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4334
成片时长:每集约60分钟
阅读:5293
发表:2020/12/4
20集 喜剧,古装 电视剧剧本
《寻御》第11-13集
1-2
3-5
6-8
9-10
11-13
14-16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众人齐乐融融,共享晚宴)
2, 朱爽府前院,外,夜
(人物:朱爽、宇风、宇强,朱尚炳、小王妃、穗儿)
(暮色里一青年从门外匆匆进来,挂着笑意)
宇风:二爷!
朱爽:哟,宇风啊,你跑哪去了,一天都没瞧见你人,快,快,来入席,陪我喝两口。
宇风:额,多谢二爷好意,我就不了,脏兮兮的。
朱爽:多大点事啊,来,除夕饭,必须得吃!不然明年要倒大霉的。强,把你哥拉过来。
宇强:是,二爷。
宇风:(缓缓而入席,看着桌上的一家子,想着自己和弟弟在东陵冷冷的守护十年,感慨万千,一阵温暖涌上心头)
(片刻过后)
宇风:二爷,谢谢!
朱爽:谢我什么?
宇风:谢这么好吃的一顿饭!在东陵十年了,这应该还是第一次围桌而坐,吃个年饭。
朱爽:是你喝多了,还是我喝多了,一顿饭而已,瞧你说的,跟乡下人头一回进城似的。
宇风:(面带微笑)啊,对了,前天你交待的任务,我已经完成了,就请二爷和夫人,小王爷和王妃,一同去院中欣赏。
朱爽:哦?什么呀?
宇风:东西在院中,去看看就知道了,还请二爷移步。
朱爽:呵,还卖关子,咱也吃好了,正好去瞅瞅。
(众人来到庭院,前院一角堆放一些色彩鲜艳的东西,宇风上前收拾一番。)
朱尚炳:这些是什么啊,是灯笼吗?还是纸鸢啊。
宇强:小王爷莫急,一会儿就见分晓。
朱爽:就是,就是,着什么急啊。(眼睛发光的看着面前如灯笼状的新物)
宇风:二爷,都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
朱爽:啊,好啦,这玩意怎么用啊。
宇风:是这样的,二爷,此物古时民间称之为孔明灯,据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一种传递军事消息的飞行物体,但此物受天气影响较大,后来鲜用来军事里使用,后人多用于向上苍祈福祈愿,愿风调雨顺,愿家国平安,更有人称之为天灯!而天灯与添丁谐音,所以小的想着王妃有喜,府中如此欢乐,想来放此天灯再合适不过了。
朱爽:不错,不错!好玩又有趣,意头也好。
小王妃:(拉着尚炳)这东西很有意思,也很吉庆,我们要放,为咱这小东西积福,可好。
朱尚炳:额,好啊。
朱爽:好,那大家就放这个天灯吧,一同为咱这未出生的孙子积积福,这玩意怎么弄的来着,宇风快教教大家。
(宇风把点好的天灯递给诸人,跟朱爽说了几句)
朱爽:好,一起放!
(数天灯缓缓而上,飘过头顶,持续上升。)
小王妃:飞起来了,真的飞起来了!太神奇了。
朱尚炳:(也颇感惊讶)还真的能飞啊。
朱爽:必须能飞啊。(遥遥望着升空的天灯)
朱尚炳:这没有线牵着,是怎么飞起来的啊?好难懂哦。
宇风:那是因为……
朱爽:管那么多干嘛,好好欣赏。
宇强:二爷,明年我也为您特制一个哈,保准比我哥做的还棒!
