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0860
成片时长:每集约45分钟
阅读:3751
发表:2021/12/13 修改:2023/5/6
50集 主旋律,古装,古装 电视剧剧本
《辛弃疾》第43-45集
1-3
…
40-42
43-45
46-48
49-50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郑汝谐:身为信州知州,舜举当然要对信州的周围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渊源及百姓生活都要有所了解,才能管好一方水土,才能做好信州的大管家呀!
众官员:郑大人所言极是,所言极是!
辛弃疾:可有酒喝?
郑汝谐:当日酒席,早已安排妥当。放心!保证辛大人可开怀畅饮!
2、灵山葛家溪,日,外
灵山脚下,一条溪流缓缓而下。
一处山岗,茂林修竹。
郑汝谐与众人指指点点,说说笑笑,一路走来。
郑汝谐:灵山共有七十二峰。鼎盛时期,几乎峰峰有道观。如石城寺、芳殿等大小寺观几十处。因而被道教列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值得一提的是,太极左仙公葛玄在此不仅创建了“葛园”,还将这条溪流命为“葛家溪”。后来,葛玄又到铅山云岗山开创了新的道观。可惜不久,葛玄竟然驾鹤归西。据说,葛家溪边还有葛玄的衣冠塚哩!
辛弃疾:葛园,葛家溪在哪儿?
郑汝谐:我也在到处寻找呀!然而这些,都没了印迹。找不到喽!
辛弃疾:找不到就不找呗!回“蔗庵”喝酒去!
郑汝谐:不!今日之酒,舜举想别具一格。已经将酒菜都安排在林中草坪里,大伙儿来一次野炊。体验体验野外生活,可好?
3、林中草坪,日,外
一条溪流穿林而过,流经一处草坪。
草坪上铺着数块地毯。
这里,早有厨师在忙碌,整理着菜品。
临时搭建的灶台正冒着火苗。
郑汝谐一行边走边谈,朝草坪走来。
侍仆:大师傅,可以开饭了。
郑汝谐:辛大人,今日就在这里野炊,你可尽情开怀畅饮。可好?
辛弃疾:郑大人此番创意,让大伙儿尽兴矣!
辛弃疾一杯又一杯,在众人的敬酒声中开怀畅饮。
渐渐地,辛弃疾不胜酒力,醉倒在地。
4、某村庄,黄昏,外
一辆牛车,缓缓驶过村庄。
牛车上,辛弃疾酒醉如泥。倒载着,浑然不知。
韩元吉和郑汝谐护着牛车,走过村庄。
一群小孩追着牛车,又跳又叫。
小孩:醉喽,醉喽!酒鬼,酒鬼!
5、带湖新居大院,黄昏,外
范如玉匆匆走出,见辛弃疾躺在牛车上,浑然不醒。
这时,一口污秽喷然而出。弄得身上车上到处皆是。
范如玉:幼安,幼安。怎么喝成这样呀?
韩元吉:弟妹,你也不要太难受了!他或许心情不太好,喜欢嗜酒。
范如玉:心情再不好,也不能如此作贱自己呀!
范如玉含着泪,亲自端来清水,小心地替他擦拭着。
韩元吉:是啊!喝酒问题,是要劝他好好节制。不然伤身啊!
范如玉:幼安,醒醒!(将他扶起又倒下)
6、带湖新居范如玉卧室,日,内
辛弃疾一觉醒来,直觉得昏昏沉沉。
辛弃疾艰难地抬起头来。
辛弃疾:我这是怎么啦?
范如玉:你喝醉啦!是牛车把你拉回来的。
辛弃疾:啊,我想起来了!昨日“葛园”盛宴,众人敬酒。我喝多了!
范如玉:你何止喝多了!简直是烂醉如泥,不省人事。韩大人和郑大人用牛车把你送回来,你什么都不知道了!
辛弃疾:呀,头好疼好疼!
范如玉:幼安,你不能再这样喝酒了。那是要伤身子骨的!
