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3305
成片时长:约44分钟
阅读:2276
发表:2022/2/28 修改:2022/3/13
100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沣水谣》第22集:秘密交通接待站
免费
1
…
21
22
23
…
6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2-A-00897】
【本作品可免费使用。免费条件:1、取得作者授权;2、具体条件与编剧联系~】
正能量 特别战士 老一辈革命者 时代英烈 新中国功臣 青少年史鉴
第二十二集
1、贾孝文房间门口,昼,内。
任炳公:啊!你表妹也要坐车去?你不知道我们是要走城里绕营呢吗,这是到西安去的路吗?再说,你要找的车把式到我们地下组织工作,人可靠不?你找的人对革命是否忠诚?
贾孝文:你先别急,我一个个说,先说我表妹跟你们坐车这件事,我给她说过了,你们是来接车,还有几个生手要学车,还可能要向东再去王莽乡是吧!可是我表妹就是不听,非要坐你们的车,还说就是跟你们走一个礼拜也不要紧。
任炳公:那不行,学生就要好好上学,哪有走一个礼拜都不要紧的说法!
贾孝文:你不知道战乱时学校常停课吧,她上学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没办法不让她去;再说车把式的事吧,其实就是我堂叔贾福田,他常年在我家做工,当店员,按人家说的,就是拉长工的,按你们党内人士的说法,就是个无产阶级,你说可靠不?
任炳公(笑了):你给咱套的马车,准备给几匹马呢?
贾孝文笑了:你想要几匹马?
2、贾孝文房间后窗户,昼,内。
任炳公:当然是想要双驾马车啊。
贾孝文:我就是给你们套的双驾马车,驾辕的是骡子,拉稍的是马,不信你到我家院子的马厩看去。
任炳公:大叔和大妈会不高兴吧。
贾孝文:我爸妈听说你替我家马车找了个活,高兴还来不及呢,因为我家马车主要是在秋夏两忙才用,收一阵粮食后,就基本上闲下来没事做。
任炳公:我还听说拉稍的是匹骒马呢,是真的吗?
贾孝文:你还知道这么清?是我表哥给你说的吧?
任炳公:是你表哥说的,但不是他亲口给我说的,我是想这样的马将来或许能给咱车队生几个小马驹,我们就能继续发展壮大。
贾孝文:那你可得好好对待这匹拉稍的骒马了。
3、贾孝文家房门口,昼,外。
任炳公(向马房看了下):(只见那里确实有匹大脚高头的骡子,还有一匹大骒马,他惊喜地):难道就是那两匹高头大马?
李向英(又向前走了几步):真是两匹好马!
贾孝文:(自信地)那当然,自家用的骡马就跟自家孩子一样养着,肯定是最好的,再说,给组织上,我也不能把差点的马送去,你不是说还要让马给咱生马驹,要不,咱们再过去仔细看一下!
任炳公(推了李向英一把):(有些不好意地)我们都看过了,真是两匹好马,不用再看了,以后我们会和这两匹马朝夕相处地,我们也会好好待它们,这会儿因为时间紧,我们得先离开,等会儿马去了再细看也不迟,再见。
(任炳公拉着李向英又向周围观望了一下,然后一起出门离去。)
4、贾孝文家院子,昼,外。
贾孝文(送走任炳公和李向英后,在院子叫了声):福田叔!我们套车走吧!孝莲,你不是要到城里的中学上学去吗,一起坐车走吧。
(一位中年男子贾福田和一位十六七岁的姑娘分别从两个房间走了出来)
贾孝莲:马车还没套呢?咋呼啥?
贾孝文:你要离家到省城上学,不准备些啥?
贾孝莲:书籍文具和吃喝学校都有,只准备两件换洗衣服也早就打成包了!
贾孝文(进马棚和贾福田一人拉匹马,对她说):那好,我们走!
5、张旺渠村西南角的沣河岸上,昼,外。
任炳公(来到张旺渠村西南角的沣河岸上,大家一见他来,首先围了上来):见到新添的马车了吗?怎么样?
任炳公:我和向英都见到了,两匹高头大脚的大骡马,车也是八成新,真不错!
