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4334
成片时长:每集约60分钟
阅读:5299
发表:2020/12/4
20集 喜剧,古装 电视剧剧本
《寻御》第11-13集
1-2
3-5
6-8
9-10
11-13
14-16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朱棣:哈哈哈!还是基儿说得最好!甚得朕意。来,这个赏你了!(说着拿起案旁的金玉镯赐给了朱瞻基)
朱高炽:多谢父皇赏赐,基儿,还不谢皇爷爷。
朱瞻基:谢皇爷爷赏!
朱棣:哈哈,好,好。
(一旁的朱高煦显得不悦,眼神向殿外的纪纲使了个眼色。酒过半巡,纪纲匆匆而入殿门口,朱高煦起身。)
朱高煦:父皇,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在门外,有事要禀。
朱棣:何事啊,家宴也不让朕清净。
朱高煦:想必是有要事,不然他也没这个胆这时候来。
朱棣:(脸上有不悦之色)让他进来吧。
(纪纲进殿,俯首躬腰。)
朱棣:(微醺)这除夕大晚上的,统领大人辛苦了啊朱高炽。
纪纲:不敢,叨扰陛下之处,还请恕罪。
朱棣:有屁快放!
纪纲:是,回陛下,微臣方才在御花园内巡逻之时,发现一‘异物’,颇感好奇,仔细端详过后,才发现了些端倪。
朱棣:究竟是什么东西啊?
纪纲:(从身后拿出燃尽后掉落地上的天灯,太监呈了上去)
朱高炽:(自语)那不是……
朱棣:这个是?是不是谁将殿门口的大灯笼给摘下来了啊?
朱高煦:父皇,这可不是一般的灯笼哦!这乃是大哥异心的见证!
(说完众人皆惊!徐皇后心里一慌,朱高炽更是难以置信的敲着高煦。)
朱棣:异心?你又在胡扯什么。
朱高煦:回父皇,儿臣并非信口雌黄,这灯可不是用来点明照亮的,它的作用可大着呢。相传此灯古时称之为孔明灯,乃诸葛亮为传递消息而制作出来的。
朱棣:那又如何。
朱高煦:可就在方才不久,儿臣见到此灯从宫外飘进,不偏不倚,正好落在皇兄的跟前,皇兄还把玩了良久,宫人都可为证啊。
朱棣:有这等事?炽儿!
朱高炽:回父皇,儿臣没有,儿臣只是见到有灯火飘过,好奇的观望了片刻,此灯落地,正好落在儿臣身边,这个纯属巧合,儿臣并没有和什么人通消息啊。
徐皇后:是了,炽儿天性纯良,怎么可能呢,煦儿,不许污蔑你大哥。
朱高煦:儿臣不敢,儿臣只是据实以报。
朱高炽:虽说此灯相传是用于军事,但此物受天气影响颇大,后人更多的是用来祈福的!此灯点燃青云直上,夜晚时分更是显得通明,所以有向上苍祈求福泽之意。儿臣此刻身在皇宫,又怎么会于人传递什么消息呢,还请父皇明鉴啊。
朱瞻基:皇爷爷,这个什么灯,本来孙儿还准备捡回去当玩具的,可父亲不让,说抓紧过来见皇爷爷,这个灯有什么问题吗。
朱棣:没事,继续用膳吧。行了,闹哄哄的,饶了喝美酒的兴致。纪纲!
纪纲:臣在!
朱棣:去查一下这,天灯来自哪里,出自何人之手,查实后,带到朕的面前来。
纪纲:是,微臣立马去办。
朱高炽:(望着离去的纪纲,心中迟疑了片刻,自己的父皇终究是个多疑的性子,不知道又会牵连到谁,唉)
徐皇后:(递上甜汤)陛下何须如此动怒,今儿是年节除夕,这是个好日子,一家人又团圆,当不必为了这么一个小玩意伤了和气,指不定就是民间那户人家放着玩的,陛下不必理会。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酒意上头,闻得皇后所言,自饮了两勺甜汤)嗯,皇后,这甜汤甜儿不腻,外表看起来平淡无奇,却内有乾坤啊,红豆,莲子,银耳,糯米,不亲口尝一尝谁还能知道竟有这么多好东西在里头啊。
徐皇后:(稍作凝思,转即会意,不再多言)
7, 朱爽府上前院,外,晚
(人物:朱爽、宇风、宇强、穗儿、朱尚炳、小王妃)
(放完天灯后,众人在大厅里欢声笑语)
朱爽:(望着宇强哥俩摆弄着一木架子,上方还放一长筒状的玩意)你们这又是在捣鼓什么啊?
