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2362
成片时长:约41分钟
阅读:910
发表:2023/10/30 修改:2023/10/31
20集 主旋律,农村 电视剧剧本
《蜜香》第9集
1
…
8
9
10
…
20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九集
场景1 村委会食堂 中午 内
[村委会食堂热闹起来。
[餐桌上,陈旺根书记指着金庚对肖贵山介绍。
陈旺根: 肖总,这是蜜香的大哥金庚,是我们镇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镇长。他分管林业,是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的高材生。
肖贵山: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副镇长,了不起呀!
金庚:贵山叔,你别夸我,这都是党的政策好,现在不是提倡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么?正好让我赶上了。
肖贵山:宝庆哥,你看金庚多谦虚,一个年轻人能有这样的品质,将来必前途无量啊!现在大学生还很稀缺,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都渴望留在城市里工作,像金庚这样从农村考出去的孩子,毕业后能励志回到农村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境界。
陈宝庆:是呀,金庚毕业时,本来是被省茶叶研究所看中了的,但他还是决意要回来,为家乡做贡献。
陈旺根: 金庚可是我们陈家墩的骄傲。
肖贵山: 那是,那是!
金庚:陈伯,你夸奖了?我之所以要回到故乡工作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学的是茶林专业,而我们浮梁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产茶区,在这里我觉得更能施展自己的才学;其次,我回到故乡,是为了我妹妹蜜香,当初对蜜香承诺过,大学毕业后,我要种一大片茶叶供蜜香制作。
肖贵山:哦?蜜香要制作茶叶?
陈宝庆:嗯,是有这么回事。
肖贵山:这倒挺有趣的,说来听听。
陈宝庆:好吧,事情是这么回事,那是当初上海知青丁国强夫妻俩带蜜香从瑶里回来的那天晚上……
(闪回) 淡入
场景2 陈家墩 日 外
[夕阳西下,晚风轻扬,杨柳依依,远山朦胧,陈家墩沉浸在淡淡的暮色中。
[他仨人在野外某段小溪边,金庚带着银庚和蜜香在小溪里放置鱼笼。
[顺着水流将银庚扛着的大鱼笼埋设好后,便在每隔十米左右的回水湾处投放一只小鱼笼,小鱼笼都用一根细长绳子绑扎在溪边的树枝上。
蜜香:大哥,什么时候取竹篓?
金庚:明天早晨天蒙蒙亮时。
蜜香:哇,干嘛那么早哇!
银庚:不早点的话,天亮了鱼笼被别人看到了,会把里面的鱼拿走了。
蜜香:哦,我明白了。
金庚:还有,明天一大早爸爸就要骑车去桃岭抓药给妈妈吃,我们还要照顾妈妈呢!
蜜香:嗯,我懂了。哎,哥,鱼为什么会进竹篓呢?
银庚:鱼顺溪水而下,看到鱼笼里有吃的,就会忽悠悠地游进去了。
蜜香:鱼儿会不会游出来?
[银庚拿着一只小鱼笼展示讲解。
银庚:你看这只小鱼篓,洞口里面有一圈薄尖尖的软竹片,鱼儿从这进去它们就弹开,鱼儿进去后就又自动闭合了,鱼儿再想出来就出不来了。
蜜香:(高兴拍着手)我明白了,明白了!果真只有进没有出的路耶。
场景3 溪边 傍晚 外
金庚:带好妹妹,别让她落水了。
银庚:哥,你干嘛去?
金庚:笨蛋,我接着放鱼笼啊!
蜜香:大哥,我想跟你一起去?
金庚:听话,看好妹妹,别看这溪,水深着呢!
