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1702
成片时长:每集约33分钟
阅读:19960
发表:2018/3/5 修改:2022/11/14
34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歌殇情殇》第1-5集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一集)
1 日 外 晨雾中
一所在五十年中期建造的中学在晨雾中显现。
从这所学校的校舍看,它虽然算不上很好,但也不算很坏。呈四合院式的各个教室和带有后操场的校区给人了一种较规整的感觉。
此时正是上课的时间,各个教室里都传出了学生们的读书声和老师的讲课声。
字幕:一九七二年初春
2 日 内 刘建设家中
刘建设父亲刘光华(49岁、光头且刚长出发茬)和刘建设母亲梁佩英(女、49岁)正打点行李,儿子刘建设(16岁)则背对着他们伫立在窗前。
刘父:“得买一块油布来,这样一来可以现用作包裹行李,二来可以在到学校后用作垫底隔潮。”
刘母:“那我现在就去买。”
刘建设突然接话道:“还是我去吧。”
刘父和刘母均愣住了。
刘父:“好吧。”说完,便掏出钱递给刘建设。
刘建设接钱朝后房门走去,在拉开房门时他站住了。
刘建设:“爸爸,你能不能把帽子戴上。”
刘父连忙抓起一顶单帽戴在头上。
3 日 外 校园内
下课铃声打响后,老师和学生纷纷走出教室。
王跃进(16岁)、蔡和平(16岁)和钱胜利(16岁)也走出教室,之后三人跑出校门外打闹起来。
4 日 外 校门前路上
刘建设从远处走来。
看到王跃进、蔡和平和钱胜利在校门前打闹,刘建设止步。片刻后,他又朝前走去。
蔡和平看到刘建设朝这里走来后说:“‘老右’儿子过来了。”
王跃进:“听说他爸从劳改回来了。”
蔡和平:“那他就又能上高中了,是吧。”
钱胜利:“是的。我爸说,他爸把他转到省城一所军工厂的子弟学校上高中了。”
王跃进:“这‘老右’他爸还挺有本事。”
蔡和平:“这还用说吗?他爸妈过去都是北京一个研究所的高级知识分子。能没有本事吗?”
钱胜利:“我还听说,‘老右’他爸被‘结合’进咱厂的领导班子了。是主管技术的副厂长。”
王跃进:“走,截住他问问去!”
5 日 内 刘建设家中
刘父背对刘母站在窗前落泪,刘母从其身后过来后将他拦腰抱住。
刘母:“别为这个难过,好吗?”
刘父点点头。
刘母:“这些年来,你劳改犯的身份,让他受尽了欺辱,这才有了他对你这个光头有点儿忌讳。”
刘父擦了把眼泪后说:“其实,也就是因为这个,我才在他又能上高中后,给他联系到了省城那所军工厂的子弟学校。”
刘母:“我有点儿害怕他到那里还是被同学欺辱。”
刘父:“我也在为这个担心。”
刘母:“那你为什么还要把他转到那里上学。”
刘父沉默了。
刘母:“你能保证他在那所学校不受同学欺辱吗?”
刘父:“这个,我保证不了,但换一个环境,肯定会有所改变的。”
6 日 外 校门前路上
王跃进、蔡和平和钱胜利将刘建设截住
王跃进:“听说你爸从劳改营出来了。”
钱胜利:“还当了我们厂主管技术的副厂长。”
刘建设不语。
王跃进:“你是不是要到省城上高中了?”
蔡和平:“还是一所军工厂的子弟学校。”
刘建设仍然不语。
王跃进上前推了一把刘建设后说:“你他妈的说话啊!”
7 日 内 刘建设家中
刘父和刘母坐在床沿说话。
刘母:“是不是上边有人说了你的事,你才被释放。”
刘父:“是的。”
刘母:“谁?”
刘父:“老书记。他一恢复自由,便给主管审干的省上领导打长途电话,专门问了我的事。这才有了省上主管审干的领导查阅我的材料。这也就有了我的突然被释放,又突然被安排了工作的事情发生。”
刘母激动地说:“还是老书记了解你。”
刘父:“在说我的事时,老书记还特意提到了你。”
刘母问:“提到了我?”
刘父:“是的。”
刘母:“说了我什么?”
