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投资项目
电影投资项目
编剧培训班
编剧培训班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698
阅读:86
发表:2025/9/2
43章 军事,历史 小说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第43章:千里跃进(3)
汾之河 [山西静乐]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43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红色经典

  四
  王仲廉奉命追击,不见人影,直到刘、邓主力过了陇海路,先头出现在太康、柘城一线,这才发觉鲁西南地区共军已是寥寥无几了。
  8月18日,王仲廉被蒋介石以“谎报军情、作战不力”为由撤职,押送南京候审,该职由罗广文接任。1948年8月,王仲廉被汤恩伯保释。
  ******
  千里跃进,行动隐秘,刚开始是只传达到了旅一级,部队没发地图,没有行军路线,也不进行动员。刚开始还算顺利,8月12日,12万多大军跨过了陇海路,向国民党军辽阔空虚的战略纵深疾进。
  14日,刘邓发布命令,16日向黄泛区进发。
  要挺进大别山,势必越过黄泛区。
  黄泛区,就是黄河泛滥大水漫过的地区,地域相当广,通常主要指豫东地区。这些地区原本是一片冲积沃土,村镇密布,田园锦绣,邻村相望。但经黄河多次改道、泛滥,黄水过后,黄沙淤积,有些地方成了沙荒,有些地方成了泽国,即便空出些可供居住耕作的地方,也是十涝九疫,贫瘠异常。
  1938年6月,日寇进攻中原,陷开封,进逼郑州,威胁武汉。蒋介石决计放水阻扼日寇,于6月6日下令炸毁郑州以东的花园口黄河大堤,把河南、安徽、江苏三省44个县1千2百万老百姓推入洪水之中,89万人葬身水底,五万四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洪水淹没,数十万人辗转流离,背井离乡,从此,沃野良田成为一片泽国。
  ******
  张秉钧向顾祝同道:“种种迹象表明,刘伯承不可能再退回黄河以北,他们是在战略转移,目标是大别山。”顾祝同即向蒋介石报告:“刘伯承、邓小平南窜,所率各部已过陇海路者有六个纵队番号,先头出现于太康、柘城一线,似有被迫窜入或黄泛区迹象,不能完全排除向东或向西流窜。”
  “很好,”将介石道,“刘伯承进入黄泛区便是进入死路。该逆以极端疲备之师,远离后方,前无接应,后无补给,我看他如何走出这四十里泽国。命令各部继续围堵,他们是过不了沙河的。”
  ******
  黄泛区最险处是一条宽三四十里,遍地积水,浅则至膝、深则至脐的污泥地带。
  刘伯承在摆脱追击后,便从这三四十里宽的黄泛区通过。
  连日暴雨,河水猛涨。
  刘、邓12万之众来到黄泛区北端,凄凉的景象展现在他们眼前。
  遍地洪水,草木萋萋,千里荒凉的土地上,不见一个人影,四野死一般地寂静。野雁从水草深处飞起,发出数声哀鸣。
  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泥沼泽国,刘伯承沉重道:“花园口决堤,死了89万无辜百姓。观近代历史,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乃至1937年12月日冠南京大屠杀,1945年8月广岛原子弹轰炸,这些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都不能与花园口决堤相比。”
  他对身边的人说:“为结束这些人间悲剧,我们一定要走到大别山,赢得胜利。”
  刘伯承、邓小平挽起裤脚,带头走向泥沼。
  邓小平说:“说老实话,比我想象中的黄泛区要好的多。”
  随后,各路官兵冒着天上敌机轰炸扫射,义无反顾,纷纷跳进泥水里。
  如果从空中俯瞰,在宽面四十里的荒凉水域里,三条细细的黑线,弯弯蜒蜒,正在不屈地缓慢前行。
  走在全军最前列的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两位首领——刘伯承、邓小平。
  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说:“这是第二个草地。”
  晴天,赤沙炙烤,水气蒸腾,热得人发昏;雨天,水深过膝,浑身淋透,冷得人发抖。有的地方明明看着干涸,一脚踩下去,全是烂泥,脚陷在泥里,拔步爬行,一拔就是二三里。人们用拐棍助步,手牵手,互相挽扶前行。自六月三十日渡河至今一个半月,不停地行军作战,没有休整、没有正常补充,官兵们饥饿困顿、赢弱多病,一时听不到追赶的枪声,有的人便仰倒地上不想再走。
  人都不容易过,炮车就更不用说。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摆脱追兵,刘伯承命令将沉重的榴弹炮炸毁。炮手们一面执行命令,一面抱着大炮放声痛哭。
  ******
  8月17日,顾祝同听从参谋长张秉钧建议,报告蒋介石:“多方证实,刘伯承要奔大别山,是不上应该调部队在前面堵截。”
  蒋介石仍怀疑:“刘伯承真的要去大别山?他要去大别山做什么?就算刘伯承走出黄泛区,挡在他前面的五条河如何得过?”
