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4544
成片时长:约48分钟
阅读:11463
发表:2016/4/30
100集 农村 电视剧剧本
《悠悠的熊干河》第4集
1
2
3
4
100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6-A-02686】
康二:康二不知六爷驾到,吴管家驾到,有失远迎,我来晚了!
(刘六下马、吴管家也跟着下马。)
刘六:康二,你小子干的不错,老子还要奖赏你呢!
康二:康二愿为六爷效劳,应该的。
吴管家:只要你忠心耿耿,六爷是不会亏待你的。
康二:我一定。
刘六:前面是干什么的,这么热闹?
康二:六爷,是马大水结婚。因为那小子一下娶俩,又十分稀奇,所以看热闹的特别多。
刘六:嗯?他一个穷小子,还一下娶俩?又怎么个稀奇法?你快说说。
12•街道 日 外
(结亲的队伍继续走进村子。看热闹的互相拥挤,人群中,有讨饭的父女俩也向前挤着。前面的路旁有一口井,以袁大穿、张二狗为首的孩子们将辘轳上的井绳一拉,拉到路对面的一棵树上拴住,井绳拦住了结亲的队伍。吹鼓手们首先站住了,可着劲儿的吹奏,人们喝着彩。李永才来到孩子们跟前。)
李永才:你们先把井绳撤了,要什么条件好商量。
袁大穿:不行,我们不撤。
张二狗:不撤,我们要糖,要洋烟。给了才能撤绳子。
李永才:先把绳子撤了,我一定给你们。
孩子们(七嘴八舌):“‘不行。就是不行。’‘我们要洋烟,要喜糖。’‘不给就是不让过’‘你先拿出来。’‘我们吃喜糖。’‘我们要洋烟’‘……’”
(讨饭的父女两终于挤到花轿跟前;父亲拱着手。)
父亲:各位老少爷们,我们是河南人。只因黄河决了口子 ,大水冲走了田地和房屋。我们无家可归,只好逃荒在外。今天遇上这等好事,我念段喜歌,为新郎新娘祝福,为老少爷们助兴,也好讨个赏钱。
(他拿出弦子连弹带唱):
一条大路宽又长,
天女下凡新嫁娘。
新娘长的嫦娥样,
新郎赛过状元郎。
今日四家秦晋好,
家家富贵又吉祥。
新郎登上拜堂台,
文武双全好人才。
新娘登上拜堂台,
灾星去了福星来。
吉星高照新婚房,
福禄长来寿更长。
新郎挣来金银财宝万担谷,
新娘生下七狼和八虎
四世同堂辈辈福,
儿孙能文又能武。
儿孙多来个个贤,
敬请老少爷们来赏钱。
(念毕,一阵喝彩。李永才将钱捧到父女面前,女儿将要饭的瓢举起跪接,李永才将钱放进瓢里,父亲道着谢。)
人们(议论纷纷):“‘这姑娘好漂亮,可惜没有好衣服穿。’‘这父女俩太可怜了。’‘是呀真可怜!姑娘,接着,给你钱。’‘给你……’‘我也给,接着。’‘……’”
(人们纷纷将钱扔进瓢里,周云也扔了一大把。父女俩道着谢。)
(前面,吹鼓手们仍在可着劲地吹奏。孩子们的井绳仍然拦着去路。)
李永才:你们说个数,要多少哇。
袁大穿:我们要二斤糖疙瘩。
张二狗:两盒佳宾烟。
李永才:好、我答应你们,先让过去行不行?
孩子们:不行不行、就是不行。
袁大穿:大哥你说话算数?
李永才:当然算数。
袁大川:那好、我信你一回,我们收绳子,你什么时候给?
李永才:一会儿就给。
袁大川:好。我们前面等你。要不给,就不让过。
孩子们(嚷嚷着):不让过……。
13•路上 日 外
(吹奏声和熙熙攘攘的声音不断传来。刘六、吴管家、康二翘首眺望。)
刘六:可惜呀!我六爷才有一室,刚刚又娶一室,还是不明不暗的。那小子真有艳福,比我六爷都牛。
吴管家:六爷呀,因为惧怕大太太,你可委屈周云了。
康二:六爷,因为你,周太太整天都是哭哭啼啼的。六爷还是搬回来住,就怕……
刘六:怕什么?
