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8111
成片时长:每集约63分钟
阅读:7661
发表:2019/4/16
36集 主旋律,古装 电视剧剧本
《汉宣大帝》第1-3集
葡萄的滋味 [安徽合肥]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1-3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9-A-01129】


  序号001:
  外 长安街头—日:
  街上人来人往。各种小贩的叫卖声。在一个角落,横七竖八地躺着一群流民。
  (画外音)因为汉武帝穷兵黩武,连年征战,朝廷的国库没有钱了,就开始想办法向老百姓们征收各种各样的税。一些老百姓交不起税,就变成了地主家的徒附和奴婢了,还有一些人选择了举家流浪他乡。到了汉武帝末年,朝廷统计的户口数量比汉武帝刚接手的时候竟然减少了一半。
  有一户人家已经是二天没吃东西的了,夫妻两口子开始商量着卖女儿换吃的了。
  男:孩子他娘,这样下去,我们全家恐怕都要饿死在这街头的了,得想一个办法。
  女(怀里抱着儿子,有气无力):还有什么办法可想?我们能卖的都卖了……
  男(瞅了一眼身边的女儿):咱们的丫头也有八岁了,如果卖还是会有人要的……
  女(惊讶,连连摇头):什么?你要卖女儿?女儿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能说卖就卖了呢?
  男(叹了一口气):嘘,小声点。我这不是与你商量来着嘛!如果不是事情到了这个份上,谁家愿意把自己亲生的女儿卖掉啊!可如今,大家都活不下去了……要是能把她卖了,说不定她能撞上一个好人家,还能有个活路的……
  女的眼里含满了泪水,过了一阵,才道:“那你就去办吧。”
  男的便找来几根稻草,插在了女儿的头上。
  不一会儿,就有几个人围了上来。其中一个老爷打扮的人问道:“这女孩是准备卖的吗?”
  那男子点了点头。
  老爷打扮的人便上前捏起女孩的脸瞅了瞅,道:“嗯,模样还可以,说吧,要什么价?”
  男子(犹豫不决):“一……一万钱……”
  老爷打扮的人(冷笑):“什么?一万钱?想钱想疯了吧。一万钱,我都够买一头牛的了!我买头牛回来随时就能耕地拉车,买个孩子回来,啥都不能干,还得好吃好喝地养着……”
  夫妻俩面面相觑。过了一阵子,男的咬了咬牙,“那依老爷的,您出什么价?”
  老爷打扮的人伸出五个手指头,“就五千,一口价,同意的话,咱就写契约。”
  男子无奈地点了点头,“五千就五千吧。孩子她娘,你去安慰一下咱们的女儿,我这就去与这位老爷签契约。”
  小女孩从大人们的谈话中也知道了发生的一切,开始嚎啕大哭起来,“爹爹,娘,我求求您们,不要把我卖了。我再也不淘气了,不嚷嚷着肚子饿了……”
  女:“孩子,娘也舍不得你啊,可是,你爹爹跟你娘这也是没有办法啊……”
  街头走过一队骑马的卫队,开路的挥舞着兵器,在大声嚷嚷着:“让开,让开。”
  摊贩与行人们赶紧躲到一边避让。
  小女孩见父母决意把自己卖掉,心生恐惧,忽然窜出,朝着路过的车队冲去。
  车夫不提防忽然有一个小女孩窜了过来,马上勒住了马。负责警卫的士兵大吃一惊,赶紧将小女孩连同追上来的大人一并拿下。
  坐在马车上的卫太子刘据差点甩了出去,他缓过神来问左右随从:“这是怎么回事?”
  旁边的一个将军上前禀报道:“回禀太子,前面忽然窜出一个小女孩,把马给惊着了。”
  刘据:“哦?带过来看看。”
  士兵们将小女孩连同追上来的大人押到了刘据面前。小女孩仍在哭哭啼啼,“娘,我求求您,不要把我卖了……”
  孩子的父母见女儿闯下了大祸,赶紧一个劲地磕头,“大人,小孩子不懂事,冲撞了大人的车队,请大人开恩啊。”
  一边的将军训斥道:“什么大人?这是太子!你们这是找死啊!”
