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培训班
编剧培训班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2031
成片时长:约38分钟
阅读:5539
发表:2020/3/8 修改:2020/3/30
20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巾帼娘子军》第1集
华豫秦 [陕西西安]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1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0-A-01135】


  历史  传奇

  人物简介: [展开]

  简要梗概
  隋朝末年,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大潮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全部由妇女组成的正规军队—娘子军。这支娘子军南征北战,攻城拔寨,防守边关(山西省娘子关即由此得名),为推翻隋朝,建立唐朝以及唐初北部边疆的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书写了一段巾帼不让须眉,妇女也能保家卫国,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光辉历史。
  
  详细梗概(14737字)
  隋大业11年(公元615)初春,长安西市,嘈杂热闹,卖艺的,做小买卖的熙熙攘攘。人群中走来四个年青人,领头的一个年轻人英俊干练。他们悠闲的边走边打量着街市上的人们,发现前面围着一群人,于是挤进人群观看。
  人群中是一个年轻的卖艺人,只见他把一柄钢叉耍得滴溜乱转,虎虎生风,年轻人看的兴起,不禁高声喊好。就在这时,人群中发生一阵混乱,一队官军跑步前来,将人群围住了。军官宣读了禁止街头卖艺的禁令。要将卖艺人带走。卖艺人不服,于官军厮打起来。眼看官军人多势众,卖艺人渐渐处于下风。年轻人为卖艺人说情,谁知官军也要将年轻人作为同案犯带走,年轻人和随从也和官军厮打起来。官军见势不对,报告了巡城的将军柴绍。柴绍带领大队人马赶到,卖艺人已经和年轻人打出城门。
  城外,卖艺人感谢年轻人出手相救,相约后会有期。两人惜惜告别。
  朝堂上,众大臣正在为各地饥民造反而惴惴不安,而隋炀帝杨广却正在计划巡游外地,并指定由宇文化及筹办出巡事宜。众大臣敢怒而不敢言。散朝后,钜鹿郡公柴慎向唐国公李渊提及儿子柴绍与李渊女儿屏阳的婚事,李渊很痛快地答应了。
  城门口,年轻人碰见柴绍。柴绍要拘捕他。年轻人脱去外装,原来是三女一男。领头的是屏阳,两女是她的两个丫鬟金凤银凤,而男的是她的家僮马三宝。柴绍认出是屏阳,提醒她少跟盗匪拉扯,免得惹上事端,屏阳却讥笑他胆小怕事,弄得柴绍哭笑不得。
  屏阳从后门悄悄溜进家,正要溜进后堂,不料被大哥建成看见。建成斥责她不该在这世事难料的大乱之年在外面惹是生非,屏阳不服,和建成争执起来。二哥世民赶紧过来劝解,兄妹三个吵成一团。李夫人赶忙出来劝阻,把屏阳拉进后堂,向她说明柴家求婚之事。屏阳一口回绝,说柴绍怯懦胆小,她看不上,弄得李夫人也无可奈何。
  卖艺人回到山寨。原来他就是名镇关中的“长安大侠”史万宝。史万宝是原吏部侍郎史弘之子,因被宇文化及陷害全家被害,只有史万宝逃脱。他流浪江湖,渐成气候,看到隋朝社会动荡,于是聚集起一干人马占领了山寨,伺机起义,推翻隋朝统治。这次他化妆进城侦察,就是为以后攻占长安做准备。
  宇文化及与儿子们商议陪皇帝出巡之事。他们计划在皇帝出巡之时伺机除掉皇帝取而代之。如果能拉拢到德高望重又有实力的李渊,成事的可能性就更大。于是决定和李渊结成儿女亲家,向李渊求婚。
  屏阳还要外出,金凤苦劝不住。屏阳决定金凤留下,只带银凤一人。
  郊外,屏阳纵马驰骋,在山口被守山的问善志阻拦,两人言语不和,打了起来。此事惊动了史万宝。史万宝见到屏阳,热情的邀请他到山寨。屏阳这才知道,他就是史万宝,于是欣然前往。史万宝带他参观山寨,并透露了他想以此为基地招募天下英雄,推翻隋朝,夺取天下的雄心。屏阳十分钦佩他的雄心大志。但她的真实身份被军师丘师利识破。丘师利要杀屏阳,被史万宝阻拦。
  李家,柴郡公带柴绍上门求亲,屏阳却不知去向。金凤假扮屏阳装病,被李夫人识破。正在慌乱之时,屏阳归来。李夫人百般劝解,屏阳就是不愿意。最后提出,她要对柴绍进行考试,李夫人无奈,只好同意。
  就在这时,宇文化及也带着儿子宇文成武上门求亲。宇柴两家争执不下,弄得李渊左右为难。恰在此时,屏阳提出比试招亲,李渊正好顺水推舟,决定比试招亲。屏阳又提出自己要亲自出题,李渊也同意了。