朱爽:特制?好啊,好啊。就得年年出新,变着花样玩,那样日子才活得有奔头,哈哈。
宇强:(低了低头偷笑)
朱爽:(反应了过来)好啊!你小子,敢拿你二爷逗乐了。
宇强:小的不敢,我啥都没说啊,哈。
穗儿:什么不敢啊?说来我听听呗,你们哥俩这头脑着实不错啊,上回在东陵见你们那个能装人飞天的大家伙,着实把我吓一跳,不过还是这个好,既能升天,又有好的兆头,主要比那玩意安全。
宇强:让夫人担忧了,实在抱歉。
朱爽:放灯就放灯呗,怎么这么爱打听老爷子的事啊。
穗儿:切,随口问问而已,爱说不说,谁稀罕啊。
宇强:……
3, 南昌朱权府,内,晚
(人物:朱权、老薛、格雅、格丽纱)
(朱权在餐桌前饮着酒,老薛,格丽纱坐在一边,格雅也在一旁斟酒)
朱权:多么不堪回首的一年,终于要过去了,呵呵。
格雅:王爷不必多想,往事已矣。话说这江南的年节方式虽跟北方不大相同,但是张灯结彩,鞭炮齐鸣,烟花漫天,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不禁让人想起一个美好的人间。。
朱权:美好的人间?(冷笑了一声)
格丽纱:要我说啊,有吃有喝,那才叫美好的人间,饱尝这江南的小吃,欣赏这除夕的焰火,太棒啦。
老薛:还是丽姑娘看得更透啊,生活本就不易,在这世上能吃好玩好,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哈哈。
朱权:瞧丽姑娘的心性,和我二哥倒是很像啊。
格丽纱:王爷的二哥?那是什么样的啊。
朱权:他呀,是一个很好玩,很善良,很有内涵的兄长,诸王兄王弟中,除了已故的太子大哥外,我最欣赏他了。
格丽纱:哦,我知道了,就是那个京城里最大鸭店的老板是吧,之前见过王爷去过那个店,不过我们没来得及进去。王爷居然能和一个鸭店老板合得来?
格雅:姐!
朱权:这你就错了,人与人之间,合不合得来,跟身份地位,样貌美丑,家世好坏并无直接关系,是要你看你们内在的脾性有没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无论兄弟还是朋友,甚至是男女,都是一样的。
老薛:殿下说得极是!
格丽纱:王爷你说的大道理,我可不太懂,(转了转眼珠)我只知道,王爷过两日要进京,额,我妹子脸皮薄,她对王爷的心思,想必王爷不会不懂吧,她想跟王爷一同进京,不知…….王爷意下如何呀?
朱权:这……
老薛:(抚了抚须,微笑不语)
格丽纱:成与不成,王爷给句话呗,不然让我妹子心里头打鼓,七上八下的,王爷就忍心啊。
(格雅的头一直低着,脸早已红得发烫。)
朱权:此次上京路途遥远,只怕雅姑娘不能承受一路风寒与颠簸啊。
格丽纱:这个不用担心,我们连北国的严寒都扛得住,区区江南这点小冷怕什么,是吧,妹子。
格雅:(娇羞的抬了抬头)只想陪伴王爷身侧,照顾一下,也是好的。(声音越说越低)
老薛:殿下……
朱权:既如此,那就辛苦姑娘了。
格丽纱:哪得话,她心里头美着呢,今晚估计做梦也会笑醒咯。
老薛(笑)。
4, 应天府街头,外,晚
(朱爽府里的天灯升空后,随风飘荡,许多街头的路人仰着头看着夜空里的明灯,都颇为惊奇)
5, 皇宫御花园,外,夜
(人物:朱高炽、随从、朱瞻基)
(朱高炽携幼子朱瞻基正赶着去赴家宴,抬头看到一个天灯飘至上方。商贩)
朱高炽:那是什么?
随从:啊!哎呀!好像是鬼火?殿下别怕,奴才保护你!
朱高炽:怎么可能,除夕夜也会有鬼火?而且这里是宫里啊!