  那父母一听车上的人竟然是太子,更是吓得脸无血色,头磕得更响了。“太子爷,草民无知,冒犯了太子爷,请太子爷饶命啊。”女人怀里的娃儿也吓得哇哇大哭起来。
  买小女孩的老爷吓得语无伦次,“太子爷,这不关我事啊,还请太子爷明察!”
  刘据一看小女孩头上插着几根稻草,再从她的哭啼声中也听出了个大概,道:“都起来吧,说说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卖女儿?”
  那男的见太子爷语气和蔼,并无要杀自己的意思,这才壮着胆子说道:“禀太子爷,草民乃胶东国东莱郡人氏,以务农为生。只因朝廷税赋一年比一年高,实在活不下去了,我们不愿意成为地主家的徒附和奴婢,这才不得不举家流浪。到了长安城,也找不到事做,全家三天没吃东西了。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谁愿意卖女儿啊……”
  刘据(叹了口气):“女儿不要卖了,你们夫妻俩个,就到我府上打点杂吧,虽不说能挣大钱,但养家糊口还是可以的。”
  夫妻二人没想到自己不但没有处罚,反而因祸得福,大喜,按住孩子的头,一个劲地磕头谢恩。
  刘据让他们起来,又接着吩咐手下:“小顺子,你先带他们回去吧。”
  小顺子便领了他们往回走。
  刘据刚要走,这时,其它一大群流浪的人见状纷纷围了过来,给刘据跪下,一个为首的道:“太子爷仁慈,我们这些流浪的也找不到事做,还请太子爷也指点一条活路吧。您的大恩大德,我们将永世不忘。”
  刘据为难了,长安城这么多的流民,他的东宫博望苑怎么安置得过来啊,这事要想解决还得从根子上想办法。“大家快起来,这件事不要急,我会替你们想办法的。今天我还有急事要去办,待来日我找到了办法,一定会派人通知各位的。”说完,便命车队继续赶路。
  序号002:
  内 未央宫—日:
  今天是汉武帝六十五岁寿辰。汉武帝刘彻一大早起来,进了早膳,又至未央宫接受百官朝贺。他坐在宝座上,听臣子们献上各种各样的贺礼和奏章。殿四周长案上摆着贺礼,什么和田玉啊,错金银镶宝石手镯、金、玛瑙、水晶……应有尽有。都是投刘彻所好,堆得到处都是。君臣把酒言欢,气氛很是热闹。
  钩弋夫人牵了三岁的儿子弗陵进来。
  刘弗陵递上一个蟠桃道:“父皇,儿臣给您祝寿来了。”
  刘彻笑着接了过去,“好,好,你这蟠桃哪儿来的?”
  刘弗陵一本正经地说道:“这是孩儿从御花园里偷的。”
  钩弋夫人慌忙纠正他道:“是摘的,不是偷的,别胡说。”
  刘彻哈哈大笑,“没事。就是偷的也无妨。难得他年纪这么小就对朕有这片孝心。来,到你父身边来。”
  刘弗陵便过去牵了刘彻的手。
  广陵厉王刘胥上前拜寿,“父皇,儿臣给您拜寿来了。”
  刘彻:“好,起来吧。你给朕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广陵厉王刘胥便递上一张熊皮,不无骄傲地道:“父皇,这是一张上好的熊皮。是从儿臣徒手博杀的一只熊剥下来的。”
  群臣一听哗然,这广陵厉王刘胥果然勇猛无比。
  刘彻示意宦者收下,用责备的口气道:“好,你的心意朕收下了。你啊,还是改不了你那好斗的性格。那些可都是畜生,你自己可得当心点。”
  广陵厉王刘胥却听不出来刘彻的不屑,一拍自己的胸脯,“父皇,孩儿力气有的是,那些熊啊,豹啊,都不是儿臣的对手。”
  刘彻苦笑,自己的这个儿子,就是头脑简单,力大无比。“好,你入座吧。”
  黄门苏文进来禀报:“禀陛下,太子爷与燕王祝寿来了,人正在宫门外候着。”
  汉武帝刘彻:“那还啰嗦什么?快叫他们进来。”
  黄门苏文用他那独特的嗓门喊道:“皇上有旨,宣太子与燕王进殿。”
  太子刘据与燕王刘旦闻言便手捧祝寿的礼物走进未央宫,行至殿中,朝汉武帝刘彻行大礼:“儿臣给父皇拜寿来了,祝父皇洪福齐天。”
  汉武帝刘彻(高兴):“快起来吧。你们给朕带什么礼品来了?快让朕瞅瞅。”
  太子刘据便将自己带来的礼品盒子揭开,展开来,里面是一幅画。画中画的是一座山,山中有一株松树特别显眼。画的左边留有“南山”二个字。
  汉武帝刘彻有些不解,道:“这山与这松树画得倒是不错,这其中有什么讲究吗?”
