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67725
成片时长:约222分钟
阅读:10085
发表:2015/3/8
20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梁红玉》第5集
1
2
3
4
5
6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5-J-00775】
韩世忠:等等。你听着,我可以出城和你决一死战,但是你不能杀了他们。我现在就打开城门让这些难民进城,等他们安全以后,我们再好好的打一场。
兀术:好,这样才爽快,扎尔汗,把他们都放了。
韩世忠:二虎,你和弓箭手就在这里就等我的号令,我和小五去开城门。
孙二虎:好,元帅小心。
韩世忠和小五走下城头,来到城门口。
韩世忠:把城门打开。
守城的士兵取下门杠,准备开门。
韩世忠:小五,准备好了没有?
小五:准备好了。
兀术:扎尔汗,一会你带着士兵们跟在这些难民身后,等他们全部进了城你就打进去,我和粘罕在后面接应你。
扎尔汗:殿下,万一城里有埋伏怎么办?
兀术:就算有埋伏,那些难民就是挡箭牌,韩世忠不会置他们的性命于不顾的。
城门慢慢打开,吊桥也慢慢的放了下来。
扎尔汗赶着难民准备进城,后面的金兵也拿着武器跟在后面。
扎尔汗:快走,别磨磨蹭蹭的。
难民很快来到城门口。韩世忠向小五使了一个眼色。
小五和士兵埋伏在两旁。
小五:一会听我的口令。
韩世忠:大家快进来-----
难民们纷纷跑进城内,扎尔汗带着金兵紧紧跟在身后。
小五看着难民都进了城。金兵也快进入到城里。
小五:拉------
小五和士兵拉开木板,后面的金兵纷纷掉进坑里,被刀刃刺死。
扎尔汗:快给我冲进去。
扎尔汗和后面的士兵跳过大坑,小五带着校尉营的士兵们和他们展开搏斗。
兀术:给我冲。
兀术和粘罕也准备冲进城内。
韩世忠对着城头把手一挥,孙二虎心领神会。
孙二虎:给我放------
弓箭如雨点般射向兀术和粘罕。
兀术和粘罕挥刀抵挡,慢慢退了回去,冲在前面的金兵纷纷倒地。
粘罕:老四,弓箭太多了,我们冲不进去。
兀术:盾牌手掩护,大家和我一起攻下城门。
盾牌手来到前排,兀术带着部队躲在后面慢慢靠近城门。
孙二虎:用石头砸他们。
宋军纷纷扔下石头,砸向盾牌手,盾牌手也死了一大片。
韩世忠和小五抵挡住城内的金兵。
小五和扎尔汗纠缠在一起。
小五:你这个死胖子,爷爷我今天要宰了你。
扎尔汗:那就要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
两人继续战斗在一起,不分伯仲。
韩世忠带着士兵很快将城里的金兵杀完,过来帮小五。
扎尔汗见势不妙挡开小五的刀,跳到坑外,转身跑出了城。
扎尔汗出了城,跑到兀术身边。
兀术:你怎么一个人出来了。
扎尔汗:殿下,韩世忠在城门口挖了好几个大坑,里面放满了锋利的刀刃,冲进去的士兵全部都被他杀了。
兀术:(恶狠狠)好你个韩世忠,这样的招数也想得出来,再打下去我们会吃大亏的,传令下去,全军撤退。
扎尔汗:殿下有令,全军撤退------
金兵纷纷掉头撤退。
韩世忠:(站在城头)兀术,怎么夹着尾巴跑了,不是说好了要好好和我打一场吗?
