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9506
成片时长:约65分钟
阅读:15342
发表:2012/10/21
古装
电影剧本
老马识途+夷齐让国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黄花(转头直视密卢):密卢,你可想过你为何也会遭此地步?
密卢:我……
黄花:你看看你身后,你的族人(密卢的族人伤痕累累,横七竖八,狼狈不堪,呻吟声一片)
密卢(低头小声):你在取笑我……
黄花:不,我并未取笑你,我只是想让你明白,你多年来横征暴敛,残忍杀戮,不但受你剿灭的部族承受着极端痛苦,同时,你又给你的部族和信服你、听命于你的族人带来了什么?当你宣示你武力的同时,你想过那些惨死在你刀下的女人和孩子们吗?她们本可以在自己的家园快乐的生活,是你发动的战争,是你使用的暴力,改变了这一切,难道你就从未曾反思过你多年来的所作所为吗?
密卢(低头):我……
黄花:你的残暴、你的战争惹得天怒人怨,如今,你的部族也同样在承受着痛苦,你该醒悟了!战争和残暴的杀戮不应再出现了……
密卢(缓缓的看了一眼自己族人的惨状,闭上了眼慢慢地说道):你说得对,我……错了。
黄花:现在醒悟也许还来得及,管仲已率军前来了,你我也只有尽弃前嫌协力拒敌了!(凄惨)难道真的又要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吗?
密卢:管仲率军前来之事全因我而起,一人做事一人当,我这就回齐军之地战死,只请黄将军网开一面收纳我的族人吧……(说完转身欲走)
黄花:慢,(苦笑)管仲其实意在我孤竹之地,你去受死也无济于事,他们还是会来的……不过,我倒有一计,齐军远来征战,地形不熟,北方不远,有一“旱海”之地,那里茫茫沙丘,地形险峻复杂,黄沙飞石,路途难辨,占尽地利之极致。每逢薄暮时分,山谷成迷宫状,后人鉴于此特点,都俗称它为“迷谷”。只要我们能把齐军引入迷谷,就可不废一兵一卒,定使他们全军覆没!便可免除百姓之苦了!
密卢(精神一震):好好,这样好。
黄花(摆手制止):但,这需要我去面见齐王诳他入瓮,只是我担心无法得到他们的信任,特别是管仲之智,这样去断无成功的道理呀。
密卢(再次回望自己的族人,毅然):黄花将军,今番听你一席话,我密卢幡然醒悟,我过去的所作所为无可恕赦,不但天怒人怨,也给我的族人带来了灾难,既然黄将军有此妙计,可使百姓免于战火之苦,我密卢也愿献上一物,由黄将军一并献于齐国,包可争取信任,使黄花将军的计策得以实施。
黄花:哦?你愿献上何物?
密卢(巡视一番世间景物及自己的族人,转头毅然面向黄花):我的项上人头(话毕,抽刀自刎)密卢钢刀落地,刀柄镜头近切密卢刀柄,上面刻写“戎狄嗜血不诛族”字样。
(黄花呆呆注视这一幕,眼中现英雄相惜之色转而坚毅转身离去)
(悲戚音乐响起,一段英雄惜英雄的相惜之情,透过镜头穿插年少轻狂诸多画面。)
淡出
第六场
日、孤竹国
淡入
答里呵(不解)与黄花(坦然)对视
答里呵:大将军你的意思是?
黄花:微臣之言,是想以逸待劳,以密卢首级假和于齐国,他们必信我们诚意,与国无范。然后我们诱敌深入,告诉他们,密卢的心腹还在老巢筹划更大反扑之计,让他们前去剿灭。便可将其带入“旱海”“迷谷”之地。
庚苒:恩,只要我们能把齐军引入迷谷,就可不废一兵一卒,定使他们全军覆没!
答里呵:好!(激动拍案而起)就依你们所说,只是……只是黄花将军只身犯险,我很担心呀!
