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2015
成片时长:约40分钟
阅读:5810
发表:2019/10/28
主旋律
微电影剧本
幸福的红苹果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一、空镜,山村,日,外
绵延起伏的大山。
蜷缩在太行深山区的村落,山路漫漫,崎岖坎坷。
暴雨,洪水,泥石流从山上突袭而下,冲垮了耕田、果树被连根拔起或连根折断。村里的房屋倒塌……
乡亲们跪在污泥里疯了一样去挖掘果树……
二、村委会会议室,日,内
室外挤满了村里的群众。
科技救灾组听取灾情汇报。
杨双牛:我退伍返乡后,发誓要让乡亲们吃上饱饭。从1984年开始,带领乡亲们治理荒山挖穷根,利用10年时间,在山坡上栽上了几千株苹果树。没想到一夜之间,让乡亲们的希望都落了空。
杨双牛双手捂脸,双肩抖动,一米八的大男人,孩子似的放声大哭。
杨双牛:这以后,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爱国在下边听着,被这个汉子的哭声震撼了。他低下头在地上找了个空烟盒,拆开后撕出一张纸条,在上面写了两行字,悄悄递给了杨双牛。
杨双牛没顾上看,随手装到了衣兜里。
三、村委会,外,日
杨双牛和乡亲们送走专家们。
杨双牛展开小纸条,(特写)上面写着:需要果树管理技术,我可以帮忙。刘爱国,电话0312……
杨双牛拿着纸条(内白):是啊,山上没地了,可村里山场面积很大,特别适合种果树,可是该怎么整呢?
安一群:他不是留了电话了吗?你打打试试,看他来不来!
四、山坡上,日,外
刘爱国在杨双牛和村干部的陪同下,考察村里的山场。
刘爱国紧绷着脸,一言不发。
杨双牛小心翼翼地:刘教授,你看咋样?具体指导指导我们,该怎么弄?
刘爱国沉思片刻:你们这里,真是好地方啊,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片麻岩土质,可就是……
杨双牛神色紧张:咋了?你说……
刘爱国指着山上的坡岗,叹口气:你看,你们这里。连条路都没有,怎么到山上种树?种上了树,又怎么管理?
大家看看四周,都不吱声了。
刘爱国态度坚决地:你们如果听我的,就先修路。两个月之内,把路修好了,再叫我,路修不好,就不要叫我来了!再有一个,要叫我帮你们,就必须听我的,就这样,你们考虑吧,我走了。
杨双牛和村干部大眼瞪小眼,都说不出话来。
杨海堂:怎么办?
杨双牛一咬牙:修路!
五、村委会办公室,日,内
杨双牛给刘爱国打电话。
刘爱国(OS):修好了?不可能,这才20天,你就按我的要求修好路了?
杨双牛:刘教授,真修好了,你来看看,看看是不是符合你的要求。
六、山坡上,日,外
刘爱国:不光修好了,还超出了我的要求,比我要求的还宽、还长。
杨双牛和村干部们笑了。
刘爱国高兴地:杨书记,你和我一样,是个干事儿的人,说话算话,肯干实干。好,从今天开始,我刘爱国就在这里跟你干了。
刘爱国刚进屋,看见桌子上有摆好的菜扭头往外就走。
杨双牛急忙拦住:刘教授,是我自己花钱请你吃个饭不行啊?
刘爱国严肃地:我不是来被请客吃饭的。
杨双牛无奈地:刘教授,我就买了几瓶罐头,炒了一盘鸡蛋。
刘爱国:我自己会做饭吃。不用你管。
刘爱国谁也劝不住,扭头出去,走进了果园。
七、村委会,夜,内
刘教授和全体干部的见面会。
刘爱国承诺:我在咱村不拿村里一分钱,努力争取让村民们尽快脱贫富起来!
村干部们一起鼓掌。
刘爱国:过一段时间,我们农大的小流域课题组也会来到这里,跟大家一起研究治理小流域,不光是咱们这里,还要让所有山里的人们都富起来。
村民甲:刘老师,什么是小流域治理呀?