康二:大太太娘家势力大,就怕大太太知道了……
刘六:怕他个屁!老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她管得着我?
康二:是,六爷。
吴管家:小不忍则乱大谋,现在是非常时期,六爷还是忍一忍吧。
刘六:我知道了。吴管家,看来今天为县副老父亲祝寿的事只有你代劳了。万才和先父是同窗好友,既然回来了,他家的事我不能不去,那样乡亲们会骂我的。
吴管家:好吧,既然这样,只得我去了。不过,你不露面,他家不能蓬荜生辉,县副会觉得很没面子的。
刘六:你要好好向他解释,把话说圆满。
吴管家:我会的。我走了。
刘六:拜托。
吴管家:不必客气。
(吴管家打马走了。)
14•街上 日 外
(街上挤满了人,两台花轿缓缓而行。两拨吹鼓手可劲地吹奏,喝彩声不断。)
(花轿里,张文香端坐,蒙着盖头,一动不动。另一台花轿里,王雅玲扯开盖头,向外窥视,看不见,索性站起来,向前一扑。一个轿夫脚下一软,四个角上的洋钱全掉了。看热闹的纷纷去拾,
另一个轿夫(埋怨道):你这一歪不要紧,我们都跟着倒霉。抬过轿子没有?没有这金刚钻,就别揽着瓷器活。
(那个轿夫只是咧嘴。王雅玲自鸣得意,继续往外窥视,看见骑在马上的马大水,更是喜形于色,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看。)
(康二给刘六拉着马,两个人挤在人群里看热闹。周云发现了刘六,刘六也发现了周云。两个人往一块凑。
周云:六爷!
刘六:周云,你也来了?
周云:六爷,你一走就是两个月,回来不进家门,怎么回事?
刘六:师叔家大喜,我理当前去道贺;一会儿回去,你在家等我,行吗?
周云:怎么,马万才是你师叔?
刘六:是呀。
(周云很不情愿,站着未动。)
康二:周太太回去吧,我来送你。
周云:不用。
刘六:回去吧周云,在家等我,我一会儿就回去。
(刘六走了。周云愣在那里。)
(前面街上,袁大川、张二狗等孩子们坐在一条长板凳上,把路拦住。娶亲的队伍只得停下。两拨吹鼓手都想压倒对方,将看热闹的吸引到自己这边来,喝彩声不断。斗败了的一方另出奇招,其中一个人大声喊喝。)
那人: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我给大家来段绝活,老少爷们爱听什么,我给老少爷们唱什么,我为老少爷们助兴,老少爷们为我捧场。谢谢老少爷们……
(人们纷纷聚拢过来。)
(前面,李永才手里举着烟和糖疙瘩正在和孩子们谈判。)
李永才:这糖是不是二斤?
孩子们:是二斤。
李永才:佳宾烟是不是两盒?
孩子们:是两盒。
李永才:怎么分?
袁大穿:你甭管,我们自己会分。
张二狗:都给我,我来分。
李永才:不行,不能都给你们。
袁大穿:为什么不行,我们要的为什么不能都给我们?
孩子们:就是行,就是行,就得都给我们……
(这时候,大人们的声音又压住了孩子们的喊声。少数人喊《空城计》,多数人喊《五姑爷拜寿》)
(吹鼓手们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其中一个简单地扮成一个丑角,音乐骤起,他略带表演、高声唱道):
张家庄有一个张员外呀,
可叹他老来无儿郎。
生了闺女整五个呀,
五个姑娘好模样。
这一天张员外庆大寿呀,
五位姑爷站前堂。
大姑爷个头真不矮呀,
头重脚轻像棵高粱。
二姑爷生来体格壮呀,
锉墩墩来四方方
三姑爷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身材好呀,
满脸的麻子长秃疮。
四姑爷眉清目秀瓜子脸呀,
他的脖子比鹿长。
都说五姑爷长的好呀,
(刘六下马、吴管家也跟着下马。)
刘六:康二,你小子干的不错,老子还要奖赏你呢!
