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963
阅读:696
发表:2023/11/21
180章 历史 小说
《荆公为政》第122章:入门之艰
1-2
…
121
122
123
…
180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122章 入门之艰
就在朝廷举办经筵强调推行《方田均税法》意义的同时,三法司已将旧钱法修改、审定完,呈圣上御批后公告于世;铸钱司更是敦促五大铸钱监提前将三百万缗折二钱“熙宁重宝”铸造完成。
荆公得知,自是高兴,急与三司及检正中书五房商议,决定让新币走出国门,加强海内外商品交流,促进经贸发展。
因新钱币不仅面值翻番,设计更为精美,刚刚投入市场,便受普遍欢迎。国内无论是历来从事海贸,还是原本仅在内地经商的商人,听说允许携带大量钱币出海获得更大利益,无不踊跃驾船出海,以铜币换回廉于国内多倍的蕃货,赚得盆满钵满;朝廷更是遣派特使、纲首分赴沿海各国招徕宣传,无论是来过或从未来过宋境的蕃商,纷纷以大船小船装载上等的珍珠象牙香料药材来宋地交换。一时间,不论当时最为繁盛的广州、明州、泉州、杭州,就连东京汴梁也是行商坐贾猛增,蕃商蕃货琳琅满目,甚至一时难辩名目。
荆公得知,自是高兴。这天得暇,要去京城街市上走走看看。
在金台石子及几位侍卫的护卫下,为不惊动朝野,不走宣德门,只从中书西边拱隆门出来,过宜秋门,折向南,来到梁门大街,展目一看,果见大街小巷驼马牛车雍塞,店铺摊点连接,宝货奇珍齐聚,行人商贾更是肤色有别,服饰款式多样,交谈言语迥异,好一幅宋人蕃人交融国货舶货云集的壮丽图景!
看到这里,荆公脱口说道。“师正说得极是,若让钱币走出国门,定能制造一个世界融会的大时代。”
正说着,就见前面几位身穿白色宽身长袍,头裹白头巾的蕃人奴颜婢膝般地引领几位脑肥肠满的宋人向一家酒楼走去。
荆公明白,这是外地商人为使自己的货物来宋地能评个好等级,订个好价格,安排个好地盘,不得不花大钱筵请当地行会的头头脑脑吃好喝好,甚至还无需报酬地塞给行首行老一定的上等货物。
想到此,荆公如吞下一只肮脏的绿头苍蝇而难受。刚想离开,又见前面巷口处围拢一群人,只见那人群中,几个彪形大汉正将一位老汉拳打脚踢一番,再夺那只鼓囊囊的口袋,扬长而去。
“怎么回事?”荆公驻足问道。
“可能是不让老汉在那做生意。”石子回道。
“既是做生意,为何不让?”荆公问。
金台道:“可能是老汉未曾请吃,行会才派打手出来干涉。”
荆公又向巷口处看了一眼,说道:“那老汉只是在巷口处,又不是在大街上做买卖,为何不能做生意?”
石子道:“大人,行有行规,老汉定是未拿到行会的公验,在巷口做生意也不行。”
荆公让石子将生意人叫了过来。
原来老汉是汴梁城郊的一位庄稼人,听说新钱币能买到很好的蕃货,他便动起经商的念头,将家里的新币拿去买来香药犀角象牙进城来卖。因刚做生意,本钱小,无钱筵请,更不想去行会买那公验,这才躲到小巷边零卖。谁知还是被行会的人找来,不仅将货物没收,更是将他拳打脚踢一番。
荆公听了生气,对石子说道:“速去将那几个男子连人带货抓来。”
石子正要过去,一人叫道:“大人,此万万不可去。”
来人是舍人商略。
原来商略这天将九寺五监等部门呈来的文牒整理好,正要送去中书请丞相拟票,听说丞相去了梁门街市,顿时双眼皮跳动不止,心觉奇怪,急忙赶到街上,先是遇到几个彪形大汉边走边议论驱赶商贩一事。商略只想到丞相安全,哪管这些,正往前走,忽听丞相遣石子去追赶几位大汉,这才上前制止。
荆公问道:“为何不可去?难道商贩的货物被白白拿走不成?”
商略向来处看了一眼,小声对荆公说道:“大人知道那班人是谁家店铺的吗?”
荆公道:“管他是谁家的?敢在天子脚下如此霸道,岂能容得?”