  屏阳出了三道考题,结果宇文成武和柴绍不分上下。屏阳又提出要比武,而且她要亲自比试,李渊无论如何不同意。最后决定宇文成武和柴绍比武,胜者优先。正在两人打得难解难分时,又一个求亲者突然出现了,原来是荆楚富商史公子,慕名李渊之女屏阳色艺双绝,于是不远千里前来求亲。其实,这个所谓的史公子就是史万宝。李渊无奈,只好同意他也参加竞争。柴绍还没表态,宇文成武先发怒了,提出要和史万宝比武。结果,宇文成武被史万宝杀死。宇文化及大怒,调集大队人马封锁了城门,搜捕史万宝。史万宝无法出城,混乱中躲进了李家后花园。屏阳发现后,将他化妆成自己的丫环带出了城门。恰好职守的是柴绍。在柴绍的掩护下,史万宝顺利地出了城。屏阳由此改变了对柴绍的看法。
  朝堂上,宇文化及诬告李渊勾结匪盗图谋不轨。隋炀帝大怒,要严惩李渊。恰在此时,北方突厥进犯太原。柴郡公力荐李渊为太原留守,防范突厥。隋炀帝同意了,将李渊降级为太原留守。宇文化及见排挤李渊的目的已经达到,也就不再坚持。散朝后,李渊感谢柴郡公斡旋。柴郡公趁机提出柴绍与屏阳婚事,李渊同意了。回到家后,李渊严厉训斥屏阳,并告诉她明天就要举行婚礼。屏阳仍不答应,全家人都来劝解,屏阳无奈,只好暂且同意。
  深夜,屏阳独自溜出家门,连夜赶到山寨。但丘师利却告诉她史万宝已动身前往山东参加义军大会。屏阳失望而归。
  第二天,柴家迎亲花轿已到李家,但却到处找不到屏阳,甚至连金凤银凤也不知屏阳去向。眼看拜堂时间已到,全家人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屏阳出现了。全家人喜出望外,来不及化妆就把她塞进花轿里,抬起就跑。
  史万宝巡山完后回到山寨,听说屏阳来访,知道她是为何而来。问善志决定带人前去抢亲。
  喜堂上,婚礼正准备进行,史万宝带着大队人马突然出现,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屏阳得知史万宝来到,一定要去见他,李夫人坚决不同意,表示屏阳如果敢出去,她就自杀。世民出面与史万宝会谈,两人对对方都很钦佩。在世民的劝说下,史万宝表示,自己不是来抢亲的,而是来祝贺的,他留下了贺礼,带着人马走了。屏阳听说史万宝走了,非常失望。
  洞房之夜,屏阳对柴绍提出要对他进行当面考试,不过关就不让进洞房。柴绍同意了。屏阳出了几个题都没有难倒柴绍。屏阳又提出要比武。两人武艺不相上下,打得难分难解。柴家人忧心忡忡,到李家报告,要他们来人劝解。李渊无奈,只好连夜赶到柴家,却发现洞房里已经偃旗息鼓,夜深人静了。
  柴绍家僮柴魁与银凤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经常为维护自己主人的利益争吵,金凤从中劝解。
  不久,李渊在太原起兵的消息传到长安,举国震惊。隋炀帝立即下令逮捕李渊家眷。柴绍匆匆回到家,要带屏阳逃走,但宅院已被官军团团包围。为了分散官军的注意,屏阳与柴绍决定分头突围。柴绍带领柴魁等向北,去太原寻找李渊,屏阳带领家眷向南,回老家鄠县。屏阳带领家眷突出重围且战且走,经过艰苦血战,终于回到了鄠县老家。隋将屈突通随后追来,将柴家团团围住。屏阳将男女家丁编成战斗部队,分头防守,但由于人少势单,难以抵挡,庄园眼看就要被攻破。万分危急之时,屏阳决定由金凤、马三宝带领庄丁死守庄园,由她和银凤带领一支由女亲兵组成的轻骑袭扰屈突通侧背。
  屈突通是隋朝大将,根本没有把由一支女人和家丁组成的乌合之众放在眼里,疏于防守,结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狼狈逃窜。庄园保住了。
  可是,还没等屏阳喘过气来,又一支大军赶到,将庄园团团包围起来。原来,为了反抗隋朝的统治,人们纷纷起义,涌现出了一支支大小不等的义军。这些义军到处打家劫舍,劫富济贫。这次包围庄园的就是其中一支,首领是绰号小天王的何潘仁。屏阳一方面布置防守,一方面派马三宝去和何潘仁谈判。经过一番谈判,何潘仁要求和屏阳亲自见面。屏阳不顾众人劝阻,决定亲自去见何潘仁。
  大营中,屏阳和何潘仁见了面。屏阳对何潘仁分析形势,晓以大义。表示,她可以将所有财产送给义军,条件是要义军受她领导。何潘仁表示,只要你能胜了我手中的刀,我就服你。两人比试,结果何潘仁被打败,于是表示接受屏阳领导。屏阳打开库房,将所有财产都分给了义军及其家眷。众人无不欢呼雀跃,纷纷表示要跟随屏阳一块打天下。何潘仁看屏阳以诚待人,十分感动,表示接受屏阳领导。他还利用自己的影响,说服周围几支义军投靠屏阳,队伍迅速扩大。于是,屏阳正式打出了抗隋的大旗,自封顺天承义大将军,何潘仁为副将。操练兵马,准备应对隋朝军队的进攻。
  屏阳的举动,受到隋朝的高度重视,决定派屈突通率大军征讨。
  闻听隋朝军队到来,何潘仁要亲自迎敌,于是率一支人马迎战。
  屈突通上次吃了亏,这次格外谨慎,做了详细布置。结果,何潘仁被打的大败,狼狈逃回。屈突通逼近庄园。
  眼看敌强我弱,屏阳决定不能硬拼。她烧了庄园,带领人马向山里撤退。屈突通以为屏阳是怯战而逃,于是带领轻骑追赶。不料中了屏阳的埋伏,被杀的大败。经此一战,屏阳威望空前提高。屏阳带兵直下户县,县官闻风逃跑,县城被攻占。
  义军进城后,四处抢掠,闹得民怨沸腾。屏阳及时制止,杀了何潘仁手下一个小头目,这才制止了混乱。
