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6959
阅读:8320
发表:2015/3/4
16章 惊悚 小说
《鬼楼冤魂复仇记》第16章
1-3
4-6
7-9
10-12
13-15
16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临分开时施卫东说:“这雨没有停的意思,散场时,我在一号门等你,我负责把你送回家。”夏丹羽摆摆手,急急忙忙连走带说:“谢谢您,施大哥,不要等我,把您车当出租车了,我很抱歉,谢谢了!不麻烦您了!”
施卫东大声说:“散场后,我在一号门等你,不见不散!”这时夏丹羽的一个男同学肖德奎经过这里,惊奇地盯着施卫东,对夏丹羽说:“丹羽,他是谁?”夏丹羽没加思索地顺口说:“刚刚认识的好心人——活雷锋。”
肖德奎很不高兴地对夏丹羽说:“快点去化妆吧,你的独奏被提前了,第三个就是你的。”
肖、夏二人匆匆忙忙到了后台化妆室。
演出开始了,这的确是一场高水平的演出。开场就是极其欢快的、振奋人心的大型歌舞《龙腾虎跃》。灯光、布景、音响都是现代化的。歌舞充分地表现了未来艺术家们的高超演技和青春活力。
第二个节目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也博得了满堂彩。独奏者是夏丹羽的同班同学梁立辉。他倾情的演奏使全场观众都陶醉了。小提琴的旋律也渐渐由舒缓而变得轻松明快。观众被震撼了,掌声此起彼伏。
然而此时此刻的施卫东却心猿意马,无心欣赏这美妙动听的音乐,一心等待夏丹羽出场。
当他听到 “下一个节目是我院著名的宝贝琵琶夏丹羽演奏的《春江花月夜》。”时,施卫东立刻精神了,他全神贯注地盯着舞台,等待夏丹羽出场。
大幕徐徐拉开,舞台后面的大屏幕上出现盛开的桃李,泛着涟漪的江水和皎洁的明月。在这绚丽夺目的景色烘托之下,身着橘红色蝙蝠袖纱裙的夏丹羽,怀抱琵琶站在舞台中央,宛如一株美艳亮丽的鲜花。施卫东心旌激荡,这哪里是刚才坐在身边被雨淋得落汤鸡似的女孩,这分明是大西洋的飓风从虚无缥缈的太空刮来的女神,一种崇拜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夏丹羽极其优雅地向观众鞠躬致意,然后姿势优美地坐下。“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她灵活的手指、娴熟的技艺,“轻拢慢捻抺复挑”用悠扬悦耳的琴声描绘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的秀美景色。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施卫东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上的夏丹羽,她满怀激情地在用琴声勾勒画面,用琴声创造诗的意境。她十分投入,宽大轻柔的衣袖,随着拍节在不停地甩动着,如翩翩起舞的彩蝶。美丽的女神时而低头看琴,时而仰望星空,她已经完全入境了,陶醉了,她的全身心都融入到琴音绘制的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
施卫东听到美妙动听的琵琶曲,也仿佛自己置身于宁静的夏夜,仰望星空看着那皎洁的一轮明月。侧耳倾听,有细微的潺潺溪流的水音,也有万流入海的涛声;仔细分辨,有啾啾的虫鸣,也有沙沙的风声。他被夏丹羽的精彩绝伦的演奏所俘获,他为夏丹羽的美貌所倾倒,音乐和美人的巨大魔力让这位清高自诩、目空一切、放荡不羁、我行我素的公子哥神魂颠倒,不能自持。
一曲弹罢,掌声雷动,夏丹羽又弹了第二支曲子《彝族舞曲》。曲终情未了,观众起立掌声不停。夏丹羽第三次返场,弹了旋律激昂、热情洋溢、欢快奔放的《金蛇狂舞》。再次掀起狂潮。
施卫东无心观赏后面的节目,一心盼望散场。他期盼着和自己心仪的女孩表达满腔的赞美之情。
全场演出结束了,省市主管领导到台上向演员们祝贺,一一和主要演员握手,然后留影。
散场了,当夏丹羽高高兴兴走到一号门时,施卫东急忙跑到跟前,向老朋友一样拉着夏丹羽的手说:“太精彩了,你的琵琶已经弹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真是让我大饱眼福哇!”
