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8955
成片时长:约151分钟
阅读:13663
发表:2015/1/1
20集 农村 电视剧剧本
《走出乡镇》第3集
1
2
3
6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小姐从冰箱里拿出两筒饮料,打开放在茶几上]
小 姐:“韩先生,您请坐,请随意。”
韩长林:“好的,谢谢。”
[小姐出了房间,拉上了门]
[韩长林拉着韩长波的手,一起坐到长沙发上]
韩长林:“四十年了,怎么样,你们都好吗?”
韩长波:“好!好!你也好吧?”
韩长林:“我也好。你的身体怎么样?你怎么腰都直不起来了?”
韩长波:“没什么,这是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时侯给打的,肋骨断了两根,腰直不起来了,身体还好,没什么病。”
韩长林:“怎么会这样?谁打的?他为什么打你?”
韩长波:“唉,别提了,过去了。”
韩长林:“昨天顺子来了。我看得出来,她挺苦。昨天是镇上派车去接你们的,你怎么没来?”
韩长波:“我知道。她不让我来。”
韩长林:“她恨我。我不该走,不该离开家。”
韩长波:“她不恨你。你是参军走的。你参军,我们是军属。我们都是光荣的。”
韩长林:“我不该不跟你们联系,不给你们写信。”
韩长波:“不怪你。我知道,你肯定没办法联系,没办法写信。”
韩长林:“她身体好吗?”
韩长波:“挺好。哥,我跟顺子的事,你可能知道了。我对不起你。”
韩长林:“别这么说,是我对不起她,对不起你们。四十年了,不容易。我们都活过来了,这就好。我在外面不是也娶妻生子了吗?都是没有办法的。”
韩长波:“顺子她是很守本份的,也真的是没办法。那一年,你走后的第十年,国家发生了困难,老百姓家家也都困难,没有粮食,吃不饱,上山捋树叶,挖野菜。顺子生了病,一连几天高烧不退……”
4、回放 字幕:1960年
景阳镇 高丽坝 顺子的家 夜间
[一间低矮的草房,外间是锅台、水缸,墙根有一铺小土炕。里间是一铺大些的土炕,一个小铁皮炉子]
[韩长波站在炕边。顺子欠着身在喝水,喝完水把瓷碗给长波]
顺 子:“你也去睡吧,不早了。”
韩长波:“水在炉子上,半夜想喝了,我来给你倒。你好点没有?”
[长波摸了一下顺子的额头]
韩长波:“还烧的历害,明天你得吃点东西,老这样哪行?”
顺 子:“睡你的去吧。”
[长波回到外屋小土炕躺下]
[半夜,顺子呻吟。她慢慢起身下地,拿起水碗,忽然一阵晕眩摔倒在地,瓷碗破碎]
[韩长波闻声进来]
韩长波:“顺子!你怎么了?”
[顺子不语。长波将她抱起放回炕上]
韩长波:“你怎么自个儿下地了?你怎么不叫我?”
[顺子不语]
[长波又拿来一个碗,倒了一碗水]
韩长波:“你喝点水吧。”
[顺子不动,不说话,也不睁眼]
[长波长叹一声,放下水碗,过去把自己的被子和枕头抱过来,放在顺子身边,轻轻躺下]
回放完
5、韩长林客厅
韩长波:“顺子也不知道生的什么病,没地方去看,也没有药,就那么挺着,总算挺过来了。那些天是真难哪。你的消息一点都没有。朝鲜的仗打完了,志愿军都撤回来了,还是没有你的消息。我们真是一点指望都没有了。顺子起不来炕。我怕她再摔着,晚上就过来和她睡在一铺炕上。后来她渐渐好了,就叫我回外边小炕上去睡。我不愿意。她也没硬叫我回去。我知道,我不愿离开她,她也离不开我,我们也就在一起了,再后来,就有了韩东。一有了韩东,我们在镇上也住不下去了,搬到了高丽屯。唉!”