李鹰:这么好的车马,我都想上车去体验会儿。
任炳公:大家稍等,以后有的是时间,这也是辆双驾马车,还有位老把式福田叔,马上就要过来了。
(大家听了很高兴,笑了起来,声音大了点。)
任炳公(用手示意大家小声点):(四周看一下,再低声地)有件事得给大家说一下,刚才咱们的同志说到长安斗门地区的形势,我看和柳镇地区差不多,国民党在西安和长安地区的反动势力基本形成,这对我们关中同志进行地下工作,会形成极大的威胁,为了营造一条便于我党从延安到陕南相对安全的通道,我们必须做到尽可能全面了解,认真勘察,精心部署,做到万无一失。
6、张旺渠村西南角的沣河岸上,昼,外。
任炳慧:(低声地)这么说,斗门是不能走了,那么柳镇也不能过,我们如何到大峪口?
任炳公:那就顺沣河岸边上去再走山路吧!山路崎岖不平,好守易攻,进退也容易把握,万一遇到敌人,退守和进攻也相对有利,对作战人员有利,就是比较难走。
任炳慧:这里不行,那里难走,到底从哪个地方走比较好,真是遇到难题了。
李向英: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行不?
任炳公:有办法就说出来,让大家听看行不。
7、沣河东岸上,昼,外。
李向英:根据我对地形地了解,我认为我们不要过高桥,就是说从高桥的西边继续向南走,那边反动势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薄弱。
任炳慧:你的意思是咱们现在还要退回去。
8、沣河东岸上,昼,外。
李向英:就是这个意思,咱们不过高桥,也不过柳镇,从高桥的西边一直向南走,不走斗门,我听天浩说斗门地区地形也相对复杂,恶霸土匪还多,反动势力在这个地方也相对强势一些,我们可以从斗门的西边即马王村继续向南。
任炳公:我也认为向英说的有道理,这条路他应当比我们都熟悉。
李向英:也是,再上去就是走长户两县交界的秦镇,走到我曾经与恶霸土匪战斗过的沣洨河地区,再从蝎子岭以南过河我认为还是比较安全,那地方地形相当复杂,枯水季节可以随意赤脚过河,要是在雨水季节,也可以从上游的郭村、太平河方向的简易桥面上走过,那地方河道弯曲,两县交界、地形复杂,敌人巡查相对薄弱,走几十人不会引起注意。
9、沣河东岸上,昼,外。
任炳公:就这么办,听说你哥就住在沣河西岸边的小庄子,那里只住有几户人家,且周围都是沟道水渠和荒滩草地,加上沣河滩岸,坡棱沟坎,树林灌木和芦苇丛生,地形复杂,方便秘密行动,可以作为我们的交通线上秘密休息的接待站。
李向英:这样最好,我哥我嫂,深受土匪和反动政府迫害的穷苦人家,苦大仇深,是我们的基本群众,作为秘密交通接待站,我们全家都会全力支持。
10、沣河东岸树丛边,昼,外。
(突然,有个声音从河岸边的树林丛中传了出来):我也同意你们的意见。
(大家听了,吃惊不小,纷纷回头观看,李向英甚至取出他多少天没有用的双响枪,还有他心爱的手弩,提着枪,还想弯弓搭箭,准备射击。)
(任炳慧也机械地把短刀拿在手中。)
(其他的同志,黄天浩执紧马鞭。)
(李鹰从沣河岸边检几块石头,左手把石头攥住,右手把握紧的石头还举起来,准备随时扔出去)
11、沣河东岸树丛中,昼,外。
任炳公(拔出手枪,就要向来人瞄准时,却把枪拍了下,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是贾孝义同志驾到,我还以为河岸下边藏了个不知是敌是友的大侦探呢。
贾孝义(从河岸边的树林丛中走上来):刚才那位同志说的话我都听到了,说得不错,这条路我也看过至少两遍,可以作为我们运送同志和支援延安物资的秘密交通线,他说的在小庄子再能建个秘密交通接待站,就更能方便我们的同志往来于陕南和延安之间,不知刚才这位兄弟是……
12、沣河东岸边,昼,外。
李向英:我姓李名向英,就是小庄子的人。
贾孝义:李向英同志说在小庄子建交通接待站的事,我认为是好主意,据我所知,从咸阳渭河北到秦镇南桥,也就是刚才向英同志所说的小庄子那个地方,差不多有八九十里路,再从秦镇南桥到大峪口,也有八九十里路,秦镇南桥基本是个中间站,这样刚好也避过了长安县和西安城那些反动中心区域。
任炳公:大峪口那边形势怎么样,红军同志还在哪里活动吗?
