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4683
成片时长:约80分钟
阅读:14837
发表:2012/10/18
主旋律
电影剧本
钓鱼岛之恋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水兵乙:(点点头)是啊!
1.12外景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日
愤怒的波浪伴着狂风,直冲向岛上来。【屏显字幕:公元1185年6月,(南宋,淳熙十二年六月),漳州地震 】
房屋在汹涌的海浪中,轰然倒塌。
将士们聚在山头上,相互搂抱在一起,惊恐地望着四周如雪的海浪……
海面上的各种船只,或侧翻,或倾覆,或被风浪肢解成残片,漂浮在海面上……
1.13内景 南宋皇宫 日
宋孝宗端坐于龙椅之上,众大臣分立两边。【屏显字幕:公元1185年6月,(南宋,淳熙十二年六月),临安 】
宰相王淮手持朝笏,跪于阶前;
王淮:此次巨震,漳州独甚,时动止经涉五日方定,千万屋舍颇多摧陷,居民亦有被压而致死者,不计其数。 恳请陛下下令,开库赈灾!
宋孝宗:准奏!
王淮:谢陛下!(起身)
宋孝宗:海防官兵可有消息?
王淮:(摇摇头)海上风大浪急,我朝战船无法靠近高华屿!
宋孝宗:(闭目,叹息)天意啊!北方金兵祸患未平,如今东南又起震动。难道上天也不保佑我大宋!
王淮:(忙跪拜)陛下勿虑,陛下能为岳飞昭雪,御驾亲征金军,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可谓千古一帝。望陛下保重龙体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大臣:(下跪)望陛下保重龙体啊,万岁万岁万万岁!
1.14外景 海边 日
难民们聚坐在简易的木棚前,有坐着聊天,有相互搀扶,有倚着休息……
钦差大臣在众将士的引领下,走进难民中,开出一道;
副官:(高喊)钦差大人到!
众难民看见了,纷纷跪拜。
钦差大臣:奉皇上旨意,开库赈灾。本地受灾百姓免税三年,海外诸岛避难人等,编户造册,分田耕作,均受泉州府管理。
众难民:(跪叩首)万岁万岁万万岁!
1.15外景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日
俯瞰钓鱼岛,周边的海浪拍打着礁石,卷起雪白的浪花……
【交互显现】
《宋志》中的《清源志》显示:【屏显字幕:1199年-1201年,(南宋,庆元五年至嘉泰元年),南宋泉州知州刘颖与泉州通判戴溪编撰】
“澎湖屿,在巨浸中,环岛三十六,泉人多侨寓其上,苫茅为舍……耕渔为业,雅宜放牧,魁然巨羊,散食山谷间,各蛈耳为记。有争讼者,取决于晋江县。府外贸易,岁数十艘,为泉外府。其人入夜不敢举火,以为近琉球,恐其望烟而来作犯。王忠文公为守时,请添屯永宁寨水师守御。”
《舆地纪胜》显示:【屏显字幕:1221年,(南宋,嘉定十四年),南宋王象之所著】
‘“自泉州东出海间,舟行三日抵澎湖、台湾及台湾附属岛屿钓鱼岛。”
福建《地方志》明确记载“湄洲岛正对琉球,海道出东海行二日乃至高华屿。”
1.16内景 元大都,皇宫 日
一张“元朝疆域图”以大都为中心,慢慢地向四周逐渐变红,地跨亚欧大陆。【屏显字幕: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大都】
【交互显现】元朝的铁骑在草原上、战道上奔驰,绣着“元”字的旌旗随风招展……
忽必烈坐在朝堂的龙椅上,专注地看着手中的地图。
玉阶下,众大臣面面相觑,鸦雀无声。
杨祥与合迷、张文、刘国闰跪在玉阶前。
忽必烈:两次招抚流求,竟然无功而返,损我三人!
杨祥:陛下恕罪,我等有辱使命!
合迷:陛下,流求虽为蛮夷之地,但残余南人(注:南宋时人)将士,深知水战。我军士习惯陆战,不熟水性。所以……
忽必烈:(生气)所以,浪费了两年的时间!那个熟知闽浙水道的吴志斗竟然也离奇地失踪了!
四人怯怯地看着忽必烈。
忽必烈:(生气)既然招抚不成,那就命江浙行省招募水兵,整顿军备。另外,命澎湖巡检司,移民澎湖,屯兵编制,依期接管流求及其附属岛屿。
杨祥等人:臣遵命!
