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0083
成片时长:每集约42分钟
阅读:8831
发表:2020/4/11
20集 主旋律,农村 电视剧剧本
《当代愚公》第7-10集
1-3
4-6
7-10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人物简介:
简要梗概:
济南市金刚纂村支书马广业带领留守的150名村民,用11年时间,打开了一座山,修通了去济南的公路,使这个特穷的村脱贫致富了。本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详细梗概:(2213字)
金刚纂村又一个小伙子马良子因为穷,娶不上媳妇,去姚科村给姚棒槌的大龄独女姚大雪当倒插门了。村人们无比痛心,更引起了刚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委主任马广业的深思。他决心用三年时间拓宽、调直村南的土路,修一条绕山渠和两个大水塘,然后在三千亩荒山上栽上果树,以改变村里贫穷面貌。他三年三大步,如期完成任务,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村里仍然很穷。原因是没有抓住村里穷的主要矛盾,于是他正定决心抓住牛鼻子,打开北山,修一条直通济南的路。开始有的村民怨天尤人,抱怨祖宗。他说,抱怨不管用,好生活等不来。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面对现实,自力更生,用我们的双手,把“穷”字搬走,改变我们村的贫穷面貌!
全体留守的150名村民全动员起来了,连80岁的刘洛全大爷也来工地搬石头,有的家里没人看孩子,就把孩子带上山,冻得孩子哭也顾不上管。他们凿眼放炮推车搬石头,填沟垒堰平路基,累了不歇,轻伤不下火线。支书马广业累犯了房颤,吃了两片药在地上躺了一会儿又接着干。村民们的干劲感动了在外地上班、打工和上学的大学生,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主动回村,参加到开山的行列。
区委不仅鼓励他们,还支持他们6万元,区交通局派李工给他们测量规划,乡派出所长和区公安局长亲自来工地指挥爆破。
报纸、电视台报道了他们的事迹,感动了许多市、区机关的干部,他们不仅主动捐款,还亲自来工地劳动,4年时间就把路基修到了最大的那座山头前。
马良子去姚家当倒插门,改名换姓叫姚喜来,累活脏活全干了,剩饭剩菜全吃了,动不动就挨训斥,媳妇不怀孕骂他是废物,生了闺女抱怨他的种儿不行,不让亲娘来看孩子,更不能容忍的是亲娘病了,上吐下泄得厉害,要他回家拉娘去乡医院看,姚家竟以他家地里的玉米茬子没刨完而不让走。他忍无可忍,毅然回家了。姚棒槌竟威胁说,“你敢迈出这家门,就甭回来”。良子气愤地说,这种没尊严的日子我早就过够了,大不了离婚!女儿大雪却不想离,抱怨爹欺人太甚、太无人情了。她看入赘时两家的协议,是她家违犯了。
姚大雪怕喜来离婚,让侯芳捎信儿去想约喜来赶集谈。良子跟支书商量,马广业要找回尊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他经过认真考虑提出了6条要求。大雪把这6条拿回去,她爹却一条也不接受,说他根本就没有资格谈条件。女儿跟他哭闹,他去找村支书评理。支书批评他太不拿入赘的女婿当人了,在村里名声太臭,影响很坏,即便打官司你家也赢不了。他这才同意了女儿的建议,全家去金刚纂村给良子一家认错,赔礼道歉。马家热情接待,不仅给他们包的饺子,还给大雪买了块布料,给了孙女十块钱。马良子跟他一家回去了。
爆破最大的山头,干部们正发愁没钱请爆破专家,矿业学院的一个杜老师为评副教授创业绩,答应免费给他们设计定向爆破。尽管马广业怀疑他的能力,因他不要钱还是让他设计了。