宇风:二爷,容我兄弟俩先卖个关子,等做好了,一定先让您过目。
朱爽:哦?那看来是新研究啊,不行,我忍不住了,你快告诉我。
宇强:哈哈,好好,我来说吧,这个啊,其实是……
(话音未完,府门口有急促人声攒动,不到片刻,就一队人冲了进来)
德叔:爷,不好了!有一对侍卫往咱府里闯进来了。
朱爽:什么?侍卫?!
朱尚炳:(惊)父亲,咱们府中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朱爽:慌什么,看看情况再说。
穗儿:这除夕夜,会有什么事啊。
(纪纲带人已经过了前院,来到了大厅)
纪纲:久违了,二爷!
朱爽:是纪大统领啊,真是稀客,稀客啊!这大过年的,还出来巡逻啊,着实辛苦啊!快快快,我让厨房给你弄点好吃的,保你夜晚巡逻,精神抖擞,浑身带劲啊!后面这帮兄弟也都一块啊,哈哈。
纪纲:二爷说笑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何谈辛苦呢,二爷,跟我们走一趟吧。
朱爽:啊?
穗儿:去哪啊?凭什么啊,问都不问一声,就要带人走?
纪纲:陛下的旨意,谁也不能违抗!
穗儿:少来这一套,事情也不说个原委,说抓人就抓人,咱们陛下不兴这一套!
纪纲:夫人曾跟随陛下身边多年,应该懂得的啊,规矩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什么了吧。
穗儿:规矩!?哼,你可别忘了,你锦衣卫只是负责皇城内外的安全。如今,我们二爷既非皇城中人,也非文武大臣,你有什么资格说带走就带走啊。
纪纲:有什么资格?陛下的口谕就是资格!陛下要见到的人,谁敢阻拦!带走!
穗儿:你!
朱尚炳:你们怎么这么霸道啊,一点都不讲理的吗。
纪纲:喝,原来是小王爷,小王爷还是顾好自己个吧,念小王爷初回京城,就暂且不带您走了。咱们走!
朱尚炳:啊?就算带人,也总有个理由吧。
纪纲:不便透露!告辞!
朱爽:没事儿,指不定是老四喊我喝酒呢,宫里的酒我可好久没喝过啦,哈哈。
穗儿:这。
朱爽:一会儿就回来,甭担心了,你们该干啥干啥,早点休息哈。
(说着锦衣卫一溜烟的就把朱爽带出了府门)
朱尚炳:这可怎么办呢,不会出什么大事吧。
穗儿:不行,我还是进宫一趟吧。
小王妃:小娘稍等,现在连事情都没搞清楚,您贸然进宫恐怕不妥,不如先看看情形,就像父亲说的,或许也没什么大事呢。
穗儿:可是,陛下让锦衣卫前来,我担心绝非小事啊,如果是小事,派个侍卫或者宫女就行了,何必动用锦衣卫呢。
小王妃:急也无用,不如等等看吧。
穗儿:好吧,外面天凉,大家都先回屋吧,早点歇息吧。
朱尚炳:小娘别太担心了,父亲他一向福大命大,不会有啥事的。
穗儿:嗯。
8, 御花园,外,晚
(人物:朱爽、纪纲)
朱爽:哎,兄弟几个,这都已经进宫来,能告诉我了吗,到底为个啥事啊?
纪纲:您到了不就知道了吗?
朱爽:呦喝,还卖关子,你们这小嘴还挺严的,不愧是机密岗位啊,老四选你当这锦衣卫,真是选对了人啊,是吧。
纪纲:(板着脸)马上就到了,希望二爷还能笑的出来。
朱爽:为啥笑不出来,不过就是问话而已,难不成老四还会打我板子啊。
纪纲:呵……
9, 朱爽府厅前,内,晚
(人物:朱尚炳、小王妃)
(穗儿在厅内徘徊了片刻,还是觉得不妥,如果不进宫了解下情况,这个觉是睡不着的,想着想着还是出了府。尚炳和小王妃探头出来。)
小王妃:小娘还是出府了,估计啊,是进宫了。
朱尚炳:看来啊,他是对咱父亲有感情了。
小王妃:难道之前没有吗?
