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5360
成片时长:每集约38分钟
阅读:8457
发表:2021/1/8
36集 主旋律,家庭 电视剧剧本
《家运》第1-4集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国家版权局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国作登字-2020-A-A0052850】
王庆有安心在开滦煤矿干了几天,当王庆有听到矿工出窑后见了天日喜悦的对话中有逛窑子的话语,便动了心思,又跑回家跟郑招弟闹着要娶媳妇。
王庆有的不成器早年名声就不好,因此没人给说媒,郑招弟、王翰文张罗着给王庆有说媳妇。
邻村地主家有个大龄的麻子闺女找不到婆家,急切中的王庆有居然同意,1946年,二十岁的王庆有与二十四岁的赵桂芝结婚。
第十五集
1947年,王庆有的大儿子王信出世。
王秀英带两岁的四儿,王兰英带两岁的女儿回娘家给侄子庆生。
喜宴中郑招弟、李小焕穿上王秀英、王兰英给买的衣服,在一片庄稼人的服饰中鹤立鸡群,博得乡亲们的一致赞扬和羡慕。
虽然郑招弟在给城里所送的粮食中截留一些细粮留给大儿大儿媳妇吃,可大儿大儿媳妇还是怨声载道的有意见,无奈中郑招弟只好沉默。
朋友赵天明毕业后去北平教书。
张文亭在上钢琴课时,听吴老师说王双有、王连有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为了躲避叫他们买酒,他们居然不来上钢琴课了。张文亭便出钱让哥俩个继续上钢琴课。
1948年9月王双有、王连有、张文亭都毕业了,为谋生发愁。
1948年10月,张文亭为了能留下教书,签了入国民党申请书。
王双有、王连有商定:就是回家种地也不入国民党。
正要回家,没签入国民党申请书的王双有、王连有被学校留下抄写教材。
1948年11月,国民党大头目传达潜伏计划,小头目报计划领走活动资金,
张文亭被任命为唐山市路北区国民党区党部组织委员。
第十六集
国民党兵荒马乱,郑招弟跟着王翰文、韩鹏举藏猪藏粮。
1948年底唐山解放。
已经去北平教书朋友赵天明又回到学校找到王双有、王连有,介绍王双有去北平教书,临行送王连有小提琴解寂寞等机会。
1948年12月12日唐山解放。
张文亭去军代表处自首,被允许继续教书。
王秀英的大儿子突然失踪,急坏了王秀英一家。
王兰英叫丈夫带着自己的大儿子、二儿子、王秀英的二儿子去寻找,找不到别回来。
到处都是欢乐的人群,四个人找遍四处也没找到,跟人打听一个学生的下落,都回答千军万马中学生多的是,便追着南下的人流追到长江边上也没找到。
无奈王兰英的丈夫回到家,可王兰英一见没找到人,任丈夫怎么求饶也不让丈夫进家门,执意要丈夫还去找,找来再进家。
1948年年底,王连有经同学介绍到天津塘沽教书。
第十七集
1949年1月17日塘沽解放。
王连有介绍张文亭到塘沽八中教书。
1949年唐山土改,王翰文虽然有三十四亩地,有雇工,但自己参加劳动,所以被定为富农成分,大儿子王庆有因为从来不劳作差点被定为地主,是因为没分家才被定为富农,两处房产被分走一处,土地分走一半,牛车马车船分为共有,十家轮养。
斗地主富农,土改工作队要贫雇农揭发地主富农,王翰文快要吓破了胆,忐忑不安,韩鹏举证明王翰文在抗战期间曾养伤员藏武工队,贫雇农证明王翰文仁义没有罪恶,王翰文又被定为表现好的富农。
王庆有搬到王翰文的対屋,与王翰文合住一个宅子。
夜晚,王翰文庆幸,感谢郑招弟救了自己,要不是当年郑招弟拒收乡亲们的财物留下好名声,这会儿的批斗大会,斗也会斗死。
郑招弟担心被定了富农,怕以后的日子不好过。王翰文却很知足,定了富农只是损失了财产,人并没受损,还有一半土地,有了人,有了土地会有一切。
王庆有也庆幸,庆幸没分家,要是分了家,肯定被定为地主。
第十八集
虽然王庆有、赵桂芝不敢在形式上公然提出分家,但在内心以及实际行动中,却处处与公婆小叔子分着过,甚至一草一木一滴水都划分的清清楚楚。