康二:康二愿为六爷效劳,应该的。
吴管家:只要你忠心耿耿,六爷是不会亏待你的。
康二:我一定。
刘六:前面是干什么的,这么热闹?
康二:六爷,是马大水结婚。因为那小子一下娶俩,又十分稀奇,所以看热闹的特别多。
刘六:嗯?他一个穷小子,还一下娶俩?又怎么个稀奇法?你快说说。
12•街道 日 外
(结亲的队伍继续走进村子。看热闹的互相拥挤,人群中,有讨饭的父女俩也向前挤着。前面的路旁有一口井,以袁大穿、张二狗为首的孩子们将辘轳上的井绳一拉,拉到路对面的一棵树上拴住,井绳拦住了结亲的队伍。吹鼓手们首先站住了,可着劲儿的吹奏,人们喝着彩。李永才来到孩子们跟前。)
李永才:你们先把井绳撤了,要什么条件好商量。
袁大穿:不行,我们不撤。
张二狗:不撤,我们要糖,要洋烟。给了才能撤绳子。
李永才:先把绳子撤了,我一定给你们。
孩子们(七嘴八舌):“‘不行。就是不行。’‘我们要洋烟,要喜糖。’‘不给就是不让过’‘你先拿出来。’‘我们吃喜糖。’‘我们要洋烟’‘……’”
(讨饭的父女两终于挤到花轿跟前;父亲拱着手。)
父亲:各位老少爷们,我们是河南人。只因黄河决了口子 ,大水冲走了田地和房屋。我们无家可归,只好逃荒在外。今天遇上这等好事,我念段喜歌,为新郎新娘祝福,为老少爷们助兴,也好讨个赏钱。
(他拿出弦子连弹带唱):
一条大路宽又长,
天女下凡新嫁娘。
新娘长的嫦娥样,
新郎赛过状元郎。
今日四家秦晋好,
家家富贵又吉祥。
新郎登上拜堂台,
文武双全好人才。
新娘登上拜堂台,
灾星去了福星来。
吉星高照新婚房,
福禄长来寿更长。
新郎挣来金银财宝万担谷,
新娘生下七狼和八虎
四世同堂辈辈福,
儿孙能文又能武。
儿孙多来个个贤,
敬请老少爷们来赏钱。
(念毕,一阵喝彩。李永才将钱捧到父女面前,女儿将要饭的瓢举起跪接,李永才将钱放进瓢里,父亲道着谢。)
人们(议论纷纷):“‘这姑娘好漂亮,可惜没有好衣服穿。’‘这父女俩太可怜了。’‘是呀真可怜!姑娘,接着,给你钱。’‘给你……’‘我也给,接着。’‘……’”
(人们纷纷将钱扔进瓢里,周云也扔了一大把。父女俩道着谢。)
(前面,吹鼓手们仍在可着劲地吹奏。孩子们的井绳仍然拦着去路。)
李永才:你们说个数,要多少哇。
袁大穿:我们要二斤糖疙瘩。
张二狗:两盒佳宾烟。
李永才:好、我答应你们,先让过去行不行?
孩子们:不行不行、就是不行。
袁大穿:大哥你说话算数?
李永才:当然算数。
袁大川:那好、我信你一回,我们收绳子,你什么时候给?
李永才:一会儿就给。
袁大川:好。我们前面等你。要不给,就不让过。
孩子们(嚷嚷着):不让过……。
13•路上 日 外
(吹奏声和熙熙攘攘的声音不断传来。刘六、吴管家、康二翘首眺望。)
刘六:可惜呀!我六爷才有一室,刚刚又娶一室,还是不明不暗的。那小子真有艳福,比我六爷都牛。
吴管家:六爷呀,因为惧怕大太太,你可委屈周云了。
康二:六爷,因为你,周太太整天都是哭哭啼啼的。六爷还是搬回来住,就怕……
刘六:怕什么?