韩长林:“长波,谢谢你!你刚才说对不起我。不是你对不起我,是我对不起你们,对不起顺子。事实证明,这个家可以没有我,但是不能没有你。你想想,如果你当时不那样照顾她,不跟她生活在一起,那会是什么样子?会是什么样的结局?简直不敢想啊!不是全靠你了吗?这个家如果不是现在这样,我更不敢回来,我心里会更不好过。不是吗?”
[韩长波点头]
韩长林:“你会抽烟吗?”
韩长波:“我不会。”
[韩长林拿起一筒饮料给韩长波]
韩长林:“来,喝这个。”
韩长波:“这是什么?”
韩长林:“可口可乐。”
韩长波:“好喝吗?”
韩长林:“你尝尝。”
[韩长波喝了一口]
韩长波:“嗯,好喝。”
韩长林:“现在好了,困难的日子总算过去了。”
韩长波:“哥,你不想到家里去看看吗?”
韩长林:“怎么不想?要不到家里去看看,我回来干什么?今天美玉跟她哥玩去了。年轻人在一起总是快乐的。”
韩长波:“那我就先回去了。我跟顺子好好准备一下,等你到家里来,咱们也该好好快乐一回了。”
韩长林:“好啊!”
[韩长波、韩长林同时站起身来,出门]
6、景阳镇至青河的大道上
[韩东的车从景阳镇出来,过了蚂蚁河大桥,在去青河的公路旁边停下来。韩东和美玉两人下了车]
[这里公路平坦,视野开阔,往返于景阳镇和青河之间的汽车拖拉机络绎不绝]
[韩东锁了车,和韩美玉离开公路来到田间小路上]
[韩美玉环顾四周,只见庄稼遍地,丰收在望。农田里已经没有人劳作了,只有少数农妇在侍弄菜地。近处的山上灌木丛生,有红叶在绿树丛中显现。远处黛色的歪头山矗立在蓝天下。太阳温和地照着,明媚而不炎热]
[韩美玉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
美 玉:“太好啦!在家的时候就听说北方的秋天是金秋,果然不假。我想金秋的意思除了说秋天有丰厚的收成,果实累累之外,也有天气的因素吧。金秋时节天高气爽,不冷不热,让人不急不躁。所以人们都选择在秋天到北方来。”
韩 东:“你们那里没有秋天吗?”
美 玉:“那里的四季不像北方这样分明,一年到头平平淡淡,没有冬天的严寒,也没有秋天的壮丽。我觉得这也有点像人的性格。北方人粗犷、豪爽、热情,大概就和北方强烈的气候有关系,不像南方人那样软绵绵的。说自然环境造就了人,就是这个道理吧?”
[韩东不语,有些心事重重]
美 玉:“你在想什么?还在想刚才的问题?”
韩 东:“事情怎么会是这样的呢?你爸他为什么要走?我爸我妈他们为什么要在一起?”
美 玉:“我爸为什么要走?他们那一代人的事咱们怎么能够理解?反正他走自有走的道理。他要是不走,你就不会是你,也就没有我了。我们也就不可能一起在这里议论这件事了。所以,作为我们两个人,首先应该感谢他们。他们是我们生命的赋予者。”
韩 东:“不!我是他们罪孽的见证。”
美 玉:“怎么能这么说!照你这么说,我爸也是有罪的了?他在外面也成了家,生儿育女。我也是罪孽的见证了?”
[韩东不说话]
美 玉:“我可不这么看。他们那一辈人生活在动乱的年代。他们生活得很苦,很艰难,活下来已经不容易,还把我们抚养大。我们有什么理由谴责他们?”
韩 东:“可是你爸听说了这边这种情况的时候不是也很难过吗?”
美 玉:“他是感到太突然、太意外了。他的心脏不好,受不了突然的刺激。现在他已经好了。他对这里发生的一切都能够理解。他并且也预料到你的情绪会受影响,所以让我来先和你谈谈,然后再一起去见你爸你妈。”
韩 东:“这么说你爸事先也不知道这边的情况?”
