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7682
成片时长:约147分钟
阅读:15563
发表:2015/1/1
20集 农村 电视剧剧本
《走出乡镇》第1集
1
2
3
6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三十一集电视连续剧 文学剧本
走 出 乡 镇(1-6集)
人物:
马洪伟:景阳镇林业局原党委书记,离休干部(76岁)
马宝林:林业局劳动服务公司总经理,马洪伟之子(55岁)
高秀英:马宝林之妻(55岁)
马 军:马宝林之子(22岁)
白 鸽:白主任之女,饭店服务员,马军女友(20岁)
白主任:林业局办公室主任
赵德山(赵瘸子):木材加工厂人事股长(55岁)
陈小秋:林业医院护士,下岗后开饭店(38岁)
陈小满:陈小秋大姐,陈晓华之母
陈小雪:陈小秋二姐
陈晓华:陈小满之女,韩东女友(28岁)
母 亲:陈小秋之母
韩长波:朝鲜族居民(60岁)
崔顺子:韩长波之妻(63岁)
韩 东:韩长波之子,陈晓华男友(29岁)
韩长林:韩长波二哥(65岁)
韩美玉:韩长林之女(18岁)
唐绍增:林业局副局长
冯树人:林业局安保科长
姜文启:林业局宣传科长兼“林业工人报”总编辑
郑魁松:林业局宣传干事,印刷厂厂长
沈海涛:林业局行政科长
吴振兴:林业局财务科长
赵小兰:林业局财务科出纳员
袁德富:林业局财务科会计
大班长:林业局印刷厂班长
徐 丽(丽丽):林业局印刷厂工人
小 郭:林业局印刷厂工人
小 周:林业局印刷厂工人
小 秦:林业局印刷厂工人
徐师傅:徐丽父亲,退休工人
王 升:林业局金属加工厂经理
李镇长:景阳镇镇长
王所长:景阳镇工商所所长
刘所长:景阳镇派出所所长
女民警:景阳镇派出所民警
孙所长:景阳镇税务所所长
杨税务:景阳镇税务所税务员
女税员:景阳镇税务所税务员
冯局长:县教育局长
范婷婷:饭店服务员
大 厨:饭店厨师
吴春梅:县城娱乐中心服务员
罗 川:林业医院实习医生
胡春盛:个体运输户
师 兄:胡春盛助手
师 弟:胡春盛助手
刘 杰:个体服装店主
小 娟:刘杰妻子
田亚琳:个体百货店主
田亚玲:田亚琳之妹
黄振兴:县城新亚工贸公司经理
苗凤山:哈尔滨前进印刷厂厂长,郑魁松表弟
李技师:哈尔滨前进印刷厂技师
蔡科长:哈尔滨印刷器材公司销售科长
于科长:哈尔滨印刷器材公司财务科长
小 方:劳动服务公司仓库保管员,韩东同事
小 宋:劳动服务公司司机
小 常:劳动服务公司计划生育宣传员
林主任:县物资局仓库主任
保管员:县物资局仓库保管员
秦同志:山西运城市采购员
魏主任:城市信用社主任
女职员:城市信用社职员
片头歌
景阳镇,高丽屯,
住着我们庄稼人。
春种秋收几十年,
终于盼来好光景。
蚂蚁河上修大坝,
滑雪场在高山顶。
旅游购物带照相,
天伦之乐看儿孙。
从此不受苦和累,
养好身板享太平。
第一集
1、景阳镇扫描(音乐)
字幕:1990年秋,东北林区景阳镇。
[景阳镇火车站。一列装载着原木的长长的列车鸣着汽笛从站中通过,白烟在车站上空弥漫,汽笛声的余音经久不息]
[一列客车停在站内,有旅客从客车中下来。旅客出了车站穿过小广场,就进入景阳镇的主要街道景阳街。景阳饭店、景阳宾馆、景阳商场、贵族歌舞厅、东俄商店、新潮服装店以及形形色色的食杂店、照像馆、煎饼铺、小吃部和私人诊所等都集中在这条街上]
[出了景阳街不远就上了蚂蚁河大桥。过了蚂蚁河是林业局的大储木场。储木场里的木材堆积如山,最多的是原木,也有各种成材。小火车响着尖厉的汽笛在楞垛之间穿行。储木场里有工人在干活,有的归楞,有的装卸车]
[木材加工厂在大储木场旁边。加工厂的大厂房内,数台电锯同时开动,电机轰鸣,锯沫飞溅,一根接一根原木被推上锯台锯成小方或板材,然后装上平板车运进储木场]
2、景阳饭店门前
[景阳饭店和旁边的景阳宾馆,是景阳街上仅有的两栋两层小楼,处在全街最热闹的地段。景阳饭店的店牌下面吊着的四个大圆幌子,这是顶级饭店的标志。宽大的玻璃窗上印着“工薪消费 包办酒席”八个大字。门前两侧摆放着花篮;地上摊放着几排准备燃放的鞭炮。这一景象引来了许多围观的人]
[韩长波也在这里,抄着手佝偻着身子,东瞧瞧西看看]
有孩子叫:“长脖儿!”
