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82768
成片时长:约591分钟
阅读:13206
发表:2015/10/12
20集 喜剧 电视剧剧本
《阿珍阿宝》第5集:一念之仁
1
4
5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陈州知府:那当然啰!黄府银库那么多银子,花的也值。
姚玉贵:这是什么话?那不过是一丁点生财的母子。有了这点财母子垫底,何愁生不出更多的银子来?
陈州知府:嘿嘿……那倒也是……那倒也是……
场次(307)
场景:陈州城南门城头上。
时间:日。
人物:阿珍、阿宝。
□两道金光凌空而降,飘落陈州城南门城楼前的雉堞垛子后面,打了个潇洒的旋儿,化作招财二童子。
□阿珍、阿宝登高望远,注视着远去的陈州知府那一队人马,面现厌恶不屑之色。
阿宝:听说这个狗官,拿钱买了个巡按御史的狗屁差事,搞起廉政建设来啰。
阿珍:这就叫让盗贼看家护院,让娼妓当贞妇烈女。
阿宝:这狗贼所到之处,只怕把地皮全都刮光啰。
阿珍:只怕他有这样的手段,没那样的运气。
阿宝:(若有所悟)咦!今天不正是十五月儿圆嘛。干脆,咱们用司命仙翁的通天宝鉴,瞧瞧这狗贼此去的下场!
阿珍:好!
(第 十 一 集)
场次(308)
场景:平湖秋月。
时间:夜。
人物:阿珍、阿宝。
□月圆星稀,玉兔当头,银光似水,投射万顷碧波。
□一艘小型画舫,漂荡在平静清澈的湖面上。
□趴在船头上的阿珍手执阴阳镜,将背面朝向月亮。
□一旁的阿宝扶了扶镜面,将其正面对准湖面上的月亮倒影。
□阿珍口中念念有词地挥动右手食指,冲着镜子背面迅疾书写起来
阿珍:陈州知府修羡仁,人称“羞先人”,现任两江巡按御史,甲子年壬申月庚辰日癸亥时生人……
□顿时,阿珍、阿宝透过那面镜子,发现镜子那边的界面无限放大,在阔大的湖面上影影绰绰又真真切切地出现了一道奇异的景致……
□阿珍不由惊叫一声。
阿珍:天啦!这已经是天佑十八年九月的事情了!
阿宝:如今是天佑十五年七月。这么说,咱们看到的,竟然是三年零两个月以后的事情!
阿珍:这镜子太神奇啰,连三年后的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
阿宝:太湖!快看,“羞先人”的官船进太湖啰!
场次(309)
场景:太湖。
时间:日。
人物:两江巡按御史(陈州知府)、地方官员两名、兵士若干。
□(化入幻境)烟雾缭绕、朦朦胧胧的太湖上行驶着一艘官船,插在船头顶端的大旗上标示着“两江巡按”四个大字。
□(特写)船舱内外堆满了装银子的箱笼。
□巡按御史修羡仁身着五品官服,站在船舷上尽览太湖风光,把酒临风,意气洋洋。
□巡按御史身后站着两名低头哈腰,小心作陪的七品地方官僚。(化出幻境)
场次(310)
场景:平湖秋月。
时间:夜。
人物:阿珍、阿宝。
□……阿珍、阿宝依旧专注地通过阴阳镜,观察着(三年零两个月后某一天)太湖上的情景。
阿宝:这狗贼跑到太湖来干什么?
阿珍:你没看见那些箱笼吗?一定是把搜刮来的银子送回老家!
阿宝:阿珍,快看,快朝北面芦苇荡看……
场次(311)
场景:太湖芦苇荡。
时间:日。
人物:杨老幺(水寇头目)、水寇若干。
□……(化入幻境)太湖靠近岸边的一大片芦苇荡中隐伏着数十名江洋水寇,一个个手执弓弩利箭上弦,凝目注视着不远处的官船。
□水寇首领杨老幺赤着上身,两条粗壮的胳膊上各刺一条青龙,执着一根长长的竹筒(形似单筒望远镜),闭一只眼睁一只眼,透过竹筒观望着官船。
□(特写)巡按御史修羡仁春风得意的嘴脸被套进竹筒投射过来的圆形光圈之内……(化出幻境)
场次(312)
场景:平湖秋月。
时间:夜。
人物:阿珍、阿宝。
□……阿珍、阿宝透过阴阳镜,仔细观察着隐现在湖水中的幻境。
阿珍:哈哈……要遭报应啰!“羞先人”要遭报应啰!