黄花:为了大王社稷,为了黎民百姓不再受战火之苦,我甘愿犯险,大王,臣就此告别,大王保重。(黄花转身毅然走出大殿)
答里呵(目送黄花离去喃喃道):黄花将军保重……
淡出:
第七场
日、孤竹国城外(齐军主营内)
淡入:
齐桓公:仲父,在孤竹城外扎营,是何道理?
管仲:大王,一路追击,鞍马劳顿,我们适时休整。山戎贼寇,已被消灭七成,一路上,归顺大王仁德的也有两成,现如今,贼首密卢王逃进孤竹城中,如果他搬请救兵,冲杀而来,我们仁义之师,在此关键之时,不主动攻击,可显大王威德,与其进攻,不如按兵不动,看他怎般动作。
齐桓公:仲父言之有理。
士兵:报,孤竹国大将军黄花前来拜见。
齐桓公:来的好快,传。
士兵:是。
淡出
淡入:(接上)
(黄花入)
黄花:参见齐国国主。(手中带着盒子)
齐桓公:你就是孤竹大将军黄花?
黄花:在下正是。
齐桓公:密卢逃到你城中,不见他来,你来是何意图?
(管仲静静的注视着黄花)
黄花斜视一眼管仲慢慢说道:大王有所不知,密卢野心勃勃,南征北伐,周边之国,多受侵袭,如今大王亲帅义军剿灭,是我等小国的造化,感念大王洪恩浩荡,我孤竹君主怎是那不识时务之人?昨日,密卢进犯我城中,想抢夺城中财物,孤竹国君已命我途中剿杀,今日,托我主之愿,前来效力于贵军。
齐桓公:哦?有这等事?
(管仲眉头略皱仍注视黄花)
黄花:这是密卢首级,请大王过目。(提盒子给侍卫,侍卫打开,在远处让齐军上下将领验看。)
齐桓公:好,真想不到,你们国土还有这样义气之士。
黄花:不过大王……
齐桓公:有话请讲,不避拘泥。
黄花:近日我听到探子说,山戎部落老巢为了迎击贵军主力,正在筹划一场反扑暗杀行动。这支劲敌如果不早日铲除,恐怕……
齐桓公:有这等事?
黄花:不瞒大王,在下与密卢素有家仇。我本是黄洛部族之王子,当年,我家因与密卢有瓜葛,惨遭灭顶之灾,我侥幸逃脱。我与他部族的仇不共戴天。这次,通过一名亲随和探子谈话,获悉这一消息。所以,我认为,这次齐军北伐征讨戎贼,应该斩草除根,方为上策。
(管仲沉默不语,但斜头看了一眼立于身侧的隰朋)
隰朋会意(齐桓公另一大臣):大王,臣以为此事不妥,山戎部落地形不清,我们贸然前往,恐怕会有闪失。
黄花(急进言):大王不必担心,我生在滦水之滨,游走于各方部落。对此处地形了若指掌,我愿前去开路,试探敌情,大军随我直捣戎贼老巢,定会如探囊取物一般。
齐桓公:好!就依你言,马上出发,杀他个措不及防。黄花将军,你就为剿贼先锋,不知你意下如何?
隰朋:大王不可,大王不可,此事臣以为还应再行商议。
齐桓公:我意已决不必多言了。
隰朋:大王……(管仲以眼神制止隰朋,示意不要再多说)
黄花看到了管仲制止隰朋这一幕,与观众对视,微微不易觉察的一笑,遂朗声说道:孤竹国主早已允命,黄花悉听大王调遣。
齐桓公:好!(哈哈大笑)
镜头特写:管仲忧心忡忡。
淡出
第八场
暮夜、迷谷山坳、外
淡入:
(齐军随黄花轻骑进入迷谷境内,渐渐天色迟暮,忽然起黄风,天象异变。走不了一段路,齐军迷了路。)
齐桓公:这是什么鬼地方?