商略又向四周看了看,说道:“那几位打手都是郑家香铺的人。”
“郑家香铺又能怎样?难道不是在我大宋的天下?”荆公愤然问道。
“那郑家可是大有来头。店主郑百城不仅是香药行的行首,后台更是硬梆!”
“硬梆?多硬梆?”
商略又四下看了看,小声说道:“大人一定知道,这郑行首的后台不是一般人物,而是当朝的嘉王。在下不是说大人应对不了嘉王,只是大人想过没有,若为事惹动了郑万城,郑万城一准会去求告嘉王——大人,嘉王与圣上的关系你是知道的,若嘉王借此事去求太后,那就一定会给皇上……”
荆公已明白舍人话中意思,想了想,只得冷静下来,对生意人说道:“这位老汉,你先拿些银两回去,好生将庄稼种好,待日后有了机会,再来城里做生意不迟。”说着,让石子拿了十两纹银将老汉打发走了。
为不给当今皇上增加麻烦,荆公本想将此事化了,但偏在此时,杭州市舶司使杨琼、负责出海招商的纲首江饶及承信郎费萨尔赶来,说了自允许钱币走出国门之后,海内外商人,无不纷纷携舶货涌进杭州,但由于地方行会的吃喝卡要,弄得无论是外商还是内地商人人人提心吊胆,大有将此大好势头扼杀下去的可能。请求朝廷尽早拿出主张。
荆公问道:“市舶司不就是管勾市场吗?既然行会吃拿卡要,你们为何自己不管,还要朝廷拿出主张?”
市舶司使杨琼回道:“我们市舶司虽可勾管地方行会,可那些行会都有强硬的后台,且他们上下串联,已形成一张根深蒂固遍及全国的势力大网,此叫我们市舶司何能管得了?”
承信郎费萨尔也道:“丞相大人,贵朝让我费萨尔去海外招商,好不容易招徕外商,可内地行会无不借机百般刁难,已弄得蕃商怨声载道,叫苦连天,甚至已对大宋招商的诚意表示怀疑,说再如此下去,何人敢来宋地经商?大人,如此下去, 叫我费萨尔日后还如何去海外宣传招商?”
江饶也说道:“丞相,你知道我们去海外招徕客商容易吗?可招进来了,又让那些行会大佬给整治走了,这叫蕃商如何看待我大宋王朝?叫蕃商还会相信我们大宋人说的话吗?”
杨琼、费萨尔、江饶走后不久,广州、泉州、明州市舶司使也来到中书,无不反映他们那里也是如杭州市场所出现的乱象。
荆公知道事情严重,眉头紧蹙,想到这多年由于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外战事及变法事上,而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监管,行会组织不仅凭借自己雄厚的商业实力垄断着市场,更是与官吏勾结,形成一股强悍的尾大不调的利益集团势力。
想到这些,荆公尽管心中愤懑,表面仍作平静,对诸位市舶使说道:“诸位放心,本相既能让钱币走出国门,就一定会想办法让大批蕃商蕃货进得国门。”
这天,荆公将三司使薛向及检正五房公事曾布召到中书,问到全国行会情状。二位无不说到行会上下串联,官商勾结,已是尾大不调,将政府指令视若罔闻,毫无约束可言。
荆公觉得事态严峻,权衡再三,不得不禀奏圣上。
神宗帝问道:“此事朕早有耳闻,只是不见丞相行动,不知何故?”
荆公回道:“因此事后台非同一般,臣故不想……”
神宗急忙抬手制止道:“丞相指的是太后、嘉王那边?丞相放心,你放开手脚去做,至于太后、嘉王那边,朕自有办法。”
荆公见圣上如此胸有成竹,一直纠缠在胸的犹豫终于解释,于是奏道:“陛下,现国门已开,不仅蕃货大批进来,就连国人也大批投入经商行业,为制止国内市场再被那些豪商巨贾垄断,朝廷是该削减他们手中的权力了。”
神宗问 :“不知丞相如何去削减?”