阿宝:遇到太湖水寇杨老幺,还能有他的好果子吃!
场次(313)
场景:太湖。
时间:日。
人物:两江巡按御史(陈州知府)、地方官员两名、兵士若干;杨老幺(水寇头目)、水寇若干。
□……(划入幻境)水寇首领杨老幺放下长竹筒,从镶金嵌玉的刀鞘内抽出一把银光闪闪,不可逼视的宝刀,冲着官船大叫一声。
杨老幺:给老子着家伙!
□顿时乱箭如雨,从芦苇荡内嗖嗖嗖飞窜而出,射向官船上的兵士。
□官船上的兵士接连中箭,有的栽倒船舷,有的翻入太湖。
□巡按御史修羡仁抱头鼠窜,嗷嗷哀嚎。
巡按御史:嗷——嗷——嗷——
□水寇们在杨老幺指挥下,驾着十多条小舟穿出芦苇荡,杀奔官船。
□小舟刚一靠近官船,水寇们甩起铁钩,抛向官船船帮,口里叼着着大刀,拽着绳索攀上官船,与剩下的多名兵士格斗起来。
□两名爬倒船舷、顾头不顾腚、将脑袋伸进箱笼空隙的地方官僚,被几名水寇逐一砍杀。
□小舟上的杨老幺纵身一跃,一个鹞子翻身,落入官船,手起刀落,巡按御史的人头在船舷上骨碌碌打着滚儿。
□(特写)巡按御史的人头噗通一声,滚落太湖……(化出幻境)
场次(314)
场景:平湖秋月。
时间:夜。
人物:阿珍、阿宝。
□……阿珍、阿宝收起阴阳镜,有些怅然地坐倒画舫。
阿宝:完啰!“羞先人”这回算是玩完啰!
阿珍:不是从正路来的银子,又哪能从正路出去?
阿宝:(做思索状)阿珍,你说,那个巡按御史这会儿在干什么?
阿珍:他除了搜刮银子,还能干出什么好事?
阿宝:唉!也就剩三年零两个月活头啰,让他玩吧!
阿珍:直到把自个脑袋玩进太湖,喂了王八,他也就玩到头啰!
场次(315)
场景:陈州街头。
时间:日。
人物:黄世雄、老奴、年轻夫妻、街头乡民若干。
□陈州街头人流如织,熙来攘往。
□黄世雄破衣烂衫,囚头丧面,左手拄着栆杆,右手端着破碗沿街讨饭,后面跟着同样装饰的老奴。
□一名年轻生意人和他的媳妇正在锅灶前炸油糕。
□黄世雄与老奴步履蹒跚着一路走来。
黄世雄:打发点……这位好心的小哥哥……打发口吃的吧……
年轻生意人:(愕然一惊)啊!这……这不就是那位陈州首富黄公子……黄大公子吗?
黄世雄:(眼泪汪汪)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年轻生意人:我的天啦!您黄大公子咋就落到了这一步?当年您用金弹子、银丸子弹鸟的时候,我还跟在您屁股后头,捡了一颗银丸子,全家人风风光光过了个肥年哩!
生意人媳妇:可不是嘛。您当年在这陈州街头撕绸子那阵,我还捡了一副红绸子,后来还拿它做了身嫁妆哩!
□黄世雄苦笑着摇了摇头。
年轻生意人:恩人啦!黄公子好歹也算是咱家恩人。他如今落到这步田地,想必再也不会糟践东西,浪费钱粮啰。快!快包十个油糕!
生意人媳妇:哎!