刘爱国:小流域治理就是在山坡上开凿水平沟,聚土聚水——顺山势每隔4米,开凿一条宽1.5米、深1米的水平沟,除汇聚周围浮土外,再从山下运客土回填,修造槽形梯田,在梯田里栽树。这样一来,既可以达到雨季截蓄、旱季保水的目的,又能起到绿化荒山的作用,水土流失的怪圈将由此变成良性循环。
村民们似懂非懂的点着头。
八、坡岗上的石板房,日,内
木床,书籍,简单的行李。
刘爱国泡上一袋方便面,吃完后开始准备上山。
刘爱国从塑料袋里拿出几个馒头,从暖瓶里倒满一用完的纯净水瓶子,放进包子,走了出去。
九、山上,日,外
刘爱国翻山越岭,在每个山头、山坡上仔细考察记录。
刘爱国坐在石头上,啃着一个凉馒头,就着凉白开咽下去。
十、石板房,夜,内
刘爱国仔细整理考查数据。
村里的灯光逐渐熄灭了。
石板房的灯依旧亮着。
十一、石板房,日,外
门口,堆放着一捆洗净的蔬菜,一包新蒸的馒头,一盆盆热乎的炖菜。
隋平带着孩子和课题组的几个学生来到这里。
隋平善意地:送礼都送到门外了?
刘爱国看看门外,也跟着笑了。
杨双牛:刘老师怕脱离群众,坚持自己做饭吃,怎么劝都不行。可是我们看他除了会煮方便面,别的什么饭也不会做。他有讲课又做饭,咱可耽误不起他眼里最金贵的时间啊。
安一群:这可是乡亲们自己偷偷送来的。
刘爱国:今天不用你做饭了,现成的。大家一起吃大烩菜。
十二、山上,日,外
刘爱国和妻子隋平轮流背着儿子上山勘测。
杨双牛拉住刘爱国:刘老师,这…让隋老师跟孩子一起受罪……
刘爱国:没事,我们搞科研的就是这样。
杨双牛:这不好吧,刘老师,我看还是让隋老师和学生们住在村里吧,我给她们找个有闲房子的人家,别让她们太遭罪了。
刘爱国:这两天我去把岳母接来,让她帮忙照看孩子。
杨双牛:还让老人来跟着受罪,我…唉,真是太委屈你们了。那就让伯母、隋老师和孩子们借住在村里李中贵家吧。
刘爱国:那我还住在果园的小石屋里。
十三、果园里,日,外
刘爱国和隋平手里拿着大剪刀钻进苹果园里,亲自上手指导。
刘爱国的儿子在果园里和村里的孩子玩耍。
好多村民看见刘爱国他们的儿子就叫:小流域,好玩吗?
刘爱国儿子高兴地(山根音):好玩里很。
十四、村委会,会议室,夜,内
村民们和村干部们围着刘爱国开会讨论。
刘爱国:半月来,经过综合研究和分析,充分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我为村子作出了三套治山方案:一是种苹果树,人均2亩苹果,平均收入2万元;二是发展板栗,人均发展板栗5亩,平均收入5000元;三是养殖小尾寒羊,人均2只,平均收入3000元。
村民们议论纷纷。
村民甲:我看还是种苹果吧,起码咱种过!
有人附和。
杨双牛:在刘老师的账面里,苹果树挣的最多,自然就成了大家的首选了。
刘爱国:好。我马上为咱们村定制苹果无害化管理方案。
十五、隋平住处,日,内
刘爱国匆匆走进来。
隋平给刘爱国缝补衣服上的裂口:爱国,住这么近点,一星期你也不来打个照面?
刘爱国:是相距不远,但要搞小流域综合治理,还要管理苹果园,培育苹果树苗,忙得…顾不上。
隋平:你看你,一个星期才能回家一趟。满嘴胡子,像个猎人。
刘爱国:男人嘛,胡子是象征。再说了,这山间缺水,不能洗澡,也不常洗脸,更不便刮胡子。
隋平:那你就不讲卫生了?
刘爱国:怎么不讲究了?我在修剪果树之余,照着镜子,用剪树的巨型剪刀修剪一下。
隋平笑了:我不是专门给你买了一个电动剃须刀吗?
刘爱国:我基本不用。每天要刮,太麻烦。你看村民们哪有每天刮胡子的?下巴光光净净,他们看着也不习惯啊。
隋平:你就跟他们学?