13、沣河东岸树丛边,昼,外。
贾孝义:目前,大峪口地区由于我们红二十五军经常往来,当地已经算是半公开的红区,所以我们那个地方的同志需要经常来往于延安到陕南之间,这是革命的迫切需要,但是蓝田和渭南的国民党军政宪特比较多,经常阻拦我军政人员与延安的往来,我们的同志在去延安途中经常遇险。
任炳公:这条通往延安的路还真得格外小心!
贾孝义:如果我们采取迂回路线,沿弯曲并且地形复杂的沣河岸边南来北往,就相对安全多了,我们有了自己的地下交通线,再有秘密交通接待站,吃饭住宿不用惊动他人,保证了陕南与延安的往来,我们再有自己的车马队,有一定的运输能力,这个处于关中南北的地下红色交通线,就算真正建成。
14、沣河东岸的路上,昼,外。
任炳公(笑着):孝义同志是从毛主席身边过来的延安革命同志,你对革命形势比我们了解更全面具体,能肯定我们这条交通线的重要性,我这心里也就踏实多了。
贾孝义:不敢这么说,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的领袖,我只是普通一兵,对你们的革命行动也只是提个建意。
15、沣河东岸的路上,昼,外。
任炳公:比起我们,你就是从革命全局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就等于我们是同党中央保持了高度一致。
贾孝义:革命不分先后,职务不分大小,革命同志都是平等的,只有分工不同,如果大家没意见,就按向英同志提议,向小庄子出发,先建起交通线上的秘密接待站。
任炳公:好吧,我们走。
16、沣河东岸的路上,昼,外。
任炳公:按孝义同志说的,到小庄子去,向英兄弟,大家要到你们家去,还有任炳慧,你们如何招待大家?
李向英:是得好好招待大家,我们今天能走到一起参加革命,就要在组织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这就是过命的交情,同志们,等新马车一到,我们就向秦镇南桥的秘密交通接待站出发,到小庄子,我要请大家吃由我嫂子还有俺媳妇做的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
17、沣河东岸的路上,昼,外。
贾孝义:你们看,那边不是有辆双驾马车过来了吗?
(一辆两匹骡马拉的车向河岸边飞奔而来)
任炳公:同志们!准备出发!向英和炳慧请客,我们到小庄子吃向英他家的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走了。
18、高桥东边,昼,外。
两辆马车,由黄天浩的双驾马车在前,贾福田赶的双驾马车在后,原路退回到高桥西边的路上再向南走。
19、高桥上,昼,外。
(过高桥时,黄天浩和李鹰牵着马,拉着空车过了高桥,尽管不是来时那么操心,但是后面车上的人看到前面马车小心翼翼过高桥的样子,后面双驾马车上的贾孝义、贾孝文、贾孝莲也下了车。)
贾福田:大家下车也好,不过,咱的马车经常过这座桥,还是让我驾车过吧。
(贾福田坐在马车辕上,提着稍马的疆绳,轻轻抖动一下,说声“驾”,骡马拉着空车,不急不慢地上了高桥,很轻松地就过了桥。)
20、高桥西头向南边的堤岸路上,昼,外。
(两辆双驾马车都过了高桥,来到高桥西边向南的路上。)
(后面,任炳公、李向英、任炳慧、贾孝义、贾孝文、贾孝莲一行六个人,跟在马车后面,还有李鹰、两个车把式,一行九人)
(大家重新坐上两辆马车,继续向南行走,由于黄天浩的马车负有训练新车手的任务,前面的马车就成了教练车,要成为车把式的李鹰与黄天浩分别坐在前面车辕两边、李向英和任炳慧紧贴,他们要在黄天浩带领下继续操练赶车,任炳公从后面也上了这辆车,坐在车厢后面。)
李鹰(扬鞭催马)一声:逗儿!驾!
(两匹年轻的儿马,一个撒欢,车向前冲去,车上人全部惊叫着跌倒在车上,吓得黄天浩一起抓住马缰绳,而这时任炳公已经在车上翻了个大跟头,被甩到车后边,不是他双手抓住后边车后帮子,才没有被甩到地上,但是却爬在车尾巴上)
黄天浩(抓住马缰绳,叫了声):吁……
(儿马从跑的状态到走慢下来,任炳公也才没有被摔下去,爬在马车尾部,然后翻身背靠车厢,双脚几乎托地坐在马车尾巴上。)
21、高桥西头向南边的堤岸路上,昼,外-内。
(后面的马车上,除了福田赶车外,还坐着贾孝文、贾孝义和只有十七八岁的孝文表妹贾孝莲。)
1、贾孝文房间门口,昼,内。
任炳公:啊!你表妹也要坐车去?你不知道我们是要走城里绕营呢吗,这是到西安去的路吗?再说,你要找的车把式到我们地下组织工作,人可靠不?你找的人对革命是否忠诚?
