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0-A-01925】
自力更生 愚公移山 脱贫致富
简要梗概:
济南市金刚纂村支书马广业带领留守的150名村民,用11年时间,打开了一座山,修通了去济南的公路,使这个特穷的村脱贫致富了。本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详细梗概:
(2213字) 金刚纂村又一个小伙子马良子因为穷,娶不上媳妇,去姚科村给姚棒槌的大龄独女姚大雪当倒插门了。村人们无比痛心,更引起了刚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委主任马广业的深思。他决心用三年时间拓宽、调直村南的土路,修一条绕山渠和两个大水塘,然后在三千亩荒山上栽上果树,以改变村里贫穷面貌。他三年三大步,如期完成任务,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村里仍然很穷。原因是没有抓住村里穷的主要矛盾,于是他正定决心抓住牛鼻子,打开北山,修一条直通济南的路。开始有的村民怨天尤人,抱怨祖宗。他说,抱怨不管用,好生活等不来。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面对现实,自力更生,用我们的双手,把“穷”字搬走,改变我们村的贫穷面貌!
全体留守的150名村民全动员起来了,连80岁的刘洛全大爷也来工地搬石头,有的家里没人看孩子,就把孩子带上山,冻得孩子哭也顾不上管。他们凿眼放炮推车搬石头,填沟垒堰平路基,累了不歇,轻伤不下火线。支书马广业累犯了房颤,吃了两片药在地上躺了一会儿又接着干。村民们的干劲感动了在外地上班、打工和上学的大学生,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主动回村,参加到开山的行列。
区委不仅鼓励他们,还支持他们6万元,区交通局派李工给他们测量规划,乡派出所长和区公安局长亲自来工地指挥爆破。
报纸、电视台报道了他们的事迹,感动了许多市、区机关的干部,他们不仅主动捐款,还亲自来工地劳动,4年时间就把路基修到了最大的那座山头前。
马良子去姚家当倒插门,改名换姓叫姚喜来,累活脏活全干了,剩饭剩菜全吃了,动不动就挨训斥,媳妇不怀孕骂他是废物,生了闺女抱怨他的种儿不行,不让亲娘来看孩子,更不能容忍的是亲娘病了,上吐下泄得厉害,要他回家拉娘去乡医院看,姚家竟以他家地里的玉米茬子没刨完而不让走。他忍无可忍,毅然回家了。姚棒槌竟威胁说,“你敢迈出这家门,就甭回来”。良子气愤地说,这种没尊严的日子我早就过够了,大不了离婚!女儿大雪却不想离,抱怨爹欺人太甚、太无人情了。她看入赘时两家的协议,是她家违犯了。……
您没有登录,免费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内容!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第一集:过去破旧村子的面貌。(画外音)建国45年时,这个村人均收入仅400元,有的户仅百余元,连肚子都填不饱。当时这个拥有610人的村,多数村民外出打工了,留守在村里的只有150人,是山东省济南市最穷的农村之一。当地流传着一句话:“有女垫了栏,不嫁金刚纂”。那时村里有十几个大龄男孩娶不上媳妇,无奈去外村当了“倒插门”女婿了。
一辆娶亲的马车在鼓乐声中走进村里,原来是马老三的独生儿子去姚科村去当倒插门。不仅要改名换姓,还要给人家父母养老送终,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姚大雪举行结婚典礼,宣读入赘协议书,马良子改名姚喜来。有人高声喊道:“小子无能,改名换姓,打幡摔瓦,送到坟茔,打死白打,弄死白弄!”
马广业在换届中被选为为金刚纂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委主任。他在“两会”上问大家:“昨天娶亲的唢呐大家都听到了吧?每当我听说又有人当倒插门了,就像刀子扎心一样难受。这都是我们这些干部们没把工作做好,至今穷造成的,活得没有一点尊严,问心有愧啊!”
他开村民议事会,让大家想办法赶走“穷”字,人们却怨天尤人,抱怨村里三面环山,没出山的路,马老三是木匠,有手艺没钱做不成家具,没路运不出去也白搭。南山一条土路,还曲里拐弯,坑坑洼洼,好果子运到济南也颠烂了,卖不上好价钱。马广业说,抱怨天没用,抱怨祖宗也富不了,只有信齐心动手干才行。他提三年规划:第一年修路,把南山的土路拓宽取直;第二年治水,在南山的半山腰修一条绕山渠,并建两个大水塘,解决浇地问题;第三年栽树,把3000亩荒山种上果树。
大雪要过洞房花烛夜,姚喜来折腾了半天却不行,气得狠狠踹了他一脚:“你简直是个废物!”趴在床上哭起来。上工路上,马广业问马老三:良子去那边日子过得怎么样?马老三叹口气说:“这家人特刻薄,良子脏活累活全干了,剩饭剩菜全吃了,天看人家的脸子,低三下四,根本抬不起头来。那媳妇脾气不好,还特刁钻,一不随意,非打即骂,孩子的心里憋屈啊!”马广业说,我豁上命也要带领村民把咱村的‘穷’字赶走!”
修路需开山,开山用炸药,村里没钱,马广业带着集资,终于开工了。
整个工地干热火朝天。调直原来曲里拐弯的路要架石桥,他们没干过,姚科村那个老石匠也死了。他看见学生们打篮球,琢磨拱桥就是个半圆。他请中学数学老师计算出了每座桥的高度和弧度,按着老师画的图纸修,边干边学……
您没有登录,免费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内容!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明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纪念日。在此背景下,时代报告电视剧《当代愚公》(12集)作为“建党百年献礼片”,通过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锦绣川乡(现为仲宫镇)金刚寨村党支部书记马广业在党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号召指引下,不畏困难险阻,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以“愚公移山”的毅力,带领150名留守的老弱村民开山修路,经过11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打开了海拔400米的北山,修了一条直通济南市的公路,走出大山,致富乡村的故事,艺术地展现我国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从贫穷落后到奋起战斗、到繁荣富裕、一路走来辉煌业绩。
这个故事发生在1994——2005年间。党的十三大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到1990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马广业在党的十三大不久,就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以愚公移山的毅力,坚持十一年开山修路,在全国来说也是比较早的。当时《济南日报》、《大众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半月谈、中央电视台都宣传过。2017年年马广业被《新华社内参》等多家媒体誉为“新时代愚公”,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中国网事•感动山东”年度网络人物。这故事虽然已经过去15年了,但这十五年让我们充分看到当年开山修路对脱贫致富的关键作用。这种自力更生、愚公移山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2016年7月,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提出,“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 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金刚纂村人发扬自力更生、愚公移山的精神,在当前脱贫决战中将发挥巨大作用,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这个时代报告剧以开山修路脱贫为主线,以倒插门女婿马良子(姚喜来)的遭遇为副线。我之所以这样安排,倒插门是因穷娶不上媳妇,在当地是最丢人、最没尊严、最让人瞧不起,而又最让人伤心的事。此剧风格、个性鲜明、时代、社会意义凸显,在全社会及影视界必将引起高度关注和强力支持。这种以真人真事为内容的时代报告电视剧,不仅是电视剧转型期背景下的时代之作,具有很强人文价值的情怀,还会给沉闷的电视剧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受到观众的大力支持和热烈欢迎。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