兀术:韩世忠,今日本王子先放你一马,总有一天,我会把这楚州的百姓杀得一个不留。
韩世忠:兀术,我也告诉你,只要有我韩世忠在,你这辈子也别想踏进楚州城一步------
兀术:韩世忠,你会为你今日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我们走-----
兀术,粘罕和扎尔汗调转马头,离开了楚州。
十七、宋军军营,外,日
红玉:翠云,我们现在暂时解决了士兵的口粮,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啊。
翠云:是啊,百姓们的存粮本来就不多,现在将士们一天都只能吃一顿了,再拖下去,我们还没和金兵好好打上一场,就被活活饿死了。小姐,你现在可是最需要营养的时候啊,一会我
和青儿姐姐出去给你找些野味来补补。
红玉:不用了,我挺得住,这小家伙和他的娘一样,都经得起磨练的。
海生走了过来。
海生:红玉,这朝廷的军粮迟迟未到,我们不能光靠百姓的救济啊,再拖下去,我怕淮安真的守不住啊。
红玉:金兵围淮安已经快两个月了,他们的三万兵马每天也要消耗掉三万斤粮食。只要我们坚守不出,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海生:那我们也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啊,这样就算不被金兵杀死,也要被活活饿死------
红玉:我现在在想办法如何动摇他们的军心,只要他们军心一散,就是我们破敌之时。对了,紫菱和安儿怎么样了。
海生:他们一切都好,只是紫菱天天呆在屋里都快憋坏了,早就等着和你一起上阵杀敌了。
红玉:那我们去看看他们。
十八、洪府大院,外,日
海生和红玉来到院子里。紫菱正抱着安儿玩耍,安儿手里拿着一只黑色的长笛。彦直手里拿着风筝在一旁玩耍。
紫菱抱着孩子走了过来。
紫菱:安儿,你干娘来看你了,快给你干娘问好。
红玉:这小子长得虎头虎脑,和他爹小时候一个样。
彦直手里拿着风筝也跑了过来。
彦直:娘,你看,这是菱姨给我买的风筝,你带我去城头放风筝吧。
红玉:你怎么缠着菱姨给你买东西,你知不知道我们现在连吃饭都成问题,快把风筝还回去。
彦直:不,我就喜欢放风筝,你和爹就知道让我读书练武,都不回来陪我玩。
红玉:直儿,不是爹和娘狠心不陪你玩,你长大了,很多事情也应该明白。爹和娘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和父母在一起,娘对不起你,等打退了金兵,娘一定好好陪你玩。
红玉一把把彦直搂进怀里,伤心流泪。
彦直:娘,您别哭,直儿知道,你和爹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我们的安宁,以后我不会在缠着你,惹您生气了。我这就把风筝还回去。
红玉:直儿长大了,直儿懂事了,这风筝就不用还回去了,你自己好好留着,以后和娘一起玩好不好?
彦直:好,谢谢娘,那我这就去把风筝放好。
紫菱:红玉,彦直真的很懂事,很多时候他都问我你和元帅为什么不回来看他,每次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呀,就对我说,我爹和我娘是为了天下的百姓才这样的,等我以后长大了
一定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为他们分忧解难。
红玉: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照顾好彦直,要不是你和翠云帮忙,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现在只希望能早日把侵略者赶出大宋,这样我就能天天陪着彦直了。
洪安拿着手里的长笛不停地晃动。
红玉:你怎么能给安儿玩这个,小心伤着他。
紫菱:我今天带他去街上准备为他打一个平安锁,在回来的路上先给彦直买了只风筝,然后看见有人吹这个就过去看看。没想到这小子拿着就不放手,老板见安儿可爱,就送了他一只。我这就把它收起来,免得伤了我家安儿。
海生:这东西不是我们大宋的,应该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
红玉:你确定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
海生:确定,我爹以前带我去草原打过猎,那里的牧民人人都会吹这长笛,我不会记错的。
红玉:那金国的牧民会不会吹这个?
海生:这长笛叫羌笛,也叫胡笛。本就是游牧民族的乐器,牧民们放牧休息的时候大都会吹上一曲。一来解乏,二来如果碰上狼群,也可以和附近的牧民联络。所以,只要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基本上都会吹长笛。
红玉:紫菱,这卖笛子的人还在不在?
紫菱:我刚回来一会,离开的时候他还有很多都没卖完,应该还在原地吧。
红玉:那卖风筝的人呢?
紫菱:应该也在,他们都是外乡人。
红玉:(急切)把安儿给我,你和海生赶快去找到卖笛子和卖风筝的人,能不能打败敌人,就靠这些东西了------
十九、洪府大院,外,日
海生和紫菱带着卖笛子的人走了进来。海生手里拿着很多风筝。
红玉:安儿已经在里面睡着了,卖风筝的人呢?