贾孝文:你先别急,我一个个说,先说我表妹跟你们坐车这件事,我给她说过了,你们是来接车,还有几个生手要学车,还可能要向东再去王莽乡是吧!可是我表妹就是不听,非要坐你们的车,还说就是跟你们走一个礼拜也不要紧。
任炳公:那不行,学生就要好好上学,哪有走一个礼拜都不要紧的说法!
贾孝文:你不知道战乱时学校常停课吧,她上学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没办法不让她去;再说车把式的事吧,其实就是我堂叔贾福田,他常年在我家做工,当店员,按人家说的,就是拉长工的,按你们党内人士的说法,就是个无产阶级,你说可靠不?
任炳公(笑了):你给咱套的马车,准备给几匹马呢?
贾孝文笑了:你想要几匹马?
2、贾孝文房间后窗户,昼,内。
任炳公:当然是想要双驾马车啊。
贾孝文:我就是给你们套的双驾马车,驾辕的是骡子,拉稍的是马,不信你到我家院子的马厩看去。
任炳公:大叔和大妈会不高兴吧。
贾孝文:我爸妈听说你替我家马车找了个活,高兴还来不及呢,因为我家马车主要是在秋夏两忙才用,收一阵粮食后,就基本上闲下来没事做。
任炳公:我还听说拉稍的是匹骒马呢,是真的吗?
贾孝文:你还知道这么清?是我表哥给你说的吧?
任炳公:是你表哥说的,但不是他亲口给我说的,我是想这样的马将来或许能给咱车队生几个小马驹,我们就能继续发展壮大。
贾孝文:那你可得好好对待这匹拉稍的骒马了。
3、贾孝文家房门口,昼,外。
任炳公(向马房看了下):(只见那里确实有匹大脚高头的骡子,还有一匹大骒马,他惊喜地):难道就是那两匹高头大马?
李向英(又向前走了几步):真是两匹好马!
贾孝文:(自信地)那当然,自家用的骡马就跟自家孩子一样养着,肯定是最好的,再说,给组织上,我也不能把差点的马送去,你不是说还要让马给咱生马驹,要不,咱们再过去仔细看一下!
任炳公(推了李向英一把):(有些不好意地)我们都看过了,真是两匹好马,不用再看了,以后我们会和这两匹马朝夕相处地,我们也会好好待它们,这会儿因为时间紧,我们得先离开,等会儿马去了再细看也不迟,再见。
(任炳公拉着李向英又向周围观望了一下,然后一起出门离去。)
4、贾孝文家院子,昼,外。
贾孝文(送走任炳公和李向英后,在院子叫了声):福田叔!我们套车走吧!孝莲,你不是要到城里的中学上学去吗,一起坐车走吧。
(一位中年男子贾福田和一位十六七岁的姑娘分别从两个房间走了出来)
贾孝莲:马车还没套呢?咋呼啥?
贾孝文:你要离家到省城上学,不准备些啥?
贾孝莲:书籍文具和吃喝学校都有,只准备两件换洗衣服也早就打成包了!
贾孝文(进马棚和贾福田一人拉匹马,对她说):那好,我们走!
5、张旺渠村西南角的沣河岸上,昼,外。
任炳公(来到张旺渠村西南角的沣河岸上,大家一见他来,首先围了上来):见到新添的马车了吗?怎么样?
任炳公:我和向英都见到了,两匹高头大脚的大骡马,车也是八成新,真不错!
李鹰:这么好的车马,我都想上车去体验会儿。
任炳公:大家稍等,以后有的是时间,这也是辆双驾马车,还有位老把式福田叔,马上就要过来了。
(大家听了很高兴,笑了起来,声音大了点。)
任炳公(用手示意大家小声点):(四周看一下,再低声地)有件事得给大家说一下,刚才咱们的同志说到长安斗门地区的形势,我看和柳镇地区差不多,国民党在西安和长安地区的反动势力基本形成,这对我们关中同志进行地下工作,会形成极大的威胁,为了营造一条便于我党从延安到陕南相对安全的通道,我们必须做到尽可能全面了解,认真勘察,精心部署,做到万无一失。
6、张旺渠村西南角的沣河岸上,昼,外。
任炳慧:(低声地)这么说,斗门是不能走了,那么柳镇也不能过,我们如何到大峪口?
