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0416
成片时长:约135分钟
阅读:8133
发表:2022/2/4 修改:2022/7/21
主旋律
电影剧本
孤山傲梅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缺角的纸,接着看见纸上的字是“调动申请”。然后出现看申请的校长,以及站在校长办公桌前的张桂梅。校长放下纸。
校长:小张,你的申请连接收学校都没有,这个我们怎么批啊?
张桂梅:校长,我只要能调离这个学校就可以,去哪里都行。
校长: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也可以帮你打听哪里缺人。我的意思是……你也知道,咱们学校还是很不错的,有人想进都进不来,你要走,又没有找好去处,恐怕不会如意。
张桂梅:校长,我就是想到艰苦的地方去,越艰苦越好,当初我就是支边来的云南。我只求校长帮我打听一下,放我走,我就感激不尽了。
校长看看张桂梅,又低头看看申请,无语摇头。
64、张桂梅宿舍。 日。内
张桂梅收拾东西,地上放在两个大包,其中有一个大包敞开着口,地上散落着她扔下的不能带走的东西,张桂梅每从柜子里拿出一样东西,权衡一下,或扔或塞包里。她抱出一摞丈夫的衣物,放在床上,一件件翻看,最后翻到那件毛背心,捧在手里,把脸埋进毛衣里。停了一会,她把毛衣和一摞丈夫的衣物装进一个袋子再放进包里。张桂梅把包拉上,她坐在只有床板的床上,环顾四周,又眺望窗外。
张桂梅:(内心独白)这一走,不知道什么能回来,还是去跟三姐道个别吧。
65、路口。日。外
三岔路口,右边一条标志是车站,张桂梅犹豫,她停留一下,选择走另一条,她来到自己原来的房子,一个二层小楼。她偷偷打量着院子,试图透过窗户看看屋里的景致,拉着已经长高的玫瑰花丛的叶子。这时屋子的女主人出来,大声招呼孩子,张桂梅慌忙逃走。
66、三姐家。 日。内
张三姐(边理菜边埋怨):华坪!你知不知道那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那里的人连汉语都不会说的!
张三姐:你也要为自己的将来打算打算,你才三十多岁,连个孩子都没有,去那里我看你这辈子也别想成家了。
张桂梅姐夫也难得地在帮忙做饭,示意妻子不要说了。
张桂梅:(小声)我也没打算再成家。
张三姐:我把你带到这里,你混成现在这样,我怎么向你哥哥姐姐交代,特别是你大哥,他那么宠你,当年他就反对你跟我过来,让你跟着他,你坚持要来,他还是亲自送你来了,又不顾颜面求人把你留在支部。你倒好,现在却要跑到深山老林里去。别说你哥,将来我死了去见爹妈我都没法交代。
张桂梅:我自己的事自己负责,我要你跟谁交代。
姐夫:桂梅,不是这样,你姐也是为你好,你想换个环境,也该先跟你哥你姐商量一下。咱们想想办法,你还回子弟校来教书也是很好的,又能相互照应。
张桂梅:我才不回这里呢,好马不吃回头草。
张三姐:哦,你是好马,你要强。我看你这就是逃避,你就是个逃兵!
姐夫:好了,事情现在已经这样了,桂梅就去散散心,过两年再调回来就是了。
张三姐把剥了皮的莴笋往“哐”地一声盆里一扔,莴笋断成两截。
张三姐:调回来?哪儿那么容易?你当学校是她开的?!
