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65104
成片时长:每集约26分钟
阅读:16672
发表:2014/10/16 修改:2014/10/19
20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蛮少爷》第1-8集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朱长流从容答道:“求见小龙滩赵堂主。”
孙九子认真地上下打量了朱长流一番,又问道:“事前约好的么?”
朱长流摇摇头。
孙九子低声在喜子耳边嘀咕了几句,喜子点了下头,走了。
孙九子:“见我们堂主可以,有没有带引路钱?”
朱长流笑道:“见你们堂主还要钱?”
孙九子:“见堂主是不要钱,但引路的弟兄要。你不给也行,那你就等着一路跌跟头吧。给他套上!”
喜子将一只黑头套往朱长流头上扣,三柱子挺身向前,拦住了喜子。
孙九子大喝一声:“想干什么?这是规矩!”
朱长流急忙阻止三柱子:“戴就戴吧,人家的规矩不能破。”
孙九子命令道:“只准一人进去,其他人回船上。”
朱长流对三柱子道:“柱子,你就不要去了,在船上等我。”
朱长流从身上摸出三块银元,递给孙九子。孙九子掂了掂银元,满意地“嗯”了一声,吩咐道:“戴上,走。”
朱长流头上戴了黑布套,另一名滩民从旁边折了一根芦苇,将苇秆一端塞到朱长流手里,牵着朱长流,一行人沿着苇滩小路,向前走去。
6. 小龙滩,日,外。
孙九子、朱长流一行人,来到议事厅门口;孙九子一把扯掉朱长流头上的黑布套,猛地将朱长流推到门内;然后一挥手,另两名滩民立即离去。
7.小龙滩聚义厅,日,内。
孙九子推着朱长流朝大厅里走,走了十几步,孙九子喝道:“站住。”然后,他自己也闪到了一边。
朱长流放眼望去,议事厅里坐了不少头领,一个个凶狠而又戒备地看着他。
坐在大厅正中位置上的赵力盛,看到朱长流时猛地一惊,神情一下子凝固住了。他眼前立即出现一组画面:巨浪滔天的高宝湖上,他被人从湖中捞起,他背上还背着幼年的荷花。他瘫坐在甲板上,朱长流俯身同情地看着他,递给他二两银子。他眼含泪水,接过二两银子,也深深地记住了朱长流的容貌。
韩八爷首先发问:“干什么的?不会又是那狗官的说客吧?”
朱长流神态从容,躬身抱拳道:“诸位头领,小可朱长流,本城商人。此来小龙滩,是来讨要犬子朱世元。”
韩八爷惊讶地:“朱世元?就那个被孙九子差点打死的蛮少爷?怎么还没送走呀?”
顺子接口道:“听肖郎中说,伤口还没好利索。”
另一头领道:“我刚刚还看到他,在跟荷花学武呢。”
韩八爷不屑地:“你那儿子蛮少爷,谁要啊!?赵堂主,早点给他带回去算了,放在这里浪费粮食。”
众位头领议论起来。
“就那个放屁能把水打脏,自己尿不臭的蛮少爷。”
“那家伙,本事没有,脾气挺倔。”
“可肖郎中和郭婆婆对他看法不错。”
赵力盛道:“大伙请回吧,这事由我单独跟他谈谈就行了。”
众位头领感到很无趣,相继起身离开议事厅。
坐在旁边的英姑正要离开,被赵力盛叫住:“英姑,你等一等。”
赵力盛又对孙九子道:“你巡滩去吧,这里没你事了。”
孙九子一报拳:“是。”转身走了。
议事大厅里只剩下朱长流、赵力盛、英姑三个人。
赵力盛拉着英姑,走到朱长流跟前。赵力盛扑通一声跪下,高叫一声:“恩公!”
赵力盛的举动把朱长流、英姑吓了一跳。
朱长流慌忙后退几步,惊问道:“赵堂主,您这是何意……”
赵力盛拉了一下英姑:“英姑,快跪下,拜见恩公。”
英姑似乎明白过来,赶紧跪在赵力盛旁边。
赵力盛满脸泪水,仰面对朱长流道:“恩公,您仔细看看,我是谁。”
朱长流疑惑地上前一步,认真、仔细地打量着赵力盛的脸。头脑里立即出现一组画面:一位刚从湖水里打捞起来的人,满脸伤痕,背上还背着一个婴儿,瘫坐在甲板上。那人也是满脸泪水,接过他递过去的二两银子。
朱长流欣喜地:“呀,原来是你?!”