原来韩鹏举的两个闺女是中共地下党员,1949年年底,韩鹏举的两个闺女带着两个孙子孙女来看韩鹏举,要接韩鹏举回去。虽然郑招弟与王翰文对留放韩鹏举的态度截然不同,但韩鹏举看到儿孙的幸福,也就放了心,不忍再打扰女儿,坚决不回去。
王秀英的大儿张云给家里来信,当年是随军南下,如今是在湖南管全省煤矿,一家人传递着喜悦。
在北京教书的王双有和在天津塘沽教书的王连有给老家背来小米,给韩鹏举带来糕点拜谢韩鹏举。
郑招弟收存起来小米舍不得吃,说小米也属于细粮。
1950年赵桂芝生了二儿子王义,郑招弟给赵桂芝送过来小米、红糖、鸡蛋,可赵桂芝私下里却埋怨说送过来的小米都要捂坏了才送人。
第十九集
1950年,性格上随王翰文不断进取、执意于解放了、新时代、教书育人得有各个新面貌、得有个新水平、得上个新台阶的王双有又进修历史课程。
1951年王连有被分配到马场道外国语学院进修俄语。
王连有介绍张文亭到天津太平街小学教书。
王连有、张文亭结婚,住进了张文亭父母曾打算在天津养老的房子。
王翰文对此事心安理得的无动于衷,王连有暗中着急,郑招弟力劝王翰文拿出积蓄给三儿子安家。
拿到钱的王连有高高兴兴与张文亭到天津劝业场买家具。
宽敞的房子,崭新的家具,受人尊敬的职业,给人带来尊严,邻居们看到王连有、张文亭幸福的一对,羡慕的张老师长王老师短的打着招呼,使人心情愉悦。
1951年王双有结识刘颖,开始谈恋爱。
1952年王连有的女儿出世了,李小焕来到给看管孩子。
第二十集
1952年1月,王双有在赵天明的推荐下当了校长,赵天明当书记,此时王双有才知道赵天明在上学时就是中共地下党员,这使俩人的朋友关系更进一步。
1952年2月,“香玉剧社”圆满完成了捐献飞机的义演,共演出178场,观众31.23万人,义演捐款达到15.2亿元旧币,相当于现在的4000多万元人民币。
村里找王翰文捐钱,王翰文想不通,抗美援朝与我有什么关系?怎么不找贫雇农捐钱,专找地主富农捐钱?王翰文找到韩鹏举发牢骚。
韩鹏举以“人民战争之论”和“落叶是树回报大地的亲吻之论”说通了王翰文。
于是,王翰文拿出箱底钱,还感觉不够,又到天津北京坐地要钱,要为抗美援朝捐飞机翅膀。
王双有手里有点为了结婚的存款,为难中去找刘颖,刘颖毅然决定推延婚期。
刘颖这关过了,可刘颖的母亲担心事情有变,刘颖说服了母亲,最后王双有拿出准备结婚的钱给了父亲。
第二十一集
1953年赵桂芝又生了女儿王珍,郑招弟给赵桂芝送过来小米、红糖、鸡蛋。
1953年王双有和刘颖结婚。
这一次,已经清了囊的王翰文没能给儿子送来钱,虽然刘颖的母亲稍有微词,但刘颖却没有埋怨半句。
王双有当年偷喝给吴老师买酒落下了馋酒的毛病,但为了供养刘颖底下的七个弟弟妹妹,就是刘颖劝也不买不喝,即便是刘颖买来了也不喝,把买来的杂碎烩菜让大家吃,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赵桂芝的妹妹嫁到唐山城里,一直没能怀孕,便找赵桂芝要将赵桂芝六岁的大儿子王信寄养,希望能引来怀孕。
王翰文不同意将自己的长子孙叫人家寄养,郑招弟以给孙子奔前程力劝王翰文,以此助人也属德行说服了王翰文,于是赵桂芝的大儿子王信便到了唐山二姨家。
至此,赵桂芝便教育子女:王翰文、郑招弟不供养咱们这一门,都是你姥家供养。
已经上到五年级的王合有要到北京投奔二哥王双有,即便是临行郑招弟嘱咐,但年轻的王合有总惹祸给人赔钱,使王双有承受不起,将王合有送回了老家。
王合有又投奔在天津的三哥王连有。
第二十二集
王连有、张文亭分别为自己的弟弟跑手续往天津办户口,结果是王连有把弟弟王合有办到天津,这自然引起王连有、张文亭两人的争持。
张文亭给小叔子王合有办到自己任职的学校上六年级,王合有总惹事,张文亭是嫂子不好管,学校把王合有调到其他老师班。
1953年6月张文亭怀孕,一大家子希望是个小子。
张文亭的女儿王静跟李小焕到了老家,与李小焕、王淑英住厢屋。
1954年4月,王双有、王连有同时在四月有了儿子,两个家庭充满了欢乐。