67、华坪一中校门。 日。外
华坪一中校门内,陆续走着穿着破旧的学生和家长。
68、初一、三班教室。日。内
初一三班教室门牌,教室很破旧,一排学生家长拖着乱七八糟的行李带着孩子在排队报名,张桂梅填写资料,然后把收据给家长。下一个家长,一个四十多岁局促的男人,张桂梅看看他的脚下,一个脏破的蛇皮袋放在地上,一卷旧纸板,旁边是更加局促的一个女孩,男人有些哆嗦地拿出一堆角票和硬币放在桌上,张桂梅看看报名表,又看看后面的队伍。
张桂梅:你是——郑福英的家长,这个钱我待会再清点吧,收据我开给孩子。你跟他们一起在旁边等等,一会再带你们去寝室。
郑福英家长:(一面千恩万谢,话都说不利索)好好,谢谢,老师。
69、初一三班教室。傍晚。内
天色渐晚,张桂梅独自在教室的灯光下,在核对把账目。她拿出郑福英父亲给的那一堆皱皱巴巴的零钱,最大不超过5毛,张桂梅神色疲惫,数了几次,每次都不一样,终于数清了。张桂梅叹叹气,
张桂梅:(自言自语):八十九块八
张桂梅记账。
(插入记账本)账本上每个学生多少都有欠费。张桂梅找到郑福英,在欠费一栏写上110.2元。
70、女生宿舍。傍晚。内
张桂梅在宿舍门口向里张望了一下,只有郑福英在。郑福英正拔下热水瓶的瓶塞,瓶里冒着热气,郑福英闻了闻。看到张老师进来,忙掩了瓶盖。
郑福英:(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老师。
郑福英站立一旁。张桂梅环视宿舍,床上叠着破旧的被子,铺着的席子或毯子也满是补丁。
张桂梅:同学们呢。
郑福英:(拘谨地)不知道,可能还在吃饭吧。
张桂梅:第一次离开家吧。
郑福英点点头。张桂梅坐在床沿。
张桂梅:郑福英,我昨天在开学动员会上说了,在学校,被子一定得叠起来,还得叠齐整。为什么你的被子没有叠。
郑福英怯懦,不回答,也不去叠被子。张桂梅掀起被子,被子下露出的是有些皱巴的几张硬纸板,张桂梅的手僵住了。
张桂梅出寝室。
一会张桂梅抱着一床毯子来到女生宿舍,郑福英坐在床沿吃饭,看见张桂梅进来,急忙把碗藏起来。张桂梅眼尖,拿出碗来看,碗里是夹生的水泡米。
张桂梅:(惊讶地)郑福英,你怎么吃生米?
郑福英:(忍不住瞟了一眼桌上的热水瓶)老师,这不是生米,我已经泡熟了。
张桂梅拿着热水瓶,从里面倒出半生不熟的水泡米。
张桂梅拉郑福英坐下。
张桂梅:孩子,怎么回事,跟老师说说吧。
郑福英:(犹豫)老师,我们家交不起伙食费,我爸让我从家里带米来,看能不能到食堂搭伙,可……,老师,没事,我用开水泡熟了能吃。
张桂梅:这怎么能吃呢,咱们到食堂去打饭。你这孩子,别跟老师犟了。
71、初一.三班教室。 日。内
张桂梅: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鉴定重要基础。中学时代,是见证我们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它主要体现在……
(画外音):报告
张桂梅看看门外,是一个男生。
张桂梅:进来。
男学生进教室往自己的座位走去。
张桂梅:陈新禄,不是说你受凉了吗,怎么来上课了?
陈新禄:老师我没事。
张桂梅走下讲台,到他座位旁,想用手试试他额头的温度。看到他的衣服裤子都是湿的。
张桂梅:你怎么衣服都打湿了呀,还不回去换去。
陈新禄不动,也不回答。
张桂梅:(有些生气地)快去!
同学甲:张老师,陈新禄没有衣服换。
张桂梅:怎么回事?