[韩长波看那孩子一眼]
另一孩子叫:“长脖老等!”
[韩长波又看这个孩子一眼]
保安甲:“韩长脖是谁呀?”
保安乙:“一个鲜族人,全镇有名游手好闲的,整天东游西逛,后来搬到高丽屯了,还常来镇上转游。”
保安甲朝韩长波喝道:“往后站!往后站!”
韩长波:“我找我的孩子。”
保安甲:“你的孩子在那儿?”
韩长波:“扔了。”
保安甲:“扔了还找什么!”
韩长波:“他没死!他活着!”
保安甲:“你别处找去吧!这里没有!”
韩长波:“我在这等他,说不他能来呢!”
保安甲:“走吧走吧,小心嘣着你。”
[韩长波小心翼翼地站到人群后面去]
3、围城饭店
[围城饭店在景阳街较偏僻的地方。饭店不大,门前只挂了一个圆幌子,但在景阳街上独树一帜。它在普通平房门前装了一个具有俄罗斯风格的尖顶门楼,屋脊很高,房顶陡峭,涂着鲜艳的彩色油漆,看去十分别致]
[中午,饭店正在营业,有顾客在用餐]
[白鸽进店来,穿过餐厅进了操作间;操作间里,陈小秋、马军和大厨等正在忙碌]
白 鸽:“小姨!马军!”
马 军:“白鸽!你来啦,太好了!正忙不过来呢。”
[说完端着个菜盘送出去]
陈小秋:“小白鸽来啦!你看,还是马军面子大,一个电话就把你给请来了。”
白 鸽:“反正在家待着也没事儿。”
陈小秋:“可不咋的,待着也是待着,来了还能挣几个钱儿呢。”
白 鸽:“小姨,你这个饭店咋还叫个‘围城’呢?啥意思呀?”
陈小秋:“是马军帮我起的名,你问他吧。”
[马军从餐厅回来]
白 鸽:“马军,你给小姨起的店名是啥意思呀?”
马 军:“围城在这里是指结婚离婚说的,结婚叫进围城,离婚叫出围城。没听人说吗?这婚姻就像一个被围困的城堡,外边的人想进去,里边的人想出来。就好比说没结婚的人想结婚,结了婚的又想离婚,就这个意思。”
白 鸽:“那结婚离婚的跟饭店有啥关系呀?”
马 军:“给离婚的人服务呗!现在结婚的多热闹呀,喝喜酒,婚纱照,旅游。可离婚呢?没人管,两个人冷冷清清,不欢而散,甚至对簿公堂,唇枪舌剑,拼个两败俱伤。其实,结婚是喜庆,离婚也应该是喜庆。两人合不来,有矛盾,不想在一块过了,那就离婚呗,解除婚约,冲出牢笼,另寻新欢,各得其所,这怎么不是喜庆?既然是喜庆,就按喜事办嘛,小两口,或者亲朋好友来喝个喜酒,搞得和气一点,温馨一点,热闹一点,好合好散,不是挺好吗?”
白 鸽:“照你这么说,这离婚饭店还有生意可做了?”
马 军:“那当然,你看吧,天天客满。”
陈小秋:“马军的主意不错。原来我想开发廊,听马军说应该开饭店,开个离婚饭店。我一听有道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朝代,人总得吃饭。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总比唱歌跳舞和做头发的时候多。所以就开了这么个饭店。”
白 鸽:“也对。我能干点啥活呀?”
