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3381
成片时长:每集约47分钟
阅读:7615
发表:2019/4/17
36集 主旋律,古装 电视剧剧本
《汉宣大帝》第10-12集
1-3
…
7-9
10-12
13-15
…
34-36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9-A-03028】
相对于霍光的思前想后,田延年反倒没有什么顾虑,他大大咧咧地对霍光说:“主子,如今朝野舆论都对我方十分有利,夏侯胜、侍中傅嘉上书后,大家都觉得这个昌邑王刘贺不适合做皇帝。此时,只要主子一点头,再由我等站出来,迅速上书奏明太后,请求另外册立一位贤君,他刘贺也就歇菜了。”
田延年的言外之意,是让霍光打着太后的旗号行废立之事。但所谓的太后,其实是霍光的外孙女,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而已。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霍光才拿不定主意,他害怕别人在背后说自己专权。如今听得田延年也有这种想法,真的是英雄所见略同。于是心中大喜,道:“我现在确实想这样干,但孝武皇帝驾崩前,把孤儿和天下一并托付给我,我这样做不太好吧?满朝的文武大臣将如何看我?天下的百姓又将如何说我?”
田延年见霍光还在犹豫不决,便鼓励他道:“主子,您一定有听说过伊尹废太甲的历史典故吧。伊尹本是商朝的宰相,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也遇到了主子今天的这种局面。但他果断地废掉了商王太甲,最终保全了宗庙社稷。一个奴隶敢于废掉一个王上,他难道就不怕朝中大臣、天下的百姓的白眼?但后世的人并没有贬低伊尹,相反的都称赞伊尹是忠臣,因为他救商朝于危难之间。现在昌邑王荒淫无道,完全丧失了帝王礼义,朝野共愤之,主上如果能这么做,便是汉朝的伊尹,也是天下百姓之幸啊!”
霍光对于伊尹废太甲的历史典故还是知道的,如今听得田延年这么一说,心情顿时大好,定下了废旧立新之意。“既然田大人也是这么认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就得好好计划一下了。此事必须计划妥当,不可向其它无关的人泄露。目前整个京城的守卫是车骑将军张安世负责。张将军与我颇有渊源,只要取得了他的支持,此事便成了一大半。唯一有点麻烦的事是昌邑王将未央宫的长乐卫尉交给了他以前的郡相安乐,又将北军交由王吉掌管。如果要举事,他们二人,必须控制起来才行。”
田延年笑道:“这南军,本是邓广汉将军的旧部,北军亦是范明友将军的旧部,此事由他们二位将军出面,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霍光点了点头,“嗯,这事我会跟他们讲的,车骑将军张安世那儿,我今晚就会过去一趟,听听他的意见。张将军也跟我共事这么多年了,如今也都共踏一条船上,我想他应该是不会拒绝的。”
“主子,有什么需要我去做的呢?” 田延年问道。
“那天议事的时候,丞相杨敞也是参与了的。他那儿,就由你去告知吧。明日上朝,我给你加一个兼职‘给事中’,这样,你就可以自由地出入宫廷联系并监视昌邑王他们的动向了。待时机成熟,我们就行事。” 霍光说道。
“好,那我们就依计行事。主子,告辞了。” 田延年讨得主意后,心中也有了数。
田延年告别了霍光,来到了杨敞的府邸。
家丁把田延年引到了客厅,不一会儿,杨敞便笑嘻嘻地从房间里出来了,跟田延年打招呼道“哟,是田大人来了啊,稀客啊,稀客。不知今日是什么风把田大人给刮来了?”
田延年也抱拳作了一揖,“不瞒丞相,我是奉了大司马之命前来贵府的。”
杨敞一听田延年是奉了大司马霍光之命来的,便道:“哦,是大司马让你来的啊,快请坐,慢慢说吧。”
宾主双方落了座,杨敞的夫人司马氏便端了茶水上来。田延年一见有外人,记起霍光的嘱咐,便欲言又止。
杨敞会意,便对司马氏道:“夫人,我和田大人还有点事商量,你先下去吧。”
待司马氏走后,杨敞这才问道:“田大人,这会儿可以说了吧。大司马让你过来,可有什么吩咐?”