同学乙:老师,他只有这一身衣服,平时脏了都是晚上洗了第二天又穿上。昨天晚上下大雨,雨水从窗户飘进来,衣服没晾干。
张桂梅脸上吃惊复杂的表情。
72、张桂梅宿舍。 日。内
张桂梅取下箱子,打开,看着从箱子里丈夫的旧衣服,定定坐着,然后回过神,伸手取出一套秋装。
张桂梅:快把衣服换了。出门向左,走廊尽头是厕所,赶紧的,去换上,然后过来给我看看。
陈新禄不动,张桂梅推他。
陈新禄换好衣服,有些局促地站在门口,张桂梅拉他进来。
张桂梅:衣服是有些大,不过也好,你们正是长个子的时候,明年穿着就合适了。我把裤脚给你卷卷,缝几针。
张桂梅有些吃力地蹲在地上给陈新禄缝裤脚。陈新禄笔直站着,既紧张又感动。
73、教师宿舍。日。内
张桂梅拿着董校长的那件毛背心,贴在胸前。然后拉着比大小。
张桂梅来到斜对面敲同事秦莲的门。秦莲看见是张老师,忙往屋子里让,张桂梅拒绝了,拿起毛背心。秦莲硬拉她进屋。
张桂梅:秦老师,这毛衣太大了不暖和,你是个能干人,怎么能让它缩小一些呢。
秦莲:(拿起毛衣看看)这是纯毛的,用洗衣机洗或者热水烫一烫能缩水。不过呢,机洗缩水不好掌握,还容易发硬。
张桂梅(笑了笑):洗衣机咱也没有啊,咱就热水烫。
秦莲:就是热水洗也不那么好把握的,哪儿刚好缩到你要的大小啊。张老师,这是你爱人的衣物吧,我看你都送了人,也不留个念想?
张桂梅:唉,活人都顾不过来,哪里还顾得了死人哪。
秦莲:那你自己呢,你把你自己的工资都请学生吃饭了,还要借钱,自己每天吃的那点东西,就只够吊命的,你身体怎么吃得消。
(插入回忆)
74、初一。三班教室。 日。内
张桂梅(开心的):同学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同学们欢呼呐喊:周三打牙祭的日子。
张桂梅:这周轮着哪组了?
同学们相互指正报名。
张桂梅:好,今儿好好上课,下午放学我就带男生二组下馆子。
75、小餐馆。 傍晚。内
桌上七八个碗碟都空了一片狼藉。孩子们在开心聊天。张桂梅微笑着听了一会,起身结账。只见餐馆小老板拿了账目,张桂梅搜遍了包所有的夹层和衣服口袋,还是没有凑齐。
餐馆老板:没事的老师,你也是老主顾了,什么时候有了再给我就是。
张桂梅尴尬地回头看学生,几个男孩子正开心,没注意。
(回到现实)
76、教师宿舍。 日。内
张桂梅把毛衣叠好,抱在怀里,脸上的表情,有些一言难尽,有倔强,还有总问秦莲借钱的尴尬。
秦莲:一到周末,你就翻山越岭地去家访。光是郑福英家就跑了多少趟,还是没拉回来。都太穷了,救急救不了穷!
张桂梅:穷,是因为愚昧落后。读书,就是救穷!
77、山地。 日。外
张桂梅吃力地爬上了山坡。
眼前出现一座满目疮痍的土房子,墙歪歪扭扭,门也是倾斜的。屋外还有两三个小孩子在玩耍。张桂梅往屋里瞅了一眼,屋子很黑,灶台是土筑的,坑坑洼洼,连床的都没有,屋里垒着个土坯,没有席子,抹了一层泥就是床。
刘秀珍妈妈端出一条长凳放在院里。
张桂梅:我也知道咱家困难。可谁家不困难?不信你问刘秀珍,咱们班的陈新禄,那真是家徒四壁,连身换洗衣服都没有,可他父母从没有打过退堂鼓。这还有一个月……
刘秀珍妈妈:张老师,我也知道刘秀珍就一两个月毕业了,可那又能怎样,即使念了高中,还不是要回家种地。
张桂梅:刘秀珍天赋不错,只要在高中加把劲,上大学还是很有希望的。
刘秀珍妈妈:(笑)上大学?别说考不上,考上了咱们家也供不起。
张桂梅:钱不是问题,高中的学费我可以资助她。等上了大学,她完全有能力勤工俭学。
刘秀珍爸爸扛着锄头回来,张桂梅站起来打招呼。
刘秀珍爸爸:(放下农具,拉条凳子坐下)张老师,您是个好人,但您已经资助了好几个学生,哪里还有余钱。再说了,我们也不想靠别人。
张桂梅:我就不明白,还有一个多月就毕业了,你们为什么不让她念完。
刘秀珍妈妈:(站起来)拿个初中毕业证又有什么用,你看咱们家穷成这样,还不如早点嫁人,给家里减轻点负担。
张桂梅:(也一下站起来)什么?!她才十四岁啊。
刘秀珍妈妈:十四岁怎么了?我十四岁的时候都有他哥哥了。
张桂梅用手指指她,气得说不话来。
张桂梅:(坐了下来)未成年人结婚是违法的,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家长剥夺孩子义务教育,那是违法!