任炳公:那就顺沣河岸边上去再走山路吧!山路崎岖不平,好守易攻,进退也容易把握,万一遇到敌人,退守和进攻也相对有利,对作战人员有利,就是比较难走。
任炳慧:这里不行,那里难走,到底从哪个地方走比较好,真是遇到难题了。
李向英: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行不?
任炳公:有办法就说出来,让大家听看行不。
7、沣河东岸上,昼,外。
李向英:根据我对地形地了解,我认为我们不要过高桥,就是说从高桥的西边继续向南走,那边反动势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薄弱。
任炳慧:你的意思是咱们现在还要退回去。
8、沣河东岸上,昼,外。
李向英:就是这个意思,咱们不过高桥,也不过柳镇,从高桥的西边一直向南走,不走斗门,我听天浩说斗门地区地形也相对复杂,恶霸土匪还多,反动势力在这个地方也相对强势一些,我们可以从斗门的西边即马王村继续向南。
任炳公:我也认为向英说的有道理,这条路他应当比我们都熟悉。
李向英:也是,再上去就是走长户两县交界的秦镇,走到我曾经与恶霸土匪战斗过的沣洨河地区,再从蝎子岭以南过河我认为还是比较安全,那地方地形相当复杂,枯水季节可以随意赤脚过河,要是在雨水季节,也可以从上游的郭村、太平河方向的简易桥面上走过,那地方河道弯曲,两县交界、地形复杂,敌人巡查相对薄弱,走几十人不会引起注意。
9、沣河东岸上,昼,外。
任炳公:就这么办,听说你哥就住在沣河西岸边的小庄子,那里只住有几户人家,且周围都是沟道水渠和荒滩草地,加上沣河滩岸,坡棱沟坎,树林灌木和芦苇丛生,地形复杂,方便秘密行动,可以作为我们的交通线上秘密休息的接待站。
李向英:这样最好,我哥我嫂,深受土匪和反动政府迫害的穷苦人家,苦大仇深,是我们的基本群众,作为秘密交通接待站,我们全家都会全力支持。
10、沣河东岸树丛边,昼,外。
(突然,有个声音从河岸边的树林丛中传了出来):我也同意你们的意见。
(大家听了,吃惊不小,纷纷回头观看,李向英甚至取出他多少天没有用的双响枪,还有他心爱的手弩,提着枪,还想弯弓搭箭,准备射击。)
(任炳慧也机械地把短刀拿在手中。)
(其他的同志,黄天浩执紧马鞭。)
(李鹰从沣河岸边检几块石头,左手把石头攥住,右手把握紧的石头还举起来,准备随时扔出去)
11、沣河东岸树丛中,昼,外。
任炳公(拔出手枪,就要向来人瞄准时,却把枪拍了下,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是贾孝义同志驾到,我还以为河岸下边藏了个不知是敌是友的大侦探呢。
贾孝义(从河岸边的树林丛中走上来):刚才那位同志说的话我都听到了,说得不错,这条路我也看过至少两遍,可以作为我们运送同志和支援延安物资的秘密交通线,他说的在小庄子再能建个秘密交通接待站,就更能方便我们的同志往来于陕南和延安之间,不知刚才这位兄弟是……
12、沣河东岸边,昼,外。
李向英:我姓李名向英,就是小庄子的人。
贾孝义:李向英同志说在小庄子建交通接待站的事,我认为是好主意,据我所知,从咸阳渭河北到秦镇南桥,也就是刚才向英同志所说的小庄子那个地方,差不多有八九十里路,再从秦镇南桥到大峪口,也有八九十里路,秦镇南桥基本是个中间站,这样刚好也避过了长安县和西安城那些反动中心区域。
任炳公:大峪口那边形势怎么样,红军同志还在哪里活动吗?
13、沣河东岸树丛边,昼,外。
贾孝义:目前,大峪口地区由于我们红二十五军经常往来,当地已经算是半公开的红区,所以我们那个地方的同志需要经常来往于延安到陕南之间,这是革命的迫切需要,但是蓝田和渭南的国民党军政宪特比较多,经常阻拦我军政人员与延安的往来,我们的同志在去延安途中经常遇险。
任炳公:这条通往延安的路还真得格外小心!