1956年施行工资制,王双有、王连有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个春节过年回家带来了糕点,郑招弟打开糕点包后,儿孙们都围上来,郑招弟第一个叫王庆有的二儿子给赵桂芝拿糕点送去,赵桂芝不要,挑理说供王双有、王连有上学也有她一份,也应享受整包的糕点孝敬。
对此,虽然王翰文有满腹牢骚,可郑招弟始终保持沉默。
1957年6月,王合有初中毕业了,王合有看着同学勇于报名参军,红了眼要入伍当坦克兵,可因为富农出身,政审没通过,悲观的王合有为减轻三哥的经济负担,毅然决定不上高中上半工半读。
第二十三集
一九五七年六月刘颖被批准入党,王双有也要求进步,向赵天明提出要入党的要求。
一九五七年七月开始了反右派运动,王双有在一次校务工作会议上,开诚布公地对赵天明提出不满的意见,被曾挨过自己批评的人往上级汇报说王双有攻击党组织,是右派行为。
上级派工作组下来调查,赵天明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王双有在校务工作会议上是对工作上确实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不满,可王双有还是被定为右派,被下放到房山县教书,赵天明只能自责,其他无能为力。
王双有艰辛地骑自行车到天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弟弟王连有少说话,不要得罪人。
王双有每周骑自行车往返于房山县与北京市区之间,甚是劳苦。
过年回老家,王双有又来拜见韩鹏举,韩鹏举得知王双有的挫折,一是讲解“过人关”的道理,二是鼓励王双有,在哪跌倒在哪爬起来,不丢信念,重新振作,重新做人。
第二十四集
一九五八年八月成立人民公社。
九月深翻土地改造水洼地,十月种小麦,11月开始挖沟挖河,到转年的雨季,大水流进了沟河,原来的水洼地一片麦田,麦子获得大丰收,一下子体现到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体现到了是国家的投入使农民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命运。也使一向抱怨命抱怨神的李小焕,在接连吃到白面后,也体会到了土地是命、党是神。
一九五九年清理阶级队伍,张文亭被下放到天津郊区韩家墅棉毛加工厂,虽然都在天津,可一个市里一个郊区,张文亭坚持认真改造,住厂不回家,王连有、张文亭过起了两地生活。
一九五九年王合有半工半读毕业,被分配到天津拖拉机厂。为钻研技术,王合有主动跟一个技术高超的右派学徒,为学技术认头吃苦受累,认头冒危险,被青年女工王少华欣赏,俩人交往的火热。
一九六一年王淑英跟同村的刘明俊自由恋爱。
郑招弟原想也把小女儿嫁到市里,可新社会没有了保媒拉线的职业,找王秀英、王兰英给妹妹找个合适人家,可受户籍限制总没有机会,王淑英跟同村的刘明俊自由恋爱自然遭到郑招弟的反对。
第二十五集
郑招弟的反对没挡住王淑英和刘明俊的自由恋爱,王淑英偷着与刘明俊去乡里结婚登记。
一心想过好日子的刘明俊登了记就闹着分家,可分家只得一个水桶、一个水壶、一条被、一个枕头、一个板凳、一把铁锨。
刘明俊找大队借钱要盖房,郑招弟打发四儿子王广有去给帮工,一再嘱咐四儿子刘明俊家困难,不要在刘明俊那吃饭,晌午晚上回家来吃饭。
刘明俊的房子盖起来了,就张罗着结婚。
郑招弟也同样按照给王秀英、王兰英的标准给亲生闺女王淑英送上一份陪嫁。
1961年张文亭被分配到天津铝品厂。
1961年,王连有的岳父想吃螃蟹来天津,王连有给买完海螃蟹买河螃蟹。
1963年王合有、王少华结婚。
1964年天津拖拉机厂迁厂到贵阳,王合有因技术出色被留北京内燃机总厂。安好了家,王合有的媳妇力邀婆婆到北京来住分享幸福快乐。
1964年冬天王连有为了教育、培养孩子得孝顺老人,为了满足岳父想吃葡萄的愿望,叫儿子四处去寻买,虽然如此,张文亭也心疼如此使唤才十岁的儿子。