美 玉:“他怎么能知道?又没通过信。不过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你想想,都四十年了。四十年是多么漫长的岁月!谁也没有权力要求别人和苛求自己,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守身如玉。大家都应该这样想:都在艰难的条件下挣扎,好不容易都活下来了,维系了生命,而且繁衍了后代,这是值得庆幸的。大家见面应该高兴。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不但不能指责他们,还要感谢他们,要继承他们的事业,继续为自己的家族作出贡献。”
[韩东不由地站住了,扭头敬佩地注视着美玉]
美 玉:“告诉你吧,我爸一见到你就挺喜欢你的。当他知道你是韩家后代的时候简直高兴极了。他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现在他可以把你当作他的儿子了,你想他能不高兴吗?还有,我也非常高兴有了你这个哥哥。你说,有了我这个妹妹你不高兴吗?”
韩 东:“当然高兴!”
[韩东兴奋得眼睛放光,一下抓住了韩美玉的两只手]
韩 东:“美玉,我的小妹妹!”
[美玉心里充满了幸福,一下扑到韩东那宽厚的怀里]
美 玉:“哥哥,东哥!”
[韩东亲切地抱着她,激动地说]
韩 东:“美玉,小妹妹,你多像是从天上飞过来的呀!咱们现在是一家人了,多好啊!老人们也应该高兴才是,对不对?”
美 玉:“你想通了?高兴了?”
韩 东:“这么好的事儿有啥想不通,有啥不高兴的?现在咱们该干什么了?”
美 玉:“一起去见你爸你妈,不,是咱爸咱妈!让他们也高兴起来。”
韩 东:“好!”
[韩东和美玉拉着手向公路上的汽车走去]
7、高丽屯 顺子家
[韩东的车开进高丽屯,引起了几声狗吠,惊走了在村道上觅食的几只鸡。小汽车直接开到了顺子家门口]
[两人下了车。韩东从门缝中伸手进去摘了挂钩推开柴门,领美玉进了院子]
[听见狗叫,又听见门响,崔顺子从房中出来,却见儿子领着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进来了。她愕然地站在门口,两手在围裙上搓着,不知是怎么回事,以为是孩子把对象领家来了]
韩 东:“妈!这是美玉,从南朝鲜来的,我大爷的孩子。”
[顺子嗫嚅着。还没等她说出话来,美玉已经大大方方地走到她跟前,深深地行了个礼,朗声叫道]
美 玉:“妈妈!”
[顺子吃了一惊,一时怀疑自己是在梦中]
顺子旁白:“你是谁?你为什么这样看着我?啊!姑娘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分明是由衷的喜悦,是真诚的爱戴,是对于母爱的渴求。只有孩子在母亲面前才有这种流露。你可以恨韩长林,可你能不爱孩子吗?孩子有什么罪?况且,这么一个可爱的孩子又这么热切地叫着妈妈,还没有被女儿这么亲切、这么温柔地叫过呢。我的心忽地软下来了]
美 玉:“妈妈!”
韩 东:“妈,让美玉进屋吧。”
顺子点点头:“哎!”
[韩东领着美玉进了屋。屋子里很暗,过一会之后才看清楚屋里并没有什么陈设,进门就是一铺矮炕,炕上并排放着两只木箱]
顺 子:“炕上坐吧。”
美 玉:“妈妈,您先坐吧。”
[美玉说着帮顺子解了围裙,脱下鞋子,扶她上了炕,然后自己才脱鞋上炕在顺子身边坐下。韩东则坐在炕边的方凳上]
[顺子和美玉相视良久,都不知道怎样启齿,后来还是美玉开口了]
美 玉:“妈妈!”
[她又深情地叫了一声,并用朝鲜话说道]
美 玉:(朝语,字幕):“从我记事的时候起,爸爸就时常跟我们说起您,说我们的老家是在中国,在景阳镇。他非常惦记老家,惦记您,一直想着要回来,也带我们回来看看。这么多年了,现在总算回来了。看见您,爸爸和我都非常高兴。爸爸跟我们说,我们在中国的那个妈妈非常漂亮。今天终于见到您了。妈妈,您真好!您年轻的时候一定非常漂亮,爸爸没骗我们,是吧?”
