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27458
成片时长:约91分钟
阅读:5152
发表:2021/12/15 修改:2022/2/21
主旋律,爱情,军事
电影剧本
汾河湾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远景】她站在山头上,大喊着:董晋川。
【近景】董晋川好像听到了什么声响,四周看了看,转身又钻进了树丛中。树枝晃动了几下,他消失了。
方乡从梦中惊醒,窗外,三星已经到了正南的位置。
15.方乡院门外 日 外
1951年6月16日
字幕:1951年,四川 眉山
岷江边上一个整洁的小院子里。方乡正在家中整理、阅读丈夫(董明川)给她写的信,两个孩子正在掂着小水桶浇院子里的花草。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方乡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二十多岁穿着军装的战士。
战士向她敬了一个礼:方大姐,你好。我是军分区留守处的尹干事。
方乡:你好,尹干事,有什么事?
尹干事:方大姐,前方消息,董主任的师担任阻击,撤的慢了,情况不太有利,现在有部分人突了出来···
方乡脱急急地问:老董呢?
尹干事:暂时还没有董主任的消息。
方乡楞住了,好一会儿不说话也不动。
尹干事:方大姐,你也别太担心,现在还有人在陆续归队,如果有董主任的消息,我会第一时间来告诉你,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尹干事敬了个礼,离开。
方乡站在院门口许久,忽然激灵了一下,朝着大路追去,尹干事已经走远。
16.留守处 日 内
1951年7月
【远景】七月盛夏,盆地边缘的这座小城一片郁郁葱葱。
【近景】方乡又来到了留守处处大门口,走进院子。她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了。
留守处办公室,这次接待她的是留守处的处长,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干部。
处长:方乡同志,一个多月了,我们也是没有老董的消息。
处长起身倒了一杯水放在方乡的面前。
处长:我和老董也共事好几年了,这件事我也很难过,很焦急。但是,现在。
处长停了一下,坐下,又站起来。
处长:我不能只说宽你心的话。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可能牺牲,可能被俘。现在上面按失踪处理。
方乡忽然站了起来,直盯着处长:牺牲?你是说他死了?
处长:我只是说可能,有这种可能。
方乡无力地坐下,自言自语:他没死,他不会死的。
17.眉山城外一山顶 日 外
【镜头渐近】黄昏,山顶上,方乡站在顶点,望着东北的方向。
音乐响起:《等》
初见是猝不及防犯下的错
相处是无数挣扎几番纠葛
眼泪是爱恨枯萎结的果
遗憾是余生唱不完的歌
被命运反复捉弄的你啊
收藏了多少动人的情话
一半开出花
一半作泥沙
也曾装点你的年华
光阴将你我催白了头发
是否你还在苦苦等待啊
这风还在刮
这雨还在下
他会来接你回家
这风还在刮
这雨还在下
他会来接你回家
18.方乡家中 夜 内
方乡回到家中。
坐在桌子旁,点上了灯。桌子上摆满了信件和董晋川的一张照片
方乡来来回回的翻着信件,一会又双手拿起照片看着,自言自语:十二年,十二年,一辈子,一辈子?
