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6-A-03356】
热血 爱情 涉案 边境斗争 民族团结
详细梗概:
(3661字) 这是发生在新疆伊犁河边某军垦农场里的一个传奇故事。1962年5月新疆伊犁少数分裂破坏分子和境外敌对势力,策反大量边民外逃,并武装抢劫州政府的文件、档案,制造了反革命叛乱事件。驻扎在垦区的新疆兵团某部连长王春歌奉命带领军垦战士去伊犁平息叛乱,镇压了闹事分子后又奔赴边防线上,参加组建新的农场。
王春歌是1947年参军入伍的,在孟良崮战斗中,他勇敢杀敌,立功受奖,却引起班长李道华的忌妒。回家探亲,被强逼结婚,又遭到李道华的严厉批评,从此两人结下了恩怨。在西北战场上,王春歌舍身炸碉堡,身受重伤,在军医林小英的精心照料下,奇迹般地活过来了。伤未痊愈,又随部队陡步进军新疆。在剿匪战斗中,荣立战功,提升连长。在老八路出身的“铁脚团长”万国忠的领导下,他带领连队战斗在伊犁河边,开荒生产,艰苦创业。当边防线上大量边民在境内外敌人及分势力骨干分子阿不都拉等人的蛊惑下,赶着牲畜、带着财物外逃出境后,为保卫边防,一批军垦队伍来到了霍尔果斯边防前线,布防、巡逻同时对无人耕种的土地实行无代价的代耕、代收、代管。王春歌和他的连队是第一支来到这里的军垦队伍。随后一批批转业军官、支边青年也涌向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从兵团各团场抽调的一大批干部也来到了这里。在这群人中,王春歌相遇了从失败婚姻中走出来的女政治指导员孙秀珍。
孙秀珍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曾是解放战争中王春歌在原籍过了门而未入洞房的妻子。在家乡她任劳任怨地照顾着未见面的丈夫王春歌的母亲。当小姑子小莲遇难,王母过逝后,她不远万里来疆寻夫,但被组织强逼和李道华结了婚。李道华曾是王春歌的上级,部队剿匪后他调到了一个新的团场任副营长。他与孙秀珍结婚时隐瞒了王春歌活着的真情。婚后他与孙秀珍感情不和,又爱上了从城市来场的姑娘赵彩莲。
赵彩莲是王春歌小时候失散的妹妹,高中毕业在“有志青年到祖国边疆去!”的感召下,来到新疆伊宁街头,正遇上少数分裂犯罪分子叛乱。她因捡拾犯罪分子丢弃的布包而被公安机关错抓,后由同伴作证而释放。在饭店与来伊宁的李道华相遇。年轻漂亮的赵彩莲令李道华心动。赵彩莲在伊宁找工作时被里通外国分子刘传仁所骗,把她和几个姑娘一起带到了霍尔果斯边境上,交到了分裂破坏骨干分子克里木手上,准备弄到苏联去。克里木是个色鬼,看上了赵彩莲的美貌,迫不及待地就要对赵彩莲施暴。赵彩莲险遭克里木的毒手,从魔窟里逃了出来,被刚调来边防执勤的李道华所救。两人感情进一步升华。
分裂犯罪分子克里木还看上了村里美丽聪慧的哈族姑娘土蒂古丽。为得到土蒂古丽,克里木油嘴滑舌地欺骗土蒂古丽的父母随边民外逃出境,后又软硬兼施要占土蒂古丽的便宜。土蒂古丽讨厌满脸横肉的克里木,坚决不从。克里木纠集一伙叛乱分子,绑架了土蒂古丽。在边境线上正欲对土蒂古丽施暴时,被王春歌连里执勤的排长熊正德救下。土蒂古丽曾是10年前熊正德从狼群中救下的女孩。克里木为抢回土蒂古丽,纠集一群叛乱分子夜里袭击了王春歌的驻地,在对克里木的还击中,熊正德不幸被打成重伤。两次救命之恩,土蒂古丽爱上了熊正德,并一直在他的身边照顾、陪伴着他。土蒂古丽的母亲马尔加汗被编到国外后,不堪凌辱,思念在国内的两个女儿,又装疯从国外跑了回来。回国后,她以亲身的经历,揭露境内外敌人的罪行,激起阿不都拉等人的仇恨。阿不都拉派刘传仁、克里木杀害了她。母亲被害后,土蒂古丽无家可回,因对熊正德执著的爱,被团长万国忠特批成为农场职工,后又与熊正德结了婚。