刘爱国:跟以前一样,隔几天,用小剪刀对着镜子修剪一下胡子,或干脆就用大剪刀,像修剪果树一样,咔嚓咔嚓,三下五除二,完工。
刘爱国拿起大剪子比划。
十六、果园里,日,外
刘爱国正和几个学生讲解果树剪枝。
刘爱国:我讲完了,现在开始上树实践吧。
几人瞪着眼互相瞧瞧。
刘爱国急了:轮流上!我抽鞭子也要把你们抽到树上去,不好好学,将来怎么下去指导果农们?
刘爱国指指李红:你先上!
李红慢慢上了树,开始拿起剪刀剪枝。
刘爱国:不管你们以后怎样,现在跟着我,就要把该学会的学到、学会……
一男生:刘老师,咱用这样较真吗?
刘爱国:所有技术都是这么练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
十七、果园,日,内
杨海堂手拿巨型剪刀在苹果树下来回看,舍不得下剪。
村民甲:你在村里也是种了十几年果树的老把式,还用教?
杨海堂举着的剪子又落了下来。
村民乙:咱村的苹果树啥时候剪过枝,咱生怕枝子少呢,谁还嫌枝子多?枝多才能挂果多,这连小孩子都懂的道理,还来教我们?
村民甲:这不是故意让我们减产吗?
村民乙:咱老辈子种树都是靠自然生长,也没修剪,也不蔬果。不是也照样结那么多吗?
村民甲:俺还正愁开花少,结果少呢,怎么还让俺蔬果呢!简直是胡闹。
杨海堂:我们先不剪了。
刘爱国在果园亲自动手,一会儿用锯,一会儿用剪子,把一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1/3。
村民民心疼得不行,把杨双牛拉到一边,急切地:杨书记,你找来的这个教授到底行不行?这不是糟蹋年景吗?看他穿戴也不像个教授。
全村男女老少,瞬间涌向这里,把刘爱国包围了。
愤懑的村民,怒气冲冲地逼视着刘爱国。
面对质疑,刘爱国就一句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
十八、另一处果园,日,外
刘爱国围着一棵苹果树给村民讲解果树嫁接技术,衬衫被树枝挂破了。
杨双牛过意不去:一群,你去给刘老师买件新衣服去。
刘爱国黑着脸:干什么!你要把我变成教授,变成客人啊?在这里,我就是农民!
刘爱国继续在树上讲解。
绵延起伏的大山。
蜷缩在太行深山区的村落,山路漫漫,崎岖坎坷。
暴雨,洪水,泥石流从山上突袭而下,冲垮了耕田、果树被连根拔起或连根折断。村里的房屋倒塌……
乡亲们跪在污泥里疯了一样去挖掘果树……
二、村委会会议室,日,内
室外挤满了村里的群众。
科技救灾组听取灾情汇报。
杨双牛:我退伍返乡后,发誓要让乡亲们吃上饱饭。从1984年开始,带领乡亲们治理荒山挖穷根,利用10年时间,在山坡上栽上了几千株苹果树。没想到一夜之间,让乡亲们的希望都落了空。
杨双牛双手捂脸,双肩抖动,一米八的大男人,孩子似的放声大哭。
杨双牛:这以后,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爱国在下边听着,被这个汉子的哭声震撼了。他低下头在地上找了个空烟盒,拆开后撕出一张纸条,在上面写了两行字,悄悄递给了杨双牛。
杨双牛没顾上看,随手装到了衣兜里。
三、村委会,外,日
杨双牛和乡亲们送走专家们。
杨双牛展开小纸条,(特写)上面写着:需要果树管理技术,我可以帮忙。刘爱国,电话0312……
杨双牛拿着纸条(内白):是啊,山上没地了,可村里山场面积很大,特别适合种果树,可是该怎么整呢?
安一群:他不是留了电话了吗?你打打试试,看他来不来!
四、山坡上,日,外
刘爱国在杨双牛和村干部的陪同下,考察村里的山场。
刘爱国紧绷着脸,一言不发。
杨双牛小心翼翼地:刘教授,你看咋样?具体指导指导我们,该怎么弄?
刘爱国沉思片刻:你们这里,真是好地方啊,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片麻岩土质,可就是……
杨双牛神色紧张:咋了?你说……
刘爱国指着山上的坡岗,叹口气:你看,你们这里。连条路都没有,怎么到山上种树?种上了树,又怎么管理?