蜜香:知道了,那大哥你可要小心。
银庚:妹妹,你废话,大哥懂水性。
蜜香:嗯。
(闪回完) 淡出
[那夜兄妹几个对话的场景。
[兄妹三人相互承诺。
(闪回完)
肖贵山:蜜香这孩子真可爱!宝庆哥,这些年让你跟桂枝姐受累了。
陈宝庆: 我和桂枝嫂特别喜欢蜜香。
陈旺根:对!蜜香这孩子我们从小看着她长大的,挺乖巧的一个小女孩,懂事,有礼貌,又有灵气,就是命苦了点。
陈宝庆: 是啊,现在连个音信也没有。
[陈宝庆说着,眼泪淌了下来。
金庚: (赶紧举酒杯) 贵山叔,总算把你盼来了,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个喜事,应该高兴才对,来!我们大家敬你一杯!
[金庚说着,对陈旺根使了个眼神。
陈旺根:找到蜜香是迟早的事,好事多磨,来,我们共同敬肖总一杯!
陈宝庆: 来,大家干一杯!
肖贵山: 来日方长。
场景4 村委会 日 内
[特写]
[酒桌上,大家推杯换盏,热烈地交谈着,气氛活跃。
[旁白]: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见多识广的肖贵山的出现,无疑给这个封闭、淳朴的小山村带来了一种活力,大家从当前国家的农村产业政策、生态资源保护利用、民风民俗传统文化挖掘,到乡村旅游、茶叶产业发展、蜂蜜集成加工等话题进行了广泛交流,让陈家墩村委会干部们心里亮堂起来。
肖贵山: 各位,贵山借花献佛,干!
[众人们一起站起来同饮了一杯。
场景5 村委会 日 内
肖贵山:我许多年没来过陈家墩了,乡村还是这么纯美,乡亲还是这么淳朴,这里不仅留有我年轻时的足迹,也是蜜香真正的故乡,更是我哥嫂魂牵梦绕的地方!等会儿吃过午饭,我要四处走走,好好看看陈家墩。
陈旺根:那好哇,正好也想让你对陈家墩的发展提提建议呢!
金庚:是呀!贵山叔,陈书记说得没错,随着瑶里4A景区的打造,以此为辐射的景区风光带已具雏形。陈家墩位于浮瑶景区带关键节点,区位优势明显,村庄古朴典雅,镇里已将陈家墩列入了乡村旅游重点开发项目之一,你看如何?
肖贵山: 嗯,这个想法很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定位乡村旅游业,做好生态文章,可谓是抓到了关键。早年我随大哥养蜂时,可以说踏遍了皖赣边境的山山水水,对这一带情况还算熟悉。特别是咱们陈家墩,周围群山环绕,山清水秀,村中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村子虽不大,但典雅别致,古意浓郁。特别是现今还保留完好的陈家祠堂、清雍正年间的陈秀女贞节牌坊、以及清末乡绅陈皖轩的宅第等,都别具一格,若能加以整理修饰,必能成为未来乡村旅游的亮点。
[众人们鼓起掌来。
陈旺根: 说得好哇!肖总,听了你的一番话,我们更有信心了。吃完饭我们带你去四处看看。
肖贵山: 好的,那我们就赶紧吃饭吧!
陈宝庆: 贵山老弟,别着急,这次好不容易来一趟尽情地多玩几天。
肖贵山: 嗯,陈家墩就是我第二故乡。
陈旺根: 对,肖总说的对。
金庚: 贵山叔,欢迎你以后常来第二故乡看看。
肖贵山: 一定,一定。
陈宝庆: 你不来,我们还都挂念你,你一来大家都神清气爽。
陈旺根: 宝庆有这样感觉,我也有哇,哈哈。
[众人们哈哈大笑起来。
场景6 陈家墩 下午 外
[蓝天白云,艳阳高照,溪水淙淙,青柳依依,桃花灼灼。
[古朴典雅的陈家墩一排排风景。
[不远处,肖贵山在陈旺根、金庚等一行的引导下,在村中四处游览。
肖贵山:陈家墩这十几年,不错,今非昔比,熟悉的青石板路面、古旧的老宅、肃穆的祠堂、庄严的牌楼,以及依然清澈的小溪、老柳、石桥……这一切的一切,就像一首久违的牧歌。
金庚: 贵山叔,你是出口成章啊!
