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1702
成片时长:每集约33分钟
阅读:19952
发表:2018/3/5 修改:2022/11/14
34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歌殇情殇》第1-5集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张亚军二话没说,上前提起钱胜利身边装满煤核的竹篮便扔进了炉渣沟里。而张亚伟和张亚潮也没有客气,上前把钱胜利拎起后来到沟边,接着,不由分说地把钱胜利也扔进了炉渣沟里。
13 日 外 古城火车站
喷着热蒸汽的火车进站,停靠站台后旅客纷纷下车。
刘父、刘建设手提肩扛行李和洗漱用品随旅客下车,之后随出站的旅客走出出站口。
14 日 外 车站广场上
刘父领着刘建设走过毛主席招手的高大雕像,然后走出广场,朝一偏巷的旅馆走去。
15 日 内 旅馆登记处
刘父将介绍信递进窗口后说:“我想要一个两人房间。”
戴着老花镜的登记员看完介绍信后说:“你是副厂长,属于国家干部,可以给你登记一个两人房间。”
刘父:“谢谢了”
16 日 内 旅馆客房内
刘父洗完脸后端起脸盆要去倒水,刘建设连忙接过脸盆走出了房门。不一会儿,刘建设又端了一盆水走进房间。
刘父看完表后说:“现在是下午3点。我去打个电话。要是晚上没啥事的话,我领你下馆子,让你吃红烧肉和小酥肉。”
17 日 内 邮局长途电话间
刘父拿起电话后说:“我要北京的长途,号码是65321。”
对方:“好的,你稍等。”
对方电话有人接听后,刘父激动起来。
刘父:“是老书记吗?”
对方:“奥,是老刘啊,你到省城了吗?”
刘父:“到了,到了,已经到了。”
对方:“那就好。明天是周一,一大早你就去学校,找汪校长就行了。”
刘父:“好的,好的。”
对方:“你看你还有什么事,都说出来,我这就给你找人解决。”
刘父:“老书记,我没别的事。我就想趁来省城的机会,买点东西,去看看给我帮忙落实政策的人和帮我给孩子联系上学的人。你告诉我他们的名字和家里住址就行了。”
对方:“老刘啊,这你就没有必要了。帮你落实政策的人,他忙的不可开交,哪有时间接见你。帮你孩子联系上学的人,原来是我秘书,他也忙的不可开交。况且,他也只是找人打了一个电话。而这个打电话的人是谁,他也没告诉我。所以,你就谁也别去看了。”
刘父:“这样不好吧。”
对方:“你就听我的,谁也别去看。”
刘父:“那好吧,我就听你的了。”
对方:“这才对了。”
刘父:“谢谢老书记了。”
对方:“关于你们两口调回北京事,目前还不行,但我会想办法的。只要我有了这个权力,我立刻就办。你就放心吧。”
听到这些,刘父已经失声了。
18 日 内 大街旁国营食堂里
刘建设大口吃着饭菜,而刘父却一脸满足的望着刘建设。
刘父:“好吃吗?”
刘建设:“嗯。”
刘父:“吃完,我领你去公园。”
刘建设:“嗯。”
19 夜 外 省城一公园里
刘父跟着刘建设来到湖边。
看着心情特好的刘建设的背影,刘父心事重重起来。
刘父:“建设。我想知道我被劳教这5年多的时间里,你和你妈是怎么过来的。”
瞬间,刘建设心情压抑起来。
刘父一把将刘建设拉近,接着就把刘建设揽进怀里。
刘建设失声哭了起来
刘父难过地说:“我让你们受苦了。”
刘建设抬起泪眼问:“爸爸,我想知道我们家为什么在57年从北京搬到了铜城;我还想知道你为什么在67年的时候被劳教了。你能告诉我吗?”