刘父:“他说,像你这样的专家,就应该回到她原来的单位。放在一个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单位,那就是一种浪费。”
刘母兴奋地说:“这么说,我们要回北京工作了。”
刘父:“是的。但现在还不行。老书记恢复的只是人身自由,至于后面会怎样,这连他自己也不清楚。他也只是利用了他的影响力而已。这你也知道,他的许多部下,还有职务,手中还有权力。”
8 日 外 校门前路上
王跃进、蔡和平和钱胜利开始推搡刘建设。
这时,张亚丽(女、16岁)突然从远处叫骂着朝这里跑来。
钱胜利:“不好了,‘母老虎’来了,快跑吧。”
三人立刻逃散。
张亚丽跑到刘建设身边后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
张亚丽:“我砸死你们这些王八蛋。”说着,她将手中的石头掷向三人。
刘建设几乎没有反应。
张亚丽回身问刘建设道:“他们又欺负你了?”
刘建设不语。
张亚丽埋怨道:“你说话啊!”
刘建设还是不语。
张亚丽:“你告诉我,我让我三个哥哥揍他们。”
刘建设落泪了。在擦了一把眼泪后,刘建设迈开步子朝前走去。
张亚丽表情复杂地冲着刘建设的背影小声说道:“你咋永远都是这样呢?”
9 日 外 火车站站台上
刘建设和刘父随旅客在等候列车,刘母却躲到一边难过。
刘父过来安慰刘母道:“好了,别难过了。这是去上学,又不是去当兵。放暑假就回来了。”
刘建设也过来安慰刘母道:“妈妈,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刘母泪眼模糊地点了点头。
这时,火车进站,刘父和刘建设连忙肩扛手提行李随旅客上车。
刘父和刘建设上车后,车下的刘母开始挨着车窗寻找刘建设的身影。
然而,直到火车启动,刘母也没看到刘建设和刘父。
火车开走后,站台上只剩下刘母一人,可她还在原地站着。
不知什么时候,张亚丽手里拿着几块用手绢包着的红薯出现在刘母身后。刘母发现后连忙把泪水擦掉。
刘母:“你怎么来了。”
张亚丽:“我去你家时,腾妈妈告诉我说你和刘叔叔送建设到火车站了,我就告诉了我妈。我妈赶紧让我送两块红薯来,给建设在路上吃。”
听完这话,刘母再也忍不住了,她一把把张亚丽揽进怀里。
张亚丽也忍不住哭了。
张亚丽:“阿姨,你放心,我不会饶过那几个经常欺负建设的坏小子的。”
这时,刘母发现张亚丽穿的衣服很是单薄,便擦了一把眼泪将话题转了向。
刘母:“你咋穿的这么薄,不冷吗。”
张亚丽:“马上都三月了,已经感觉不到冷了。”
刘母不由分说地拉起张亚丽说:“走,阿姨给你买件衣服去。”
张亚丽执拗地说:“不用的,我有呢。过年时我妈给我做了。刚才急着来,没有穿。”
10 日 内 列车车厢里
刘父坐正前方向中间位置,他左侧临窗坐着刘建设,右侧坐着农民装束的旅客甲。有点儿身份的旅客乙坐在刘父对面。其另一侧坐着旅客丙。
此时,旅客乙正在看报纸。
另一车厢里,几个留着长发装束有点儿异类的知青骂骂咧咧地从车厢过道挤来。期间,没有旅客敢言。
几个知青挤过连接处后来到刘父和刘建设坐着的车厢,并仍是骂骂咧咧地朝后一车厢挤去
旅客甲:“唉!”
刘父:“他们是什么人?”
旅客乙:“知青!”
刘父摘下单帽挠了挠头后自言自语道:“知青?”。
旅客乙发现刘父是光头,便盯着刘父看了起来。
刘建设侧脸看了一眼父亲。刘父急忙将单帽戴上。
旅客乙:“你是才从劳改营里出来的吧。”
刘父赔了个笑脸。
旅客乙:“怪不得你不知道知青是个什么概念”
刘父又赔了一个笑脸。
旅客乙:“告诉你吧。所谓知青,就是那些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拥有城镇户口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的学生。”
刘父:“哦。”
旅客乙:“看来,你在劳改营里待了不止是5年。”
刘父不好意思起来。
旅客甲:“唉!这些孩子,说是去农村接受再教育,可又有几个能学好呢?”