康二:大太太娘家势力大,就怕大太太知道了……
刘六:怕他个屁!老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她管得着我?
康二:是,六爷。
吴管家:小不忍则乱大谋,现在是非常时期,六爷还是忍一忍吧。
刘六:我知道了。吴管家,看来今天为县副老父亲祝寿的事只有你代劳了。万才和先父是同窗好友,既然回来了,他家的事我不能不去,那样乡亲们会骂我的。
吴管家:好吧,既然这样,只得我去了。不过,你不露面,他家不能蓬荜生辉,县副会觉得很没面子的。
刘六:你要好好向他解释,把话说圆满。
吴管家:我会的。我走了。
刘六:拜托。
吴管家:不必客气。
(吴管家打马走了。)
14•街上 日 外
(街上挤满了人,两台花轿缓缓而行。两拨吹鼓手可劲地吹奏,喝彩声不断。)
(花轿里,张文香端坐,蒙着盖头,一动不动。另一台花轿里,王雅玲扯开盖头,向外窥视,看不见,索性站起来,向前一扑。一个轿夫脚下一软,四个角上的洋钱全掉了。看热闹的纷纷去拾,
另一个轿夫(埋怨道):你这一歪不要紧,我们都跟着倒霉。抬过轿子没有?没有这金刚钻,就别揽着瓷器活。
(那个轿夫只是咧嘴。王雅玲自鸣得意,继续往外窥视,看见骑在马上的马大水,更是喜形于色,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看。)
(康二给刘六拉着马,两个人挤在人群里看热闹。周云发现了刘六,刘六也发现了周云。两个人往一块凑。
周云:六爷!
刘六:周云,你也来了?
周云:六爷,你一走就是两个月,回来不进家门,怎么回事?
刘六:师叔家大喜,我理当前去道贺;一会儿回去,你在家等我,行吗?
周云:怎么,马万才是你师叔?
刘六:是呀。
(周云很不情愿,站着未动。)
康二:周太太回去吧,我来送你。
周云:不用。
刘六:回去吧周云,在家等我,我一会儿就回去。
(刘六走了。周云愣在那里。)
(前面街上,袁大川、张二狗等孩子们坐在一条长板凳上,把路拦住。娶亲的队伍只得停下。两拨吹鼓手都想压倒对方,将看热闹的吸引到自己这边来,喝彩声不断。斗败了的一方另出奇招,其中一个人大声喊喝。)
那人: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我给大家来段绝活,老少爷们爱听什么,我给老少爷们唱什么,我为老少爷们助兴,老少爷们为我捧场。谢谢老少爷们……
(人们纷纷聚拢过来。)
(前面,李永才手里举着烟和糖疙瘩正在和孩子们谈判。)
李永才:这糖是不是二斤?
孩子们:是二斤。
李永才:佳宾烟是不是两盒?
孩子们:是两盒。
李永才:怎么分?
袁大穿:你甭管,我们自己会分。
张二狗:都给我,我来分。
李永才:不行,不能都给你们。
袁大穿:为什么不行,我们要的为什么不能都给我们?
孩子们:就是行,就是行,就得都给我们……
(这时候,大人们的声音又压住了孩子们的喊声。少数人喊《空城计》,多数人喊《五姑爷拜寿》)
(吹鼓手们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其中一个简单地扮成一个丑角,音乐骤起,他略带表演、高声唱道):
张家庄有一个张员外呀,
可叹他老来无儿郎。
生了闺女整五个呀,
五个姑娘好模样。
这一天张员外庆大寿呀,
五位姑爷站前堂。
大姑爷个头真不矮呀,
头重脚轻像棵高粱。
二姑爷生来体格壮呀,
锉墩墩来四方方
三姑爷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身材好呀,
满脸的麻子长秃疮。
四姑爷眉清目秀瓜子脸呀,
他的脖子比鹿长。
都说五姑爷长的好呀,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