大家看看四周,都不吱声了。
刘爱国态度坚决地:你们如果听我的,就先修路。两个月之内,把路修好了,再叫我,路修不好,就不要叫我来了!再有一个,要叫我帮你们,就必须听我的,就这样,你们考虑吧,我走了。
杨双牛和村干部大眼瞪小眼,都说不出话来。
杨海堂:怎么办?
杨双牛一咬牙:修路!
五、村委会办公室,日,内
杨双牛给刘爱国打电话。
刘爱国(OS):修好了?不可能,这才20天,你就按我的要求修好路了?
杨双牛:刘教授,真修好了,你来看看,看看是不是符合你的要求。
六、山坡上,日,外
刘爱国:不光修好了,还超出了我的要求,比我要求的还宽、还长。
杨双牛和村干部们笑了。
刘爱国高兴地:杨书记,你和我一样,是个干事儿的人,说话算话,肯干实干。好,从今天开始,我刘爱国就在这里跟你干了。
刘爱国刚进屋,看见桌子上有摆好的菜扭头往外就走。
杨双牛急忙拦住:刘教授,是我自己花钱请你吃个饭不行啊?
刘爱国严肃地:我不是来被请客吃饭的。
杨双牛无奈地:刘教授,我就买了几瓶罐头,炒了一盘鸡蛋。
刘爱国:我自己会做饭吃。不用你管。
刘爱国谁也劝不住,扭头出去,走进了果园。
七、村委会,夜,内
刘教授和全体干部的见面会。
刘爱国承诺:我在咱村不拿村里一分钱,努力争取让村民们尽快脱贫富起来!
村干部们一起鼓掌。
刘爱国:过一段时间,我们农大的小流域课题组也会来到这里,跟大家一起研究治理小流域,不光是咱们这里,还要让所有山里的人们都富起来。
村民甲:刘老师,什么是小流域治理呀?
刘爱国:小流域治理就是在山坡上开凿水平沟,聚土聚水——顺山势每隔4米,开凿一条宽1.5米、深1米的水平沟,除汇聚周围浮土外,再从山下运客土回填,修造槽形梯田,在梯田里栽树。这样一来,既可以达到雨季截蓄、旱季保水的目的,又能起到绿化荒山的作用,水土流失的怪圈将由此变成良性循环。
村民们似懂非懂的点着头。
八、坡岗上的石板房,日,内
木床,书籍,简单的行李。
刘爱国泡上一袋方便面,吃完后开始准备上山。
刘爱国从塑料袋里拿出几个馒头,从暖瓶里倒满一用完的纯净水瓶子,放进包子,走了出去。
九、山上,日,外
刘爱国翻山越岭,在每个山头、山坡上仔细考察记录。
刘爱国坐在石头上,啃着一个凉馒头,就着凉白开咽下去。
十、石板房,夜,内
刘爱国仔细整理考查数据。
村里的灯光逐渐熄灭了。
石板房的灯依旧亮着。
十一、石板房,日,外
门口,堆放着一捆洗净的蔬菜,一包新蒸的馒头,一盆盆热乎的炖菜。
隋平带着孩子和课题组的几个学生来到这里。
隋平善意地:送礼都送到门外了?
刘爱国看看门外,也跟着笑了。
杨双牛:刘老师怕脱离群众,坚持自己做饭吃,怎么劝都不行。可是我们看他除了会煮方便面,别的什么饭也不会做。他有讲课又做饭,咱可耽误不起他眼里最金贵的时间啊。
安一群:这可是乡亲们自己偷偷送来的。
刘爱国:今天不用你做饭了,现成的。大家一起吃大烩菜。
十二、山上,日,外
刘爱国和妻子隋平轮流背着儿子上山勘测。
杨双牛拉住刘爱国:刘老师,这…让隋老师跟孩子一起受罪……
刘爱国:没事,我们搞科研的就是这样。
杨双牛:这不好吧,刘老师,我看还是让隋老师和学生们住在村里吧,我给她们找个有闲房子的人家,别让她们太遭罪了。
刘爱国:这两天我去把岳母接来,让她帮忙照看孩子。
杨双牛:还让老人来跟着受罪,我…唉,真是太委屈你们了。那就让伯母、隋老师和孩子们借住在村里李中贵家吧。
刘爱国:那我还住在果园的小石屋里。
十三、果园里,日,外
刘爱国和隋平手里拿着大剪刀钻进苹果园里,亲自上手指导。
刘爱国的儿子在果园里和村里的孩子玩耍。
好多村民看见刘爱国他们的儿子就叫:小流域,好玩吗?