  但他又不得不有所顾忌,便吩咐军务局长俞济时传谕:“命令程潜从平汉路调整编85师,由漯河向东插到沙河之南待敌,不要让刘伯承渡过沙河。”
  又命:“令武汉行辕副主任张轸从周家口,第三兵团司令张淦从淮阳、第八绥靖区司令官夏威从涡阳向刘伯承前进方向向斜插过去,堵住刘伯承去路。”
  俞济时把口谕记录下来,顺手呈上一份报告:“晋南陈赓、谢富治主力已开到黄河北岸,正在准备渡河,刘伯承左翼纵队转向平汉路方向。”
  程潜领命,即派吴绍周整编85师快速行动,从平汉线向东直插沙河南岸。
  部队待要行动,蒋介石又犹豫了。
  他与程潜商议道:“陈赓要渡河南下豫西,是要南下与刘伯承会合,还是要西去陕西?”
  程潜也弄不清共军意图,只说:“平汉这条线太单薄,万一刘伯承打回头,或者陈毅出兵侧后,情势可能发生严峻变化。”
  权衡再三,蒋介石说:“还是不要打乱平汉路部署,只要保住平汉路,陈赓过了河也没什么作为,陈赓不能会合刘邓,刘邓也别想会合陈赓。”
  于是决定:“豫东、皖北的三支部队先行动作,八十五师暂且不动,看看再说。”并电谕顾祝同:“加强追歼,两厢不必摆多少兵力,中间大胆楔入,追上刘伯承。”
  ******
  沙河,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以河床积沙多而得名,上游洪水暴涨暴落,河槽不稳定。
  刘伯承、邓小平率中路军到达沙河岸边时,敌机跟了上来,在空中盘旋扫射。豫皖苏军区二分区部队在宽达100米的河面上,用几十艘大木船架起了浮桥,和主力部队迅速通过了沙河。辎重车辆、弹药、医药要过河时,敌机炸毁了浮桥。后卫部队一边抢修浮桥搬运辎重,一边构筑工事阻击追敌。到19日中午,中路军全部到达沙河南岸,闯过了挺进大别山途中的第二道天险。与此同时,左、右两路一纵和三纵,也在不同渡点突破沙河。
  为加快南进速度,摆脱追击,部队一过沙河,刘伯承、邓小平命令部队再次忍痛炸毁笨重武器、车辆辎重,全军轻装前进,公开提出了“走到大别山就是胜利”的口号。
  鬼使神差,如果蒋介石不改变命令,整编八十五师抢到沙河待敌,或者另三路部队有一路抢到前头,刘邓的大转移可能会以失败告终。结果是,整编八十五师未调,另三路迟滞没能如期开进,刘邓所率中路部队于八月十八日渡过沙河,将尾追的蒋军甩在沙河以北。
  这时,蒋介石终于明白了刘伯承要去大别山,他大骂顾祝同:“大将多疑,迁延误事!” 8月19日,蒋介石从各地调集12个整编师和2个独立旅,统归武汉行辕副主任张轸指挥,令张轸不惜一切代价阻挡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并直接下令整编八十五师师长吴绍周:“得令即行,兼程东进,在汝河南岸严阵以待。”
  ******
  刘邓渡过沙河,之后是颖河,洪河,洪河过去是汝河。
  在汝河南岸待敌的是吴绍周整编85师。
  汝河,是淮河重要支流,发源于河南省泌阳五峰山,乃刘邓大军南进途中第三道险关,刘邓在此付出了很大代价。
  吴绍周接蒋介石命令,不敢怠慢,亲率先头旅于8月23日晨到达汝河岸边。
  吴绍周命令部队将沿河两岸船只统统拖走,不肯拖走的就地炸沉。然后把部队沿南岸一字摆开,后续部队向南延伸,单等北面顾祝同追兵一到,东边三个师开来,即围歼刘邓。
  部队刚刚摆开,共军已像狂潮一般涌到汝河北面。这是一支庞大而杂乱的队伍,有刘邓的中央纵队,有他的统帅机关,有中央中原局,有大批随军南下的地方干部,还有数以万计的民兵。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空中是飞机轰炸,脚下是汝河,汝河横宽五六十米,河槽深陷,河岸陡峭,水深丈余,没有船只,无法徒涉。
  刘伯承、邓小平到达汝河岸边,叫来六纵司令王近山。刘伯承说:“不管白天黑夜,不管敌人的飞机大炮,我们只有一条路,过河;只有一个办法,扎筏子,除此以外没有别的办法,我们要从这里打开一条血路。”
  王近山艰难接受任务,遂下达命令:
  李德生17旅为左路,掩护纵队炮兵和辎重部队由岳城过汝河。
  肖永银18旅为右路军先锋强渡汝河,消灭南岸敌军,为大军开道。
  尤太忠16旅为右路军后卫,掩护中原局、刘邓总指挥部从汝南埠过汝河。
  李德生领命,率17旅同岳城过河,不提。这边大部从汝南埠过河,最是凶险。
  没有船只,王近山只好让官兵寻找旧便器材结扎木排筏子。
  王近山下了死命令:“一定要让大军渡过汝河!”