这时肖德奎和梁立辉正说说笑笑走到夏丹羽身旁,他们拉了夏丹羽一把,说:“丹羽,走,我们去拼车,先送你。”
施卫东急忙说:“不劳两位了,我送丹羽回家。”夏丹羽急忙说:“我们三家都离得不远,一起拼车,不麻烦施大哥了。”施卫东从夏丹羽手里接过琴盒,拉着夏丹羽急急忙忙走出大门。
两个小伙子看得目瞪口呆。梁立辉问:“这是谁呀?怎么没听丹羽提起过呢?”肖德奎说:“开场前我碰到他们,我问那人是谁? 丹羽说是‘刚刚认识的好心人——活雷锋。’”
“不会吧?刚刚认识的,就哥长哥短地让人家接来送去的?明天咱俩好好拷问拷问这个傻丫头,可别遇到采花淫贼呀?”梁立辉说。
夏丹羽上车后,施卫东把自己的西服脱下来披在夏丹羽的身上,疼爱地说:“你呀,脱了演出服还穿这身湿裙子,可别感冒了。”夏丹羽不好意思地推来推去,最后还是披在身上了。一路上施卫东用尽了赞美之词,夸赞夏丹羽高超的弹奏技艺。
十七、 不期而遇
2003年7月24日是聪慧艺术学院毕业生离校的前一天。在一起生活7年的同学们,从稚嫩的少年长成朝气勃勃的青年。他们朝夕相伴,像亲兄弟姐妹一样有着牢不可破的友谊。离别前都有些依依不舍的伤感,最要好的朋友都三五成群地到酒店、歌厅、舞场、游乐场狂欢一把。
夏丹羽、乔丽丽、肖德奎、梁立辉、刘克明、金雀花是音乐系有名的高材生,全都是系里的中坚分子,他们又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平时不分男女都以哥们相称。
梁立辉的小提琴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准,是学院师弟师妹们崇拜的偶像,不仅精明强干而且成熟稳重,所以他是大家公认的“大哥”。
乔丽丽专业是扬琴,可是她的性格可不像扬琴那样柔美,而是泼泼辣辣,脾气火爆,总是以大姐自居,好管闲事,有些霸道,有些男性化,所以大家都管她叫“大哥大”。
肖德奎他的头脑的确与众不同,也许是多年练钢琴的结果,非常聪明,好独出心裁,所以外号叫“点子大王”。
施卫东大声说:“散场后,我在一号门等你,不见不散!”这时夏丹羽的一个男同学肖德奎经过这里,惊奇地盯着施卫东,对夏丹羽说:“丹羽,他是谁?”夏丹羽没加思索地顺口说:“刚刚认识的好心人——活雷锋。”
肖德奎很不高兴地对夏丹羽说:“快点去化妆吧,你的独奏被提前了,第三个就是你的。”
肖、夏二人匆匆忙忙到了后台化妆室。
演出开始了,这的确是一场高水平的演出。开场就是极其欢快的、振奋人心的大型歌舞《龙腾虎跃》。灯光、布景、音响都是现代化的。歌舞充分地表现了未来艺术家们的高超演技和青春活力。
第二个节目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也博得了满堂彩。独奏者是夏丹羽的同班同学梁立辉。他倾情的演奏使全场观众都陶醉了。小提琴的旋律也渐渐由舒缓而变得轻松明快。观众被震撼了,掌声此起彼伏。
然而此时此刻的施卫东却心猿意马,无心欣赏这美妙动听的音乐,一心等待夏丹羽出场。
当他听到 “下一个节目是我院著名的宝贝琵琶夏丹羽演奏的《春江花月夜》。”时,施卫东立刻精神了,他全神贯注地盯着舞台,等待夏丹羽出场。
大幕徐徐拉开,舞台后面的大屏幕上出现盛开的桃李,泛着涟漪的江水和皎洁的明月。在这绚丽夺目的景色烘托之下,身着橘红色蝙蝠袖纱裙的夏丹羽,怀抱琵琶站在舞台中央,宛如一株美艳亮丽的鲜花。施卫东心旌激荡,这哪里是刚才坐在身边被雨淋得落汤鸡似的女孩,这分明是大西洋的飓风从虚无缥缈的太空刮来的女神,一种崇拜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夏丹羽极其优雅地向观众鞠躬致意,然后姿势优美地坐下。“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她灵活的手指、娴熟的技艺,“轻拢慢捻抺复挑”用悠扬悦耳的琴声描绘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的秀美景色。