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7032
阅读:12004
发表:2013/4/29 修改:2013/10/15
20章 主旋律 小说
《哈尼梯田的爱情故事:下篇》第5章:哈尼梯田的春天2
连中三元 [山西太原]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5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你走了以后
  我就成了断了线的风筝
  你走了以后
  我就成了纸糊的空壳人
  
  我的人啊
  我学着孤雁苦苦地守
  守得好苦好苦
  守得好苦好苦
  
  我的人啊
  我学着孤雁苦苦地飞
  飞得很累很累
  飞得很累很累
  飞得很累很累
  我
  我
  我---
  
  哈尼然理寻声进入山谷。
  两岸夹一沟一线天。
  古老的椿树下,一个小小的人影缩成一团在那里。
  哈尼然理大叫一声“不好”,便赶紧飞跑了过去。
  
  第17章 老土司的儿媳妇(2)
  
  这不是老土司的儿媳妇“快一刀”嘛,这是怎么了嘛?威风八面的女霸王,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呢?
  哈尼然理惊讶道:“阿皮(奶奶),怎么是你?”
  老人突然停止了哭泣,慢慢地抬起头来,看了看哈尼然理,又把头低了下去。
  哈尼然理蹲下身来,款款地问道:“阿皮,你这是怎么了嘛?”
  老人有气无力地挥挥手说道:“然理(孩子),不用管我,忙你的事情去吧。”
  哈尼然理干脆坐在了老人身边,紧紧地拉住老人家的手,问道:“阿皮,我的亲亲的阿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您老人家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呢?”
  老人慢悠悠地抬起头,睁开两只老巴巴的眼睛看着哈尼然理说道:“然理,我们的哈尼王子啊,你阿皮老啦,你阿皮累啦,你阿皮想睡觉啦啊---”
  哈尼然理吓得跳了起来。
  老人朝哈尼然理再次挥挥手说道:“然理,真的不用管我,忙你的事情去吧,啊!”
  哈尼然理可怜兮兮地看着老人家说道:“阿皮,哈尼然理最近忙,没有去看望您老人家,我对不住您。阿皮,哈尼然理不是来了吗?有什么事情您给哈尼然理讲嘛,您不要吓唬我嘛---”
  老人的怀里揣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老人家是老了,一截绳头没有藏好露在了外面。
  哈尼然理发现了,痛苦地摇了摇头。
  哈尼然理轻轻地抚摸着老人的老手。
  老人抬起头来,泪眼朦胧地看着老树干,含情脉脉地说道:“然理啊,我和你阿波就是在这棵老树下好得呢,唉!”
  哈尼然理问道:“阿皮,想阿波啦?”
  老人点点头,泪水在皱巴巴的脸上流。
  哈尼然理说道:“阿波是高高兴兴地回到我们哈尼人的“倮玛爱美”去的,阿波在保佑着您呢。”
  老人用衣角擦擦泪水,盯着哈尼然理。
  哈尼然理说道:“阿皮,阿波上山的时候,是把您交给我哈尼然理的,哈尼然理就是您的亲亲的儿子,不管有什么事情,有哈尼然理儿子嘛!”
  老人用一双老手握住哈尼然理的手,泪水扑搭扑搭落在哈尼然理的手上。