辛弃疾:大伙儿在一起,我不喝酒怎么行呢?
范如玉:你就不能少喝一点儿,应付应付?
辛弃疾:怎么应付?耍懒?朋友面前,我可不会耍懒。
范如玉:你呀,一根直肠子捅到底,真不会拐弯。
辛弃疾:这时辰,舜举他们都已去爬灵山了。
范如玉:怎么,你还去爬灵山?
辛弃疾:舜举说过,新居落成,邀请宾朋玩乐三天。最后一天是爬灵山,我算是错过机会了!
范如玉:要爬灵山,又得喝酒。一连几天不停地喝,就不怕喝出毛病来?
这时,辛弃疾发现墙面上到处贴着“戒酒”二字。
辛弃疾:别哭了!我戒酒,戒酒。《定风波·大醉自诸葛溪亭归,窗间有
题字令戒饮者,醉中戏作。》昨夜山公倒载归,儿童应笑醉如泥。试与扶头浑未醒,休问,梦魂犹在葛家溪。 欲觅醉乡今古路,知处:温柔东畔白云西。起向绿窗高处看,题遍;刘伶元自有贤妻。
范如玉:你说,世上什么东西最珍贵?那就是自己身体。自己身体没了,就什么也没了。我知道你内心很痛苦,想借酒浇愁。可是,内心之愁能用酒来消除吗?不能!李白早就说过,“借酒浇愁愁更愁”。喝酒或许能暂时麻痹自己,却不能把内心痛苦赶走。既然这样,你何必要喝这么多酒呢?
辛弃疾:青岚,是我错了。我不该喝那么多酒,让你担心了。你是我的好贤妻!你这样体贴关心我,比刘伶妻子更加贤惠。
范如玉:你好好睡吧!
7、带湖新居范如玉卧室,日,外
范如玉走出房门,刚转身。
方青梅:嫂子,哥喝醉啦?
范如玉:正在睡哩。
方青梅:他怎么喝得那样醉呀?
范如玉:唉!
方青梅:是不是因为丢了官职,心里不痛快?
范如玉:或许是吧!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你哥想借助朝廷之力杀回北方
去。如今当官的路子断了,也就意味着杀回北方的希望也断了,只能放在心里默默念想。你说,他能有好心情吗?
方青梅:是啊!我哥那么优秀,却不能得到朝廷重用。这事放在谁的身上,谁都无法忍受!嫂子,你好好劝劝我哥。不能当官就不当呗!天底下少了当官这条路子,还能没有别的活路?想开点!
范如玉:你哥最想不开的,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万里江山被分裂开来。他
忍受不了!为了国家统一,他毅然决然地抛弃自己丰厚家业,跑到南方来寻求朝廷支持。可是朝廷如此羸弱,不思进取,只贪图偏安一隅,让你哥大失所望!
方青梅:说实话,哥本就不该到南方来。四风闸有哥的千亩良田,万贯家财。有了这些,比当什么官都好呀!
范如玉:若是仅仅为了当官,你哥还用得着跑到南方来吗?他曾经提起一个人,说他如今已官拜金朝的翰林学士。并来过一封信,想劝说你哥回转北方,承诺高官厚禄。你哥不为所动,认为自己是大宋子民,不能背叛自己的祖国。可是眼下祖国大好河山被南北割裂,山河破碎。你哥非常心疼!立志要完成国家统一,完成复国大业。
方青梅:这个人是谁呀?
范如玉:他就是你哥的同门师兄,同在亳州刘瞻先生门下就读的党怀英。当时,二人并称为“辛、党”。后来,党怀英听说你哥曾在泰山的灵岩古寺习过武,还专门撰文书写了《灵岩寺碑》。
方青梅:这么说来,他与我哥关系非同一般。
范如玉:如今,你哥没了官职,如同没了完成复国大业的机会。这对于你哥来说,是件非常痛苦的事。你说,他能静下心来吗?
方青梅:我听廓之说,哥的词赋非常拔尖,是“词中之龙”。这个评价可了不得,一定能让无数读书人所敬仰!
