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170
阅读:668
发表:2023/3/14 修改:2023/9/27
180章 历史 小说
《荆公为政》第85章:石越独立一功
1-2
…
84
85
86
…
180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85章 石越独立一功
“主簿,你是如何知道那青年清楚县衙的磨勘情况?”待两位青年走后,石越不甘心地试问道。
商宓微微一笑,道:“我从男青年的衣着上已看出他既不是普通的百姓,也不是什么大官,只是一般的小吏;又见要买那么昂贵的灵芝,就知他一定是为求官办事。因此,希声就故意制造与那对小青年纠缠,而让石子趁机盗了男青年的交子,再把引到偏僻处,让他俩说了实情。”
石越心有不甘地问道:“你为何要花如此大的心思,套出这些情状?”
商宓看了石越一眼,说道:“石学究也是位精敏之人,这事你怎么就没想到?要想查验虞椒县官员在磨勘中是如何做的手脚,不找个突破口何能行?”
石越见商宓已连拔两筹,内心更加焦急。
这日进了虞椒县城。
虞椒县城不大,却分五门,东曰朝阳,南曰迎薰,西南曰聚奎,西曰威震,北曰拱极。城内仅有极不规则的四条街道,这四条街道是:朝阳门至西威震门长不足一里的石板街为迎春街;朝阳门向北沿城墙五十步折向西直达威震门的石板街叫状元街;由南面迎薰门向北过迎春街再向北与状元街相接,叫四牌楼街;由西南的聚奎门至北面的拱极门为降福街。
商宓三人进了东面的朝阳门,打听到客栈在十字街,行不到半柱香工夫,见十字街西南面一家门前挂着“云水客栈”四字。三人下了车,带上行囊,到账房处登了记,刚住下,商宓肚内一阵“咕噜噜”叫唤,这才想起已近傍晚,就问账房:“这里管茶饭否?”
账房说:“管。”就叫来酒保,带着去了后院膳厅。
商宓选了个僻静处。
刚坐下,小二过来叫点菜,
商宓想起一事,就叫着石越的假名:“九子想吃点什么?”
石越两眼皮一挑,张口说道:“有羊肉最好。”接着又改口,“九子什么都欢喜吃,听老板的。”
商宓心中有数,一下就点了羊舌签、片羊头和一盘羊舌托胎羹,外加几个下酒菜。
石越有了警觉,问道:“老板为何要点这么多羊类菜肴?”
商宓笑道:“这些天在乡下辛苦,今日进了县城,我们也该好好吃喝一顿。《政本草》中说道,‘人参益气,羊肉养形’,已将羊肉与人参相提并论,我们何能不多吃些哩?”又凑近石越耳边小声说道,“王参政说过,‘美者,大羊也。’你看,王参政都这么爱吃羊肉,我们能不多吃点羊肉,多喝点羊肉羹?”
石越这才释然:“哦,是这样。”
不一会,店小二将羊舌签、片羊头、羊舌托胎羹端上,石越、石子自是吃得狼吞虎咽,津津有味。
商宓却无心多吃。
石越问:“老板怎么不下箸?”
商宓见小二已离开,蹙眉说道:“商某正为一事担忧。”
“大人为何担忧?不妨说来听听。”石越边低头喝羊羹,边问道。
“那小吏虽然说了此县的县令靠贿赂获得了磨勘的好等级,但此县令是如何贿赂的,我们该从何处查起?此事倒是十分棘手。”
石越夹了块羊舌签放嘴里嚼着,说道:“此有何难?将那翁县令抓来提审,不就清楚了?”
商宓捻着颌下几根胡须,道:“我们此次只是暗地前来察访,在无大量铁的证据面前,如何能将县令抓得?再说,我们此次也不是单查虞椒一个县,还有其它县也得查,要是过早将虞椒县令抓了,岂不是打草惊蛇,接下来的县该如何查验?”
