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1797
成片时长:每集约35分钟
阅读:8208
发表:2021/1/25
20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民国十八年》第1-3集
免费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一集 抗税风暴
1 日 外
(空镜) 庆阳县城南城楼,和文笔峰宝塔遥相呼应。城东高大浑厚的山顶上,埋着周祖不窋坟。建有周祖大殿。
(画外音):明代进士有诗曰:庆阳亦是先王地,城对东山不窋坟。
2 日 外
陈珪璋家高大的门楼。门楣上写着“耕读传家”四个大字。
陈珪璋坐在房内的椅子上,懒洋洋地伸腰举手打呵欠。
弟弟玉璋进门(低声):哥哥,父亲叫你!
陈珪璋起身向父亲房间走去。
3 日 内
住在上房的父亲陈杰,戴着用绸缎做成的瓜皮小帽,手背在后面,生气地来回在地上踱步。
陈珪璋恭恭敬敬地垂手而立。
陈杰(训斥):叫你念书,你念了个半拉子回家不去了。不去也行。咱们家还有几亩地,务农也可以。你又懒得下地。一天不是待在家里,就是出去和那些混混在一起游逛。你说,你还能顶得起先人项圈吗!
陈珪璋像一桩面一样,定定站着。
陈杰(叹气,又坐在椅子上):你不管我们老的,你总该考虑你的娃娃吧!你说,你打算干啥?
陈珪璋也不回话,还是定定站立着。
4 日 陈家院内
弟弟玉璋在门外偷听。
5 庆阳县城 日 外
陳珪璋和几个哥们玩赌到下午回家,见民团团总谭世麟站在街道,想绕过走,被谭世麟看见。
谭世麟:过来,大少爷!
陈珪璋迟疑了一下,又乖乖地走到谭世麟跟前。
谭世麟(训话):你这个娃娃,年轻轻的,荒废正经,沾染恶习,城里人都笑话,你知道吗?
陈珪璋规矩地站着,一句话也没。
谭世麟(稍停):你知道你是谁家少爷?你二叔父陈俊是光绪辛卯科武举人,你父亲陈杰是光绪甲午科武举人。你们陈家都是有功名的家庭,怎么能世你这么个浪荡子!
谭世麟(稍停):今天我要警告你,只要我谭世麟往什字一站,全城人都静悄悄的。你父亲把你没办法,我有办法!
陈珪璋见谭世麟不再说话,又跑到远处站着看的几个哥们中间,我行我素,并不介意。
6 陈家院内 日
陈珪璋从外游逛回家,见父亲陈杰站在院里正在等他。
陈珪璋(小心上前):大,有啥事吗?
陈杰:我给你李子良叔说好了,你明天到“恒义兴”商号当相公(店员)去。今天准备一下,明天早上就去。
7 庆阳县城 日 外
“恒义兴”商号下的店铺里,三三两两的人出出进进,有看货的,有买货的。有一姓钱的老汉,挑陶瓷罐。钱老汉将这个敲一敲,把那个打一打,再用耳朵仔细听音,终于挑好一个没有破音的罐子。
钱老汉:陈相公,这个罐多少钱?
陈珪璋:五元。
钱老汉:能不能再便宜点。
陈珪璋:不行,这是李掌柜定的。
钱老汉在身上寻钱。
钱老汉(对陳珪璋):哎呦,咋办?寻来寻去,身上只有三块钱,剩的钱我回去给你送来,行不行?
陈珪璋(犹豫):也行。回去一定要送来。
钱老汉走后,又进来平时和他游玩的青年人李福禄。
李福禄:好阔啊!当相公了!
陈珪璋:阔啥?老父亲整天嚷着,只好出来给人站店。
李福禄:在一块玩耍的几个弟兄,都嚷着,这几天不见你玩了。
陈珪璋:我也没办法,有啥办法呢!
李福禄:有筷子吗?
陈珪璋:有。
陈珪璋将捆在一起的一把筷子,共10双,取给李福禄。
李福禄(在身上摸):哎哟,我没带钱?
陈珪璋:不要紧,下次给也行。
8 店铺内 日
李掌柜和陳珪璋算账,卖的货和收的钱不符。李掌柜敲着算盘,算了一次又一次》
李掌柜(向陳珪璋):嗯——咋搞的?卖的货和收的钱不符?
陈珪璋不说话。
李掌柜(疑惑地):你花了?
