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6-A-03356】
热血 爱情 涉案 边境斗争 民族团结
详细梗概:
(3661字) 这是发生在新疆伊犁河边某军垦农场里的一个传奇故事。1962年5月新疆伊犁少数分裂破坏分子和境外敌对势力,策反大量边民外逃,并武装抢劫州政府的文件、档案,制造了反革命叛乱事件。驻扎在垦区的新疆兵团某部连长王春歌奉命带领军垦战士去伊犁平息叛乱,镇压了闹事分子后又奔赴边防线上,参加组建新的农场。
王春歌是1947年参军入伍的,在孟良崮战斗中,他勇敢杀敌,立功受奖,却引起班长李道华的忌妒。回家探亲,被强逼结婚,又遭到李道华的严厉批评,从此两人结下了恩怨。在西北战场上,王春歌舍身炸碉堡,身受重伤,在军医林小英的精心照料下,奇迹般地活过来了。伤未痊愈,又随部队陡步进军新疆。在剿匪战斗中,荣立战功,提升连长。在老八路出身的“铁脚团长”万国忠的领导下,他带领连队战斗在伊犁河边,开荒生产,艰苦创业。当边防线上大量边民在境内外敌人及分势力骨干分子阿不都拉等人的蛊惑下,赶着牲畜、带着财物外逃出境后,为保卫边防,一批军垦队伍来到了霍尔果斯边防前线,布防、巡逻同时对无人耕种的土地实行无代价的代耕、代收、代管。王春歌和他的连队是第一支来到这里的军垦队伍。随后一批批转业军官、支边青年也涌向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从兵团各团场抽调的一大批干部也来到了这里。在这群人中,王春歌相遇了从失败婚姻中走出来的女政治指导员孙秀珍。
孙秀珍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曾是解放战争中王春歌在原籍过了门而未入洞房的妻子。在家乡她任劳任怨地照顾着未见面的丈夫王春歌的母亲。当小姑子小莲遇难,王母过逝后,她不远万里来疆寻夫,但被组织强逼和李道华结了婚。李道华曾是王春歌的上级,部队剿匪后他调到了一个新的团场任副营长。他与孙秀珍结婚时隐瞒了王春歌活着的真情。婚后他与孙秀珍感情不和,又爱上了从城市来场的姑娘赵彩莲。
赵彩莲是王春歌小时候失散的妹妹,高中毕业在“有志青年到祖国边疆去!”的感召下,来到新疆伊宁街头,正遇上少数分裂犯罪分子叛乱。她因捡拾犯罪分子丢弃的布包而被公安机关错抓,后由同伴作证而释放。在饭店与来伊宁的李道华相遇。年轻漂亮的赵彩莲令李道华心动。赵彩莲在伊宁找工作时被里通外国分子刘传仁所骗,把她和几个姑娘一起带到了霍尔果斯边境上,交到了分裂破坏骨干分子克里木手上,准备弄到苏联去。克里木是个色鬼,看上了赵彩莲的美貌,迫不及待地就要对赵彩莲施暴。赵彩莲险遭克里木的毒手,从魔窟里逃了出来,被刚调来边防执勤的李道华所救。两人感情进一步升华。
分裂犯罪分子克里木还看上了村里美丽聪慧的哈族姑娘土蒂古丽。为得到土蒂古丽,克里木油嘴滑舌地欺骗土蒂古丽的父母随边民外逃出境,后又软硬兼施要占土蒂古丽的便宜。土蒂古丽讨厌满脸横肉的克里木,坚决不从。克里木纠集一伙叛乱分子,绑架了土蒂古丽。在边境线上正欲对土蒂古丽施暴时,被王春歌连里执勤的排长熊正德救下。土蒂古丽曾是10年前熊正德从狼群中救下的女孩。克里木为抢回土蒂古丽,纠集一群叛乱分子夜里袭击了王春歌的驻地,在对克里木的还击中,熊正德不幸被打成重伤。两次救命之恩,土蒂古丽爱上了熊正德,并一直在他的身边照顾、陪伴着他。土蒂古丽的母亲马尔加汗被编到国外后,不堪凌辱,思念在国内的两个女儿,又装疯从国外跑了回来。回国后,她以亲身的经历,揭露境内外敌人的罪行,激起阿不都拉等人的仇恨。阿不都拉派刘传仁、克里木杀害了她。母亲被害后,土蒂古丽无家可回,因对熊正德执著的爱,被团长万国忠特批成为农场职工,后又与熊正德结了婚。