刘父沉默片刻后说:“这都是特定时期发生的事情。现在已经过去了,没必要再说了。”
刘建设:“可我还是想知道这都是为什么。”
刘父想了想后说:“既然如此,那我就告诉你吧。”
刘建设:“嗯。”
刘父:“57年咱家从北京搬到铜城,是因为我说了一句‘不能让政治学习和政治运动左右知识分子’这样的话。结果,有人说我是‘企图脱离党的领导’。于是,我就定性成了右派,我和你妈就被下放到了铜城;67年我被劳教,是因为我说了一句‘红卫兵破四旧和大串联是一种对文化和秩序的大破坏’这样的话。于是,我就成了现行反革命,结果就被劳教了。”
刘建设:“那你认为,你说的这些话,是错的吗?”
刘父:“我没错。”
刘建设:“那你恨吗?”
刘父长叹一声后说:“孩子,那都是特定时期的特殊事例,没什么可责怪和怨恨的。它已经过去了,就没必要再去想它了。”
刘建设:“可我就是觉得委屈!”
刘父接过话说:“因为,这给你带来了太多的欺辱。是吧?”
刘建设泪眼模糊地点了点头。
刘父:“孩子,这些,我都听你妈说了。可我想告诉你的是:不能让怨恨永驻心里。这样会让你在复杂的情绪里面纠缠不清的。”
刘建设:“那我应该咋办?”
刘父想了想后说:“试着用一种方法来转移你的注意力。”
刘建设似懂非懂地望着父亲。
刘父:“比如说,埋头读书,用钻研文化课的方式,来干扰你的心理活动和大脑皮层。”
刘建设仍似懂非懂地望着父亲。
刘父:“你还小。等你到了我这年龄,你就懂了。”说着,刘父揽着刘建设的肩头,朝夜色中的公园大门走去。
路上,刘父继续着他对刘建设的说教:“孩子,人,更多的是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生活中你遇到的每一个人。其中也包括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在这一点上,我和你妈都是这样做的。”
看刘建设不再怨恨了,刘父接着说:“孩子,爸妈家里几代人都是单传,到了你这一代还是单传。所以,爸妈非常担心你。这一点你一定得记住。还有,不管到了哪里,都要学会忍让。忍让那里不该争的事情。还要学会规避,规避那些有可能给你造成伤害的人。”
20 夜 内 旅馆客房里
屋里的灯是灭着的。
尽管已到了深夜,但躺在床上的刘父和刘建设却谁也没有一点儿睡意,都在想着自己的心事。
21 日 外 公交车站
一辆公交驶来,到站停靠后人们开始争先恐后地上车。
刘父、刘建设肩扛手提着东西被后面拥挤的人们推上公交。
22 日 外 长城中学
这是一所设置在郊区的五十年代后期建设的中学。一南一北两座二层苏式教学楼让这所学校与先前那所学校有了很大的不同。
此时,正是上课时间,刘父和刘建设走进校门后朝教职员工办公平房区走去。
23 日 内 校长办公室里
汪校长坐在办公桌前查看刘建设的转学证明和《学生手册》,刘父和刘建设则坐在他对面的长条椅上。
王校长:“这孩子成绩真好。”
刘父:“是的,他学习一直都好。每次考试,孩子他妈都会把他的考试成绩转告给我。”
汪校长:“你与孩子和他妈没住一起。”
刘父:“不满你说,这4.5年间,我一直在劳改场劳改。”
刘建设听了父亲说的这些话后,脸上表现出不悦。
汪校长突然灵性道:“奥,我忘了,你托的人告诉过我这事。还说了,你现在已经摘掉帽子,恢复了工作,还担任了领导职务。”
刘父连忙说:“这都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关怀。”
汪校长笑了,笑完之后他说:“其实,像你这样的情况,以后还会有的,并且还会很多。”
刘父:“是的,是的。”
汪校长:“这样吧。你们先去学生宿舍管理员那里,让他给建设安排住处。我已经给他打过招呼了。”
刘父:“好的,我们这就去。”
汪校长:“我给你家建设安排在了高一(4班)。这个班的班主任吴老师是一个很负责的好老师。我已经给他打过招呼。等课间操完了后,听到上课铃声响,你就叫你家建设到高一(4)班门口,吴老师会在那里和他见面的。”
