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4683
成片时长:约80分钟
阅读:14842
发表:2012/10/18
主旋律
电影剧本
钓鱼岛之恋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琉球王尚贞与藩臣一起朝跪向王楫、林麟焻;
王楫:(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谕。册封琉球国世子尚贞为王,特赐御书“中山世土”匾额,故朕念尔国倾心修贡宜加优恤,特颁恩赍。钦此!
尚贞:(跪谢)谢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楫拉开侍从抬着的匾额上红绸,亮出“中山世土”四个大字。
王楫:(笑着)这匾额可是圣上专为琉球国而书,望藩属臣民能理解圣上一片心意。
尚贞:(拱手)有劳王大人、林大人。还望二位大人在琉球多留几日,领略本土风情。
王楫:好好!入乡随俗!
众人“哈哈”大笑。
1.36外景 台湾,海边 日
施琅站在战船上,挥舞令旗;
施琅:进攻!
炮舰向海边发射炮弹;
众清军将士挥舞军旗、兵器,叫喊着冲向海边;【屏显字幕:公元1683年,(清朝,康熙二十二年),清军收复台湾。】
海边的城墙上,明军旗帜破烂不堪;
垛口处露着死伤的明军将士;
炮火中,明军四处躲藏。
硝烟弥漫处,清军冲进城墙;【交互显现】“清朝疆域图”上,显出全国江山一片红。
1.37内景 太和殿 日
郑克爽和冯锡范一起朝拜清帝康熙。【屏显字幕:公元1683年,(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北京。】
康熙:(感叹)“敢向东南争半壁,方知海外有孤忠”。想当年国姓王力敌荷兰红毛贼,劳苦功高啊!如今郑氏家族归顺我朝,朕特准在台郑氏诸坟悉数厚情迁葬内陆。
郑克爽:(跪谢)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帝坐在龙椅上,文武百官分立两侧;【屏显字幕:公元1684年4月,(清朝,康熙二十三年),北京。】
公公:(宣读圣旨)台湾今日起正式纳入大清帝国版图,今特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下辖台湾县,凤山县与诸罗县三县。特封蒋毓英为台湾第一任知府,即日上任,钦此!
蒋毓英:(跪拜)谢陛下!
康熙帝微微一笑。
1.38外景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日
徐葆光站立船头,目不转睛的注视着从船边移过的钓鱼岛……【屏显字幕:公元1719年,(清朝,康熙五十八年)】
海面上,商船、渔船不断……
【交互显现】“清朝地图”上从由福建引出一道红线,依次连接出五虎门、鸡笼头、花瓶屿、彭家山、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姑米山、马齿岛、止于琉球那霸港。
【独白】此后,在康熙五十八年,派徐葆光前往琉球册封,途径钓鱼岛。徐葆光在《中山传信录》一书记载了赴琉球的海上航路是:由闽安镇出五虎门,取鸡笼头,经花瓶屿、彭家山、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取姑米山、马齿岛,入琉球那霸港。
李鼎元和副使站在船首,观赏着,海面上凸起的岛屿;【屏显字幕:公元1800年,(清朝,嘉庆五年)】)
海面上的几只海鸟看见海船,惊起,在空中绕来绕去。
【独白】在后来的闭关锁国政策下,琉球与中国的交流也从未中断。每年都有船只经过钓鱼岛,到中国求学、贸易、交流。嘉庆五年,册封使李鼎元所撰《使琉球记》中详细记载了钓鱼岛中的赤尾屿形状——赤尾屿,屿方而赤,东西凸而中凹,凹中又有一峰。
沈复、齐鲲、司笔砚三人齐站船头,指着海船边的几座岛屿,谈笑着;【屏显字幕:公元1808年,(清朝,嘉庆十三年)】
海面上,清兵扔下牲畜、洒下米粥;
几只海鸟绕着海船的桅杆飞翔、鸣叫;
齐鲲、司笔砚、沈复三人跪在船头,向天祈祷。
【独白】嘉庆十三年,清代文学家沈复所著《浮生六记》第五记《海国记》中生动地记载下钓鱼岛领域祭海的场景:“至十一日,始出五虎门,向东一望,苍茫无际,海水作葱绿色,渐远渐蓝。十二日过淡水。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形如笔架。遥祭黑水沟,遂叩祷于天后。忽见白燕大如鸥,绕樯而飞。是日转风。十四日早,隐隐见姑米山,入琉球界矣。十五日午刻,遥见远山一带,如虬形,古名琉虬,以形似也。
那一年也是公历1808年!