随从:可能是……是宫里的冤魂太多,所以才……
朱高炽:别瞎说。
随从:哎呀,不好,要掉下来啦。
朱高炽:正好,我们过去瞅瞅。哎呀,这是什么呀,倒是没见过,看形状倒像是书中提到的孔明灯,估计是哪户百姓放着玩的,跟春日里放风筝差不多吧。不知怎么飘到宫里来了。
随从:是吗,那就好,只要不是鬼火就好。那这东西还要吗,要不奴才给收拾扔了吧。
朱高炽:要它干嘛,扔了吧,父皇那边还等着呢。
朱瞻基(五岁):别扔,父亲,我想玩。
朱高炽:算了,基儿,皇爷爷还等着呢,迟到了可不好。
朱瞻基:父亲,就当我的玩具呗,难道这也不成吗。
朱高炽:可它已经坏了,捡起来也不能用了,今天是家宴,再说皇爷爷那边可不能迟到,你要知道轻重,不可惹皇爷爷生气。
朱瞻基:好吧,那还是不要了,咱们快走吧。
(随从扔完后,跟着高炽往前走去。这一幕被身后不远的朱高煦和纪纲看到了,高煦捡起天灯瞧了瞧。)
纪纲:看这情形,殿下的机会来了。
朱高煦:什么机会?不就这一破玩意嘛,也能算得上机会?
纪纲:(附在高煦耳旁说了几句)
朱高煦:这个管用吗。
纪纲:这陛下马上就要拟定太子人选了,这个节骨眼,那朱高炽要是犯个什么错,他还有戏吗?
朱高煦:哼哼,有道理!就这么办。
纪纲 :那微臣先恭喜‘太子殿下’了!
朱高煦:(笑)你呀!……
6, 皇宫偏殿暖阁,内,晚
(人物:朱棣、朱高炽、朱瞻基、徐皇后、朱高煦、纪纲)
(朱高炽携子入席而坐,父皇、母后及妃嫔们都已在了)
朱棣:好了,既然都到齐了,可以开始了,既是家宴,又是除夕,大家随意就好。
诸人:谢陛下。
朱棣:这次是朕和大家首次在这应天皇城里,共贺除夕,回想过往,历历在目啊,不过来年定会越来越好,朕的大明必定更加繁荣昌盛!
(朱高炽刚要起身祝祷,被朱高煦抢先)
朱高煦:恭贺父皇一统江山!恭贺大明万世不衰!
朱棣:好!
(众人起身端杯,共同朝贺。朱高炽身边的刚满5岁的朱瞻基,来到朱棣案前。)
朱瞻基:孙儿祝皇爷爷健康长寿,快快乐乐!至于方才叔父说的我大明万事不衰,孙儿觉得皇爷爷仁孝治天下,百姓们无不爱戴,世上只要有百姓存世,我大明就永远都在,岂止万世!
2, 朱爽府前院,外,夜
(人物:朱爽、宇风、宇强,朱尚炳、小王妃、穗儿)
(暮色里一青年从门外匆匆进来,挂着笑意)
宇风:二爷!
朱爽:哟,宇风啊,你跑哪去了,一天都没瞧见你人,快,快,来入席,陪我喝两口。
宇风:额,多谢二爷好意,我就不了,脏兮兮的。
朱爽:多大点事啊,来,除夕饭,必须得吃!不然明年要倒大霉的。强,把你哥拉过来。
宇强:是,二爷。
宇风:(缓缓而入席,看着桌上的一家子,想着自己和弟弟在东陵冷冷的守护十年,感慨万千,一阵温暖涌上心头)
(片刻过后)
宇风:二爷,谢谢!
朱爽:谢我什么?
宇风:谢这么好吃的一顿饭!在东陵十年了,这应该还是第一次围桌而坐,吃个年饭。
朱爽:是你喝多了,还是我喝多了,一顿饭而已,瞧你说的,跟乡下人头一回进城似的。
宇风:(面带微笑)啊,对了,前天你交待的任务,我已经完成了,就请二爷和夫人,小王爷和王妃,一同去院中欣赏。
朱爽:哦?什么呀?