赵力盛激动地:“是我。十几年前,我捻军在瓜州渡被清兵击溃,我背着侄女,驾一条舢板逃了出来,不想在高宝湖遇上风浪,正巧您的货船经过那里,是您让伙计们救了我,还送了我二两银子。我一直想报此恩,但始终寻不到恩公的下落。”
朱长流无限感慨地:“这真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看来,缘起缘灭,真的皆由天定。赵堂主请起。事过境迁,承蒙你还记起;今日再次相遇,也是你我真的有缘。这位是……”
赵力盛:“这是贱内英姑,一同拜谢恩公。”
英姑道:“恩公,力盛每与我提及此事,总是感激涕零。恩公之德,不仅成就了我夫妻二人,还成就了小龙滩几百口子。小龙滩所有人都应该感谢您。”
朱长流扶起他二人,客气地:“言重了,言重了。古人云: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但愿我当年助你,能结出善果。”
赵力盛听了一怔,立即对英姑道:“英姑,你且回去准备酒菜,我与恩公去寻少爷。十几年的事情岂能几句话说清,让我与恩公仔细地谈谈。”
英姑:“好的,快去快回;恩公,英姑先告辞。”
8. 小龙滩,日,外。
聚义厅外面,一黄一白两面大旗迎风飘扬。
朱长流停住脚步,看着黄旗上的大字,念道:“替天行道”。又看看白旗上的大字,念道:“反清灭洋”。他语重心长地对身旁的赵力盛道:“乱世之中,打什么旗,喊什么词,都无所谓;但切不可扰民呀。”
赵力盛欠身道:“恩公说得是。刚在小龙滩立足时,我确实干了些打家劫舍的事。不久我就醒悟到,我不能再这样做。我赵力盛能苟活于世,全赖恩公那一次善举。我岂能用一次又一次的恶行,去回报您的善举呢?后来我与船民女儿英姑成了亲;这是个好女人,她帮我定下各种规矩,带着大伙种田、捕鱼、搞副业,现在小龙滩几百口子,生活安定,丰衣足食。近十年来,我们从未做过任何扰民的事。”
朱长流疑惑地:“如此说来,前些时安宜城里,七家货栈被烧,不是你们所为?”
赵力盛坚定地:“恩公,请您相信我的话,这事决不是我们所为。事后我们得知,衙门竟然把这罪名按到我们头上,弟兄们肺都气炸了。”
朱长流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9. 小龙滩,日,外。
湖边荷荡,一片翠绿,微风吹过,滚起绿波;明媚的阳光下,清澈的湖水泛着碧浪;远方的芦花又连成一片灰白色的海。
荷香亭前的空地上,朱世元正认真地练着八卦掌。从动作上看,前后连贯,颇为熟练。
突然,从荷香亭后面传出银铃般的笑声。荷花和来娣从亭子后面跳出来。来娣由衷地赞道:“打得不错呀!”原来她们已经躲在亭子后面偷看多时。
朱世元收住势,自豪地:“那是,你也不看看是谁的徒弟,名师出高徒嘛。”
荷花递上帕子,朱世元毫不客气,接过就擦。猛然,朱世元有所发现,指着她俩,惊喜地:“哎,今天你俩穿的衣裳……”
来娣:“你才看出来呀,怎么样,好看不?”
朱世元:“好看,太好看了!我选的布还会错?!只是,你们不嫌洋布啦?”
荷花学着朱世元的腔调:“洋货是洋货,洋人是洋人,洋人里面还有好人和坏人。好的东西为什么要反对,那我们不成了好坏不分了吗。”
朱世元把帕子还给荷花,高兴地:“这就对了嘛。哎,你们看,那湖水,那荷荡,再加上你们两个人,那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呀!这让我想起一首诗,怎么说来着……”
来娣不耐烦地:“想不出就别想了,我要练剑了。”
朱世元兴奋地:“想起了其中两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来娣故意抽出剑直指朱世元,责问道:“哼,你是变着法子夸荷花姐,用心何在?!”
荷花听了那两句诗,不觉内心为之一动,她羞怯地看了朱世元一眼,又正色道:“好了,别闹了。来娣,你还是练习八卦转剑,世元,今天,我们要把活架子全部练完。接下去我们就要练变架子了。”
朱世元:“师傅,刚才我用活架子躲过孙九子第一招,但他后来的扫堂腿就没躲过,可能就是不会变化。”
荷花鼓励道:“你练得这样刻苦,两年以后,孙九子就不是你的对手了。”
朱世元听了,高兴得跳起来:“真的,这太好了!”