8、带湖,日,外
波光潋滟,远山如黛。
范如玉和方青梅手挽着手,漫步在带湖岸边。
方青梅:我还听说,哥在喝酒时写了一首词,竟然无人敢续?
范如玉:是啊!从你哥词赋的多样性来看,有忧国忧民的豪情之作,也有对
山水情怀的赞美。韩大人有句话说得真好:“国家不幸词家幸”。哥的词赋从目前看,很难有人超越。这是你哥的又一才华显露,难能可贵啊!
方青梅:我听说,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这些吟诗作赋之人,是不是有一个共同特点,忒喜欢喝酒?
范如玉:或许是吧!你哥也变得越来越喜欢喝酒了。我真担心他的身子骨会被喝垮的!
方青梅:要不,别让哥出去喝酒,把他拴在家里。
范如玉:那哪儿行呢?他只有出去走动,才能写出更多的稼轩词来。
方青梅:那就请人跟着他,专门监督他不能多喝酒。
范如玉:茂嘉走了,祐之也要调去浮梁。上哪儿去找合适人选呀?
9、带湖新居厅堂,日,内
厅堂里,三岁的辛襁扶着板凳站着撒尿。
辛潭:姑姑,姑姑,妹妹撒尿了。
辛襁感觉身上的不舒服,竟然大哭起来。
辛潭:你把尿撒在身上还哭?(打妹妹)
辛襁哭的更凶了,十分委屈。
林尚仙:(赶来)我就离开了一回儿,怎么了?你打她了?
辛潭:妹妹撒尿了,满裤子都是。
林尚仙:以后不许打妹妹!
辛潭见林尚仙凶巴巴的样子,也跟着哭了起来。
林尚仙:女孩子撒尿要蹲下。听见没?夫人上哪儿去了?把两个孩子都交给我,烦死了!
10、带湖,黄昏,外
范如玉:我有人选了。
方青梅:谁呀?
范如玉:林尚仙。
方青梅:林尚仙?你怎么想到她呀?她可是女的!
范如玉:我还不知道她是女的?她能从万安造口追到信州来,说明对你哥是真心仰慕。假如让她陪伴你哥,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方青梅:嫂子,你疯啦?让女孩子去陪伴我哥,最终会导致什么后果,你难道不清楚?
范如玉:我当然清楚!为了让你哥能够写出更多更好的稼轩词来,就必须要有人去照顾他的生活。
方青梅:照顾我哥生活,也不能让一个女孩子去呀!你宁可另外雇用别人,也不能让林尚仙去。
范如玉:我雇用他人?我顾用谁去?雇个男人不懂照顾,顾个其他女人,还不如林尚仙合适。你说,让我怎么办?
方青梅:我担心,这样会出事!
范如玉:什么叫出事?当今世道,男人纳妾比比皆是。要知道,女人年过四十,就已经满足不了男人的需求。你还能抓住不放?
方青梅:你呀,你呀,总有后悔的时候。
带湖,湖光潋滟。远山,残阳如血。
11、浙江湖州卿卿家,日,外
书生周正道匆匆朝家门走来。
周正道:娘子,娘子。
卿卿:在家哩!
周正道:进屋,快进屋去跟你说件事!
卿卿:什么事呀?这么神神叨叨的。你就不能在这里说?
周正道:我听说,辛大人遭贬了!
卿卿:遭贬?什么遭贬?
周正道:也就是说,辛大人被革去了所有职务,回家务农了。
卿卿:务农?他犯有什么罪名?
周正道:不清楚!反正没有官当了。
卿卿:如果真是这样,这让辛大人怎么受得了呀?
周正道:是呀!官场上最大的处罚,莫过于削职为民了。
卿卿:你打听清楚了没有?是不是真有这么回事?
周正道:打听清楚了,没错!
卿卿:这些年,辛大人的词赋是我等姐妹传唱的首选。没有辛大人的词赋,就没有我们的“卿卿组合”。不行!我得去看望辛大人。
12、京口范府大门,日,外
卿卿走出范府大门。
卿卿:打听过了,辛大人早已搬去信州了。
周正道:家住信州?离这里远着哩!
