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2946
成片时长:约43分钟
阅读:4259
发表:2024/1/8
100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沣水谣》第61集:陕军血战中条山
免费
1
…
60
6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49★中条山中,昼,外。
(解说词):还有部分部队仍在坚持战斗,靠近一线的国军98军军长武士敏,由于位置靠北,纵深较大,所以日军经过数日激战,始终没有能够将其击溃,在得到大部队已经南北撤离的消息后,武士敏带领全军将士向北,突破日军多层拦截封锁,经过连日血战,终于在15日杀出重围。
50★中条山通向太岳地区,昼,外。
(解说词):武士敏军长带其全军将士浴血奋战。
有战士报告:前面是八路军地盘!
武士敏军长:向八路军所在的太岳地区撤退!
51★中条山通向太岳地区,昼,外。
(解说词):武士敏军长带其全军将士与八路军一起抗击日寇,最后负伤严重。
(武士敏军长带其全军将士,抗击日寇,牺牲前,对将士们。)
武士敏:国军完了,大家快去投奔八路吧!
52★中条山通向太岳地区,昼,外。
(解说词):抗击日寇战场,武士敏部全军将士与八路军战士一起抗击日寇。
53★(字幕):3月18日
54★山林里,昼,外。
(解说词):国军34师师长公秉藩所部进行分散突围,公秉藩率领特务连,工兵连,辎重营,通信连和201团一起突围。
55★山林里,昼,外。
(解说词):公秉藩在山林里面躲藏,被搜山的日军发现,公秉藩投降日军,日军官说:这是中国抗战史以来,第一个在战斗中被俘后投降的国军师级军官。
56★(字幕):3月19日
57★吕梁山区的稷山、乡宁一带,昼,外。
(解说词):国军第5集团军第3军第7师李世龙师长突围,他们的掩护部队为一个特务连,遇到第34师204团团长陶学渊的1个团,两个部合成一支部队有上千人,向北突围,沿着小路摸到一个山口。
58★稷山、乡宁一带一个山口,昼,外。
(解说词):此处日军较为薄弱,守军仅有几百人,李世龙师长这两支部队集中上千人猛攻,日军措手不及,包围圈被撕开,李世龙所部全部撤离包围圈。
59★稷山、乡宁一带一个山口,昼,外。
(解说词):李世龙师长这两支部队集中上千人出去后没敢停留,急速在敌后运动,有些城镇无法绕过,就从闻喜县城附近通过。
60★国军第5集团军第17军阵地,昼,外。
(解说词):第17军军部被日军袭击,高桂滋军长带着幕僚被冲散,好在电台还在,军部一边转移,一边指挥,坚持到3月19日,由于日军突袭,负责无线电台的通信兵也被打死,军指挥部瘫痪,靠各师长自行指挥。
61★国军第5集团军第17军山区阵地,昼,外。
(解说词):高桂滋军长多次遇险,一度日军上千人摸到他的身边,高桂滋军长清楚地听到日军士兵皮靴踩水的声音,他认为难以突围,向副官索要手枪,准备自杀,好在当时暴雨倾盆,能见度太差,日军最终没有发现他们,后来高桂滋军长在中条山中转战20多天,以游击战的方式在当地民众帮助下,于3月底时,终于渡过黄河,安全脱险。
62★(画外音):
日军随后在中条山西线进行拉网式的大规模扫荡,仅仅只找到三四千国军余部,基本都是弹尽援绝,无法抵抗被俘的,其中受伤和有病的,大部分被日军就地屠杀,而此前这些人落入日军手中,日军就将这些人押解到华北,东北一带日军占领区。