  太子刘据:“禀父皇。《诗经·小雅·天保》上说:‘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儿臣特命画师用了半年的时间,方将南山全景画来,献与父皇。儿臣祝父皇寿比南山,不骞不崩。”
  汉武帝刘彻很是高兴,问左右大臣,“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太子的这幅画如何?”
  群臣答道:“太子孝心可嘉。臣等祝陛下寿比南山。”
  汉武帝刘彻乐了,说:“好,这幅画我收下了。快给太子赐座。”
  太子刘据便挨着刘彻的左下首坐下,身边是丞相公孙贺。几位宫女将酒菜端上。
  汉武帝刘彻又指着燕王刘旦带来的盒子问道:“旦儿,你这盒子里装的又是什么礼物?”
  燕王刘旦:“禀父皇。儿臣不如太子有学问,但孝心一点也不比他差。儿臣给父皇搜罗来了一件宝贝。”
  汉武帝刘彻:“哦,是什么宝贝?快打开让朕看看。”
  燕王刘旦一边打开盒子,一边说:“这是儿臣从泰山阴阳界得来的一块石头,上头还天然生成‘大汉盛世’四个字。”
  “唔!泰山阴阳界得来的一块石头,石上还有字!” 汉武帝刘彻点头笑道,“拿过来,让朕仔细瞧瞧!”
  苏文忙答应一声,从燕王刘旦接过礼盒,端到刘彻面前。
  汉武帝刘彻看了一眼,此石头为质地坚硬的花岗岩,表面呈灰白色,色调鲜明,应是泰山阴阳界产的石头,上面刻有“大汉盛世”四个字,明显是人为的痕迹。汉武帝刘彻今日心情很高兴,并不想点破。“好啊,好啊,难得旦儿如此有心,这份心意朕收下了。赐座。”
  太子刘据便挨着汉武帝的右下首坐下。几位宫女将酒菜端上。
  燕王刘旦坐定后,继续恭维道:“父皇,自从您登基来,开创察举制,为朝廷选拔各类人才;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开辟与夷人通商之路,使我大汉国力日益强盛。我朝大军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一手开创了大汉的盛世。所以,这才天降祥瑞。孩儿不过是恰巧得之罢了。”
  这时,大臣们也纷纷上前奉承:“陛下,我大汉在陛下的治理下,疆域是前所未有的宽广,国力是前所未有的强盛,上苍也知道了,所以降下了‘大汉盛世’的祥瑞!臣等恭贺陛下。”
  汉武帝刘彻也有些飘飘然了,“好,让我们一起为大汉的盛世干一杯!”
  太子刘据面有难色,他深知在这盛世之下掩藏着一股巨大的危机,但也不得不违心地举起手中的爵来,干了一杯。
  丞相公孙贺见太子刘据脸色不太好看,悄悄地问道:“太子,今天你这是怎么啦?心中有什么难言之事?”
  太子刘据(忧心重重)答道:“长安城中的流民越来越多了,这样下去,如何是好?”