孙秀珍不顾李道华的反对,报名参加劝阻边民外逃工作,在劝阻边民时,被叛乱分子推下深沟摔伤住院。出院后调到了王春歌的连队任指导员。当她与王春歌重逢时,王春歌因与老家失去联系,已与在剿匪战斗中从叛匪中救出的军医林小英结了婚。她从王春歌的家书和保存的玉兔知道了王春歌就是她苦苦寻找多年的丈夫,但却不能相认。特别是当她到民族大队宣传党的政策,返回路上,被犯罪分子刘传仁等人追杀受伤,王春歌赶来相救,她躺在王春歌的怀中时,她真想说出真相。在林小英为少数民族看病送医,积劳成疾,去世时。她向林小英的墓碑献上了一束沙枣花。并克制着自己的感情,未和王春歌相认。因为她还是李道华的妻子,一直未能和李道华离成婚。她把对王春歌的爱献给了火热的连队工作。
围绕边防农场的建设,王春歌和孙秀珍遵照“屯垦戍边”的指示,带领广大军垦战士平地、修渠、在伊犁河中打坝拦水,深山伐木,制砖烧窑……积极改变连队面貌。同时,抽出人力物力支援地方公社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而连队暗藏的敌人原国民党特务、刑满人员郎尔良却在暗中搞破坏,以连队生活艰苦为由,煽动职工对王春歌和孙秀珍不满,鼓动青年职工偷越国境,勾结刘传仁借马瘟病为由煽动少数民族要赶走汉人,破坏助社工程和军地团结。这些阴谋被王春歌和孙秀珍一一挫败后,又制造了“水淹窑厂”事件。王春歌深入群众追查,正要抓住狐狸尾巴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连里成立了以青年职工樊家全和会计沙人典为首的两派群众组织。郎尔良以打人凶狠混入了沙人典一派。当他发现樊家全写有他的检举材料时,他先发制人,摹仿樊家全的笔迹,书写反动标语,贴在食堂陷害樊家全,并用暴力强奸了樊家全的女友上海知青黄家敏。威逼黄家敏写出伪证,将樊家全打成反革命分子入狱。
文革中,万国忠、王春歌等一大批团、连干部被打成“牛鬼蛇神”,送进牛棚。李道华投机钻营爬上了团领导的位置。沙人典为巴结李道华,用酒灌醉赵彩莲,送到李道华的床上。樊家全被捕后,食堂里又出现了反动标语。为追查反动标语,李道华指使沙人典大搞逼供讯,将反对他的老职工陈有庭活活打死。土蒂古丽被打成苏修特务,也关进了牛棚。她寻短见时,被打成重伤的团长万国忠救下。万国忠痛说革命家史,父女相认。原来土蒂古丽是万国忠的亲生女儿。解放初,万国忠的爱人吕晓梅被师里抽出参加地方土改工作队,在哈族老乡马尔加汗的家里生下了土蒂古丽,月子里突遭叛匪袭击。牺牲时她把女儿交给了马尔加汗。为躲避叛匪的追杀,马尔加汗一家逃入深山放牧,从此与万国忠失去了联系。父女相认时,万国忠教育土蒂古丽要像沙漠边的沙枣树那样耐得住风霜严寒,具有沙枣花那种甘愿为驱赶沙漠贫瘠和寂寞而怒放不息的性格。土蒂古丽在万国忠的教育下勇敢地面对现实。
为搞乱边防农场,郎尔良跑到公社与刘传仁密谋,以抓跑到公社闹革命的职工为由,鼓动沙人典带人带枪到公社武斗,双方打死打伤100多人。武斗给农场造成极大损失,上级要追查武斗的挑动者。郎尔良为保住自己,以利害相逼,让自己的老婆用色相勾引沙人典。把沙人典捉奸在床,控制了沙人典。为转移追查武斗视线,郎尔良深夜又放火烧了十连的粮仓。为抢救粮食,王春歌受伤住院,李道华指使不让给他用好药,并散布王春歌是纵火犯的流言蜚语,阻挠新来的团领导给王春歌恢复工作。孙秀珍为之抗争。并和李道华离了婚。在伊犁河边打扫烈士墓地时,让王春歌看到了她身上的一只玉兔,与王春歌夫妻相认。当王春歌知道赵彩莲是自己的妹妹,被李道华骗奸的事情后。在伊犁河边,他找到李道华,把所有的痛苦和仇恨都发泄到他的身上,打得他跪地求饶。