陈小秋:“活可多啦,让马军教教你,他干啥你干啥。”
马 军:“那不用。我的活她干不了。我还能掌勺呢。你就端盘子吧。端盘子这事儿男人不合适,还是得叫小姐来干。”
4、景阳饭店大堂
[大堂中五桌酒席已经摆好。头戴船形帽,身穿花衣服的女服务员在桌边站立服务。在主宾席的上方挂着一条横幅,上写:
林业局劳动服务总公司开业大吉
[大堂墙上的挂钟,指针在11点30分的位置]
走 出 乡 镇(1-6集)
人物:
马洪伟:景阳镇林业局原党委书记,离休干部(76岁)
马宝林:林业局劳动服务公司总经理,马洪伟之子(55岁)
高秀英:马宝林之妻(55岁)
马 军:马宝林之子(22岁)
白 鸽:白主任之女,饭店服务员,马军女友(20岁)
白主任:林业局办公室主任
赵德山(赵瘸子):木材加工厂人事股长(55岁)
陈小秋:林业医院护士,下岗后开饭店(38岁)
陈小满:陈小秋大姐,陈晓华之母
陈小雪:陈小秋二姐
陈晓华:陈小满之女,韩东女友(28岁)
母 亲:陈小秋之母
韩长波:朝鲜族居民(60岁)
崔顺子:韩长波之妻(63岁)
韩 东:韩长波之子,陈晓华男友(29岁)
韩长林:韩长波二哥(65岁)
韩美玉:韩长林之女(18岁)
唐绍增:林业局副局长
冯树人:林业局安保科长
姜文启:林业局宣传科长兼“林业工人报”总编辑
郑魁松:林业局宣传干事,印刷厂厂长
沈海涛:林业局行政科长
吴振兴:林业局财务科长
赵小兰:林业局财务科出纳员
袁德富:林业局财务科会计
大班长:林业局印刷厂班长
徐 丽(丽丽):林业局印刷厂工人
小 郭:林业局印刷厂工人
小 周:林业局印刷厂工人
小 秦:林业局印刷厂工人
徐师傅:徐丽父亲,退休工人
王 升:林业局金属加工厂经理
李镇长:景阳镇镇长
王所长:景阳镇工商所所长
刘所长:景阳镇派出所所长
女民警:景阳镇派出所民警
孙所长:景阳镇税务所所长
杨税务:景阳镇税务所税务员
女税员:景阳镇税务所税务员
冯局长:县教育局长
范婷婷:饭店服务员
大 厨:饭店厨师
吴春梅:县城娱乐中心服务员
罗 川:林业医院实习医生
胡春盛:个体运输户
师 兄:胡春盛助手
师 弟:胡春盛助手
刘 杰:个体服装店主
小 娟:刘杰妻子
田亚琳:个体百货店主
田亚玲:田亚琳之妹
黄振兴:县城新亚工贸公司经理
苗凤山:哈尔滨前进印刷厂厂长,郑魁松表弟
李技师:哈尔滨前进印刷厂技师
蔡科长:哈尔滨印刷器材公司销售科长
于科长:哈尔滨印刷器材公司财务科长
小 方:劳动服务公司仓库保管员,韩东同事
小 宋:劳动服务公司司机
小 常:劳动服务公司计划生育宣传员
林主任:县物资局仓库主任
保管员:县物资局仓库保管员
秦同志:山西运城市采购员
魏主任:城市信用社主任
女职员:城市信用社职员
片头歌
景阳镇,高丽屯,
住着我们庄稼人。
春种秋收几十年,
终于盼来好光景。
蚂蚁河上修大坝,
滑雪场在高山顶。
旅游购物带照相,
天伦之乐看儿孙。
从此不受苦和累,
养好身板享太平。
第一集
1、景阳镇扫描(音乐)
字幕:1990年秋,东北林区景阳镇。
[景阳镇火车站。一列装载着原木的长长的列车鸣着汽笛从站中通过,白烟在车站上空弥漫,汽笛声的余音经久不息]
[一列客车停在站内,有旅客从客车中下来。旅客出了车站穿过小广场,就进入景阳镇的主要街道景阳街。景阳饭店、景阳宾馆、景阳商场、贵族歌舞厅、东俄商店、新潮服装店以及形形色色的食杂店、照像馆、煎饼铺、小吃部和私人诊所等都集中在这条街上]
[出了景阳街不远就上了蚂蚁河大桥。过了蚂蚁河是林业局的大储木场。储木场里的木材堆积如山,最多的是原木,也有各种成材。小火车响着尖厉的汽笛在楞垛之间穿行。储木场里有工人在干活,有的归楞,有的装卸车]
[木材加工厂在大储木场旁边。加工厂的大厂房内,数台电锯同时开动,电机轰鸣,锯沫飞溅,一根接一根原木被推上锯台锯成小方或板材,然后装上平板车运进储木场]
2、景阳饭店门前
[景阳饭店和旁边的景阳宾馆,是景阳街上仅有的两栋两层小楼,处在全街最热闹的地段。景阳饭店的店牌下面吊着的四个大圆幌子,这是顶级饭店的标志。宽大的玻璃窗上印着“工薪消费 包办酒席”八个大字。门前两侧摆放着花篮;地上摊放着几排准备燃放的鞭炮。这一景象引来了许多围观的人]
[韩长波也在这里,抄着手佝偻着身子,东瞧瞧西看看]
有孩子叫:“长脖儿!”