陈珪璋(停了一会):钱背锅欠了二元钱,李福禄买了一把筷子没给钱,还有——
李掌柜(沉思):这不行,像你这样,不赚钱,把本都亏完了。(稍停)明天你就不站柜台了。外面有些欠账,你去讨账吧!
9 县城郊区 日 外
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城墙下的东河湾,有女人在河边洗衣服,不断用棒槌敲打,发出砰砰梆梆的敲打声。
远处陈珪璋走来。
洗衣女(看见陈珪璋):陈家大少爷,这么早你跑这干啥?
陈珪璋:噢!大嫂。我到虎娃家给李掌柜要笔账。
陈珪璋走到河边,小心地走上独木桥,一摇一摆,踩着一根木头过河。
洗衣女(叮咛地):大少爷,小心,虎娃家有狗呢!
10 日 外
陈珪璋过了独木桥,来到周祖陵山下的药王洞,还未走近,狗就开始叫了。
陈珪璋(远远地):虎娃!虎娃!
钱老汉(从院内出来):哦,陈家大少爷!快进!快进!
狗不叫了,摇起了尾巴。
11 窑庄 院内 日
这是一处靠山挖出的土窑庄,没有大门。进到院内,只有两孔不大的小窑洞。一老妇手里拿着卷好的麦草走出来。
老妇(向钱老汉):打个火。
钱老汉取下挂在肩膀上的烟锅和火镰,又掏出一个荷包,在里面撕了一点处理过的棉花,把棉花压在火石上,用铁火镰敲打了几下火石,冒出火花,点燃棉花。老妇人将手中的麦草分开,夹上点着的棉花,摔了几下,麦草开始冒烟,再一摔,出现火苗。妇人赶紧拿到厨房生火去了。
陈珪璋(站着):李掌柜叫我来要上次的钱。
钱老汉(头勾下,又抬起):唉——你看,连一匣洋火都买不起。 你回去给李掌柜说一下,再等几天,我把这头猪卖了,马上就送来。
钱老汉用手指了一下躺在院里的猪,表示他的话有着落。
陈珪璋顺着老汉手指的地方看,侧面一个小窑窑里卧着一头并不肥胖的猪。
陈珪璋(不情愿地):嗯——这——那我过几天再来吧!
12 庆阳县城南门 日 外
转眼到了秋天。陳珪璋总算讨回一家欠账,手里提着搭连,心里想:这下可向掌柜交差了。在街道正走,忽听有人喊他,声音有点熟,回头看,是过去一块玩赌的赵文华。便站着等。
陳珪璋(等赵文华走近):啥事把你愁成这样,哭丧着脸。
赵文华:母亲已病了几个月,花钱就像扬麦草,刚才去抓药,钱不够,药铺不给抓,说以前还有欠账。
陈珪璋(有些犯难):这——那咋办?
赵文华(无奈地):我也没办法了!
陈珪璋(沉思):嗯——
赵文华(乞求地):你能想个办法吗?
陈珪璋(摸着手里的钱袋):不行了你先把这钱拿去用。
赵文华(推辞地):这不行,你回去咋交代?
陈珪璋:看病要紧,你先拿去用。
13 冬天 庆阳城南门外 日 天空零星飘着雪花
陈珪璋背着讨账的搭连,正准备进城门,忽被几个过去在一块游玩的青年围住。
李福禄:大少爷,好长时间没见面,想死了!
杨生海:今天难得碰在一起,咱们玩一会吧!
不容分说,几个人把陳珪璋连拉带推,翻过城墙,钻进一孔小窑洞,里面几个弟兄,正围在一起掷色子。
陈珪璋:不行!不行!我给李掌柜把钱交了再来。
陳珪璋双手紧握着搭连,硬要往出走。
赵文华(挡住):怕啥?赢了是你自己的,输了是东家的,你怕啥!
14 店铺内 夜
除夕晚上。李掌柜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很长的一根旱烟锅。陳珪璋双手垂立,像一桩子面一样呆着。
李掌柜(抽了几口烟):明天,你就不要再来了!不要把我亏完,把你们家也亏进去。
陳珪璋一句话也不说,知道自己做错了事。
15 日 外 清晨 庆阳城北郊的太和山 春暖花开
高入云端的太和山,云雾缭绕。陈杰沿着台阶往上爬。爬到山顶,看见长须老道站在外面远望。
陈杰(喘气、向老道):老神仙,不在屋内修道,站在外面看啥?