  屏阳决定整顿军纪,制订了严格的军纪在部队中推行。但却遭到何潘仁的不满。在手下的挑拨下,何潘仁决定离开屏阳。屏阳知道后,只身一人前往叛军驻地说服何潘仁。在屏阳苦口婆心劝说下,加上金凤已经带领人马包围了叛军驻地,何潘仁最后手刃了挟持他反叛的小头目,带领人马回来了。屏阳义军受到民众热烈欢迎,纷纷投军,义军队伍迅速扩大,总兵力达四万人。屏阳于是攻取了周至、武功、始平等县城,声势更加壮大。
  人马多了,给养就成了大问题。屏阳派人四处征集粮草,却不料和另一支义军发生了冲突,义军头领就是史万宝。而带领人马抢劫粮草的就是问善志。众人纷纷建议剿灭史万宝。屏阳不同意,提出要和史万宝谈判。众人担心史万宝心高气傲,不会接受条件,但屏阳坚持只身前往山寨与史万宝谈判。
  史万宝接待了屏阳,但对于如何联合却提出了苛刻条件。谈判陷入僵局。心怀异志的丘师利趁机破坏,企图暗杀屏阳。屏阳获得信息,连夜逃出了山寨。丘师利阴谋落空,又与隋朝官府暗中勾结,企图将史万宝除掉,自己掌握山寨大权。屏阳得到了情报,在半路设了埋伏,击败了官军,擒住了丘师利,挽救了史万宝。史万宝这才恍然大悟,于是决定和屏阳合并一处,并尊屏阳为关中道行军主帅,自己任副帅。各路义军纷纷投奔屏阳,队伍发展壮大到七万人。
  大队人马进驻山寨,屏阳派人整修了山寨,修建了兵营和训练场,整个山寨变得焕然一新。
  人马多了,队伍的管理就成了大问题。特别是男女兵混杂,个个将领都有家眷,有很多丫环家丁也都和军队住在一起,出现了很多骚扰事件。屏阳决定把所有的女兵集中起来,成立一支娘子军。屏阳的提议得到女兵们的热烈欢迎,但却受到男将领们的讥讽,认为屏阳是异想天开。屏阳坚持要建立历史上第一支娘子军。于是将各营中女兵集合,并招募年轻妇女参军,并在各营抽调武器器械,粮草帐篷等军用物资,划拨了娘子军专属宿营地,任命金凤银凤为正副指挥使,她亲自指挥操练。
  各营的将领都对组建娘子军不甚积极,征集来的都是些破烂的帐篷、残缺破损的兵器、伤残的战马。针对众将领的怀疑讥讽,银凤牢骚满腹,金凤却任劳任怨,她组织女兵们缝补帐篷,打磨修理兵器,将口粮节省下来为战马增加营养。屏阳也告诫众人,要想获得众人的支持,必须自己做出成绩来,为女人争光。
  正式操练开始了,男兵们都跑来看热闹。初次训练的女兵,队列也走不好,扛枪的姿势也不对,引来男兵们的讥笑。骑兵训练场上更是笑话百出,战马根本不听女兵们的指挥,四散逃跑,还是靠男兵们的帮助,才把四散逃跑的战马找回来。性急的银凤不禁大声训斥女兵们不争气。有些小姑娘被训斥的哭起来,这更引来男兵们的嘲弄。
  娘子军究竟要不要继续办下去,引起了众将领们的激烈争论。屏阳力排众议,坚持要把娘子军办下去。她召集娘子军,给她们讲述历史上荀灌娘守城、花木兰充军的故事,鼓励她们学习古人,不要妄自菲薄,并亲自给她们做示范。在屏阳的支持下,娘子军的训练逐步走上正规。在一次比武中,竟然和男兵们打了个平手,使得众人刮目相看。但对于能否真正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众人仍然是半信半疑。对众人的疑虑,女兵们跃跃欲试,纷纷要求打一仗给男兵们看看。
  恰巧得到情报,长安要往前线解送一批军粮。众人商议决定截取这批军粮,一则断了前线隋军粮草供给,二则也为山寨囤积了粮草,但这次军事行动又不能让官军知道,必须秘密进行。金凤于是请求由娘子军执行这次任务,理由是娘子军不会引起敌人注意。众人都不同意,担心不但完不成任务,而且会遭到不应有的损失。屏阳力排众议,决定把这次任务交给娘子军去执行,并亲自带队。屏阳与金凤银凤商议了缜密的行动计划。
  官军为护送军粮,调集了精锐的护送部队,由屈突通亲自率领。第一天屈突通非常谨慎,但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当晚宿营又布置了严密岗哨,也没有发生任何异常。如此一连几天都没有出事。这一天,眼看离前线已经不远,前线也派联络官前来联络,而且周围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屈突通放心了。当晚宿营,营地突然来了许多年轻女子,还带来了许多酒肉,说是当地官府派来劳军的。屈突通见是些女子,此地又离前线不远,又是当地官府组织的劳军,并没有拒绝。况且士兵们见到来了这么多年轻美貌的女子,还有酒肉,一个个眼睛都睁大了,毫无顾忌的吃肉喝酒,和姑娘们调情。宇文成龙身边更是有两个特别漂亮的姑娘殷勤敬酒,屈突通架不住姑娘的百般劝酒,喝的酩酊大醉。等他醒来时,才发现自己被绑在车上,而他的士兵也都当了俘虏,而押解军粮的都是些英姿飒爽的女兵,这才明白中了计。屈突通仰天长叹:没想到我征战一生,最后却败在一个女人手下。
  军粮押解回山寨,使得众人对娘子军刮目相看,娘子军正式列入义军编制。
  屏阳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想着自己毕竟是个女人,今后应该怎么办,心里没底。况且,她心里始终牵挂着太原的李渊和柴绍,不知道他们现在究竟怎么样了。史万宝建议派人前去太原打探消息,取得联络。屏阳于是决定派马三宝刻日出发。