黄家敏被郎尔良奸污后,经受不住打击,跳河自杀,被王春歌和孙秀珍所救。孙秀珍启发她说出事实真相,并动员她到狱中探望樊家全向樊说明情况。黄家敏接受了孙秀珍的意见,到监狱向樊家全忏悔,但不被樊家全接受。赵彩莲是为备战挖地道时,腿部受伤,被孙秀珍发现腿上的黑痣,姑嫂相认的。李道华曾多次纠缠她,都被她拒绝,她恨李道华和沙人典,同时对孙秀珍怀着深深的内疚。后来在孙秀珍、王春歌等人的帮助教育下,在农场火热的斗争生活中,成长起来。检举了沙人典等人的罪行。沙人典因私造武器,挑动武斗,贪污公款等罪被逮捕。文革后,李道华被撤职,他怀着报复的心理,为害死王春
歌和孙秀珍,竟和郎尔良、公社里的分裂犯罪分子、境内外敌人阿不都拉、刘传仁等相勾结,先是派人潜入连队,深夜爆炸孙秀珍的住处,失败后,偷盗武器。企图在王春歌带队深山采石时,杀害王春歌。罪行暴露后,他们又勾结国外反华势力,偷越国境。在边境线上,与带队前来追捕的王春歌,上演了一场殊死搏斗。双方展开了激战,阿不都拉、李道华等一小撮坏分子和民族败类,大都被击毙,郎尔良和刘传仁被活捉。
刘传仁、郎尔良交代了自己的罪行,樊家全被无罪释放,回到了连队。当他得知黄家敏为给他洗清冤屈遭到砍杀,身受重伤仍勇敢地检举揭发坏人的事迹后,他原谅了黄家敏,向她献上了一束沙枣花,俩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一排排新房在连队建成。王春歌和孙秀珍经组织批准又举行了婚礼。她们把好房子让给职工住,婚房设在地窝子里。地窝子里插满了沙枣花,馥郁芬芳,一枝枝米粒般的小黄花,映照出边地的灵魂。
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万国忠被调到师里任师长,王春歌被调到一个新建的边防农场任场长。孙秀珍被兵团选为农业专家去援外。在欢送她们夫妻的时候,广大军垦战士给她们送上了一束沙枣花。在孙秀珍出国登机时,王春歌、赵彩莲也送给她一束沙枣花。土蒂古丽、樊家全等一批年轻人走上了连队的领导岗位。用她们的双手去描绘边疆美好的未来。
阅读剧本正文
第一集
1947年沂蒙山区的一个小山村里。回家探亲的18岁解放军战士王春歌被母亲强逼着和外村名叫凤云的姑娘结婚。就在新娘子进门的时候,部队派人找到王家,让王春歌立即返回部队。部队有新的任务,要开赴前线。王春歌和蒙着盖头的孙秀珍拜了堂,就急忙去追赶部队。临走时留下祖传的一只玉兔,让母亲交给风云。新娘子空守洞房未和男人王春歌见上一面。
王春歌回队后,立即投入了著名的孟良固战役。战斗中他勇敢杀敌,冲锋在前,却被班长李道华批评为个人英雄主义。为支援孟良崮战役,王大娘和新娘子孙秀珍也上了前线。王大娘给部队送水送饭。安慰伤员。孙秀珍参加了担架队。娘俩在炮火中一面抢救伤员,一面打听王春歌的消息。
王春歌受班长的批评不服。窝着火和大个子熊正德夜闯敌军前沿团指挥部,打乱了敌人的指挥系统,为全营胜利占领敌人的阵地立了大功,受到师团营的嘉奖。却引起李道华的忌妒。敌军发现前沿失守,企图用猛烈的炮火夺回失去的阵地。前线不少战士受伤被抬下火线。王大娘从抬下来的伤员中听到一个名叫“铁柱”(王春歌的小名也叫铁柱)的战士牺牲的消息,悲痛欲绝,不敢告诉孙秀珍,告诉了本家的王大伯。王大伯不信,说要到区上问问。他们的谈话却叫路过的孙秀珍听到。孙秀珍和王大娘忍住悲痛,在战场上到处寻找王春歌,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可是一直到孟良崮战斗结束,也未找见。