孙秀珍不顾李道华的反对,报名参加劝阻边民外逃工作,在劝阻边民时,被叛乱分子推下深沟摔伤住院。出院后调到了王春歌的连队任指导员。当她与王春歌重逢时,王春歌因与老家失去联系,已与在剿匪战斗中从叛匪中救出的军医林小英结了婚。她从王春歌的家书和保存的玉兔知道了王春歌就是她苦苦寻找多年的丈夫,但却不能相认。特别是当她到民族大队宣传党的政策,返回路上,被犯罪分子刘传仁等人追杀受伤,王春歌赶来相救,她躺在王春歌的怀中时,她真想说出真相。在林小英为少数民族看病送医,积劳成疾,去世时。她向林小英的墓碑献上了一束沙枣花。并克制着自己的感情,未和王春歌相认。因为她还是李道华的妻子,一直未能和李道华离成婚。她把对王春歌的爱献给了火热的连队工作。
围绕边防农场的建设,王春歌和孙秀珍遵照“屯垦戍边”的指示,带领广大军垦战士平地、修渠、在伊犁河中打坝拦水,深山伐木,制砖烧窑……积极改变连队面貌。同时,抽出人力物力支援地方公社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而连队暗藏的敌人原国民党特务、刑满人员郎尔良却在暗中搞破坏,以连队生活艰苦为由,煽动职工对王春歌和孙秀珍不满,鼓动青年职工偷越国境,勾结刘传仁借马瘟病为由煽动少数民族要赶走汉人,破坏助社工程和军地团结。这些阴谋被王春歌和孙秀珍一一挫败后,又制造了“水淹窑厂”事件。王春歌深入群众追查,正要抓住狐狸尾巴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连里成立了以青年职工樊家全和会计沙人典为首的两派群众组织。郎尔良以打人凶狠混入了沙人典一派。当他发现樊家全写有他的检举材料时,他先发制人,摹仿樊家全的笔迹,书写反动标语,贴在食堂陷害樊家全,并用暴力强奸了樊家全的女友上海知青黄家敏。威逼黄家敏写出伪证,将樊家全打成反革命分子入狱。
文革中,万国忠、王春歌等一大批团、连干部被打成“牛鬼蛇神”,送进牛棚。李道华投机钻营爬上了团领导的位置。沙人典为巴结李道华,用酒灌醉赵彩莲,送到李道华的床上。樊家全被捕后,食堂里又出现了反动标语。为追查反动标语,李道华指使沙人典大搞逼供讯,将反对他的老职工陈有庭活活打死。土蒂古丽被打成苏修特务,也关进了牛棚。她寻短见时,被打成重伤的团长万国忠救下。万国忠痛说革命家史,父女相认。原来土蒂古丽是万国忠的亲生女儿。解放初,万国忠的爱人吕晓梅被师里抽出参加地方土改工作队,在哈族老乡马尔加汗的家里生下了土蒂古丽,月子里突遭叛匪袭击。牺牲时她把女儿交给了马尔加汗。为躲避叛匪的追杀,马尔加汗一家逃入深山放牧,从此与万国忠失去了联系。父女相认时,万国忠教育土蒂古丽要像沙漠边的沙枣树那样耐得住风霜严寒,具有沙枣花那种甘愿为驱赶沙漠贫瘠和寂寞而怒放不息的性格。土蒂古丽在万国忠的教育下勇敢地面对现实。