□生意人媳妇麻脚利手,从铁箩儿内捡出十个晾凉并沥干了热油的油糕,用一张麻纸包了,双手客气地递给黄世雄。
生意人媳妇:黄公子收好啰。
□黄世雄将油糕包儿珍重地放进老奴手上的破篮子,冲那生意人两口子低头弯腰,连声道谢。
黄世雄:谢谢……谢谢好心人……不过,以后再甭叫我黄公子啰……叫……叫我叫花子得了……
□言至于此,黄世雄抚今追昔,感慨系之,不禁揉着双眼,伤心得饮泣起来。
黄世雄:呜——呜呜呜呜……
场次(316)
场景:陈州城外荒郊破庙内。
时间:日。
人物:黄世雄、霍翠玉、老奴、年少婢女、女婴。
□破庙内,多块半截砖头,垒集起来,成四条“桌腿”;一面凹凸不平的片石权作“桌面”,平架在四条“桌腿”上,形成一张“石桌”“石桌”上陈放着一堆讨来的饭食,有大饼、有馒头;有整块,有半拉;有黑面做的,也有白面做的。除此而外,“桌面”上还放着四只粗瓷破碗。
□黄世雄、霍翠玉、老奴及年少婢女围坐在“桌子”四周——座位也是破砖头垒起的“凳子”,上部铺着一层麦秸(铺上麦秸不硌屁股)。
□“桌子”一旁用葛藤悬吊着一只鼎罐(山里人冬天烤火时,悬在柴火上面烧水、煮粥、熬汤的灶具)。坐在鼎罐近旁的年少婢女用一只破瓢(半个干葫芦制作而成),将鼎罐内煮得沸沸扬扬的菜汤逐一舀进四只破碗。
□(特写)破碗内的清汤上漂着一层煮糊了的芽菜,没有一丝油星,也没有一颗米粒。
□将一只破布襁褓捆在腰上、襁褓里躺着女婴的霍翠玉,老奴,年少婢女等人抓起细细的竹子截成的筷子,一边吃着饼子、馒头,一边吸溜吸溜、十分香甜可口地喝着野菜清汤。
□黄世雄从身边的破篮子内捧出一只纸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将纸包解了开来,露出十个焦黄鲜亮的油糕。
黄世雄:娘子,你看我给你讨回啥好吃的啰?
□正在喝菜汤的霍翠玉打眼一看,面现喜色。
霍翠玉:哦!油糕!
场次(317)
场景:陈州城外荒郊破庙外。
时间:日。
人物:女佣(秋桐身边那位佣人)。
□破庙外的那条小路上,一个挎着鸡蛋篮子的中年妇女,领着刘家那位女佣一路急匆匆走来。
姚玉贵:这是什么话?那不过是一丁点生财的母子。有了这点财母子垫底,何愁生不出更多的银子来?
陈州知府:嘿嘿……那倒也是……那倒也是……
场次(307)
场景:陈州城南门城头上。
时间:日。
人物:阿珍、阿宝。
□两道金光凌空而降,飘落陈州城南门城楼前的雉堞垛子后面,打了个潇洒的旋儿,化作招财二童子。
□阿珍、阿宝登高望远,注视着远去的陈州知府那一队人马,面现厌恶不屑之色。
阿宝:听说这个狗官,拿钱买了个巡按御史的狗屁差事,搞起廉政建设来啰。
阿珍:这就叫让盗贼看家护院,让娼妓当贞妇烈女。
阿宝:这狗贼所到之处,只怕把地皮全都刮光啰。
阿珍:只怕他有这样的手段,没那样的运气。
阿宝:(若有所悟)咦!今天不正是十五月儿圆嘛。干脆,咱们用司命仙翁的通天宝鉴,瞧瞧这狗贼此去的下场!
阿珍:好!
(第 十 一 集)
场次(308)
场景:平湖秋月。
时间:夜。
人物:阿珍、阿宝。
□月圆星稀,玉兔当头,银光似水,投射万顷碧波。
□一艘小型画舫,漂荡在平静清澈的湖面上。
□趴在船头上的阿珍手执阴阳镜,将背面朝向月亮。
□一旁的阿宝扶了扶镜面,将其正面对准湖面上的月亮倒影。
□阿珍口中念念有词地挥动右手食指,冲着镜子背面迅疾书写起来
阿珍:陈州知府修羡仁,人称“羞先人”,现任两江巡按御史,甲子年壬申月庚辰日癸亥时生人……
□顿时,阿珍、阿宝透过那面镜子,发现镜子那边的界面无限放大,在阔大的湖面上影影绰绰又真真切切地出现了一道奇异的景致……
□阿珍不由惊叫一声。
阿珍:天啦!这已经是天佑十八年九月的事情了!
