承包的责任田,只有使用权,冇得所有权。像周二婶所说,“放牛的那块田是我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既然土地是国家所有,而丁老头到周二婶的责任田埂上放牛就属于合法。如果丁老头牵牛啃草,祸及了周二婶的庄稼,自然又当别论。所以周的干涉是错误的!
丁弓:对,农民对所承包的责任田,只有使用权,冇得所有权!
古仕民:第二,千百年来的农村老规矩,也冇得不准耕牛田埂上吃草的道理。只要哪儿有草,牛就可以到哪儿去啃,哪家能保证耕牛只啃自己责任田的草?所以,周二婶不准耕牛啃草是冇得道理的,何况更不应该趁机首先指桑骂槐、借题发挥开口骂人。再说,都是上岁数的人,论辈分,周要低一辈,更不该骂长辈!你打个招呼,让他牵走不就结了,何必自找烦恼、出口伤人、祸及自身呢?
夏汉楚:开口就骂人,晚辈骂长辈,这点她也太过分!
古仕民:第三,周二婶本就有病,家人晓得,外人也晓得,如果不注意保重自己,不管跟丁老头争不争吵,高血压的病迟早可能发生。跟丁老头争吵,双方隔有几条田埂,未接触她身体任何部位,更谈不上对她暴力伤害,是她自己怒急攻心,气急而亡。可中国《刑法》上,冇得“人被气死”要判刑的条款,我们必须依法办事。我这乡长,责任是主持公道。跟你们两家都非亲非故,用不着压一方、护一方!
丁诸葛:(沉不住气了)那你直接说说,这事咋办吧!
古仕民:鉴于以上三条,周二婶的死属于自身原因造成的,丁老头不应该负法律和民事上的责任。当然,周二婶的不幸病逝,我们对她和她的家人只能深表同情,冇得别的办法。因此,我们希望你们两家不要为此结怨,如果有人为此再生事端,践踏人权,我们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古手朝身着警装的黄所长,邓庭长一指)你们二位说说,是不是?
周、邓:(异口同声)那是,那是!
邓庭长:(旋又补充)我们今晚和古乡长,现场走访了好多人证,可以说古乡长依据大量的事实,从法律、人情上,都把这个官司断得很公正,如果有人不服,还可以上诉。
丁老大:(40多岁,突然站起)那…那…那不行,您们判案不…不…不公,咋冇得赔偿?那我妈不白死了吗?
△:边说边哭了……。周二婶丈夫在旁扯扯儿子,大度地劝道――
周夫:这是我的大儿子。你算了吧,你妈迟死早死,你总得出钱安葬,你就莫瞎想心思、作别人指望了。再说,丁老头去那儿放牛,也不是有意要气死你妈,他家也是“穷得卵子打得凳响”,日子过得也不顺心。政府既然这样断了官司,总有他的道理,好歹你就认了吧!
黄所长:(悄声对古)你看,死者的丈夫真是个厚道人,妈死了,儿子怕破费,想拿人家来垫背,父亲却劝儿子“莫瞎想心思”,他父亲的话,让我非常感动,为人真是心地纯朴,不简单……。
古仕民:(上前拍拍丁老大肩膀)你在外是搞工头的,是见过世面的,你妈的死,在感情上是任何一个做儿子都受不了的事。这事如果摊在我身上,我也与你一样。但作为政府,总不能不依法办事,不顾法律、随意迁就和满足你的个人要求吧?
△:古的话说得丁老大不哭了。周二婶丈夫接过古的话头――
周夫:就是嘛!人穷志不能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比我还穷,你妈人已死了,他咋赔也赔不出个活人来吧!乡里乡亲,天天要见面,我们不能昧着良心拉他垫背,我们还是照古乡长说的去做,总要有人站出来,姿态放高点吧!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