听这一说,石越又觉自己犯了一个低档错误,内心更是懊躁,想:“这一错再错,毫无半点上佳表现,回去如何让皇上与王参政看重自己?”
为亡羊补牢,凸现自己的能力与才智,石越经过反复思量,终于想起安可提到该县县令以珠宝贿赂磨勘官员一事,于是大脑快速转动一番,有了主张,急忙对商宓说道:“老板莫急,九子已想出一计,只要今晚……”话到口边又停住,改说道,“主簿与石护卫今晚安心睡觉就是,待到天亮,保证老板所要的证据一定会拿到手!”
商宓虽是半信半疑,但终因无别的办法,只得说道:“若果能如此,希声回去定要禀告王参政,为九子请功。”
石越心里一乐,抱拳说道:“好,一言为定。”
用过夜膳,石越劝商宓、石子回房休息,自己一人出了驿馆,四处一番游走,直到后半夜才回来。
焦急等待的商宓、石子见他回来,急忙问道:“九子这是去哪里了?”
石越洋洋自得地回道:“老板莫急,明日我们去拿贿赂的证据好了。”说着,脚也不洗,上床蒙头大睡。
第二天一早,一条“翁县令近日要离开虞椒县”的消息在全城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小城的大街小巷。
这可急坏了那些开珠宝店的老板们。
试想,如此一个偏僻贫困人口不足二千的小县城,遇个平时只会拉帮结派吃喝玩乐而怕办实事的县令,想要在磨勘中获得好的等级,除了贿赂上级,还有别的办法?
虞椒县令翁博岛,别看人长得白胖高大,成天嘻嘻哈哈,但在百姓面前,那可是威风八面说一不二的人物,凡到给上司送礼行贿的节骨眼上,他那只紧握权力的大手一挥,手下人就如听惯使换的巴儿狗,颠颠颠地跑到金店银店珠宝店以及绸绢行,拿了该要的东西,分文不给,只丢一句话:“年底一并结账噢。”画个字就走了。
往日,每到年底,珠宝店老板的鞋底磨烂,县衙门的门槛踏烊,翁县令都能找出一切“理由”一推再推,不给货款;现在听说翁县令要调走了,想着欠店里那么多货款,珠宝店的老板们能不着急?能不趁县老爷没走之前,去找他签字画押,把赊欠的珠宝款一一讨要回来?
虞椒县衙,一溜三进两层楼房,一进是衙堂,二进为县丞、主簿值房,三进才是县令的衙庭。
这天到衙堂与衙庭的人忒多,你来我往,络绎不绝。
早早进来的商宓三人见了一惊,想到自己都是外地人,在如此众多的人流中,如何能分辨出谁是前来找翁县令签字画押要珠宝款的老板?
正着急,石越眼前一亮,急忙搒动商宓道:“老板,你看!”就指着从衙庭出来的一位青年,“那不是那个买灵芝的安可吗?”
商宓与石子顺着石越手指的方向一看,顿时大喜,道:“果真是他。”
安可在县衙当差,城内那么多珠宝店老板,他总能认识几位,只要能认出一两位,就不愁追查不出虞椒县以珠宝贿赂磨勘官员的证据!
想罢,商宓让石子将安可叫到一偏僻处,说了想法。
安可见是在灵芝镇见过的朝中官员,四周一看,见无他人,小声问道:“这两天满城都说翁县令要调走了,莫非此消息是你们……”
石越急忙以手制止道:“问那干吗?我们大人是请你帮个忙哩。”
安可又向周围扫视一眼,问:“要我帮何忙?”
商宓以手指着进出衙庭的人群,问:“那些人流中,有没有珠宝店的老板?”
安可仔细朝衙庭前出进的人群看去,就在这时,一个胖大个进了衙庭,安可急忙以手指道:“那个大个就是盛记珠宝店的老板,姓盛,名昌。”
商宓三人已看清楚。
足有半个时辰,盛昌出来,脸色气得乌紫,一声不吭地离去……
“咋样?翁老爷签了?”