第二章 屈辱的国运
2.1外景 海边 日
英国的远征军舰封锁福建多处海口,炮舰向海边发射;【屏显字幕:公元1838年,(清朝,道光十八年),鸦片战争爆发。】
顿时,海边腾起冲天烟灰,响着“隆隆”的枪炮声。
清军的炮台上,清兵奋力抵抗,死伤无数。
2.2内景 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会客厅 日
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米字旗张扬;
会客厅内,清廷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一同在条约上签字,交换文件。
双方代表合影……
【交互显现】特写镜头:
《南京条约》书影。【屏显字幕:1842年8月29日,(清朝,道光二十二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独白】鸦片战争的枪炮声,随着中国第一个不平等的《南京条约》签订而休止,但它告诫了我们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于是,中华民族开始卷入了一段屈辱的历史。一连串不平等的条约接踵而至!
【交互显现】特写镜头:
中英《虎门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虎门】
中美《望厦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望厦】
中法《黄埔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黄埔】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屏显字幕:公元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屏显字幕:公元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瑷珲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中俄《天津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中美《天津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中英《天津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中法《天津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北京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中法《北京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俄《北京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德《通商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屏显字幕:公元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2.3外景 南京,城郊 日
英国的洋枪队一起炮轰城墙,城墙上的“天京”字样模糊可辨;【屏显字幕: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南京,中外反动势力一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城墙上,天平军向城下投掷石块等物;
清军冲入被打开的城门,蜂拥而进。
【独白】积弱的清王朝在西方列强的威迫下,面对中国人民的反抗,却残酷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便是如此。而面对领土任人宰割而无力反抗,前后被迫签定了一千一百多个不平等的可耻条约,其中四十多个条约影向深重。使中国人真正地认识到,“条条和约事可鉴,自古外交看强权。强者刀俎弱鱼肉,闭关自大太可怜。”
其中,中日《北京专条》即为日本侵略台湾的借口源于琉球,这段历史是这样的……
【]交互显现】
特写镜头:中日《北京专条》【屏显字幕:公元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2.4外景 福建海边 日
两艘海船载着十二琉球装扮的人,停靠在海边;【屏显字幕:公元 1871年,(清朝,同治十年),牡丹社事件】
在几个汉人的扶持着,一起下船,走向海岸。
2.5内景 福建巡抚府邸 日
沈葆桢同福州将军文煜、闽浙总督李鹤年一起看望十二位受伤的琉球人;
沈葆桢:诸位受苦了!如今大清海防常遭列强骚扰。台湾军民也是履行职责,防患于未然。再者,高山族人与琉球生疏,难免发生波折……
琉球人:本为同宗同族,原以海船失事,寻求避难。不曾想却遭杀身之祸。
沈葆桢:皇上得知此事,特命本人为钦差大臣,巡视台湾,抚恤死者,处理海防等事务。该岛肇事之民,已由当地府县严加惩治。
琉球人:(拱手作礼)多谢父国恩惠啊!
2.6内景 总理衙门 日
日本使者柳原前光气势汹汹的站在毛昶熙面前。
毛昶熙:(一脸严肃)藩民之杀琉民,既闻其事,害贵国人则未之闻。夫二岛俱我属土,属土之人相杀,裁决固在于我,我恤琉人,自有措置,何预贵国事,而烦为过问?
柳原前光:(争辩)琉球早巳隶属日本,这且不论,中国既抚琉人,为什么不惩办台藩?
毛昶熙:什么?琉球隶属日本。(哈哈大笑)
转身走到案几拿过一本《皇朝一统舆图》【屏显字幕:公元1863,(清朝,同治二年),胡林翼、严树森等编绘了《皇朝一统舆图》。】
毛昶熙:这《皇朝一统舆图》上用中文地名标出了钓鱼屿、黄尾屿、赤尾屿等岛;而凡属日本或琉球的岛屿,皆注有日本地名。名从主人,如属于四裔。
柳原前光轻蔑的看看毛昶熙手中的图书。
毛昶熙:(笑笑)该岛之民,向有生熟两种,其已服我王化者为熟藩,已设府县施治;其未服者为生藩,姑置之化外,尚未甚加治理,生藩之横暴未能制服,是乃我政教未逮所致。
柳原前光:(气愤)贵大臣既谓生藩为贵国政教不及之区,且有往例证明杀害琉民者为化外之藩夷,则只能由我国按独立国加以处理。(转身,悻悻离去。)
毛昶熙:(气的“哼”的一声)东洋人连祖宗也不认得了。
【屏显字幕:不久,日本政府宣布琉球为内藩,由外务省掌管其对外关系,并对外宣称台湾土著乃清政府政令所不及的无主地,出兵台湾并不侵犯中国主权。】
2.7外景 台南,海边 日
日本武士拥兵3000余人手持利刃,在炮火的掩护下,冲向海边;【屏显字幕:公元 1874年4月,(清朝,同治十三年),台湾】
台南城墙固若金汤……
沈葆桢率领官兵和台湾民众出城迎战;
烟火中,厮杀声、叫喊声混成一片;
清兵与日兵混战起来……
王楫:(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谕。册封琉球国世子尚贞为王,特赐御书“中山世土”匾额,故朕念尔国倾心修贡宜加优恤,特颁恩赍。钦此!
