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7510
成片时长:每集约44分钟
阅读:7395
发表:2015/10/31
28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十粒金丹》第7-8集
1-2
…
5-6
7-8
9-10
…
27-28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5-J-06769】
守仁哈哈大笑:“贤妻。你怎么连我也不认识了?我每天抱怨老天,不公平,谁知都是我无知作孽的话,今日方知,果然神佛有灵,不负好人。我去寻找哑兄,掉进坑里,没想到失目复明,岂非苍天再造之德。咱夫妻快些望空叩拜。”
平氏欢喜非常,口念:“啊弥陀佛,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夫妻双双拜倒,连那五六岁的孩子,也踊跃起来,跟着他父母磕头,蹦跳着:“爹爹眼睛好了!”
哑叭放下公子,也来叩拜。拜罢平身。守仁叫平氏取出破口袋来,打开与哑叭看,两个元宝,一锭金子,还有几百铜钱:“哑兄,这是你的原物,拿了去吧。”说着照旧装上,递了过来。哑叭含笑摆手,摇头,往后倒退,守仁不解其意:“哑兄,却是为何?”
任守志拉住单守仁,指指心又指指天,拍拍守仁,又拍拍自己,执手躬身面向南。拾了根草在地上画香案纸马。一边一个人把头磕。画完给守仁看,口内哈哈好几番。守仁疑惑的看着他。
平氏:“莫非哑兄要与夫结拜,意思要住在我家?”
哑叭又是点头,又拍手,又指心来又指天,不住的哼哈看平氏。
单守仁含笑:“哑兄果是此意吗?”
哑叭不住的点头。
守仁:“你是不是因为我不吞你的金银,心中感念不过,因见我家贫寒,与我结拜,将此金银做营运,成个事业,鱼水相帮吗?”
哑叭喜得眉欢眼笑,连连点头,哈哈不已。
守仁沉思了一会:“哑兄,我有一言说来,不要见怪。一则你不能说明这金银的来历,二则又不知你是何方的人氏,因何至此?你固然是一片好心,但恐其中有什么干系,岂不连累与我。”
哑叭不住的摇头,指天指地。
守仁:“你指天指地的明心,想必无甚干系,但不知这孩子是何人?”
平氏:“等我猜猜。是大哥的儿子吗?”
哑叭连连摆手、摇头。
平氏:“不然就是你的弟弟,想必是父母都不在了。”
哑叭连连点头。
守仁:“结义同居,抚养幼弟倒也罢了。看你的面貌不过二十四五,我今年三十一岁,可就要称大了。又不知你的姓名。既然结义,咱三人就如同亲手足一般,我名单守仁,与贤弟更名单守志,这小兄弟取名单守英,你可如意?”
哑叭点头欢喜。暗想到:(画外音)
“他名守仁、我名守志、这果然是兄弟的排称。”
哑叭乐的一直合不拢嘴。拿出几百铜钱,向平氏比划他画的,香案纸马,又往成朗嘴上比划几下。
平氏:“你是给我钱,让我到镇里买些香案纸马,你们结拜用,再给成朗买些吃的东西,对吧?”
哑叭笑着连连点头。
守仁:“哑弟,不必。咱们就地结拜,心诚自然感动神灵。”说罢自己动手,在院中放上一张饭桌,供上清泉水一盅,瓦炉之内将香上。二人双双忙跪倒,作揖、磕头意深深。
任守志回头又把兄嫂拜,成郎又把叔父称。
(旁白):(画外音)
“从此兄弟同心协力,建造了一番家业。又择选本庄的姑娘,给哑叭成了亲。双印长到七岁时,请师学武,攻书,日习文来,夜习武,不愧他是将门生。
12、运粮河 黑夜
黎素娘的身体,在河里起伏着,顺流直下,向南飘去。
13、纯阳洞内,夜
沉睡的吕上仙突然醒来,一抹脸坐了起来:“柳仙何在?”