田延年这会儿才说道:“今天,文学光禄大夫夏侯胜、侍中傅嘉等朝中大臣,纷纷上书进谏,指出当今皇上荒淫无道、丧失帝王礼义,搅乱朝廷制度。大司马觉得任由这样的一个人来继承皇位,必将葬送大汉的江山。他打算效仿伊尹废太甲,废掉刘贺,另立贤君,以保全大汉的宗庙社稷。此事还需丞相出面,上书奏明太后,请求另外册立一位贤君。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他满以为杨敞会答应下来,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杨敞一听,顿时惊恐万分。
他是一个儒人,自出生以来,就深受儒家那一套忠君思想的影响。以前在霍府说的几句话,也就是发发几句牢骚而已,哪敢真的去做出以下犯上的掉脑袋的大事啊?但是,他的荣华富贵,都是拜霍光所赐,与霍光的关系,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可是,这谋逆乃是诛九族的大罪,他一时之间,无法定夺,只是含含糊糊,不置可否。“这谋逆乃是诛九族的大罪,你容我再想一想。”
“好,那你就好好想想吧。”田延年端起茶杯,开始品起茶来。
可是,一杯茶都快喝完了,杨敞还是没吱声。
田延年一看他犹豫不决,便催促道:“这有什么好想的呢?这昌邑王强抢民女、昏庸无道,大将军废黜他,乃是替天行道。你想想看,商纣无道,重任小人,专宠妲己,才有忠臣比干挖心之祸。如今的昌邑王,也跟那商纣王差不了多少。丞相你看看,他现在身边用的都是一些什么人?还不都是从昌邑国带过来的一群什么事都不会做,只会溜须拍马的小人?象你我这种有本事的人,都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万一哪天他不高兴了,比干挖心之祸将在你我的身上重演了!”
杨敞沉默了半晌,没有说话。他心里灯笼似的,明白得很。刘贺之所以干出强抢民女之事来,还不都是给你们逼的?刘贺顶多也就是有点贪玩、好色而已。要说他真的做过什么十恶不赫的坏事,这还真的没有。他打从小就是接受的儒家那一套三纲五常的教育,满脑子都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及孟子讲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道德规范。这些都已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子里了,你叫他一下子如何改得过来?
就在田延年以为他被说服了的时候,他开口说道:“自古以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就算是皇上对臣有不义,但做臣子的,总不能对皇上不义啊!”
田延年正在喝着茶,没想到杨敞又冒出来这一句,真的是气得呛了一口,含到嘴里的茶又从鼻子里喷了出来,他恨恨地把茶杯放到桌子上,训斥道:“我的杨丞相啊,你怎么就这么迂腐的呢?难道你真的就想效法比干,接受被挖心的命运?”
杨敞不说话了。田延年站了起来,在杨敞面前晃悠着,数落着他,“我真的不明白你们这些读书人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要说你们怕死吧,你老丈人司马迁明知道在孝武帝面前谏言会是死罪,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结果先皇龙颜震怒,你老丈人也落得了宫刑的命运。要说你们不怕死吧,大司马让你们站出来一起推翻这个昏庸无道的刘贺,你又这么婆婆妈妈、瞻前顾后的。你究竟在怕什么呢?怕不成功要被诛九族吗?我实话跟你说吧,大司马做事,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你我都跟了大司马这么多年了,难道不清楚吗?明日大堂之上,只要大司马振臂一呼,你我在下面积极响应,此事便可大局已定,刘贺那些从昌邑带过来的人,一个也跑不掉的。” 田延年就差一点将霍光的全盘计划都托出来了,他想他的话讲到这一个份上,杨敞如果还听不进去,那他也就没有办法了,只好用他最后的那一着杀招了。
杨敞苦笑了一声,“田大人先别急,稍安勿躁,坐下喝杯茶。此事干系重大,容我再想想。”他说完,又亲自替田延年倒了一杯水。
“喝茶,还喝什么茶啊,我口水都跟你讲干了。大司马还等着我回去复命呢!不行,我内急了,得上一趟茅房。你先想一下,我去去就回来。” 田延年骂骂咧咧的,捂着肚子出去了。
田延年的言外之意,是让霍光打着太后的旗号行废立之事。但所谓的太后,其实是霍光的外孙女,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而已。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霍光才拿不定主意,他害怕别人在背后说自己专权。如今听得田延年也有这种想法,真的是英雄所见略同。于是心中大喜,道:“我现在确实想这样干,但孝武皇帝驾崩前,把孤儿和天下一并托付给我,我这样做不太好吧?满朝的文武大臣将如何看我?天下的百姓又将如何说我?”