  吴绍周以重武器向对岸射击。解放军不理不还击,专心致志地准备渡河,人们跑来跑去搬运木料、芦苇、秸秆等物,忙着结扎成各式渡河工具。
  渡河开始了,南岸轻重武器一起发射,天上三架飞机助战,汝河好像被一支无形的巨臂给提了起来,又倒扣下去。各式各样的筏子,有的尚未下水就被打散了,有的经不起波浪激荡一头扎进水底化作碎片再冒上来,有的被抛向半空翻转跌落下去,几乎没有一个能划过中游。一批批筏子翻沉消失了,紧接着又一批筏子抬到河岸推向水中。
  鲜血染红了河滩,染红了汝水,然而解放军官兵好像视而不见,奔跑着搬运着结扎着划动……
  这种惊人的沉稳和无休止地重复引起吴绍周的怀疑:据飞机侦察,共军左中右三路南下,他们是不是有意把我们吸在岸上,让另两路纵队从上游或从下游绕到我背后愉袭呢?
  想到这里,吴绍周一身冷汗,便一刻都不敢延误,立即改变部署,留一个团控制岸边大雷岗,其余各部队撤至小雷庄岗、王庄、小王庄,构筑环形阵地,以防不测。
  吴绍周一分兵,河防出现了空虚。刘伯承发现机会,立即下令分散过间,共军官兵争先恐后推筏下水,翻动木棒和双手,直向对岸冲去。封锁面小了,抢渡面宽了,惊天地动鬼神的呼喊令人震颤,中野解放军终于从上游爬上滩头。
  控制滩头的团长知道不可再守,遵照吴绍周的嘱咐退出大雷岗。
  吴绍周什么都考虑周到了,唯独忘记了大雷岗存放的那些收缴的船只。
  刘伯承占领了大雷岗,得到了那里的船只,这一下解决了更大问题,迅速搭建浮桥,接应数万人马渡河。
  ******
  先头6纵肖永银18旅、尤太忠16旅相继渡过汝河,这时是8月24日。
  先过河的18旅面临的是更加险恶的敌58师环形防线。这是一片狭长的开阔地,没有任何遮蔽,一个整编师的强大火力网就隐在马蹄形的几个村庄边缘。
  渡过河在滩头阵地的18旅背水而战。
  24日夜,18旅旅长萧永银率52团为左翼,政委李震率53团为右翼,以赴死决心率先插入中间阵地。
  一直打到拂晓,狭长的地面上布满尸体。
  中间的通道终于被打开一个缺口。18旅占领了大小雷岗阵地。
  ******
  汝河岸边,架设浮桥的战斗紧张进行着。18、16两个旅的工兵连并肩一起,冒着敌机敌炮火力,架起了一座能通行车马的浮桥。
  但敌机不断俯冲轰炸,浮桥刚架好就被炸坍了,如此两次都被炸坍。
  工兵连长向肖永银报告:“浮桥又被敌机炸坍了!”
  肖永银大怒:“给我再架!”
  工兵连长很为难:“老乡的门板都用上了,没有木料了!”
  肖永银喊道:“那么多房子是干什么的?”
  工兵连长:“敌人把房子都烧掉了!”
