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梗概:
(3024字) 在改革开放初期,青年农民郭忠厚靠借岳父的五元钱,在天津卖破烂起家,前妻石秀为创业累死,又续娶了姜玉芳共同创业。前妻石秀生了兴盛、兴旺两个儿子,姜玉芳生了女儿兴国和儿子兴家。如今他的制衣公司下有三个分厂,拥有两个多亿元资产,主要是给外国做贴牌加工服装,郭忠厚也成为全省有名的服装业老板。
如今他已经60多岁。世界金融危机来临,国外市场萎缩,国家紧缩银根,他的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由于劳累、着急,郭忠厚突然得了脑血栓,抓紧治疗,还是留下走路颠脚的后遗症。
好在他的子女都已长大成人。大儿子郭兴盛憨厚老实,15岁就跟着老爹打拼,熟悉公司业务,如今已能主持公司的工作,但他是员好将,不是帅才;二儿子郭兴旺是名牌大学毕业,毕业后也来公司工作,观念新潮,开拓进取,无论能力和魄力都在哥之上,是帅才;女儿郭兴国师大毕业后,立志办残疾人学校,既不想继承父业,也不想介入公司的事情;女婿李大博却不安心在市一中工作,一心想来公司上班,以继承一份家产。为此,两口子经常发生争吵。他因道德败坏与兴国离婚,兴国爱上了来特教学校义教的内画大师;三儿子郭兴家大学毕业后,也来公司上班。他是典型的富二代,只讲吃喝玩乐,享受青春,不务正业。没少让父母操心。
郭忠厚身体不支,出院后决定退休。本想在三个儿子中挑选一个接公司的班。为此,召开家庭会议商量。女儿兴国建议,让二哥兴旺当公司董事长,大哥兴盛当总经理。哥儿俩虽然相互推让,大儿媳林秋灵却坚决不干,极力为兴盛争当公司董事长。郭妻姜玉芳却只为亲生儿子兴家着想。她怕兴家吃亏,想趁机给兄弟三人分家。但这不是郭忠厚的心意,去找弟弟郭忠良商量。
郭忠良比郭忠良小三岁。从小聪明伶俐,高中毕业后赶上文革,而没有上大学。就跟着哥忠厚在厂子里干。因他主张改革,哥却思想保守。因两人的观念不同,自己出来创业。因他观念新潮、大力改革,他的公司很快超过了哥的企业,成为全市服装业的龙头老大。在金融危机下,他不赞成嫂子提出的分家,也不同意哥把公司分给三个儿子,又不愿驳嫂子的面子,建议哥暂时把公司所属的三个分厂承包给兴盛、兴旺和兴家经营,以检验他们的经营能力,一年之后,再确定公司由谁接班。
三个儿子分别承包了一个厂子。大儿子兴盛承袭爹的办法经营,一切维持不变,开始比较稳定;二儿子兴旺原来在爸的手下干,就发现了公司不少问题,多次建议改革,老爸却不采纳,感到束缚和憋气。自己承包厂子后,他放开手脚,大胆改革,首先把爸招进来的不合格的亲朋好友裁掉,并毅然把不干正事、胡做非为的亲舅辞退。然后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经营策略,把以外销为主,调整为以面向国内市场为主。在经营中,他继承父德,以诚对待客户,厂子经营得很好。三儿子兴家接手厂子后,自以为自己多么了不起,一上任就搞了一次同学聚会,以显示自己当了厂长。他不务正业,依然沉浸在吃喝玩乐和三角恋爱中,无心工作,也听不进老厂长的意见,厂子日益下滑。他与官二代——吴副市长的儿子吴灿比富,酒后飙车,发生车祸,吴灿的车栽进河里,造成一死一伤。郭家赔偿吴家20万元。事后,兴家又迷恋上吴灿的情人,成天沉溺在情爱之中,致使厂子一蹶不振,濒临倒闭。
金融危机持续发展,郭忠厚分给三个儿子的厂子,经营越来越困难。郭兴旺去找叔郭忠良想办法。郭忠良觉得在金融危机下,小企业经营确实困难。他根据《合伙企业法》,引导他走合伙企业的路子。兴旺觉得这是拯救厂子的好办法,就与叔的公司合伙了,很快起死回生。但他怕爸爸生气,就没敢告诉爸爸。在金融危机面前,兴盛尽管想尽了办法,也挽救不了厂子不断下滑的趋势。他见二弟兴旺的厂子却日渐红火起来,就前来取经。当他知道兴旺背着老爹跟叔的公司合伙之后,痛骂他不忠不孝,大逆不道。妻子林秋灵却觉得合伙的办法可行。他学了《合伙企业法》,也跟叔的公司合伙了。因怕爹生气,也没敢告诉老爸。小儿子兴家面临厂子下滑,不是想办法拯救,却不想再经营服装了。他见房价日益飞涨,觉着搞房地产能挣大钱,一心想搞房地产。结果被老爸的经营对手的儿子房文鹤所骗。房文鹤跟房地产商高坡合谋引诱兴家上勾,结果骗他把厂子低价卖了。骗走他卖厂子的3100万元,使其倾家荡产。兴家无脸面对,离家出走,流浪异乡。他的恋人丛蕾见他不务正业,屡教不改,也不辞而别了。