荷花肯定地点点头。又道:“来,开始。把活架子连起来打一遍。”
朱世元应道:“是。”
朱世元凝神静气,摆开了架势。一抬头,看到远处有两个人正向这边走,他先是一愣,紧接着他整个人都僵住了。朱长流与赵力盛正肩并肩地走过来。
这一惊非同小可,朱世元惊叫一声:“爹!”便飞奔过去,又跪倒在朱长流面前:“爹,您怎么到这里来了?!”
朱长流百感交集地去扶朱世元,调侃道:“好你个蛮少爷,你在这里拜师学武,可你娘、你姐多挂念你呀。自你走后,你娘就病倒了。”
朱世元泪流满面:“我对不起娘,对不起爹,对不起姐。”
朱长流:“起来吧,你拜的师傅呢,我得谢谢他。”
朱世元朝后看了看,赵力盛赶快喊道:“荷花,快过来,见伯父大人。”
荷花见此场景已猜出几分,她急忙跑过来,跪地道:“见过伯父大人。”
赵力盛笑着介绍道:“恩公,她就是少爷的师傅,我的侄女荷花;也就是当年我背上的那个孩子。”
朱长流也不由得笑起来,夸赞道:“荷花,多漂亮的姑娘,名字也好听。那一位是谁?”
赵力盛介绍道:“她是少爷的师姐,叫来娣。”
来娣动作快,已经跪在了荷花旁边,道:“见过伯父大人。”
朱长流:“都起来,都起来。世元在这里,让你们受累了。”
荷花与来娣对视了一眼,竟然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赵力盛严肃地:“跟长辈说话,怎能嬉笑?!”
来娣嗑了一个头:“请伯父大人恕罪,少爷,就是我们俩抢到这里来的,怎么还感谢我们?”
朱长流也哑然失笑道:“传说的两个女匪,原来就是你俩?”
赵力盛斥责地:“起来,起来,就你们净给我添乱!”
朱长流感慨地:“这真是天意也……”
赵力盛:“恩公,您与少爷多日不见,定有许多话要说,我们先回,待会我让荷花叫您。”
朱长流:“好吧。”
赵力盛又对朱世元道:“少爷,你带父亲就在此处转转,小龙滩的景致也不错呀。”
朱世元躬身报拳道:“是,谢堂主。”
孙九子认真地上下打量了朱长流一番,又问道:“事前约好的么?”
朱长流摇摇头。
孙九子低声在喜子耳边嘀咕了几句,喜子点了下头,走了。
孙九子:“见我们堂主可以,有没有带引路钱?”
朱长流笑道:“见你们堂主还要钱?”
孙九子:“见堂主是不要钱,但引路的弟兄要。你不给也行,那你就等着一路跌跟头吧。给他套上!”
喜子将一只黑头套往朱长流头上扣,三柱子挺身向前,拦住了喜子。
孙九子大喝一声:“想干什么?这是规矩!”
朱长流急忙阻止三柱子:“戴就戴吧,人家的规矩不能破。”
孙九子命令道:“只准一人进去,其他人回船上。”
朱长流对三柱子道:“柱子,你就不要去了,在船上等我。”
朱长流从身上摸出三块银元,递给孙九子。孙九子掂了掂银元,满意地“嗯”了一声,吩咐道:“戴上,走。”
朱长流头上戴了黑布套,另一名滩民从旁边折了一根芦苇,将苇秆一端塞到朱长流手里,牵着朱长流,一行人沿着苇滩小路,向前走去。
6. 小龙滩,日,外。
孙九子、朱长流一行人,来到议事厅门口;孙九子一把扯掉朱长流头上的黑布套,猛地将朱长流推到门内;然后一挥手,另两名滩民立即离去。
7.小龙滩聚义厅,日,内。
孙九子推着朱长流朝大厅里走,走了十几步,孙九子喝道:“站住。”然后,他自己也闪到了一边。
朱长流放眼望去,议事厅里坐了不少头领,一个个凶狠而又戒备地看着他。
坐在大厅正中位置上的赵力盛,看到朱长流时猛地一惊,神情一下子凝固住了。他眼前立即出现一组画面:巨浪滔天的高宝湖上,他被人从湖中捞起,他背上还背着幼年的荷花。他瘫坐在甲板上,朱长流俯身同情地看着他,递给他二两银子。他眼含泪水,接过二两银子,也深深地记住了朱长流的容貌。
韩八爷首先发问:“干什么的?不会又是那狗官的说客吧?”