阿宝:如今是天佑十五年七月。这么说,咱们看到的,竟然是三年零两个月以后的事情!
阿珍:这镜子太神奇啰,连三年后的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
阿宝:太湖!快看,“羞先人”的官船进太湖啰!
场次(309)
场景:太湖。
时间:日。
人物:两江巡按御史(陈州知府)、地方官员两名、兵士若干。
□(化入幻境)烟雾缭绕、朦朦胧胧的太湖上行驶着一艘官船,插在船头顶端的大旗上标示着“两江巡按”四个大字。
□(特写)船舱内外堆满了装银子的箱笼。
□巡按御史修羡仁身着五品官服,站在船舷上尽览太湖风光,把酒临风,意气洋洋。
□巡按御史身后站着两名低头哈腰,小心作陪的七品地方官僚。(化出幻境)
场次(310)
场景:平湖秋月。
时间:夜。
人物:阿珍、阿宝。
□……阿珍、阿宝依旧专注地通过阴阳镜,观察着(三年零两个月后某一天)太湖上的情景。
阿宝:这狗贼跑到太湖来干什么?
阿珍:你没看见那些箱笼吗?一定是把搜刮来的银子送回老家!
阿宝:阿珍,快看,快朝北面芦苇荡看……
场次(311)
场景:太湖芦苇荡。
时间:日。
人物:杨老幺(水寇头目)、水寇若干。
□……(化入幻境)太湖靠近岸边的一大片芦苇荡中隐伏着数十名江洋水寇,一个个手执弓弩利箭上弦,凝目注视着不远处的官船。
□水寇首领杨老幺赤着上身,两条粗壮的胳膊上各刺一条青龙,执着一根长长的竹筒(形似单筒望远镜),闭一只眼睁一只眼,透过竹筒观望着官船。
□(特写)巡按御史修羡仁春风得意的嘴脸被套进竹筒投射过来的圆形光圈之内……(化出幻境)
场次(312)
场景:平湖秋月。
时间:夜。
人物:阿珍、阿宝。
□……阿珍、阿宝透过阴阳镜,仔细观察着隐现在湖水中的幻境。
阿珍:哈哈……要遭报应啰!“羞先人”要遭报应啰!
阿宝:遇到太湖水寇杨老幺,还能有他的好果子吃!
场次(313)
场景:太湖。
时间:日。
人物:两江巡按御史(陈州知府)、地方官员两名、兵士若干;杨老幺(水寇头目)、水寇若干。
□……(划入幻境)水寇首领杨老幺放下长竹筒,从镶金嵌玉的刀鞘内抽出一把银光闪闪,不可逼视的宝刀,冲着官船大叫一声。
杨老幺:给老子着家伙!
□顿时乱箭如雨,从芦苇荡内嗖嗖嗖飞窜而出,射向官船上的兵士。
□官船上的兵士接连中箭,有的栽倒船舷,有的翻入太湖。
□巡按御史修羡仁抱头鼠窜,嗷嗷哀嚎。
巡按御史:嗷——嗷——嗷——
□水寇们在杨老幺指挥下,驾着十多条小舟穿出芦苇荡,杀奔官船。
□小舟刚一靠近官船,水寇们甩起铁钩,抛向官船船帮,口里叼着着大刀,拽着绳索攀上官船,与剩下的多名兵士格斗起来。
□两名爬倒船舷、顾头不顾腚、将脑袋伸进箱笼空隙的地方官僚,被几名水寇逐一砍杀。
□小舟上的杨老幺纵身一跃,一个鹞子翻身,落入官船,手起刀落,巡按御史的人头在船舷上骨碌碌打着滚儿。
□(特写)巡按御史的人头噗通一声,滚落太湖……(化出幻境)
场次(314)
场景:平湖秋月。
时间:夜。
人物:阿珍、阿宝。
□……阿珍、阿宝收起阴阳镜,有些怅然地坐倒画舫。
阿宝:完啰!“羞先人”这回算是玩完啰!
阿珍:不是从正路来的银子,又哪能从正路出去?
阿宝:(做思索状)阿珍,你说,那个巡按御史这会儿在干什么?
阿珍:他除了搜刮银子,还能干出什么好事?