郭忠良因坚持改革,公司发展很快。因他以内贸为主,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不大。他总认为,公司虽然是自己创办的,但业绩和财富是广大职工劳动创造的。于是,他把自己的70%股份拿出来,在公司设立“岗位股”,以激励骨干职工,从而大大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他有两个儿子,长子郭子轩中央财经大学毕业后,妈彭丽华让他回公司接班。郭忠良没让他进入高层管理,而是让他从最基层的车间统计员做起。他无怨无悔,踏实工作,进步很快。但他的理想不是当官,而是研究钻研技术。就在提拔他当车间主任的时候,他要求去了公司设计室,后来被提拔为设计室主任。小儿子子骞一心想当作家,传媒大学毕业后应聘到报社当记者,根本不想来公司工作。
郭忠厚突然病倒,也给郭忠良敲了警钟。他想自己也60岁了,决定逐步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他先把公司总经理辞掉,但没让大儿子子轩接班,而是民主选举了常务副总冷雪继任,不仅老伴不满,公司职工也不解。
郭忠良低烧不退,老伴催他去检查。他却认为昌感冒,以工作忙为由,一拖再拖。儿子强迫他去体检,结果查出早期肺癌,立即做了手术。
郭忠良觉得自己得了这种不治之症,出院后就要辞掉公司董事长,彻底退休。妻子彭丽华力主让大儿子郭子轩接班,董事们也认为,家庭企业子承父业是理所当然的。他却犹豫起来。觉得儿子的肩膀还不太硬,恐怕挑不起公司董事长的重担。但老伴一再坚持儿子接班,他便想征求一下两个儿子的意见。小儿子子骞本来就不喜欢经商,一再怂恿哥哥接班。大儿子子轩的理想却是研究开发软件。他认为,家庭企业如果子承父业,富不过三代,主张走职业经理人的路子。于是,依然坚持民主的原则和群众路线的方法,让群众推荐,最后由董事会选举冷雪接替了公司董事长的职务。冷雪当了董事长之后,创造性地设立了“监事会、董事会、总经理”三权分立的组织结构,继续大胆进行改革,使公司更加发展。
郭子轩在爸爸的支持下,在公司的赞助下,终于建起了自己的软件开发公司。他首先根据自己在服装设计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出了适合本公司裁剪的CDA软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装质量。
冷雪接任公司董事长之后,首先辞掉了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她用老董事长提出的海选的办法,发动职工推荐,最后由董事会选举产生了公司总经理,结果选上了哥郭忠厚的二儿子郭兴旺。
郭忠厚听说弟弟忠良把公司董事长也让给了外姓人,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败家行为,大发雷霆。在寒衣节兄弟俩上祖坟烧纸之机,训斥弟弟是“不孝之子”,是“郭家的败类”、“没有资格给祖宗烧纸”,甚至扬言要把他赶出家门。然而,当他知道兴盛、兴旺的厂子之所以能够经营下去,是在弟弟忠良的帮助下,跟弟弟忠良的公司合伙经营的结果,于是猛然醒悟,感谢弟弟帮了他的两个儿子,挽救了自己的公司。他觉着对不起弟弟忠良,前来向弟弟道歉。
恰巧这天是郭忠良60岁大寿。郭忠厚一家家前来给忠良祝寿。席间,接到公安局电话,已经破获了房文鹤、高坡合伙诈骗一案,追回了骗走郭兴家卖厂子的3100万元。此时,在外流浪的兴家也回来了,惨痛的教训让他醒悟,决心从最基层做起,开始了新的生活。
郭忠厚当众宣布,决定把自己的公司跟弟弟忠良的公司合伙经营。迎着金融危机的风暴,阔步前进。
阅读作品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