柳仙答应:“小神在。”
吕上仙:“你去燕山运粮河内,暗护跳水的黎素娘香体,把她送到安身立命之处。”
柳仙答应:“小神领命。”说罢,架起祥云起在空。棕拂抛在波涛内,把素娘的贵体托在上边。顷刻送至天津卫,一条大船的附近。
旁白:(画外音)
“原来这条船,是一个山东的进士,在丹徒县为官,任上病故,夫人负疚归葬,泊船在此。
(入画)
14、船上 早晨
老管家刚然起身,立在船头与两个船家说话,见水面飘来一个人。
管家:“你们快去捞上这个人来,要救活了,岂不是一件阴功。”
船家:“大清早救上来,万一是个死的,岂不悔气。”
老管家只是着急叫他们救,船家就是不肯。
船舱内走出一个丫鬟来:“夫人叫你们救上来,要是活了,每人赏银一两。”
船家齐声应:“夫人吩咐,小人等遵命。”忙取钩竿,看着那人飘摇飘摇。凑近船来。
这个:“好生奇怪呀,这样的急流,他为何消消停停的飘来。你是等着我救呀。”
那个:“原来是个娘子。”
说话间到了眼前,二人一齐伸手,用钩竿搭住衣服,老管家也帮着用力,拉上船头。
这个:“好、好、好,还有气息,大概还活着,咱们要得赏咧。”
15、大船上 早晨
又见舱中走出两个丫鬟来:“夫人吩咐,即是女的,又有气息,叫我们抬她进去呢,你们闪开。”
两个船家忙躲过一边,丫鬟向前抬入舱中。
夫人:“快些给她换上干衣服,用被包裹,再把热姜汤与她灌上一碗,让她坐稳,慢慢呼唤。”
丫鬟一个去取姜汤,一个去换干衣:“夫人,请看这女子,不是失足落水,却是有心自尽的,这衣服都是用线缝在一处的。”遂换上干衣,灌下了姜汤。
夫人:“好生服侍,叫她慢慢醒来。”
16、船舱里 日
黎素娘慢慢苏醒过来,见自己坐在船舱内,左右有两个丫鬟相扶,有位夫人在床上坐着,头上裹着罗帕,像是病人。心里想:(画外音)
“我怎么糊里糊涂到这里来了?床上那位夫人咋这么面熟呢?仿佛在哪见过。这些人是人还是鬼呢?”
那夫人:“这位娘子不必心惊,贵姓高名在哪住,尊体为何浮在江?我是坐船从此过,令人把你救进了船舱。有何为难寻短见,尽管实言却不妨。”
素娘如梦方醒,双眼催泪:“多蒙夫人将我救,枉负恩人心一场。处此之时终是死,说起情由痛断肠。妾身原籍山东曲阜县,跟随父母到京邦。父名德歉、叔父德让,妾身名叫黎素娘。我的父,受恩感念高千岁,聘奴去,镇国府内作偏房……。
素娘之言还未尽,那位夫人下了床。双手抱住素娘,悲声惨切的:“我的妹妹,你可想死我了!没曾想今日在这里相逢了,我是你姐姐黎淑娘。只从那年离别后,昼思梦想暗悲伤,邻居的徐明已死音信断,关山相隔路途长。那年你姐夫中进士,接请全家上汴梁。指望骨肉重相见,令仆人寻找踪迹日夜忙,好容易遇见周老者,才知道叔父、爹、娘都死亡。说你聘在镇国府,上合下睦甚安康。正要高府将你看,又听说,归葬诰命回渔阳。后来你姐夫点县宰,我就跟随他赴任丹徒县了。在外宦游这几载,突然你姐夫生了重病,前些日子死在任上了。愚姐我负疚归故里,前日生了个遗腹小儿郎。泊船在此雇保姆,才得相逢在长江。听说你际遇十分好,贤妹你,生来性格最端庄。却因何事寻短见,快把原由对姐姐讲。”
素娘大哭,还没说出口,两位丫鬟一齐劝解:“夫人暂且停悲,今日与姨太太相逢,乃是喜事。再者夫人刚生下公子,岂可过于伤悲。天气又凉,且请上床温暖、温暖,与姨太太慢慢叙话,岂不是更好。”
17、船舱内 日
姐妹俩在深情的谈心。
素娘低着头,擦眼泪。
淑娘:“这些年,一直以为你过的很好,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的波折。看来咱姐妹一样命苦。我是半路亡夫,你是中途失子。好在咱姐妹相逢了。”
素娘:“姐姐较比小妹。还强一倍,姐夫虽然去世,尚有外甥,抚养成人,便是你老之靠了。”
淑娘:“血泡赤子,哪里就指望的了。不过是听天由命而已。就是双印外甥,听贤妹方才之言,也很有指望,满月时既有真仙下降,与他治好胎疾,这孩子必非凡器,贤妹,你想哪个无福无寿之人,惊动神仙点化了。”
素娘:“侍女秋月亦曾以此相劝,但姐姐不知丢他之时,全家惶惶。郑昆差许多人分头去找,求签问卜,求得福缘庵观音灵课,十分吉祥,曾有一个月内骨肉重逢之言。就只第三句,‘奸字引’三字,令人难解。”
淑娘:“卦语即是吉祥,何故寻此拙见?”