老道:(似不经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看人间鸡鸣狗吠。你不在人间享受花花世界,到我这清净之地何为?
陈杰(走近老道):无事不登三宝殿!
16 日 寺庙内
上面供着神像牌楼。放着签盒。地上有焼过的纸灰。
陈杰(放下茶杯,叹气):唉——你说我们珪璋这个儿子,到底咋办呢!
老道(不以为然地):咋办?凉拌!
陈杰(不解地):我心急如焚,你倒说凉拌?
老道:你这个大儿子,年头节常来烧香,我早就留意了!
陈杰(喝了一口茶):念书不行,经商做生意不行,又不务农,成了我的负担——
老道:珪璋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赤红脸堂,粗眉上挑,有肝胆,一身正气,是个忠义之士。你愁什么?
陈杰(叹气):唉——你哪里知道,我看是个懒汉二流子。
老道:人一生,许多事命里就注定了。但命和时运还要结合起来。鲲鹏尽管有冲天之翼,不借助风力,也飞不了十万里地。回去吧!无需多说!
17 庆阳县城 清晨 外
忽听慈云寺的大钟敲响,越响越紧。传遍全城。
18 陈家 房内 日
听见钟声 ,陈杰从椅子上忽地站起来,像一位久经杀场的老将,忽闻战马嘶鸣。他赶紧跑到院子里。
陈杰(焦急地):珪璋,慈云寺的钟无事不响,快跟我出去看,肯定有事了!
19 街道 日 外
陈珪璋跟着父亲,向南门跑去。城里大街小巷,也惊出好多人。跑到城墙往下看,围城的大约三四千人。分别打出两面旗帜,一是“秦陇复汉军分代彭赵”,一是“秦陇复汉军分代郭张”。
只听城下有人带头喊道:武昌首义,西安光复,宁州迎降,合水已克,快开城门,庆州必得。带头人喊一句,其他人随声符合,声势颇壮。
20 城墙上 日 外
陈杰还在纳闷,一清兵喘着气跑到跟前。
清兵(喘气):陈举人,知府请你!
21 知府衙门 日
陈杰和陈珪璋随清兵一同赶到知府衙门。
知府善昌(衣帽顶戴,走下堂迎接):陈举人!
1 日 外
(空镜) 庆阳县城南城楼,和文笔峰宝塔遥相呼应。城东高大浑厚的山顶上,埋着周祖不窋坟。建有周祖大殿。
(画外音):明代进士有诗曰:庆阳亦是先王地,城对东山不窋坟。
2 日 外
陈珪璋家高大的门楼。门楣上写着“耕读传家”四个大字。
陈珪璋坐在房内的椅子上,懒洋洋地伸腰举手打呵欠。
弟弟玉璋进门(低声):哥哥,父亲叫你!
陈珪璋起身向父亲房间走去。
3 日 内
住在上房的父亲陈杰,戴着用绸缎做成的瓜皮小帽,手背在后面,生气地来回在地上踱步。
陈珪璋恭恭敬敬地垂手而立。
陈杰(训斥):叫你念书,你念了个半拉子回家不去了。不去也行。咱们家还有几亩地,务农也可以。你又懒得下地。一天不是待在家里,就是出去和那些混混在一起游逛。你说,你还能顶得起先人项圈吗!
陈珪璋像一桩面一样,定定站着。
陈杰(叹气,又坐在椅子上):你不管我们老的,你总该考虑你的娃娃吧!你说,你打算干啥?
陈珪璋也不回话,还是定定站立着。
4 日 陈家院内
弟弟玉璋在门外偷听。
5 庆阳县城 日 外
陳珪璋和几个哥们玩赌到下午回家,见民团团总谭世麟站在街道,想绕过走,被谭世麟看见。
谭世麟:过来,大少爷!
陈珪璋迟疑了一下,又乖乖地走到谭世麟跟前。
谭世麟(训话):你这个娃娃,年轻轻的,荒废正经,沾染恶习,城里人都笑话,你知道吗?
陈珪璋规矩地站着,一句话也没。
谭世麟(稍停):你知道你是谁家少爷?你二叔父陈俊是光绪辛卯科武举人,你父亲陈杰是光绪甲午科武举人。你们陈家都是有功名的家庭,怎么能世你这么个浪荡子!