为搞乱边防农场,郎尔良跑到公社与刘传仁密谋,以抓跑到公社闹革命的职工为由,鼓动沙人典带人带枪到公社武斗,双方打死打伤100多人。武斗给农场造成极大损失,上级要追查武斗的挑动者。郎尔良为保住自己,以利害相逼,让自己的老婆用色相勾引沙人典。把沙人典捉奸在床,控制了沙人典。为转移追查武斗视线,郎尔良深夜又放火烧了十连的粮仓。为抢救粮食,王春歌受伤住院,李道华指使不让给他用好药,并散布王春歌是纵火犯的流言蜚语,阻挠新来的团领导给王春歌恢复工作。孙秀珍为之抗争。并和李道华离了婚。在伊犁河边打扫烈士墓地时,让王春歌看到了她身上的一只玉兔,与王春歌夫妻相认。当王春歌知道赵彩莲是自己的妹妹,被李道华骗奸的事情后。在伊犁河边,他找到李道华,把所有的痛苦和仇恨都发泄到他的身上,打得他跪地求饶。
黄家敏被郎尔良奸污后,经受不住打击,跳河自杀,被王春歌和孙秀珍所救。孙秀珍启发她说出事实真相,并动员她到狱中探望樊家全向樊说明情况。黄家敏接受了孙秀珍的意见,到监狱向樊家全忏悔,但不被樊家全接受。赵彩莲是为备战挖地道时,腿部受伤,被孙秀珍发现腿上的黑痣,姑嫂相认的。李道华曾多次纠缠她,都被她拒绝,她恨李道华和沙人典,同时对孙秀珍怀着深深的内疚。后来在孙秀珍、王春歌等人的帮助教育下,在农场火热的斗争生活中,成长起来。检举了沙人典等人的罪行。沙人典因私造武器,挑动武斗,贪污公款等罪被逮捕。文革后,李道华被撤职,他怀着报复的心理,为害死王春
歌和孙秀珍,竟和郎尔良、公社里的分裂犯罪分子、境内外敌人阿不都拉、刘传仁等相勾结,先是派人潜入连队,深夜爆炸孙秀珍的住处,失败后,偷盗武器。企图在王春歌带队深山采石时,杀害王春歌。罪行暴露后,他们又勾结国外反华势力,偷越国境。在边境线上,与带队前来追捕的王春歌,上演了一场殊死搏斗。双方展开了激战,阿不都拉、李道华等一小撮坏分子和民族败类,大都被击毙,郎尔良和刘传仁被活捉。
刘传仁、郎尔良交代了自己的罪行,樊家全被无罪释放,回到了连队。当他得知黄家敏为给他洗清冤屈遭到砍杀,身受重伤仍勇敢地检举揭发坏人的事迹后,他原谅了黄家敏,向她献上了一束沙枣花,俩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一排排新房在连队建成。王春歌和孙秀珍经组织批准又举行了婚礼。她们把好房子让给职工住,婚房设在地窝子里。地窝子里插满了沙枣花,馥郁芬芳,一枝枝米粒般的小黄花,映照出边地的灵魂。
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万国忠被调到师里任师长,王春歌被调到一个新建的边防农场任场长。孙秀珍被兵团选为农业专家去援外。在欢送她们夫妻的时候,广大军垦战士给她们送上了一束沙枣花。在孙秀珍出国登机时,王春歌、赵彩莲也送给她一束沙枣花。土蒂古丽、樊家全等一批年轻人走上了连队的领导岗位。用她们的双手去描绘边疆美好的未来。
阅读剧本正文
第七集
土蒂古丽的母亲马尔加汗被裹胁到境外后,为想念儿女,装疯又跑了回来,被边防军抓住,弄清情况后送回家。根据形势发展,团里决定把民族大队交给一连代管。王春歌提出让熊正德负责这项工作,可是熊正德还在师部医院住院。王春歌请林小英到医院去看熊正德。林小英到了师部医院,没有找到。医院说他跟一个哈族姑娘走了。林小英回连向王春歌汇报,却发现王春歌和孙秀珍十分亲密,心生妒忌。熊正德受伤住院期间,一直是土蒂古丽在身旁照顾。出院时两人原说一起回到连队 ,但在伊宁街头碰到了正在四处寻找土蒂古丽的吐达洪。吐达洪告诉他们,马尔加汗从边境上又跑回来了。熊正德陪同土蒂古丽一齐去看望马尔加汗。土蒂古丽为报答两次救命之恩,要嫁给熊正德,熊正德无法答应她的要求。