旅客丙:“北京知青可不这样。”
刘父吃惊不已地问:“这车上还有北京知青?”
旅客丙:“当然有了。在陕北插队的那些北京知青,他们进出陕北,都得坐这趟火车。然后再坐长途汽车去陕北。”
旅客甲:“那你说说北京知青和咱这儿的知青有什么不同。”
旅客丙:“北京知青平和、沉稳、不惹事生非,没有咱这儿的知青这么狂躁、火爆和不安分现状。”
旅客乙突然插话道:“那是因为他们在经历了比内地更加无序的动荡和‘打砸抢’后,在腥风血雨的大起大落中,看尽了人世沧桑和事态炎凉,这才让他们把那些狂燥、火爆和不安份现状的情绪给掩藏了起来。”
旅客丙听后不再言语了。
11 日 外 城边河滩上
王跃进、蔡和平正在河面上撇石片。张亚丽领着她大哥张亚军(22岁)、二哥张亚伟(20岁和)和三哥张亚潮(18岁)气势汹汹地来到他们身后。
张亚丽:“就是他俩,整天欺负建设。”
张亚军上前一手揪住了一人一只耳朵。
张亚军:“操你妈的,今天,我也让你们俩尝尝被人欺负好受不好受。”说着,张亚军就把二人按倒地上打了起来。
王跃进和蔡和平被打的嗷嗷乱叫。直到喊出“不敢了”后,张亚军才住手。
张亚伟和张亚潮又上前踹了他们二人几脚。
12 日 外 火车机务折返段
蒸汽机车朝前挪动后,在车后跟着的钱胜利和一群孩子也随机车朝前挪动起步子来。直到道心里一堆炉渣出现后,钱胜利和那群孩子才不再随机车挪动,开始把道心里的炉渣往自己跟前扒抢。
张亚丽的三个哥哥出现在钱胜利面前。
正在捡拾煤核的钱胜利发现后惊恐不安起来。
张亚丽指着钱胜利说:“就是他,他也经常欺负建设。”
1 日 外 晨雾中
一所在五十年中期建造的中学在晨雾中显现。
从这所学校的校舍看,它虽然算不上很好,但也不算很坏。呈四合院式的各个教室和带有后操场的校区给人了一种较规整的感觉。
此时正是上课的时间,各个教室里都传出了学生们的读书声和老师的讲课声。
字幕:一九七二年初春
2 日 内 刘建设家中
刘建设父亲刘光华(49岁、光头且刚长出发茬)和刘建设母亲梁佩英(女、49岁)正打点行李,儿子刘建设(16岁)则背对着他们伫立在窗前。
刘父:“得买一块油布来,这样一来可以现用作包裹行李,二来可以在到学校后用作垫底隔潮。”
刘母:“那我现在就去买。”
刘建设突然接话道:“还是我去吧。”
刘父和刘母均愣住了。
刘父:“好吧。”说完,便掏出钱递给刘建设。
刘建设接钱朝后房门走去,在拉开房门时他站住了。
刘建设:“爸爸,你能不能把帽子戴上。”
刘父连忙抓起一顶单帽戴在头上。
3 日 外 校园内
下课铃声打响后,老师和学生纷纷走出教室。
王跃进(16岁)、蔡和平(16岁)和钱胜利(16岁)也走出教室,之后三人跑出校门外打闹起来。
4 日 外 校门前路上
刘建设从远处走来。
看到王跃进、蔡和平和钱胜利在校门前打闹,刘建设止步。片刻后,他又朝前走去。
蔡和平看到刘建设朝这里走来后说:“‘老右’儿子过来了。”
王跃进:“听说他爸从劳改回来了。”
蔡和平:“那他就又能上高中了,是吧。”
钱胜利:“是的。我爸说,他爸把他转到省城一所军工厂的子弟学校上高中了。”
王跃进:“这‘老右’他爸还挺有本事。”
蔡和平:“这还用说吗?他爸妈过去都是北京一个研究所的高级知识分子。能没有本事吗?”
钱胜利:“我还听说,‘老右’他爸被‘结合’进咱厂的领导班子了。是主管技术的副厂长。”
王跃进:“走,截住他问问去!”