素娘:“小妹因见了这个卦语,安心耐性,自八月十八日,等至昨日九月十六日,整整二十八天,也不见个喜信,着急无奈,夜晚叩求吕仙,果得一梦,梦见吕仙:若要重逢,除非死后。小妹绝了念头,所以投河自尽。”
淑娘:“那卦语小妹可曾记得?”
素娘:“小妹记得。”遂念了一边。(免去声音)
淑娘沉吟了一会,欢喜:“贤妹恭喜,只管安心等待,将来与外甥一定团员会面。”
素娘:“姐姐何以见的?”
淑娘:“妹妹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这课语真是灵验,‘一月之内,骨肉重逢’,已应在咱姐妹身上了。‘滩头获宝珠,重庆喜何如’。这两句是说,见了你外甥,如同得宝。滩头便是江河,今日与我相逢,再找着外甥,岂不是两番喜事。那是就应在‘重庆喜何如’这一句了。‘奸字引’三字一定也要应验,此时断不能句句解开。”
素娘连连点头,又:“姐姐所见虽明,小妹终疑死后相逢这句话,大大不吉。”
淑娘:“这更易解,你昨日投河,原是死一次了,再与外甥相见,岂不是死后相逢吗。”
素娘如梦方醒:“姐姐高明,小妹不及多矣,以后再不胡思乱想了,耐心等候便了。”
淑娘:“贤妹此时也难回贵府,不如跟我回上山东,权住舍下等着,或是找着外甥,或是妹夫回来,再作道理。”
素娘:“多蒙姐姐见怜,小妹愿去,但不知几时起身?”
淑娘叹:“咳,因你姐夫暴病亡故,我过于悲痛,及至分娩了你外甥,血虚气弱,一点奶水也没有,泊船在此,就是为了雇乳母。此地居民都嫌路远,重价与他,俱不肯去,不是因此,早已起身多时了。”
素娘:“何用去觅乳母,这点小事等小妹替姐姐代劳。我的乳汁至今未断,待我乳哺外甥,岂不胜似他人。”
淑娘:“此事怎好劳贤妹,令我不安使不得。”
素娘:“不过是帮助姐姐抚养幼子,你还能叫我奶妈子不成?可是的,外甥名儿叫什么?”
淑娘:“自从生了他,我就没得一日闲,不知叫什么好,烦劳他老姨寻思一个名吧。”
素娘:“我的孩子叫双印,排着他哥哥叫宝印好吗?”
淑娘笑着点头:“真好。”
18、大船上 日
老管家在舱门外:“小人进禄与姨太太叩头,与夫人叩喜。两个船家也都与夫人、姨太太叩头。两个丫鬟慌忙向前叩头:“奴婢们还不曾拜见姨太太,与夫人叩喜呢。”
素娘:“不消,快些起来吧。”
淑娘:“丫鬟,去取四两银子,赏与船家。”遂吩咐:“原说每人赏银一两,如今救得是姨太太,多赏一倍,就此开船!”