[顺子想笑一下,可是只在嘴角露出了一点苦涩]
美 玉(改说汉语):“小的时候我们不懂,只觉得他跟我们讲的事很有趣,令我们向往。长大以后才明白,爸爸其实很苦,他的心里苦。他常说要回来,可是总也回不来,又有点不敢回来。他觉得对不住您,怕您不会原谅他。那天您在宾馆和他见面的时候,我在房间里。我真想出来看看您,可是爸爸不让,我也有点怕,不知道您会和爸爸说些什么。后来我发现爸爸很痛苦。”
[说到这里,美玉看着顺子,希望从她的脸上得到某种答案]
[顺子依然铁青着脸,仿佛过去几十年的怨恨和痛苦都凝结在脸上]
[沉默了一会,顺子突然问道]
顺 子:“是他让你来的吗?”
美 玉:“不。他没让我来。是我看他老人家那么痛苦,我心里很不安。我知道他为什么痛苦,我很可怜他。他活得很不容易,真可以说是九死一生。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没忘记您。您是他的信念,支撑着他的生命。爸爸已经六十多岁了。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老了还能见您一面,希望得到您的谅解。我明白,这是他的一个心病,看不到您,他的病除不了。可是,我发现,在你们见了面之后,他的精神并没有一点好转,反而更坏了。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他没有灰心过。这次千里迢迢,几经周折,他抱着希望,满心欢喜。可是那天,我看见他,他掉了眼泪……”
[美玉说到这里哽住了]
[停了一下,美玉抬起含泪的眼睛望着顺子祈求地说]
美 玉:“妈妈,过去的事,爸爸虽然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可是,那也不能全怪爸爸。他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他走的每一步都是为全家着想的,都是迫不得已的。事到如今,一切都过去了,您还记恨他吗?如果您还不原谅他,痛苦和悔恨就会伴随他终生。他还有什么勇气生活下去?与其如此,还不如不来。可是,那样您自己也得不到解脱。您不也一样日思夜想记挂着他吗?还有我们,我们这一代人也不能团聚。为了咱们这一家人,您就原谅爸爸,让爸爸回来吧!妈妈,好妈妈!”
[美玉终于说不下去,伏在顺子怀里哭起来]
小 姐:“韩先生,您请坐,请随意。”
韩长林:“好的,谢谢。”
[小姐出了房间,拉上了门]
[韩长林拉着韩长波的手,一起坐到长沙发上]
韩长林:“四十年了,怎么样,你们都好吗?”
韩长波:“好!好!你也好吧?”
韩长林:“我也好。你的身体怎么样?你怎么腰都直不起来了?”
韩长波:“没什么,这是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时侯给打的,肋骨断了两根,腰直不起来了,身体还好,没什么病。”
韩长林:“怎么会这样?谁打的?他为什么打你?”
韩长波:“唉,别提了,过去了。”
韩长林:“昨天顺子来了。我看得出来,她挺苦。昨天是镇上派车去接你们的,你怎么没来?”
韩长波:“我知道。她不让我来。”
韩长林:“她恨我。我不该走,不该离开家。”
韩长波:“她不恨你。你是参军走的。你参军,我们是军属。我们都是光荣的。”
韩长林:“我不该不跟你们联系,不给你们写信。”
韩长波:“不怪你。我知道,你肯定没办法联系,没办法写信。”
韩长林:“她身体好吗?”
韩长波:“挺好。哥,我跟顺子的事,你可能知道了。我对不起你。”
韩长林:“别这么说,是我对不起她,对不起你们。四十年了,不容易。我们都活过来了,这就好。我在外面不是也娶妻生子了吗?都是没有办法的。”
韩长波:“顺子她是很守本份的,也真的是没办法。那一年,你走后的第十年,国家发生了困难,老百姓家家也都困难,没有粮食,吃不饱,上山捋树叶,挖野菜。顺子生了病,一连几天高烧不退……”
4、回放 字幕:1960年
景阳镇 高丽坝 顺子的家 夜间
[一间低矮的草房,外间是锅台、水缸,墙根有一铺小土炕。里间是一铺大些的土炕,一个小铁皮炉子]
[韩长波站在炕边。顺子欠着身在喝水,喝完水把瓷碗给长波]
顺 子:“你也去睡吧,不早了。”
韩长波:“水在炉子上,半夜想喝了,我来给你倒。你好点没有?”