为做好边境民族大队的接管工作,孙秀珍深入民族大队宣传党的政策。在她返回的路上,遭到分裂势力和破坏分子的砍杀,幸被王春歌所救。为教育广大群众,连里在民族大队召开大会,让马尔加汗现身说法,揭露境内外敌人的罪行。孙秀珍在养伤回家时,推开家门撞见了李道华抱住了赵彩莲……
第八集
孙秀珍气愤地离家出走,天黑路滑不慎跌伤,幸被雨夜出诊的林小英发现,送团卫生队救治。李道华到病房解释,不为孙秀珍所接受。
团广播站的播音员因怀孕请假需要找一名播音员,李道华推荐赵彩莲当上了播音员。赵彩莲认识了宣教股助理员王可发。对王可发产生了好感。
阿不都拉从境外返回伊宁,在饭店碰上四处逃跑的克里木,两人策划破坏边境建设,并让克里木联络刘传仁共同行动。克里木跑到伊犁河边,找到了刘传仁,两人杀害了揭露分裂破坏分子和境内外敌人罪行的马尔加汗。土蒂古丽已无家可归,跟熊正德来到了边防团场。
为加快边防农场的开发,全团举行了平地大会战。在平地会战中,郎尔良挑拨樊家全和班长的关系,对班长不满,影响全班工效。但全连在王春歌的带领下,突击夜战,夺得了竞赛红旗。团里敲锣打鼓送喜报。在送喜报的人中有李道华。王春歌和李道华相见,内心涌出一份复杂的情感。
第九集
孙秀珍住院,王春歌到医院看望,林小英发现他们的关系密切,晚上与王春歌发生了一场争吵,没在林小英宿舍住下,连夜又赶回了连队。
全团平地会战后,一连负责清理工地上留下的断面。一天中午樊家全闹情绪躺在一个断面下休息。忽然狂风骤起,排长王广汉发现后,立即去救他。断面被狂风刮倒,樊家全得救了,而王广汉牺牲了,被追为革命烈士。这件事教育了樊家全。王春歌带领连队在平地会战中获胜,但因王广汉的牺牲,却写了检查。林小英原谅了王春歌,两人和好如初。孙秀珍伤好出院,拒绝李道华接回家的要求,回到了连队。赵彩莲在李道华的帮助下,成了团部正式的广播员,她得知李道华和孙秀珍闹矛盾的事后,开始躲避李道华,而与团宣教助理员王可发恋爱了。李道华发现后,恨之入骨。
郎尔良在假日里到公社买鸡,在伊犁河边巧遇多年不见的老友刘传仁。在刘传仁的动员下,郎尔良决心跟着刘传仁重操旧业,参与里通外国分子的活动。
土蒂古丽和熊正德的感情进一步发展,土蒂古丽打了结婚报告交给了孙秀珍。孙秀珍答应尽力为她帮忙。班长彭德林的妻子从口内来到连队,因无住房闹着要返回口内。王春歌和孙秀珍争着让房,为让房两人产生矛盾。王春歌坚持把自己的住房让给了彭德林,自己搬到了连部住下。
第十集
赵彩莲爱上了王可发,为王可发精心地打了一件毛衣。送给了王可发。李道华知道后,心里极为不满,找上门去教训赵彩莲,但不为赵彩莲所接受。
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王春歌提出带领伐木小分队上山伐木。这一想法,正合团长万国忠的意,并给王春歌下达了师、团的伐木任务。一连从各排挑选了素质好的职工上山伐木。孙秀珍在家保证做好王春歌的后勤服务和伐木者的家属工作。王春歌和赵副指导员带队离团后,林小英却忽然得病住进了师部医院。