海生:我本来想把他带来,他听说我们用这些来打退金兵就把风筝全部送给了我,还说如果需要的话,他可以帮我们多做一些。
红玉:那真是太好了,记得把工钱付给人家。
紫菱:你就放心吧,我们是不会给老百姓添麻烦的。
红玉:(对卖笛人)请问先生是哪里人,为何到我淮安卖笛子?
卖笛人:我是中原人,平日云游四方,碰巧来到淮安,身无分文,就只好买些笛子换点盘缠。
红玉:那先生会不会吹奏这笛子?
卖笛人:我自小就通音律,无论什么乐器,只要到我手中,都会变成美妙的旋律,不信我给你吹上一段。
卖笛人拿起笛子就开始吹奏起来,一曲吹完,红玉连连夸赞。
红玉:先生果然精通音律,如果没听错的话,先生刚才所奏的可是《思乡曲》?
卖笛人:(一怔)想不到夫人也是个中高手,刚才所奏确实是《思乡曲》。
红玉:太好了,既然先生会吹奏此笛,那我有个不情之请,烦劳先生教我们吹奏此曲,学成之后定当重谢。
卖笛人:既然夫人识得此曲,何不用其他乐器弹奏,非得要用我这长笛呢。
红玉:实不相瞒,我奉命镇守淮安,可那金兵却在城外围困我们两月之久。城里粮草不多,如果再不打退金兵,淮安的百姓不被杀死,也会活活饿死。若能得先生相助,用此笛吹奏《思乡曲》,势必会动摇敌人军心,那我军胜利就指日可待。
卖笛人:夫人可是那黄天荡擂鼓击退金兵的梁红玉?
红玉:先生过奖了,小女子正是。
卖笛人:梁夫人威名早已传遍大江南北,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我愿意教你们吹奏此曲,并助你一臂之力。
红玉:多谢先生------(对海生)海生,你马上命人在这风筝上写些动摇军心的话,写好后立刻拿到城门。
海生:是-----
海生拿着风筝快步离开。红玉一脸欣喜的站在原地。
二十、宋军军营,外,日
红玉把全体将士集合起来。
兀术:好,这样才爽快,扎尔汗,把他们都放了。
韩世忠:二虎,你和弓箭手就在这里就等我的号令,我和小五去开城门。
孙二虎:好,元帅小心。
韩世忠和小五走下城头,来到城门口。
韩世忠:把城门打开。
守城的士兵取下门杠,准备开门。
韩世忠:小五,准备好了没有?
小五:准备好了。
兀术:扎尔汗,一会你带着士兵们跟在这些难民身后,等他们全部进了城你就打进去,我和粘罕在后面接应你。
扎尔汗:殿下,万一城里有埋伏怎么办?
兀术:就算有埋伏,那些难民就是挡箭牌,韩世忠不会置他们的性命于不顾的。
城门慢慢打开,吊桥也慢慢的放了下来。
扎尔汗赶着难民准备进城,后面的金兵也拿着武器跟在后面。
扎尔汗:快走,别磨磨蹭蹭的。
难民很快来到城门口。韩世忠向小五使了一个眼色。
小五和士兵埋伏在两旁。
小五:一会听我的口令。
韩世忠:大家快进来-----
难民们纷纷跑进城内,扎尔汗带着金兵紧紧跟在身后。
小五看着难民都进了城。金兵也快进入到城里。
小五:拉------
小五和士兵拉开木板,后面的金兵纷纷掉进坑里,被刀刃刺死。
扎尔汗:快给我冲进去。
扎尔汗和后面的士兵跳过大坑,小五带着校尉营的士兵们和他们展开搏斗。
兀术:给我冲。
兀术和粘罕也准备冲进城内。
韩世忠对着城头把手一挥,孙二虎心领神会。
孙二虎:给我放------
弓箭如雨点般射向兀术和粘罕。
兀术和粘罕挥刀抵挡,慢慢退了回去,冲在前面的金兵纷纷倒地。
粘罕:老四,弓箭太多了,我们冲不进去。
兀术:盾牌手掩护,大家和我一起攻下城门。
盾牌手来到前排,兀术带着部队躲在后面慢慢靠近城门。
孙二虎:用石头砸他们。
宋军纷纷扔下石头,砸向盾牌手,盾牌手也死了一大片。
韩世忠和小五抵挡住城内的金兵。
小五和扎尔汗纠缠在一起。
小五:你这个死胖子,爷爷我今天要宰了你。
扎尔汗:那就要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