船家欢喜非常。这个看着那个:“伙计,留神望河里看着点,万一再飘来一个,咱们还得发财呢。”
老管家把眼一瞪:“还不悄言,看夫人听见,快些开船,赶路要紧。”
19、镇国府 早晨
伏氏梳洗已毕,坐在床上。
蜂儿慌忙进来:“夫人不好了,黎素娘、秋月都不见了。”
伏氏一愣:“那她们哪去了呢?快些到各处找找。”
郑昆、梁氏,当时脸就黄了。任婆眼珠子骨碌碌碌的乱转。伏生一撇嘴:“有点不正经。”
众人在府内各处寻找了一遍,复又回至兰室,乱哄哄的东寻西找,发现桌案上有一张遗字条,一看,当时郑昆就放悲声了。家丁们个个流眼泪,伏生不自禁的“哼哼。”笑一声。
大家都到上房见伏氏:“夫人,各处找到了,都没有,兰氏的桌案上放一张字条。”遂递给了伏氏。
伏氏一看,呆住了:“她今日自尽为何故。你们大伙做调停。老爷回来怎么讲?打捞尸首可还能?”
梁氏气着:“难道夫人还不明白?二奶奶只因无路可走了,她是心疼小相公。”
伏生向前一摆手:“不对,依我看,一定是有隐情。”
郑昆压着气,向伏准:“大相公说话差矣!我们二夫人,自十九岁娶到府中,言非礼不发,事非礼不作,稳重端庄,幽闲贞静。合府人所共知。别说别人不敢妄议,就是千岁与去世的夫人,还加倍敬爱。如今这一死,乃万分无路,此乃是一定的明情,有何可疑,有何猜忌?老奴斗胆说你一句,大相公,你小小的年纪,不要这等没良心。”
伏准满面通红,只得强辩:“我并非猜疑,她老既要自尽,家中池沼颇多,何必出去,单跳在河里?再者,她老是为思儿,难道那秋月丫头,也陪着死了不成?恐是她见二娘死后,那屋里就是她一人,盗些资财,暗暗回她娘家去,也未可定。”
蜂儿:“这个只怕是猜着几分了,要是我呀,也不肯随她去死。”
任婆:“何不到江家看看,要找着,就拿回来,打问她二奶奶的下落。”
郑昆心中暗暗的动气,,切齿:(画外音)
“若是杨夫人在世,哪容这些狗男女,七嘴八舌,胡言乱语。”
伏氏:“要不着个人到江泰家中看看去,若是在那里,就叫她回来,不在那里就罢。”
郑昆:“不用着人,小人亲去便了。”
20、江泰家 门首
郑昆用手拍门,喊:“秋月在家吗?家里有人吗?快来开门呐。”
江妈妈忙对秋月父女:“高府着人找来了,女儿快些躲避躲避,。”
秋月:“这声音是郑大叔,我正要见他诉诉奶奶的苦处,爹快去开门,请他进来。”
21、江泰家 日
平氏欢喜非常,口念:“啊弥陀佛,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夫妻双双拜倒,连那五六岁的孩子,也踊跃起来,跟着他父母磕头,蹦跳着:“爹爹眼睛好了!”
哑叭放下公子,也来叩拜。拜罢平身。守仁叫平氏取出破口袋来,打开与哑叭看,两个元宝,一锭金子,还有几百铜钱:“哑兄,这是你的原物,拿了去吧。”说着照旧装上,递了过来。哑叭含笑摆手,摇头,往后倒退,守仁不解其意:“哑兄,却是为何?”
任守志拉住单守仁,指指心又指指天,拍拍守仁,又拍拍自己,执手躬身面向南。拾了根草在地上画香案纸马。一边一个人把头磕。画完给守仁看,口内哈哈好几番。守仁疑惑的看着他。
平氏:“莫非哑兄要与夫结拜,意思要住在我家?”
哑叭又是点头,又拍手,又指心来又指天,不住的哼哈看平氏。
单守仁含笑:“哑兄果是此意吗?”
哑叭不住的点头。
守仁:“你是不是因为我不吞你的金银,心中感念不过,因见我家贫寒,与我结拜,将此金银做营运,成个事业,鱼水相帮吗?”
哑叭喜得眉欢眼笑,连连点头,哈哈不已。
守仁沉思了一会:“哑兄,我有一言说来,不要见怪。一则你不能说明这金银的来历,二则又不知你是何方的人氏,因何至此?你固然是一片好心,但恐其中有什么干系,岂不连累与我。”
哑叭不住的摇头,指天指地。
守仁:“你指天指地的明心,想必无甚干系,但不知这孩子是何人?”
平氏:“等我猜猜。是大哥的儿子吗?”