王春歌随部队结束了孟良崮的战役后,又奔赴西北战场。在西去的列车上,王春歌向熊正德叙说回家,路上巧遇孙秀珍,妹妹小莲要跟他当解放军及母亲逼迫结婚的事,被李道华偷听到,李道华严厉地批评他无组织无纪律。王春歌心里委屈,与李道华吵了起来。在解放西北的战斗中,王春歌先后参加榆林战役,兰州战役……他舍身炸碉堡,身受重伤。
孙秀珍在孟良崮战场上,一直未找到王春歌的下落。又听说王春歌所在的部队转战到大西北去了,她决心要到大西北去寻找丈夫,查明真相。
第二集
王春歌受伤后,在野战医院里得到了护士林小英的精心看护,伤愈出院后,提升排长,随部队进疆。部队驻防在伊犁惠远城里。1950年在开荒战斗中,王春歌排成为团里的典型。团里号召全团向他们学习。排里上士班长熊正德外出购买种子,路上从狼群中救下了哈萨克族姑娘土蒂古丽和她家的羊群。土蒂古丽爱上了熊正德,执意要嫁给他。熊正德遭土蒂古丽一家绑架。排里派出几个小组寻找,第三天熊正德被吐达洪所救,为这事王春歌受到团里通报批评。
王春歌正为批评的事恼火,又接到带队进山剿匪的命令。盘踞在伊犁地区的匪首马立克阿吉与国民党叛乱分子刘传仁、国民党特务郎尔良勾结在一起,裹胁千余群众,发动暴乱。在剿匪战斗中,王春歌救了护士林小英的命,两人产生了爱慕之情。剿匪战斗结束后,王春歌升任连长。李道华被调到400公里外的12团任营长。
孙秀珍在家侍候卧病在床的婆婆。为给婆婆治病,带小莲上山采药。在山上忽遇暴雨,小莲被山洪冲走。王母受不住打击而病逝。婆婆去世后,为寻找丈夫王春歌,孙秀珍报名参军进疆。被分配在12团,经组织强逼和李道华结了婚。王春歌给家里写信,方知娘死媳妇离家出走。王春歌思念末见面的媳妇凤云。
第三集
1953年王春歌所在部队集体转业,他带领连队在伊犁河边,风餐露宿,挖穴而居,向万古荒原开战。经过艰苦创业,已开垦4000多亩土地。在他们开垦的土地上,住着十多户老乡。老乡们在放牧的同时,竟在连队开垦的地上播种。熊正德排长发现后,带战士到村里去抓人,老乡和战士们发生了冲突。炊事班的战士无意将圈养的猪放到老乡的玉米地里吃青,严重地违反民族政策。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刘传仁以此为由煽动群众闹事,围攻营房并上告到州政府。为解决军地矛盾,师里决定将老乡住地周围部队开垦的土地,无偿地划拨给老乡。上至连长王春歌,下至全连战士,思想不通。团长万国忠亲自到连队做工作,并讲述了在剿匪中妻子和女儿被少数民族相救,民族团结的故事教育大家,提高连队执行民族政策的自觉性。这场风波后,王春歌连里及连队驻地老乡均发生流行性疟疾。团派医生林小英到连队治疗。林小英坚持以预防为主,不顾王春歌的反对,在连里搞卫生大检查,想办法消灭战士们衣服上的虱子。团卫生队在本团药品短缺的情况下,送医上门,林小英等人深入村子里为老乡防治疾病。在麦场上,林小英向老乡宣传防病知识,险遭刘传仁的毒手。
孙秀珍和李道华结婚后,四处打听王春歌的消息,李道华隐瞒真相,欺骗孙秀珍。孙秀珍为调入妇女排工作和李道华产生了矛盾。
第四集
林小英在村里为老乡治病,深得老乡们的厚爱。为确保她的安全,吐达洪和土蒂古丽等人还是把她送回团场。土蒂古丽送给她一束沙枣花。乡亲们热情地为她送行。