两人继续战斗在一起,不分伯仲。
韩世忠带着士兵很快将城里的金兵杀完,过来帮小五。
扎尔汗见势不妙挡开小五的刀,跳到坑外,转身跑出了城。
扎尔汗出了城,跑到兀术身边。
兀术:你怎么一个人出来了。
扎尔汗:殿下,韩世忠在城门口挖了好几个大坑,里面放满了锋利的刀刃,冲进去的士兵全部都被他杀了。
兀术:(恶狠狠)好你个韩世忠,这样的招数也想得出来,再打下去我们会吃大亏的,传令下去,全军撤退。
扎尔汗:殿下有令,全军撤退------
金兵纷纷掉头撤退。
韩世忠:(站在城头)兀术,怎么夹着尾巴跑了,不是说好了要好好和我打一场吗?
兀术:韩世忠,今日本王子先放你一马,总有一天,我会把这楚州的百姓杀得一个不留。
韩世忠:兀术,我也告诉你,只要有我韩世忠在,你这辈子也别想踏进楚州城一步------
兀术:韩世忠,你会为你今日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我们走-----
兀术,粘罕和扎尔汗调转马头,离开了楚州。
十七、宋军军营,外,日
红玉:翠云,我们现在暂时解决了士兵的口粮,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啊。
翠云:是啊,百姓们的存粮本来就不多,现在将士们一天都只能吃一顿了,再拖下去,我们还没和金兵好好打上一场,就被活活饿死了。小姐,你现在可是最需要营养的时候啊,一会我
和青儿姐姐出去给你找些野味来补补。
红玉:不用了,我挺得住,这小家伙和他的娘一样,都经得起磨练的。
海生走了过来。
海生:红玉,这朝廷的军粮迟迟未到,我们不能光靠百姓的救济啊,再拖下去,我怕淮安真的守不住啊。
红玉:金兵围淮安已经快两个月了,他们的三万兵马每天也要消耗掉三万斤粮食。只要我们坚守不出,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海生:那我们也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啊,这样就算不被金兵杀死,也要被活活饿死------
红玉:我现在在想办法如何动摇他们的军心,只要他们军心一散,就是我们破敌之时。对了,紫菱和安儿怎么样了。
海生:他们一切都好,只是紫菱天天呆在屋里都快憋坏了,早就等着和你一起上阵杀敌了。
红玉:那我们去看看他们。
十八、洪府大院,外,日
海生和红玉来到院子里。紫菱正抱着安儿玩耍,安儿手里拿着一只黑色的长笛。彦直手里拿着风筝在一旁玩耍。
紫菱抱着孩子走了过来。
紫菱:安儿,你干娘来看你了,快给你干娘问好。
红玉:这小子长得虎头虎脑,和他爹小时候一个样。
彦直手里拿着风筝也跑了过来。
彦直:娘,你看,这是菱姨给我买的风筝,你带我去城头放风筝吧。
红玉:你怎么缠着菱姨给你买东西,你知不知道我们现在连吃饭都成问题,快把风筝还回去。
彦直:不,我就喜欢放风筝,你和爹就知道让我读书练武,都不回来陪我玩。
红玉:直儿,不是爹和娘狠心不陪你玩,你长大了,很多事情也应该明白。爹和娘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和父母在一起,娘对不起你,等打退了金兵,娘一定好好陪你玩。
红玉一把把彦直搂进怀里,伤心流泪。
彦直:娘,您别哭,直儿知道,你和爹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我们的安宁,以后我不会在缠着你,惹您生气了。我这就把风筝还回去。
红玉:直儿长大了,直儿懂事了,这风筝就不用还回去了,你自己好好留着,以后和娘一起玩好不好?