贾孝义:如果我们采取迂回路线,沿弯曲并且地形复杂的沣河岸边南来北往,就相对安全多了,我们有了自己的地下交通线,再有秘密交通接待站,吃饭住宿不用惊动他人,保证了陕南与延安的往来,我们再有自己的车马队,有一定的运输能力,这个处于关中南北的地下红色交通线,就算真正建成。
14、沣河东岸的路上,昼,外。
任炳公(笑着):孝义同志是从毛主席身边过来的延安革命同志,你对革命形势比我们了解更全面具体,能肯定我们这条交通线的重要性,我这心里也就踏实多了。
贾孝义:不敢这么说,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的领袖,我只是普通一兵,对你们的革命行动也只是提个建意。
15、沣河东岸的路上,昼,外。
任炳公:比起我们,你就是从革命全局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就等于我们是同党中央保持了高度一致。
贾孝义:革命不分先后,职务不分大小,革命同志都是平等的,只有分工不同,如果大家没意见,就按向英同志提议,向小庄子出发,先建起交通线上的秘密接待站。
任炳公:好吧,我们走。
16、沣河东岸的路上,昼,外。
任炳公:按孝义同志说的,到小庄子去,向英兄弟,大家要到你们家去,还有任炳慧,你们如何招待大家?
李向英:是得好好招待大家,我们今天能走到一起参加革命,就要在组织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这就是过命的交情,同志们,等新马车一到,我们就向秦镇南桥的秘密交通接待站出发,到小庄子,我要请大家吃由我嫂子还有俺媳妇做的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
17、沣河东岸的路上,昼,外。
贾孝义:你们看,那边不是有辆双驾马车过来了吗?
(一辆两匹骡马拉的车向河岸边飞奔而来)
任炳公:同志们!准备出发!向英和炳慧请客,我们到小庄子吃向英他家的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走了。
18、高桥东边,昼,外。
两辆马车,由黄天浩的双驾马车在前,贾福田赶的双驾马车在后,原路退回到高桥西边的路上再向南走。
19、高桥上,昼,外。
(过高桥时,黄天浩和李鹰牵着马,拉着空车过了高桥,尽管不是来时那么操心,但是后面车上的人看到前面马车小心翼翼过高桥的样子,后面双驾马车上的贾孝义、贾孝文、贾孝莲也下了车。)
贾福田:大家下车也好,不过,咱的马车经常过这座桥,还是让我驾车过吧。
(贾福田坐在马车辕上,提着稍马的疆绳,轻轻抖动一下,说声“驾”,骡马拉着空车,不急不慢地上了高桥,很轻松地就过了桥。)
20、高桥西头向南边的堤岸路上,昼,外。
(两辆双驾马车都过了高桥,来到高桥西边向南的路上。)
(后面,任炳公、李向英、任炳慧、贾孝义、贾孝文、贾孝莲一行六个人,跟在马车后面,还有李鹰、两个车把式,一行九人)
(大家重新坐上两辆马车,继续向南行走,由于黄天浩的马车负有训练新车手的任务,前面的马车就成了教练车,要成为车把式的李鹰与黄天浩分别坐在前面车辕两边、李向英和任炳慧紧贴,他们要在黄天浩带领下继续操练赶车,任炳公从后面也上了这辆车,坐在车厢后面。)
李鹰(扬鞭催马)一声:逗儿!驾!
(两匹年轻的儿马,一个撒欢,车向前冲去,车上人全部惊叫着跌倒在车上,吓得黄天浩一起抓住马缰绳,而这时任炳公已经在车上翻了个大跟头,被甩到车后边,不是他双手抓住后边车后帮子,才没有被甩到地上,但是却爬在车尾巴上)
黄天浩(抓住马缰绳,叫了声):吁……
(儿马从跑的状态到走慢下来,任炳公也才没有被摔下去,爬在马车尾部,然后翻身背靠车厢,双脚几乎托地坐在马车尾巴上。)
21、高桥西头向南边的堤岸路上,昼,外-内。
(后面的马车上,除了福田赶车外,还坐着贾孝文、贾孝义和只有十七八岁的孝文表妹贾孝莲。)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非常感谢各位大家的光临,尤其是“顶”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