1.17外景 海面 日
元军炮船向海边连发着炮弹,【屏显字幕: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台湾】
海边硝烟弥漫,爆炸声、叫喊声乱作一团;
元军将士们手持旌旗,跳下战船,叫喊着,如同海浪一般向海边冲来……
【交互显现】“元朝疆域图”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慢慢变成红色,一直染红到琉球群岛。
1.18外景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日
两艘战船泊在海面上,随着海浪起伏不定;【屏显字幕:公元1372年,(明朝,洪武五年正月)】
战船上的桅杆悬挂着“明”字锦旗,随风招展。
战船旁边,紧靠一艘稍小的木船。
岛礁上,海岸边,站满了明朝水兵,个个精神抖擞。
杨载和琉球使节们一起坐在岩石上。
杨载:(面带笑容)如今中华又换明主,特命我等海外联络各蕃国。
琉球使节:(歉意)琉球如今也是日转星移,分为三主,中山王、山南王和山北王,本人是受中山王指派,前来迎接天朝使臣!
杨载:此次出使,于茫茫海上,还望使节能指点捷径,助我早把天朝诏书颁布各藩属。
琉球使节:大人勿燥,不过二日路程,便可过古米山,进了琉球地界。
杨载:(大悟)甚好!那我们今日在此屿休息,明早启程……
木船引领着两艘战船在海面上行进;
战船上的桅杆悬挂着“明”字锦旗,随风招展。
【交互显现1.19】
1.19内景 明朝皇宫 日
中山王(察度)派的使者一起朝拜朱元璋。【屏显字幕:公元1380年,(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如今四海归一,特赐封中山王察度为琉球王。
泰期:(跪拜)谢天朝皇帝册封,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平身!(泰期起身)今后琉球三王继承之制,均为我朝赐封。今后每年来我朝岁贡。
山南王(承察度)派的使者一起朝拜朱元璋。【屏显字幕:公元1383年,(明朝,洪武十六年)】
山北王(怕尼芝)派的使者一起朝拜朱元璋。【屏显字幕:公元1383年,(明朝,洪武十六年)】
中山王(察度)派的使者一起走进宫殿;【屏显字幕:公元1392年,(明朝,洪武二十五年)】
明太祖朱元璋端坐在朝堂的龙椅之上,脸色难看。
朱元璋:为何今年岁贡如此怠慢?
泰期:(难为)回陛下!我中山王国长居海外,物产奇缺,多舢船,海上多大风浪,今年险些葬送鱼腹。
杨载:(上前)启禀陛下,臣周游琉球三山,确如泰期王子所言。望陛下开启交往大门,以便琉球等藩属国助我大明永保海疆无恙。
朱元璋:(点点头)此言颇有道理。尔等藩国长居海外,所缺之物甚多。(想了想)朕今日就赐予诸藩国海船三十六艘,派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
杨载:陛下所言甚是。闽人三十六姓中可选派一技之长之人,赴琉球可航海、造船、外交,也可编写、翻译、贸易等事务。
泰期:如此甚好,多谢天朝陛下!(跪谢)
【屏显字幕:琉球三山时代到后来的中山王统一琉球,这种藩属朝贡关系一直持续到1879年,(清朝,光绪五年)日本吞并琉球前。】
1.20外景 海边 日
钦差:(高喊)升帆……
海边的数百只海船升起白帆。【屏显字幕:公元1405年7月11日,(明朝,永乐三年),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第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
郑和在船头焚完回香,转身拿起令旗,摇晃几下;
每个船头的水兵也都摇着旗……
钦差:(高喊)起航……
数百艘巨轮陆续驶离海边,进入大海;
船上彩旗飘展……
1.21外景 海面 日
海面上,数百艘海船浩浩荡荡地行进着。
郑和站在一艘巨船上,手拿单筒望远镜,眺望海面;
身边的侍卫指着前的几座冒出海平面的岛屿;
侍卫:大人,那里就是前年正名的钓鱼屿吧?
郑和:(笑笑)是啊!是我大明的海疆边防所在!
落日的余晖洒在海面上,数百艘海船在海面如同南飞雁阵,浩荡南行……
【交互显现】“明朝疆域图”上,将钓鱼岛、台湾、澎湖,以及南海诸岛慢慢染红!
【独白】郑和七次下西洋,彰显明朝国威,开辟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也将南海中的诸岛绣上了明朝的版图上。
1.22内景 紫禁城太和殿 日
明宣宗朱瞻基坐在龙椅上,文武百官,分立两侧。【公元1430年,(明朝,宣德五年),北京】
琉球王尚巴志派来使臣,朝拜朱棣。
朱瞻基:听说察度之子,佐敷按司尚巴志统一琉球诸岛,自称为琉球王,真是功不可没啊!
使臣:陛下言重了,琉球历来以中华为父国,怎敢私自称王呢?佐敷按司特命微臣前来,恳请父国赐姓、册封!