  这一天,一个人突然来到屏阳大帐,原来是柴魁。经柴魁介绍,屏阳才知道李渊已经打过黄河,现在部队集结在渭河北岸,随时准备攻取长安。此次来就是联络屏阳,要她们配合。屏阳获得这个消息,十分高兴,表示要坚决配合,双方约定了联络方式,议定了行动日期,派马三宝与柴魁一同前往大营。柴魁与银凤久别重逢,免不了又是一番相互奚落,口舌交锋。看到银凤已经锻炼成为一个威风凛凛的女将军,不禁又嫉妒又羡慕。
  屏阳和众人商议如何配合大军攻取长安,制订了详细的行动计划。几天后,马三宝返回,带来了具体行动方案。屏阳立即指挥大军拔营,向长安进发。想着就要见到日思夜想的父母丈夫兄弟姐妹,屏阳心情激动。她在长安城下安顿好大营后,即带领史万宝等众多将领前往渭河边与李渊会合。
  渭河岸边,李世民、柴绍带人迎接屏阳。看到哥哥和柴绍,屏阳与他们热情问好。当着众人的面,屏阳不好与柴绍多表示什么,只以军礼相见。看到离别时的妻子如今成为几万大军的统帅,柴绍不禁感到一丝落寞。
  屏阳来到大帐,与李渊相见。众女眷都来观看屏阳。屏阳向李渊介绍了自己带来的众将领。李渊看到平添了这么一支生力军,自然是十分高兴,着实将屏阳大大嘉奖了一番,当即给众人任命了正式官职,并大设宴会招待众人。屏阳迫不及待的要去后帐探望母亲及姐妹。等见了母亲及众姐妹,屏阳又恢复了女儿身份,扑进李夫人怀中失声痛哭。众姐妹、嫂子、弟妹纷纷打问情况,屏阳向她们讲述了自己创建队伍,四处征战,拔城夺寨的战斗过程,听的众人摇头咋舌,即好奇又羡慕。银凤来叫屏阳出席宴会,屏阳这才依依不舍的与众人告别。
  宴会上,李渊宣布了即将进行的夺取长安城,建立大唐王朝的计划,众将领无不欢欣鼓舞。李渊要求屏阳尽快返回前线,配合大军夺取长安,并指令屏阳所属军队由李世民节制。屏阳接受命令,带领众人匆匆赶回驻地。望着匆匆离去的妻子,柴绍不禁感到一丝莫名的烦恼。
  屏阳走后,李渊担心屏阳毕竟是个女流,又不了解屏阳究竟有没有指挥几万大军的能力,于是指派柴绍去协助屏阳。柴绍本不想去,但军令难违,只好前往。等他带着柴魁和一小队亲兵来到屏阳大营时,只见军威雄壮,心里又佩服又有些不服。
  来到大帐,银凤要他按军规报名而进。柴魁不服,和她理论起来,但银凤一定要按军规从事。柴绍无奈,只好报名。银凤通报后,这才允许他进帐,并要他交出武器。柴绍无奈,只好照办。
  进了大帐,柴绍昂首不拜。银凤大声提醒他,柴绍这才自报家门,拜了下去。屏阳简单地问了问情况,就指示马三宝给他们安排驻地,并指示明天一早全体将领大帐议事。柴绍气呼呼地出来了。
  路上,柴魁向马三宝发牢骚。马三宝解释,保证屏阳很快会来看望,但柴绍脸色依然十分难看。
  散帐后,屏阳命令收拾后帐,想着柴绍会很快回来看她。但久等不来。她又不好表示,惴惴不安。金凤建议她去柴绍军帐,银凤却不同意,说不合军规:军规规定任何男将领不得留宿女人,女将领不得留宿男人,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弄得屏阳左右为难。金凤埋怨她机械执行军规,但银凤并不让步。
  当晚,屏阳和柴绍在各自军帐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第二天,雄壮的聚将鼓声、军号声齐鸣,众将领纷纷来到大帐报名而进,惟独柴绍由柴魁代替他来点卯,说是路上偶感风寒,不能前来议事。屏阳明知柴绍病在那里,但并没有揭露。屏阳正准备议事,忽报李世民前来。屏阳率领众将迎到帐外。李世民没有见到柴绍,于是问屏阳怎么回事。屏阳据实以告,李世民明知内情,一笑了之。
  柴绍在帐中坐立不安,他指望柴魁前来通报消息,但总不见来。于是走出军帐,这才知道李世民也来了。柴绍情知不妙,但又无法前去,急得如热锅蚂蚁,坐卧不安。远远看见李世民屏阳走来,他急忙躺在了床上。
  李世民问了他病情后,走了,众人也都悄悄推出,只留下屏阳。柴绍背转身,不理屏阳。屏阳只好先开口问他病情。柴绍并不接茬,反而询问起议事情况,屏阳只得将议事情况向他做了通报。完后,柴绍借口自己想休息,希望屏阳自便,屏阳无奈,只好走了。
  路上,李世民截住屏阳,询问和柴绍谈话情况。屏阳赌气说:他不理我,我还不想理他呢。李世民批评屏阳,指出:将帅不和,影响大局。屏阳为难地表示:他不愿理我,我怎么办。李世民要屏阳放下主将的架子,以妻子的面目出现,给他留个面子。屏阳不知该如何办。李世民给她出了个主意。
  李世民又来到军帐,批评柴绍气量太小,不应该与屏阳赌气,而应该为有这样的妻子骄傲。他要柴绍去一个地方,并说已经安排好了。
  当晚,柴绍按李世民指引来到一处庄园。只见金凤脱去戎装,殷勤地将他引导到一间房屋前。隔着纱窗,可见屏阳坐在灯前。他刚要推门进去,却看见门外、墙角都布置了娘子军的暗哨。而且隐隐约约听到她们的议论。柴绍听了,不禁火冒三丈,转身走了。金凤阻拦不住,赶紧向屏阳报告。屏阳也恼了,起身离开屋子。
  李世民正准备休息,突然看见柴绍气呼呼回来了,急忙问是怎么回事。柴绍说自己不配屏阳,提出要休妻。而且翻历史旧账,说屏阳一开始就不同意婚事,而是看上了史万宝。是被逼无奈才和自己结婚的。如今她和史万宝共事几年,朝夕相处,说不定早就旧情复发了,这才对我百般挑剔。李世民斥责柴绍胡思乱想,不该怀疑屏阳。说:大唐马上就要宣布成立,屏阳就是公主,你就是驸马。世上只听说公主休驸马,还没听说过那一朝那一代驸马敢休公主的,你这是犯的灭门之罪。柴绍一听,害怕了,再也不敢提休妻之事。