反革命分子刘传仁暗杀林小英失败后,勾结分裂破坏分子、里通外国分子阿不都拉在边民中发放苏侨证和物质引诱,煽动外逃。阿不都拉用女色拉拢刘传仁为他们服务。村干部吐达洪为劝阻村民外逃,遭到叛乱分子的袭击。叛乱分子克里木爱上了年轻姑娘土蒂古丽,动员土蒂古丽外逃,遭到土蒂古丽的反对,用暴力劫持了她。
兵团伊犁某师接到阻止边民外逃的命令,召开师团营干部会议。万国忠和李道华等参加了会议。万国忠回团令王春歌带一个值班连赴边境担负劝阻任务。克里木一伙叛乱分子挟持土蒂古丽向边境逃跑,在一个小镇上,土蒂古丽被执行劝阻任务的熊正德所救。入夜,克里木一伙为抢回土蒂古丽,潜入边境线上值班连驻地。叛乱分子在一户维族老大娘家的窗外又发现了正在和老人家说话的土蒂古丽。
李道华回团得知孙秀珍主动要求参加边境劝阻工作,与孙秀珍发生了分歧。孙秀珍冲破李道华的阻挠,参加了工作队,奔赴边境。在劝阻边民外逃时,被叛乱分子推下路沟摔伤。送往医院救治。
第五集
克里木为抢回土蒂古丽与在边境上值勤的王春歌和熊正德等人发生了激战。战斗中熊正德受了重伤,救下了土蒂古丽。
1962年5月伊宁市生了震惊中外的“5、29”反革命事件。叛乱分子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先在伊宁汽车站进行打砸抢,接着又冲击州政府机关,抢劫文件、档案,并围攻伊犁区党委大院。兵团四师接到命令立即组织值班民兵前往保卫,开枪打死几个叛乱分子。阿不都拉等分裂犯罪分子组织了抬尸游行,火烧商店,殴打行人……被兵团民兵镇压,在国防部队未赶来前,兵团民兵担负了维护城市安全的重任。王春歌追捕苏修特务时,在伊犁与从口内来疆失散多年的妹妹赵彩莲相逢而不相识。赵彩莲因捡拾犯罪分子丢弃的布包而被公安机关错抓,后由同伴作证而释放。在饭店与来伊宁的李道华相遇。年轻漂亮的赵彩莲令李道华动心。看着这个美丽的女孩飘然离去,李道华心中很有些怅然。
王春歌抓获苏修特务后,在伊犁与来城办事的林小英相逢。王春歌送给林小英一条红头巾。林小英送给他一束沙枣花。两人心心相印,订下了终身。赵彩莲在伊犁找工作时,和几个女青年一道被犯罪分子刘传仁所欺骗,把她们拉到了霍城边境,准备弄到国外去。在边境线上,赵彩莲遭到克里木的调戏,险遭毒手。她机智地刺伤了克里木,逃入荒草地里。克里木被刺伤不能逃往国外,被刘传仁又拉回公社。其他几名女青年,则被阿不都拉用武力逼着向边境外走去。
第六集
万国忠指派李道华率领值班民兵一个排前往边防线上巡逻,发现了阿不都拉一伙叛乱分子裹胁女青年叛逃,双方发生了激战,救下了几名女青年,阿不都拉一伙除被击毙的外,都逃越了边境线。同时,也救下了逃至荒草地里的赵彩莲。李道华救出赵彩莲后,把她安排在公社的招待所里,两人情感进一步升温。为恢复边境地区的生产,加强边防,王春歌和他的连队随万国忠也调入了“三代”办公室。不久,兵团批准取消“三代”办公室,组建边防团场,成立18团,万国忠任团长。兵团又从各地调来了大批干部、职工。孙秀珍出院后也来到了新组建的18团,被任命为王春歌所在连队一连指导员。孙秀珍和王春歌重逢,但两人并未相认。
孙秀珍调入王春歌的连队后,连队生活十分艰苦,冬天连队没柴烧,她带领妇女排冒着风雪在树林里捡柴。从工二师调入的小青年樊家全受不了艰苦生活的考验,在混入兵团的原国民党特务刑满人员郎尔良的煽动下,闹情绪对连队不满,企图越境逃跑,被值班战士抓住。孙秀珍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在对待樊家全的处理问题上,孙秀珍与王春歌发生了矛盾。由于连队生活艰苦,有人开了小差。
阅读剧本正文
20 孟良崮 阵地 白天