卿卿:再远,我也要去。
众官员:郑大人所言极是,所言极是!
辛弃疾:可有酒喝?
郑汝谐:当日酒席,早已安排妥当。放心!保证辛大人可开怀畅饮!
2、灵山葛家溪,日,外
灵山脚下,一条溪流缓缓而下。
一处山岗,茂林修竹。
郑汝谐与众人指指点点,说说笑笑,一路走来。
郑汝谐:灵山共有七十二峰。鼎盛时期,几乎峰峰有道观。如石城寺、芳殿等大小寺观几十处。因而被道教列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值得一提的是,太极左仙公葛玄在此不仅创建了“葛园”,还将这条溪流命为“葛家溪”。后来,葛玄又到铅山云岗山开创了新的道观。可惜不久,葛玄竟然驾鹤归西。据说,葛家溪边还有葛玄的衣冠塚哩!
辛弃疾:葛园,葛家溪在哪儿?
郑汝谐:我也在到处寻找呀!然而这些,都没了印迹。找不到喽!
辛弃疾:找不到就不找呗!回“蔗庵”喝酒去!
郑汝谐:不!今日之酒,舜举想别具一格。已经将酒菜都安排在林中草坪里,大伙儿来一次野炊。体验体验野外生活,可好?
3、林中草坪,日,外
一条溪流穿林而过,流经一处草坪。
草坪上铺着数块地毯。
这里,早有厨师在忙碌,整理着菜品。
临时搭建的灶台正冒着火苗。
郑汝谐一行边走边谈,朝草坪走来。
侍仆:大师傅,可以开饭了。
郑汝谐:辛大人,今日就在这里野炊,你可尽情开怀畅饮。可好?
辛弃疾:郑大人此番创意,让大伙儿尽兴矣!
辛弃疾一杯又一杯,在众人的敬酒声中开怀畅饮。
渐渐地,辛弃疾不胜酒力,醉倒在地。
4、某村庄,黄昏,外
一辆牛车,缓缓驶过村庄。
牛车上,辛弃疾酒醉如泥。倒载着,浑然不知。
韩元吉和郑汝谐护着牛车,走过村庄。
一群小孩追着牛车,又跳又叫。
小孩:醉喽,醉喽!酒鬼,酒鬼!
5、带湖新居大院,黄昏,外
范如玉匆匆走出,见辛弃疾躺在牛车上,浑然不醒。
这时,一口污秽喷然而出。弄得身上车上到处皆是。
范如玉:幼安,幼安。怎么喝成这样呀?
韩元吉:弟妹,你也不要太难受了!他或许心情不太好,喜欢嗜酒。
范如玉:心情再不好,也不能如此作贱自己呀!
范如玉含着泪,亲自端来清水,小心地替他擦拭着。
韩元吉:是啊!喝酒问题,是要劝他好好节制。不然伤身啊!
范如玉:幼安,醒醒!(将他扶起又倒下)
6、带湖新居范如玉卧室,日,内
辛弃疾一觉醒来,直觉得昏昏沉沉。
辛弃疾艰难地抬起头来。
辛弃疾:我这是怎么啦?
范如玉:你喝醉啦!是牛车把你拉回来的。
辛弃疾:啊,我想起来了!昨日“葛园”盛宴,众人敬酒。我喝多了!
范如玉:你何止喝多了!简直是烂醉如泥,不省人事。韩大人和郑大人用牛车把你送回来,你什么都不知道了!
辛弃疾:呀,头好疼好疼!
范如玉:幼安,你不能再这样喝酒了。那是要伤身子骨的!
辛弃疾:大伙儿在一起,我不喝酒怎么行呢?
范如玉:你就不能少喝一点儿,应付应付?