刘父:“好的,好的。”
汪校长:“那你现在就去吧。一会还有一个新转来的女同学,她是部队子女。好像很有来头,部队首长要亲自把她送来。我得去找教导处陈主任那里商量这事。”
刘父连忙起身道:“好的,好的。”
24 日 内 学生宿舍里
刘父和刘建设手提肩扛着行李以及洗漱用具跟着住校生管理员温宝财(42岁)财来到一排平房住校生宿舍。在一间房门前,温宝财打开门锁后领着二人走进宿舍。
温宝财:“这就是高一(4)班的学生宿舍。可以住10个人,但这个班住校生人少,只住了4个人。你看让孩子住哪个铺吧。”
刘父看左手临窗下铺床板还算干净,于是说:“那就住这个铺吧。”
温宝财:“好吧,你们忙吧。我得去找校工了,让他们来给几个宿舍修理一下电灯开关,还得修理一个宿舍的架子床。”
25 日 外 校门前大路上
一辆军用吉普从远处驶来。
军用吉普在校门前停下后,着军装的保卫部张部长(46岁)、高参谋(39岁)和着了男式军便装的王戎(女、16岁)从车上下来。
26 日 内 高一(4)班教室里
此时正是课时。虽然代课老师正在讲课,但坐在下面的同学大多都心不在焉。坐在窗前的学生还有人不时地朝窗外张望。
突然,有同学低声喊道:“看,有俩解放军领着一个女学生进咱学校了。”
坐在窗前的同学都朝窗外望去。
正在黑板上写字的代课老师回身不满地说:“你们干什么?想看窗外的风景,那就出去看好了。”
学生们立刻老实起来。
27 日 内 汪校长办公室里
高参谋向汪校长和教导处陈主任(43岁)分别介绍张部长和王戎。陈主任听完介绍后将王戎领出办公室后到隔壁自己办公室,之后又返回汪校长办公室。
汪校长:“这个事情,我交给了陈主任具体负责。他已经安排好了。你们有什么想了解的,还有什么要求,都说出来吧。”
高参谋:“还是先听陈主任说吧。”
陈主任:“你们提出的要求比较多。我归结了三点:一是班主任必须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并且是一个很会控制和规范学生行为的好老师;二是班上不能有思想意识太差、总爱打漂亮女生坏主意的男同学;三是部队子女尽量要少一些。”
张部长:“是的,我们是提出了这三点。”
陈主任:“按照这三个具体要求,我和汪校长决定把王戎放在高一(4)班。”
张部长:“这个班的班主任叫啥。”
陈主任:“吴清远。”
高参谋:“你把他情况介绍一下吧。”
陈主任:“吴清远,男,42岁,江苏省无锡市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兼任高一(4)班数学课老师。该老师虽然不是党员,但思想觉悟高,对工作认真负责,在我校工作的这些年里,所兼任班主任的班上,除了学习成绩均好于其他班以外,学生也没有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
张部长:“你给吴老师商量过这事吗?”
陈主任:“已经商量过了。这会他在别的班代课,下课后他就会过来见你们。”
高参谋:“你把高一(4)班学生的构成介绍一下吧?”
陈主任:“这个班,百分之四十是本军工厂的子弟,百分之三十是其他军工厂的子弟,外地和离家有点远的住校生只有几个。剩下的是你们部队子女。也就五六个吧。”
张部长:“那其他班部队子女多吗。”
汪校长:“这你应该清楚,学校附近部队单位很多,所以,我们学校部队子女就多。每个班上都有八九个,就这个班上少。”
张部长:“要是上到高二,还换班主任不。”
汪校长:“我们学校规定的是班主任随班级升级。所以,到高二时,班主任还是吴老师。”
张部长:“这样好,这样具有连续性,可以让班主任更全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汪校长:“是的,我们就是这样考虑才这样安排的。”
高参谋:“你们学校高中部一共8个班。是吧。”
陈主任:“是的。”
高参谋:“初中部呢?”