5 日 内 刘建设家中
刘父背对刘母站在窗前落泪,刘母从其身后过来后将他拦腰抱住。
刘母:“别为这个难过,好吗?”
刘父点点头。
刘母:“这些年来,你劳改犯的身份,让他受尽了欺辱,这才有了他对你这个光头有点儿忌讳。”
刘父擦了把眼泪后说:“其实,也就是因为这个,我才在他又能上高中后,给他联系到了省城那所军工厂的子弟学校。”
刘母:“我有点儿害怕他到那里还是被同学欺辱。”
刘父:“我也在为这个担心。”
刘母:“那你为什么还要把他转到那里上学。”
刘父沉默了。
刘母:“你能保证他在那所学校不受同学欺辱吗?”
刘父:“这个,我保证不了,但换一个环境,肯定会有所改变的。”
6 日 外 校门前路上
王跃进、蔡和平和钱胜利将刘建设截住
王跃进:“听说你爸从劳改营出来了。”
钱胜利:“还当了我们厂主管技术的副厂长。”
刘建设不语。
王跃进:“你是不是要到省城上高中了?”
蔡和平:“还是一所军工厂的子弟学校。”
刘建设仍然不语。
王跃进上前推了一把刘建设后说:“你他妈的说话啊!”
7 日 内 刘建设家中
刘父和刘母坐在床沿说话。
刘母:“是不是上边有人说了你的事,你才被释放。”
刘父:“是的。”
刘母:“谁?”
刘父:“老书记。他一恢复自由,便给主管审干的省上领导打长途电话,专门问了我的事。这才有了省上主管审干的领导查阅我的材料。这也就有了我的突然被释放,又突然被安排了工作的事情发生。”
刘母激动地说:“还是老书记了解你。”
刘父:“在说我的事时,老书记还特意提到了你。”
刘母问:“提到了我?”
刘父:“是的。”
刘母:“说了我什么?”
刘父:“他说,像你这样的专家,就应该回到她原来的单位。放在一个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单位,那就是一种浪费。”
刘母兴奋地说:“这么说,我们要回北京工作了。”
刘父:“是的。但现在还不行。老书记恢复的只是人身自由,至于后面会怎样,这连他自己也不清楚。他也只是利用了他的影响力而已。这你也知道,他的许多部下,还有职务,手中还有权力。”
8 日 外 校门前路上
王跃进、蔡和平和钱胜利开始推搡刘建设。
这时,张亚丽(女、16岁)突然从远处叫骂着朝这里跑来。
钱胜利:“不好了,‘母老虎’来了,快跑吧。”
三人立刻逃散。
张亚丽跑到刘建设身边后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
张亚丽:“我砸死你们这些王八蛋。”说着,她将手中的石头掷向三人。
刘建设几乎没有反应。
张亚丽回身问刘建设道:“他们又欺负你了?”
刘建设不语。
张亚丽埋怨道:“你说话啊!”
刘建设还是不语。
张亚丽:“你告诉我,我让我三个哥哥揍他们。”
刘建设落泪了。在擦了一把眼泪后,刘建设迈开步子朝前走去。
张亚丽表情复杂地冲着刘建设的背影小声说道:“你咋永远都是这样呢?”