冰天雪地,王春歌和副连长余洪标、赵副指导员带领的伐木小分队进山第三天,职工查子扬失踪。事故报告给团里。团长万国忠一方面给当地政府联系,请求支援帮助搜救。另方面派李道华带武装警卫进山。李道华上山前打电话给孙秀珍,让孙秀珍晚上回家,帮他做出发前的准备工作,被孙秀珍拒绝。孙秀珍叽讽地让他去找赵彩莲,李道华真的去找赵彩莲,李道华在赵彩莲宿舍花言巧语,强行占有了她。赵彩莲事后很痛苦,大骂李道华。李道华上山前,路经伊宁市师部医院,在医院他看望了病重的林小英。林小英向李道华提出想见一见王春歌。
王春歌和文教为寻找查子扬,掉下悬崖,两人差点丧命。查子扬在地方政府和各族群众的帮助下,终于被找回。
王春歌在山上积极带领众人伐木,而他的妻子林小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病情十分严重。
第十一集
赵副指导员在和文教一起统计伐木成绩时,因遭遇风雪被大树砸伤。王春歌护送赵副指导员下山救治时,在山口转运站遇到了一直躲在山下的李道华。二人发生了争吵。因争吵李道华隐瞒了上山前孙秀珍让他转告林小英的病情。王春歌继续上山和伐木队员战严寒、傲冰雪,超额完成伐木任务。李道华回团向团长万国忠夸大山上的事故,使万国忠对王春歌不满。
林小英在师部医院病危。孙秀珍派熊正德上山叫王春歌速回。王春歌连夜赶到师部医院,却未能和林小英说上一句话。林小英病故,王春歌悲痛欲绝。在林小英墓地,孙秀珍才知道李道华在山上隐瞒林小英的病情未告诉王春歌。因此,孙秀珍与李道华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赵彩莲被李道华骗奸后,跑到团保卫科去告李道华强奸,但因羞于出口,又从保卫科退了出来。她精神恍惚,工作严重出错,在播放节目时,竞播出外国音乐,造成极坏影响。团政治处王主任严厉批评她,除让她写出检讨外,并决定下放她到连队劳动。听到消息后,赵彩莲思想不通,把自己关在屋里,喝药自杀。晚上,王可发去找赵彩莲,发现赵彩莲自杀,迅速把她送到团卫生队急救。王可发知道赵彩莲自杀的真相后,心情十分痛苦。
阅读剧本正文
送你一束沙枣花
编剧;杨士昌
谨以此剧献给那些用青春和生命创造辉煌业绩的人们
第一集
1 1 947年春夏之际 沂蒙山区 土路上 午后
山势回环,绵亘起伏,春色浓郁。山路两边是一片葱绿的茅草,偶尔有几棵柿树立在岗峦上。年轻的解放军战士王春歌手提简单行囊,顺着山边的土路快步走着。他的背后一辆两匹马拉的胶轮车赶了上来。车上堆着一些麻袋,麻袋上坐着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和一位五十多岁的车把式。
车把式勒住牲口,把车停在王春歌的前面:同志,您到哪去?
“八道沟的小王庄。”王春歌一边走着,一边望着车把式回答。
“快上车吧,我捎你一段’’车把式向王春歌招手。
. “谢谢!大爷。”王春歌跳上了马车。
车把式:同志,到小王庄贵干?
王春歌:我家是小王庄的,回家看看,
车上年轻的姑娘叫孙秀珍。她从座下抽出两条麻袋,叠起来,笑着递给王春歌。
王春歌腼腆地接过麻袋:“谢谢!”两眼望着前方坐下。
马车在山间土路上颠簸着奔跑,车后扬起了尘土。
车把式边赶车边转过头:小同志,你参加泰蒙战役了吧?
王春歌:是的,大爷。
年轻姑娘把辫子甩在脑后:那您抓了几个俘虏?
王春歌对着姑娘的眼神:十来个吧。
车把式:好样的,我要不是抗日打鬼子时两腿受了伤,非参加打这仗不可,让狗日的老蒋知道咱山里人的厉害。说完,向天空猛甩了一个响鞭。
孙秀珍从花布袋里掏出两块白薯,两只大眼晴忽闪着看着王春歌:同志,饿了吧,给!