  哈尼然理说道:“阿皮,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呢?”
  老人用衣角擦眼泪,叹了口气。
  哈尼然理困惑地看着老人。
  老人可怜巴巴地看了看哈尼然理,叹了口气说道:“然理,你阿皮怕过谁?可是,再凶的老虎掉了牙也不如狗啊,这人都要老,这人都要死,晚死不如早死啊!”
  老人一动不动地看着大树,哈尼然理无可奈何地看着老人。
  河凤翻卷而来,红河拍岸震耳欲聋。
  一阵山风从哈尼然理的身旁轻轻地吹过,哈尼然理的心底里不由自主地升上来一股莫名其妙的愁绪。
  人生苦短,难道就是这样的短暂吗?
  老人家是大土司的儿媳妇,曾经是“国际草皮街”的治安大队长,威风八面的女霸主,外号“快一刀”。
  眼下,一个活蹦乱跳的人怎么会说不行就不行了呢?
  如果说起老人家的身世,还是挺复杂哩。
  老人家的丈夫应该是他们家里的最后一个土司,在国民党挟持他逃往台湾的中途,他们夫妻俩偷偷地留在了香港,新中国成立之后又通过内线做工作回到了哈龙县。
  政府鉴于老人家丈夫的开明,便安排她的丈夫在县政协工作,哈尼然理刚刚调到政协的时候,两个人处得十分好,是忘年交的好兄弟。
  老人家的丈夫临去世的时候,就把“一把刀”老人家托付给了哈尼然理,因为土司和“一把刀”老人家没有后人,哈尼然理就像儿孙一样照顾着老人家。
  土司是什么?
  土司即封建领主,是封建王朝封授或官府委任的世袭土官,在其辖区为最高统治者,集军、政、司法、财税等大权于一身,拥有一切特权。
  是实行唯我独尊、世代相袭的封建领主政治体制的产物。
  唐朝时期,封建王朝对云南各少数民族首领采取较为宽松的管束制度,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通过少数民族首领来实施,即封授他们一个职官称号,只要他们对朝廷表示臣服,朝廷不干预其内部事务,一切由他们自行管理。尽管哈尼族各部落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归附于唐王朝领属的南诏国和宋时的大理国,但仍然是“世领其地,世长其民”的土官。
  土司即为最高土官,集军、政、财权于一身。
  土司署内设师爷1-3人,办理文牍及协助土司办理民事案件;
  门公1人,负责管理司署内部事务;
  值班里长1-2人,负责司署杂事;
  管家1-2人,分管收租、征税、食堂、伙食开支及招待贵宾;
  差头1人,辖小差10-20人,负责通讯联络;
  侍从5-10人,为司长护卫;
  大队长1人,中队长2-3人,辖常务兵30-40人,负责司署执勤;
  班房官1人,负责看守监狱;
  厨师2-3人,专为土司家人和司署人员做饭;
  菜司1-2人,负责种菜;
  马锅头1-2人,辖马夫数人,负责饲养马匹和托运物资。
  司署下设里,管理数村至十数村不等。
  每里设里长1人,兵丁数人。
  里下设招坝,辖一村至数村,每招坝有兵丁2-3人。
  各自然村设三火头1人,负责打锣、传讯。
  自古以来,红河两岸处在边远的边疆地区,各个土司的日子并不好过。
  一来是有国外的骚扰与侵略,二来是这里的民风彪悍难以管理,最挠头的是大大小小的土匪与强盗层出不穷,而且这些人里边不乏高手。
  所以,只要你有过人的武功,每个土司都会高看你。
  “飞一刀”怎么会成为老土司的儿媳妇,成为年轻的土司夫人呢?
  这里边有一个动听的故事。
  