朱尚炳:之前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她曾是燕王府的人,后来奉旨嫁与父亲大人。这种政治婚姻,又能有多少感情在其中啊。
小王妃:我觉得父亲好像对徐姑姑有意思哎,不知道算不算有感情呢。。
朱尚炳:你听谁说的啊。
小王妃: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啊,这还用听说啊。
朱尚炳:你还真八卦,我是不看好哦,那徐姑姑说个什么人啊,天仙般的人物,眼光之高,多少文人雅士都入不了她的眼,能瞧得上咱父亲?开玩笑吧。
小王妃:谁知道呢。不过话又说回来,那咱们呢,咱们也是联姻的,你对我有真感情吗。
朱尚炳:瞧你这话说的,咱马上孩子都有了,能没有真感情吗。
小王妃:那可未必,说不定你只是对孩子有感情,对我未必。
朱尚炳:你们女人怎么都真么多心思啊,我对你的心那可是天地可鉴,海枯石烂啊!
小王妃:咯咯,瞧你那傻样。你要不要进宫问问高炽世子,到底是啥情况。
朱尚炳:这么晚了,合适吗,明早再看吧。
10, 皇宫偏殿暖阁,内,夜
(人物:朱棣、纪纲、朱爽、朱高炽、朱高煦、徐皇后)
(朱棣还在案前,嫔妃们都已回各自宫中,只剩皇后和朱高炽、高煦在场。)
纪纲:(上前禀报)启奏陛下,天灯之事已查清,是,是出自秦王府。
朱棣:什么?秦王府?
纪纲:是的,陛下,如今人已经带来了。
朱棣:放肆!纪纲,你抓人抓上瘾了吧,朕的二哥也是你乱抓的吗,混帐东西!
纪纲:陛下恕罪!微臣该死!微臣只是听从陛下的吩咐,带来放天灯的人而已,不敢造次啊。
朱棣:滚一边去。(望了望朱爽)二哥啊 ,这帮奴才不懂事,让你受惊了啊。
朱爽:哪里,哪里。哈,这年节果真是喜庆,应天街头好家伙更是热闹的不得了,陛下此时召我进宫,不会是要和闲聊家常吧,当初父皇在世时,每年除夕都跟我们弟兄几个聊民间趣闻轶事,如今想来还是那么的回味无穷啊。
朱棣:(酒意微醉)二哥还真是重情缅怀啊,往事还记得清楚啊。当初二哥天天跟着太子后面转,后来又成天跟在父皇身后,能为了父皇的一时爱好,竟也愿意亲自学鸭开店,倒是费尽了心思啊。可到头来父皇还是没让您继承大统啊!你会不会心里头不公平啊。
朱爽:哈,回陛下,继不继承大统,由谁继承,父皇自有深意,我等做臣子的又怎敢妄加猜测呢,四弟如今已是陛下,又怎么还这么介怀这等往事呢,嗯?
朱高炽:多谢父皇赏赐,基儿,还不谢皇爷爷。
朱瞻基:谢皇爷爷赏!
朱棣:哈哈,好,好。
(一旁的朱高煦显得不悦,眼神向殿外的纪纲使了个眼色。酒过半巡,纪纲匆匆而入殿门口,朱高煦起身。)
朱高煦:父皇,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在门外,有事要禀。
朱棣:何事啊,家宴也不让朕清净。
朱高煦:想必是有要事,不然他也没这个胆这时候来。
朱棣:(脸上有不悦之色)让他进来吧。
(纪纲进殿,俯首躬腰。)
朱棣:(微醺)这除夕大晚上的,统领大人辛苦了啊朱高炽。
纪纲:不敢,叨扰陛下之处,还请恕罪。
朱棣:有屁快放!
纪纲:是,回陛下,微臣方才在御花园内巡逻之时,发现一‘异物’,颇感好奇,仔细端详过后,才发现了些端倪。
朱棣:究竟是什么东西啊?
纪纲:(从身后拿出燃尽后掉落地上的天灯,太监呈了上去)
朱高炽:(自语)那不是……
朱棣:这个是?是不是谁将殿门口的大灯笼给摘下来了啊?
朱高煦:父皇,这可不是一般的灯笼哦!这乃是大哥异心的见证!
(说完众人皆惊!徐皇后心里一慌,朱高炽更是难以置信的敲着高煦。)
朱棣:异心?你又在胡扯什么。
朱高煦:回父皇,儿臣并非信口雌黄,这灯可不是用来点明照亮的,它的作用可大着呢。相传此灯古时称之为孔明灯,乃诸葛亮为传递消息而制作出来的。
朱棣:那又如何。
朱高煦:可就在方才不久,儿臣见到此灯从宫外飘进,不偏不倚,正好落在皇兄的跟前,皇兄还把玩了良久,宫人都可为证啊。
朱棣:有这等事?炽儿!