朱长流神态从容,躬身抱拳道:“诸位头领,小可朱长流,本城商人。此来小龙滩,是来讨要犬子朱世元。”
韩八爷惊讶地:“朱世元?就那个被孙九子差点打死的蛮少爷?怎么还没送走呀?”
顺子接口道:“听肖郎中说,伤口还没好利索。”
另一头领道:“我刚刚还看到他,在跟荷花学武呢。”
韩八爷不屑地:“你那儿子蛮少爷,谁要啊!?赵堂主,早点给他带回去算了,放在这里浪费粮食。”
众位头领议论起来。
“就那个放屁能把水打脏,自己尿不臭的蛮少爷。”
“那家伙,本事没有,脾气挺倔。”
“可肖郎中和郭婆婆对他看法不错。”
赵力盛道:“大伙请回吧,这事由我单独跟他谈谈就行了。”
众位头领感到很无趣,相继起身离开议事厅。
坐在旁边的英姑正要离开,被赵力盛叫住:“英姑,你等一等。”
赵力盛又对孙九子道:“你巡滩去吧,这里没你事了。”
孙九子一报拳:“是。”转身走了。
议事大厅里只剩下朱长流、赵力盛、英姑三个人。
赵力盛拉着英姑,走到朱长流跟前。赵力盛扑通一声跪下,高叫一声:“恩公!”
赵力盛的举动把朱长流、英姑吓了一跳。
朱长流慌忙后退几步,惊问道:“赵堂主,您这是何意……”
赵力盛拉了一下英姑:“英姑,快跪下,拜见恩公。”
英姑似乎明白过来,赶紧跪在赵力盛旁边。
赵力盛满脸泪水,仰面对朱长流道:“恩公,您仔细看看,我是谁。”
朱长流疑惑地上前一步,认真、仔细地打量着赵力盛的脸。头脑里立即出现一组画面:一位刚从湖水里打捞起来的人,满脸伤痕,背上还背着一个婴儿,瘫坐在甲板上。那人也是满脸泪水,接过他递过去的二两银子。
朱长流欣喜地:“呀,原来是你?!”
赵力盛激动地:“是我。十几年前,我捻军在瓜州渡被清兵击溃,我背着侄女,驾一条舢板逃了出来,不想在高宝湖遇上风浪,正巧您的货船经过那里,是您让伙计们救了我,还送了我二两银子。我一直想报此恩,但始终寻不到恩公的下落。”
朱长流无限感慨地:“这真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看来,缘起缘灭,真的皆由天定。赵堂主请起。事过境迁,承蒙你还记起;今日再次相遇,也是你我真的有缘。这位是……”
赵力盛:“这是贱内英姑,一同拜谢恩公。”
英姑道:“恩公,力盛每与我提及此事,总是感激涕零。恩公之德,不仅成就了我夫妻二人,还成就了小龙滩几百口子。小龙滩所有人都应该感谢您。”
朱长流扶起他二人,客气地:“言重了,言重了。古人云: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但愿我当年助你,能结出善果。”
赵力盛听了一怔,立即对英姑道:“英姑,你且回去准备酒菜,我与恩公去寻少爷。十几年的事情岂能几句话说清,让我与恩公仔细地谈谈。”
英姑:“好的,快去快回;恩公,英姑先告辞。”
8. 小龙滩,日,外。
聚义厅外面,一黄一白两面大旗迎风飘扬。
朱长流停住脚步,看着黄旗上的大字,念道:“替天行道”。又看看白旗上的大字,念道:“反清灭洋”。他语重心长地对身旁的赵力盛道:“乱世之中,打什么旗,喊什么词,都无所谓;但切不可扰民呀。”
赵力盛欠身道:“恩公说得是。刚在小龙滩立足时,我确实干了些打家劫舍的事。不久我就醒悟到,我不能再这样做。我赵力盛能苟活于世,全赖恩公那一次善举。我岂能用一次又一次的恶行,去回报您的善举呢?后来我与船民女儿英姑成了亲;这是个好女人,她帮我定下各种规矩,带着大伙种田、捕鱼、搞副业,现在小龙滩几百口子,生活安定,丰衣足食。近十年来,我们从未做过任何扰民的事。”
朱长流疑惑地:“如此说来,前些时安宜城里,七家货栈被烧,不是你们所为?”