宇风:东西在院中,去看看就知道了,还请二爷移步。
朱爽:呵,还卖关子,咱也吃好了,正好去瞅瞅。
(众人来到庭院,前院一角堆放一些色彩鲜艳的东西,宇风上前收拾一番。)
朱尚炳:这些是什么啊,是灯笼吗?还是纸鸢啊。
宇强:小王爷莫急,一会儿就见分晓。
朱爽:就是,就是,着什么急啊。(眼睛发光的看着面前如灯笼状的新物)
宇风:二爷,都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
朱爽:啊,好啦,这玩意怎么用啊。
宇风:是这样的,二爷,此物古时民间称之为孔明灯,据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一种传递军事消息的飞行物体,但此物受天气影响较大,后来鲜用来军事里使用,后人多用于向上苍祈福祈愿,愿风调雨顺,愿家国平安,更有人称之为天灯!而天灯与添丁谐音,所以小的想着王妃有喜,府中如此欢乐,想来放此天灯再合适不过了。
朱爽:不错,不错!好玩又有趣,意头也好。
小王妃:(拉着尚炳)这东西很有意思,也很吉庆,我们要放,为咱这小东西积福,可好。
朱尚炳:额,好啊。
朱爽:好,那大家就放这个天灯吧,一同为咱这未出生的孙子积积福,这玩意怎么弄的来着,宇风快教教大家。
(宇风把点好的天灯递给诸人,跟朱爽说了几句)
朱爽:好,一起放!
(数天灯缓缓而上,飘过头顶,持续上升。)
小王妃:飞起来了,真的飞起来了!太神奇了。
朱尚炳:(也颇感惊讶)还真的能飞啊。
朱爽:必须能飞啊。(遥遥望着升空的天灯)
朱尚炳:这没有线牵着,是怎么飞起来的啊?好难懂哦。
宇风:那是因为……
朱爽:管那么多干嘛,好好欣赏。
宇强:二爷,明年我也为您特制一个哈,保准比我哥做的还棒!
朱爽:特制?好啊,好啊。就得年年出新,变着花样玩,那样日子才活得有奔头,哈哈。
宇强:(低了低头偷笑)
朱爽:(反应了过来)好啊!你小子,敢拿你二爷逗乐了。
宇强:小的不敢,我啥都没说啊,哈。
穗儿:什么不敢啊?说来我听听呗,你们哥俩这头脑着实不错啊,上回在东陵见你们那个能装人飞天的大家伙,着实把我吓一跳,不过还是这个好,既能升天,又有好的兆头,主要比那玩意安全。
宇强:让夫人担忧了,实在抱歉。
朱爽:放灯就放灯呗,怎么这么爱打听老爷子的事啊。
穗儿:切,随口问问而已,爱说不说,谁稀罕啊。
宇强:……
3, 南昌朱权府,内,晚
(人物:朱权、老薛、格雅、格丽纱)
(朱权在餐桌前饮着酒,老薛,格丽纱坐在一边,格雅也在一旁斟酒)
朱权:多么不堪回首的一年,终于要过去了,呵呵。
格雅:王爷不必多想,往事已矣。话说这江南的年节方式虽跟北方不大相同,但是张灯结彩,鞭炮齐鸣,烟花漫天,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不禁让人想起一个美好的人间。。
朱权:美好的人间?(冷笑了一声)
格丽纱:要我说啊,有吃有喝,那才叫美好的人间,饱尝这江南的小吃,欣赏这除夕的焰火,太棒啦。
老薛:还是丽姑娘看得更透啊,生活本就不易,在这世上能吃好玩好,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哈哈。
朱权:瞧丽姑娘的心性,和我二哥倒是很像啊。
格丽纱:王爷的二哥?那是什么样的啊。
朱权:他呀,是一个很好玩,很善良,很有内涵的兄长,诸王兄王弟中,除了已故的太子大哥外,我最欣赏他了。
格丽纱:哦,我知道了,就是那个京城里最大鸭店的老板是吧,之前见过王爷去过那个店,不过我们没来得及进去。王爷居然能和一个鸭店老板合得来?
格雅:姐!
朱权:这你就错了,人与人之间,合不合得来,跟身份地位,样貌美丑,家世好坏并无直接关系,是要你看你们内在的脾性有没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无论兄弟还是朋友,甚至是男女,都是一样的。
老薛:殿下说得极是!
格丽纱:王爷你说的大道理,我可不太懂,(转了转眼珠)我只知道,王爷过两日要进京,额,我妹子脸皮薄,她对王爷的心思,想必王爷不会不懂吧,她想跟王爷一同进京,不知…….王爷意下如何呀?