1965年王庆有的大儿王信毕业被分配到承德选矿厂。
第二十六集
1965年王翰文真的老了,不能下地干活了,自家园子的那小片地也经营不了了,家里只剩四儿子王广有一个劳力,在队里的存帐开始锐减。
王庆有的不成器早年名声就不好,因此没人给说媒,郑招弟、王翰文张罗着给王庆有说媳妇。
邻村地主家有个大龄的麻子闺女找不到婆家,急切中的王庆有居然同意,1946年,二十岁的王庆有与二十四岁的赵桂芝结婚。
第十五集
1947年,王庆有的大儿子王信出世。
王秀英带两岁的四儿,王兰英带两岁的女儿回娘家给侄子庆生。
喜宴中郑招弟、李小焕穿上王秀英、王兰英给买的衣服,在一片庄稼人的服饰中鹤立鸡群,博得乡亲们的一致赞扬和羡慕。
虽然郑招弟在给城里所送的粮食中截留一些细粮留给大儿大儿媳妇吃,可大儿大儿媳妇还是怨声载道的有意见,无奈中郑招弟只好沉默。
朋友赵天明毕业后去北平教书。
张文亭在上钢琴课时,听吴老师说王双有、王连有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为了躲避叫他们买酒,他们居然不来上钢琴课了。张文亭便出钱让哥俩个继续上钢琴课。
1948年9月王双有、王连有、张文亭都毕业了,为谋生发愁。
1948年10月,张文亭为了能留下教书,签了入国民党申请书。
王双有、王连有商定:就是回家种地也不入国民党。
正要回家,没签入国民党申请书的王双有、王连有被学校留下抄写教材。
1948年11月,国民党大头目传达潜伏计划,小头目报计划领走活动资金,
张文亭被任命为唐山市路北区国民党区党部组织委员。
第十六集
国民党兵荒马乱,郑招弟跟着王翰文、韩鹏举藏猪藏粮。
1948年底唐山解放。
已经去北平教书朋友赵天明又回到学校找到王双有、王连有,介绍王双有去北平教书,临行送王连有小提琴解寂寞等机会。
1948年12月12日唐山解放。
张文亭去军代表处自首,被允许继续教书。
王秀英的大儿子突然失踪,急坏了王秀英一家。
王兰英叫丈夫带着自己的大儿子、二儿子、王秀英的二儿子去寻找,找不到别回来。
到处都是欢乐的人群,四个人找遍四处也没找到,跟人打听一个学生的下落,都回答千军万马中学生多的是,便追着南下的人流追到长江边上也没找到。
无奈王兰英的丈夫回到家,可王兰英一见没找到人,任丈夫怎么求饶也不让丈夫进家门,执意要丈夫还去找,找来再进家。
1948年年底,王连有经同学介绍到天津塘沽教书。
第十七集
1949年1月17日塘沽解放。
王连有介绍张文亭到塘沽八中教书。
1949年唐山土改,王翰文虽然有三十四亩地,有雇工,但自己参加劳动,所以被定为富农成分,大儿子王庆有因为从来不劳作差点被定为地主,是因为没分家才被定为富农,两处房产被分走一处,土地分走一半,牛车马车船分为共有,十家轮养。
斗地主富农,土改工作队要贫雇农揭发地主富农,王翰文快要吓破了胆,忐忑不安,韩鹏举证明王翰文在抗战期间曾养伤员藏武工队,贫雇农证明王翰文仁义没有罪恶,王翰文又被定为表现好的富农。
王庆有搬到王翰文的対屋,与王翰文合住一个宅子。
夜晚,王翰文庆幸,感谢郑招弟救了自己,要不是当年郑招弟拒收乡亲们的财物留下好名声,这会儿的批斗大会,斗也会斗死。
郑招弟担心被定了富农,怕以后的日子不好过。王翰文却很知足,定了富农只是损失了财产,人并没受损,还有一半土地,有了人,有了土地会有一切。
王庆有也庆幸,庆幸没分家,要是分了家,肯定被定为地主。
第十八集
虽然王庆有、赵桂芝不敢在形式上公然提出分家,但在内心以及实际行动中,却处处与公婆小叔子分着过,甚至一草一木一滴水都划分的清清楚楚。
原来韩鹏举的两个闺女是中共地下党员,1949年年底,韩鹏举的两个闺女带着两个孙子孙女来看韩鹏举,要接韩鹏举回去。虽然郑招弟与王翰文对留放韩鹏举的态度截然不同,但韩鹏举看到儿孙的幸福,也就放了心,不忍再打扰女儿,坚决不回去。
王秀英的大儿张云给家里来信,当年是随军南下,如今是在湖南管全省煤矿,一家人传递着喜悦。