陈主任:“6个班。”
高参谋:“高中部在南楼,你们叫它前楼。初中部在北楼,你们叫它后楼。”
陈主任:“是的。”
13 日 外 古城火车站
喷着热蒸汽的火车进站,停靠站台后旅客纷纷下车。
刘父、刘建设手提肩扛行李和洗漱用品随旅客下车,之后随出站的旅客走出出站口。
14 日 外 车站广场上
刘父领着刘建设走过毛主席招手的高大雕像,然后走出广场,朝一偏巷的旅馆走去。
15 日 内 旅馆登记处
刘父将介绍信递进窗口后说:“我想要一个两人房间。”
戴着老花镜的登记员看完介绍信后说:“你是副厂长,属于国家干部,可以给你登记一个两人房间。”
刘父:“谢谢了”
16 日 内 旅馆客房内
刘父洗完脸后端起脸盆要去倒水,刘建设连忙接过脸盆走出了房门。不一会儿,刘建设又端了一盆水走进房间。
刘父看完表后说:“现在是下午3点。我去打个电话。要是晚上没啥事的话,我领你下馆子,让你吃红烧肉和小酥肉。”
17 日 内 邮局长途电话间
刘父拿起电话后说:“我要北京的长途,号码是65321。”
对方:“好的,你稍等。”
对方电话有人接听后,刘父激动起来。
刘父:“是老书记吗?”
对方:“奥,是老刘啊,你到省城了吗?”
刘父:“到了,到了,已经到了。”
对方:“那就好。明天是周一,一大早你就去学校,找汪校长就行了。”
刘父:“好的,好的。”
对方:“你看你还有什么事,都说出来,我这就给你找人解决。”
刘父:“老书记,我没别的事。我就想趁来省城的机会,买点东西,去看看给我帮忙落实政策的人和帮我给孩子联系上学的人。你告诉我他们的名字和家里住址就行了。”
对方:“老刘啊,这你就没有必要了。帮你落实政策的人,他忙的不可开交,哪有时间接见你。帮你孩子联系上学的人,原来是我秘书,他也忙的不可开交。况且,他也只是找人打了一个电话。而这个打电话的人是谁,他也没告诉我。所以,你就谁也别去看了。”
刘父:“这样不好吧。”
对方:“你就听我的,谁也别去看。”
刘父:“那好吧,我就听你的了。”
对方:“这才对了。”
刘父:“谢谢老书记了。”
对方:“关于你们两口调回北京事,目前还不行,但我会想办法的。只要我有了这个权力,我立刻就办。你就放心吧。”
听到这些,刘父已经失声了。
18 日 内 大街旁国营食堂里
刘建设大口吃着饭菜,而刘父却一脸满足的望着刘建设。
刘父:“好吃吗?”
刘建设:“嗯。”
刘父:“吃完,我领你去公园。”
刘建设:“嗯。”
19 夜 外 省城一公园里
刘父跟着刘建设来到湖边。
看着心情特好的刘建设的背影,刘父心事重重起来。
刘父:“建设。我想知道我被劳教这5年多的时间里,你和你妈是怎么过来的。”
瞬间,刘建设心情压抑起来。
刘父一把将刘建设拉近,接着就把刘建设揽进怀里。
刘建设失声哭了起来
刘父难过地说:“我让你们受苦了。”
刘建设抬起泪眼问:“爸爸,我想知道我们家为什么在57年从北京搬到了铜城;我还想知道你为什么在67年的时候被劳教了。你能告诉我吗?”
刘父沉默片刻后说:“这都是特定时期发生的事情。现在已经过去了,没必要再说了。”
刘建设:“可我还是想知道这都是为什么。”
刘父想了想后说:“既然如此,那我就告诉你吧。”
刘建设:“嗯。”
刘父:“57年咱家从北京搬到铜城,是因为我说了一句‘不能让政治学习和政治运动左右知识分子’这样的话。结果,有人说我是‘企图脱离党的领导’。于是,我就定性成了右派,我和你妈就被下放到了铜城;67年我被劳教,是因为我说了一句‘红卫兵破四旧和大串联是一种对文化和秩序的大破坏’这样的话。于是,我就成了现行反革命,结果就被劳教了。”
刘建设:“那你认为,你说的这些话,是错的吗?”