63★(解说词):后来在东北煤矿被解救的一个国军营长回忆说:他们在东北零下20多度的气温里,日军对战俘只给穿件单衣,每天只给吃2个杂合面窝头,但是他们却要干18个小时到20个小时的重体力活,而且煤矿没有安全设备,战俘中经常死人但是日本人根本不当回事,如果战俘生病,就会被扔到积雪的树林里等死。
64★(字幕):5月14日
65★(解说词):
日军以3个师团加1个旅团重兵开始猛攻国军东路第14集团军,国军一部顽强抵抗,主力则向北面突围,在遭遇日军拦截以后,立即以团为单位分散撤退,由于日军层层包围,沿途施放毒气,撤退相当艰难,好在这一线和西部完全不同,日军兵力较少,国军有一定回旋余地,加上地形复杂,所以大部分队伍虽然当时没有突围出去,却能够在中条山区坚持游击战长达半月以上。
66★黄河以南,昼,外。
★(字幕):5月20日
★(解说词):国军14集团军至日军进攻结束后才与第15军等部队退至黄河以南,损失比西线要小,但伤亡也在三分之一即上万人之多,中条山西部战局最为惨烈,东部和北部虽然最终丢了阵地,人员却没有遭受重大损失。在国军主力撤退出中条山后,日军又以重兵在包围圈内反复进行扫荡围剿。
67★国军第98军阵地,夜,外。
(解说词):国军第98军石秘书长在日军攻入阵地,无法正面对抗,则悄悄带了几十个人在山上打起了游击战。
68★石秘书长山林阵地,昼,外。
(日伪军大部队已经与石秘书长的游击队在山林中相遇,敌人害怕这一带的深山老林难以对付,只是在山下乱叫一通,胡乱开了一阵枪就撤退离去。)
(石秘书长所带领的几十人在山林中坚持游击战,日宿山林,夜出袭扰日伪军,得到的战利品维持生存。)
(石秘书长所带领的几十人直到日伪军撤退,他们才走出山林。)
(石秘书长所带领的几十人回到98军部队。)
69★字幕:1941年6月
70★(画外音):
国军双线阵地全面崩溃,后来日军虽然控制了中条山,但是只占领了一些城镇,这时八路军129师也进入到中条山,在广大农村发展革命力量,中条山就成为八路军新的根据地,八路军不断对日军进攻,日军再想过黄河进陕西,不仅力不从心,就是痴心妄想!
五、中条山新格局(1-3)
1、(字幕):1941年7月以后,八路军和游击队在中条山形成新的格局,抗日战争从此走向疆持阶段。
2、中条山抗日战场,秋,昼,外。
(画外音):秋高气爽,知了和秋虫争相欢叫,中条山广大山区和农村地区被八路军和当地游击队占领,日军在这一地区与国军厮杀时,双方基本上都是丢盔弃甲,尤其是一些损坏的枪炮等轻重兵器,几乎随处可见。
3、山区和农村田间地头,昼,外。
(八路军战士和民兵游击队把能用的枪枝捡起来,旁边不能用的枪枝炮架等一大堆。)
一个八路军战士:应当向上级汇报,这里还有许多废旧武器,只要送到兵工厂修理后,我看还能再打鬼子。
(解说词):还有部分部队仍在坚持战斗,靠近一线的国军98军军长武士敏,由于位置靠北,纵深较大,所以日军经过数日激战,始终没有能够将其击溃,在得到大部队已经南北撤离的消息后,武士敏带领全军将士向北,突破日军多层拦截封锁,经过连日血战,终于在15日杀出重围。
50★中条山通向太岳地区,昼,外。
(解说词):武士敏军长带其全军将士浴血奋战。
有战士报告:前面是八路军地盘!
武士敏军长:向八路军所在的太岳地区撤退!
51★中条山通向太岳地区,昼,外。
(解说词):武士敏军长带其全军将士与八路军一起抗击日寇,最后负伤严重。
(武士敏军长带其全军将士,抗击日寇,牺牲前,对将士们。)
武士敏:国军完了,大家快去投奔八路吧!