谭世麟(稍停):今天我要警告你,只要我谭世麟往什字一站,全城人都静悄悄的。你父亲把你没办法,我有办法!
陈珪璋见谭世麟不再说话,又跑到远处站着看的几个哥们中间,我行我素,并不介意。
6 陈家院内 日
陈珪璋从外游逛回家,见父亲陈杰站在院里正在等他。
陈珪璋(小心上前):大,有啥事吗?
陈杰:我给你李子良叔说好了,你明天到“恒义兴”商号当相公(店员)去。今天准备一下,明天早上就去。
7 庆阳县城 日 外
“恒义兴”商号下的店铺里,三三两两的人出出进进,有看货的,有买货的。有一姓钱的老汉,挑陶瓷罐。钱老汉将这个敲一敲,把那个打一打,再用耳朵仔细听音,终于挑好一个没有破音的罐子。
钱老汉:陈相公,这个罐多少钱?
陈珪璋:五元。
钱老汉:能不能再便宜点。
陈珪璋:不行,这是李掌柜定的。
钱老汉在身上寻钱。
钱老汉(对陳珪璋):哎呦,咋办?寻来寻去,身上只有三块钱,剩的钱我回去给你送来,行不行?
陈珪璋(犹豫):也行。回去一定要送来。
钱老汉走后,又进来平时和他游玩的青年人李福禄。
李福禄:好阔啊!当相公了!
陈珪璋:阔啥?老父亲整天嚷着,只好出来给人站店。
李福禄:在一块玩耍的几个弟兄,都嚷着,这几天不见你玩了。
陈珪璋:我也没办法,有啥办法呢!
李福禄:有筷子吗?
陈珪璋:有。
陈珪璋将捆在一起的一把筷子,共10双,取给李福禄。
李福禄(在身上摸):哎哟,我没带钱?
陈珪璋:不要紧,下次给也行。
8 店铺内 日
李掌柜和陳珪璋算账,卖的货和收的钱不符。李掌柜敲着算盘,算了一次又一次》
李掌柜(向陳珪璋):嗯——咋搞的?卖的货和收的钱不符?
陈珪璋不说话。
李掌柜(疑惑地):你花了?
陈珪璋(停了一会):钱背锅欠了二元钱,李福禄买了一把筷子没给钱,还有——
李掌柜(沉思):这不行,像你这样,不赚钱,把本都亏完了。(稍停)明天你就不站柜台了。外面有些欠账,你去讨账吧!
9 县城郊区 日 外
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城墙下的东河湾,有女人在河边洗衣服,不断用棒槌敲打,发出砰砰梆梆的敲打声。
远处陈珪璋走来。
洗衣女(看见陈珪璋):陈家大少爷,这么早你跑这干啥?
陈珪璋:噢!大嫂。我到虎娃家给李掌柜要笔账。
陈珪璋走到河边,小心地走上独木桥,一摇一摆,踩着一根木头过河。
洗衣女(叮咛地):大少爷,小心,虎娃家有狗呢!
10 日 外
陈珪璋过了独木桥,来到周祖陵山下的药王洞,还未走近,狗就开始叫了。
陈珪璋(远远地):虎娃!虎娃!
钱老汉(从院内出来):哦,陈家大少爷!快进!快进!
狗不叫了,摇起了尾巴。
11 窑庄 院内 日
这是一处靠山挖出的土窑庄,没有大门。进到院内,只有两孔不大的小窑洞。一老妇手里拿着卷好的麦草走出来。
老妇(向钱老汉):打个火。
钱老汉取下挂在肩膀上的烟锅和火镰,又掏出一个荷包,在里面撕了一点处理过的棉花,把棉花压在火石上,用铁火镰敲打了几下火石,冒出火花,点燃棉花。老妇人将手中的麦草分开,夹上点着的棉花,摔了几下,麦草开始冒烟,再一摔,出现火苗。妇人赶紧拿到厨房生火去了。
陈珪璋(站着):李掌柜叫我来要上次的钱。
钱老汉(头勾下,又抬起):唉——你看,连一匣洋火都买不起。 你回去给李掌柜说一下,再等几天,我把这头猪卖了,马上就送来。
钱老汉用手指了一下躺在院里的猪,表示他的话有着落。
陈珪璋顺着老汉手指的地方看,侧面一个小窑窑里卧着一头并不肥胖的猪。
陈珪璋(不情愿地):嗯——这——那我过几天再来吧!