荆公道:“若削减各地商行垄断市场不合理的权力,首先得将原各行会发放经商公凭、评议物价权力,统统收归市易司,并将各地市易司由中央市易司统一勾管,凡有货物入市,均由市易司公开、公正、公平评订物价,准允上市。唯有这样,海内外商人来我大宋行商,方感安全,方对我大宋政府的承诺放心。”
神宗准奏,当即下诏,将京城市易司升格为都市易司,由原市易司使吕嘉问提举;各州府司市司(务)均由都市易司统一管勾,无论内外货物入市,不得筵请,一律到当地市易司(务)公开、公正、公平评价上市。
就在朝廷举办经筵强调推行《方田均税法》意义的同时,三法司已将旧钱法修改、审定完,呈圣上御批后公告于世;铸钱司更是敦促五大铸钱监提前将三百万缗折二钱“熙宁重宝”铸造完成。
荆公得知,自是高兴,急与三司及检正中书五房商议,决定让新币走出国门,加强海内外商品交流,促进经贸发展。
因新钱币不仅面值翻番,设计更为精美,刚刚投入市场,便受普遍欢迎。国内无论是历来从事海贸,还是原本仅在内地经商的商人,听说允许携带大量钱币出海获得更大利益,无不踊跃驾船出海,以铜币换回廉于国内多倍的蕃货,赚得盆满钵满;朝廷更是遣派特使、纲首分赴沿海各国招徕宣传,无论是来过或从未来过宋境的蕃商,纷纷以大船小船装载上等的珍珠象牙香料药材来宋地交换。一时间,不论当时最为繁盛的广州、明州、泉州、杭州,就连东京汴梁也是行商坐贾猛增,蕃商蕃货琳琅满目,甚至一时难辩名目。
荆公得知,自是高兴。这天得暇,要去京城街市上走走看看。
在金台石子及几位侍卫的护卫下,为不惊动朝野,不走宣德门,只从中书西边拱隆门出来,过宜秋门,折向南,来到梁门大街,展目一看,果见大街小巷驼马牛车雍塞,店铺摊点连接,宝货奇珍齐聚,行人商贾更是肤色有别,服饰款式多样,交谈言语迥异,好一幅宋人蕃人交融国货舶货云集的壮丽图景!
看到这里,荆公脱口说道。“师正说得极是,若让钱币走出国门,定能制造一个世界融会的大时代。”
正说着,就见前面几位身穿白色宽身长袍,头裹白头巾的蕃人奴颜婢膝般地引领几位脑肥肠满的宋人向一家酒楼走去。
荆公明白,这是外地商人为使自己的货物来宋地能评个好等级,订个好价格,安排个好地盘,不得不花大钱筵请当地行会的头头脑脑吃好喝好,甚至还无需报酬地塞给行首行老一定的上等货物。
想到此,荆公如吞下一只肮脏的绿头苍蝇而难受。刚想离开,又见前面巷口处围拢一群人,只见那人群中,几个彪形大汉正将一位老汉拳打脚踢一番,再夺那只鼓囊囊的口袋,扬长而去。
“怎么回事?”荆公驻足问道。
“可能是不让老汉在那做生意。”石子回道。
“既是做生意,为何不让?”荆公问。
金台道:“可能是老汉未曾请吃,行会才派打手出来干涉。”
荆公又向巷口处看了一眼,说道:“那老汉只是在巷口处,又不是在大街上做买卖,为何不能做生意?”
石子道:“大人,行有行规,老汉定是未拿到行会的公验,在巷口做生意也不行。”
荆公让石子将生意人叫了过来。
原来老汉是汴梁城郊的一位庄稼人,听说新钱币能买到很好的蕃货,他便动起经商的念头,将家里的新币拿去买来香药犀角象牙进城来卖。因刚做生意,本钱小,无钱筵请,更不想去行会买那公验,这才躲到小巷边零卖。谁知还是被行会的人找来,不仅将货物没收,更是将他拳打脚踢一番。
荆公听了生气,对石子说道:“速去将那几个男子连人带货抓来。”
石子正要过去,一人叫道:“大人,此万万不可去。”
来人是舍人商略。
原来商略这天将九寺五监等部门呈来的文牒整理好,正要送去中书请丞相拟票,听说丞相去了梁门街市,顿时双眼皮跳动不止,心觉奇怪,急忙赶到街上,先是遇到几个彪形大汉边走边议论驱赶商贩一事。商略只想到丞相安全,哪管这些,正往前走,忽听丞相遣石子去追赶几位大汉,这才上前制止。
荆公问道:“为何不可去?难道商贩的货物被白白拿走不成?”
商略向来处看了一眼,小声对荆公说道:“大人知道那班人是谁家店铺的吗?”
荆公道:“管他是谁家的?敢在天子脚下如此霸道,岂能容得?”
商略又向四周看了看,说道:“那几位打手都是郑家香铺的人。”
“郑家香铺又能怎样?难道不是在我大宋的天下?”荆公愤然问道。
“那郑家可是大有来头。店主郑百城不仅是香药行的行首,后台更是硬梆!”
