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963
阅读:1542
发表:2022/11/4 修改:2023/9/24
180章 历史 小说
《荆公为政》第56章:石子做了回采办
1-2
…
55
56
57
…
180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56章 石子做了回采办
这天,桑玉楚正急得如无头的苍蝇四处乱转时,家人钱沔来报,说清州有人来趸买盐茶。
清州不产盐茶,那里榷场所需的这类物品,要么是汴梁这边用车载马驮运过去,要么是清州来人趸买。做遍全国生意的桑玉楚,自然与清州那边的商人熟识,听说清州来人趸买盐茶,若是往日,自然高兴,但这次事情特殊,桑玉楚还是慎之又慎,问道:“商家是谁?”
钱沔回道:“是我们的老主户严百川。”
严百川是清州榷场的大商户。
桑玉楚“哦”了一声,心里直犯嘀咕:“在这当口要这些货,是不是……”又问,“那采办是谁?是不是严八嘴?”
严八嘴是严百川手下的采办,往日购货,都是他过来。
钱沔回道:“不是,是另外一个。”
桑玉楚一震,立马说道:“不见!”
钱沔明白主人的意思,想了想又说道:“老爷,不过这人是带着严员外书信来的。”说着,将书信递上。
桑玉楚拆开视之,就见信里写道:“璞荆兄大鉴:久不见有货过来,弊处盐茶已告罄,特派采办过来,万望给予方便。百川亲笔”
桑玉楚与严百川来往频繁,不仅对严百川此人了解,对他的笔迹也是十分熟悉,此次因事情特殊,为慎重起见,他还是反复看了来信,将笔迹仔细辨认一番,见确实无懈可击,才对钱沔说道:“叫那采办进来。”
不一时,采办进来,上前施过礼,说到他们老板急需盐茶之事。
桑玉楚问:“买了盐钞茶引?”
往日,商人到京城进货,常常受骗上当,官府为杜绝此类事发生,想得一法,由官府出售钞引给商人,商人无须再拿真金白银铜钱,只须拿着钞引就可到京城购货,不再受人蒙骗。
采办见问,回道:“员外,买了。”说着,从搭袋中取出厚厚一迭盐钞茶引在桑玉楚面“哒哒哒”翻动一遍。
桑玉楚知那钞引不假,心想:“此人果真是来购货的,要不,谁能无故买进那么多钞引?”
桑玉楚还是不放心,又对来人说道:“你先下去,待会儿再给你答复。”
来人退出后,桑玉楚又把石越、桑仲国叫来商议。
桑仲国说:“爹爹,你这些天不是正愁那批货无法处理吗?这严家也是我们的老主顾了,虽说严八嘴未来,但有严员外的亲笔书信,这还能不相信?”
钱沔躬身闪眼道:“老爷,现在朝廷对沉船事件追查得紧,我们还是小心为好。”
桑玉楚似乎对二人的话并听未入耳,只问石越:“子明,此事你有何看法?”