王春歌望着姑娘的眼神,笑着:谢谢!不饿,我快到了。
孙秀珍银铃般的笑声,不容分说地把一个白薯塞到王春歌的怀里,把另一个白薯递给车把式。
王春歌把白薯又放到姑娘的手里。姑娘的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瞟了王春歌一眼。
马车到了一个伸向山沟的路口,王春歌跳下车,向车上的人招手: 谢谢!大爷。
车上,孙秀珍留恋地望着王春歌,王春歌目送马车向前奔去。
2 山村 王家 傍晚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王春歌从山路上走来。他在用石块围成的小院门前停下,面对石砌的小屋喊道:娘,我回来了!
屋里没有人答应,他把用高粱夹成的小门推开,在院内又喊:娘,我回来了。
小屋里亮起了灯光,接着小屋的门开了。50多岁的王大妈站在屋门口,惊喜地:你怎么回来了?
王春歌:娘,我立功啦,部队首长让我回家来看看娘。
王母:累了吧,快歇歇,娘给你做饭去。
王春歌进屋,把挎包和手提的东西放在桌子上。这时,他忽然发现床上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眨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打量着他。
王春歌:娘,她是谁?
“小莲,爹娘都叫反动派给打死了,认了我这个娘,跟我过了。”王母答应着。
王春歌:好啊,我又有了个妹妹。
王母:小莲,快起来,叫哥。
小莲从床上爬起来,怯生生地:哥。
王春歌高兴地:嗳!好妹子。
王母一边往面盆里舀面,一边望着小莲:小莲,抱柴,做饭!
“哎!”小莲清脆地答应了一声,向屋外走去。
王春歌:我来帮你!说着跟了出去。
3 王家 院内 夜
院里,月光朦胧。王春歌随着小莲来到柴垛边抱柴。
小莲:哥,明儿我跟您去当解放军吧?
王春歌:好啊,你当解放军为啥?
小莲:打反动派呀!
王春歌:等你长大了,哥一定让你当解放军。
小莲:您要说话算数!
王春歌:骗人就不是你哥。
俩人抱柴进屋。
4 孟良崮附近 路上 夜
沙石路上,一支国民党的军队正在向孟良崮开来。
队伍中一名军官笑着对另一名军官说:蒋总统调集40万兵力对山东匪区发动重点进攻,这第一次进攻就让共军打败了,现在又调我们向孟良崮进发。
另一军官:你看,咱们现在不也学共军了吗,搞他妈的什么夜行军,真丢我们国军的脸。
他俩的身边一辆辆载着士兵的卡车、装甲车开过。
5 王家 屋内 夜
床头木箱上的油灯闪烁着,小莲已盖着被子睡下。在一张小饭桌边,王母看着王春歌狼吞虎咽地吃完碗里的饭。
王母:再给你盛一碗吧?
王春歌:吃饱了,娘。
王母:你这次回来,能在家住几天?
王春歌;队伍在县城休整,营长让我在家呆上七、八天。
王母:那就好,娘有件事想给你商量。边说边收拾碗筷。
王春歌:商量个啥,不管啥事,娘作主就是了,我听您的。
王母笑了:这可是你说的,你听我的。
王春歌:嗯!
王母:我想趁你在家,给你娶个媳妇把婚事办了。
王春歌一怔:这,这事可不行!娘,我还小呢!
王母不高兴地:变卦了不是,你也不小了,按常理你也该成家了。你爹牺牲后,为了给你爹报仇,你就参了军。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说着说着眼泪掉了下来。
王春歌:娘,您别说了,这我都知道。等打败了老蒋,我就回家陪您过一辈子,行不?