[长波摸了一下顺子的额头]
韩长波:“还烧的历害,明天你得吃点东西,老这样哪行?”
顺 子:“睡你的去吧。”
[长波回到外屋小土炕躺下]
[半夜,顺子呻吟。她慢慢起身下地,拿起水碗,忽然一阵晕眩摔倒在地,瓷碗破碎]
[韩长波闻声进来]
韩长波:“顺子!你怎么了?”
[顺子不语。长波将她抱起放回炕上]
韩长波:“你怎么自个儿下地了?你怎么不叫我?”
[顺子不语]
[长波又拿来一个碗,倒了一碗水]
韩长波:“你喝点水吧。”
[顺子不动,不说话,也不睁眼]
[长波长叹一声,放下水碗,过去把自己的被子和枕头抱过来,放在顺子身边,轻轻躺下]
回放完
5、韩长林客厅
韩长波:“顺子也不知道生的什么病,没地方去看,也没有药,就那么挺着,总算挺过来了。那些天是真难哪。你的消息一点都没有。朝鲜的仗打完了,志愿军都撤回来了,还是没有你的消息。我们真是一点指望都没有了。顺子起不来炕。我怕她再摔着,晚上就过来和她睡在一铺炕上。后来她渐渐好了,就叫我回外边小炕上去睡。我不愿意。她也没硬叫我回去。我知道,我不愿离开她,她也离不开我,我们也就在一起了,再后来,就有了韩东。一有了韩东,我们在镇上也住不下去了,搬到了高丽屯。唉!”
韩长林:“长波,谢谢你!你刚才说对不起我。不是你对不起我,是我对不起你们,对不起顺子。事实证明,这个家可以没有我,但是不能没有你。你想想,如果你当时不那样照顾她,不跟她生活在一起,那会是什么样子?会是什么样的结局?简直不敢想啊!不是全靠你了吗?这个家如果不是现在这样,我更不敢回来,我心里会更不好过。不是吗?”
[韩长波点头]
韩长林:“你会抽烟吗?”
韩长波:“我不会。”
[韩长林拿起一筒饮料给韩长波]
韩长林:“来,喝这个。”
韩长波:“这是什么?”
韩长林:“可口可乐。”
韩长波:“好喝吗?”
韩长林:“你尝尝。”
[韩长波喝了一口]
韩长波:“嗯,好喝。”
韩长林:“现在好了,困难的日子总算过去了。”
韩长波:“哥,你不想到家里去看看吗?”
韩长林:“怎么不想?要不到家里去看看,我回来干什么?今天美玉跟她哥玩去了。年轻人在一起总是快乐的。”
韩长波:“那我就先回去了。我跟顺子好好准备一下,等你到家里来,咱们也该好好快乐一回了。”
韩长林:“好啊!”
[韩长波、韩长林同时站起身来,出门]
6、景阳镇至青河的大道上
[韩东的车从景阳镇出来,过了蚂蚁河大桥,在去青河的公路旁边停下来。韩东和美玉两人下了车]
[这里公路平坦,视野开阔,往返于景阳镇和青河之间的汽车拖拉机络绎不绝]
[韩东锁了车,和韩美玉离开公路来到田间小路上]
[韩美玉环顾四周,只见庄稼遍地,丰收在望。农田里已经没有人劳作了,只有少数农妇在侍弄菜地。近处的山上灌木丛生,有红叶在绿树丛中显现。远处黛色的歪头山矗立在蓝天下。太阳温和地照着,明媚而不炎热]
[韩美玉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
美 玉:“太好啦!在家的时候就听说北方的秋天是金秋,果然不假。我想金秋的意思除了说秋天有丰厚的收成,果实累累之外,也有天气的因素吧。金秋时节天高气爽,不冷不热,让人不急不躁。所以人们都选择在秋天到北方来。”
韩 东:“你们那里没有秋天吗?”