  李世民刚把柴绍安顿住,屏阳这边又出了问题。原来,屏阳听说柴绍要休妻,又听说他翻起历史旧账,也恼了,非要休夫不可。李世民又急忙过来安抚屏阳,要她在大战前夕顾全大局,决不能因为将帅不和影响军心。屏阳勉强同意,但表示大战之后一定休掉他。
  史万宝听说柴绍怀疑自己和屏阳有染,亲自找到柴绍,斥责他缺乏大男子气概,不该无端怀疑屏阳。并说自己确实喜欢屏阳,但决没有做过对不起任何人的事。屏阳创造的业绩,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一个女性媲美,是一个奇女子,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一个奇迹。倘若因为柴绍的原因给屏阳身上抹黑,他柴绍就是千古罪人,就不配做一个男人,更不配做屏阳的丈夫。柴绍如梦初醒,亲自到大帐向屏阳赔罪。屏阳看他真诚赔罪,于是原谅了他,夫妻俩和好如初。
  大战日期临近,屏阳与众人商议如何攻城。经过商议决定智取,由屏阳亲自率领娘子军化装进城,首先控制住皇宫和四门,伺机打开城门,迎接大军进城。众人都觉得主帅不能轻举妄动,万一有什么意外,将会影响军心士气。但屏阳坚持要亲自去,计议已定,屏阳率领娘子军分散化装进城。
  此时,长安留守卫文升面对李渊大军压境的形势,加强了防守,严密盘查进出城门的人员。探子报告,今日在城里发现了许多单身年轻妇女。联系到军粮曾经被娘子军劫持,卫文升感到可能又是娘子军化妆进了城,于是决定封闭城门,同时开始在城里大肆搜捕单身年轻妇女,长安城里被惊扰得鸡飞狗跳。柴绍得知城里有变,担心屏阳出事,于是建议立即攻城。但李世民担心没有内应,贸然攻城反而会给屏阳带来更大的困难,不同意马上攻城,而要耐心等待。
  城里,官军疯狂大搜捕,逮捕了许多年轻妇女,但经过审讯都和义军没什么关系。卫文升决定加大搜捕力度。此时,屏阳和金凤银凤商议该如何办。金凤考虑以划已经暴露,只有暂时执行,找机会混出城,以后再想办法。银凤认为官军已经封闭了城门,出不去了,干脆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屏阳认为两条都不可取,她建议化妆成宫女进入皇宫,控制住皇宫,造成城里的混乱,然后再相机行事。众人同意,开始执行。结果她们混进皇宫,擒住了卫文升,逼迫他下令全城官军投降。卫文升看大势已去,只好照办。李渊兵不血刃进入长安。
  占领长安后,在众人的拥戴下,李渊正式称帝,建立唐朝,改年号为武德元年,大封有功之臣。屏阳被正式封为平阳公主(以后改称为平阳公主)。柴绍被封为右骁卫大将军,史万宝、何潘仁、问善志等义军将领都被封为将军。娘子军建制仍然保存,金凤、银凤也都被封为将军。依带兵将军的惯例,平阳公主柴绍各自设置幕府,平常两人都忙于各自军营事务,很少相聚。
  唐朝虽然已经建立,但只是占据了长安周围地区,各地义军并没有臣服。李渊于是派李世民为大元帅四处征讨,柴绍则跟随李世民出征。平阳公主本想和柴绍共同出征,但已身怀有孕,不能随军出征,于是夫妻俩又暂时分离。
  李世民带领大军刚离开长安,从太原就传来战报。原来,刘黑闼联络突厥首领始毕可汗,联合大军二十万进攻太原门户苇泽关,太原守将向李渊告急,要求派兵增援。山西是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屏障,无山西则中原和关中不稳,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此时大部军队都被李世民带走,长安已经没有多少兵可派,李渊无计可施。情势危急,平阳公主向李渊请求,要带领娘子军驰援太原。李渊无奈,只好同意。平阳公主带领娘子军迅速赶往太原前线。
  苇泽关守将郑天钦看平阳公主只带来了些娘子军,不仅埋怨李渊,这么重要的军事重地,怎么能只派些娘子军来,这些年轻女人能抵挡住刘黑闼二十万大军吗?平阳公主看出郑天钦的疑虑,但她并没有说什么。银凤更是不服气,一定要打一场漂亮仗给他们看看。恰巧这时刘黑闼来关下挑战,平阳公主决定带兵出关会会刘黑闼。
  关下,两军摆开阵势。刘黑闼派大将葛德威挑战。平阳公主派银凤与其交战。只打了几个回合,平阳公主就因腹疼无法坚持,金凤急忙鸣金收兵。刘黑闼气焰更加嚣张,将大军抵近关下扎下营寨。
  回到关上,当晚,平阳公主开始腹疼,直到天亮才产下一个男婴,这就是平阳公主的大儿子柴哲威。这时,刘黑闼又率兵前来挑战,平阳公主要率兵出战,众将领苦劝,但平阳公主不听,坚持要出战。众将领无奈,只好同意。
  关前,史万宝刚与葛德威交战几个回合,平阳公主就再也坚持不住,从马上跌落下来。众将领急忙簇拥着平阳公主回到关上,刘黑闼趁势攻关,被众将领拼死击退。众将领商议,决定连夜把平阳公主送回长安,并请求李渊再派兵。但平阳公主坚决不同意向李渊求援。她派人把柴哲威送回长安,宣喻各将领务必各尽其责,整修关墙,坚守不出。刘黑闼每日派兵到关下挑战,平阳公主都闭门不出。刘黑闼派兵攻关,但苇泽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刘黑闼几次攻关都以失败而归,刘黑闼无计可施,战事由此成为胶着之势。