哑叭连连摆手、摇头。
平氏:“不然就是你的弟弟,想必是父母都不在了。”
哑叭连连点头。
守仁:“结义同居,抚养幼弟倒也罢了。看你的面貌不过二十四五,我今年三十一岁,可就要称大了。又不知你的姓名。既然结义,咱三人就如同亲手足一般,我名单守仁,与贤弟更名单守志,这小兄弟取名单守英,你可如意?”
哑叭点头欢喜。暗想到:(画外音)
“他名守仁、我名守志、这果然是兄弟的排称。”
哑叭乐的一直合不拢嘴。拿出几百铜钱,向平氏比划他画的,香案纸马,又往成朗嘴上比划几下。
平氏:“你是给我钱,让我到镇里买些香案纸马,你们结拜用,再给成朗买些吃的东西,对吧?”
哑叭笑着连连点头。
守仁:“哑弟,不必。咱们就地结拜,心诚自然感动神灵。”说罢自己动手,在院中放上一张饭桌,供上清泉水一盅,瓦炉之内将香上。二人双双忙跪倒,作揖、磕头意深深。
任守志回头又把兄嫂拜,成郎又把叔父称。
(旁白):(画外音)
“从此兄弟同心协力,建造了一番家业。又择选本庄的姑娘,给哑叭成了亲。双印长到七岁时,请师学武,攻书,日习文来,夜习武,不愧他是将门生。
12、运粮河 黑夜
黎素娘的身体,在河里起伏着,顺流直下,向南飘去。
13、纯阳洞内,夜
沉睡的吕上仙突然醒来,一抹脸坐了起来:“柳仙何在?”
柳仙答应:“小神在。”
吕上仙:“你去燕山运粮河内,暗护跳水的黎素娘香体,把她送到安身立命之处。”
柳仙答应:“小神领命。”说罢,架起祥云起在空。棕拂抛在波涛内,把素娘的贵体托在上边。顷刻送至天津卫,一条大船的附近。
旁白:(画外音)
“原来这条船,是一个山东的进士,在丹徒县为官,任上病故,夫人负疚归葬,泊船在此。
(入画)
14、船上 早晨
老管家刚然起身,立在船头与两个船家说话,见水面飘来一个人。
管家:“你们快去捞上这个人来,要救活了,岂不是一件阴功。”
船家:“大清早救上来,万一是个死的,岂不悔气。”
老管家只是着急叫他们救,船家就是不肯。
船舱内走出一个丫鬟来:“夫人叫你们救上来,要是活了,每人赏银一两。”
船家齐声应:“夫人吩咐,小人等遵命。”忙取钩竿,看着那人飘摇飘摇。凑近船来。
这个:“好生奇怪呀,这样的急流,他为何消消停停的飘来。你是等着我救呀。”
那个:“原来是个娘子。”
说话间到了眼前,二人一齐伸手,用钩竿搭住衣服,老管家也帮着用力,拉上船头。
这个:“好、好、好,还有气息,大概还活着,咱们要得赏咧。”
15、大船上 早晨
又见舱中走出两个丫鬟来:“夫人吩咐,即是女的,又有气息,叫我们抬她进去呢,你们闪开。”
两个船家忙躲过一边,丫鬟向前抬入舱中。
夫人:“快些给她换上干衣服,用被包裹,再把热姜汤与她灌上一碗,让她坐稳,慢慢呼唤。”
丫鬟一个去取姜汤,一个去换干衣:“夫人,请看这女子,不是失足落水,却是有心自尽的,这衣服都是用线缝在一处的。”遂换上干衣,灌下了姜汤。
夫人:“好生服侍,叫她慢慢醒来。”
16、船舱里 日
黎素娘慢慢苏醒过来,见自己坐在船舱内,左右有两个丫鬟相扶,有位夫人在床上坐着,头上裹着罗帕,像是病人。心里想:(画外音)
“我怎么糊里糊涂到这里来了?床上那位夫人咋这么面熟呢?仿佛在哪见过。这些人是人还是鬼呢?”