人们万万没有想到这次定向爆破失败。70吨炸药没把大山劈开,只是把十万立方的山头变成了15万立方松动的石头。这对马广业打击很大。他觉得对不起乡亲们,没脸见人,在家里闷了一个月。他发愁怎样才能把这15万立方石头运走。乡亲们关心他,看望他,却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乡党委魏书记来劝他,激励他,批评他,给他讲道理。他经过一个月的反思,也觉得自己不能趴下。这次挫折让他头脑清醒了,不再那么急于求成了。坚信山会越挖越少,无非是多干几年罢了。他又振作起精神,带领村民们又继续干起来。
《济南日报》发表了题为《十五万立方碎石何所惧,新愚公不怕困难再振作》的文章,电视台也作了报道。市直一些机关和企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不仅给他们捐款,还给他们送来铲车和卡车,加快了工程步伐,终于把那15万吨松动的石头运走了,公路路基也有了模样。区委魏书记、市农委冯主任、报社蒋总编前来祝贺。
这时又出了问题,原来乡政府让金刚纂和姚科村签了书面协议,山南的路金刚纂修,山北的路刚由姚科村修。姚科村修了一半,觉着自己村并不走这路,不仅不继续修了,还提出占地刨树的补偿。马广业多次夜里去姚科村求情说好话,并答应跟姚科村书记一起去找区和乡给他们补偿,这才允许接着修路。
金刚路终于修通了,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还租了20辆大轿车拉着全村人去济南逛了一圈儿。通车典礼姚喜来和大雪也参加了。他说,从小跟爹学了木匠活。原来没有路,做家具既没钱又没路,有手艺也无法施展。车通了,打算跟爹在村里开个木器厂、在济南开个家具公司,很快就能富起来。姚棒槌说这是马老三挽的圈套,让儿子回去,说啥也不答应。结果以月工资一千元雇了两个木匠,生意干得红火。
大雪看重那月薪一千元,抱怨爹不该不让喜来干,本来说在济南开家具公司是由她当经理,因姚棒槌不让女儿去,这公司也没开,为此大雪跟他爹闹。姚棒槌说,你俩都走了,我们老公了谁管?大雪说,喜来早有打算,木器厂和家具公司赚了钱,在济南买个三层楼的别墅,马家爹娘住一层,姚家爹娘住家一层,他们两口和孩子住一层,既不影响工作,又能赡养老人,岂不三全其美?姚棒槌动心了。
路通了。马广业说,这只是给村民们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并不等于村里就富了。他带领村民大上致富项目,开发了秀丰梨、五谷鸡、大金星山楂和错季生产的旱地西红杮,村里修了街道,安了路灯,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太阳能,翻盖了新房,村里建了文化休闲广场、农家乐,市委组织部在村里建了青少年教育基地,展览了开山修路的图片,可观看劈山修路的录相,还可看到当年用废的开山工具,可以试推当年开山推的洪车,从中体会开山的不易,受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济南市金刚纂村支书马广业带领留守的150名村民,用11年时间,打开了一座山,修通了去济南的公路,使这个特穷的村脱贫致富了。本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详细梗概:(2213字)
金刚纂村又一个小伙子马良子因为穷,娶不上媳妇,去姚科村给姚棒槌的大龄独女姚大雪当倒插门了。村人们无比痛心,更引起了刚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委主任马广业的深思。他决心用三年时间拓宽、调直村南的土路,修一条绕山渠和两个大水塘,然后在三千亩荒山上栽上果树,以改变村里贫穷面貌。他三年三大步,如期完成任务,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村里仍然很穷。原因是没有抓住村里穷的主要矛盾,于是他正定决心抓住牛鼻子,打开北山,修一条直通济南的路。开始有的村民怨天尤人,抱怨祖宗。他说,抱怨不管用,好生活等不来。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面对现实,自力更生,用我们的双手,把“穷”字搬走,改变我们村的贫穷面貌!