刘爱国儿子高兴地(山根音):好玩里很。
十四、村委会,会议室,夜,内
村民们和村干部们围着刘爱国开会讨论。
刘爱国:半月来,经过综合研究和分析,充分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我为村子作出了三套治山方案:一是种苹果树,人均2亩苹果,平均收入2万元;二是发展板栗,人均发展板栗5亩,平均收入5000元;三是养殖小尾寒羊,人均2只,平均收入3000元。
村民们议论纷纷。
村民甲:我看还是种苹果吧,起码咱种过!
有人附和。
杨双牛:在刘老师的账面里,苹果树挣的最多,自然就成了大家的首选了。
刘爱国:好。我马上为咱们村定制苹果无害化管理方案。
十五、隋平住处,日,内
刘爱国匆匆走进来。
隋平给刘爱国缝补衣服上的裂口:爱国,住这么近点,一星期你也不来打个照面?
刘爱国:是相距不远,但要搞小流域综合治理,还要管理苹果园,培育苹果树苗,忙得…顾不上。
隋平:你看你,一个星期才能回家一趟。满嘴胡子,像个猎人。
刘爱国:男人嘛,胡子是象征。再说了,这山间缺水,不能洗澡,也不常洗脸,更不便刮胡子。
隋平:那你就不讲卫生了?
刘爱国:怎么不讲究了?我在修剪果树之余,照着镜子,用剪树的巨型剪刀修剪一下。
隋平笑了:我不是专门给你买了一个电动剃须刀吗?
刘爱国:我基本不用。每天要刮,太麻烦。你看村民们哪有每天刮胡子的?下巴光光净净,他们看着也不习惯啊。
隋平:你就跟他们学?
刘爱国:跟以前一样,隔几天,用小剪刀对着镜子修剪一下胡子,或干脆就用大剪刀,像修剪果树一样,咔嚓咔嚓,三下五除二,完工。
刘爱国拿起大剪子比划。
十六、果园里,日,外
刘爱国正和几个学生讲解果树剪枝。
刘爱国:我讲完了,现在开始上树实践吧。
几人瞪着眼互相瞧瞧。
刘爱国急了:轮流上!我抽鞭子也要把你们抽到树上去,不好好学,将来怎么下去指导果农们?
刘爱国指指李红:你先上!
李红慢慢上了树,开始拿起剪刀剪枝。
刘爱国:不管你们以后怎样,现在跟着我,就要把该学会的学到、学会……
一男生:刘老师,咱用这样较真吗?
刘爱国:所有技术都是这么练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
十七、果园,日,内
杨海堂手拿巨型剪刀在苹果树下来回看,舍不得下剪。
村民甲:你在村里也是种了十几年果树的老把式,还用教?
杨海堂举着的剪子又落了下来。
村民乙:咱村的苹果树啥时候剪过枝,咱生怕枝子少呢,谁还嫌枝子多?枝多才能挂果多,这连小孩子都懂的道理,还来教我们?
村民甲:这不是故意让我们减产吗?
村民乙:咱老辈子种树都是靠自然生长,也没修剪,也不蔬果。不是也照样结那么多吗?
村民甲:俺还正愁开花少,结果少呢,怎么还让俺蔬果呢!简直是胡闹。
杨海堂:我们先不剪了。
刘爱国在果园亲自动手,一会儿用锯,一会儿用剪子,把一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1/3。
村民民心疼得不行,把杨双牛拉到一边,急切地:杨书记,你找来的这个教授到底行不行?这不是糟蹋年景吗?看他穿戴也不像个教授。
全村男女老少,瞬间涌向这里,把刘爱国包围了。
愤懑的村民,怒气冲冲地逼视着刘爱国。
面对质疑,刘爱国就一句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
十八、另一处果园,日,外
刘爱国围着一棵苹果树给村民讲解果树嫁接技术,衬衫被树枝挂破了。
杨双牛过意不去:一群,你去给刘老师买件新衣服去。
刘爱国黑着脸:干什么!你要把我变成教授,变成客人啊?在这里,我就是农民!
刘爱国继续在树上讲解。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