隰朋:我们派人前去找黄花先锋问问。(传递信息于前方)
士兵:大王,前方沙雾弥漫,我们看不到黄花将军。
(黄花趁机不见踪影,趁着军中大乱,黄花迂回掩杀。)
管仲:我们中了黄花的“上屋抽梯”之计。保护好大王,大家小心,不要再乱阵脚。
士兵:不好了,外围有喊杀声。
隰朋:不要让黄花浑水摸鱼,他们熟悉地形,我们保持阵型,见敌包抄。
杀声震天……
(黄花与齐军战斗中,杀死齐军过半,自己队伍也多战死,他负伤逃出迷谷,齐军残余部队苦挨到天明,夜晚凄厉的鸟鸣声,布满了血腥之气。)
淡出
第九场
日、迷谷山坳、外
淡入:
(齐军收拾残余兵将,士兵多颓败沮丧。)
齐桓公(愤怒):气杀寡人,想我大军压阵,竟然败在这些末将小卒手里。我定要追杀黄花,铲平孤竹国土。
管仲:大王不可,我军伤亡惨重,俗话说穷寇莫追,密卢已死,我们的真正目的已算完成。如今我们再去孤竹国讨伐,未必能讨到便宜,也许还会中了他们的伏击。
齐桓公:那就这么算了?
管仲:大王,昨日之战,已伤了元气,劳师远征,当适可而止。我看这地形并非想象那样简单,能否走出去,还是个问题。
齐桓公:好吧,传我命令,班师回撤。
管仲和隰朋及众将官躬身:诺!
淡出
第十场
日、迷谷山坳、外
淡入:
(在返回途中,人马疲乏,士兵转来转去,找不到出去之路,军中士兵变得焦躁。)
齐桓公:仲父,这地方怎么会走不出去?
管仲:大王,我观察地形多时,这里并非普通地形。
齐桓公:此话怎讲?
管仲:这里一定被术士布过阵。
齐桓公:仲父可知是什么阵?
管仲:我想这是以河洛之数,配五行生克之法,结“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之象,做成了七星八卦迷魂大阵。
隰朋:这可怎么办?倘若再有敌军袭击,我们定会吃暗亏,不无灭顶之灾,要赶快找到路才行,丞相,你可有破阵之策?
管仲:此阵虽有破解之术,然阴阳二气,应乎四时,会随象而变,随气而动。倘若配上天干地支,必以奇门中的“杜、景、死、伤、惊、生、休、开”配八卦之法错综运转。机关锁链虽有应时之法,然逗留时间过长,困窘于此,人困马乏,大军难支,必成死路。
齐桓公(大骇):啊?这可怎么办?寡人真要葬命于此吗?
管仲:大王先不必悲恼,我刚刚手占卦象,得太阴雷震之卦,进此山中,已入艮形,同气相求,艮震同源,环顾四周,“震”有龙马之象,我闻老马可辨方向,我们与无终国曾有交涉,其国赠送了几匹老马,此去山势,以无终国的老马带路,也许能走出这险象之地!