[韩长波看那孩子一眼]
另一孩子叫:“长脖老等!”
[韩长波又看这个孩子一眼]
保安甲:“韩长脖是谁呀?”
保安乙:“一个鲜族人,全镇有名游手好闲的,整天东游西逛,后来搬到高丽屯了,还常来镇上转游。”
保安甲朝韩长波喝道:“往后站!往后站!”
韩长波:“我找我的孩子。”
保安甲:“你的孩子在那儿?”
韩长波:“扔了。”
保安甲:“扔了还找什么!”
韩长波:“他没死!他活着!”
保安甲:“你别处找去吧!这里没有!”
韩长波:“我在这等他,说不他能来呢!”
保安甲:“走吧走吧,小心嘣着你。”
[韩长波小心翼翼地站到人群后面去]
3、围城饭店
[围城饭店在景阳街较偏僻的地方。饭店不大,门前只挂了一个圆幌子,但在景阳街上独树一帜。它在普通平房门前装了一个具有俄罗斯风格的尖顶门楼,屋脊很高,房顶陡峭,涂着鲜艳的彩色油漆,看去十分别致]
[中午,饭店正在营业,有顾客在用餐]
[白鸽进店来,穿过餐厅进了操作间;操作间里,陈小秋、马军和大厨等正在忙碌]
白 鸽:“小姨!马军!”
马 军:“白鸽!你来啦,太好了!正忙不过来呢。”
[说完端着个菜盘送出去]
陈小秋:“小白鸽来啦!你看,还是马军面子大,一个电话就把你给请来了。”
白 鸽:“反正在家待着也没事儿。”
陈小秋:“可不咋的,待着也是待着,来了还能挣几个钱儿呢。”
白 鸽:“小姨,你这个饭店咋还叫个‘围城’呢?啥意思呀?”
陈小秋:“是马军帮我起的名,你问他吧。”
[马军从餐厅回来]
白 鸽:“马军,你给小姨起的店名是啥意思呀?”
马 军:“围城在这里是指结婚离婚说的,结婚叫进围城,离婚叫出围城。没听人说吗?这婚姻就像一个被围困的城堡,外边的人想进去,里边的人想出来。就好比说没结婚的人想结婚,结了婚的又想离婚,就这个意思。”
白 鸽:“那结婚离婚的跟饭店有啥关系呀?”
马 军:“给离婚的人服务呗!现在结婚的多热闹呀,喝喜酒,婚纱照,旅游。可离婚呢?没人管,两个人冷冷清清,不欢而散,甚至对簿公堂,唇枪舌剑,拼个两败俱伤。其实,结婚是喜庆,离婚也应该是喜庆。两人合不来,有矛盾,不想在一块过了,那就离婚呗,解除婚约,冲出牢笼,另寻新欢,各得其所,这怎么不是喜庆?既然是喜庆,就按喜事办嘛,小两口,或者亲朋好友来喝个喜酒,搞得和气一点,温馨一点,热闹一点,好合好散,不是挺好吗?”
白 鸽:“照你这么说,这离婚饭店还有生意可做了?”
马 军:“那当然,你看吧,天天客满。”
陈小秋:“马军的主意不错。原来我想开发廊,听马军说应该开饭店,开个离婚饭店。我一听有道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朝代,人总得吃饭。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总比唱歌跳舞和做头发的时候多。所以就开了这么个饭店。”
白 鸽:“也对。我能干点啥活呀?”
陈小秋:“活可多啦,让马军教教你,他干啥你干啥。”
马 军:“那不用。我的活她干不了。我还能掌勺呢。你就端盘子吧。端盘子这事儿男人不合适,还是得叫小姐来干。”
4、景阳饭店大堂
[大堂中五桌酒席已经摆好。头戴船形帽,身穿花衣服的女服务员在桌边站立服务。在主宾席的上方挂着一条横幅,上写:
林业局劳动服务总公司开业大吉
[大堂墙上的挂钟,指针在11点30分的位置]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