她又坐在桌旁回忆起十四年前的初次见面的情景。
19.山谷底的一座小学 日 外
1936年春,四月。
【远景】四周的群山环绕着这一片谷地,谷地是一片青色向山上蔓延,在山腰处渐变成青褐色。
【近景】山谷底的一座小学。下课时间,学生在操场上活动、追逐打闹。
【近景】办公室内,一个约五十来岁的男人(字幕显示:汾河湾第二小学校长)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女性(字幕显示:方乡,实习生,省立第一师范毕业。)。
校长把她领到一个二十四五岁的男老师面前(字幕:董晋川,汾河湾第二小学教师。)。
校长:方老师,这是董老师。晋川,这是一师的高材生,方乡,方老师,来我们学校实习,由你来带她吧。
董晋川伸出手来,方乡迟疑着也伸出手,握在了一起。
20.小学内 日 内
上课铃响了,董晋川和方乡一前一后走进教室。
董晋川在讲台上示范课,方乡在教室最后一张椅子上坐着,手里拿着笔和笔记本。
董晋川在黑板上板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董晋川: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杜甫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董晋川还在接着讲着,学生聚精会神地听着。方乡入神地看着他。
董晋川:东北沦陷,华北也岌岌可危,你们要心中装着中国,奋发起来,让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不受外敌的欺辱。
21.学校办公室 日 内
1936年10月
【远景】山谷内一片金黄,山上的树木颜色斑斓。
【近景】学校内,孩子在操场上活动,喧闹。
办公室内,一老师笑着走到董晋川面前:晋川,恭喜。
另一老师: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唉,还有一句是什么?忘了。
其他几个老师都笑了起来。
老校长:小董,给你三天假,好好去忙吧。
老校长又转过头对方乡:小方,这几天你多忙点,把董老师的课代了。
方乡低着头好像没听见一样,一动不动。
老校长加大了音量:小方!
方乡缓缓抬起头,又低下。算是应答了。
董晋川带着疑惑的眼神看向方乡。
22.城市街道 日 外
1937年7月
播放“卢沟桥事变”影像。
字幕,旁白: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爆发,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北方一个小城的街道上游行的人群,举着条幅,喊着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一致抗日!一致对外!
董晋川和方乡也在游行的人群中。
23.八路军征兵处 日 外
1937年9月
一座小城火车站附近的一条繁忙的街道旁,几张桌子后面坐着几位穿青灰色军装的八路军干部。
后面挂着一条条幅:八路军学兵工作部
附近有几个八路军战士在商铺墙上张贴征兵通告,征兵处桌子前挤满了咨询的年轻人。
董晋川也来到征兵处前。
24.学校办公室内 日 内
1937年9月
方乡一个人在办公室内,手里拿着一封信,信封上写着:方老师惠存 董晋川
她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封信和一张董晋川的照片。
方乡眼里慢慢溢出泪水,忽然又擦去,眼神坚定起来。
25.军营内 日 外
【近景】董晋川好像听到了什么声响,四周看了看,转身又钻进了树丛中。树枝晃动了几下,他消失了。
方乡从梦中惊醒,窗外,三星已经到了正南的位置。
15.方乡院门外 日 外
1951年6月16日
字幕:1951年,四川 眉山
岷江边上一个整洁的小院子里。方乡正在家中整理、阅读丈夫(董明川)给她写的信,两个孩子正在掂着小水桶浇院子里的花草。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方乡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二十多岁穿着军装的战士。
战士向她敬了一个礼:方大姐,你好。我是军分区留守处的尹干事。
方乡:你好,尹干事,有什么事?
尹干事:方大姐,前方消息,董主任的师担任阻击,撤的慢了,情况不太有利,现在有部分人突了出来···
方乡脱急急地问:老董呢?
尹干事:暂时还没有董主任的消息。
方乡楞住了,好一会儿不说话也不动。
尹干事:方大姐,你也别太担心,现在还有人在陆续归队,如果有董主任的消息,我会第一时间来告诉你,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尹干事敬了个礼,离开。
方乡站在院门口许久,忽然激灵了一下,朝着大路追去,尹干事已经走远。
16.留守处 日 内
1951年7月
【远景】七月盛夏,盆地边缘的这座小城一片郁郁葱葱。
【近景】方乡又来到了留守处处大门口,走进院子。她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了。
留守处办公室,这次接待她的是留守处的处长,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干部。
处长:方乡同志,一个多月了,我们也是没有老董的消息。
处长起身倒了一杯水放在方乡的面前。
处长:我和老董也共事好几年了,这件事我也很难过,很焦急。但是,现在。
处长停了一下,坐下,又站起来。
处长:我不能只说宽你心的话。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可能牺牲,可能被俘。现在上面按失踪处理。
方乡忽然站了起来,直盯着处长:牺牲?你是说他死了?