刘秀珍妈妈:(冷笑)张老师,如果讲大道理有用,你就不必一次次往咱家跑了。象我们家,一个女孩,念了八九年书,我已经够对得起她了。要不是因为要跟她哥哥换亲,九年肯定会念完。你去打听打听,这里有几个女孩念过初中的?
刘秀珍妈妈反身回屋。背着满筐杂草的刘秀珍回家来,那个筐比她还高还大,刘秀珍弓着背,低着头,很吃力。她看见张老师站在面前的脚,吃力地把背筐放在屋檐下。
78、山路。日。外
刘秀珍送张老师到了山口。
张桂梅:秀珍,你看看这里,你还回来干什么?
刘秀珍:老师,我不回来,我能去哪儿呢?
张桂梅语塞。陡峭贫瘠的山梁,两人都几乎站在悬崖之上,相对无言。
张桂梅走远,往上望去,刘秀珍抱膝坐在山顶上,眼睛呆呆地望着天空,一动不动。张桂梅耳边响起刘秀珍妈妈的话。
刘秀珍妈妈:(画外音)华坪中学山背面,就是华坪孤儿院,你到那里看看,全是遗弃的女孩,我一个一天书没读过的农村妇女,养了四五个孩子,连女孩都念了书,刘秀珍,我对得起她,对得起国家!
79、华坪孤儿院门口。 日。外
一个独臂的年轻女人听张桂梅说话,然后带她去进去。
80、孤儿院内。日。内
老院长很热情地和张老师握手
老院长:(边走边说)张老师,这其实不算孤儿院,这里是敬老院。几年前,有人把孩子遗弃在敬老院门口,咱们收养了弃婴,没想到几年下来,这收养的孤儿弃婴就有了四五十个。政府财政有限,根本无力再建孤儿院,只能拨了几间屋,由我们敬老院代管,根本照顾不过来。
校长:小张,你的申请连接收学校都没有,这个我们怎么批啊?
张桂梅:校长,我只要能调离这个学校就可以,去哪里都行。
校长: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也可以帮你打听哪里缺人。我的意思是……你也知道,咱们学校还是很不错的,有人想进都进不来,你要走,又没有找好去处,恐怕不会如意。
张桂梅:校长,我就是想到艰苦的地方去,越艰苦越好,当初我就是支边来的云南。我只求校长帮我打听一下,放我走,我就感激不尽了。
校长看看张桂梅,又低头看看申请,无语摇头。
64、张桂梅宿舍。 日。内
张桂梅收拾东西,地上放在两个大包,其中有一个大包敞开着口,地上散落着她扔下的不能带走的东西,张桂梅每从柜子里拿出一样东西,权衡一下,或扔或塞包里。她抱出一摞丈夫的衣物,放在床上,一件件翻看,最后翻到那件毛背心,捧在手里,把脸埋进毛衣里。停了一会,她把毛衣和一摞丈夫的衣物装进一个袋子再放进包里。张桂梅把包拉上,她坐在只有床板的床上,环顾四周,又眺望窗外。
张桂梅:(内心独白)这一走,不知道什么能回来,还是去跟三姐道个别吧。
65、路口。日。外
三岔路口,右边一条标志是车站,张桂梅犹豫,她停留一下,选择走另一条,她来到自己原来的房子,一个二层小楼。她偷偷打量着院子,试图透过窗户看看屋里的景致,拉着已经长高的玫瑰花丛的叶子。这时屋子的女主人出来,大声招呼孩子,张桂梅慌忙逃走。
66、三姐家。 日。内
张三姐(边理菜边埋怨):华坪!你知不知道那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那里的人连汉语都不会说的!