  始毕和刘黑闼二十万联军屯兵坚城之下,前进不成,后退不得,由于山路崎岖,粮草转运困难,始毕催促刘黑闼尽快进兵,但刘黑闼表示关隘险阻,无法进兵,两人产生分歧。
  随着时间的推移,平阳公主身体渐渐康复。她亲率精锐部队,袭击刘黑闼运粮通道,烧毁粮草,截断水源,又趁黑夜袭扰刘黑闼大营,搞得刘黑闼焦头烂额。
  始毕可汗女儿毕力那公主到前线看望父亲,听说守关将领就是平阳公主,谋略过人,武艺高强,于是亲自率兵到关下挑战,要和平阳公主单独比试武艺。平阳公主出关与毕力那交战,一连两天都是不分胜负。虽然不分胜负,但都对彼此产生钦佩之心。第三天,平阳公主设计擒获了毕力那,并与之结拜为干姐妹,要她劝告父王退兵。毕力那回到大营,劝告父亲不要与唐朝为敌。始毕正在为女儿失踪焦急,看见女儿平安归来,这才放心。但表示既然已经和刘黑闼结盟,怎么能出尔反尔。此时,平阳公主正式出面,对始毕晓以大义,声言如始毕退兵,她将禀告李渊与始毕签订友好盟约,两国各守边界,互不侵犯,世代友好,并赠送了大批金箔财物。始毕一开始并不同意,将平阳公主绑了起来,平阳公主面不改色,从容以对。始毕为平阳公主的风姿折服,亲自为平阳公主松绑,答应退兵。
  刘黑闼听说平阳公主来到始毕大营,带领人马来向始毕要人。平阳公主躲进了毕力那的后帐。由于始毕拒不承认私下和平阳公主接触,刘黑闼和始毕闹翻了。始毕于是带兵连夜退回。
  平阳公主闻听始毕已经退兵,于是率兵猛攻刘黑闼。刘黑闼失去始毕的支援,又失去了军粮,军心不振,在平阳公主的猛攻下溃不成军,狼狈逃跑。平阳公主率兵穷追猛打,身先士卒,结果被流矢击中,身负重伤。史万宝冒着性命危险将平阳公主救下。刘黑闼军队被歼殆尽,一蹶不振。平阳公主又施展反间计,说服刘黑闼部将葛德威投降。葛德威擒杀刘黑闼,将首级送到平阳公主大营,北方彻底平静。平阳公主率部凯旋时,苇泽关民众抬着书写“娘子关”的牌匾迎接平阳公主。从此,苇泽关更名为“娘子关”。
  闻知平阳公主负伤,李渊下旨召平阳公主回长安。平阳公主留下史万宝守关,自己带领娘子军回到长安。李渊亲自迎到城外,加封平阳公主为大公主,赐食邑一千二百户,并给予了很多特权。此时,平阳公主才与已经五岁的儿子柴哲威相见。
  此时,天下各路义军已陆续被消灭,唐王朝已经稳固,用不着再养这么多军队,于是,娘子军被解散。平阳公主对这些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姐妹们很是关心,将自己的封赏分别赠送给有功人员,还出资在娘子军成立之地山寨建立了一座荣军院,将那些伤残人员转入荣军院养了起来。这些措施受到了娘子军老战士的热烈欢迎。
  由于连年征战,再加上曾经受过伤,平阳公主身体大不如前,经常生病。为了能更好的调养身体,平阳公主决定到空气新鲜的山寨去疗养。李渊很是赞同,拨付了一大笔钱整修山寨,将这里建设成了一个用于疗养避暑的行宫,并赐名翠微宫。翠微宫建成后,柴绍举家迁往山寨居住。此时,金凤与马三宝,银凤与柴魁分别完婚,也随着迁入山寨居住,几家人或游山逛水,或相互走动探视,其乐融融。其间,平阳公主生下了自己的小儿子柴令武。金凤银凤也分别生下了儿子女儿。
  平阳公主一家虽然在山寨过着与世无争的逍遥生活,长安城里却经历着一场激烈的政治较量。太子建成和李世民为争夺皇位的斗争已呈白热化。一天,李世民来看望平阳公主,言语中透露了建成数次陷害他,必致他于死地的用心。并且隐隐透露,万一遭到建成陷害,他想以山寨为基地进行反抗的想法。平阳公主对李世民的设想感到不安。不久,建成也来看她,并特地察看了山寨,称赞山寨可攻可守,攻可威胁长安,守则可占山为王,确实是一座用兵的好地方。平阳公主从建成话语里隐隐感到一丝杀机,更加不安。
  不久,她的担忧就成为现实。建成为争夺兵权,派人接任史万宝防守娘子关的重任,并诬称史万宝企图拥兵造反,押解长安处斩。
  平阳公主知道后,亲自找到李渊为史万宝求情,担保史万宝绝不会造反。建成不依不饶。平阳公主求李世民为史万宝说话,但李世民此时已是惊弓之鸟,不敢说话。平阳公主无奈,用自己的公主爵号保下了史万宝的性命。但依唐律,史万宝命虽然保住了,但却被断了右足,成了废人。平阳公主满含悲愤,斥责皇家无情,真应了那句古话“飞鸟尽,良弓藏”。她将史万宝接到山寨,亲自照料。
  为了防备建成趁机报复,柴绍建议悄悄召集娘子军旧部,以防不测。但平阳公主不以为然,相信建成不会不念兄妹之情,况且自己为大唐建立曾建立功勋,建成总不至于无故妄杀功臣吧。柴绍却不这样认为,因为他们两人都曾为李世民部下,以建成狭隘的心胸,肯定不会放过自己的。于是,不顾平阳公主反对,召集金凤银凤商议对策。金凤银凤于是偷偷召集旧部,很快集结了几千人,日夜操练,以防不测。一面派人进入长安打探消息。
  这一天,李世民妻子长孙夫人突然带着小儿子李治来到山寨。谈到长安目前的形势,长孙夫人不禁潸然泪下,担心李世民一旦被害,可能全家人都会性命不保,她要将李治托付给平阳公主,为李世民留下这唯一的根。长孙走后,平阳公主感叹没打下江山时,父兄能共甘苦,而打下江山,天下太平了,却不能共享富贵。于是,一方面派人进入长安打探消息,一方面亲自视察娘子军,检查训练。娘子军们看到平阳公主,不禁欢呼雀跃。