处长:我只是说可能,有这种可能。
方乡无力地坐下,自言自语:他没死,他不会死的。
17.眉山城外一山顶 日 外
【镜头渐近】黄昏,山顶上,方乡站在顶点,望着东北的方向。
音乐响起:《等》
初见是猝不及防犯下的错
相处是无数挣扎几番纠葛
眼泪是爱恨枯萎结的果
遗憾是余生唱不完的歌
被命运反复捉弄的你啊
收藏了多少动人的情话
一半开出花
一半作泥沙
也曾装点你的年华
光阴将你我催白了头发
是否你还在苦苦等待啊
这风还在刮
这雨还在下
他会来接你回家
这风还在刮
这雨还在下
他会来接你回家
18.方乡家中 夜 内
方乡回到家中。
坐在桌子旁,点上了灯。桌子上摆满了信件和董晋川的一张照片
方乡来来回回的翻着信件,一会又双手拿起照片看着,自言自语:十二年,十二年,一辈子,一辈子?
她又坐在桌旁回忆起十四年前的初次见面的情景。
19.山谷底的一座小学 日 外
1936年春,四月。
【远景】四周的群山环绕着这一片谷地,谷地是一片青色向山上蔓延,在山腰处渐变成青褐色。
【近景】山谷底的一座小学。下课时间,学生在操场上活动、追逐打闹。
【近景】办公室内,一个约五十来岁的男人(字幕显示:汾河湾第二小学校长)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女性(字幕显示:方乡,实习生,省立第一师范毕业。)。
校长把她领到一个二十四五岁的男老师面前(字幕:董晋川,汾河湾第二小学教师。)。
校长:方老师,这是董老师。晋川,这是一师的高材生,方乡,方老师,来我们学校实习,由你来带她吧。
董晋川伸出手来,方乡迟疑着也伸出手,握在了一起。
20.小学内 日 内
上课铃响了,董晋川和方乡一前一后走进教室。
董晋川在讲台上示范课,方乡在教室最后一张椅子上坐着,手里拿着笔和笔记本。
董晋川在黑板上板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董晋川: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杜甫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董晋川还在接着讲着,学生聚精会神地听着。方乡入神地看着他。
董晋川:东北沦陷,华北也岌岌可危,你们要心中装着中国,奋发起来,让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不受外敌的欺辱。
21.学校办公室 日 内
1936年10月
【远景】山谷内一片金黄,山上的树木颜色斑斓。
【近景】学校内,孩子在操场上活动,喧闹。
办公室内,一老师笑着走到董晋川面前:晋川,恭喜。
另一老师: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唉,还有一句是什么?忘了。
其他几个老师都笑了起来。
老校长:小董,给你三天假,好好去忙吧。
老校长又转过头对方乡:小方,这几天你多忙点,把董老师的课代了。
方乡低着头好像没听见一样,一动不动。
老校长加大了音量:小方!
方乡缓缓抬起头,又低下。算是应答了。
董晋川带着疑惑的眼神看向方乡。
22.城市街道 日 外
1937年7月
播放“卢沟桥事变”影像。
字幕,旁白: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爆发,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北方一个小城的街道上游行的人群,举着条幅,喊着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一致抗日!一致对外!
董晋川和方乡也在游行的人群中。
23.八路军征兵处 日 外
1937年9月
一座小城火车站附近的一条繁忙的街道旁,几张桌子后面坐着几位穿青灰色军装的八路军干部。
后面挂着一条条幅:八路军学兵工作部
附近有几个八路军战士在商铺墙上张贴征兵通告,征兵处桌子前挤满了咨询的年轻人。
董晋川也来到征兵处前。
24.学校办公室内 日 内
1937年9月
方乡一个人在办公室内,手里拿着一封信,信封上写着:方老师惠存 董晋川
她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封信和一张董晋川的照片。
方乡眼里慢慢溢出泪水,忽然又擦去,眼神坚定起来。
25.军营内 日 外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