赵力盛坚定地:“恩公,请您相信我的话,这事决不是我们所为。事后我们得知,衙门竟然把这罪名按到我们头上,弟兄们肺都气炸了。”
朱长流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9. 小龙滩,日,外。
湖边荷荡,一片翠绿,微风吹过,滚起绿波;明媚的阳光下,清澈的湖水泛着碧浪;远方的芦花又连成一片灰白色的海。
荷香亭前的空地上,朱世元正认真地练着八卦掌。从动作上看,前后连贯,颇为熟练。
突然,从荷香亭后面传出银铃般的笑声。荷花和来娣从亭子后面跳出来。来娣由衷地赞道:“打得不错呀!”原来她们已经躲在亭子后面偷看多时。
朱世元收住势,自豪地:“那是,你也不看看是谁的徒弟,名师出高徒嘛。”
荷花递上帕子,朱世元毫不客气,接过就擦。猛然,朱世元有所发现,指着她俩,惊喜地:“哎,今天你俩穿的衣裳……”
来娣:“你才看出来呀,怎么样,好看不?”
朱世元:“好看,太好看了!我选的布还会错?!只是,你们不嫌洋布啦?”
荷花学着朱世元的腔调:“洋货是洋货,洋人是洋人,洋人里面还有好人和坏人。好的东西为什么要反对,那我们不成了好坏不分了吗。”
朱世元把帕子还给荷花,高兴地:“这就对了嘛。哎,你们看,那湖水,那荷荡,再加上你们两个人,那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呀!这让我想起一首诗,怎么说来着……”
来娣不耐烦地:“想不出就别想了,我要练剑了。”
朱世元兴奋地:“想起了其中两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来娣故意抽出剑直指朱世元,责问道:“哼,你是变着法子夸荷花姐,用心何在?!”
荷花听了那两句诗,不觉内心为之一动,她羞怯地看了朱世元一眼,又正色道:“好了,别闹了。来娣,你还是练习八卦转剑,世元,今天,我们要把活架子全部练完。接下去我们就要练变架子了。”
朱世元:“师傅,刚才我用活架子躲过孙九子第一招,但他后来的扫堂腿就没躲过,可能就是不会变化。”
荷花鼓励道:“你练得这样刻苦,两年以后,孙九子就不是你的对手了。”
朱世元听了,高兴得跳起来:“真的,这太好了!”
荷花肯定地点点头。又道:“来,开始。把活架子连起来打一遍。”
朱世元应道:“是。”
朱世元凝神静气,摆开了架势。一抬头,看到远处有两个人正向这边走,他先是一愣,紧接着他整个人都僵住了。朱长流与赵力盛正肩并肩地走过来。
这一惊非同小可,朱世元惊叫一声:“爹!”便飞奔过去,又跪倒在朱长流面前:“爹,您怎么到这里来了?!”
朱长流百感交集地去扶朱世元,调侃道:“好你个蛮少爷,你在这里拜师学武,可你娘、你姐多挂念你呀。自你走后,你娘就病倒了。”
朱世元泪流满面:“我对不起娘,对不起爹,对不起姐。”
朱长流:“起来吧,你拜的师傅呢,我得谢谢他。”
朱世元朝后看了看,赵力盛赶快喊道:“荷花,快过来,见伯父大人。”
荷花见此场景已猜出几分,她急忙跑过来,跪地道:“见过伯父大人。”
赵力盛笑着介绍道:“恩公,她就是少爷的师傅,我的侄女荷花;也就是当年我背上的那个孩子。”
朱长流也不由得笑起来,夸赞道:“荷花,多漂亮的姑娘,名字也好听。那一位是谁?”
赵力盛介绍道:“她是少爷的师姐,叫来娣。”
来娣动作快,已经跪在了荷花旁边,道:“见过伯父大人。”
朱长流:“都起来,都起来。世元在这里,让你们受累了。”
荷花与来娣对视了一眼,竟然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赵力盛严肃地:“跟长辈说话,怎能嬉笑?!”
来娣嗑了一个头:“请伯父大人恕罪,少爷,就是我们俩抢到这里来的,怎么还感谢我们?”
朱长流也哑然失笑道:“传说的两个女匪,原来就是你俩?”
赵力盛斥责地:“起来,起来,就你们净给我添乱!”
朱长流感慨地:“这真是天意也……”
赵力盛:“恩公,您与少爷多日不见,定有许多话要说,我们先回,待会我让荷花叫您。”
朱长流:“好吧。”
赵力盛又对朱世元道:“少爷,你带父亲就在此处转转,小龙滩的景致也不错呀。”
朱世元躬身报拳道:“是,谢堂主。”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