辛弃疾:怎么应付?耍懒?朋友面前,我可不会耍懒。
范如玉:你呀,一根直肠子捅到底,真不会拐弯。
辛弃疾:这时辰,舜举他们都已去爬灵山了。
范如玉:怎么,你还去爬灵山?
辛弃疾:舜举说过,新居落成,邀请宾朋玩乐三天。最后一天是爬灵山,我算是错过机会了!
范如玉:要爬灵山,又得喝酒。一连几天不停地喝,就不怕喝出毛病来?
这时,辛弃疾发现墙面上到处贴着“戒酒”二字。
辛弃疾:别哭了!我戒酒,戒酒。《定风波·大醉自诸葛溪亭归,窗间有
题字令戒饮者,醉中戏作。》昨夜山公倒载归,儿童应笑醉如泥。试与扶头浑未醒,休问,梦魂犹在葛家溪。 欲觅醉乡今古路,知处:温柔东畔白云西。起向绿窗高处看,题遍;刘伶元自有贤妻。
范如玉:你说,世上什么东西最珍贵?那就是自己身体。自己身体没了,就什么也没了。我知道你内心很痛苦,想借酒浇愁。可是,内心之愁能用酒来消除吗?不能!李白早就说过,“借酒浇愁愁更愁”。喝酒或许能暂时麻痹自己,却不能把内心痛苦赶走。既然这样,你何必要喝这么多酒呢?
辛弃疾:青岚,是我错了。我不该喝那么多酒,让你担心了。你是我的好贤妻!你这样体贴关心我,比刘伶妻子更加贤惠。
范如玉:你好好睡吧!
7、带湖新居范如玉卧室,日,外
范如玉走出房门,刚转身。
方青梅:嫂子,哥喝醉啦?
范如玉:正在睡哩。
方青梅:他怎么喝得那样醉呀?
范如玉:唉!
方青梅:是不是因为丢了官职,心里不痛快?
范如玉:或许是吧!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你哥想借助朝廷之力杀回北方
去。如今当官的路子断了,也就意味着杀回北方的希望也断了,只能放在心里默默念想。你说,他能有好心情吗?
方青梅:是啊!我哥那么优秀,却不能得到朝廷重用。这事放在谁的身上,谁都无法忍受!嫂子,你好好劝劝我哥。不能当官就不当呗!天底下少了当官这条路子,还能没有别的活路?想开点!
范如玉:你哥最想不开的,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万里江山被分裂开来。他
忍受不了!为了国家统一,他毅然决然地抛弃自己丰厚家业,跑到南方来寻求朝廷支持。可是朝廷如此羸弱,不思进取,只贪图偏安一隅,让你哥大失所望!
方青梅:说实话,哥本就不该到南方来。四风闸有哥的千亩良田,万贯家财。有了这些,比当什么官都好呀!
范如玉:若是仅仅为了当官,你哥还用得着跑到南方来吗?他曾经提起一个人,说他如今已官拜金朝的翰林学士。并来过一封信,想劝说你哥回转北方,承诺高官厚禄。你哥不为所动,认为自己是大宋子民,不能背叛自己的祖国。可是眼下祖国大好河山被南北割裂,山河破碎。你哥非常心疼!立志要完成国家统一,完成复国大业。
方青梅:这个人是谁呀?
范如玉:他就是你哥的同门师兄,同在亳州刘瞻先生门下就读的党怀英。当时,二人并称为“辛、党”。后来,党怀英听说你哥曾在泰山的灵岩古寺习过武,还专门撰文书写了《灵岩寺碑》。
方青梅:这么说来,他与我哥关系非同一般。
范如玉:如今,你哥没了官职,如同没了完成复国大业的机会。这对于你哥来说,是件非常痛苦的事。你说,他能静下心来吗?
方青梅:我听廓之说,哥的词赋非常拔尖,是“词中之龙”。这个评价可了不得,一定能让无数读书人所敬仰!
8、带湖,日,外
波光潋滟,远山如黛。
范如玉和方青梅手挽着手,漫步在带湖岸边。
方青梅:我还听说,哥在喝酒时写了一首词,竟然无人敢续?