“硬梆?多硬梆?”
商略又四下看了看,小声说道:“大人一定知道,这郑行首的后台不是一般人物,而是当朝的嘉王。在下不是说大人应对不了嘉王,只是大人想过没有,若为事惹动了郑万城,郑万城一准会去求告嘉王——大人,嘉王与圣上的关系你是知道的,若嘉王借此事去求太后,那就一定会给皇上……”
荆公已明白舍人话中意思,想了想,只得冷静下来,对生意人说道:“这位老汉,你先拿些银两回去,好生将庄稼种好,待日后有了机会,再来城里做生意不迟。”说着,让石子拿了十两纹银将老汉打发走了。
为不给当今皇上增加麻烦,荆公本想将此事化了,但偏在此时,杭州市舶司使杨琼、负责出海招商的纲首江饶及承信郎费萨尔赶来,说了自允许钱币走出国门之后,海内外商人,无不纷纷携舶货涌进杭州,但由于地方行会的吃喝卡要,弄得无论是外商还是内地商人人人提心吊胆,大有将此大好势头扼杀下去的可能。请求朝廷尽早拿出主张。
荆公问道:“市舶司不就是管勾市场吗?既然行会吃拿卡要,你们为何自己不管,还要朝廷拿出主张?”
市舶司使杨琼回道:“我们市舶司虽可勾管地方行会,可那些行会都有强硬的后台,且他们上下串联,已形成一张根深蒂固遍及全国的势力大网,此叫我们市舶司何能管得了?”
承信郎费萨尔也道:“丞相大人,贵朝让我费萨尔去海外招商,好不容易招徕外商,可内地行会无不借机百般刁难,已弄得蕃商怨声载道,叫苦连天,甚至已对大宋招商的诚意表示怀疑,说再如此下去,何人敢来宋地经商?大人,如此下去, 叫我费萨尔日后还如何去海外宣传招商?”
江饶也说道:“丞相,你知道我们去海外招徕客商容易吗?可招进来了,又让那些行会大佬给整治走了,这叫蕃商如何看待我大宋王朝?叫蕃商还会相信我们大宋人说的话吗?”
杨琼、费萨尔、江饶走后不久,广州、泉州、明州市舶司使也来到中书,无不反映他们那里也是如杭州市场所出现的乱象。
荆公知道事情严重,眉头紧蹙,想到这多年由于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外战事及变法事上,而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监管,行会组织不仅凭借自己雄厚的商业实力垄断着市场,更是与官吏勾结,形成一股强悍的尾大不调的利益集团势力。
想到这些,荆公尽管心中愤懑,表面仍作平静,对诸位市舶使说道:“诸位放心,本相既能让钱币走出国门,就一定会想办法让大批蕃商蕃货进得国门。”
这天,荆公将三司使薛向及检正五房公事曾布召到中书,问到全国行会情状。二位无不说到行会上下串联,官商勾结,已是尾大不调,将政府指令视若罔闻,毫无约束可言。
荆公觉得事态严峻,权衡再三,不得不禀奏圣上。
神宗帝问道:“此事朕早有耳闻,只是不见丞相行动,不知何故?”
荆公回道:“因此事后台非同一般,臣故不想……”
神宗急忙抬手制止道:“丞相指的是太后、嘉王那边?丞相放心,你放开手脚去做,至于太后、嘉王那边,朕自有办法。”
荆公见圣上如此胸有成竹,一直纠缠在胸的犹豫终于解释,于是奏道:“陛下,现国门已开,不仅蕃货大批进来,就连国人也大批投入经商行业,为制止国内市场再被那些豪商巨贾垄断,朝廷是该削减他们手中的权力了。”
神宗问 :“不知丞相如何去削减?”
荆公道:“若削减各地商行垄断市场不合理的权力,首先得将原各行会发放经商公凭、评议物价权力,统统收归市易司,并将各地市易司由中央市易司统一勾管,凡有货物入市,均由市易司公开、公正、公平评订物价,准允上市。唯有这样,海内外商人来我大宋行商,方感安全,方对我大宋政府的承诺放心。”
神宗准奏,当即下诏,将京城市易司升格为都市易司,由原市易司使吕嘉问提举;各州府司市司(务)均由都市易司统一管勾,无论内外货物入市,不得筵请,一律到当地市易司(务)公开、公正、公平评价上市。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