尚贞:(跪谢)谢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楫拉开侍从抬着的匾额上红绸,亮出“中山世土”四个大字。
王楫:(笑着)这匾额可是圣上专为琉球国而书,望藩属臣民能理解圣上一片心意。
尚贞:(拱手)有劳王大人、林大人。还望二位大人在琉球多留几日,领略本土风情。
王楫:好好!入乡随俗!
众人“哈哈”大笑。
1.36外景 台湾,海边 日
施琅站在战船上,挥舞令旗;
施琅:进攻!
炮舰向海边发射炮弹;
众清军将士挥舞军旗、兵器,叫喊着冲向海边;【屏显字幕:公元1683年,(清朝,康熙二十二年),清军收复台湾。】
海边的城墙上,明军旗帜破烂不堪;
垛口处露着死伤的明军将士;
炮火中,明军四处躲藏。
硝烟弥漫处,清军冲进城墙;【交互显现】“清朝疆域图”上,显出全国江山一片红。
1.37内景 太和殿 日
郑克爽和冯锡范一起朝拜清帝康熙。【屏显字幕:公元1683年,(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北京。】
康熙:(感叹)“敢向东南争半壁,方知海外有孤忠”。想当年国姓王力敌荷兰红毛贼,劳苦功高啊!如今郑氏家族归顺我朝,朕特准在台郑氏诸坟悉数厚情迁葬内陆。
郑克爽:(跪谢)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帝坐在龙椅上,文武百官分立两侧;【屏显字幕:公元1684年4月,(清朝,康熙二十三年),北京。】
公公:(宣读圣旨)台湾今日起正式纳入大清帝国版图,今特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下辖台湾县,凤山县与诸罗县三县。特封蒋毓英为台湾第一任知府,即日上任,钦此!
蒋毓英:(跪拜)谢陛下!
康熙帝微微一笑。
1.38外景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日
徐葆光站立船头,目不转睛的注视着从船边移过的钓鱼岛……【屏显字幕:公元1719年,(清朝,康熙五十八年)】
海面上,商船、渔船不断……
【交互显现】“清朝地图”上从由福建引出一道红线,依次连接出五虎门、鸡笼头、花瓶屿、彭家山、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姑米山、马齿岛、止于琉球那霸港。
【独白】此后,在康熙五十八年,派徐葆光前往琉球册封,途径钓鱼岛。徐葆光在《中山传信录》一书记载了赴琉球的海上航路是:由闽安镇出五虎门,取鸡笼头,经花瓶屿、彭家山、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取姑米山、马齿岛,入琉球那霸港。
李鼎元和副使站在船首,观赏着,海面上凸起的岛屿;【屏显字幕:公元1800年,(清朝,嘉庆五年)】)
海面上的几只海鸟看见海船,惊起,在空中绕来绕去。
【独白】在后来的闭关锁国政策下,琉球与中国的交流也从未中断。每年都有船只经过钓鱼岛,到中国求学、贸易、交流。嘉庆五年,册封使李鼎元所撰《使琉球记》中详细记载了钓鱼岛中的赤尾屿形状——赤尾屿,屿方而赤,东西凸而中凹,凹中又有一峰。
沈复、齐鲲、司笔砚三人齐站船头,指着海船边的几座岛屿,谈笑着;【屏显字幕:公元1808年,(清朝,嘉庆十三年)】
海面上,清兵扔下牲畜、洒下米粥;
几只海鸟绕着海船的桅杆飞翔、鸣叫;
齐鲲、司笔砚、沈复三人跪在船头,向天祈祷。
【独白】嘉庆十三年,清代文学家沈复所著《浮生六记》第五记《海国记》中生动地记载下钓鱼岛领域祭海的场景:“至十一日,始出五虎门,向东一望,苍茫无际,海水作葱绿色,渐远渐蓝。十二日过淡水。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形如笔架。遥祭黑水沟,遂叩祷于天后。忽见白燕大如鸥,绕樯而飞。是日转风。十四日早,隐隐见姑米山,入琉球界矣。十五日午刻,遥见远山一带,如虬形,古名琉虬,以形似也。
那一年也是公历1808年!