朱权:这……
老薛:(抚了抚须,微笑不语)
格丽纱:成与不成,王爷给句话呗,不然让我妹子心里头打鼓,七上八下的,王爷就忍心啊。
(格雅的头一直低着,脸早已红得发烫。)
朱权:此次上京路途遥远,只怕雅姑娘不能承受一路风寒与颠簸啊。
格丽纱:这个不用担心,我们连北国的严寒都扛得住,区区江南这点小冷怕什么,是吧,妹子。
格雅:(娇羞的抬了抬头)只想陪伴王爷身侧,照顾一下,也是好的。(声音越说越低)
老薛:殿下……
朱权:既如此,那就辛苦姑娘了。
格丽纱:哪得话,她心里头美着呢,今晚估计做梦也会笑醒咯。
老薛(笑)。
4, 应天府街头,外,晚
(朱爽府里的天灯升空后,随风飘荡,许多街头的路人仰着头看着夜空里的明灯,都颇为惊奇)
5, 皇宫御花园,外,夜
(人物:朱高炽、随从、朱瞻基)
(朱高炽携幼子朱瞻基正赶着去赴家宴,抬头看到一个天灯飘至上方。商贩)
朱高炽:那是什么?
随从:啊!哎呀!好像是鬼火?殿下别怕,奴才保护你!
朱高炽:怎么可能,除夕夜也会有鬼火?而且这里是宫里啊!
随从:可能是……是宫里的冤魂太多,所以才……
朱高炽:别瞎说。
随从:哎呀,不好,要掉下来啦。
朱高炽:正好,我们过去瞅瞅。哎呀,这是什么呀,倒是没见过,看形状倒像是书中提到的孔明灯,估计是哪户百姓放着玩的,跟春日里放风筝差不多吧。不知怎么飘到宫里来了。
随从:是吗,那就好,只要不是鬼火就好。那这东西还要吗,要不奴才给收拾扔了吧。
朱高炽:要它干嘛,扔了吧,父皇那边还等着呢。
朱瞻基(五岁):别扔,父亲,我想玩。
朱高炽:算了,基儿,皇爷爷还等着呢,迟到了可不好。
朱瞻基:父亲,就当我的玩具呗,难道这也不成吗。
朱高炽:可它已经坏了,捡起来也不能用了,今天是家宴,再说皇爷爷那边可不能迟到,你要知道轻重,不可惹皇爷爷生气。
朱瞻基:好吧,那还是不要了,咱们快走吧。
(随从扔完后,跟着高炽往前走去。这一幕被身后不远的朱高煦和纪纲看到了,高煦捡起天灯瞧了瞧。)
纪纲:看这情形,殿下的机会来了。
朱高煦:什么机会?不就这一破玩意嘛,也能算得上机会?
纪纲:(附在高煦耳旁说了几句)
朱高煦:这个管用吗。
纪纲:这陛下马上就要拟定太子人选了,这个节骨眼,那朱高炽要是犯个什么错,他还有戏吗?
朱高煦:哼哼,有道理!就这么办。
纪纲 :那微臣先恭喜‘太子殿下’了!
朱高煦:(笑)你呀!……
6, 皇宫偏殿暖阁,内,晚
(人物:朱棣、朱高炽、朱瞻基、徐皇后、朱高煦、纪纲)
(朱高炽携子入席而坐,父皇、母后及妃嫔们都已在了)
朱棣:好了,既然都到齐了,可以开始了,既是家宴,又是除夕,大家随意就好。
诸人:谢陛下。
朱棣:这次是朕和大家首次在这应天皇城里,共贺除夕,回想过往,历历在目啊,不过来年定会越来越好,朕的大明必定更加繁荣昌盛!
(朱高炽刚要起身祝祷,被朱高煦抢先)
朱高煦:恭贺父皇一统江山!恭贺大明万世不衰!
朱棣:好!
(众人起身端杯,共同朝贺。朱高炽身边的刚满5岁的朱瞻基,来到朱棣案前。)
朱瞻基:孙儿祝皇爷爷健康长寿,快快乐乐!至于方才叔父说的我大明万事不衰,孙儿觉得皇爷爷仁孝治天下,百姓们无不爱戴,世上只要有百姓存世,我大明就永远都在,岂止万世!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