张三姐:你也要为自己的将来打算打算,你才三十多岁,连个孩子都没有,去那里我看你这辈子也别想成家了。
张桂梅姐夫也难得地在帮忙做饭,示意妻子不要说了。
张桂梅:(小声)我也没打算再成家。
张三姐:我把你带到这里,你混成现在这样,我怎么向你哥哥姐姐交代,特别是你大哥,他那么宠你,当年他就反对你跟我过来,让你跟着他,你坚持要来,他还是亲自送你来了,又不顾颜面求人把你留在支部。你倒好,现在却要跑到深山老林里去。别说你哥,将来我死了去见爹妈我都没法交代。
张桂梅:我自己的事自己负责,我要你跟谁交代。
姐夫:桂梅,不是这样,你姐也是为你好,你想换个环境,也该先跟你哥你姐商量一下。咱们想想办法,你还回子弟校来教书也是很好的,又能相互照应。
张桂梅:我才不回这里呢,好马不吃回头草。
张三姐:哦,你是好马,你要强。我看你这就是逃避,你就是个逃兵!
姐夫:好了,事情现在已经这样了,桂梅就去散散心,过两年再调回来就是了。
张三姐把剥了皮的莴笋往“哐”地一声盆里一扔,莴笋断成两截。
张三姐:调回来?哪儿那么容易?你当学校是她开的?!
67、华坪一中校门。 日。外
华坪一中校门内,陆续走着穿着破旧的学生和家长。
68、初一、三班教室。日。内
初一三班教室门牌,教室很破旧,一排学生家长拖着乱七八糟的行李带着孩子在排队报名,张桂梅填写资料,然后把收据给家长。下一个家长,一个四十多岁局促的男人,张桂梅看看他的脚下,一个脏破的蛇皮袋放在地上,一卷旧纸板,旁边是更加局促的一个女孩,男人有些哆嗦地拿出一堆角票和硬币放在桌上,张桂梅看看报名表,又看看后面的队伍。
张桂梅:你是——郑福英的家长,这个钱我待会再清点吧,收据我开给孩子。你跟他们一起在旁边等等,一会再带你们去寝室。
郑福英家长:(一面千恩万谢,话都说不利索)好好,谢谢,老师。
69、初一三班教室。傍晚。内
天色渐晚,张桂梅独自在教室的灯光下,在核对把账目。她拿出郑福英父亲给的那一堆皱皱巴巴的零钱,最大不超过5毛,张桂梅神色疲惫,数了几次,每次都不一样,终于数清了。张桂梅叹叹气,
张桂梅:(自言自语):八十九块八
张桂梅记账。
(插入记账本)账本上每个学生多少都有欠费。张桂梅找到郑福英,在欠费一栏写上110.2元。
70、女生宿舍。傍晚。内
张桂梅在宿舍门口向里张望了一下,只有郑福英在。郑福英正拔下热水瓶的瓶塞,瓶里冒着热气,郑福英闻了闻。看到张老师进来,忙掩了瓶盖。
郑福英:(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老师。
郑福英站立一旁。张桂梅环视宿舍,床上叠着破旧的被子,铺着的席子或毯子也满是补丁。
张桂梅:同学们呢。
郑福英:(拘谨地)不知道,可能还在吃饭吧。
张桂梅:第一次离开家吧。
郑福英点点头。张桂梅坐在床沿。
张桂梅:郑福英,我昨天在开学动员会上说了,在学校,被子一定得叠起来,还得叠齐整。为什么你的被子没有叠。
郑福英怯懦,不回答,也不去叠被子。张桂梅掀起被子,被子下露出的是有些皱巴的几张硬纸板,张桂梅的手僵住了。
张桂梅出寝室。
一会张桂梅抱着一床毯子来到女生宿舍,郑福英坐在床沿吃饭,看见张桂梅进来,急忙把碗藏起来。张桂梅眼尖,拿出碗来看,碗里是夹生的水泡米。
张桂梅:(惊讶地)郑福英,你怎么吃生米?