石越急忙放下手中书本,以手搓了搓削瘦的脸庞,说道:“阿舅,子明早就说过,那批货放在咱家,迟早会闹出事来,不如早点把它处理掉,省份心思。”
桑玉楚见前几次石越说的话都得到应验,更是相信这位外甥,现见他再次催促将那批侵盗的货物尽快脱手,他只得相信,于是对钱沔说道:“去告诉那采办,货可以给,但我有话对他说。”
桑玉楚对采办提出的几条要求,无非是说眼下汴梁的盐茶紧俏,这次所以答应给严员外盐茶,纯是看在老朋友的面上,但千万小心,这事不得让外人知道。
采办一一接受。
得知对方的货船已停在汴河,桑玉楚叮嘱采办须在三更后才可将船开到约定地点。
采办又是一一答应。
此“采办”不是别人,正是荆公的贴身护卫、伤势刚愈的石子。
那日审问了刘、赵两家香药店的老板,后又查了桑玉楚近期去榷货务进货情况,荆公已断定是桑玉楚一伙盗了纲船货物。为不打草惊蛇,经反复考量,觉得石子任过多年捕快,对缉探行业熟悉,又有武功,于是同商宓商议,决定由石子扮作采办,带上模仿严百川笔迹的书信,再到榷货务借了钞引,前去桑府“采购”盐茶。
到了三更时分,石子将船开到坞墩,趁着夜深人静,带着四名助手,煞有介事地上了岸。
这时,钱沔早带着手下在坞墩等候,见“采办”带人过来,小声暗语几句,领着进了那间隐蔽的仓库。
石子等进仓库一看,见里面堆着小山一般大包小包及木箱之类的货物。
钱沔鞫着身体过来,满脸堆笑地指着东边两处袋装的大包小包,对石子说道:“客官,这些正是你家员外所要的货物,现在可以装船了。”
石子并未理睬,只让四位助手拿出绳索,将盐茶绢绸一一丈量,待丈量完一计算,不多不少,正好与两艘纲船所载货物数量相仿。
石子这才说道:“先封起来。”
助手听到指令,早拿出准备好的封条,逐一将盐堆、茶堆、布绢一一贴上封条。
钱沔一见,惊得两眼发直,颤抖着上前问道:“客官,你们这、这是干、干嘛?”
石子冷冷地说道:“我们干嘛,以后自会清楚。”
钱沔自恃桑家在朝廷有后台,哪把这几人放在眼里,也对手下使个眼色,说声:“上!看是哪来的野小子,敢在这里撒野!”
一番打斗。
可怜他们哪是石子等人的对手,一个个被打得鼻青眼肿,双手抱头呼爹唤娘报告主子桑玉楚去了。
桑玉楚接到报告,知道大难临头,正要找石越商量,开封府捕头已带着捕快赶到,亮出腰牌。
捕头问道:“你叫桑玉楚吧?”
桑玉楚情知不妙,只得答道:“是。”
捕头说:“跟我们走一趟吧。”随即叫捕快铐了桑玉楚,带去开封府。
桑府知道,当朝对侵盗的处刑十分严厉,规定凡侵盗及赃款赃物满五贯者将处以死刑,何况此次侵盗的竟是赈灾与祭祀赏赐的两条纲船的番货!
桑府当场急得乱成一团……
这天,桑玉楚正急得如无头的苍蝇四处乱转时,家人钱沔来报,说清州有人来趸买盐茶。
清州不产盐茶,那里榷场所需的这类物品,要么是汴梁这边用车载马驮运过去,要么是清州来人趸买。做遍全国生意的桑玉楚,自然与清州那边的商人熟识,听说清州来人趸买盐茶,若是往日,自然高兴,但这次事情特殊,桑玉楚还是慎之又慎,问道:“商家是谁?”
钱沔回道:“是我们的老主户严百川。”
严百川是清州榷场的大商户。
桑玉楚“哦”了一声,心里直犯嘀咕:“在这当口要这些货,是不是……”又问,“那采办是谁?是不是严八嘴?”
严八嘴是严百川手下的采办,往日购货,都是他过来。
钱沔回道:“不是,是另外一个。”
桑玉楚一震,立马说道:“不见!”
钱沔明白主人的意思,想了想又说道:“老爷,不过这人是带着严员外书信来的。”说着,将书信递上。
桑玉楚拆开视之,就见信里写道:“璞荆兄大鉴:久不见有货过来,弊处盐茶已告罄,特派采办过来,万望给予方便。百川亲笔”
桑玉楚与严百川来往频繁,不仅对严百川此人了解,对他的笔迹也是十分熟悉,此次因事情特殊,为慎重起见,他还是反复看了来信,将笔迹仔细辨认一番,见确实无懈可击,才对钱沔说道:“叫那采办进来。”
不一时,采办进来,上前施过礼,说到他们老板急需盐茶之事。
桑玉楚问:“买了盐钞茶引?”
往日,商人到京城进货,常常受骗上当,官府为杜绝此类事发生,想得一法,由官府出售钞引给商人,商人无须再拿真金白银铜钱,只须拿着钞引就可到京城购货,不再受人蒙骗。
采办见问,回道:“员外,买了。”说着,从搭袋中取出厚厚一迭盐钞茶引在桑玉楚面“哒哒哒”翻动一遍。
桑玉楚知那钞引不假,心想:“此人果真是来购货的,要不,谁能无故买进那么多钞引?”