王母哽咽着说:娘知道,你在队伍上身不由己,这一去三年五载也不一定回来。娘不拖你后腿,支持你打老蒋,只求你答应娘,娶个媳妇给娘作伴。娘和小莲也有个照应。
王春歌沉默了好长时间才说:娘,娶完媳妇我走了,万一回不来,咱不亏了人家闺女。
王母停住了哭泣:你不是说打败了老蒋就回家吗?打败老蒋不就是一年半载的事嘛。娘都想好了,娶完媳妇你走你的,娘和你媳妇种地、纺线过好日子,支援前线,等着你胜利归来。
王春歌:娘,天不早了,这事我再想想,咱们睡吧。边说边脱衣上床。
王母接过衣裳,慈祥地笑了:这事怎么说你也得听娘的。娘今儿不困,你回来甭说娘有多高兴了。你走后娘天天盼啊盼的,就盼你早日回来,娶个媳妇,让娘早点抱上孙子,娘就心满意足了。说完也脱衣上床,吹灭了油灯。
6 王家 屋内 白天
三个大人围着桌子在谈话。桌子上放了几碗茶,一碗红枣和一碗爆米花。
王母满脸笑容地:他姨,这个媒您说定了,我们家铁柱,厚厚
敦敦的,这次在队伍上又立了功。谁家的闺女都能配得上。
王大伯:这事是不是再问问铁柱?
王母:还用得着问?俺铁柱说了,这事由我作主。
媒人吃着枣说:巧了,七里营有个姑娘小名叫凤云的,长得很秀气,文文静静,十七、八岁了,好多家说亲她都不同意,非要嫁队伍上的。赶明儿我就去说说。要是成了,您可要好好地谢我哩!
王母问:姑娘的人品怎么样?
媒人:哎呀,没说的!人长得像朵花,手巧又能吃苦,思想还很进步,说媒的人踏破门槛。她爹娘的意思是找个老实的。
王母:哦,这么个有才有貌的姑娘,只怕俺铁柱没有这个福份。
媒人:王嫂,您放心,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王大伯:他姨,这门亲事说成了,俺老王家不会亏待您的。
7 某县城 草房内 白天
房内有一张桌子和几条长木凳,两张木板床,向阳的一面土墙上挂着一个军用地图。个头不高,但身子很结实的营长万国忠一手拿毛巾擦脸上的汗,一手解挎在腰间的手枪。
班长李道华站在门口喊道:报告!
万国忠:进来。
李道华:营长,您叫我?
万国忠:是的,你们班在泰蒙战役中打得很好,上了师里的战报了,你们要好好地开个总结会,发动群众认真总结一下打胜仗的经验。
李道华讨好地:营长,我们已经开会总结了,我写的材料已报给连里了。要不我再写一份给您送来。
万国忠:那就不必了,等会我叫你们连送来就行了。还有你们班王春歌是个很勇敢的战士,作为班长,你要很好地帮助他成长起来。
李道华的长脸拉得很长,喃喃地:王春歌……他……
万国忠一摆手:好了,你不要说了,他有个性,年轻气盛。年青人吗,有点毛病没有什么,你是班长,又有文化,要学会做思想工作。
李道华连连点头:“营长,您说得对,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停顿了一下,他转换话题问,“营长,您批准王春歌回家探亲,部队要是有战斗任务怎么办?”
万国忠:这个你放心,他家离县城也就几十里路,等我们接到命令,派人骑马去叫他,也不会误事的。
李道华:那就好,那就好。
8 王家门口 槐树下 傍晚
王母高兴地:他大伯,他姨回话了,人家姑娘听说咱铁柱在队伍上立了功,满口答应了。她爹娘也很开通,说只要闺女愿意,就应下了这门亲事。
王大伯:好啊,那叫谁去相亲?
王母:不用了,咱还能不相信他姨,再说时间也来不及了。铁柱在家呆不了几天,我想趁早把婚事办了。
王大伯想了想:那也好,现在兵荒马乱的,也别找人看日子了,赶明儿我就帮你操办婚事。一切从简,能省的就省。
王母:行!您看着办吧,也别太寒碜了,亏待了人家闺女。
9 县城 操场上 白天
万国忠带领全营战士在操场上练兵,操场上响起了阵阵“杀”声。李道华带领全班战士苦练杀敌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