肖贵山:哪里哪里,我这是有感而发呀!
陈旺根: 肖总,说的都是心里话。
[肖贵山在村干部、村民代表的簇拥之下继续观览。
肖贵山:(指着道路两旁的建筑)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这些老建筑还保护得这么好,这真是一笔财富啊!
陈宝庆: 希望你们来着眼陈家墩。
陈旺根:以肖总的眼光有开发价值么?
肖贵山:非常有开发价值。与我在江浙一带所看到的乡村旅游点相比毫不逊色。江浙一带的乡村旅游点体现的是水乡特色,呈现的是美;而咱们陈家墩体现的是山水经典,突出的是秀。
金庚:贵山叔,你概括得真好,精辟!让我们茅塞顿开,眼前一亮啊!
陈旺根:肖总,参观完了村子,我再带你去看看村外的风光吧。
肖贵山:好,那就先去后背山看看吧!
陈宝庆: 当年你们肖兄弟在那儿养蜂的地方。
肖贵山: 往事不堪回首啊!
场景7 后背山 日 外
[后背山风光旖旎,满眼层层梯田。
[庄稼长势茂盛。
陈宝庆:贵山老弟,你看看,后背山可是当初你们兄弟俩来陈家墩养蜂时经常驻扎的地方啊!
肖贵山:是啊,每年花期,满山遍野。挺想念那块曾经驻扎过的草坪的,这么多年过去了,还经常梦到那个地方呢。我和我哥,嫂子那年来时。
(闪回一)淡入
场景8 陈家墩路 日 外
[晨曦初露,雾气蒙蒙。
[肖贵海、肖贵山、秀兰,一辆满载蜂箱的小汽车出发了。
李秀兰:(四周环视 )贵海,这是去哪?
肖贵海:到了你就知道,坐好吧?真是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当然去鲜花盛开的地方。
肖贵山:嫂子,我哥说的对。鲜花遍地开,蜜蜂寻花来。
李秀兰:叔子,看你兄弟俩德行。
[肖氏兄弟都得意地笑了。
肖贵海:(高兴的唱起歌来)《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长鞭哎那个一呀甩吔,
场景1 村委会食堂 中午 内
[村委会食堂热闹起来。
[餐桌上,陈旺根书记指着金庚对肖贵山介绍。
陈旺根: 肖总,这是蜜香的大哥金庚,是我们镇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镇长。他分管林业,是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的高材生。
肖贵山: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副镇长,了不起呀!
金庚:贵山叔,你别夸我,这都是党的政策好,现在不是提倡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么?正好让我赶上了。
肖贵山:宝庆哥,你看金庚多谦虚,一个年轻人能有这样的品质,将来必前途无量啊!现在大学生还很稀缺,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都渴望留在城市里工作,像金庚这样从农村考出去的孩子,毕业后能励志回到农村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境界。
陈宝庆:是呀,金庚毕业时,本来是被省茶叶研究所看中了的,但他还是决意要回来,为家乡做贡献。
陈旺根: 金庚可是我们陈家墩的骄傲。
肖贵山: 那是,那是!
金庚:陈伯,你夸奖了?我之所以要回到故乡工作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学的是茶林专业,而我们浮梁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产茶区,在这里我觉得更能施展自己的才学;其次,我回到故乡,是为了我妹妹蜜香,当初对蜜香承诺过,大学毕业后,我要种一大片茶叶供蜜香制作。
肖贵山:哦?蜜香要制作茶叶?
陈宝庆:嗯,是有这么回事。
肖贵山:这倒挺有趣的,说来听听。
陈宝庆:好吧,事情是这么回事,那是当初上海知青丁国强夫妻俩带蜜香从瑶里回来的那天晚上……
(闪回) 淡入
场景2 陈家墩 日 外
[夕阳西下,晚风轻扬,杨柳依依,远山朦胧,陈家墩沉浸在淡淡的暮色中。
[他仨人在野外某段小溪边,金庚带着银庚和蜜香在小溪里放置鱼笼。
[顺着水流将银庚扛着的大鱼笼埋设好后,便在每隔十米左右的回水湾处投放一只小鱼笼,小鱼笼都用一根细长绳子绑扎在溪边的树枝上。
蜜香:大哥,什么时候取竹篓?