52★中条山通向太岳地区,昼,外。
(解说词):抗击日寇战场,武士敏部全军将士与八路军战士一起抗击日寇。
53★(字幕):3月18日
54★山林里,昼,外。
(解说词):国军34师师长公秉藩所部进行分散突围,公秉藩率领特务连,工兵连,辎重营,通信连和201团一起突围。
55★山林里,昼,外。
(解说词):公秉藩在山林里面躲藏,被搜山的日军发现,公秉藩投降日军,日军官说:这是中国抗战史以来,第一个在战斗中被俘后投降的国军师级军官。
56★(字幕):3月19日
57★吕梁山区的稷山、乡宁一带,昼,外。
(解说词):国军第5集团军第3军第7师李世龙师长突围,他们的掩护部队为一个特务连,遇到第34师204团团长陶学渊的1个团,两个部合成一支部队有上千人,向北突围,沿着小路摸到一个山口。
58★稷山、乡宁一带一个山口,昼,外。
(解说词):此处日军较为薄弱,守军仅有几百人,李世龙师长这两支部队集中上千人猛攻,日军措手不及,包围圈被撕开,李世龙所部全部撤离包围圈。
59★稷山、乡宁一带一个山口,昼,外。
(解说词):李世龙师长这两支部队集中上千人出去后没敢停留,急速在敌后运动,有些城镇无法绕过,就从闻喜县城附近通过。
60★国军第5集团军第17军阵地,昼,外。
(解说词):第17军军部被日军袭击,高桂滋军长带着幕僚被冲散,好在电台还在,军部一边转移,一边指挥,坚持到3月19日,由于日军突袭,负责无线电台的通信兵也被打死,军指挥部瘫痪,靠各师长自行指挥。
61★国军第5集团军第17军山区阵地,昼,外。
(解说词):高桂滋军长多次遇险,一度日军上千人摸到他的身边,高桂滋军长清楚地听到日军士兵皮靴踩水的声音,他认为难以突围,向副官索要手枪,准备自杀,好在当时暴雨倾盆,能见度太差,日军最终没有发现他们,后来高桂滋军长在中条山中转战20多天,以游击战的方式在当地民众帮助下,于3月底时,终于渡过黄河,安全脱险。
62★(画外音):
日军随后在中条山西线进行拉网式的大规模扫荡,仅仅只找到三四千国军余部,基本都是弹尽援绝,无法抵抗被俘的,其中受伤和有病的,大部分被日军就地屠杀,而此前这些人落入日军手中,日军就将这些人押解到华北,东北一带日军占领区。
63★(解说词):后来在东北煤矿被解救的一个国军营长回忆说:他们在东北零下20多度的气温里,日军对战俘只给穿件单衣,每天只给吃2个杂合面窝头,但是他们却要干18个小时到20个小时的重体力活,而且煤矿没有安全设备,战俘中经常死人但是日本人根本不当回事,如果战俘生病,就会被扔到积雪的树林里等死。
64★(字幕):5月14日
65★(解说词):
日军以3个师团加1个旅团重兵开始猛攻国军东路第14集团军,国军一部顽强抵抗,主力则向北面突围,在遭遇日军拦截以后,立即以团为单位分散撤退,由于日军层层包围,沿途施放毒气,撤退相当艰难,好在这一线和西部完全不同,日军兵力较少,国军有一定回旋余地,加上地形复杂,所以大部分队伍虽然当时没有突围出去,却能够在中条山区坚持游击战长达半月以上。
66★黄河以南,昼,外。
★(字幕):5月20日
★(解说词):国军14集团军至日军进攻结束后才与第15军等部队退至黄河以南,损失比西线要小,但伤亡也在三分之一即上万人之多,中条山西部战局最为惨烈,东部和北部虽然最终丢了阵地,人员却没有遭受重大损失。在国军主力撤退出中条山后,日军又以重兵在包围圈内反复进行扫荡围剿。
67★国军第98军阵地,夜,外。
(解说词):国军第98军石秘书长在日军攻入阵地,无法正面对抗,则悄悄带了几十个人在山上打起了游击战。
68★石秘书长山林阵地,昼,外。
(日伪军大部队已经与石秘书长的游击队在山林中相遇,敌人害怕这一带的深山老林难以对付,只是在山下乱叫一通,胡乱开了一阵枪就撤退离去。)
(石秘书长所带领的几十人在山林中坚持游击战,日宿山林,夜出袭扰日伪军,得到的战利品维持生存。)
(石秘书长所带领的几十人直到日伪军撤退,他们才走出山林。)
(石秘书长所带领的几十人回到98军部队。)
69★字幕:1941年6月
70★(画外音):
国军双线阵地全面崩溃,后来日军虽然控制了中条山,但是只占领了一些城镇,这时八路军129师也进入到中条山,在广大农村发展革命力量,中条山就成为八路军新的根据地,八路军不断对日军进攻,日军再想过黄河进陕西,不仅力不从心,就是痴心妄想!
五、中条山新格局(1-3)
1、(字幕):1941年7月以后,八路军和游击队在中条山形成新的格局,抗日战争从此走向疆持阶段。
2、中条山抗日战场,秋,昼,外。
(画外音):秋高气爽,知了和秋虫争相欢叫,中条山广大山区和农村地区被八路军和当地游击队占领,日军在这一地区与国军厮杀时,双方基本上都是丢盔弃甲,尤其是一些损坏的枪炮等轻重兵器,几乎随处可见。
3、山区和农村田间地头,昼,外。
(八路军战士和民兵游击队把能用的枪枝捡起来,旁边不能用的枪枝炮架等一大堆。)
一个八路军战士:应当向上级汇报,这里还有许多废旧武器,只要送到兵工厂修理后,我看还能再打鬼子。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