范如玉:是啊!从你哥词赋的多样性来看,有忧国忧民的豪情之作,也有对
山水情怀的赞美。韩大人有句话说得真好:“国家不幸词家幸”。哥的词赋从目前看,很难有人超越。这是你哥的又一才华显露,难能可贵啊!
方青梅:我听说,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这些吟诗作赋之人,是不是有一个共同特点,忒喜欢喝酒?
范如玉:或许是吧!你哥也变得越来越喜欢喝酒了。我真担心他的身子骨会被喝垮的!
方青梅:要不,别让哥出去喝酒,把他拴在家里。
范如玉:那哪儿行呢?他只有出去走动,才能写出更多的稼轩词来。
方青梅:那就请人跟着他,专门监督他不能多喝酒。
范如玉:茂嘉走了,祐之也要调去浮梁。上哪儿去找合适人选呀?
9、带湖新居厅堂,日,内
厅堂里,三岁的辛襁扶着板凳站着撒尿。
辛潭:姑姑,姑姑,妹妹撒尿了。
辛襁感觉身上的不舒服,竟然大哭起来。
辛潭:你把尿撒在身上还哭?(打妹妹)
辛襁哭的更凶了,十分委屈。
林尚仙:(赶来)我就离开了一回儿,怎么了?你打她了?
辛潭:妹妹撒尿了,满裤子都是。
林尚仙:以后不许打妹妹!
辛潭见林尚仙凶巴巴的样子,也跟着哭了起来。
林尚仙:女孩子撒尿要蹲下。听见没?夫人上哪儿去了?把两个孩子都交给我,烦死了!
10、带湖,黄昏,外
范如玉:我有人选了。
方青梅:谁呀?
范如玉:林尚仙。
方青梅:林尚仙?你怎么想到她呀?她可是女的!
范如玉:我还不知道她是女的?她能从万安造口追到信州来,说明对你哥是真心仰慕。假如让她陪伴你哥,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方青梅:嫂子,你疯啦?让女孩子去陪伴我哥,最终会导致什么后果,你难道不清楚?
范如玉:我当然清楚!为了让你哥能够写出更多更好的稼轩词来,就必须要有人去照顾他的生活。
方青梅:照顾我哥生活,也不能让一个女孩子去呀!你宁可另外雇用别人,也不能让林尚仙去。
范如玉:我雇用他人?我顾用谁去?雇个男人不懂照顾,顾个其他女人,还不如林尚仙合适。你说,让我怎么办?
方青梅:我担心,这样会出事!
范如玉:什么叫出事?当今世道,男人纳妾比比皆是。要知道,女人年过四十,就已经满足不了男人的需求。你还能抓住不放?
方青梅:你呀,你呀,总有后悔的时候。
带湖,湖光潋滟。远山,残阳如血。
11、浙江湖州卿卿家,日,外
书生周正道匆匆朝家门走来。
周正道:娘子,娘子。
卿卿:在家哩!
周正道:进屋,快进屋去跟你说件事!
卿卿:什么事呀?这么神神叨叨的。你就不能在这里说?
周正道:我听说,辛大人遭贬了!
卿卿:遭贬?什么遭贬?
周正道:也就是说,辛大人被革去了所有职务,回家务农了。
卿卿:务农?他犯有什么罪名?
周正道:不清楚!反正没有官当了。
卿卿:如果真是这样,这让辛大人怎么受得了呀?
周正道:是呀!官场上最大的处罚,莫过于削职为民了。
卿卿:你打听清楚了没有?是不是真有这么回事?
周正道:打听清楚了,没错!
卿卿:这些年,辛大人的词赋是我等姐妹传唱的首选。没有辛大人的词赋,就没有我们的“卿卿组合”。不行!我得去看望辛大人。
12、京口范府大门,日,外
卿卿走出范府大门。
卿卿:打听过了,辛大人早已搬去信州了。
周正道:家住信州?离这里远着哩!
卿卿:再远,我也要去。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精彩!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