那夫人:“这位娘子不必心惊,贵姓高名在哪住,尊体为何浮在江?我是坐船从此过,令人把你救进了船舱。有何为难寻短见,尽管实言却不妨。”
素娘如梦方醒,双眼催泪:“多蒙夫人将我救,枉负恩人心一场。处此之时终是死,说起情由痛断肠。妾身原籍山东曲阜县,跟随父母到京邦。父名德歉、叔父德让,妾身名叫黎素娘。我的父,受恩感念高千岁,聘奴去,镇国府内作偏房……。
素娘之言还未尽,那位夫人下了床。双手抱住素娘,悲声惨切的:“我的妹妹,你可想死我了!没曾想今日在这里相逢了,我是你姐姐黎淑娘。只从那年离别后,昼思梦想暗悲伤,邻居的徐明已死音信断,关山相隔路途长。那年你姐夫中进士,接请全家上汴梁。指望骨肉重相见,令仆人寻找踪迹日夜忙,好容易遇见周老者,才知道叔父、爹、娘都死亡。说你聘在镇国府,上合下睦甚安康。正要高府将你看,又听说,归葬诰命回渔阳。后来你姐夫点县宰,我就跟随他赴任丹徒县了。在外宦游这几载,突然你姐夫生了重病,前些日子死在任上了。愚姐我负疚归故里,前日生了个遗腹小儿郎。泊船在此雇保姆,才得相逢在长江。听说你际遇十分好,贤妹你,生来性格最端庄。却因何事寻短见,快把原由对姐姐讲。”
素娘大哭,还没说出口,两位丫鬟一齐劝解:“夫人暂且停悲,今日与姨太太相逢,乃是喜事。再者夫人刚生下公子,岂可过于伤悲。天气又凉,且请上床温暖、温暖,与姨太太慢慢叙话,岂不是更好。”
17、船舱内 日
姐妹俩在深情的谈心。
素娘低着头,擦眼泪。
淑娘:“这些年,一直以为你过的很好,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的波折。看来咱姐妹一样命苦。我是半路亡夫,你是中途失子。好在咱姐妹相逢了。”
素娘:“姐姐较比小妹。还强一倍,姐夫虽然去世,尚有外甥,抚养成人,便是你老之靠了。”
淑娘:“血泡赤子,哪里就指望的了。不过是听天由命而已。就是双印外甥,听贤妹方才之言,也很有指望,满月时既有真仙下降,与他治好胎疾,这孩子必非凡器,贤妹,你想哪个无福无寿之人,惊动神仙点化了。”
素娘:“侍女秋月亦曾以此相劝,但姐姐不知丢他之时,全家惶惶。郑昆差许多人分头去找,求签问卜,求得福缘庵观音灵课,十分吉祥,曾有一个月内骨肉重逢之言。就只第三句,‘奸字引’三字,令人难解。”
淑娘:“卦语即是吉祥,何故寻此拙见?”
素娘:“小妹因见了这个卦语,安心耐性,自八月十八日,等至昨日九月十六日,整整二十八天,也不见个喜信,着急无奈,夜晚叩求吕仙,果得一梦,梦见吕仙:若要重逢,除非死后。小妹绝了念头,所以投河自尽。”
淑娘:“那卦语小妹可曾记得?”
素娘:“小妹记得。”遂念了一边。(免去声音)
淑娘沉吟了一会,欢喜:“贤妹恭喜,只管安心等待,将来与外甥一定团员会面。”
素娘:“姐姐何以见的?”
淑娘:“妹妹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这课语真是灵验,‘一月之内,骨肉重逢’,已应在咱姐妹身上了。‘滩头获宝珠,重庆喜何如’。这两句是说,见了你外甥,如同得宝。滩头便是江河,今日与我相逢,再找着外甥,岂不是两番喜事。那是就应在‘重庆喜何如’这一句了。‘奸字引’三字一定也要应验,此时断不能句句解开。”
素娘连连点头,又:“姐姐所见虽明,小妹终疑死后相逢这句话,大大不吉。”
淑娘:“这更易解,你昨日投河,原是死一次了,再与外甥相见,岂不是死后相逢吗。”
素娘如梦方醒:“姐姐高明,小妹不及多矣,以后再不胡思乱想了,耐心等候便了。”
淑娘:“贤妹此时也难回贵府,不如跟我回上山东,权住舍下等着,或是找着外甥,或是妹夫回来,再作道理。”
素娘:“多蒙姐姐见怜,小妹愿去,但不知几时起身?”