在北京教书的王双有和在天津塘沽教书的王连有给老家背来小米,给韩鹏举带来糕点拜谢韩鹏举。
郑招弟收存起来小米舍不得吃,说小米也属于细粮。
1950年赵桂芝生了二儿子王义,郑招弟给赵桂芝送过来小米、红糖、鸡蛋,可赵桂芝私下里却埋怨说送过来的小米都要捂坏了才送人。
第十九集
1950年,性格上随王翰文不断进取、执意于解放了、新时代、教书育人得有各个新面貌、得有个新水平、得上个新台阶的王双有又进修历史课程。
1951年王连有被分配到马场道外国语学院进修俄语。
王连有介绍张文亭到天津太平街小学教书。
王连有、张文亭结婚,住进了张文亭父母曾打算在天津养老的房子。
王翰文对此事心安理得的无动于衷,王连有暗中着急,郑招弟力劝王翰文拿出积蓄给三儿子安家。
拿到钱的王连有高高兴兴与张文亭到天津劝业场买家具。
宽敞的房子,崭新的家具,受人尊敬的职业,给人带来尊严,邻居们看到王连有、张文亭幸福的一对,羡慕的张老师长王老师短的打着招呼,使人心情愉悦。
1951年王双有结识刘颖,开始谈恋爱。
1952年王连有的女儿出世了,李小焕来到给看管孩子。
第二十集
1952年1月,王双有在赵天明的推荐下当了校长,赵天明当书记,此时王双有才知道赵天明在上学时就是中共地下党员,这使俩人的朋友关系更进一步。
1952年2月,“香玉剧社”圆满完成了捐献飞机的义演,共演出178场,观众31.23万人,义演捐款达到15.2亿元旧币,相当于现在的4000多万元人民币。
村里找王翰文捐钱,王翰文想不通,抗美援朝与我有什么关系?怎么不找贫雇农捐钱,专找地主富农捐钱?王翰文找到韩鹏举发牢骚。
韩鹏举以“人民战争之论”和“落叶是树回报大地的亲吻之论”说通了王翰文。
于是,王翰文拿出箱底钱,还感觉不够,又到天津北京坐地要钱,要为抗美援朝捐飞机翅膀。
王双有手里有点为了结婚的存款,为难中去找刘颖,刘颖毅然决定推延婚期。
刘颖这关过了,可刘颖的母亲担心事情有变,刘颖说服了母亲,最后王双有拿出准备结婚的钱给了父亲。
第二十一集
1953年赵桂芝又生了女儿王珍,郑招弟给赵桂芝送过来小米、红糖、鸡蛋。
1953年王双有和刘颖结婚。
这一次,已经清了囊的王翰文没能给儿子送来钱,虽然刘颖的母亲稍有微词,但刘颖却没有埋怨半句。
王双有当年偷喝给吴老师买酒落下了馋酒的毛病,但为了供养刘颖底下的七个弟弟妹妹,就是刘颖劝也不买不喝,即便是刘颖买来了也不喝,把买来的杂碎烩菜让大家吃,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赵桂芝的妹妹嫁到唐山城里,一直没能怀孕,便找赵桂芝要将赵桂芝六岁的大儿子王信寄养,希望能引来怀孕。
王翰文不同意将自己的长子孙叫人家寄养,郑招弟以给孙子奔前程力劝王翰文,以此助人也属德行说服了王翰文,于是赵桂芝的大儿子王信便到了唐山二姨家。
至此,赵桂芝便教育子女:王翰文、郑招弟不供养咱们这一门,都是你姥家供养。
已经上到五年级的王合有要到北京投奔二哥王双有,即便是临行郑招弟嘱咐,但年轻的王合有总惹祸给人赔钱,使王双有承受不起,将王合有送回了老家。
王合有又投奔在天津的三哥王连有。
第二十二集
王连有、张文亭分别为自己的弟弟跑手续往天津办户口,结果是王连有把弟弟王合有办到天津,这自然引起王连有、张文亭两人的争持。
张文亭给小叔子王合有办到自己任职的学校上六年级,王合有总惹事,张文亭是嫂子不好管,学校把王合有调到其他老师班。
1953年6月张文亭怀孕,一大家子希望是个小子。
张文亭的女儿王静跟李小焕到了老家,与李小焕、王淑英住厢屋。
1954年4月,王双有、王连有同时在四月有了儿子,两个家庭充满了欢乐。
1956年施行工资制,王双有、王连有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个春节过年回家带来了糕点,郑招弟打开糕点包后,儿孙们都围上来,郑招弟第一个叫王庆有的二儿子给赵桂芝拿糕点送去,赵桂芝不要,挑理说供王双有、王连有上学也有她一份,也应享受整包的糕点孝敬。