刘父:“我没错。”
刘建设:“那你恨吗?”
刘父长叹一声后说:“孩子,那都是特定时期的特殊事例,没什么可责怪和怨恨的。它已经过去了,就没必要再去想它了。”
刘建设:“可我就是觉得委屈!”
刘父接过话说:“因为,这给你带来了太多的欺辱。是吧?”
刘建设泪眼模糊地点了点头。
刘父:“孩子,这些,我都听你妈说了。可我想告诉你的是:不能让怨恨永驻心里。这样会让你在复杂的情绪里面纠缠不清的。”
刘建设:“那我应该咋办?”
刘父想了想后说:“试着用一种方法来转移你的注意力。”
刘建设似懂非懂地望着父亲。
刘父:“比如说,埋头读书,用钻研文化课的方式,来干扰你的心理活动和大脑皮层。”
刘建设仍似懂非懂地望着父亲。
刘父:“你还小。等你到了我这年龄,你就懂了。”说着,刘父揽着刘建设的肩头,朝夜色中的公园大门走去。
路上,刘父继续着他对刘建设的说教:“孩子,人,更多的是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生活中你遇到的每一个人。其中也包括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在这一点上,我和你妈都是这样做的。”
看刘建设不再怨恨了,刘父接着说:“孩子,爸妈家里几代人都是单传,到了你这一代还是单传。所以,爸妈非常担心你。这一点你一定得记住。还有,不管到了哪里,都要学会忍让。忍让那里不该争的事情。还要学会规避,规避那些有可能给你造成伤害的人。”
20 夜 内 旅馆客房里
屋里的灯是灭着的。
尽管已到了深夜,但躺在床上的刘父和刘建设却谁也没有一点儿睡意,都在想着自己的心事。
21 日 外 公交车站
一辆公交驶来,到站停靠后人们开始争先恐后地上车。
刘父、刘建设肩扛手提着东西被后面拥挤的人们推上公交。
22 日 外 长城中学
这是一所设置在郊区的五十年代后期建设的中学。一南一北两座二层苏式教学楼让这所学校与先前那所学校有了很大的不同。
此时,正是上课时间,刘父和刘建设走进校门后朝教职员工办公平房区走去。
23 日 内 校长办公室里
汪校长坐在办公桌前查看刘建设的转学证明和《学生手册》,刘父和刘建设则坐在他对面的长条椅上。
王校长:“这孩子成绩真好。”
刘父:“是的,他学习一直都好。每次考试,孩子他妈都会把他的考试成绩转告给我。”
汪校长:“你与孩子和他妈没住一起。”
刘父:“不满你说,这4.5年间,我一直在劳改场劳改。”
刘建设听了父亲说的这些话后,脸上表现出不悦。
汪校长突然灵性道:“奥,我忘了,你托的人告诉过我这事。还说了,你现在已经摘掉帽子,恢复了工作,还担任了领导职务。”
刘父连忙说:“这都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关怀。”
汪校长笑了,笑完之后他说:“其实,像你这样的情况,以后还会有的,并且还会很多。”
刘父:“是的,是的。”
汪校长:“这样吧。你们先去学生宿舍管理员那里,让他给建设安排住处。我已经给他打过招呼了。”
刘父:“好的,我们这就去。”
汪校长:“我给你家建设安排在了高一(4班)。这个班的班主任吴老师是一个很负责的好老师。我已经给他打过招呼。等课间操完了后,听到上课铃声响,你就叫你家建设到高一(4)班门口,吴老师会在那里和他见面的。”
刘父:“好的,好的。”
汪校长:“那你现在就去吧。一会还有一个新转来的女同学,她是部队子女。好像很有来头,部队首长要亲自把她送来。我得去找教导处陈主任那里商量这事。”
刘父连忙起身道:“好的,好的。”
24 日 内 学生宿舍里
刘父和刘建设手提肩扛着行李以及洗漱用具跟着住校生管理员温宝财(42岁)财来到一排平房住校生宿舍。在一间房门前,温宝财打开门锁后领着二人走进宿舍。
温宝财:“这就是高一(4)班的学生宿舍。可以住10个人,但这个班住校生人少,只住了4个人。你看让孩子住哪个铺吧。”