盛老板回到盛记珠宝店,掌柜急忙摘下眼镜,迎出问道。
“这个老狐狸,他说根本没有升迁这回事,现在县衙没钱,待有了钱,再给我们。”
“那那那……”听这一说,掌柜右手拈起眼镜,瞪着一对鱼眼珠看着老板。
“‘那’什么?把这收捡好。只要那翁县令不走,还怕他欠钱不给?”
盛昌正要将手中账册交给掌柜,一只白净净的手伸了过来。
“老板,这账册能给我看看吗?”
珠宝店老板回头一看,见面前站着三位文静人,便警惕地问道:“你们是何人?要看我的账册?”
商宓掏出腰牌给对方看了,平声静气地说道:“我们是朝廷派来的官员,想了解这里的亲民官这些年是如何为百姓办事的。刚才见你从翁县令那里出来,定是去讨要县里欠你的珠宝钱吧?”说着,商宓向货柜里那些琳琅满目的珠宝瞟了一眼,又对老板说道,“老板放心,让我们看一下账册,知道县里欠你们多少珠宝钱,我们到时会帮你追回这些赊欠款的。”
盛老板反复看了腰牌,见面前几位确实是朝廷的官员,只得将账册交予商宓。
商宓让石子将县衙赊去的珠宝数一一抄下,又问道:“老板知道翁县令购如此多的珠宝做何用吗?”
盛老板先说不知,经再三追问,只得如实说出。
商宓又问了虞椒县城所有的珠宝店……
两天时间,商宓三人已将虞椒县衙近三年在店内赊去的金银珠宝数一一记录下来。再去查了谯阳、蒙城两县,除蒙城的磨勘等级与事实基本相符外,谯阳与虞椒相似,官员磨勘所获得的好等级均为贿赂换得。
查验清楚后,商宓连夜写好文状,第二日一早,与石越、石子乘了马车,匆匆赶回京城。
“主簿,你是如何知道那青年清楚县衙的磨勘情况?”待两位青年走后,石越不甘心地试问道。
商宓微微一笑,道:“我从男青年的衣着上已看出他既不是普通的百姓,也不是什么大官,只是一般的小吏;又见要买那么昂贵的灵芝,就知他一定是为求官办事。因此,希声就故意制造与那对小青年纠缠,而让石子趁机盗了男青年的交子,再把引到偏僻处,让他俩说了实情。”
石越心有不甘地问道:“你为何要花如此大的心思,套出这些情状?”
商宓看了石越一眼,说道:“石学究也是位精敏之人,这事你怎么就没想到?要想查验虞椒县官员在磨勘中是如何做的手脚,不找个突破口何能行?”
石越见商宓已连拔两筹,内心更加焦急。
这日进了虞椒县城。
虞椒县城不大,却分五门,东曰朝阳,南曰迎薰,西南曰聚奎,西曰威震,北曰拱极。城内仅有极不规则的四条街道,这四条街道是:朝阳门至西威震门长不足一里的石板街为迎春街;朝阳门向北沿城墙五十步折向西直达威震门的石板街叫状元街;由南面迎薰门向北过迎春街再向北与状元街相接,叫四牌楼街;由西南的聚奎门至北面的拱极门为降福街。
商宓三人进了东面的朝阳门,打听到客栈在十字街,行不到半柱香工夫,见十字街西南面一家门前挂着“云水客栈”四字。三人下了车,带上行囊,到账房处登了记,刚住下,商宓肚内一阵“咕噜噜”叫唤,这才想起已近傍晚,就问账房:“这里管茶饭否?”
账房说:“管。”就叫来酒保,带着去了后院膳厅。
商宓选了个僻静处。
刚坐下,小二过来叫点菜,
商宓想起一事,就叫着石越的假名:“九子想吃点什么?”
