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香港 / 一九零一年 / 结志街五十二号 / 辅仁文社 / 黄昏
字幕:1901年 香港 辅仁文社
△ 清脆的下课铃声。
△ 一个温暖的黄昏,镜头从旧香港的街道全景摇下至辅仁文社院内。
△ 杨衢云,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儒雅的知识分子被一群学生围着从教学楼里走出来。大家有说有笑,有问有答,其乐融融。
杨衢云:(边走边向同学解释着)民主这个词其实是源于希腊文,demos。意思是人民的意思。(说完微笑地看大家)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甲(女):杨教授,您妻子漂亮吗?
△ 同学们听到这个问题都笑了。杨衢云也笑了。
杨衢云:(微笑地看着她)漂亮,非常漂亮。
学生甲(女):(认真地)那怎么从来没听您说起过她?
杨衢云:乙未年九月初九广州起义之后,我被清政府通缉,独自一人流落香港,与我妻儿隔海相望。从此,想他们的时候只能我看这张照片。(说着从怀里拿出一张全家福照片)同学们,我盼望跟妻儿再见面的那一天,盼望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国家彻底摆脱了贫穷,摆脱了封建专制,成为真正民主的、自由的国度。
△ 学生们一片掌声。
△ 这时,一个削瘦的年轻人来到杨衢云面前,拦住了去路,并掏出一只手枪,对准了杨的额头!众学生惊呆了。
杨衢云:(镇定地看着年轻人的双眼)你……很年轻!……
△ 年轻人汗流满面,眼中满是惊恐,颤抖的双手几乎拿不住手枪。
杨衢云:(和颜一笑)孩子,我只是一个教书匠。我的人头,不值三万大洋,也不值得你拿自己的命来赌!
△ 话音未落,一声枪响。
△ 杨衢云额头中弹,向后栽倒!他手中的全家福相片沾满了鲜血。
△ 学生们发出惊呼!
△ 年轻刺客溅了满脸血污,神情十分惊诧,他手中的短枪根本并未发射。
△ 愤怒的学生和群众一拥而上,将年轻刺客扑倒在地,夺过他的手枪!
△ 与此同时,对街不远处的房顶上,一个刺客(不见脸貌)正将长枪收入金线制成的枪套(瓦金色)!
△ 只见他的腰间悬挂着御前行走的大内腰牌。
△ 在混乱中,刺客被众人拳打脚踢!…大头绿衣吹着警哨跑来!…人群散开…地上的年轻刺客一动不动,当场被击毙了!
△ 在人们头顶上,真正的刺客施展轻功,飘然而去!
字幕 — 1901年1月10日,兴中会前任会长杨衢云被不明身份的杀手开枪刺杀,杀手被愤怒的群众当场击毙,杨于翌日去世!这是香港历史上第一例政治谋杀!
出片名《十月围城》及片头字幕
1 -- 北京 / 一九零五年秋 / 紫禁城 /东暖阁 /夜
△ 夜幕低垂下的紫禁城皇宫阴森而压抑。
△ 一个小太监飞快地跑着。
XXX XXX XXX
△ 与外面的阴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暖阁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宫女、太监们正小心翼翼地给年至耄耋的慈禧太后穿新衣服。
△ 一脸稚气的小太监,双脚急步如轮,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向总管太监李莲英下跪,双手呈上一封电文!
△ 李莲英颤颤巍巍地接过电文,看了一眼,上前。为慈禧太后换衣的太监们急忙退后。李莲英附在慈禧太后耳边轻声说。
李莲英:启奏老佛爷,逆匪孙文昨儿从日本启程去香港了……
△ 慈禧太后转过身来。身边的一个穿衣的小太监躲闪不及,闪身时将太后新衣上的一枚扣子拽掉。转过头的太后面无表情,面容如僵尸一般。
太 后:他去香港干啥啊?
△ 一片鸦雀无声。那枚掉下来的扣子在地上迅速地打着转。
2 –广州 / 官道 / 日
△ 广州郊外,十几骑快马在官道上飞奔……
△ 两广总督帐下统带白孝国满脸杀气。
△ 两名手下黑满和多弼,一脸冷峻的伴骑在白孝国身旁,二人看上去,给人武功高强的感觉。
△ 白孝国腰间悬挂着御前行走的大内腰牌,正是当年射杀杨衢云的真正杀手悬挂的那种。
字幕:10月11日,孙中山抵港前四日
3 -- 高街的神功戏戏棚 / 日
△ 急促的锣鼓点进入。
△ 戏台上,少女方红正和八个龙套番兵对花枪,方红扮相娇美,身手矫健。
XXX XXX XXX
△ 李玉堂,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商人走进戏棚,四下张望着。
△ 戏棚的最后排,陈少白(一个30多岁的知识分子)远远地冲他打招呼。李玉堂快步走过去。
△ 李玉堂走过去,陈少白起身为他介绍。陈少白的身边有两个人,一个是洪门大哥刘权,一个是勾了一半花脸的戏班班主方天。
陈少白:玉堂,就等你了!(指着方天)这位是神功戏班的班主方天方将军,(指刘权)洪门的刘权大哥。这位是——
刘 权:金利源的李老板,香港谁不认识?(抱拳作礼)
陈少白:都是自己人,咱们长话短说。(对方天)方将军,这次清廷一定会派人来暗杀的。最晚14号,一定要找到他们的下落。先下手为强!(停顿)安置费,有玉堂在,你放心。
方 天 : 明午神功戏完毕全力协助 (抱拳起)
△ 李玉堂一头雾水地看着陈少白。
△ 方天也不说话,只是冲在座的点点头,扭头走了。
△ 李玉堂很奇怪地看着方天的背影。
△ 陈少白把一张地图摆在自己的腿上。
陈少白:15号一早,孙先生下船,第一站先到辅仁文社,祭拜杨衢云先生。然后到XX街XX号去看望高堂老母。最后在中国日报社会见十三省代表。整个行程大约3个时辰——
△ 李玉堂听到“孙先生”三个字,一怔。
△ 刘权在陈少白说的时候始终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 陈少白说完,看刘权。
刘 权:陈社长,路程上不止我一个堂口,我不能马上答复你。我得跟各堂的堂主商量一下。
陈少白:(点点头)越快越好!(看怀表)晚上七点,到我报社开会,咱们制定详细计划!……(转向李玉堂)玉堂兄,你也来? !