齐桓公:仲父果然智慧超群,我大军生死,可全委托于仲父您了。(转忧为喜)
管仲:大王不必这么说。大军危难之时,微臣怎敢推脱,这是微臣分内之事。(转向士兵)告诉前方,引无终国老马领路,大军随马而动。
士兵:是。
画外音:(就这样,七星八卦迷魂阵被几匹老马破解,齐军残存士兵渐渐走出了迷谷。然前方道路中的水源已经被黄花堵截,山中水源干涸,已无力支持大军供需。)
淡出
第十一场
日、山林途中
淡入:
大军行进休息,士兵瘫坐于地,小声交谈口渴难忍(特写痛苦表情和干裂的嘴唇以及水囊一滴水也无法倒出的画面)
管仲与隰朋巡视见此情形
管仲(眺望远方):隰大人,我军此次征讨境遇多桀,我等做臣子的也许该加以自省,兵戎相见,只会黎民受苦,兵士受难呀。
隰朋:是呀,管大人所言极是呀。
管仲:而今我大军行于此地,黄花切断了水源,如今士兵困渴,搜找水源既浪费时间,又分散兵力,对我军极为不利呀。
隰朋:管大人,小时候,我的家乡人告诉我一个寻水窍门。
管仲:哦?快讲。
隰朋:我听说蚂蚁聚集之地,就会有水源,夏天,蚂蚁住在山的北面,现如今已是暮秋时节,蚂蚁迁徙到了山的南面,我们回去,沿山南而行,找有蚂蚁巢穴的地方,巢深一寸的蚁穴,在其下面八尺之下,就能掘出水来,我们只要找到一寸以上的蚁穴,水源定会找到。
管仲:果真是如此?太好了,那就请隰大人照此方法寻找水源吧。
隰朋:好,来人,去寻蚁穴。
(隰朋带领士兵,在蚁穴下面挖出了水源,人们欢呼雀跃,异常兴奋。大军随即班师回齐,一场腥风血雨落下帷幕。)
山顶之上,齐桓公与管仲迎风而立
齐桓公:征讨山戎此行,可谓机关算计,仲父有何体悟?
管仲(上前):大王的心思管仲已明了,天下之大不在于疆土,只在于君王之心。
齐桓公(点头):和即天下!
二人相视一笑。
淡出
第十二场
淡入:
画外音:一段历史追觅下去,我们看到的是勇者的较量,智者的磨合。在征伐中,我们看到了流血,也读到了智慧。中华之所以博大,是因在民族生死荣辱和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则中,积淀了一种深邃的智慧,在淘炼融合中成长。“老马识途、寻蚁求水”的历史典故发生在滦州,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春秋战国时期,多民族的激撞,演绎了一段段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齐伐山戎至孤竹而还”的故事,也进一步见证了部落中强悍的生命力,是后人继往开来的见证和延续……(背景音乐想起……)
密卢:我……
黄花:你看看你身后,你的族人(密卢的族人伤痕累累,横七竖八,狼狈不堪,呻吟声一片)
密卢(低头小声):你在取笑我……
黄花:不,我并未取笑你,我只是想让你明白,你多年来横征暴敛,残忍杀戮,不但受你剿灭的部族承受着极端痛苦,同时,你又给你的部族和信服你、听命于你的族人带来了什么?当你宣示你武力的同时,你想过那些惨死在你刀下的女人和孩子们吗?她们本可以在自己的家园快乐的生活,是你发动的战争,是你使用的暴力,改变了这一切,难道你就从未曾反思过你多年来的所作所为吗?
密卢(低头):我……
黄花:你的残暴、你的战争惹得天怒人怨,如今,你的部族也同样在承受着痛苦,你该醒悟了!战争和残暴的杀戮不应再出现了……
密卢(缓缓的看了一眼自己族人的惨状,闭上了眼慢慢地说道):你说得对,我……错了。
黄花:现在醒悟也许还来得及,管仲已率军前来了,你我也只有尽弃前嫌协力拒敌了!(凄惨)难道真的又要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吗?
密卢:管仲率军前来之事全因我而起,一人做事一人当,我这就回齐军之地战死,只请黄将军网开一面收纳我的族人吧……(说完转身欲走)
黄花:慢,(苦笑)管仲其实意在我孤竹之地,你去受死也无济于事,他们还是会来的……不过,我倒有一计,齐军远来征战,地形不熟,北方不远,有一“旱海”之地,那里茫茫沙丘,地形险峻复杂,黄沙飞石,路途难辨,占尽地利之极致。每逢薄暮时分,山谷成迷宫状,后人鉴于此特点,都俗称它为“迷谷”。只要我们能把齐军引入迷谷,就可不废一兵一卒,定使他们全军覆没!便可免除百姓之苦了!