金庚:明天早晨天蒙蒙亮时。
蜜香:哇,干嘛那么早哇!
银庚:不早点的话,天亮了鱼笼被别人看到了,会把里面的鱼拿走了。
蜜香:哦,我明白了。
金庚:还有,明天一大早爸爸就要骑车去桃岭抓药给妈妈吃,我们还要照顾妈妈呢!
蜜香:嗯,我懂了。哎,哥,鱼为什么会进竹篓呢?
银庚:鱼顺溪水而下,看到鱼笼里有吃的,就会忽悠悠地游进去了。
蜜香:鱼儿会不会游出来?
[银庚拿着一只小鱼笼展示讲解。
银庚:你看这只小鱼篓,洞口里面有一圈薄尖尖的软竹片,鱼儿从这进去它们就弹开,鱼儿进去后就又自动闭合了,鱼儿再想出来就出不来了。
蜜香:(高兴拍着手)我明白了,明白了!果真只有进没有出的路耶。
场景3 溪边 傍晚 外
金庚:带好妹妹,别让她落水了。
银庚:哥,你干嘛去?
金庚:笨蛋,我接着放鱼笼啊!
蜜香:大哥,我想跟你一起去?
金庚:听话,看好妹妹,别看这溪,水深着呢!
蜜香:知道了,那大哥你可要小心。
银庚:妹妹,你废话,大哥懂水性。
蜜香:嗯。
(闪回完) 淡出
[那夜兄妹几个对话的场景。
[兄妹三人相互承诺。
(闪回完)
肖贵山:蜜香这孩子真可爱!宝庆哥,这些年让你跟桂枝姐受累了。
陈宝庆: 我和桂枝嫂特别喜欢蜜香。
陈旺根:对!蜜香这孩子我们从小看着她长大的,挺乖巧的一个小女孩,懂事,有礼貌,又有灵气,就是命苦了点。
陈宝庆: 是啊,现在连个音信也没有。
[陈宝庆说着,眼泪淌了下来。
金庚: (赶紧举酒杯) 贵山叔,总算把你盼来了,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个喜事,应该高兴才对,来!我们大家敬你一杯!
[金庚说着,对陈旺根使了个眼神。
陈旺根:找到蜜香是迟早的事,好事多磨,来,我们共同敬肖总一杯!
陈宝庆: 来,大家干一杯!
肖贵山: 来日方长。
场景4 村委会 日 内
[特写]
[酒桌上,大家推杯换盏,热烈地交谈着,气氛活跃。
[旁白]: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见多识广的肖贵山的出现,无疑给这个封闭、淳朴的小山村带来了一种活力,大家从当前国家的农村产业政策、生态资源保护利用、民风民俗传统文化挖掘,到乡村旅游、茶叶产业发展、蜂蜜集成加工等话题进行了广泛交流,让陈家墩村委会干部们心里亮堂起来。
肖贵山: 各位,贵山借花献佛,干!
[众人们一起站起来同饮了一杯。
场景5 村委会 日 内
肖贵山:我许多年没来过陈家墩了,乡村还是这么纯美,乡亲还是这么淳朴,这里不仅留有我年轻时的足迹,也是蜜香真正的故乡,更是我哥嫂魂牵梦绕的地方!等会儿吃过午饭,我要四处走走,好好看看陈家墩。
陈旺根:那好哇,正好也想让你对陈家墩的发展提提建议呢!
金庚:是呀!贵山叔,陈书记说得没错,随着瑶里4A景区的打造,以此为辐射的景区风光带已具雏形。陈家墩位于浮瑶景区带关键节点,区位优势明显,村庄古朴典雅,镇里已将陈家墩列入了乡村旅游重点开发项目之一,你看如何?