第二章 屈辱的国运
2.1外景 海边 日
英国的远征军舰封锁福建多处海口,炮舰向海边发射;【屏显字幕:公元1838年,(清朝,道光十八年),鸦片战争爆发。】
顿时,海边腾起冲天烟灰,响着“隆隆”的枪炮声。
清军的炮台上,清兵奋力抵抗,死伤无数。
2.2内景 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会客厅 日
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米字旗张扬;
会客厅内,清廷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一同在条约上签字,交换文件。
双方代表合影……
【交互显现】特写镜头:
《南京条约》书影。【屏显字幕:1842年8月29日,(清朝,道光二十二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独白】鸦片战争的枪炮声,随着中国第一个不平等的《南京条约》签订而休止,但它告诫了我们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于是,中华民族开始卷入了一段屈辱的历史。一连串不平等的条约接踵而至!
【交互显现】特写镜头:
中英《虎门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虎门】
中美《望厦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望厦】
中法《黄埔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黄埔】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屏显字幕:公元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屏显字幕:公元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瑷珲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中俄《天津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中美《天津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中英《天津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中法《天津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北京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中法《北京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俄《北京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德《通商条约》【屏显字幕:公元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屏显字幕:公元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2.3外景 南京,城郊 日
英国的洋枪队一起炮轰城墙,城墙上的“天京”字样模糊可辨;【屏显字幕: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南京,中外反动势力一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城墙上,天平军向城下投掷石块等物;
清军冲入被打开的城门,蜂拥而进。
【独白】积弱的清王朝在西方列强的威迫下,面对中国人民的反抗,却残酷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便是如此。而面对领土任人宰割而无力反抗,前后被迫签定了一千一百多个不平等的可耻条约,其中四十多个条约影向深重。使中国人真正地认识到,“条条和约事可鉴,自古外交看强权。强者刀俎弱鱼肉,闭关自大太可怜。”
其中,中日《北京专条》即为日本侵略台湾的借口源于琉球,这段历史是这样的……
【]交互显现】
特写镜头:中日《北京专条》【屏显字幕:公元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2.4外景 福建海边 日
两艘海船载着十二琉球装扮的人,停靠在海边;【屏显字幕:公元 1871年,(清朝,同治十年),牡丹社事件】
在几个汉人的扶持着,一起下船,走向海岸。
2.5内景 福建巡抚府邸 日
沈葆桢同福州将军文煜、闽浙总督李鹤年一起看望十二位受伤的琉球人;
沈葆桢:诸位受苦了!如今大清海防常遭列强骚扰。台湾军民也是履行职责,防患于未然。再者,高山族人与琉球生疏,难免发生波折……
琉球人:本为同宗同族,原以海船失事,寻求避难。不曾想却遭杀身之祸。
沈葆桢:皇上得知此事,特命本人为钦差大臣,巡视台湾,抚恤死者,处理海防等事务。该岛肇事之民,已由当地府县严加惩治。
琉球人:(拱手作礼)多谢父国恩惠啊!
2.6内景 总理衙门 日
日本使者柳原前光气势汹汹的站在毛昶熙面前。
毛昶熙:(一脸严肃)藩民之杀琉民,既闻其事,害贵国人则未之闻。夫二岛俱我属土,属土之人相杀,裁决固在于我,我恤琉人,自有措置,何预贵国事,而烦为过问?
柳原前光:(争辩)琉球早巳隶属日本,这且不论,中国既抚琉人,为什么不惩办台藩?
毛昶熙:什么?琉球隶属日本。(哈哈大笑)
转身走到案几拿过一本《皇朝一统舆图》【屏显字幕:公元1863,(清朝,同治二年),胡林翼、严树森等编绘了《皇朝一统舆图》。】
毛昶熙:这《皇朝一统舆图》上用中文地名标出了钓鱼屿、黄尾屿、赤尾屿等岛;而凡属日本或琉球的岛屿,皆注有日本地名。名从主人,如属于四裔。
柳原前光轻蔑的看看毛昶熙手中的图书。
毛昶熙:(笑笑)该岛之民,向有生熟两种,其已服我王化者为熟藩,已设府县施治;其未服者为生藩,姑置之化外,尚未甚加治理,生藩之横暴未能制服,是乃我政教未逮所致。
柳原前光:(气愤)贵大臣既谓生藩为贵国政教不及之区,且有往例证明杀害琉民者为化外之藩夷,则只能由我国按独立国加以处理。(转身,悻悻离去。)
毛昶熙:(气的“哼”的一声)东洋人连祖宗也不认得了。
【屏显字幕:不久,日本政府宣布琉球为内藩,由外务省掌管其对外关系,并对外宣称台湾土著乃清政府政令所不及的无主地,出兵台湾并不侵犯中国主权。】
2.7外景 台南,海边 日
日本武士拥兵3000余人手持利刃,在炮火的掩护下,冲向海边;【屏显字幕:公元 1874年4月,(清朝,同治十三年),台湾】
台南城墙固若金汤……
沈葆桢率领官兵和台湾民众出城迎战;
烟火中,厮杀声、叫喊声混成一片;
清兵与日兵混战起来……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