密卢(精神一震):好好,这样好。
黄花(摆手制止):但,这需要我去面见齐王诳他入瓮,只是我担心无法得到他们的信任,特别是管仲之智,这样去断无成功的道理呀。
密卢(再次回望自己的族人,毅然):黄花将军,今番听你一席话,我密卢幡然醒悟,我过去的所作所为无可恕赦,不但天怒人怨,也给我的族人带来了灾难,既然黄将军有此妙计,可使百姓免于战火之苦,我密卢也愿献上一物,由黄将军一并献于齐国,包可争取信任,使黄花将军的计策得以实施。
黄花:哦?你愿献上何物?
密卢(巡视一番世间景物及自己的族人,转头毅然面向黄花):我的项上人头(话毕,抽刀自刎)密卢钢刀落地,刀柄镜头近切密卢刀柄,上面刻写“戎狄嗜血不诛族”字样。
(黄花呆呆注视这一幕,眼中现英雄相惜之色转而坚毅转身离去)
(悲戚音乐响起,一段英雄惜英雄的相惜之情,透过镜头穿插年少轻狂诸多画面。)
淡出
第六场
日、孤竹国
淡入
答里呵(不解)与黄花(坦然)对视
答里呵:大将军你的意思是?
黄花:微臣之言,是想以逸待劳,以密卢首级假和于齐国,他们必信我们诚意,与国无范。然后我们诱敌深入,告诉他们,密卢的心腹还在老巢筹划更大反扑之计,让他们前去剿灭。便可将其带入“旱海”“迷谷”之地。
庚苒:恩,只要我们能把齐军引入迷谷,就可不废一兵一卒,定使他们全军覆没!
答里呵:好!(激动拍案而起)就依你们所说,只是……只是黄花将军只身犯险,我很担心呀!
黄花:为了大王社稷,为了黎民百姓不再受战火之苦,我甘愿犯险,大王,臣就此告别,大王保重。(黄花转身毅然走出大殿)
答里呵(目送黄花离去喃喃道):黄花将军保重……
淡出:
第七场
日、孤竹国城外(齐军主营内)
淡入:
齐桓公:仲父,在孤竹城外扎营,是何道理?
管仲:大王,一路追击,鞍马劳顿,我们适时休整。山戎贼寇,已被消灭七成,一路上,归顺大王仁德的也有两成,现如今,贼首密卢王逃进孤竹城中,如果他搬请救兵,冲杀而来,我们仁义之师,在此关键之时,不主动攻击,可显大王威德,与其进攻,不如按兵不动,看他怎般动作。
齐桓公:仲父言之有理。
士兵:报,孤竹国大将军黄花前来拜见。
齐桓公:来的好快,传。
士兵:是。
淡出
淡入:(接上)
(黄花入)
黄花:参见齐国国主。(手中带着盒子)
齐桓公:你就是孤竹大将军黄花?
黄花:在下正是。
齐桓公:密卢逃到你城中,不见他来,你来是何意图?
(管仲静静的注视着黄花)
黄花斜视一眼管仲慢慢说道:大王有所不知,密卢野心勃勃,南征北伐,周边之国,多受侵袭,如今大王亲帅义军剿灭,是我等小国的造化,感念大王洪恩浩荡,我孤竹君主怎是那不识时务之人?昨日,密卢进犯我城中,想抢夺城中财物,孤竹国君已命我途中剿杀,今日,托我主之愿,前来效力于贵军。
齐桓公:哦?有这等事?
(管仲眉头略皱仍注视黄花)
黄花:这是密卢首级,请大王过目。(提盒子给侍卫,侍卫打开,在远处让齐军上下将领验看。)
齐桓公:好,真想不到,你们国土还有这样义气之士。
黄花:不过大王……
齐桓公:有话请讲,不避拘泥。
黄花:近日我听到探子说,山戎部落老巢为了迎击贵军主力,正在筹划一场反扑暗杀行动。这支劲敌如果不早日铲除,恐怕……
齐桓公:有这等事?