朱瞻基:(笑笑)今日册封其为琉球王,赐姓为“尚”。
1.12外景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日
愤怒的波浪伴着狂风,直冲向岛上来。【屏显字幕:公元1185年6月,(南宋,淳熙十二年六月),漳州地震 】
房屋在汹涌的海浪中,轰然倒塌。
将士们聚在山头上,相互搂抱在一起,惊恐地望着四周如雪的海浪……
海面上的各种船只,或侧翻,或倾覆,或被风浪肢解成残片,漂浮在海面上……
1.13内景 南宋皇宫 日
宋孝宗端坐于龙椅之上,众大臣分立两边。【屏显字幕:公元1185年6月,(南宋,淳熙十二年六月),临安 】
宰相王淮手持朝笏,跪于阶前;
王淮:此次巨震,漳州独甚,时动止经涉五日方定,千万屋舍颇多摧陷,居民亦有被压而致死者,不计其数。 恳请陛下下令,开库赈灾!
宋孝宗:准奏!
王淮:谢陛下!(起身)
宋孝宗:海防官兵可有消息?
王淮:(摇摇头)海上风大浪急,我朝战船无法靠近高华屿!
宋孝宗:(闭目,叹息)天意啊!北方金兵祸患未平,如今东南又起震动。难道上天也不保佑我大宋!
王淮:(忙跪拜)陛下勿虑,陛下能为岳飞昭雪,御驾亲征金军,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可谓千古一帝。望陛下保重龙体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大臣:(下跪)望陛下保重龙体啊,万岁万岁万万岁!
1.14外景 海边 日
难民们聚坐在简易的木棚前,有坐着聊天,有相互搀扶,有倚着休息……
钦差大臣在众将士的引领下,走进难民中,开出一道;
副官:(高喊)钦差大人到!
众难民看见了,纷纷跪拜。
钦差大臣:奉皇上旨意,开库赈灾。本地受灾百姓免税三年,海外诸岛避难人等,编户造册,分田耕作,均受泉州府管理。
众难民:(跪叩首)万岁万岁万万岁!
1.15外景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日
俯瞰钓鱼岛,周边的海浪拍打着礁石,卷起雪白的浪花……
【交互显现】
《宋志》中的《清源志》显示:【屏显字幕:1199年-1201年,(南宋,庆元五年至嘉泰元年),南宋泉州知州刘颖与泉州通判戴溪编撰】
“澎湖屿,在巨浸中,环岛三十六,泉人多侨寓其上,苫茅为舍……耕渔为业,雅宜放牧,魁然巨羊,散食山谷间,各蛈耳为记。有争讼者,取决于晋江县。府外贸易,岁数十艘,为泉外府。其人入夜不敢举火,以为近琉球,恐其望烟而来作犯。王忠文公为守时,请添屯永宁寨水师守御。”
《舆地纪胜》显示:【屏显字幕:1221年,(南宋,嘉定十四年),南宋王象之所著】
‘“自泉州东出海间,舟行三日抵澎湖、台湾及台湾附属岛屿钓鱼岛。”
福建《地方志》明确记载“湄洲岛正对琉球,海道出东海行二日乃至高华屿。”
1.16内景 元大都,皇宫 日
一张“元朝疆域图”以大都为中心,慢慢地向四周逐渐变红,地跨亚欧大陆。【屏显字幕: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大都】
【交互显现】元朝的铁骑在草原上、战道上奔驰,绣着“元”字的旌旗随风招展……
忽必烈坐在朝堂的龙椅上,专注地看着手中的地图。
玉阶下,众大臣面面相觑,鸦雀无声。
杨祥与合迷、张文、刘国闰跪在玉阶前。
忽必烈:两次招抚流求,竟然无功而返,损我三人!
杨祥:陛下恕罪,我等有辱使命!
合迷:陛下,流求虽为蛮夷之地,但残余南人(注:南宋时人)将士,深知水战。我军士习惯陆战,不熟水性。所以……
忽必烈:(生气)所以,浪费了两年的时间!那个熟知闽浙水道的吴志斗竟然也离奇地失踪了!
四人怯怯地看着忽必烈。
忽必烈:(生气)既然招抚不成,那就命江浙行省招募水兵,整顿军备。另外,命澎湖巡检司,移民澎湖,屯兵编制,依期接管流求及其附属岛屿。
杨祥等人:臣遵命!