美 玉:“那里的四季不像北方这样分明,一年到头平平淡淡,没有冬天的严寒,也没有秋天的壮丽。我觉得这也有点像人的性格。北方人粗犷、豪爽、热情,大概就和北方强烈的气候有关系,不像南方人那样软绵绵的。说自然环境造就了人,就是这个道理吧?”
[韩东不语,有些心事重重]
美 玉:“你在想什么?还在想刚才的问题?”
韩 东:“事情怎么会是这样的呢?你爸他为什么要走?我爸我妈他们为什么要在一起?”
美 玉:“我爸为什么要走?他们那一代人的事咱们怎么能够理解?反正他走自有走的道理。他要是不走,你就不会是你,也就没有我了。我们也就不可能一起在这里议论这件事了。所以,作为我们两个人,首先应该感谢他们。他们是我们生命的赋予者。”
韩 东:“不!我是他们罪孽的见证。”
美 玉:“怎么能这么说!照你这么说,我爸也是有罪的了?他在外面也成了家,生儿育女。我也是罪孽的见证了?”
[韩东不说话]
美 玉:“我可不这么看。他们那一辈人生活在动乱的年代。他们生活得很苦,很艰难,活下来已经不容易,还把我们抚养大。我们有什么理由谴责他们?”
韩 东:“可是你爸听说了这边这种情况的时候不是也很难过吗?”
美 玉:“他是感到太突然、太意外了。他的心脏不好,受不了突然的刺激。现在他已经好了。他对这里发生的一切都能够理解。他并且也预料到你的情绪会受影响,所以让我来先和你谈谈,然后再一起去见你爸你妈。”
韩 东:“这么说你爸事先也不知道这边的情况?”
美 玉:“他怎么能知道?又没通过信。不过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你想想,都四十年了。四十年是多么漫长的岁月!谁也没有权力要求别人和苛求自己,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守身如玉。大家都应该这样想:都在艰难的条件下挣扎,好不容易都活下来了,维系了生命,而且繁衍了后代,这是值得庆幸的。大家见面应该高兴。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不但不能指责他们,还要感谢他们,要继承他们的事业,继续为自己的家族作出贡献。”
[韩东不由地站住了,扭头敬佩地注视着美玉]
美 玉:“告诉你吧,我爸一见到你就挺喜欢你的。当他知道你是韩家后代的时候简直高兴极了。他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现在他可以把你当作他的儿子了,你想他能不高兴吗?还有,我也非常高兴有了你这个哥哥。你说,有了我这个妹妹你不高兴吗?”
韩 东:“当然高兴!”
[韩东兴奋得眼睛放光,一下抓住了韩美玉的两只手]
韩 东:“美玉,我的小妹妹!”
[美玉心里充满了幸福,一下扑到韩东那宽厚的怀里]
美 玉:“哥哥,东哥!”
[韩东亲切地抱着她,激动地说]
韩 东:“美玉,小妹妹,你多像是从天上飞过来的呀!咱们现在是一家人了,多好啊!老人们也应该高兴才是,对不对?”
美 玉:“你想通了?高兴了?”
韩 东:“这么好的事儿有啥想不通,有啥不高兴的?现在咱们该干什么了?”
美 玉:“一起去见你爸你妈,不,是咱爸咱妈!让他们也高兴起来。”
韩 东:“好!”
[韩东和美玉拉着手向公路上的汽车走去]
7、高丽屯 顺子家
[韩东的车开进高丽屯,引起了几声狗吠,惊走了在村道上觅食的几只鸡。小汽车直接开到了顺子家门口]
[两人下了车。韩东从门缝中伸手进去摘了挂钩推开柴门,领美玉进了院子]
[听见狗叫,又听见门响,崔顺子从房中出来,却见儿子领着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进来了。她愕然地站在门口,两手在围裙上搓着,不知是怎么回事,以为是孩子把对象领家来了]
韩 东:“妈!这是美玉,从南朝鲜来的,我大爷的孩子。”
[顺子嗫嚅着。还没等她说出话来,美玉已经大大方方地走到她跟前,深深地行了个礼,朗声叫道]
美 玉:“妈妈!”