  突然有一天,长安来了一个使臣,说是奉了太子之命,要将娘子军调往长安。平阳公主据理以争,说现在的娘子军根本就不能算是国家的正式军队,不能调动。但使臣说是太子之命,谁也不能违抗。平阳公主恼了,将使臣撵走了。平阳公主找到建成,责问为什么要调娘子军。建成却反问平阳公主,凡是军队都必须由国家统一调动,任何人不能私自拥有军队。平阳公主说,现在的娘子军是组织在一起疗养,不能算作是军队。建成说,既然是疗养,为什么还组织训练。建成提出,否则把娘子军调走,否则就地解散。平阳公主无奈,只好表示回去后商议后再定。平阳公主去看望李世民,但李世民避嫌,闭门不见。平阳公主失望而归。
  平阳公主回到山寨,忍痛将娘子军就地遣散。众人都不愿离开,平阳公主强行命令她们离开。众人洒泪离开山寨。金凤留了个心眼,吩咐银凤在半路上将一些青壮年截了下来,在一个秘密的地方隐蔽起来。
  娘子军刚遣散,平阳公主就发现驻地警卫全部换了新人。经打问才知道是建成派来的。平阳公主这才明白,自己实际上已经被软禁了。她要去寻找建成理论,被柴绍竭力劝止。平阳公主悲愤交加,病倒了。建成得知平阳公主病倒,亲自派太医前来诊治,实则是前来刺探。而李世民却没有任何表示。平阳公主知道李世民目前的处境,表示理解。为了避免意外,平阳公主把李治送往后沟的一座寺院里托僧人照料。(李治后来登基后,该寺院更名为盘龙寺)
  不久,玄武门事变爆发。为了以防意外,平阳公主解除了驻地警卫的武装,全部换上了娘子军守卫。这时,从长安不断传来玄武门血战的消息。面对兄弟相残的悲剧,平阳公主悲愤交集,掩面哭泣。但自己究竟该帮谁,平阳公主却犹豫不决,难下决心。从感情上说,她更愿意帮二哥世民。但建成毕竟是太子,国之储君,帮世民是以下犯上,与法不通,难免留下骂名。况且祸起萧墙,已是国家的不幸,家门不幸,自己作为臣子,不可能置身事外。万一世民失败,以建成的心胸,决不会饶恕自己。而帮建成去杀世民,感情上不能接受。如果坐视不理,无论谁获胜,自己都难免会落下坐山观虎斗的嫌疑,新皇帝决不会视而不见,肯定会追究当时自己的态度。究竟该如何办,平阳公主实在无法权衡。众人都劝她早下决断,免得贻误战机。但平阳公主考虑再三,最后决定还是按兵不动,静观事态发展。平阳公主度日如年,坐卧不安。
  这一天,突然从长安来了使者,说是奉皇嗣之命,要平阳公主回长安议事。由于城门已经被封锁,究竟是谁获得了胜利,平阳公主不得而知。但又不能不奉诏。平阳公主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了进城之路。
  玄武门前,平阳公主亲眼目睹了血战的惨烈景象。当她看到建成、元吉血肉模糊的尸体时,不禁悲从心来,她跳下马来,伏在建成元吉身上放声痛哭。使者要阻拦,被随后赶来的李世民阻止。兄妹相见,彼此无言以对。平阳公主向李世民提出,要以皇太子和亲王的礼仪对建成元吉进行厚葬,李世民同意了。
  平阳公主见到李渊,扑进父亲怀中痛哭,埋怨父亲没有制止兄弟相残的悲剧。李渊表示自己已经无能为力。
  李世民顺利登基,改年号贞观,大封功臣,对平阳公主也是赏赐优厚,并要平阳公主留在京城,参与政事。但平阳公主坚决不同意,也不要什么赏赐,宁愿到山寨去做一个平民百姓。李世民无奈,只好同意。
  平阳公主在山寨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闲暇之余,或是看望荣军院的姐妹们,或是辅导柴哲威学习文化武艺。
  这一天,太子李承乾来到山寨。平阳公主热情接待他们。闲谈中,李承乾向她透露了李世民有意废掉他,改立越王李泰为太子。他要平阳公主劝告李世民改变废立太子的想法。平阳公主本来不想参与皇室之事,但经不住李承乾的软磨硬泡,答应找李世民谈谈。太子走后,平阳公主意识到废立太子预示着政局又要大起波澜,玄武门之变的惨剧又将重演。而如今的情势又与当年情景不同。太子李承乾比建成柔弱,而越王李泰却远不如李世民心胸宽广,一旦发生变故,不知会演变成什么样的结局。平阳公主越想越感到后怕,连夜动身赶往长安。
  可是,当她见到李世民,劝告他改变废立太子的想法时,李世民却矢口否认有废立太子的想法,并追问李承乾是否叫他来做说客,言语中明显的透露出对李承乾的不满。平阳公主当时就后悔了,不该贸然为李承乾求情,没有帮上忙反而起了坏作用。
  平阳公主怏怏不乐的返回。李承乾问她与李世民交谈的情况,平阳公主掩饰了过去,只是嘱咐他要孝敬父王,善待兄弟姐妹,自然不会有祸。李承乾知道没有什么结果,很是失望。
  平阳公主走后,李泰向李世民汇报了李承乾阴谋弑君篡位的种种异常行为。李世民根本不相信柔弱的李承乾有如此野心,并没有把李泰的话放在心里,毫不戒备,反倒对平阳公主的用心产生了怀疑,要李泰秘密调查平阳公主。
  李承乾回到太子府邸,与汉王元昌、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等幕僚商议如何应对。元昌、侯君集建议他效仿玄武门之变,先下手为强,软禁李世民,夺取皇权。李承乾犹豫不决,但经不住蛊惑,决定冒险行事,择日而动。