石越两眼皮一挑,张口说道:“有羊肉最好。”接着又改口,“九子什么都欢喜吃,听老板的。”
商宓心中有数,一下就点了羊舌签、片羊头和一盘羊舌托胎羹,外加几个下酒菜。
石越有了警觉,问道:“老板为何要点这么多羊类菜肴?”
商宓笑道:“这些天在乡下辛苦,今日进了县城,我们也该好好吃喝一顿。《政本草》中说道,‘人参益气,羊肉养形’,已将羊肉与人参相提并论,我们何能不多吃些哩?”又凑近石越耳边小声说道,“王参政说过,‘美者,大羊也。’你看,王参政都这么爱吃羊肉,我们能不多吃点羊肉,多喝点羊肉羹?”
石越这才释然:“哦,是这样。”
不一会,店小二将羊舌签、片羊头、羊舌托胎羹端上,石越、石子自是吃得狼吞虎咽,津津有味。
商宓却无心多吃。
石越问:“老板怎么不下箸?”
商宓见小二已离开,蹙眉说道:“商某正为一事担忧。”
“大人为何担忧?不妨说来听听。”石越边低头喝羊羹,边问道。
“那小吏虽然说了此县的县令靠贿赂获得了磨勘的好等级,但此县令是如何贿赂的,我们该从何处查起?此事倒是十分棘手。”
石越夹了块羊舌签放嘴里嚼着,说道:“此有何难?将那翁县令抓来提审,不就清楚了?”
商宓捻着颌下几根胡须,道:“我们此次只是暗地前来察访,在无大量铁的证据面前,如何能将县令抓得?再说,我们此次也不是单查虞椒一个县,还有其它县也得查,要是过早将虞椒县令抓了,岂不是打草惊蛇,接下来的县该如何查验?”
听这一说,石越又觉自己犯了一个低档错误,内心更是懊躁,想:“这一错再错,毫无半点上佳表现,回去如何让皇上与王参政看重自己?”
为亡羊补牢,凸现自己的能力与才智,石越经过反复思量,终于想起安可提到该县县令以珠宝贿赂磨勘官员一事,于是大脑快速转动一番,有了主张,急忙对商宓说道:“老板莫急,九子已想出一计,只要今晚……”话到口边又停住,改说道,“主簿与石护卫今晚安心睡觉就是,待到天亮,保证老板所要的证据一定会拿到手!”
商宓虽是半信半疑,但终因无别的办法,只得说道:“若果能如此,希声回去定要禀告王参政,为九子请功。”
石越心里一乐,抱拳说道:“好,一言为定。”
用过夜膳,石越劝商宓、石子回房休息,自己一人出了驿馆,四处一番游走,直到后半夜才回来。
焦急等待的商宓、石子见他回来,急忙问道:“九子这是去哪里了?”
石越洋洋自得地回道:“老板莫急,明日我们去拿贿赂的证据好了。”说着,脚也不洗,上床蒙头大睡。
第二天一早,一条“翁县令近日要离开虞椒县”的消息在全城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小城的大街小巷。
这可急坏了那些开珠宝店的老板们。
试想,如此一个偏僻贫困人口不足二千的小县城,遇个平时只会拉帮结派吃喝玩乐而怕办实事的县令,想要在磨勘中获得好的等级,除了贿赂上级,还有别的办法?
虞椒县令翁博岛,别看人长得白胖高大,成天嘻嘻哈哈,但在百姓面前,那可是威风八面说一不二的人物,凡到给上司送礼行贿的节骨眼上,他那只紧握权力的大手一挥,手下人就如听惯使换的巴儿狗,颠颠颠地跑到金店银店珠宝店以及绸绢行,拿了该要的东西,分文不给,只丢一句话:“年底一并结账噢。”画个字就走了。
往日,每到年底,珠宝店老板的鞋底磨烂,县衙门的门槛踏烊,翁县令都能找出一切“理由”一推再推,不给货款;现在听说翁县令要调走了,想着欠店里那么多货款,珠宝店的老板们能不着急?能不趁县老爷没走之前,去找他签字画押,把赊欠的珠宝款一一讨要回来?