  丞相公孙贺连忙提醒太子刘据:“今日可是皇上的寿辰,难得皇上如此高兴,千万别提这些扫兴的事儿。”
  太子刘据:“可是,我已答应了要帮他们想想办法……”
  汉武帝刘彻斟了一杯酒,对着众大臣道:“我大汉能有今日之强盛,朕要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啊,就是左庶长桑爱卿,他对我大汉忠心耿耿。正是在他的主持下,朝廷实行了盐、铁、酒官营,后来又制订了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统一铸币等一系列国策。使我大汉‘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几年前,还组织了60万人屯田戍边,防御匈奴。这‘大汉盛世’,凭功论赏,左庶长桑爱卿当居首功。来,桑爱卿,朕敬你一杯。”
  桑弘羊感激涕零,慌忙伏地,“臣感谢陛下知遇之恩,无以为报,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答陛下。”
  汉武帝刘彻:“快快请起。肝脑涂地就不必了,先喝了这杯酒吧。朕这杯酒已举多时了。”
  桑弘羊回到座位上,举起手中的爵一饮而尽。
  君臣同乐,共饮了三巡之后,太子刘据几杯酒下肚,忍不住了,道:“禀父皇,儿臣有一事相求。”
  “哦,是据儿啊。有什么事,说吧。” 汉武帝刘彻有些意外。
  丞相公孙贺想要拉住太子刘据,制止他鲁莽的行动,扯了扯他的衣袖。太子刘据没有理会,反而起身走到殿中,朝汉武帝刘彻行了一大礼后道:“当今既然是大汉盛世,百姓们当安居乐业。可今日儿臣在来的路上,发现长安城内流浪的百姓是一日比一日多。他们在城内也找不到事情可做,有的只好走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儿臣斗胆恳请父皇下旨降低各地的赋税、终止算缗、告缗令,给这些流浪的百姓一条生路。”
  汉武帝刘彻没想到刘据居然提出这么一个大煞风景的请求出来,当时就变了脸色,铁青着脸,问道:“你说的可是实话?为何以前从未有人向我禀报过?”
  刘据刚想回答,燕王刘旦便出来禀道:“禀父皇,如今是大汉盛世,百姓们都一个个安居乐业的。太子所见之流民,想必是那些好吃懒做之徒。因那些人而降低朝廷的赋税,岂不是助长了好吃懒做之风气?此例万万不可开。”
  太子刘据怒视着自己的弟弟刘旦好一会儿,然后才跟刘彻分辩道:“父皇,儿臣都询问过了,那些流民都不是什么好吃懒做之徒。只因朝廷税赋一年比一年高,百姓们都没法活下去了,不少的人成为地主家的徒附和奴婢。那些不愿意当徒附和奴婢的,就选择了举家流浪。有的村庄,户口数减少多达三、四成。由于告缗令的推行,告缗者以其半与之。告缗者遍天下,商贾中家以上几乎都被告发,不少的商贾都因此终止了生意,剩下的也不敢轻易雇用外人。流民想要找到事做混口饭吃,更加难上加难了,不得不走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这些都是儿臣亲眼所见的啊!”
  汉武帝刘彻一愣,问公孙贺:“公孙丞相,太子所言可否属实?”
  公孙贺不得不替太子打圆场,“禀陛下,全国户口减少户数之事,臣也有所耳闻。只是下面的官员一直没有上报,故臣不敢随便禀报陛下。不过,这京城内流民日益增多、商铺却日益减少,微臣也是知道的。陛下若是不信,可以差人去看看便知。”
  汉武帝刘彻瞪了公孙贺一眼,“这么说来你也是赞同太子降低朝廷的赋税、终止算缗、告缗令的举措的?”
  公孙贺连忙道:“降低朝廷的赋税、取消算缗、告缗令兹事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此等大事还得陛下定夺,微臣不敢擅自作主。”
  桑弘羊一听说太子刘据要取消自己先前制订的算缗、告缗令,慌忙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太子所言万万不可行。现在国库本就空虚,如果再降低朝廷的赋税、取消算缗、告缗令,那在前方打仗的将士的补给怎么办?现在光在边境上戍边防御匈奴的将士就有60万人之多,难道让他们去喝西北风不成?”