全体留守的150名村民全动员起来了,连80岁的刘洛全大爷也来工地搬石头,有的家里没人看孩子,就把孩子带上山,冻得孩子哭也顾不上管。他们凿眼放炮推车搬石头,填沟垒堰平路基,累了不歇,轻伤不下火线。支书马广业累犯了房颤,吃了两片药在地上躺了一会儿又接着干。村民们的干劲感动了在外地上班、打工和上学的大学生,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主动回村,参加到开山的行列。
区委不仅鼓励他们,还支持他们6万元,区交通局派李工给他们测量规划,乡派出所长和区公安局长亲自来工地指挥爆破。
报纸、电视台报道了他们的事迹,感动了许多市、区机关的干部,他们不仅主动捐款,还亲自来工地劳动,4年时间就把路基修到了最大的那座山头前。
马良子去姚家当倒插门,改名换姓叫姚喜来,累活脏活全干了,剩饭剩菜全吃了,动不动就挨训斥,媳妇不怀孕骂他是废物,生了闺女抱怨他的种儿不行,不让亲娘来看孩子,更不能容忍的是亲娘病了,上吐下泄得厉害,要他回家拉娘去乡医院看,姚家竟以他家地里的玉米茬子没刨完而不让走。他忍无可忍,毅然回家了。姚棒槌竟威胁说,“你敢迈出这家门,就甭回来”。良子气愤地说,这种没尊严的日子我早就过够了,大不了离婚!女儿大雪却不想离,抱怨爹欺人太甚、太无人情了。她看入赘时两家的协议,是她家违犯了。
姚大雪怕喜来离婚,让侯芳捎信儿去想约喜来赶集谈。良子跟支书商量,马广业要找回尊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他经过认真考虑提出了6条要求。大雪把这6条拿回去,她爹却一条也不接受,说他根本就没有资格谈条件。女儿跟他哭闹,他去找村支书评理。支书批评他太不拿入赘的女婿当人了,在村里名声太臭,影响很坏,即便打官司你家也赢不了。他这才同意了女儿的建议,全家去金刚纂村给良子一家认错,赔礼道歉。马家热情接待,不仅给他们包的饺子,还给大雪买了块布料,给了孙女十块钱。马良子跟他一家回去了。
爆破最大的山头,干部们正发愁没钱请爆破专家,矿业学院的一个杜老师为评副教授创业绩,答应免费给他们设计定向爆破。尽管马广业怀疑他的能力,因他不要钱还是让他设计了。
人们万万没有想到这次定向爆破失败。70吨炸药没把大山劈开,只是把十万立方的山头变成了15万立方松动的石头。这对马广业打击很大。他觉得对不起乡亲们,没脸见人,在家里闷了一个月。他发愁怎样才能把这15万立方石头运走。乡亲们关心他,看望他,却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乡党委魏书记来劝他,激励他,批评他,给他讲道理。他经过一个月的反思,也觉得自己不能趴下。这次挫折让他头脑清醒了,不再那么急于求成了。坚信山会越挖越少,无非是多干几年罢了。他又振作起精神,带领村民们又继续干起来。
《济南日报》发表了题为《十五万立方碎石何所惧,新愚公不怕困难再振作》的文章,电视台也作了报道。市直一些机关和企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不仅给他们捐款,还给他们送来铲车和卡车,加快了工程步伐,终于把那15万吨松动的石头运走了,公路路基也有了模样。区委魏书记、市农委冯主任、报社蒋总编前来祝贺。
这时又出了问题,原来乡政府让金刚纂和姚科村签了书面协议,山南的路金刚纂修,山北的路刚由姚科村修。姚科村修了一半,觉着自己村并不走这路,不仅不继续修了,还提出占地刨树的补偿。马广业多次夜里去姚科村求情说好话,并答应跟姚科村书记一起去找区和乡给他们补偿,这才允许接着修路。
金刚路终于修通了,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还租了20辆大轿车拉着全村人去济南逛了一圈儿。通车典礼姚喜来和大雪也参加了。他说,从小跟爹学了木匠活。原来没有路,做家具既没钱又没路,有手艺也无法施展。车通了,打算跟爹在村里开个木器厂、在济南开个家具公司,很快就能富起来。姚棒槌说这是马老三挽的圈套,让儿子回去,说啥也不答应。结果以月工资一千元雇了两个木匠,生意干得红火。
大雪看重那月薪一千元,抱怨爹不该不让喜来干,本来说在济南开家具公司是由她当经理,因姚棒槌不让女儿去,这公司也没开,为此大雪跟他爹闹。姚棒槌说,你俩都走了,我们老公了谁管?大雪说,喜来早有打算,木器厂和家具公司赚了钱,在济南买个三层楼的别墅,马家爹娘住一层,姚家爹娘住家一层,他们两口和孩子住一层,既不影响工作,又能赡养老人,岂不三全其美?姚棒槌动心了。
路通了。马广业说,这只是给村民们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并不等于村里就富了。他带领村民大上致富项目,开发了秀丰梨、五谷鸡、大金星山楂和错季生产的旱地西红杮,村里修了街道,安了路灯,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太阳能,翻盖了新房,村里建了文化休闲广场、农家乐,市委组织部在村里建了青少年教育基地,展览了开山修路的图片,可观看劈山修路的录相,还可看到当年用废的开山工具,可以试推当年开山推的洪车,从中体会开山的不易,受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阅读剧本正文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