淑娘叹:“咳,因你姐夫暴病亡故,我过于悲痛,及至分娩了你外甥,血虚气弱,一点奶水也没有,泊船在此,就是为了雇乳母。此地居民都嫌路远,重价与他,俱不肯去,不是因此,早已起身多时了。”
素娘:“何用去觅乳母,这点小事等小妹替姐姐代劳。我的乳汁至今未断,待我乳哺外甥,岂不胜似他人。”
淑娘:“此事怎好劳贤妹,令我不安使不得。”
素娘:“不过是帮助姐姐抚养幼子,你还能叫我奶妈子不成?可是的,外甥名儿叫什么?”
淑娘:“自从生了他,我就没得一日闲,不知叫什么好,烦劳他老姨寻思一个名吧。”
素娘:“我的孩子叫双印,排着他哥哥叫宝印好吗?”
淑娘笑着点头:“真好。”
18、大船上 日
老管家在舱门外:“小人进禄与姨太太叩头,与夫人叩喜。两个船家也都与夫人、姨太太叩头。两个丫鬟慌忙向前叩头:“奴婢们还不曾拜见姨太太,与夫人叩喜呢。”
素娘:“不消,快些起来吧。”
淑娘:“丫鬟,去取四两银子,赏与船家。”遂吩咐:“原说每人赏银一两,如今救得是姨太太,多赏一倍,就此开船!”
船家欢喜非常。这个看着那个:“伙计,留神望河里看着点,万一再飘来一个,咱们还得发财呢。”
老管家把眼一瞪:“还不悄言,看夫人听见,快些开船,赶路要紧。”
19、镇国府 早晨
伏氏梳洗已毕,坐在床上。
蜂儿慌忙进来:“夫人不好了,黎素娘、秋月都不见了。”
伏氏一愣:“那她们哪去了呢?快些到各处找找。”
郑昆、梁氏,当时脸就黄了。任婆眼珠子骨碌碌碌的乱转。伏生一撇嘴:“有点不正经。”
众人在府内各处寻找了一遍,复又回至兰室,乱哄哄的东寻西找,发现桌案上有一张遗字条,一看,当时郑昆就放悲声了。家丁们个个流眼泪,伏生不自禁的“哼哼。”笑一声。
大家都到上房见伏氏:“夫人,各处找到了,都没有,兰氏的桌案上放一张字条。”遂递给了伏氏。
伏氏一看,呆住了:“她今日自尽为何故。你们大伙做调停。老爷回来怎么讲?打捞尸首可还能?”
梁氏气着:“难道夫人还不明白?二奶奶只因无路可走了,她是心疼小相公。”
伏生向前一摆手:“不对,依我看,一定是有隐情。”
郑昆压着气,向伏准:“大相公说话差矣!我们二夫人,自十九岁娶到府中,言非礼不发,事非礼不作,稳重端庄,幽闲贞静。合府人所共知。别说别人不敢妄议,就是千岁与去世的夫人,还加倍敬爱。如今这一死,乃万分无路,此乃是一定的明情,有何可疑,有何猜忌?老奴斗胆说你一句,大相公,你小小的年纪,不要这等没良心。”
伏准满面通红,只得强辩:“我并非猜疑,她老既要自尽,家中池沼颇多,何必出去,单跳在河里?再者,她老是为思儿,难道那秋月丫头,也陪着死了不成?恐是她见二娘死后,那屋里就是她一人,盗些资财,暗暗回她娘家去,也未可定。”
蜂儿:“这个只怕是猜着几分了,要是我呀,也不肯随她去死。”
任婆:“何不到江家看看,要找着,就拿回来,打问她二奶奶的下落。”
郑昆心中暗暗的动气,,切齿:(画外音)
“若是杨夫人在世,哪容这些狗男女,七嘴八舌,胡言乱语。”
伏氏:“要不着个人到江泰家中看看去,若是在那里,就叫她回来,不在那里就罢。”
郑昆:“不用着人,小人亲去便了。”
20、江泰家 门首
郑昆用手拍门,喊:“秋月在家吗?家里有人吗?快来开门呐。”
江妈妈忙对秋月父女:“高府着人找来了,女儿快些躲避躲避,。”
秋月:“这声音是郑大叔,我正要见他诉诉奶奶的苦处,爹快去开门,请他进来。”
21、江泰家 日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