桑玉楚还是不放心,又对来人说道:“你先下去,待会儿再给你答复。”
来人退出后,桑玉楚又把石越、桑仲国叫来商议。
桑仲国说:“爹爹,你这些天不是正愁那批货无法处理吗?这严家也是我们的老主顾了,虽说严八嘴未来,但有严员外的亲笔书信,这还能不相信?”
钱沔躬身闪眼道:“老爷,现在朝廷对沉船事件追查得紧,我们还是小心为好。”
桑玉楚似乎对二人的话并听未入耳,只问石越:“子明,此事你有何看法?”
石越急忙放下手中书本,以手搓了搓削瘦的脸庞,说道:“阿舅,子明早就说过,那批货放在咱家,迟早会闹出事来,不如早点把它处理掉,省份心思。”
桑玉楚见前几次石越说的话都得到应验,更是相信这位外甥,现见他再次催促将那批侵盗的货物尽快脱手,他只得相信,于是对钱沔说道:“去告诉那采办,货可以给,但我有话对他说。”
桑玉楚对采办提出的几条要求,无非是说眼下汴梁的盐茶紧俏,这次所以答应给严员外盐茶,纯是看在老朋友的面上,但千万小心,这事不得让外人知道。
采办一一接受。
得知对方的货船已停在汴河,桑玉楚叮嘱采办须在三更后才可将船开到约定地点。
采办又是一一答应。
此“采办”不是别人,正是荆公的贴身护卫、伤势刚愈的石子。
那日审问了刘、赵两家香药店的老板,后又查了桑玉楚近期去榷货务进货情况,荆公已断定是桑玉楚一伙盗了纲船货物。为不打草惊蛇,经反复考量,觉得石子任过多年捕快,对缉探行业熟悉,又有武功,于是同商宓商议,决定由石子扮作采办,带上模仿严百川笔迹的书信,再到榷货务借了钞引,前去桑府“采购”盐茶。
到了三更时分,石子将船开到坞墩,趁着夜深人静,带着四名助手,煞有介事地上了岸。
这时,钱沔早带着手下在坞墩等候,见“采办”带人过来,小声暗语几句,领着进了那间隐蔽的仓库。
石子等进仓库一看,见里面堆着小山一般大包小包及木箱之类的货物。
钱沔鞫着身体过来,满脸堆笑地指着东边两处袋装的大包小包,对石子说道:“客官,这些正是你家员外所要的货物,现在可以装船了。”
石子并未理睬,只让四位助手拿出绳索,将盐茶绢绸一一丈量,待丈量完一计算,不多不少,正好与两艘纲船所载货物数量相仿。
石子这才说道:“先封起来。”
助手听到指令,早拿出准备好的封条,逐一将盐堆、茶堆、布绢一一贴上封条。
钱沔一见,惊得两眼发直,颤抖着上前问道:“客官,你们这、这是干、干嘛?”
石子冷冷地说道:“我们干嘛,以后自会清楚。”
钱沔自恃桑家在朝廷有后台,哪把这几人放在眼里,也对手下使个眼色,说声:“上!看是哪来的野小子,敢在这里撒野!”
一番打斗。
可怜他们哪是石子等人的对手,一个个被打得鼻青眼肿,双手抱头呼爹唤娘报告主子桑玉楚去了。
桑玉楚接到报告,知道大难临头,正要找石越商量,开封府捕头已带着捕快赶到,亮出腰牌。
捕头问道:“你叫桑玉楚吧?”
桑玉楚情知不妙,只得答道:“是。”
捕头说:“跟我们走一趟吧。”随即叫捕快铐了桑玉楚,带去开封府。
桑府知道,当朝对侵盗的处刑十分严厉,规定凡侵盗及赃款赃物满五贯者将处以死刑,何况此次侵盗的竟是赈灾与祭祀赏赐的两条纲船的番货!
桑府当场急得乱成一团……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