郑福英:(忍不住瞟了一眼桌上的热水瓶)老师,这不是生米,我已经泡熟了。
张桂梅拿着热水瓶,从里面倒出半生不熟的水泡米。
张桂梅拉郑福英坐下。
张桂梅:孩子,怎么回事,跟老师说说吧。
郑福英:(犹豫)老师,我们家交不起伙食费,我爸让我从家里带米来,看能不能到食堂搭伙,可……,老师,没事,我用开水泡熟了能吃。
张桂梅:这怎么能吃呢,咱们到食堂去打饭。你这孩子,别跟老师犟了。
71、初一.三班教室。 日。内
张桂梅: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鉴定重要基础。中学时代,是见证我们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它主要体现在……
(画外音):报告
张桂梅看看门外,是一个男生。
张桂梅:进来。
男学生进教室往自己的座位走去。
张桂梅:陈新禄,不是说你受凉了吗,怎么来上课了?
陈新禄:老师我没事。
张桂梅走下讲台,到他座位旁,想用手试试他额头的温度。看到他的衣服裤子都是湿的。
张桂梅:你怎么衣服都打湿了呀,还不回去换去。
陈新禄不动,也不回答。
张桂梅:(有些生气地)快去!
同学甲:张老师,陈新禄没有衣服换。
张桂梅:怎么回事?
同学乙:老师,他只有这一身衣服,平时脏了都是晚上洗了第二天又穿上。昨天晚上下大雨,雨水从窗户飘进来,衣服没晾干。
张桂梅脸上吃惊复杂的表情。
72、张桂梅宿舍。 日。内
张桂梅取下箱子,打开,看着从箱子里丈夫的旧衣服,定定坐着,然后回过神,伸手取出一套秋装。
张桂梅:快把衣服换了。出门向左,走廊尽头是厕所,赶紧的,去换上,然后过来给我看看。
陈新禄不动,张桂梅推他。
陈新禄换好衣服,有些局促地站在门口,张桂梅拉他进来。
张桂梅:衣服是有些大,不过也好,你们正是长个子的时候,明年穿着就合适了。我把裤脚给你卷卷,缝几针。
张桂梅有些吃力地蹲在地上给陈新禄缝裤脚。陈新禄笔直站着,既紧张又感动。
73、教师宿舍。日。内
张桂梅拿着董校长的那件毛背心,贴在胸前。然后拉着比大小。
张桂梅来到斜对面敲同事秦莲的门。秦莲看见是张老师,忙往屋子里让,张桂梅拒绝了,拿起毛背心。秦莲硬拉她进屋。
张桂梅:秦老师,这毛衣太大了不暖和,你是个能干人,怎么能让它缩小一些呢。
秦莲:(拿起毛衣看看)这是纯毛的,用洗衣机洗或者热水烫一烫能缩水。不过呢,机洗缩水不好掌握,还容易发硬。
张桂梅(笑了笑):洗衣机咱也没有啊,咱就热水烫。
秦莲:就是热水洗也不那么好把握的,哪儿刚好缩到你要的大小啊。张老师,这是你爱人的衣物吧,我看你都送了人,也不留个念想?
张桂梅:唉,活人都顾不过来,哪里还顾得了死人哪。
秦莲:那你自己呢,你把你自己的工资都请学生吃饭了,还要借钱,自己每天吃的那点东西,就只够吊命的,你身体怎么吃得消。
(插入回忆)
74、初一。三班教室。 日。内
张桂梅(开心的):同学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同学们欢呼呐喊:周三打牙祭的日子。
张桂梅:这周轮着哪组了?
同学们相互指正报名。
张桂梅:好,今儿好好上课,下午放学我就带男生二组下馆子。
75、小餐馆。 傍晚。内
桌上七八个碗碟都空了一片狼藉。孩子们在开心聊天。张桂梅微笑着听了一会,起身结账。只见餐馆小老板拿了账目,张桂梅搜遍了包所有的夹层和衣服口袋,还是没有凑齐。
餐馆老板:没事的老师,你也是老主顾了,什么时候有了再给我就是。
张桂梅尴尬地回头看学生,几个男孩子正开心,没注意。
(回到现实)
76、教师宿舍。 日。内
张桂梅把毛衣叠好,抱在怀里,脸上的表情,有些一言难尽,有倔强,还有总问秦莲借钱的尴尬。
秦莲:一到周末,你就翻山越岭地去家访。光是郑福英家就跑了多少趟,还是没拉回来。都太穷了,救急救不了穷!