刘父看左手临窗下铺床板还算干净,于是说:“那就住这个铺吧。”
温宝财:“好吧,你们忙吧。我得去找校工了,让他们来给几个宿舍修理一下电灯开关,还得修理一个宿舍的架子床。”
25 日 外 校门前大路上
一辆军用吉普从远处驶来。
军用吉普在校门前停下后,着军装的保卫部张部长(46岁)、高参谋(39岁)和着了男式军便装的王戎(女、16岁)从车上下来。
26 日 内 高一(4)班教室里
此时正是课时。虽然代课老师正在讲课,但坐在下面的同学大多都心不在焉。坐在窗前的学生还有人不时地朝窗外张望。
突然,有同学低声喊道:“看,有俩解放军领着一个女学生进咱学校了。”
坐在窗前的同学都朝窗外望去。
正在黑板上写字的代课老师回身不满地说:“你们干什么?想看窗外的风景,那就出去看好了。”
学生们立刻老实起来。
27 日 内 汪校长办公室里
高参谋向汪校长和教导处陈主任(43岁)分别介绍张部长和王戎。陈主任听完介绍后将王戎领出办公室后到隔壁自己办公室,之后又返回汪校长办公室。
汪校长:“这个事情,我交给了陈主任具体负责。他已经安排好了。你们有什么想了解的,还有什么要求,都说出来吧。”
高参谋:“还是先听陈主任说吧。”
陈主任:“你们提出的要求比较多。我归结了三点:一是班主任必须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并且是一个很会控制和规范学生行为的好老师;二是班上不能有思想意识太差、总爱打漂亮女生坏主意的男同学;三是部队子女尽量要少一些。”
张部长:“是的,我们是提出了这三点。”
陈主任:“按照这三个具体要求,我和汪校长决定把王戎放在高一(4)班。”
张部长:“这个班的班主任叫啥。”
陈主任:“吴清远。”
高参谋:“你把他情况介绍一下吧。”
陈主任:“吴清远,男,42岁,江苏省无锡市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兼任高一(4)班数学课老师。该老师虽然不是党员,但思想觉悟高,对工作认真负责,在我校工作的这些年里,所兼任班主任的班上,除了学习成绩均好于其他班以外,学生也没有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
张部长:“你给吴老师商量过这事吗?”
陈主任:“已经商量过了。这会他在别的班代课,下课后他就会过来见你们。”
高参谋:“你把高一(4)班学生的构成介绍一下吧?”
陈主任:“这个班,百分之四十是本军工厂的子弟,百分之三十是其他军工厂的子弟,外地和离家有点远的住校生只有几个。剩下的是你们部队子女。也就五六个吧。”
张部长:“那其他班部队子女多吗。”
汪校长:“这你应该清楚,学校附近部队单位很多,所以,我们学校部队子女就多。每个班上都有八九个,就这个班上少。”
张部长:“要是上到高二,还换班主任不。”
汪校长:“我们学校规定的是班主任随班级升级。所以,到高二时,班主任还是吴老师。”
张部长:“这样好,这样具有连续性,可以让班主任更全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汪校长:“是的,我们就是这样考虑才这样安排的。”
高参谋:“你们学校高中部一共8个班。是吧。”
陈主任:“是的。”
高参谋:“初中部呢?”
陈主任:“6个班。”
高参谋:“高中部在南楼,你们叫它前楼。初中部在北楼,你们叫它后楼。”
陈主任:“是的。”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我想修改故事梗概,但提交后总会显示“有限制字符set不能提交”,这是怎么一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