肖贵山: 嗯,这个想法很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定位乡村旅游业,做好生态文章,可谓是抓到了关键。早年我随大哥养蜂时,可以说踏遍了皖赣边境的山山水水,对这一带情况还算熟悉。特别是咱们陈家墩,周围群山环绕,山清水秀,村中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村子虽不大,但典雅别致,古意浓郁。特别是现今还保留完好的陈家祠堂、清雍正年间的陈秀女贞节牌坊、以及清末乡绅陈皖轩的宅第等,都别具一格,若能加以整理修饰,必能成为未来乡村旅游的亮点。
[众人们鼓起掌来。
陈旺根: 说得好哇!肖总,听了你的一番话,我们更有信心了。吃完饭我们带你去四处看看。
肖贵山: 好的,那我们就赶紧吃饭吧!
陈宝庆: 贵山老弟,别着急,这次好不容易来一趟尽情地多玩几天。
肖贵山: 嗯,陈家墩就是我第二故乡。
陈旺根: 对,肖总说的对。
金庚: 贵山叔,欢迎你以后常来第二故乡看看。
肖贵山: 一定,一定。
陈宝庆: 你不来,我们还都挂念你,你一来大家都神清气爽。
陈旺根: 宝庆有这样感觉,我也有哇,哈哈。
[众人们哈哈大笑起来。
场景6 陈家墩 下午 外
[蓝天白云,艳阳高照,溪水淙淙,青柳依依,桃花灼灼。
[古朴典雅的陈家墩一排排风景。
[不远处,肖贵山在陈旺根、金庚等一行的引导下,在村中四处游览。
肖贵山:陈家墩这十几年,不错,今非昔比,熟悉的青石板路面、古旧的老宅、肃穆的祠堂、庄严的牌楼,以及依然清澈的小溪、老柳、石桥……这一切的一切,就像一首久违的牧歌。
金庚: 贵山叔,你是出口成章啊!
肖贵山:哪里哪里,我这是有感而发呀!
陈旺根: 肖总,说的都是心里话。
[肖贵山在村干部、村民代表的簇拥之下继续观览。
肖贵山:(指着道路两旁的建筑)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这些老建筑还保护得这么好,这真是一笔财富啊!
陈宝庆: 希望你们来着眼陈家墩。
陈旺根:以肖总的眼光有开发价值么?
肖贵山:非常有开发价值。与我在江浙一带所看到的乡村旅游点相比毫不逊色。江浙一带的乡村旅游点体现的是水乡特色,呈现的是美;而咱们陈家墩体现的是山水经典,突出的是秀。
金庚:贵山叔,你概括得真好,精辟!让我们茅塞顿开,眼前一亮啊!
陈旺根:肖总,参观完了村子,我再带你去看看村外的风光吧。
肖贵山:好,那就先去后背山看看吧!
陈宝庆: 当年你们肖兄弟在那儿养蜂的地方。
肖贵山: 往事不堪回首啊!
场景7 后背山 日 外
[后背山风光旖旎,满眼层层梯田。
[庄稼长势茂盛。
陈宝庆:贵山老弟,你看看,后背山可是当初你们兄弟俩来陈家墩养蜂时经常驻扎的地方啊!
肖贵山:是啊,每年花期,满山遍野。挺想念那块曾经驻扎过的草坪的,这么多年过去了,还经常梦到那个地方呢。我和我哥,嫂子那年来时。
(闪回一)淡入
场景8 陈家墩路 日 外
[晨曦初露,雾气蒙蒙。
[肖贵海、肖贵山、秀兰,一辆满载蜂箱的小汽车出发了。
李秀兰:(四周环视 )贵海,这是去哪?
肖贵海:到了你就知道,坐好吧?真是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当然去鲜花盛开的地方。
肖贵山:嫂子,我哥说的对。鲜花遍地开,蜜蜂寻花来。
李秀兰:叔子,看你兄弟俩德行。
[肖氏兄弟都得意地笑了。
肖贵海:(高兴的唱起歌来)《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长鞭哎那个一呀甩吔,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