黄花:不瞒大王,在下与密卢素有家仇。我本是黄洛部族之王子,当年,我家因与密卢有瓜葛,惨遭灭顶之灾,我侥幸逃脱。我与他部族的仇不共戴天。这次,通过一名亲随和探子谈话,获悉这一消息。所以,我认为,这次齐军北伐征讨戎贼,应该斩草除根,方为上策。
(管仲沉默不语,但斜头看了一眼立于身侧的隰朋)
隰朋会意(齐桓公另一大臣):大王,臣以为此事不妥,山戎部落地形不清,我们贸然前往,恐怕会有闪失。
黄花(急进言):大王不必担心,我生在滦水之滨,游走于各方部落。对此处地形了若指掌,我愿前去开路,试探敌情,大军随我直捣戎贼老巢,定会如探囊取物一般。
齐桓公:好!就依你言,马上出发,杀他个措不及防。黄花将军,你就为剿贼先锋,不知你意下如何?
隰朋:大王不可,大王不可,此事臣以为还应再行商议。
齐桓公:我意已决不必多言了。
隰朋:大王……(管仲以眼神制止隰朋,示意不要再多说)
黄花看到了管仲制止隰朋这一幕,与观众对视,微微不易觉察的一笑,遂朗声说道:孤竹国主早已允命,黄花悉听大王调遣。
齐桓公:好!(哈哈大笑)
镜头特写:管仲忧心忡忡。
淡出
第八场
暮夜、迷谷山坳、外
淡入:
(齐军随黄花轻骑进入迷谷境内,渐渐天色迟暮,忽然起黄风,天象异变。走不了一段路,齐军迷了路。)
齐桓公:这是什么鬼地方?
隰朋:我们派人前去找黄花先锋问问。(传递信息于前方)
士兵:大王,前方沙雾弥漫,我们看不到黄花将军。
(黄花趁机不见踪影,趁着军中大乱,黄花迂回掩杀。)
管仲:我们中了黄花的“上屋抽梯”之计。保护好大王,大家小心,不要再乱阵脚。
士兵:不好了,外围有喊杀声。
隰朋:不要让黄花浑水摸鱼,他们熟悉地形,我们保持阵型,见敌包抄。
杀声震天……
(黄花与齐军战斗中,杀死齐军过半,自己队伍也多战死,他负伤逃出迷谷,齐军残余部队苦挨到天明,夜晚凄厉的鸟鸣声,布满了血腥之气。)
淡出
第九场
日、迷谷山坳、外
淡入:
(齐军收拾残余兵将,士兵多颓败沮丧。)
齐桓公(愤怒):气杀寡人,想我大军压阵,竟然败在这些末将小卒手里。我定要追杀黄花,铲平孤竹国土。
管仲:大王不可,我军伤亡惨重,俗话说穷寇莫追,密卢已死,我们的真正目的已算完成。如今我们再去孤竹国讨伐,未必能讨到便宜,也许还会中了他们的伏击。
齐桓公:那就这么算了?
管仲:大王,昨日之战,已伤了元气,劳师远征,当适可而止。我看这地形并非想象那样简单,能否走出去,还是个问题。
齐桓公:好吧,传我命令,班师回撤。
管仲和隰朋及众将官躬身:诺!
淡出
第十场
日、迷谷山坳、外
淡入:
(在返回途中,人马疲乏,士兵转来转去,找不到出去之路,军中士兵变得焦躁。)
齐桓公:仲父,这地方怎么会走不出去?
管仲:大王,我观察地形多时,这里并非普通地形。
齐桓公:此话怎讲?
管仲:这里一定被术士布过阵。
齐桓公:仲父可知是什么阵?