△ 李玉堂有苦难言,但也只好点点头,算是一种承诺……
△ 看刘权出去,李玉堂冷下一张脸。
李玉堂:(有些埋怨)少白,跟你说多少次了。不管什么事儿,你得先跟我打个招呼。
陈少白:(兴奋)这次不一样。孙先生回来了!
李玉堂:(惊讶)孙文?
陈少白:对!所以玉堂,保护孙先生的工作十分重要,需要大量的人手。
李玉堂:这次要多少?
陈少白:一千大洋。晚上七点凑齐。
李玉堂:(差点跳起来)一千块?还晚上就要,我怕 、你让我——
陈少白:(打断)想办法啊!大哥!!
李玉堂面有难色……
陈少白:(拍拍李膊)你认识那么多有钱人,找他们募捐一下吧!(不等李玉堂回答)我还约了人,先走一步。晚上七点!
△ 李玉堂还想再说什么,陈少白已经出去了。李玉堂怔怔地呆了片刻,扭头看戏台。
△ 戏台上,方天随着锣鼓点上场,与方红开始对打。两个人打得难解难分,不分胜负。锣声一响,两个人摆了个造型!引来台下阵阵掌声。
4 -- 街道 /大烟馆前 /大有记照相馆门前/ 日
△ 李玉堂走出戏棚,黄包车阿四连忙迎上前去。
阿 四:老爷,去哪儿?
李玉堂:回家!
△ 阿四拔腿、拉黄包车奔跑……
△ 阿四拉着黄包车、载着李玉堂穿街过巷,沿途经过殖民地风格的各种建筑物,楼上的英国旗帜随风飘扬……
△ 大街两边全部是新新旧旧、大大小小的广告招牌,有些更是中英文对照的。
△ 路边摊有卖药油的,有卖手表的,有路边理发的,有晒海味的。
△ 黄包车经过一间大烟馆前。
△ 李玉堂从怀中摸出一块银圆,随手丢向路边倒卧的一个乞丐(刘郁白)身前。
△ 刘郁白并未睁眼,迅捷地伸手将银圆接住,然后放在嘴边吹响,银圆发出“嗡鸣”声。
△ 黄包车走远,刘郁白懒洋洋地起身,举着那块银圆,大摇大摆地向大烟馆内走去。
△ 守门的大烟馆伙计见到刘郁白,并不惊奇。
大烟馆伙计:(开门对内高声叫。拉长声)刘公子到,廊前自烧!
△ 刘郁白走进大烟馆。
XXX XXX XXX
△ 街角是「大有记」照相馆。门前的美少女阿纯正娴熟地算帐收钱。门口有几张大广告照片。其中的一张就是阿纯,清纯美丽。
△ 阿四经过「大有记」前的时候,有意识放慢了速度,目光投向阿纯。
△ 阿纯也恰好抬眼望向街面上。
△ 两人目光相接,阿纯对阿四报以灿烂的一笑,双颊刹时一片绯红。
△ 阿四被阿纯吸引。一个愣神,黄包车险些与迎面而来的一个臭豆腐小贩撞在一起!
△ 阿四一惊,回过神来,脚下使劲,提起车把。臭豆腐小贩(李复明)交叉换脚、急转身!
△ 柜台内的阿纯吓得叫出声来。
△ 只见李复明和阿四同时施展功夫,避开对方,半空翻转之间,一株盆栽从挑子上落下,阿四伸脚,将盆栽挑起、接住,落地后稳稳地掷还到李复明的挑子上。
△ 这一切有惊无险,二人互相报以惺惺相惜的一笑。
△ 柜台内的阿纯松了一口气。
李玉堂:(吓了一跳)阿四,小心看路!
阿 四:(咧嘴)是!老板!
△ 阿四不敢怠慢,放开腿脚,专心赶路。
5 -- 金利源 / 李玉堂家 /账房 /餐厅 / 日
△ 大门推开,李玉堂风风火火地进来。管家谭九(年近六十)迎过来。
谭 九:老爷,您回来了!
李玉堂:(直奔账房)账上还有多少现洋?
△ 谭九跟着李玉堂一起进了账房。
XXX XXX XXX
△ 账房内,谭九把账本递给李玉堂。李玉堂接过账本,迅速地翻看着。显然账本上的账目让他很生气。
我想知道这是不是正确的电影剧本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