彦直:好,谢谢娘,那我这就去把风筝放好。
紫菱:红玉,彦直真的很懂事,很多时候他都问我你和元帅为什么不回来看他,每次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呀,就对我说,我爹和我娘是为了天下的百姓才这样的,等我以后长大了
一定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为他们分忧解难。
红玉: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照顾好彦直,要不是你和翠云帮忙,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现在只希望能早日把侵略者赶出大宋,这样我就能天天陪着彦直了。
洪安拿着手里的长笛不停地晃动。
红玉:你怎么能给安儿玩这个,小心伤着他。
紫菱:我今天带他去街上准备为他打一个平安锁,在回来的路上先给彦直买了只风筝,然后看见有人吹这个就过去看看。没想到这小子拿着就不放手,老板见安儿可爱,就送了他一只。我这就把它收起来,免得伤了我家安儿。
海生:这东西不是我们大宋的,应该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
红玉:你确定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
海生:确定,我爹以前带我去草原打过猎,那里的牧民人人都会吹这长笛,我不会记错的。
红玉:那金国的牧民会不会吹这个?
海生:这长笛叫羌笛,也叫胡笛。本就是游牧民族的乐器,牧民们放牧休息的时候大都会吹上一曲。一来解乏,二来如果碰上狼群,也可以和附近的牧民联络。所以,只要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基本上都会吹长笛。
红玉:紫菱,这卖笛子的人还在不在?
紫菱:我刚回来一会,离开的时候他还有很多都没卖完,应该还在原地吧。
红玉:那卖风筝的人呢?
紫菱:应该也在,他们都是外乡人。
红玉:(急切)把安儿给我,你和海生赶快去找到卖笛子和卖风筝的人,能不能打败敌人,就靠这些东西了------
十九、洪府大院,外,日
海生和紫菱带着卖笛子的人走了进来。海生手里拿着很多风筝。
红玉:安儿已经在里面睡着了,卖风筝的人呢?
海生:我本来想把他带来,他听说我们用这些来打退金兵就把风筝全部送给了我,还说如果需要的话,他可以帮我们多做一些。
红玉:那真是太好了,记得把工钱付给人家。
紫菱:你就放心吧,我们是不会给老百姓添麻烦的。
红玉:(对卖笛人)请问先生是哪里人,为何到我淮安卖笛子?
卖笛人:我是中原人,平日云游四方,碰巧来到淮安,身无分文,就只好买些笛子换点盘缠。
红玉:那先生会不会吹奏这笛子?
卖笛人:我自小就通音律,无论什么乐器,只要到我手中,都会变成美妙的旋律,不信我给你吹上一段。
卖笛人拿起笛子就开始吹奏起来,一曲吹完,红玉连连夸赞。
红玉:先生果然精通音律,如果没听错的话,先生刚才所奏的可是《思乡曲》?
卖笛人:(一怔)想不到夫人也是个中高手,刚才所奏确实是《思乡曲》。
红玉:太好了,既然先生会吹奏此笛,那我有个不情之请,烦劳先生教我们吹奏此曲,学成之后定当重谢。
卖笛人:既然夫人识得此曲,何不用其他乐器弹奏,非得要用我这长笛呢。
红玉:实不相瞒,我奉命镇守淮安,可那金兵却在城外围困我们两月之久。城里粮草不多,如果再不打退金兵,淮安的百姓不被杀死,也会活活饿死。若能得先生相助,用此笛吹奏《思乡曲》,势必会动摇敌人军心,那我军胜利就指日可待。
卖笛人:夫人可是那黄天荡擂鼓击退金兵的梁红玉?
红玉:先生过奖了,小女子正是。
卖笛人:梁夫人威名早已传遍大江南北,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我愿意教你们吹奏此曲,并助你一臂之力。
红玉:多谢先生------(对海生)海生,你马上命人在这风筝上写些动摇军心的话,写好后立刻拿到城门。
海生:是-----
海生拿着风筝快步离开。红玉一脸欣喜的站在原地。
二十、宋军军营,外,日
红玉把全体将士集合起来。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