  太子刘据反驳道:“父皇。不知道您算过账没有。象轮台国,总共人口不到一万,但戍边的将士就有四万人。轮台国离我大汉江南的产粮区远隔万里之遥。戍边的粮草从江南运到轮台,半路上就得消耗九成之多。戍边的一位将士就得差不多有十个人来保证供养。这代价实在太大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他们撤下来减少朝廷的负担呢?这样,朝廷也不用每年征收那么多的赋税了,百姓们也可以松一口气有个活路了啊。”
  汉武帝刘彻怒道:“你懂什么!大汉的疆土是我无数大汉将士用鲜血换来的!你倒好,轻轻松松一句话就拱手让给敌人,那我大汉将士的鲜血岂不是白流了吗?你整天跟那些儒家学者混在一起,那些妇人之仁你全都学会了。”
  太子刘据(激动)地劝谏道:“父皇!如果现在我们主动退出一些离我大汉太远的边疆的防守,那样,就可以节省许多的粮草供应,养活更多的人。等将来国家富裕了,还可以重新打回来啊!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如果人都没了,那又拿什么去守地?到时恐怕是人地皆失!”
  汉武帝刘彻大怒:“不战就让出领土!你是个孬种!是个败家子!朕若是把大汉的江山交给你,迟早有一天都会被你败光的!”
  燕王刘旦假惺惺地劝慰道:“父皇请息怒!太子也就是随口说说而已。大汉的疆土都是先祖与父皇挣下来的,寸土都不可丢的!岂能随便送给敌人?就是太子想答应,将士们也不会答应的啊!”
  汉武帝刘彻的脸色这时才有所好转。
  公孙贺赶紧过来打圆场,他举起一杯酒,对汉武帝刘彻道:“陛下。太子乃一时糊涂,还请陛下息怒。今日是陛下的寿辰。微臣敬陛下一杯美酒,祝陛下万事如意,心想事成,一年比一年年轻!”
  汉武帝刘彻余怒未消,把案板上的酒樽一扫,“真是气死我了!不喝了!要喝你们喝吧!苏文,传朕旨意,摆驾回宫!”
  苏文搀扶着汉武帝刘彻朝宠妃钩弋夫人居住的后宫走去。
  皇上一走,众大臣也再没有了喝酒的兴趣,纷纷作鸟兽散。
  公孙贺埋怨太子道:“太子爷,你今天这是怎么啦?我跟你说了今天是皇上的寿辰,你不要提那些不高兴的事情。你偏不信,这下可好!皇上生气了!寿宴都被你搅黄了!”
  太子刘据:“我无非就是说了几句实话而已。难道丞相大人也认为这是大汉的盛世,百姓们都一个个安居乐业?”
  公孙贺:“现在是皇上当家,还不是你自己能做主的时候。”
  太子刘据:“可我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们活不下去而见死不救啊!”
  公孙贺摇摇头,苦笑了一下,他知道自己说服不了太子。
  燕王刘旦则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序号003:
  内 桑府书房—夜:
  桑弘羊正在书房的油灯下翻看一卷卷的竹简,家丁来报:“老爷,门口有一个自称是燕王府的人要见老爷,在门口候着呢。请问老爷见还是不见?”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艾妞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编剧
    張峰
  • 神秘人
    qiu
  • 学习者
    喜欢创
  • 读卡器
    ESO
  • 学生
    zxc
  • 学生
    big
  • 学生
    dre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0月几日?(提示:14号)
      *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天地同心(主旋律)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红伤(主旋律)
倾世公主(爱情, 古装)

同类最新作品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琅琊榜外传之风雨江山(爱情, 古装, 军事)
詹天佑(古装)
神魂天纪(动作, 古装, 奇幻)
南侨抗日风云(主旋律, 谍战, 军事)
报答(主旋律, 爱情, 都市)
江山儿女(主旋律, 爱情, 军事)
几度风月几度情(主旋律, 爱情)

同类随机作品

舰长的军婚(主旋律, 家庭, 军事)
扯火县长之四川大抗战(主旋律, 喜剧)
雍正与年贵妃(爱情, 动作, 古装)
雪峰山上(主旋律)
山村教师(主旋律)
那时花开槐乡情(主旋律)
佳佳的一家(主旋律, 喜剧, 家庭)
大明女官(古装)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