华东野战军和国民党的部队进行着激烈地战斗。巨大的爆炸声,烟火弥漫。山顶上的国民党旗帜先是被炸歪,接着被炸得飞出了山谷。山坡上到处是炸点。爆炸声连成一片。炮弹落在战壕之中,国民党的士兵们抱着脑袋,紧伏在土壕边。
一群飞机在炮火中掠过扫射,一些正在射击的解放军战士被击中。
21 孟良崮 某阵地 白天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万国忠的全营战士们在山坡构筑的掩体坑道里,有的用机枪,有的用步枪朝天上的敌机射击。战士们的脸上、身上全是尘土。天上敌人的多架飞机正无目标的狂轰滥炸,子弹、炮弹纷纷落在战壕旁。敌机飞过后,战士们有的拍打身上的尘土,有的擦枪,有的用山石加固坑道阵地。
王春歌从坑道里持枪站起,向山顶敌人的阵地一边瞭望,一边对身旁的熊正德说:老蒋的飞机救不了山上的敌人,咱们冲上去吧!
熊正德摇了摇头说:连里还没有下命令。
王春歌不顾熊正德的劝阻,抬腿向掩体外冲出。山上枪声大作,王春歌趴在一块山石后,山上射来的子弹,嗖,嗖地从山石两边穿过。坑道里班长李道华躬着腰从几米外的地方,跑到王春歌原来的位置,向王春歌喊道:“我命令你,给我回来!”
王春歌转身向山下看了看。
这时,嘹亮的冲锋号响起,坑道里的解放军战士纷纷跳出掩体。向山上冲去。王春歌冒着敌人的炮火冲在最前面。班长李道华却不紧不慢地爬向山顶,掉在全班的最后。
22 孟良崮 某阵地 白天
山坡上,端着长枪的众解放军战士在炮火的掩护下,正朝山顶接近。王春歌冲在最前面。
一座掩体内,十几名国民党官兵急得团团转,一名军官正在声嘶力竭地对着电话筒叫喊:我是5号阵地,我是5号阵地!我要增援部队!我要增援部队……
炸弹在掩体门口爆炸,众官兵急忙伏下身体。爆炸过后,一名军官爬起来,又开始摇电话。
掩体门口的烟雾散去,王春歌端着枪站在了洞口,大喊:缴枪不杀!
洞里的十几名国民党官兵发现了王春歌,放下枪,慢慢地把双手举过头顶,那名打电话的军官,掏枪瞄准王春歌。王春歌手疾眼快开枪将匪军官击毙,对一堆国民党士兵大喊;枪放下,把手举起来!
十几个国民党士兵双手举起,走出掩体。
熊正德和其他几个解放军战士冲上来。跑进洞中清查武器和人数。熊正德对王春歌笑道:春歌,你真厉害,抓了十几个俘虏啊!
一解放军战士接着说:还缴获了两挺机枪、十几条步枪,这得给春歌记功啦!
这时李道华跑来,命令的口吻:占领阵地,迅速清理战场!
23 孟良固 某山地 白天
国民党军队的飞机疯狂地轰炸着一片山地,爆炸声中山地化作火海。担架队和支前的民工从四面八方朝火海跑去。
孙秀珍身穿红上衣和几名抬着担架的民工冲出火海。她们在弹雨中奔跑着、闪避着。在一排石垒后边,孙秀珍招呼众人将担架放在地上。众人坐在地上喘息着,孙秀珍蹲在担架边,急促地撕开纱布替伤员包扎伤口。
王大娘和小莲挎着煮熟的鸡蛋和大饼,朝这边跑来。
王大娘向路边的民工打听:看到俺五区小王庄的担架队了没有?民工摇摇头。娘俩又朝前走了几步,又向迎面过来的一名地方干部打听,干部也摇了摇头。
王大娘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朝四下张望。前方的孙秀珍等担架队员出现在她的视线中。她精神一振,从石头上下来,拉着小莲朝孙秀珍所在的位置跑去。
24 孟良崮 某阵地 白天
远处响着稀疏的枪炮声。战壕里,王春歌、熊正德、李道华他们班在战斗的间隙召开总结会。
熊正德边擦枪边发言:我提议给王春歌记功,这次战斗他第一个冲上敌人的阵地,抓了14个俘虏,缴获两挺机枪,击毙了一名蒋匪军官。
坐在地上的众解放军战士异口同声地说:同意!