12 庆阳县城南门 日 外
转眼到了秋天。陳珪璋总算讨回一家欠账,手里提着搭连,心里想:这下可向掌柜交差了。在街道正走,忽听有人喊他,声音有点熟,回头看,是过去一块玩赌的赵文华。便站着等。
陳珪璋(等赵文华走近):啥事把你愁成这样,哭丧着脸。
赵文华:母亲已病了几个月,花钱就像扬麦草,刚才去抓药,钱不够,药铺不给抓,说以前还有欠账。
陈珪璋(有些犯难):这——那咋办?
赵文华(无奈地):我也没办法了!
陈珪璋(沉思):嗯——
赵文华(乞求地):你能想个办法吗?
陈珪璋(摸着手里的钱袋):不行了你先把这钱拿去用。
赵文华(推辞地):这不行,你回去咋交代?
陈珪璋:看病要紧,你先拿去用。
13 冬天 庆阳城南门外 日 天空零星飘着雪花
陈珪璋背着讨账的搭连,正准备进城门,忽被几个过去在一块游玩的青年围住。
李福禄:大少爷,好长时间没见面,想死了!
杨生海:今天难得碰在一起,咱们玩一会吧!
不容分说,几个人把陳珪璋连拉带推,翻过城墙,钻进一孔小窑洞,里面几个弟兄,正围在一起掷色子。
陈珪璋:不行!不行!我给李掌柜把钱交了再来。
陳珪璋双手紧握着搭连,硬要往出走。
赵文华(挡住):怕啥?赢了是你自己的,输了是东家的,你怕啥!
14 店铺内 夜
除夕晚上。李掌柜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很长的一根旱烟锅。陳珪璋双手垂立,像一桩子面一样呆着。
李掌柜(抽了几口烟):明天,你就不要再来了!不要把我亏完,把你们家也亏进去。
陳珪璋一句话也不说,知道自己做错了事。
15 日 外 清晨 庆阳城北郊的太和山 春暖花开
高入云端的太和山,云雾缭绕。陈杰沿着台阶往上爬。爬到山顶,看见长须老道站在外面远望。
陈杰(喘气、向老道):老神仙,不在屋内修道,站在外面看啥?
老道:(似不经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看人间鸡鸣狗吠。你不在人间享受花花世界,到我这清净之地何为?
陈杰(走近老道):无事不登三宝殿!
16 日 寺庙内
上面供着神像牌楼。放着签盒。地上有焼过的纸灰。
陈杰(放下茶杯,叹气):唉——你说我们珪璋这个儿子,到底咋办呢!
老道(不以为然地):咋办?凉拌!
陈杰(不解地):我心急如焚,你倒说凉拌?
老道:你这个大儿子,年头节常来烧香,我早就留意了!
陈杰(喝了一口茶):念书不行,经商做生意不行,又不务农,成了我的负担——
老道:珪璋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赤红脸堂,粗眉上挑,有肝胆,一身正气,是个忠义之士。你愁什么?
陈杰(叹气):唉——你哪里知道,我看是个懒汉二流子。
老道:人一生,许多事命里就注定了。但命和时运还要结合起来。鲲鹏尽管有冲天之翼,不借助风力,也飞不了十万里地。回去吧!无需多说!
17 庆阳县城 清晨 外
忽听慈云寺的大钟敲响,越响越紧。传遍全城。
18 陈家 房内 日
听见钟声 ,陈杰从椅子上忽地站起来,像一位久经杀场的老将,忽闻战马嘶鸣。他赶紧跑到院子里。
陈杰(焦急地):珪璋,慈云寺的钟无事不响,快跟我出去看,肯定有事了!
19 街道 日 外
陈珪璋跟着父亲,向南门跑去。城里大街小巷,也惊出好多人。跑到城墙往下看,围城的大约三四千人。分别打出两面旗帜,一是“秦陇复汉军分代彭赵”,一是“秦陇复汉军分代郭张”。
只听城下有人带头喊道:武昌首义,西安光复,宁州迎降,合水已克,快开城门,庆州必得。带头人喊一句,其他人随声符合,声势颇壮。
20 城墙上 日 外
陈杰还在纳闷,一清兵喘着气跑到跟前。
清兵(喘气):陈举人,知府请你!
21 知府衙门 日
陈杰和陈珪璋随清兵一同赶到知府衙门。
知府善昌(衣帽顶戴,走下堂迎接):陈举人!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