朱高炽:回父皇,儿臣没有,儿臣只是见到有灯火飘过,好奇的观望了片刻,此灯落地,正好落在儿臣身边,这个纯属巧合,儿臣并没有和什么人通消息啊。
徐皇后:是了,炽儿天性纯良,怎么可能呢,煦儿,不许污蔑你大哥。
朱高煦:儿臣不敢,儿臣只是据实以报。
朱高炽:虽说此灯相传是用于军事,但此物受天气影响颇大,后人更多的是用来祈福的!此灯点燃青云直上,夜晚时分更是显得通明,所以有向上苍祈求福泽之意。儿臣此刻身在皇宫,又怎么会于人传递什么消息呢,还请父皇明鉴啊。
朱瞻基:皇爷爷,这个什么灯,本来孙儿还准备捡回去当玩具的,可父亲不让,说抓紧过来见皇爷爷,这个灯有什么问题吗。
朱棣:没事,继续用膳吧。行了,闹哄哄的,饶了喝美酒的兴致。纪纲!
纪纲:臣在!
朱棣:去查一下这,天灯来自哪里,出自何人之手,查实后,带到朕的面前来。
纪纲:是,微臣立马去办。
朱高炽:(望着离去的纪纲,心中迟疑了片刻,自己的父皇终究是个多疑的性子,不知道又会牵连到谁,唉)
徐皇后:(递上甜汤)陛下何须如此动怒,今儿是年节除夕,这是个好日子,一家人又团圆,当不必为了这么一个小玩意伤了和气,指不定就是民间那户人家放着玩的,陛下不必理会。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酒意上头,闻得皇后所言,自饮了两勺甜汤)嗯,皇后,这甜汤甜儿不腻,外表看起来平淡无奇,却内有乾坤啊,红豆,莲子,银耳,糯米,不亲口尝一尝谁还能知道竟有这么多好东西在里头啊。
徐皇后:(稍作凝思,转即会意,不再多言)
7, 朱爽府上前院,外,晚
(人物:朱爽、宇风、宇强、穗儿、朱尚炳、小王妃)
(放完天灯后,众人在大厅里欢声笑语)
朱爽:(望着宇强哥俩摆弄着一木架子,上方还放一长筒状的玩意)你们这又是在捣鼓什么啊?
宇风:二爷,容我兄弟俩先卖个关子,等做好了,一定先让您过目。
朱爽:哦?那看来是新研究啊,不行,我忍不住了,你快告诉我。
宇强:哈哈,好好,我来说吧,这个啊,其实是……
(话音未完,府门口有急促人声攒动,不到片刻,就一队人冲了进来)
德叔:爷,不好了!有一对侍卫往咱府里闯进来了。
朱爽:什么?侍卫?!
朱尚炳:(惊)父亲,咱们府中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朱爽:慌什么,看看情况再说。
穗儿:这除夕夜,会有什么事啊。
(纪纲带人已经过了前院,来到了大厅)
纪纲:久违了,二爷!
朱爽:是纪大统领啊,真是稀客,稀客啊!这大过年的,还出来巡逻啊,着实辛苦啊!快快快,我让厨房给你弄点好吃的,保你夜晚巡逻,精神抖擞,浑身带劲啊!后面这帮兄弟也都一块啊,哈哈。
纪纲:二爷说笑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何谈辛苦呢,二爷,跟我们走一趟吧。
朱爽:啊?
穗儿:去哪啊?凭什么啊,问都不问一声,就要带人走?
纪纲:陛下的旨意,谁也不能违抗!
穗儿:少来这一套,事情也不说个原委,说抓人就抓人,咱们陛下不兴这一套!
纪纲:夫人曾跟随陛下身边多年,应该懂得的啊,规矩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什么了吧。
穗儿:规矩!?哼,你可别忘了,你锦衣卫只是负责皇城内外的安全。如今,我们二爷既非皇城中人,也非文武大臣,你有什么资格说带走就带走啊。
纪纲:有什么资格?陛下的口谕就是资格!陛下要见到的人,谁敢阻拦!带走!
穗儿:你!
朱尚炳:你们怎么这么霸道啊,一点都不讲理的吗。
纪纲:喝,原来是小王爷,小王爷还是顾好自己个吧,念小王爷初回京城,就暂且不带您走了。咱们走!
朱尚炳:啊?就算带人,也总有个理由吧。
纪纲:不便透露!告辞!