王春歌坐在熊正德身边,不好意思地向众人瞅了一眼。
众人声音刚落下,李道华站起来:我不同意,一是王春歌违反军纪,营里没有下达冲锋任务,他就擅自行动;二是他违反优待俘虏的政策,为报私仇随意打死蒋匪军官。这种无组织无纪律又违反政策的行为,不要说记功,我认为应该给予处分。
李道华说完,坐在地上的解放军战士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熊正德不服地站起来说:王春歌打死那个蒋匪军官是因为那家伙反抗,否则王春歌就会吃他的枪子,我是亲眼看到的。说完气鼓鼓地坐下。
李道华也站起来说:就算你说的是事实,那个军官是个顽固分子,那也不该把他打死。还有,没吹冲锋号,他就向前冲,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吗?
熊正德又站起来气愤地说:叫你说,打仗缩在最后,就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表现了?
李道华脸色一沉:熊正德,你……
王春歌忽地站起来:争个球,现在不是评功的时候,我也没要立功。我们要讨论的是怎么突破前面的防线,打胜这一仗!
25 孟良崮 某山地 白天
王大娘和小莲急步向孙秀珍身边走来。小莲大声地:嫂子——
正蹲在担架边照顾伤员的孙秀珍听到喊声,停下手中的活,迎了上来。
孙秀珍:娘,您怎么来了?
王大娘:支援前线能不来吗?你走之后,咱村的人都上了前线。我特地煮了鸡蛋,烙了大饼,送到阵地上来。快,小莲,拿鸡蛋给您嫂子吃。
小莲从篮子里拿出鸡蛋送到孙秀珍手上:嫂子,给,您吃吧。
孙秀珍接过鸡蛋,转身送给伤员和其他担架队员。
一架敌机飞过,俯冲扫射。
孙秀珍跑过来,把小莲按倒,趴在小莲身上。王大娘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孙秀珍大喊:娘,快趴下,快趴下!
敌机过后,孙秀珍看了看王大娘,有点不好意思地挺直了腰杆:娘,您不怕?
王大娘:怕啥,日本鬼子的飞机娘都经历过了。娘问你,这几天见到铁柱了吗?
孙秀珍羞怯地:娘,见到我们也不认识啊。
王大娘好像想起什么似的,一拍脑袋,笑道:你看,娘老糊涂了,是啊,都是这该死的战争,让你们夫妻都没能见上一面。我和小莲帮你找去,让您夫妻见见面。
孙秀珍笑盈盈地:娘,孟良崮战场这么大,千军万马的,您上哪儿找啊?
王大娘笑着:闺女,你放心,区上县上的干部娘也认识几个,发动他们帮娘找嘛,还能找不上?
这时,担架队那边传来喊声:孙秀珍,孙秀珍!
孙秀珍转过身去应声答道:哎!我就来!。然后她依依不舍地对王大娘和小莲说:娘,我得走了,你们多保重!说完朝担架队方向跑去。
王大娘朝着孙秀珍的背影喊道:你放心,娘一定把铁柱找到!
26 孟良崮 某阵地 黄昏
太阳西落。黄昏的背景下,解放军和国民党的部队激烈地对射在持续着。孟良崮一线,落日余晖映照着宽阔的田野丘陵,其间火光点点,爆炸声声。
壕沟里,十来名干部围在万国忠身边。万国忠道:今天,我们打退了敌人的十多次进攻,天黑前敌人可能还要发动进攻。守住自己的阵地,你们有问题吗?
众人道:没有!
一名干部道:哎!营长,你同陈司令熟,请陈司令再调一、两个连队给我们怎么样?