  平阳公主回到山寨,柴绍埋怨她不该贸然找李世民。不但没有为李承乾说上话,反而把自己搅了进去,引起李世民对自己的怀疑,说不定把自己也牵连了进去。平阳公主认为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不会怀疑自己。同时讥讽柴绍胆小怕事。夫妻俩正在理论,就接到李世民正派人秘密调查自己的密报,平阳公主又气又急,要亲自找李世民理论,被柴绍竭力劝阻。
  这一天,李泰突然来到山寨,还带来了大量珠宝。言语间对太子极尽诬蔑贬损,透露了取代太子的野心。平阳公主告诫李泰不要心存妄想,免得惹来祸灾。李泰悻悻而归。眼看玄武门惨剧又将重演,而自己又不能置身事外,平阳公主为此忧心忡忡。为了防备出现意外,平阳公主暗中作了部署,以马三宝、柴愧分别控制京畿东、西两营,以备不测。
  果然,李承乾乘李世民外出狩猎之时,突然出兵包围了猎场,同时控制了京城要地。
  李世民闻知李承乾兵变,大惊失色,但自己身边无兵可派,消息又传不出去,李世民束手无策。
  平阳公主闻知太子兵变,果断率兵进京救驾。她以皇姑之尊宣谕百官各自安守其职,不要跟着太子造反。安抚好百官后,她又亲往李承乾大营,劝说李承乾罢手,向父王请罪,以求得李世民谅解。但李承乾表示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坚决干到底。平阳公主无奈,只好擒获了李承乾,带往猎场秉告李世民。李世民怒不可遏,一定要严惩太子及其胁从。平阳公主坚决不同意,说太子造反实在是出于无奈。她指责李世民既没有果断行废立,又没有很好的保护太子,反而事事将李泰推在前面,助长了李泰取太子而代之的野心,从而加剧了太子的恐慌才铤而走险。溯根寻源,都是李世民的过错才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既害了太子,又害了李泰。同时,她还揭露了李泰为夺太子职位而在背后搞的种种劣行。李世民恍然大悟,诚恳地向平阳公主检讨了自己的过失。最后决定废太子李承乾为庶人,迁出长安,永不许回京。元昌、侯君集赐死,李泰从亲王贬黜为郡王,册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一场政治风波告一段落。
  李承乾临行前来向平阳公主辞行,望着李承乾渐渐远去的背影,平阳公主感到一阵抑制不住的酸楚。她去看望李泰,但李泰闭门不出。平阳公主失望而归,暗自发誓,今后再也不管皇家之事。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偶感身体不适,驾临翠微宫疗养,结果一病不起,平阳公主亲伺汤药。临终前托付她辅佐太子李治,平阳公主含泪答应。李世民死后,吴王李恪联络荆王李元景、蜀王李愔控制了京城,企图谋反。平阳公主以羽檄发六府甲士四千,卫皇太子入于京师,擒杀李恪、李元景,废李愔为庶人,拥立李治即位,是为高宗,改年号永徽。封平阳公主为护国公主。
  二年,平阳公主病逝于长安。临终遗言,请葬于山寨。李治以军礼葬之,追谥曰“昭”,因而又称“平阳公主昭公主”。因平阳公主对自己有抱养之恩,因此将平阳公主安葬之地更名为“抱龙峪”,以示纪念。现抱龙峪内尚有唐王寨、娘娘洞、公主墓、盘龙寺、唐营盘等众多遗迹。平阳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平阳公主的参政,开妇女干政的先河,随着武则天、太平公主、韦皇后、安乐公主先后登上政治舞台,形成了唐朝初期罕见的脂粉之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剧本正文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看江湖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1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枚出
  • 编剧
    执笔为
  • 学生
    cak
  • 学生
    akt
  • 学生
    sie
  • 学生
    k12
  • 神秘人
    qiu
  • 学生
    rob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9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隐者无形(谍战)
青春的花环(校园)
岁月(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倾世公主(爱情, 古装)

同类最新作品

琅琊榜外传之风雨江山(爱情, 古装, 军事)
詹天佑(古装)
神魂天纪(动作, 古装, 奇幻)
天下洪门(古装)
绝代秀才(喜剧, 古装)
乱世风情(爱情, 古装)
泸沽湖的摩梭王妃(喜剧, 古装)
危险!皇后(古装)

同类随机作品

李旦反周(动作, 古装, 军事)
风骨(主旋律, 爱情, 古装)
天堂的蝶恋(古装)
一波三折(爱情, 家庭, 古装)
上古演义(古装)
梁红玉(古装)
汉宣大帝(主旋律, 古装)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