  第18章 老土司的儿媳妇(3)
  
  说到这里,有必要先说说“国际草皮街”。
  这里所说的“草皮街”不是什么现在做经营与出卖“草皮”的集市,而是指的在大山上的草地上,也就是“草皮”上临时做生意的地方,人们就亲切地称之为“草皮街”,因为这里有好多个国家的生意人在此地做生意,所以就叫“国际草皮街”。
  “国际草皮街”的位置就在哈龙县、边云县和哈边县三个县的交界处,名字叫“三岔口”,也叫三角坝子。
  三岔口为什么也叫三角坝子,是因为这里三面环山,森林密布,恰恰形成了一个坡势平缓的三角坝子而得名。
  这里相当闭塞,只有羊肠小路能够行走,但是,却是交通要道,向国内通向昆明市和个旧,而后通向全国各地;向国外通向南亚和东南亚各国。
  自古以来,从这里经过的商队,大多是马帮,三角坝子这里是他们歇脚的地方。
  生意人到了一起,免不了要谈生意,假如合适的话,有些人在这里就成交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因为做生意的人的马队长途劳累,以及刮风下雨,经常就有许多生意人在这里不得不停留几日,久而久之,这些生意人就不定期地在此地聚会做生意,到后来,就形成了定期举行的露天生意,一般是三天五天或者是七天,最多的时间为半个月。
  在三岔口这里,一旦生意人集会的时候,这里就成了临时的贸易市场,集会一结束,又成了清清爽爽的草皮一片,很有些神奇的味道。
  三岔口的周围有三座山,分别属于这里的三个县,在这三座山上各有一个哈尼人的寨子,有哈龙县的牛角寨子,有边云县的坡垅寨子和哈边县的箐口寨子。
  他们分别里三岔口这里并不近,少说也有一两天的路程,但是他们每次都是不辞劳苦地到这里为这些商人服务。
  在那时候啊,这里的三个寨子富得流油哩,不管稻谷和粮食收成好不好,这里的大人小孩都不会饿肚子呢。
  每年一到了“国际草皮街”的时节,三角坝子全是做买卖的人,光是买卖牲口的就多得不得了,还有皮货、玉石、山货呢,还有钟表手表和外国的日用品,缅甸、老挝、柬埔寨好多国家的商人络绎不绝地都就来了。
  越南人一听说这里有贸易市场,成群结伙地来的最积极。
  他们带来了什么东西呢?
  一是法国手表,用藤簚包着,每次都是成千上百块。还有就是从我国转到越南的中国货。
  说来很有些好笑,云南十八怪里有一怪,那就是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
  我国沿海一带的日用产品和工业产品呢,辛辛苦苦地用轮船运到海防口岸,再用火车运到越南老街。但是,越南边民在老街买到中国货之后,再来到我们云南的“国际草皮街”这里卖。
  本来是货真价实的“中国货”,却变成了从越南来的“洋货”。
  那时候,这里属于“快一刀”公公的地盘,这个老土司他爹在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国际草皮街”的保护伞了,每到“国际草皮街”时节,他们就会派来人前来维持秩序。
  草皮街按十二生肖逢鼠日赶集交易,不分昼夜,来的人成千上万,真是令人怀念呢。
  那些远道而来的商人和大的马帮商队非常习惯这里的气候,就是冬天也不要被子。到处都是芭蕉林,带个小帐蓬就能安营扎寨。有的用芭蕉叶子随便围一围就是一个临时的小篷子。
  实际上,大多数的人都是围着汤锅又吃又喝一夜不睡觉啊。
  这里的货物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大的有牲口马匹,小的有针头线脑,要武器有武器,也有各种各样的弹药。
  不过,最多的是烟草生意和皮货山货生意。
  而且方法非常灵活,可以进行货币交易,也可以以物易物。或者以牛换马,或者用鸡鸭换取针头线脑什么的。
  还有的人来这里卖过期的报纸,好贵呢,但是就是有人买!
  谁“国际草皮街”这里没有固定的招牌,都是临时做成的的大木牌立在山坡上,依次按照老规矩往下排。
  烟草市场排开一溜。
  国内外的商人挤成一堆。
  牛市场在坝子上围成一圈。
  国内国外的商人挤成一堆。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青梅煮烈酒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sie
  • 学生
    eva
  • 学生
    cak
  • 学生
    k12
  • 学生
    akt
  • 学生
    f7c
  • 学生
    rob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24号)
      *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市长的面试(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狗与老人(主旋律)
蓝色游戏(主旋律)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青花梅瓶(主旋律)
血染的风采(主旋律)
花开迟暮(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剑影(主旋律, 武侠动作, 军事)
活着再见(主旋律, 军事)
天行有常(主旋律)
咳,工会(主旋律)

同类随机作品

正义奖章(主旋律)
纯白(主旋律)
女人的传奇(主旋律)
剑影(主旋律, 武侠动作, 军事)
心谋(主旋律)
中国赌王(主旋律)
魔法大陆与冒险家(主旋律, 青春, 奇幻)
打预防针(主旋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