万国忠道:别想好事。我们进入阵地前,陈司令告诉我,自己的阵地自己守,不要指望援军,他手里也没有人。
另一名干部道:营长,咱们能不能把被动防御变成主动进攻,夜里偷袭一下,占领对面敌人的阵地。
副营长孙方友:营长,你就带我们干吧,我保证全力配合你。
众人神情兴奋:营长,我们都知道你打仗有办法。
“我哪有什么办法?我也就是瞎胡闹。”万国忠想了想道,“这样吧,你们每连抽二十个人,编成一个特务连,由孙副营长带队,夜里像把尖刀插入敌人心脏。你们打响以后,我们这边就发起正面进攻。
炮火猛烈起来,哨兵喊道:敌人上来了!
万国忠对众人道:你们马上回去,一边作战,一边作好夜间战斗准备。散会!
众人分头跑开了。
27 孟良崮 某阵地 夜
战地之夜。副营长孙方友对各连抽出来参加偷袭的王春歌、熊正德等人问道: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众人一齐说。
“我再重复一遍,我们今夜的行动,主要是找到敌人的指挥部,谁打掉了敌人的指挥部,谁就为全营占领前面的阵地立了大功。”孙方友手一挥,“现在出发!”
王春歌等人在孙长友的带领下,向山坡上奔袭过去。
夜色中,枪声激烈,弹迹密布,火光熊熊。
碉堡内,几个国民党军官在大吃大喝,猜拳行令。
一军官道:团长,师座今夜不会来查岗吧?
喝得醉醺醺的团长:不会,咱这儿固若金汤。
另一军官调侃道:团长,别喝了。咱要是丢了阵地,师座可要你的脑袋啊!
团长已醉不能语:喝,喝……谁都不能当……孬种。老子是谁?我他妈的……黄埔毕业的……谁也没有权……要我的脑袋。
众军官:那是,那是!团长是老大嘛!
工事里,国民党军的机枪猛烈扫射。
王春歌、熊正德等人猛烈射击。
碉堡外的敌军纷纷弃枪而逃。
王春歌第一个冲进碉堡:缴枪不杀!举起手来!
众军官惊惶失措,慢慢地把手举起。
团长绝望地举枪对准自己的脑袋,扣动了板机。
熊正德等人也冲进了碉堡。王春歌跑到团长的尸体边,蹲下,翻看团长的衣领。
王春歌对熊正德等人说:是个团长,咱们打进了敌人的团部,赶快给营长发信号!
冲锋号响了起来,阵地上回荡起林涛般的呐喊:“冲啊!”解放军官兵呐喊着跃出壕沟,朝山上冲去。冲锋的队伍中有万国忠。喊杀声在夜色中经久不绝。
28 孟良崮 山顶 白天
国民党军队师部作战室。一名军官报告:师座,昨夜9号阵地被共军占领,团长阵亡。
另一名军官骂了起来:真他妈的饭桶,平时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进入阵地还不到三天就叫共军吃了。熊包!
师座擂着桌子,吼道:传我的命令,调集飞机,集中炮火,兵力,把失去的阵地夺回来!
桌子上的东西受到震动,跳起老高。
29 孟良崮 某阵地 白天
敌人开始反扑。炮弹在田野里、山坡上到处炸开,火光一团又一团,一片又一片。
十几辆国民党军队的坦克从丘陵后边冒了出来。
万国忠、孙方友和王春歌等一队队战士穿行在炮火中。
孙秀珍等人的担架队凭借地形,交替前进,她们行动敏捷。
在一块大岩石后的山道上,退下来的王春歌等人和冲上来的孙秀珍带领的担架队相遇。两人都惊奇地看了对方一眼,匆匆而过。
30 孟良崮 山顶 白天
许多冲锋号交织在一起,解放军官兵在弹雨中奋勇向前,不少战士中弹倒地。
解放军的大炮在射击中。
国民党军在作最后抵抗。一些解放军战士冲进壕沟,同敌人搏斗起来。
冲锋号再度响起,解放军扑向山头。
炮火中无数解放军战士呐喊着冲上来。一批批国民党军纷纷丢下武器,举手投降。
31 孟良崮 山道上 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