田延年见霍光还在犹豫不决,便鼓励他道:“主子,您一定有听说过伊尹废太甲的历史典故吧。伊尹本是商朝的宰相,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也遇到了主子今天的这种局面。但他果断地废掉了商王太甲,最终保全了宗庙社稷。一个奴隶敢于废掉一个王上,他难道就不怕朝中大臣、天下的百姓的白眼?但后世的人并没有贬低伊尹,相反的都称赞伊尹是忠臣,因为他救商朝于危难之间。现在昌邑王荒淫无道,完全丧失了帝王礼义,朝野共愤之,主上如果能这么做,便是汉朝的伊尹,也是天下百姓之幸啊!”
霍光对于伊尹废太甲的历史典故还是知道的,如今听得田延年这么一说,心情顿时大好,定下了废旧立新之意。“既然田大人也是这么认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就得好好计划一下了。此事必须计划妥当,不可向其它无关的人泄露。目前整个京城的守卫是车骑将军张安世负责。张将军与我颇有渊源,只要取得了他的支持,此事便成了一大半。唯一有点麻烦的事是昌邑王将未央宫的长乐卫尉交给了他以前的郡相安乐,又将北军交由王吉掌管。如果要举事,他们二人,必须控制起来才行。”
田延年笑道:“这南军,本是邓广汉将军的旧部,北军亦是范明友将军的旧部,此事由他们二位将军出面,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霍光点了点头,“嗯,这事我会跟他们讲的,车骑将军张安世那儿,我今晚就会过去一趟,听听他的意见。张将军也跟我共事这么多年了,如今也都共踏一条船上,我想他应该是不会拒绝的。”
“主子,有什么需要我去做的呢?” 田延年问道。
“那天议事的时候,丞相杨敞也是参与了的。他那儿,就由你去告知吧。明日上朝,我给你加一个兼职‘给事中’,这样,你就可以自由地出入宫廷联系并监视昌邑王他们的动向了。待时机成熟,我们就行事。” 霍光说道。
“好,那我们就依计行事。主子,告辞了。” 田延年讨得主意后,心中也有了数。
田延年告别了霍光,来到了杨敞的府邸。
家丁把田延年引到了客厅,不一会儿,杨敞便笑嘻嘻地从房间里出来了,跟田延年打招呼道“哟,是田大人来了啊,稀客啊,稀客。不知今日是什么风把田大人给刮来了?”
田延年也抱拳作了一揖,“不瞒丞相,我是奉了大司马之命前来贵府的。”
杨敞一听田延年是奉了大司马霍光之命来的,便道:“哦,是大司马让你来的啊,快请坐,慢慢说吧。”
宾主双方落了座,杨敞的夫人司马氏便端了茶水上来。田延年一见有外人,记起霍光的嘱咐,便欲言又止。
杨敞会意,便对司马氏道:“夫人,我和田大人还有点事商量,你先下去吧。”
待司马氏走后,杨敞这才问道:“田大人,这会儿可以说了吧。大司马让你过来,可有什么吩咐?”