  肖永银:“敌人放火,总不能把房子全烧光吧!我不管你什么办法,我只要浮桥,一定要让大部队渡过汝河。”
  工兵连长立即带着战士跑到附近的村子里,老百姓早已跑光了,村子里房子大都被烧掉了,工兵连就把村庄里没有烧掉的房子拆掉,木头和木板被运到河边,继续抢架浮桥。
  ******
  刘伯承、邓小平和参谋长李达来到汝河岸边。6纵司令员王近山、政委杜义德、副司令员韦杰、16旅旅长尤太忠、18旅旅长肖永银先后到来。
  刘伯承:“情况非常紧急,现在让参谋长介绍一下情况。”
  李达打开地图,说:“我们部队过沙河后,敌人发现了我们的战略意图,开始派部队追击我们,企图拦住我军主力,在汝河以北进行决战,以阻止我进军大别山的战略计划。现在敌吴绍周整编85师和15师第64旅已在汝河南岸之油坊店至汝南埠一线占领阵地,我军南进道路已被截断。后面尾追之敌3个整编师接踵而至,并且其先头部队已经与我后卫46团交火,敌军距离汝河只剩30公里了。”
  刘伯承目光巡视着大家,说:“同志们!情况确实蛮严重,我们都能听到追赶之敌的炮声了!若让后边的敌人追上来,把我们夹在中间,不但影响整个战略跃进,甚至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他提高了嗓门说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啊!同志们,从现在起,不管白天黑夜,不管敌人的飞机大炮,我们要从敌人阵地上杀出一条血路来!野司要从这里过河!”
  邓小平强调:“情况就是这个情况,千钧一发啊!没有别的出路,只有坚决冲过去!”
  正在这时,汝河南岸突然响起激烈的枪炮声,几发炮弹落在河北岸边。
  王近山当即对肖永银和尤太忠下达命令道:“18旅开路,插到敌人中间,强行打开一条血路,16旅接替18旅大、小雷岗阵地,掩护全军渡河!”
  “我中野指挥部人员分散过河,刘邓首长随18旅行动!”李达补充说道。
  旅长肖水银一愣:“18旅要从敌人阵地上杀出一条血路,首长跟着我们18旅太危险!”
  “这是命令,执行吧!”王近山歪了他一眼。
  肖永银立即立正:“坚决完成任务!”
  王近山转头对政委杜义德和副司令员韦杰道:“咱们分一下工,你们随18旅行动,我去16旅。”
  18旅战士听说刘邓首长来到了18旅,就在河边,要跟他们一起行动,顿时群情激奋斗志昂扬:“坚决执行命令,杀出一条血路!”
  18旅政委李震给53团团长蔡启荣下命令说:“让刘邓首长跟你们53团走,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付出多大代价,都要绝对保证刘邓首长的安全。”
  53团1营有700多人,全部日械装备,团长蔡启荣和政委李震宇进行分工,蔡启荣到前边指挥战斗,政委李震宇带领1营负责保卫刘邓首长。他对李震宇说:“万一我牺牲了,你负责指挥全团。”李震宇:“好!我保证首长安全。”
  此时,后卫46团正在和尾追敌人激烈交火,炮声隆隆,从远处传来。邓小平指示野司:“各部门立即将机密文件全部烧毁!”
  6纵政委杜义德对副司令韦杰说道:“我去前卫18旅,指挥他们开路。你负责全军过河,维护秩序,并且派人通知与尾追之敌交战的后卫46团,打到最后,过不了汝河,就地分散打游击。”
  韦杰说道:“一定保证野司全部渡过汝河,我最后一个过河。”
  18旅接到命令,已将大小雷岗阵地移交给16旅,肖永银亲率18旅冲杀在前从中间突出开道。杜义德随即赶到河南岸18旅时,肖永银已经部署采取坚决措施:各团以1至9连的序列,排成4路纵队,一律枪上装刺刀,手榴弹开盖,不论死伤,坚决向前,只要遇到敌人坚决消灭,一路走过不留一个据点,一个敌人。
  一场激烈的拉锯战开始了, 18旅占领了汝河南岸七、八个村子,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扑,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一介草民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编剧
    夏风吹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6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小小(农村)
连杀的背后(悬疑推理, 犯罪)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夭夭其折(卷一)(爱情, 历史)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梦忆山河(奇幻, 军事)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同类随机作品

龙城狼地(武侠动作, 历史)
平度城除奸记(小说版)(主旋律, 历史)
战火寻情(爱情,, 军事)
执着一生(主旋律,犯罪, 军事)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远东神机(主旋律,, 军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