1.17外景 海面 日
元军炮船向海边连发着炮弹,【屏显字幕: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台湾】
海边硝烟弥漫,爆炸声、叫喊声乱作一团;
元军将士们手持旌旗,跳下战船,叫喊着,如同海浪一般向海边冲来……
【交互显现】“元朝疆域图”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慢慢变成红色,一直染红到琉球群岛。
1.18外景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日
两艘战船泊在海面上,随着海浪起伏不定;【屏显字幕:公元1372年,(明朝,洪武五年正月)】
战船上的桅杆悬挂着“明”字锦旗,随风招展。
战船旁边,紧靠一艘稍小的木船。
岛礁上,海岸边,站满了明朝水兵,个个精神抖擞。
杨载和琉球使节们一起坐在岩石上。
杨载:(面带笑容)如今中华又换明主,特命我等海外联络各蕃国。
琉球使节:(歉意)琉球如今也是日转星移,分为三主,中山王、山南王和山北王,本人是受中山王指派,前来迎接天朝使臣!
杨载:此次出使,于茫茫海上,还望使节能指点捷径,助我早把天朝诏书颁布各藩属。
琉球使节:大人勿燥,不过二日路程,便可过古米山,进了琉球地界。
杨载:(大悟)甚好!那我们今日在此屿休息,明早启程……
木船引领着两艘战船在海面上行进;
战船上的桅杆悬挂着“明”字锦旗,随风招展。
【交互显现1.19】
1.19内景 明朝皇宫 日
中山王(察度)派的使者一起朝拜朱元璋。【屏显字幕:公元1380年,(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如今四海归一,特赐封中山王察度为琉球王。
泰期:(跪拜)谢天朝皇帝册封,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平身!(泰期起身)今后琉球三王继承之制,均为我朝赐封。今后每年来我朝岁贡。
山南王(承察度)派的使者一起朝拜朱元璋。【屏显字幕:公元1383年,(明朝,洪武十六年)】
山北王(怕尼芝)派的使者一起朝拜朱元璋。【屏显字幕:公元1383年,(明朝,洪武十六年)】
中山王(察度)派的使者一起走进宫殿;【屏显字幕:公元1392年,(明朝,洪武二十五年)】
明太祖朱元璋端坐在朝堂的龙椅之上,脸色难看。
朱元璋:为何今年岁贡如此怠慢?
泰期:(难为)回陛下!我中山王国长居海外,物产奇缺,多舢船,海上多大风浪,今年险些葬送鱼腹。
杨载:(上前)启禀陛下,臣周游琉球三山,确如泰期王子所言。望陛下开启交往大门,以便琉球等藩属国助我大明永保海疆无恙。
朱元璋:(点点头)此言颇有道理。尔等藩国长居海外,所缺之物甚多。(想了想)朕今日就赐予诸藩国海船三十六艘,派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
杨载:陛下所言甚是。闽人三十六姓中可选派一技之长之人,赴琉球可航海、造船、外交,也可编写、翻译、贸易等事务。
泰期:如此甚好,多谢天朝陛下!(跪谢)
【屏显字幕:琉球三山时代到后来的中山王统一琉球,这种藩属朝贡关系一直持续到1879年,(清朝,光绪五年)日本吞并琉球前。】
1.20外景 海边 日
钦差:(高喊)升帆……
海边的数百只海船升起白帆。【屏显字幕:公元1405年7月11日,(明朝,永乐三年),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第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
郑和在船头焚完回香,转身拿起令旗,摇晃几下;
每个船头的水兵也都摇着旗……
钦差:(高喊)起航……
数百艘巨轮陆续驶离海边,进入大海;
船上彩旗飘展……
1.21外景 海面 日
海面上,数百艘海船浩浩荡荡地行进着。
郑和站在一艘巨船上,手拿单筒望远镜,眺望海面;
身边的侍卫指着前的几座冒出海平面的岛屿;
侍卫:大人,那里就是前年正名的钓鱼屿吧?
郑和:(笑笑)是啊!是我大明的海疆边防所在!
落日的余晖洒在海面上,数百艘海船在海面如同南飞雁阵,浩荡南行……
【交互显现】“明朝疆域图”上,将钓鱼岛、台湾、澎湖,以及南海诸岛慢慢染红!
【独白】郑和七次下西洋,彰显明朝国威,开辟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也将南海中的诸岛绣上了明朝的版图上。
1.22内景 紫禁城太和殿 日
明宣宗朱瞻基坐在龙椅上,文武百官,分立两侧。【公元1430年,(明朝,宣德五年),北京】
琉球王尚巴志派来使臣,朝拜朱棣。
朱瞻基:听说察度之子,佐敷按司尚巴志统一琉球诸岛,自称为琉球王,真是功不可没啊!
使臣:陛下言重了,琉球历来以中华为父国,怎敢私自称王呢?佐敷按司特命微臣前来,恳请父国赐姓、册封!
朱瞻基:(笑笑)今日册封其为琉球王,赐姓为“尚”。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