张桂梅:穷,是因为愚昧落后。读书,就是救穷!
77、山地。 日。外
张桂梅吃力地爬上了山坡。
眼前出现一座满目疮痍的土房子,墙歪歪扭扭,门也是倾斜的。屋外还有两三个小孩子在玩耍。张桂梅往屋里瞅了一眼,屋子很黑,灶台是土筑的,坑坑洼洼,连床的都没有,屋里垒着个土坯,没有席子,抹了一层泥就是床。
刘秀珍妈妈端出一条长凳放在院里。
张桂梅:我也知道咱家困难。可谁家不困难?不信你问刘秀珍,咱们班的陈新禄,那真是家徒四壁,连身换洗衣服都没有,可他父母从没有打过退堂鼓。这还有一个月……
刘秀珍妈妈:张老师,我也知道刘秀珍就一两个月毕业了,可那又能怎样,即使念了高中,还不是要回家种地。
张桂梅:刘秀珍天赋不错,只要在高中加把劲,上大学还是很有希望的。
刘秀珍妈妈:(笑)上大学?别说考不上,考上了咱们家也供不起。
张桂梅:钱不是问题,高中的学费我可以资助她。等上了大学,她完全有能力勤工俭学。
刘秀珍爸爸扛着锄头回来,张桂梅站起来打招呼。
刘秀珍爸爸:(放下农具,拉条凳子坐下)张老师,您是个好人,但您已经资助了好几个学生,哪里还有余钱。再说了,我们也不想靠别人。
张桂梅:我就不明白,还有一个多月就毕业了,你们为什么不让她念完。
刘秀珍妈妈:(站起来)拿个初中毕业证又有什么用,你看咱们家穷成这样,还不如早点嫁人,给家里减轻点负担。
张桂梅:(也一下站起来)什么?!她才十四岁啊。
刘秀珍妈妈:十四岁怎么了?我十四岁的时候都有他哥哥了。
张桂梅用手指指她,气得说不话来。
张桂梅:(坐了下来)未成年人结婚是违法的,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家长剥夺孩子义务教育,那是违法!
刘秀珍妈妈:(冷笑)张老师,如果讲大道理有用,你就不必一次次往咱家跑了。象我们家,一个女孩,念了八九年书,我已经够对得起她了。要不是因为要跟她哥哥换亲,九年肯定会念完。你去打听打听,这里有几个女孩念过初中的?
刘秀珍妈妈反身回屋。背着满筐杂草的刘秀珍回家来,那个筐比她还高还大,刘秀珍弓着背,低着头,很吃力。她看见张老师站在面前的脚,吃力地把背筐放在屋檐下。
78、山路。日。外
刘秀珍送张老师到了山口。
张桂梅:秀珍,你看看这里,你还回来干什么?
刘秀珍:老师,我不回来,我能去哪儿呢?
张桂梅语塞。陡峭贫瘠的山梁,两人都几乎站在悬崖之上,相对无言。
张桂梅走远,往上望去,刘秀珍抱膝坐在山顶上,眼睛呆呆地望着天空,一动不动。张桂梅耳边响起刘秀珍妈妈的话。
刘秀珍妈妈:(画外音)华坪中学山背面,就是华坪孤儿院,你到那里看看,全是遗弃的女孩,我一个一天书没读过的农村妇女,养了四五个孩子,连女孩都念了书,刘秀珍,我对得起她,对得起国家!
79、华坪孤儿院门口。 日。外
一个独臂的年轻女人听张桂梅说话,然后带她去进去。
80、孤儿院内。日。内
老院长很热情地和张老师握手
老院长:(边走边说)张老师,这其实不算孤儿院,这里是敬老院。几年前,有人把孩子遗弃在敬老院门口,咱们收养了弃婴,没想到几年下来,这收养的孤儿弃婴就有了四五十个。政府财政有限,根本无力再建孤儿院,只能拨了几间屋,由我们敬老院代管,根本照顾不过来。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