虞椒县衙,一溜三进两层楼房,一进是衙堂,二进为县丞、主簿值房,三进才是县令的衙庭。
这天到衙堂与衙庭的人忒多,你来我往,络绎不绝。
早早进来的商宓三人见了一惊,想到自己都是外地人,在如此众多的人流中,如何能分辨出谁是前来找翁县令签字画押要珠宝款的老板?
正着急,石越眼前一亮,急忙搒动商宓道:“老板,你看!”就指着从衙庭出来的一位青年,“那不是那个买灵芝的安可吗?”
商宓与石子顺着石越手指的方向一看,顿时大喜,道:“果真是他。”
安可在县衙当差,城内那么多珠宝店老板,他总能认识几位,只要能认出一两位,就不愁追查不出虞椒县以珠宝贿赂磨勘官员的证据!
想罢,商宓让石子将安可叫到一偏僻处,说了想法。
安可见是在灵芝镇见过的朝中官员,四周一看,见无他人,小声问道:“这两天满城都说翁县令要调走了,莫非此消息是你们……”
石越急忙以手制止道:“问那干吗?我们大人是请你帮个忙哩。”
安可又向周围扫视一眼,问:“要我帮何忙?”
商宓以手指着进出衙庭的人群,问:“那些人流中,有没有珠宝店的老板?”
安可仔细朝衙庭前出进的人群看去,就在这时,一个胖大个进了衙庭,安可急忙以手指道:“那个大个就是盛记珠宝店的老板,姓盛,名昌。”
商宓三人已看清楚。
足有半个时辰,盛昌出来,脸色气得乌紫,一声不吭地离去……
“咋样?翁老爷签了?”
盛老板回到盛记珠宝店,掌柜急忙摘下眼镜,迎出问道。
“这个老狐狸,他说根本没有升迁这回事,现在县衙没钱,待有了钱,再给我们。”
“那那那……”听这一说,掌柜右手拈起眼镜,瞪着一对鱼眼珠看着老板。
“‘那’什么?把这收捡好。只要那翁县令不走,还怕他欠钱不给?”
盛昌正要将手中账册交给掌柜,一只白净净的手伸了过来。
“老板,这账册能给我看看吗?”
珠宝店老板回头一看,见面前站着三位文静人,便警惕地问道:“你们是何人?要看我的账册?”
商宓掏出腰牌给对方看了,平声静气地说道:“我们是朝廷派来的官员,想了解这里的亲民官这些年是如何为百姓办事的。刚才见你从翁县令那里出来,定是去讨要县里欠你的珠宝钱吧?”说着,商宓向货柜里那些琳琅满目的珠宝瞟了一眼,又对老板说道,“老板放心,让我们看一下账册,知道县里欠你们多少珠宝钱,我们到时会帮你追回这些赊欠款的。”
盛老板反复看了腰牌,见面前几位确实是朝廷的官员,只得将账册交予商宓。
商宓让石子将县衙赊去的珠宝数一一抄下,又问道:“老板知道翁县令购如此多的珠宝做何用吗?”
盛老板先说不知,经再三追问,只得如实说出。
商宓又问了虞椒县城所有的珠宝店……
两天时间,商宓三人已将虞椒县衙近三年在店内赊去的金银珠宝数一一记录下来。再去查了谯阳、蒙城两县,除蒙城的磨勘等级与事实基本相符外,谯阳与虞椒相似,官员磨勘所获得的好等级均为贿赂换得。
查验清楚后,商宓连夜写好文状,第二日一早,与石越、石子乘了马车,匆匆赶回京城。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