9 日 外 火车站站台上
刘建设和刘父随旅客在等候列车,刘母却躲到一边难过。
刘父过来安慰刘母道:“好了,别难过了。这是去上学,又不是去当兵。放暑假就回来了。”
刘建设也过来安慰刘母道:“妈妈,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刘母泪眼模糊地点了点头。
这时,火车进站,刘父和刘建设连忙肩扛手提行李随旅客上车。
刘父和刘建设上车后,车下的刘母开始挨着车窗寻找刘建设的身影。
然而,直到火车启动,刘母也没看到刘建设和刘父。
火车开走后,站台上只剩下刘母一人,可她还在原地站着。
不知什么时候,张亚丽手里拿着几块用手绢包着的红薯出现在刘母身后。刘母发现后连忙把泪水擦掉。
刘母:“你怎么来了。”
张亚丽:“我去你家时,腾妈妈告诉我说你和刘叔叔送建设到火车站了,我就告诉了我妈。我妈赶紧让我送两块红薯来,给建设在路上吃。”
听完这话,刘母再也忍不住了,她一把把张亚丽揽进怀里。
张亚丽也忍不住哭了。
张亚丽:“阿姨,你放心,我不会饶过那几个经常欺负建设的坏小子的。”
这时,刘母发现张亚丽穿的衣服很是单薄,便擦了一把眼泪将话题转了向。
刘母:“你咋穿的这么薄,不冷吗。”
张亚丽:“马上都三月了,已经感觉不到冷了。”
刘母不由分说地拉起张亚丽说:“走,阿姨给你买件衣服去。”
张亚丽执拗地说:“不用的,我有呢。过年时我妈给我做了。刚才急着来,没有穿。”
10 日 内 列车车厢里
刘父坐正前方向中间位置,他左侧临窗坐着刘建设,右侧坐着农民装束的旅客甲。有点儿身份的旅客乙坐在刘父对面。其另一侧坐着旅客丙。
此时,旅客乙正在看报纸。
另一车厢里,几个留着长发装束有点儿异类的知青骂骂咧咧地从车厢过道挤来。期间,没有旅客敢言。
几个知青挤过连接处后来到刘父和刘建设坐着的车厢,并仍是骂骂咧咧地朝后一车厢挤去
旅客甲:“唉!”
刘父:“他们是什么人?”
旅客乙:“知青!”
刘父摘下单帽挠了挠头后自言自语道:“知青?”。
旅客乙发现刘父是光头,便盯着刘父看了起来。
刘建设侧脸看了一眼父亲。刘父急忙将单帽戴上。
旅客乙:“你是才从劳改营里出来的吧。”
刘父赔了个笑脸。
旅客乙:“怪不得你不知道知青是个什么概念”
刘父又赔了一个笑脸。
旅客乙:“告诉你吧。所谓知青,就是那些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拥有城镇户口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的学生。”
刘父:“哦。”
旅客乙:“看来,你在劳改营里待了不止是5年。”
刘父不好意思起来。
旅客甲:“唉!这些孩子,说是去农村接受再教育,可又有几个能学好呢?”
旅客丙:“北京知青可不这样。”
刘父吃惊不已地问:“这车上还有北京知青?”
旅客丙:“当然有了。在陕北插队的那些北京知青,他们进出陕北,都得坐这趟火车。然后再坐长途汽车去陕北。”
旅客甲:“那你说说北京知青和咱这儿的知青有什么不同。”
旅客丙:“北京知青平和、沉稳、不惹事生非,没有咱这儿的知青这么狂躁、火爆和不安分现状。”
旅客乙突然插话道:“那是因为他们在经历了比内地更加无序的动荡和‘打砸抢’后,在腥风血雨的大起大落中,看尽了人世沧桑和事态炎凉,这才让他们把那些狂燥、火爆和不安份现状的情绪给掩藏了起来。”
旅客丙听后不再言语了。
11 日 外 城边河滩上
王跃进、蔡和平正在河面上撇石片。张亚丽领着她大哥张亚军(22岁)、二哥张亚伟(20岁和)和三哥张亚潮(18岁)气势汹汹地来到他们身后。
张亚丽:“就是他俩,整天欺负建设。”
张亚军上前一手揪住了一人一只耳朵。
张亚军:“操你妈的,今天,我也让你们俩尝尝被人欺负好受不好受。”说着,张亚军就把二人按倒地上打了起来。
王跃进和蔡和平被打的嗷嗷乱叫。直到喊出“不敢了”后,张亚军才住手。
张亚伟和张亚潮又上前踹了他们二人几脚。
12 日 外 火车机务折返段
蒸汽机车朝前挪动后,在车后跟着的钱胜利和一群孩子也随机车朝前挪动起步子来。直到道心里一堆炉渣出现后,钱胜利和那群孩子才不再随机车挪动,开始把道心里的炉渣往自己跟前扒抢。
张亚丽的三个哥哥出现在钱胜利面前。
正在捡拾煤核的钱胜利发现后惊恐不安起来。
张亚丽指着钱胜利说:“就是他,他也经常欺负建设。”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我想修改故事梗概,但提交后总会显示“有限制字符set不能提交”,这是怎么一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