[顺子吃了一惊,一时怀疑自己是在梦中]
顺子旁白:“你是谁?你为什么这样看着我?啊!姑娘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分明是由衷的喜悦,是真诚的爱戴,是对于母爱的渴求。只有孩子在母亲面前才有这种流露。你可以恨韩长林,可你能不爱孩子吗?孩子有什么罪?况且,这么一个可爱的孩子又这么热切地叫着妈妈,还没有被女儿这么亲切、这么温柔地叫过呢。我的心忽地软下来了]
美 玉:“妈妈!”
韩 东:“妈,让美玉进屋吧。”
顺子点点头:“哎!”
[韩东领着美玉进了屋。屋子里很暗,过一会之后才看清楚屋里并没有什么陈设,进门就是一铺矮炕,炕上并排放着两只木箱]
顺 子:“炕上坐吧。”
美 玉:“妈妈,您先坐吧。”
[美玉说着帮顺子解了围裙,脱下鞋子,扶她上了炕,然后自己才脱鞋上炕在顺子身边坐下。韩东则坐在炕边的方凳上]
[顺子和美玉相视良久,都不知道怎样启齿,后来还是美玉开口了]
美 玉:“妈妈!”
[她又深情地叫了一声,并用朝鲜话说道]
美 玉:(朝语,字幕):“从我记事的时候起,爸爸就时常跟我们说起您,说我们的老家是在中国,在景阳镇。他非常惦记老家,惦记您,一直想着要回来,也带我们回来看看。这么多年了,现在总算回来了。看见您,爸爸和我都非常高兴。爸爸跟我们说,我们在中国的那个妈妈非常漂亮。今天终于见到您了。妈妈,您真好!您年轻的时候一定非常漂亮,爸爸没骗我们,是吧?”
[顺子想笑一下,可是只在嘴角露出了一点苦涩]
美 玉(改说汉语):“小的时候我们不懂,只觉得他跟我们讲的事很有趣,令我们向往。长大以后才明白,爸爸其实很苦,他的心里苦。他常说要回来,可是总也回不来,又有点不敢回来。他觉得对不住您,怕您不会原谅他。那天您在宾馆和他见面的时候,我在房间里。我真想出来看看您,可是爸爸不让,我也有点怕,不知道您会和爸爸说些什么。后来我发现爸爸很痛苦。”
[说到这里,美玉看着顺子,希望从她的脸上得到某种答案]
[顺子依然铁青着脸,仿佛过去几十年的怨恨和痛苦都凝结在脸上]
[沉默了一会,顺子突然问道]
顺 子:“是他让你来的吗?”
美 玉:“不。他没让我来。是我看他老人家那么痛苦,我心里很不安。我知道他为什么痛苦,我很可怜他。他活得很不容易,真可以说是九死一生。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没忘记您。您是他的信念,支撑着他的生命。爸爸已经六十多岁了。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老了还能见您一面,希望得到您的谅解。我明白,这是他的一个心病,看不到您,他的病除不了。可是,我发现,在你们见了面之后,他的精神并没有一点好转,反而更坏了。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他没有灰心过。这次千里迢迢,几经周折,他抱着希望,满心欢喜。可是那天,我看见他,他掉了眼泪……”
[美玉说到这里哽住了]
[停了一下,美玉抬起含泪的眼睛望着顺子祈求地说]
美 玉:“妈妈,过去的事,爸爸虽然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可是,那也不能全怪爸爸。他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他走的每一步都是为全家着想的,都是迫不得已的。事到如今,一切都过去了,您还记恨他吗?如果您还不原谅他,痛苦和悔恨就会伴随他终生。他还有什么勇气生活下去?与其如此,还不如不来。可是,那样您自己也得不到解脱。您不也一样日思夜想记挂着他吗?还有我们,我们这一代人也不能团聚。为了咱们这一家人,您就原谅爸爸,让爸爸回来吧!妈妈,好妈妈!”
[美玉终于说不下去,伏在顺子怀里哭起来]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