阿宝:唉!也就剩三年零两个月活头啰,让他玩吧!
阿珍:直到把自个脑袋玩进太湖,喂了王八,他也就玩到头啰!
场次(315)
场景:陈州街头。
时间:日。
人物:黄世雄、老奴、年轻夫妻、街头乡民若干。
□陈州街头人流如织,熙来攘往。
□黄世雄破衣烂衫,囚头丧面,左手拄着栆杆,右手端着破碗沿街讨饭,后面跟着同样装饰的老奴。
□一名年轻生意人和他的媳妇正在锅灶前炸油糕。
□黄世雄与老奴步履蹒跚着一路走来。
黄世雄:打发点……这位好心的小哥哥……打发口吃的吧……
年轻生意人:(愕然一惊)啊!这……这不就是那位陈州首富黄公子……黄大公子吗?
黄世雄:(眼泪汪汪)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年轻生意人:我的天啦!您黄大公子咋就落到了这一步?当年您用金弹子、银丸子弹鸟的时候,我还跟在您屁股后头,捡了一颗银丸子,全家人风风光光过了个肥年哩!
生意人媳妇:可不是嘛。您当年在这陈州街头撕绸子那阵,我还捡了一副红绸子,后来还拿它做了身嫁妆哩!
□黄世雄苦笑着摇了摇头。
年轻生意人:恩人啦!黄公子好歹也算是咱家恩人。他如今落到这步田地,想必再也不会糟践东西,浪费钱粮啰。快!快包十个油糕!
生意人媳妇:哎!
□生意人媳妇麻脚利手,从铁箩儿内捡出十个晾凉并沥干了热油的油糕,用一张麻纸包了,双手客气地递给黄世雄。
生意人媳妇:黄公子收好啰。
□黄世雄将油糕包儿珍重地放进老奴手上的破篮子,冲那生意人两口子低头弯腰,连声道谢。
黄世雄:谢谢……谢谢好心人……不过,以后再甭叫我黄公子啰……叫……叫我叫花子得了……
□言至于此,黄世雄抚今追昔,感慨系之,不禁揉着双眼,伤心得饮泣起来。
黄世雄:呜——呜呜呜呜……
场次(316)
场景:陈州城外荒郊破庙内。
时间:日。
人物:黄世雄、霍翠玉、老奴、年少婢女、女婴。
□破庙内,多块半截砖头,垒集起来,成四条“桌腿”;一面凹凸不平的片石权作“桌面”,平架在四条“桌腿”上,形成一张“石桌”“石桌”上陈放着一堆讨来的饭食,有大饼、有馒头;有整块,有半拉;有黑面做的,也有白面做的。除此而外,“桌面”上还放着四只粗瓷破碗。
□黄世雄、霍翠玉、老奴及年少婢女围坐在“桌子”四周——座位也是破砖头垒起的“凳子”,上部铺着一层麦秸(铺上麦秸不硌屁股)。
□“桌子”一旁用葛藤悬吊着一只鼎罐(山里人冬天烤火时,悬在柴火上面烧水、煮粥、熬汤的灶具)。坐在鼎罐近旁的年少婢女用一只破瓢(半个干葫芦制作而成),将鼎罐内煮得沸沸扬扬的菜汤逐一舀进四只破碗。
□(特写)破碗内的清汤上漂着一层煮糊了的芽菜,没有一丝油星,也没有一颗米粒。
□将一只破布襁褓捆在腰上、襁褓里躺着女婴的霍翠玉,老奴,年少婢女等人抓起细细的竹子截成的筷子,一边吃着饼子、馒头,一边吸溜吸溜、十分香甜可口地喝着野菜清汤。
□黄世雄从身边的破篮子内捧出一只纸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将纸包解了开来,露出十个焦黄鲜亮的油糕。
黄世雄:娘子,你看我给你讨回啥好吃的啰?
□正在喝菜汤的霍翠玉打眼一看,面现喜色。
霍翠玉:哦!油糕!
场次(317)
场景:陈州城外荒郊破庙外。
时间:日。
人物:女佣(秋桐身边那位佣人)。
□破庙外的那条小路上,一个挎着鸡蛋篮子的中年妇女,领着刘家那位女佣一路急匆匆走来。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