管仲:我想这是以河洛之数,配五行生克之法,结“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之象,做成了七星八卦迷魂大阵。
隰朋:这可怎么办?倘若再有敌军袭击,我们定会吃暗亏,不无灭顶之灾,要赶快找到路才行,丞相,你可有破阵之策?
管仲:此阵虽有破解之术,然阴阳二气,应乎四时,会随象而变,随气而动。倘若配上天干地支,必以奇门中的“杜、景、死、伤、惊、生、休、开”配八卦之法错综运转。机关锁链虽有应时之法,然逗留时间过长,困窘于此,人困马乏,大军难支,必成死路。
齐桓公(大骇):啊?这可怎么办?寡人真要葬命于此吗?
管仲:大王先不必悲恼,我刚刚手占卦象,得太阴雷震之卦,进此山中,已入艮形,同气相求,艮震同源,环顾四周,“震”有龙马之象,我闻老马可辨方向,我们与无终国曾有交涉,其国赠送了几匹老马,此去山势,以无终国的老马带路,也许能走出这险象之地!
齐桓公:仲父果然智慧超群,我大军生死,可全委托于仲父您了。(转忧为喜)
管仲:大王不必这么说。大军危难之时,微臣怎敢推脱,这是微臣分内之事。(转向士兵)告诉前方,引无终国老马领路,大军随马而动。
士兵:是。
画外音:(就这样,七星八卦迷魂阵被几匹老马破解,齐军残存士兵渐渐走出了迷谷。然前方道路中的水源已经被黄花堵截,山中水源干涸,已无力支持大军供需。)
淡出
第十一场
日、山林途中
淡入:
大军行进休息,士兵瘫坐于地,小声交谈口渴难忍(特写痛苦表情和干裂的嘴唇以及水囊一滴水也无法倒出的画面)
管仲与隰朋巡视见此情形
管仲(眺望远方):隰大人,我军此次征讨境遇多桀,我等做臣子的也许该加以自省,兵戎相见,只会黎民受苦,兵士受难呀。
隰朋:是呀,管大人所言极是呀。
管仲:而今我大军行于此地,黄花切断了水源,如今士兵困渴,搜找水源既浪费时间,又分散兵力,对我军极为不利呀。
隰朋:管大人,小时候,我的家乡人告诉我一个寻水窍门。
管仲:哦?快讲。
隰朋:我听说蚂蚁聚集之地,就会有水源,夏天,蚂蚁住在山的北面,现如今已是暮秋时节,蚂蚁迁徙到了山的南面,我们回去,沿山南而行,找有蚂蚁巢穴的地方,巢深一寸的蚁穴,在其下面八尺之下,就能掘出水来,我们只要找到一寸以上的蚁穴,水源定会找到。
管仲:果真是如此?太好了,那就请隰大人照此方法寻找水源吧。
隰朋:好,来人,去寻蚁穴。
(隰朋带领士兵,在蚁穴下面挖出了水源,人们欢呼雀跃,异常兴奋。大军随即班师回齐,一场腥风血雨落下帷幕。)
山顶之上,齐桓公与管仲迎风而立
齐桓公:征讨山戎此行,可谓机关算计,仲父有何体悟?
管仲(上前):大王的心思管仲已明了,天下之大不在于疆土,只在于君王之心。
齐桓公(点头):和即天下!
二人相视一笑。
淡出
第十二场
淡入:
画外音:一段历史追觅下去,我们看到的是勇者的较量,智者的磨合。在征伐中,我们看到了流血,也读到了智慧。中华之所以博大,是因在民族生死荣辱和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则中,积淀了一种深邃的智慧,在淘炼融合中成长。“老马识途、寻蚁求水”的历史典故发生在滦州,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春秋战国时期,多民族的激撞,演绎了一段段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齐伐山戎至孤竹而还”的故事,也进一步见证了部落中强悍的生命力,是后人继往开来的见证和延续……(背景音乐想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