对此,虽然王翰文有满腹牢骚,可郑招弟始终保持沉默。
1957年6月,王合有初中毕业了,王合有看着同学勇于报名参军,红了眼要入伍当坦克兵,可因为富农出身,政审没通过,悲观的王合有为减轻三哥的经济负担,毅然决定不上高中上半工半读。
第二十三集
一九五七年六月刘颖被批准入党,王双有也要求进步,向赵天明提出要入党的要求。
一九五七年七月开始了反右派运动,王双有在一次校务工作会议上,开诚布公地对赵天明提出不满的意见,被曾挨过自己批评的人往上级汇报说王双有攻击党组织,是右派行为。
上级派工作组下来调查,赵天明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王双有在校务工作会议上是对工作上确实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不满,可王双有还是被定为右派,被下放到房山县教书,赵天明只能自责,其他无能为力。
王双有艰辛地骑自行车到天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弟弟王连有少说话,不要得罪人。
王双有每周骑自行车往返于房山县与北京市区之间,甚是劳苦。
过年回老家,王双有又来拜见韩鹏举,韩鹏举得知王双有的挫折,一是讲解“过人关”的道理,二是鼓励王双有,在哪跌倒在哪爬起来,不丢信念,重新振作,重新做人。
第二十四集
一九五八年八月成立人民公社。
九月深翻土地改造水洼地,十月种小麦,11月开始挖沟挖河,到转年的雨季,大水流进了沟河,原来的水洼地一片麦田,麦子获得大丰收,一下子体现到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体现到了是国家的投入使农民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命运。也使一向抱怨命抱怨神的李小焕,在接连吃到白面后,也体会到了土地是命、党是神。
一九五九年清理阶级队伍,张文亭被下放到天津郊区韩家墅棉毛加工厂,虽然都在天津,可一个市里一个郊区,张文亭坚持认真改造,住厂不回家,王连有、张文亭过起了两地生活。
一九五九年王合有半工半读毕业,被分配到天津拖拉机厂。为钻研技术,王合有主动跟一个技术高超的右派学徒,为学技术认头吃苦受累,认头冒危险,被青年女工王少华欣赏,俩人交往的火热。
一九六一年王淑英跟同村的刘明俊自由恋爱。
郑招弟原想也把小女儿嫁到市里,可新社会没有了保媒拉线的职业,找王秀英、王兰英给妹妹找个合适人家,可受户籍限制总没有机会,王淑英跟同村的刘明俊自由恋爱自然遭到郑招弟的反对。
第二十五集
郑招弟的反对没挡住王淑英和刘明俊的自由恋爱,王淑英偷着与刘明俊去乡里结婚登记。
一心想过好日子的刘明俊登了记就闹着分家,可分家只得一个水桶、一个水壶、一条被、一个枕头、一个板凳、一把铁锨。
刘明俊找大队借钱要盖房,郑招弟打发四儿子王广有去给帮工,一再嘱咐四儿子刘明俊家困难,不要在刘明俊那吃饭,晌午晚上回家来吃饭。
刘明俊的房子盖起来了,就张罗着结婚。
郑招弟也同样按照给王秀英、王兰英的标准给亲生闺女王淑英送上一份陪嫁。
1961年张文亭被分配到天津铝品厂。
1961年,王连有的岳父想吃螃蟹来天津,王连有给买完海螃蟹买河螃蟹。
1963年王合有、王少华结婚。
1964年天津拖拉机厂迁厂到贵阳,王合有因技术出色被留北京内燃机总厂。安好了家,王合有的媳妇力邀婆婆到北京来住分享幸福快乐。
1964年冬天王连有为了教育、培养孩子得孝顺老人,为了满足岳父想吃葡萄的愿望,叫儿子四处去寻买,虽然如此,张文亭也心疼如此使唤才十岁的儿子。
1965年王庆有的大儿王信毕业被分配到承德选矿厂。
第二十六集
1965年王翰文真的老了,不能下地干活了,自家园子的那小片地也经营不了了,家里只剩四儿子王广有一个劳力,在队里的存帐开始锐减。
阅读剧本正文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