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施卫东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上的夏丹羽,她满怀激情地在用琴声勾勒画面,用琴声创造诗的意境。她十分投入,宽大轻柔的衣袖,随着拍节在不停地甩动着,如翩翩起舞的彩蝶。美丽的女神时而低头看琴,时而仰望星空,她已经完全入境了,陶醉了,她的全身心都融入到琴音绘制的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
施卫东听到美妙动听的琵琶曲,也仿佛自己置身于宁静的夏夜,仰望星空看着那皎洁的一轮明月。侧耳倾听,有细微的潺潺溪流的水音,也有万流入海的涛声;仔细分辨,有啾啾的虫鸣,也有沙沙的风声。他被夏丹羽的精彩绝伦的演奏所俘获,他为夏丹羽的美貌所倾倒,音乐和美人的巨大魔力让这位清高自诩、目空一切、放荡不羁、我行我素的公子哥神魂颠倒,不能自持。
一曲弹罢,掌声雷动,夏丹羽又弹了第二支曲子《彝族舞曲》。曲终情未了,观众起立掌声不停。夏丹羽第三次返场,弹了旋律激昂、热情洋溢、欢快奔放的《金蛇狂舞》。再次掀起狂潮。
施卫东无心观赏后面的节目,一心盼望散场。他期盼着和自己心仪的女孩表达满腔的赞美之情。
全场演出结束了,省市主管领导到台上向演员们祝贺,一一和主要演员握手,然后留影。
散场了,当夏丹羽高高兴兴走到一号门时,施卫东急忙跑到跟前,向老朋友一样拉着夏丹羽的手说:“太精彩了,你的琵琶已经弹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真是让我大饱眼福哇!”
这时肖德奎和梁立辉正说说笑笑走到夏丹羽身旁,他们拉了夏丹羽一把,说:“丹羽,走,我们去拼车,先送你。”
施卫东急忙说:“不劳两位了,我送丹羽回家。”夏丹羽急忙说:“我们三家都离得不远,一起拼车,不麻烦施大哥了。”施卫东从夏丹羽手里接过琴盒,拉着夏丹羽急急忙忙走出大门。
两个小伙子看得目瞪口呆。梁立辉问:“这是谁呀?怎么没听丹羽提起过呢?”肖德奎说:“开场前我碰到他们,我问那人是谁? 丹羽说是‘刚刚认识的好心人——活雷锋。’”
“不会吧?刚刚认识的,就哥长哥短地让人家接来送去的?明天咱俩好好拷问拷问这个傻丫头,可别遇到采花淫贼呀?”梁立辉说。
夏丹羽上车后,施卫东把自己的西服脱下来披在夏丹羽的身上,疼爱地说:“你呀,脱了演出服还穿这身湿裙子,可别感冒了。”夏丹羽不好意思地推来推去,最后还是披在身上了。一路上施卫东用尽了赞美之词,夸赞夏丹羽高超的弹奏技艺。
十七、 不期而遇
2003年7月24日是聪慧艺术学院毕业生离校的前一天。在一起生活7年的同学们,从稚嫩的少年长成朝气勃勃的青年。他们朝夕相伴,像亲兄弟姐妹一样有着牢不可破的友谊。离别前都有些依依不舍的伤感,最要好的朋友都三五成群地到酒店、歌厅、舞场、游乐场狂欢一把。
夏丹羽、乔丽丽、肖德奎、梁立辉、刘克明、金雀花是音乐系有名的高材生,全都是系里的中坚分子,他们又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平时不分男女都以哥们相称。
梁立辉的小提琴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准,是学院师弟师妹们崇拜的偶像,不仅精明强干而且成熟稳重,所以他是大家公认的“大哥”。
乔丽丽专业是扬琴,可是她的性格可不像扬琴那样柔美,而是泼泼辣辣,脾气火爆,总是以大姐自居,好管闲事,有些霸道,有些男性化,所以大家都管她叫“大哥大”。
肖德奎他的头脑的确与众不同,也许是多年练钢琴的结果,非常聪明,好独出心裁,所以外号叫“点子大王”。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