朱爽:没事儿,指不定是老四喊我喝酒呢,宫里的酒我可好久没喝过啦,哈哈。
穗儿:这。
朱爽:一会儿就回来,甭担心了,你们该干啥干啥,早点休息哈。
(说着锦衣卫一溜烟的就把朱爽带出了府门)
朱尚炳:这可怎么办呢,不会出什么大事吧。
穗儿:不行,我还是进宫一趟吧。
小王妃:小娘稍等,现在连事情都没搞清楚,您贸然进宫恐怕不妥,不如先看看情形,就像父亲说的,或许也没什么大事呢。
穗儿:可是,陛下让锦衣卫前来,我担心绝非小事啊,如果是小事,派个侍卫或者宫女就行了,何必动用锦衣卫呢。
小王妃:急也无用,不如等等看吧。
穗儿:好吧,外面天凉,大家都先回屋吧,早点歇息吧。
朱尚炳:小娘别太担心了,父亲他一向福大命大,不会有啥事的。
穗儿:嗯。
8, 御花园,外,晚
(人物:朱爽、纪纲)
朱爽:哎,兄弟几个,这都已经进宫来,能告诉我了吗,到底为个啥事啊?
纪纲:您到了不就知道了吗?
朱爽:呦喝,还卖关子,你们这小嘴还挺严的,不愧是机密岗位啊,老四选你当这锦衣卫,真是选对了人啊,是吧。
纪纲:(板着脸)马上就到了,希望二爷还能笑的出来。
朱爽:为啥笑不出来,不过就是问话而已,难不成老四还会打我板子啊。
纪纲:呵……
9, 朱爽府厅前,内,晚
(人物:朱尚炳、小王妃)
(穗儿在厅内徘徊了片刻,还是觉得不妥,如果不进宫了解下情况,这个觉是睡不着的,想着想着还是出了府。尚炳和小王妃探头出来。)
小王妃:小娘还是出府了,估计啊,是进宫了。
朱尚炳:看来啊,他是对咱父亲有感情了。
小王妃:难道之前没有吗?
朱尚炳:之前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她曾是燕王府的人,后来奉旨嫁与父亲大人。这种政治婚姻,又能有多少感情在其中啊。
小王妃:我觉得父亲好像对徐姑姑有意思哎,不知道算不算有感情呢。。
朱尚炳:你听谁说的啊。
小王妃: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啊,这还用听说啊。
朱尚炳:你还真八卦,我是不看好哦,那徐姑姑说个什么人啊,天仙般的人物,眼光之高,多少文人雅士都入不了她的眼,能瞧得上咱父亲?开玩笑吧。
小王妃:谁知道呢。不过话又说回来,那咱们呢,咱们也是联姻的,你对我有真感情吗。
朱尚炳:瞧你这话说的,咱马上孩子都有了,能没有真感情吗。
小王妃:那可未必,说不定你只是对孩子有感情,对我未必。
朱尚炳:你们女人怎么都真么多心思啊,我对你的心那可是天地可鉴,海枯石烂啊!
小王妃:咯咯,瞧你那傻样。你要不要进宫问问高炽世子,到底是啥情况。
朱尚炳:这么晚了,合适吗,明早再看吧。
10, 皇宫偏殿暖阁,内,夜
(人物:朱棣、纪纲、朱爽、朱高炽、朱高煦、徐皇后)
(朱棣还在案前,嫔妃们都已回各自宫中,只剩皇后和朱高炽、高煦在场。)
纪纲:(上前禀报)启奏陛下,天灯之事已查清,是,是出自秦王府。
朱棣:什么?秦王府?
纪纲:是的,陛下,如今人已经带来了。
朱棣:放肆!纪纲,你抓人抓上瘾了吧,朕的二哥也是你乱抓的吗,混帐东西!
纪纲:陛下恕罪!微臣该死!微臣只是听从陛下的吩咐,带来放天灯的人而已,不敢造次啊。
朱棣:滚一边去。(望了望朱爽)二哥啊 ,这帮奴才不懂事,让你受惊了啊。
朱爽:哪里,哪里。哈,这年节果真是喜庆,应天街头好家伙更是热闹的不得了,陛下此时召我进宫,不会是要和闲聊家常吧,当初父皇在世时,每年除夕都跟我们弟兄几个聊民间趣闻轶事,如今想来还是那么的回味无穷啊。
朱棣:(酒意微醉)二哥还真是重情缅怀啊,往事还记得清楚啊。当初二哥天天跟着太子后面转,后来又成天跟在父皇身后,能为了父皇的一时爱好,竟也愿意亲自学鸭开店,倒是费尽了心思啊。可到头来父皇还是没让您继承大统啊!你会不会心里头不公平啊。
朱爽:哈,回陛下,继不继承大统,由谁继承,父皇自有深意,我等做臣子的又怎敢妄加猜测呢,四弟如今已是陛下,又怎么还这么介怀这等往事呢,嗯?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