田延年这会儿才说道:“今天,文学光禄大夫夏侯胜、侍中傅嘉等朝中大臣,纷纷上书进谏,指出当今皇上荒淫无道、丧失帝王礼义,搅乱朝廷制度。大司马觉得任由这样的一个人来继承皇位,必将葬送大汉的江山。他打算效仿伊尹废太甲,废掉刘贺,另立贤君,以保全大汉的宗庙社稷。此事还需丞相出面,上书奏明太后,请求另外册立一位贤君。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他满以为杨敞会答应下来,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杨敞一听,顿时惊恐万分。
他是一个儒人,自出生以来,就深受儒家那一套忠君思想的影响。以前在霍府说的几句话,也就是发发几句牢骚而已,哪敢真的去做出以下犯上的掉脑袋的大事啊?但是,他的荣华富贵,都是拜霍光所赐,与霍光的关系,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可是,这谋逆乃是诛九族的大罪,他一时之间,无法定夺,只是含含糊糊,不置可否。“这谋逆乃是诛九族的大罪,你容我再想一想。”
“好,那你就好好想想吧。”田延年端起茶杯,开始品起茶来。
可是,一杯茶都快喝完了,杨敞还是没吱声。
田延年一看他犹豫不决,便催促道:“这有什么好想的呢?这昌邑王强抢民女、昏庸无道,大将军废黜他,乃是替天行道。你想想看,商纣无道,重任小人,专宠妲己,才有忠臣比干挖心之祸。如今的昌邑王,也跟那商纣王差不了多少。丞相你看看,他现在身边用的都是一些什么人?还不都是从昌邑国带过来的一群什么事都不会做,只会溜须拍马的小人?象你我这种有本事的人,都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万一哪天他不高兴了,比干挖心之祸将在你我的身上重演了!”
杨敞沉默了半晌,没有说话。他心里灯笼似的,明白得很。刘贺之所以干出强抢民女之事来,还不都是给你们逼的?刘贺顶多也就是有点贪玩、好色而已。要说他真的做过什么十恶不赫的坏事,这还真的没有。他打从小就是接受的儒家那一套三纲五常的教育,满脑子都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及孟子讲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道德规范。这些都已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子里了,你叫他一下子如何改得过来?
就在田延年以为他被说服了的时候,他开口说道:“自古以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就算是皇上对臣有不义,但做臣子的,总不能对皇上不义啊!”
田延年正在喝着茶,没想到杨敞又冒出来这一句,真的是气得呛了一口,含到嘴里的茶又从鼻子里喷了出来,他恨恨地把茶杯放到桌子上,训斥道:“我的杨丞相啊,你怎么就这么迂腐的呢?难道你真的就想效法比干,接受被挖心的命运?”
杨敞不说话了。田延年站了起来,在杨敞面前晃悠着,数落着他,“我真的不明白你们这些读书人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要说你们怕死吧,你老丈人司马迁明知道在孝武帝面前谏言会是死罪,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结果先皇龙颜震怒,你老丈人也落得了宫刑的命运。要说你们不怕死吧,大司马让你们站出来一起推翻这个昏庸无道的刘贺,你又这么婆婆妈妈、瞻前顾后的。你究竟在怕什么呢?怕不成功要被诛九族吗?我实话跟你说吧,大司马做事,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你我都跟了大司马这么多年了,难道不清楚吗?明日大堂之上,只要大司马振臂一呼,你我在下面积极响应,此事便可大局已定,刘贺那些从昌邑带过来的人,一个也跑不掉的。” 田延年就差一点将霍光的全盘计划都托出来了,他想他的话讲到这一个份上,杨敞如果还听不进去,那他也就没有办法了,只好用他最后的那一着杀招了。
杨敞苦笑了一声,“田大人先别急,稍安勿躁,坐下喝杯茶。此事干系重大,容我再想想。”他说完,又亲自替田延年倒了一杯水。
“喝茶,还喝什么茶啊,我口水都跟你讲干了。大司马还等着我回去复命呢!不行,我内急了,得上一趟茅房。你先想一下,我去去就回来。” 田延年骂骂咧咧的,捂着肚子出去了。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